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艾葉、 豆腐、水、紅糖
艾葉豆腐的做法步驟:
1、艾葉放入水中稍微煮一下。
2、豆腐切塊放入,切的稍大點。一起煮,煮久點,豆腐裡面會有蜂窩狀。
3、一般都是雞蛋和豆腐一起煮,比較方便。
4、豆腐撈出來,撒上紅糖。如果覺得苦味能接受,那就不用加紅糖。
Ⅱ 艾草怎麼吃
問題一:鮮嫩的艾葉怎麼吃啊。 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作用: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艾葉餅子
做法:將五月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
作凱冊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婦女坐月子必吃的點心,還可治感冒。
艾葉阿膠粥
做法:阿膠20克,干艾葉10克,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鍾,倒出葯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
作用: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適用於痛經、小腹冷痛的調理。漢方把艾葉當作止血劑,其能縮短出血、凝血的時間,喝艾葉汁可改善月經量過多或經期過長。阿膠所含的膠蛋白,能幫助血液凝固,故有止血作用;同時又可以加速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增長,也有養血的功效。阿膠滋陰補虛、益肺,常用於功能失調型的子宮出血、血虛等症狀。適用血虛體質者。注意,吃太多有的人會腹瀉、脹氣。
艾葉煎雞蛋
做法:艾葉洗凈後慎首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干,然後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鍾,冷卻後切件。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於痛經。
姜艾雞蛋
做法:生薑15克,艾葉10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
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作用:用於月經過多。
麵粉蒸艾葉
製法:1、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後按1千克艾葉拌250克麵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麵粉。2、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鍾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葯味。3、盛在碗里,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開胃暖胃。
艾葉餃子
做法: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進食慾。
艾葉菜團
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麵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氣血,還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寬孫數前後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的功效。...>>
問題二:艾葉怎麼吃 鮮嫩艾草包水餃、艾草葉煮麵、艾草褒雞、艾草煮雞蛋(小時候常吃)
你想怎麼吃都可以,艾草本生就是一種野菜!
下面為你介紹一款「艾糍粑」:
首先准備好糯米乾粉,磨得越細越好,艾草准備多些,芝麻、花生適量,豬油適量, *** 糖和白糖適量,柚子樹葉或者芭蕉葉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凈後,入大鍋里煮開,其間加一點點蘇打粉一起同煮,這樣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爛,煮好艾草好,撈出再用清水洗凈,然後擠干水分備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凈後,分別入鍋里炒香,然後放入攪拌機攪碎備用, *** 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餡里,再加入適當的豬油和白糖,攪拌均勻後,製成艾糍粑的餡備用。
用適量的 *** 糖放入鍋中煮成水狀,然後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黃糖水及處理過的艾草,一起搓揉,盡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為艾草也帶有水分,揉好的面應該不幹不濕,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麼樣便可。
抓一團面,揉圓後,在中間挖開個洞,裝入芝麻花生餡,然後輕輕包好,再揉搓一下成圓形狀,蒸籠里墊上柚子葉,把做好的艾糍粑外表抹上一層花生油,然後輕輕置於柚子葉上,置爐上旺火蒸20分鍾即可。
還沒開鍋,就已經滿屋的柚子葉香味了,打開鍋是一個個墨綠的艾糍粑,如果艾葉放得足夠多的話,做好的艾糍粑綠得發黑,輕輕咬一口,哇,艾葉的清香和著柚葉的香味,還有芝麻花生餡,又香又甜,一家做艾糍粑,整棟樓都知,味道太特別了.
