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
景寧豆腐娘的做法步驟11.將黃豆泡脹開後,用碎肉機磨成豆糊,加水1:1在鍋中煮熟。(用黃豆或者新鮮大豆都是可以的)
景寧豆腐娘的做法步驟22.蘑菇、蔥、辣椒(看個人口味)切碎備用
景寧豆腐娘的做法步驟33.切碎裝盤
景寧豆腐娘的做法步驟44.鍋中放入植物油,可以多放一些
景寧豆腐娘的做法步驟55.倒入之前裝盤的輔料,爆炒一小會
景寧豆腐娘的做運寬法步驟66.待蘑咐悄李菇和香蔥香味飄溢時就可以了
景寧豆腐娘的做法步驟77.倒入煮熟的豆糊中,攪棒均勻,再煮一會入味
景寧豆腐娘的做法步驟88.美味的鄉野味道就可以享用了衡遲哦~
B. 景寧畲族美食
景寧畲族美食有烏米飯、畲族粽子、豆腐娘、糍粑、畲族千層、鹹菜火鍋、安仁魚頭燒豆腐等。烏米飯:用烏稔樹的嫩葉,搗爛後用布包好放入鍋中浸,撈出鍵冊布包將糯米倒入烏黑的湯汁里煮成的飯。畲族粽子:一種是用箬葉將糯米包成三角或牛角狀,再用龍草捆紮。另一種是用菅葉將糯米包成管狀,再用龍草捆紮五節。
景寧畲族美食有烏米飯、畲族粽子、豆腐娘、糍粑、畲族千層、鹹菜火鍋、安仁魚頭燒豆腐等。
1、烏米飯:烏飯是畲族人民從山地里采來的野生烏稔樹的嫩葉,置於石臼中搗爛後用布包好放入鍋中浸,然後撈出布包將白花花的糯米倒入烏黑的湯汁里燒煮成的飯。其味道相當不錯,吃一口清香糯柔,細膩愜意,別有情趣。
2、畲族粽子:畲族粽子,又稱菅棕、五節粽。常見的有兩種粽子,一種是用箬葉將糯米包成三角或牛角狀,再用龍草捆紮。另一種是用菅葉將木糯米包成管狀,再用龍草捆紮五節。包粽子前將糯米浸泡鹼水中,這種鹼水是用山上的一種特別的鹼樹燒成灰,開水在鹼灰中過濾後形成的一種黃色的天然鹼水,用此鹼水包成的粽子色黃氣香味美。包粽子嫌槐時畲民常在糯米粒中加肉、紅棗、綠豆、花生、鮮果等做餡,使粽子更加美味,粽子包好後在鍋里要煮上一夜才能熟。由於五節粽子比較實,可以切成片,用來煎,口感佳。
3、豆腐娘:是浙江地區傳統的小吃,在浙江省南部的麗水地區和溫州地區,比如慶元景寧交界一帶非常流行豆腐娘為湯料,放入當地特色的黃餜、千層米糕、糍粑作為主食。每逢過年過節,都是招待客人的最好方式。近年來,隨著當地旅遊開發的發展,更是成為招待外來客人的特色佳餚。
4、 糍粑:糍粑,是畲族的一道民族美食,每逢過年過節,畲族人們都會做糍粑吃,既是一道甜食,又給人甜甜的內心感受。
5、畲族千層:糕大米賦予了千層糕穀物的香氣,而它的色澤和甜味則來自於糖。糖的重量比例需要非常精確,五份紅糖,三份白糖,再加適量冰糖提色,這樣熬製成的糖漿才能使千層糕甜而不膩。剛出鍋的千層糕散發著誘人的米香和糖味,冷卻後,用刀和棉線切割成菱形,層次分明,晶瑩透亮。享用千層糕,最好的吃法就是一層一層剝著吃,這樣才更有味道。
6、鹹菜火鍋:鹹菜火鍋麗水地處山區,山高水冷,山村鄉民以秋冬之際,多食火鍋。山區的火鍋以鹹菜、白菜、蘿卜、南瓜、絲瓜、毛芋以及筍、蕨、野菌、苦菜等為主料,且多以自製鹹菜為主。
7、安仁魚頭燒豆腐:安仁魚頭燒豆腐龍泉安仁的魚頭燒豆腐,是道名菜。味道鮮美,膾炙稿者宏人口,物美價廉。
C. 景寧豆腐娘的做法,景寧豆腐娘怎麼做好吃,景寧
1.將黃豆泡脹開後,用碎肉機磨成豆糊,加水1:1在鍋中煮熟。(用黃豆或者新鮮大豆都是可以的)
2.蘑菇、蔥、辣椒(看個人口味)切碎備用
3.切碎裝盤
4.鍋中放入植物油,可以多放一些
5.倒入之前裝盤的輔料,爆炒一小會
6.待蘑菇和香蔥香味飄溢時就可以了
7.倒入煮熟的豆糊中,攪棒均勻,再煮一會入味
8.美味的鄉野味道就可以享用了哦~
D. 麗水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麗水偏安在江南深處,被譽為「浙江綠谷」,麗水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麗水文化屬吳越文化。到麗水一趟,麗水有哪些好吃的特產呢?
