❶ 炒雞蛋怎麼炒好吃又嫩
炒出好吃又嫩的雞蛋的做法如下:准備材料:雞蛋3個、鹽、料酒、牛奶適量。步驟:
1、首先蛋液打的要均勻,將蛋清與蛋黃用筷子或者打蛋器向著一個方向攪拌(順時立體橢圓形軌跡),使兩者充分融合,避免因蛋清沒打散而炒成了「荷包蛋」;同時攪拌的同時,蛋液中會融入一些空氣,這樣炒出來的雞蛋口感會更蓬鬆。
2、打蛋液時,可以加入少許的料酒。料酒中的酒精可以祛除雞蛋的腥氣味兒,而其所含的水分,可以使雞蛋炒出來更鮮嫩。一般炒2、3雞蛋,加1湯勺(5ml左右)料酒即可。
3、蛋液中,如果加入少許的牛奶,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與雞蛋蛋白質充分融合,那炒出來的雞蛋口感更加滑嫩爽口。
❷ 牛奶炒雞蛋怎麼做
首先將新鮮的水牛奶與蛋清、英粟粉,加鹽、糖、味精等作料細細攪拌,使之充分相融。再下稍多的油(最好是豬油)在鍋里,下油五秒鍾左右就要倒牛奶,否則油一沸,奶就炒老了。慢火溫之,用鍋鏟朝一個方向慢慢地鏟。如此,推出的奶便會呈現絢麗雲霧狀。快要全凝固時,將事先炒熟的蝦仁、烤鴨肉、雞肝等配料放進去一起炒,慢炒片刻即可出鍋。上碟之後,在菜上添加一些炸好了的欖仁和粉絲,喜歡的話,可以再加一條香菜襯托一下,如此,美味可口的炒牛奶就新鮮出爐了。
只見剔透的奶,在淡淡的欖仁粉配襯下,清香四溢,著實誘人。製作人告訴記者,牛奶是液體,用於炒特別講究技法,使之不瀉不焦,成品似山形,呈乳白色,鮮明油亮,裹在奶皮中的各種餡料均可見,口味鮮嫩滑爽。
羅會長透露,炒牛奶的兩個小秘訣。其一,不能用普通的牛奶,要用質優脂重的水牛奶製作。因為水牛奶脂肪含量高達9%,而奶牛奶則只有2%。沒有那麼高的脂肪含量,甜品根本炒不出。二是,製作時要注意火候。過火,奶則老,就不好吃了。
蛋炒奶
原料:鮮牛奶、雞蛋、白糖
做法:將鍋燒熱,不放油;雞蛋打入碗里備用。將牛奶倒入鍋中,加適量白糖,一邊攪拌一邊倒入雞蛋液。雞蛋稍有凝結就起鍋,盛入盤中。
專家叮嚀:牛奶與雞蛋同食,地道的高蛋白食品,而且都是優質蛋白。對於體質虛弱及病後恢復的人是很好的食品。建議與一些主食同食,使其中的優質蛋白得到更好、更合理姿虧的利用。
可口牛奶的幾種做法——蝦胡冊亂仁炒鮮奶
原料
用料:蝦仁100克,鮮牛奶5湯匙,雞蛋清4個,炸橄欖仁250克,火腿末15克。
調料:精鹽2茶匙,味精1茶匙,濕澱粉0.5湯匙,熟豬油500克。
製作過程
一、將蝦仁洗凈瀝干水分,放入精鹽、味精各一半腌制。
二、在1湯匙牛奶中加濕澱粉調勻;將蛋清打散加入精鹽、味精各一半攪拌均勻。
三、炒鍋內放油燒五成熱,放入蝦仁過油撈出瀝油。
四、將4湯匙牛奶放鍋內煮沸後盛出,將牛奶、澱粉漿、蛋清液、蝦仁、火腿末倒入碗內攪拌均勻。
五、炒鍋內放油0.5湯匙褲檔,燒四成熱,放入拌勻的牛奶,炒動加油2次共0.5湯匙,炒成糊狀。
六、放入炸橄欖仁,淋入油0.5湯匙,炒勻後盛入盤內。
四寶炒牛奶
主料:
用料:雞丁40克,腎丁40克,鮮菇丁25克,炸欖仁25克,淡花奶250克,蛋白125克,粟子粉7.5克。<BR>調料:精鹽2茶匙,味精、胡椒粉各1茶匙,濕澱粉3茶匙,植物油1湯匙。
特色:
此菜香鮮嫩滑,營養妙品。
製作方法:
先將花奶、蛋白、粟子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打勻,再將欖仁放在碟中,又將雞丁用些濕澱粉拌勻。
炒鍋內放1湯匙油,待油燒至三成熱,將雞丁、腎丁放入拉油至熟,傾在笊籬里,將鮮
菇放在鍋中略炒一下,隨後把打勻的花奶傾在鍋中,加入雞丁,腎丁,隨即將花奶炒至如山形,
❸ 求西式早餐中scrambled eggs(炒蛋)的詳細做法
准備材料:雞蛋3個、牛奶3中式調羹、 鹽、胡椒粉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步驟:
1、打三個蛋置於碗中並打至均勻
❹ 芝士牛奶炒雞蛋怎麼做
用料
牛奶
100毫升
雞蛋
3個(個頭大的2個就OK了)
芝士
1—2片
芝士牛奶炒雞蛋的做法
三個土雞蛋(因為他們個比較小)混入約100毫升牛奶(喜歡嫩的可以適量多放牛奶)打散
不粘鍋放少許油。待鍋燒熱(一定要燒熱)把蛋液放進去炒熟(可以看到雞蛋差不多都快熟的時候關火,利用余溫把雞蛋燜熟,這樣口感不會太干)
乘出裝盤後,放上一片或者2片芝士,微波爐1分鍾或者1分半鍾,拿出配上牛油果和其他蔬菜或者水果就OK啦
❺ 如何用牛奶煎雞蛋
材料:牛奶、雞蛋、鹽適量。
1、先把雞蛋打進碗里,如圖所示,先不打散。
❻ 有些人喜歡在炒雞蛋的時候放牛奶,這是為什麼
炒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一道家常菜,它做起來不僅又方便而且味道也不賴,因此深受大多數人的喜愛。雖然炒雞蛋很簡單,但其實還有很多小技巧,比如有人喜歡在炒雞蛋的時候放一些牛奶,這是為什麼呢?
牛奶炒雞蛋的注意事項做牛奶炒雞蛋的時候一定要全程使用小火,食用油的量應盡量少,甚至不放油也是可以的,此外,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選擇是否加黑、胡椒鹽或糖。最後要注意有些人群不適合吃牛奶炒雞蛋的,包括發燒高熱、腹瀉、消化道潰瘍、胃潰瘍、肝炎、腎病、冠心病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