但是,艾草雖然有葯用價值,但是並不宜長期食用,一至兩個星期吃一次就能達到不錯的預防感冒效果了,食用過多,反而不利於人體健康。
問題三:艾草怎麼吃?? 煲水喝
問題四:艾草怎麼吃? 新鮮艾葉吃法:煮粥或煎湯。可加入1-2兩,調味。
【艾葉餃子】
做法:
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作用:增進食慾。
【艾葉煎雞蛋】做法:艾葉洗凈後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問題五:女人什麼時候吃艾草最好的 艾草的用途廣泛,既可外用也可內富,它對女性作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女性體寒,女性貧血,這些疾病都是可以通過艾草來進行改善的。
艾草的功效
1、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用葯。
2、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
3、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
4、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5、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6、現代醫學的葯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葯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
7、艾草泡腳的好處:用艾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8、艾草的葯理作用:艾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現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解人體內需求。而在葯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問題六:新鮮的艾草能食用嗎?怎麼吃? 新鮮艾葉吃法:煮粥或煎湯。可加入1-2兩,調味。
【艾葉餃子】
做法:
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作用:增進食慾。
【艾葉煎雞蛋】做法:艾葉洗凈後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問題七:可以吃艾草做的食物嗎? 可以
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葯。
現在給大家介紹幾種艾草的吃法:
艾糍(艾草青團)
主料:艾葉適量 糯米粉200克 粘米粉100克
輔料:花生適量 白芝麻適量 芝麻適量
調料:豬油(煉)適量 白糖適量
做法
花生米和白芝麻的准備:
花生米、白芝麻、適量白糖、豬油混合成餡料備用
做法:
1.新鮮艾草葉,留葉去柄,開水中汆燙後撈起
2.切成小段,加入適量的水料理機打成糊
3.准備好糯米粉、粘米粉置入大盆中
4.加入艾草糊和適量的白糖水(白糖加水煮溶後待涼)
5.搓成光滑面團
6.搓成長條
7.小刀切成均等的小劑子
8.取一個捏成圓形,包入餡料
9.收口捏圓做成生胚
10.放於荷葉片
11.面上蘸水,點上炒香的黑芝麻
12.置於出汽的蒸鍋15分鍾即可
甜艾餅
主料:糯米粉500克 艾葉5小把
輔料:蘇打粉3克 桂花20克 粽葉1把 杏仁50克 芝麻50克 椰絲50克 蔓越莓50克
調料:水250克 白糖適量
做法
1.處理艾葉:艾葉摘取頂部嫩葉,用清水洗凈,放到水裡焯去苦味
2.加清水攪拌成泥,加小蘇打再次煮開
3.趁熱倒入糯米粉中,和成面團,取一小塊面團煮熟
4.粽葉切小片,洗凈
5.放到水裡煮一下,備用。餡料也准備好
6.煮好的糯米面團趁熱加入生面團中,使勁的揉,過程很痛苦,雙手都很粘,別急,慢慢揉,中途可以加少許糯米粉進行調整干濕度,分小份,取一小份壓扁
7.包好餡料,揉成團
8.放入粽葉中,刷層油,火開後大火蒸6-8分鍾
問題八:艾葉吃了有什麼好處 艾葉的葯理作用: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現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解人體內需求。而在葯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我為大家介紹10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4、艾葉阿膠粥。做法:阿膠20g,干艾葉10g,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鍾,倒出葯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5、艾葉肉圓。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安神。
6、艾葉餃子。做法:1、艾葉300g,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作用:增進食慾。
7、艾葉紅糖水。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服。作用:用於婦女痛經。
8、姜艾雞蛋。做法:生薑15g,艾葉10g,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作用:用於女子月經過多。