麗水特產一:燒梅
在慶元農村,宴席上有一種點心必不可少,那就是「燒梅」。燒梅是用蕃薯粉和以豬油、白糖做成的。先將蕃薯粉炒熟盛鍋,撒上白糖,再加入純豬油和勻,再用力捏成小圓團,裝盤蒸熟即食。燒梅的形狀象梅子,這也是名稱的由來。燒梅蒸熟後表面形成一層透明薄膜,光溜圓滑,碼首裡面則又酥又軟,香甜可口,是慶元特有的風土名點。
麗水特產二:黃米果
黃米果是浙江麗水的傳統特色小吃,是將松陽高山中一特有灌木燒成灰,瀝取其汁,用以浸泡上等梗米毀模氏至米色橙黃,沖凈蒸熟,置石臼中搗成團,然後分切小塊,趁熱將其揉壓成扁圓或長條形即成。黃米_色澤晶瑩,清香宜人,柔韌可纖散口。用肉絲、青菜、冬筍絲等爆炒,色味最佳,為松陽民間傳統節慶或招待貴賓之佳餚。
麗水特產三:縉雲燒餅
縉雲燒餅是浙江麗水縉雲的傳統特色小吃,距今已經有650多年的歷史了。縉雲燒餅選用縉雲農家土麥面、新鮮土豬肉、九頭芥菜乾為主要原料製成餅坯,經燒餅桶炭火烘烤製成。製成後,餅色金黃、表脆內糯、油而不膩、鮮香滿口。
麗水特產四:卷餅
卷餅是浙江麗水的傳統特色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清朝光緒年間就已經有記載。卷餅是以面餅包裹冬筍絲、香菇、菜心絲、豆芽各種蔬菜和五花肉等餡料加工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卷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麗水特產五:松陽豆腐娘
松陽豆腐娘是浙江麗水的傳統特色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松陽豆腐娘一般選用精選黃豆用水浸透,用石磨磨漿而成,燒制時多添加肉末、海米、蔥蒜等配料,所製作出來的豆腐娘色澤奶黃,味道鮮美,燒好的菜餚更是濃淡適口,鮮香誘人。
麗水特產六:縉雲敲肉羹
縉雲敲肉羹是浙江麗水的傳統特色名吃,有著悠久的歷史,縉雲無論城鄉婚慶喜宴,還是逢年過節、親朋待客都離不開這一道菜。敲肉羹選材上好的豬夾心或後腿部位瘦肉,切薄片後通過敲打直至肉片呈薄餅狀。加入時蔬翻炒後,加水加肉餅勾芡,旺火滾上片刻,撒上香蔥、香菜等即可,所製作出來的敲肉羹狀似瓊脂,色如琥珀,肉質脆嫩,鮮香滑爽。
E. 豆腐娘的文化習俗
豆腐娘為底料的美食在當地也特別有名,比如慶元慎慎景寧交界一帶非常流行豆腐娘寬和敬為湯料,放入當地特色的黃餜、千層米糕、糍粑作為主食。每逢過年過節,都是招待客人的最好方式。近年來,隨著當地旅遊開發的發展,更是成為招待外來客人的特色佳餚,比如在慶元縣的三堆村每棚森年舉行的三堆迎神節(又稱三堆廟會,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就作為招待賓客的靚點美食之一。
F. 豆腐娘的介紹
豆腐運褲娘是浙江地區傳統的漢族小吃,在浙江省南部的麗水地區和溫州地區做客,尤其是在雲和、麗水、慶元,景寧、松陽,龍泉和遂昌等地,首先會吃到營旁缺簡養豐富扮禪、味道鮮美的「豆腐娘」。
G. 千峽湖的當地美食,鄉味四溢
黑色土法糙米飯——烏米飯
烏米飯為農歷三月三食用。烏米飯的製法,是將山上的一種野生植物烏稔樹的葉子放到石臼舂碎後,貯到布袋裡,連袋放到鐵鑊里,加適量的水熬湯,讓它釋出紫黑色的湯汁來,而後去掉袋裡葉渣,將精選的糯米泡進湯汁里。幾小時後,將糯米撈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烏米飯色澤烏黑發藍,香軟可口,烏稔不僅能開脾,還防腐。故將烏米飯放在通風陰涼處,數日不腐。食用烏米飯有準備春耕,迎接豐收的象徵意義。
綠色手工特色粽——菅時粽
菅時粽俗稱「菅粽」,通常在端陽節和龍節時食用。將精選優質糯米倒入黃鹼水裡浸泡若干小時,拿兩片菅葉對折成一條槽底,而後舀鹼水泡過的糯米放葉槽中,成為一條20厘米長玉米棒子狀的菅葉粽,放到鍋里煮十餘小時遂成。每逢端午節,菅粽不僅是當地人的節日美食,也是敬祭祖宗貢品,饋贈親友禮品。
傳奇鮮味——國師魚
甌江自石門洞以下的流水段,每逢熱天有「塗魚」逆游。傳說塗魚是白猿仙姑投葉變成,給劉伯溫佐餐下飯,被稱為「國師魚」。劉伯溫曾將此魚呈送給朱元璋下酒,因此被「聖口」封為「國師魚」。
糍粑
畲族過年、做「七月半」,過冬節都要制糍,取意時(糍)來運轉,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將浸泡一天的糯米濾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搗爛,捏成小團或餅狀食用。
畲家火鍋
畲家大都喜食熱菜,一般家家都備有火鍋,火鍋的吃法是邊煮邊吃。配菜除常見蔬菜外,也經常食用豆腐,農家招待客人最常見的佳餚是「豆腐娘」(先把黃豆洗凈,用水浸漲,再用石磨<有的地方已改用電磨>磨成漿,再用溫火燒熟,配以輔料)其味道非常鮮美。
傳統工藝四季筍——撲筍
竹筍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斷的蔬菜。竹筍除鮮吃外,還可製作干筍(長期保存)。製作干筍時先將鮮筍煮熟,撕成兩半,曬干或熏干即可。景寧一帶的畲家製作干筍時,先將鮮筍切成片,加鹽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乾,裝入竹筒內,用竹殼封口倒置,民間稱這種干筍為「撲筍」。
畲家臘腿
畲家臘腿製作工藝特殊,風味獨特。每年冬季,取新鮮豬腿,用食鹽抹透,掛於灶頭,常年以煙火熏之,時歷一年則肥肉似白玉,精肉似火紅,用刀片成薄片即可入口食用,肉肥而不膩,有股淡淡的煙熏味道,美味無比,口感獨特。
青田楊梅
青田楊梅是青田縣的特產。青田縣楊梅具有質優、果大、味美等特點,色澤艷麗、甜酸適口,可生津止渴。2003年,青田縣被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其他:
蓮藕熗腰花:腰花脆嫩鮮香,蓮藕甜酸可口,是夏令下酒侍餚;
珍珠日月貝:蒜香濃郁,造型美觀,肉質鮮嫩可口;
蒜香蟶鱔:蒜香撲鼻,鱔線、蟶肉滑嫩爽口;
木瓜瑤柱盅:湯汁清鮮,香味撲鼻,木瓜綿糯,瑤柱鮮嫩,美容養顏。
H. 被忽略的包郵區世外桃源,早該被誇了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樣,提到少數民族時,腦子里一般蹦出來的地方都在西南、西北那一帶,總覺得離自己還挺遙遠的。但其實在浙江麗水就藏著全國唯一一個畲族自治縣,也是 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景寧 。
@藍色行者
了解畲族是打開景寧的一把鑰匙。「畲」字的本意是刀耕火種,畲族人大多隱居山間,人到哪兒就耕種到哪兒,哪座山頭無人住就去哪兒。因為頻繁遷徙,他們又被叫做 「中國南方的游耕民族」 。也難怪畲族人自稱「山哈」,這里的「山哈」就是「居住在山裡的客人」的意思。