9、麵粉蒸艾葉。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後按1kg艾葉拌250g麵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麵粉。然後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鍾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葯味。再盛在碗里,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制的味料即成。作用:開胃暖胃。
10、艾葉菜團。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麵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作用:能通氣血,祛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後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的功效
艾葉煮蛋
艾葉煮雞蛋是比較經典和常見的吃法,它腎陽虛衰型老年腹瀉等有很好的療效。一般的艾葉煮雞蛋的作法是:1、雞蛋2個,艾葉適量;2、用艾葉將蛋包好,放壯火內燒熟,而後去殼吃蛋。除了這種方法,還有艾葉紅糖煮雞蛋和艾葉生薑煮雞蛋。
1、艾葉紅糖雞蛋
艾葉紅糖雞蛋屬於溫性食品,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做艾葉紅糖的主材料有:艾葉(中葯房有干艾葉出售,1斤不超過4元),紅糖及雞蛋。
做法:將15克艾葉放入冷水中,用火將水燒開煮15-20分鍾,瀝出艾葉,打入1-2個雞蛋,不要攪散,待蛋清 *** 後關火,放入紅糖,吃蛋喝湯。
2、艾葉生薑煮雞蛋
艾葉生薑煮雞蛋的原材料為雞蛋兩個,艾葉30克,生薑15克。
做法:艾葉生薑雞蛋(帶殼)加水後,同時水煮。待雞蛋熟後去殼放入再煮,煲好後飲汁吃蛋。...>>
問題九:新鮮的艾草怎麼吃 艾草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傳統食品中,有一種糍粑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後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會加上綠豆蓉),再將之蒸熟即可。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採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首先准備好糯米乾粉,磨得越細越好,艾草准備多些,芝麻、花生適量,豬油適量, *** 糖和白糖適量,柚子樹葉或者芭蕉葉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凈後,入大鍋里煮開,其間加一點點蘇打粉一起同煮,這樣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爛,煮好艾草後,撈出再用清水洗凈,然後擠干水分備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凈後,分別入鍋里炒香,然後放入攪拌機攪碎備用, *** 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餡里,再加入適當的豬油和白糖,攪拌均勻後,製成艾糍粑的餡備用。 用適量的 *** 糖放入鍋中煮成水狀,然後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黃糖水及處理過的艾草,一起搓揉,盡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為艾草也帶有水分,揉好的面應該不幹不濕,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麼樣便可。 抓一團面,揉圓後,在中間挖開個洞,裝入芝麻花生餡,然後輕輕包好,再揉搓一下成圓形狀,蒸籠里墊上柚子葉,把做好的艾糍粑外表抹上一層花生油,然後輕輕置於柚子葉上,置爐上旺火蒸20分鍾即可。
問題十:吃艾葉有什麼好處 艾葉的作用及功效:
辛、苦,溫;有小毒。
歸肝、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
散寒止痛,溫經止血。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出血。
艾葉的作用:
2、艾葉治腸炎、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
3、艾葉治氣痢腹痛,睡卧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
4、艾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
5、艾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
7、艾葉治忽吐血一、二口: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
10、艾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
11、艾葉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煎濃汁,服三合。
12、艾葉治婦人: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300克,白術、蒼術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為末,每早服15克,白湯調下。