早在南宋末年,史書中就已經出現畲民人。一千多年來,他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遷徙到全國各地,其中90%以上都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山區,其餘的則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而地處景寧中部、海拔1519米的敕木山就是畲族人在景寧最早的落腳點。
@十一大幺幺
除了有畲族這個buff加持外,景寧的景色也很值得一誇。這兒的 森林覆蓋率高達81.1% ,要知道就連被稱作「仙居」的恩施森林覆蓋率也才只是近70%。
光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在景寧就有779座,占據浙江全省的近四分之一。群山環繞的景寧,把好山好水都攬了進來,放眼望去滿是綠意,可以說是一個 大型的天然氧吧 。更別說山區的 老寨古橋 ,峽谷中的 岩石溪流 ,每一處都值得駐足。
因此,不論你是為了畲族的人文還是自然風光,景寧都值得來一趟。話不多說,跟我一起走進這個 包郵區的「香格里拉」 吧!
在景寧想最快速地了解畲族,我覺得可以直奔 畲族博物館 。畲族博宴拍物館里藏品有1800餘件。
裡面的陳列是以畲族發展 歷史 為主線,藏有畲族各個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服飾、綵帶、生產工具、銀器等 歷史 文物。逛完整個博物館,你便能對畲族的人文風貌、 歷史 環境和飲食服飾有個深入的了解。
在展館歷祥搜現場一般還會有個老奶奶演示畲族刺綉,這是畲族傳統的手工藝品,又被稱為「活」著的文物。據說畲族姑娘從五六歲起,就跟著母親學習編織綵帶,綵帶精緻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靈手巧的重要標准。看著這些繁復花紋的製作過程,莫名會肢歷讓人覺得很治癒。
如果你想要親身參與體驗畲族的婚嫁習俗的話,那不如就去 「中國畲鄉之窗」——大均村 。走進大均村映入眼簾的就是鱗次櫛比的古樸建築,到處都透著一派安逸閑適。
@藍色行者
在這里會有畲族的婚嫁表演可以觀賞。當然,想要更沉浸式的話,也可以參與其中,親自體驗下攔路、喝寶塔茶、脫草鞋、對歌、行嫁、拜堂等環節。
@藍色行者
另一站的畲族體驗,我覺得可以留給 敕木山 ,這里被當地人奉為神山。在敕木山裡有一個敕木山村,是畲族村,有藍、雷兩姓的畲民在這里聚居。
和其他高山村一樣,敕木山村的交通相對不便,也正是因為這樣,這里的畲族民風民俗能得以較為完整的保留。走進後,你會發現在畲族博物館里了解的紙上內容全都生動地在眼前呈現了。
敕木山村整個村落依山而建,簡陋樸素的老房子呈階梯狀布置,這里的房屋和一般漢族村落不一樣,畲族人把木結構的泥牆瓦房稱做「寮」,這是畲族傳統的建築形式。
1929年的時候,德國學者哈·史圖博和他的中國學生李化民還曾徒步深入該村作了為期7天的畲民調查,寫成《浙江景寧畲民調查記》一書。他居住過的畲村小院,如今修繕成了文物保護單位。
在展覽館里你會看到當年哈·史圖博和學生拍的老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下了哈·史圖博編寫書稿時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環敕木山畲寨獨特的民俗風情,可以算是現存最早的畲民影像資料。