13、艾葉治產後腹痛,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
14、艾葉治頭風面瘡:艾100克,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
15、艾葉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
16、艾葉治盜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烏梅三個。水一鍾,煎八分,臨卧溫服。(《綱目》)
17、艾葉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仁齋直指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5克;入丸、散或搗汁。
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葯膳食療
【艾葉餃子】
做法:
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作用:增進食慾。
2
【艾葉煎雞蛋】做法:艾葉洗凈後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干,然後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鍾,冷卻後切件。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於痛經。
Ⅲ 艾葉怎麼吃最好 艾葉的十種吃法分享
1、艾葉餅。
做法:
將艾草葉弄成漿,再用粘米粉製成一個個艾葉餅,口味上面有很濃醇的艾草葉香,並有少量的艾草葉苦澀味,吃後餘味無窮。
功效:
有養顏美容的作用,是女性做月子的理想化小點心,並對發燒感冒有一定的醫治功效。搞好了的艾葉餅。
2、老母雞艾草葉湯。
做法:
柴雞1隻,艾草葉15g。將柴雞清洗,切片,同艾草葉一起熬湯,分2~3次服用。
功效:
補氣血攝血,健脾胃寧心,適用女人氣血虛不可以攝血而導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草葉甜湯。
做法:
艾草葉15g,白砂糖20g,共熬湯食用。
功效:
清熱祛濕,活血化淤,適用女性經來心煩氣躁,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口臭,喜涼水,便秘難下,舌紅苔薄,脈數乏力等。
4、艾草葉阿膠糕粥。
做法:
阿膠糕20g,干艾葉10g,老紅糖1一茶匙。干艾葉先以3碗冷水煎制20分鍾,倒入葯汁。將阿膠糕搗爛,添加葯汁中,煮至徹底融解(邊煮邊攪睜改談),加老紅糖翻拌。月經期月經量過多時服食。每天2次合適。
5、艾草葉肉圓。
做法:
把生豬肉和艾草葉各自切悉碰碎後添加適量鹽、姜、雞精、食用油、水澱粉、生雞蛋翻拌,隨後用常法生產加工成肉圓或煎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功效:
養胃安神助眠。
6、艾草葉水餃。
做法:
1、艾草葉300g,剁碎;蔥、豆芽菜、水豆腐適當剁碎。2、將以上原材料翻拌,用鹽、雞精調料成餡。3、用擀麵皮裹皮成餃子形狀,下鍋中煮熟或水焯均可。
功效:
提高胃口。
7、艾草葉紅糖姜水。
做法:
薑片5片,紅棗5枚,艾草葉15g,老紅糖適當,水煎服。
功效:
用以女性經痛殲氏。
8、姜艾生雞蛋。
做法:
薑片15g,艾草葉10g,生雞蛋2個,放水適當煮開後,蛋去殼放進再煮,飲汁吃蛋。
功效:
用以女人月經過多。
9、麵粉蒸艾草葉。
做法:
將新鮮艾草葉除掉硬梗、枯枝,用冷水將細沙淘凈,隨後按1kg艾草葉拌250g小麥麵粉的佔比,摻勻拌散,使艾草葉所有沾有小麥麵粉。隨後鋪入蒸屜蒸約30~40分鍾後起鍋。煮熟的艾草葉呈灰白,無濃郁的芬芳葯味。再盛在碗里,加入以芝麻油、辣面、蔥、蒜末等調配的料粉既成。
功效:
健脾開胃養胃。
10、艾草葉菜團。
做法:
將艾草葉剁碎,放適當小麥麵粉,自來水、鹽搓成麵糊,製成尺寸適度的艾草葉菜團,下鍋中煮熟就可以。
功效:
會通血氣,祛濕寒,活血,養胎。
Ⅳ 艾葉油豆腐的做法步驟圖,艾葉油豆腐怎麼做
用料
艾葉 800g
油豆腐 500g
五花肉 400g
艾葉油豆腐的做法
把洗好的艾葉切碎放入剁好的肉餡里,撒適度的鹽攪拌均勻(口味重的可以稍微多加點,別太多,否則咸死),放大圓碗里。
小輪虛貼昌桐纖士
Ⅳ 煮水豆腐怎麼煮好吃
煮水豆腐怎麼煮好吃?涼水下鍋加入調料,大火煮開,小火慢咕嘟十分鍾即可
Ⅵ 艾葉怎麼做好吃呢
艾葉紅棗煮蛋—艾葉(干品)20克、大棗5枚、生薑3片、雞蛋1隻。將艾葉、大棗、雞蛋洗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煮沸,雞蛋煮熟後去蛋殼再放入鍋中煮5~10分鍾,加入紅糖即可。此湯可溫經散寒、益氣養血,尤其適用於婦女痛經及體質虛寒的人群。
Ⅶ 艾草怎麼吃
艾草又叫艾蒿、香艾、灸草,是一種具有特殊濃烈香氣的植物,我印象中最喜歡的品嘗艾草的方式好像是馬上就到了的清明節會吃的艾草粑粑(青團)。艾草有很好的葯用價值,全草都有葯性,可以祛濕散寒、止咳平喘、消炎止血、抗過敏等等。現在這個時候也正是採摘艾草的好時節,小時候物質匱乏,每到這個時期艾草也就變成了餐桌上的一種時令調劑。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艾草食用的方式,都還挺家常的,有條件的話周末或者清明節休息就可以去郊外采一些,自己試試。
但是艾草雖然很清香,可是也不要集中一次吃太多,是葯三分毒嘛。艾草如果食用過量還是會導致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一些中毒症狀,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嘗個鮮就好了,意猶未盡有時候是更美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