除了敕木山村外,敕木山本身也足夠美。
春日的敕木山,正是山花爛漫時,有野櫻花、山桃花、杏花......爭相鬥艷。而到了冬日,霧凇和大雪會把山間的一切都變成夢境,可以說是屬於敕木山最美的季節。幸運的話,你在神女惠澤道上還能看著一陣一陣的雲霧把山峰籠罩住,就望著雲海放空,任時間溜走也挺好。
走完上面的幾個地方,對畲族應該就了解得差不多了,那不如抽一天再去 雲中大漈 里走走。由於山中多霧,高崖飛瀑的景色在雲霧中跟雪花落下的景色一樣,因此裡面最具代表的景色就是百米瀑布「雪花漈」。
@世界旅人何小魚
在雲中大漈里除了有「雪花漈」為代表的「大漈十景」外,我覺得主要就看三樣:寺、橋、樹。
寺是時思寺。這座始建於北宋的寺廟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雖說明清兩代,時思寺經歷了多次修繕,但仍保留了大量宋元時期的原構件,因此它是一處具有宋、元、明、清各時代特徵的古建築群。寺廟裡面有三座 歷史 建築,其中大雄寶殿最為珍貴,是貨真價實的宋代建築。
@山思廬
橋是廊橋。因為景寧山勢險峻、河流湍急的地理及氣候特點決定了這片地區成為了廊橋誕生的「溫床」。清代縣志中記載的景寧廊橋就多達近百座,完好保存至今的仍有數十座。在雲中大漈里的話,現在有護關橋、胡橋等明清古廊橋,其中長達百米的護關橋是 浙江現存的唯一三層結構的廊橋 。
樹的話指的就是時思寺前的 「柳杉王」 。超過1500歲的「柳杉王」因為遭到雷擊而變成空心的,裡面可以容納20多人,成為了全國之最。
豆腐娘
豆腐娘顧名思義就是「豆腐之母」的意思,因為如果把豆腐娘經過過濾、點鹵等步驟後,它就能做成豆腐。豆腐娘本身的做法其實很簡單粗暴,就是把毛豆磨成糊後直接連漿帶渣煮熟放進鍋里煮著吃。
@松果小眾旅行志
做法雖說簡單,但這豆腐娘煮的火候可有講究了。煮過了就少了青豆的香味,沒煮透口感又差了意思。而且因為豆腐娘比較稠,火力控制不好還容易糊。
@外婆的食譜
現在的豆腐娘改良後裡面還可以加入肉末、蝦皮、香菇、香菜等配料,這樣一勺入口先是嫩豆的清香在嘴裡蔓延開,隨後就能品到各種鮮味,只就著一鍋豆腐娘下飯都能吃下一大碗。當然,除了配飯外,豆腐娘裡面還可以放進粉皮、年糕這類的主食,有點類似於濃稠青豆糊小火鍋,也可以嘗試下。
@吃心不改
推薦店鋪 :畲鄉小吃、畲鄉一品魚府
英川田螺湯
作為夏日夜宵攤上的常客——田螺,似乎只要一通大火爆炒怎麼樣都很好吃,唯一有點煩人的就是像我這種嗦螺困難戶經常嗦不出螺肉,只能卑微地用牙簽挑著吃。而景寧的英川田螺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世代居住於山裡的畲族人培育出了薄殼田螺。
既然名字叫薄殼田螺,那這殼能有多薄呢?這么說吧,把這的田螺放在陽光下看,殼都能透光。當地的畲族人還很凡爾賽地說他們從小吃的就都是薄殼田螺,直接連著殼一起咬,輕輕一咬就碎,還以為外面的田螺也都是這樣的。
這田螺加上濃厚的調料一炒,湯汁便鑽進田螺肉里,只要輕輕一咬,就能吃到入味的田螺肉,光想想我都覺得香
推薦店鋪 :畲鄉梅記·私房菜館、畲鄉居 美食
英川粉皮
英川粉皮在景寧人心中的地位,就像小面之於重慶人,熱乾麵之於武漢人,是景寧不可少的一種 美食 和一種情結。在景寧的街頭巷尾隨便走走,遍地都是好吃的粉皮店。
@景寧文旅
看似簡單的粉皮,製作的步驟其實是繁瑣的。首先做粉皮的大米得提前浸泡,要想留住粉皮最原始的味道的話,還需要自己手工研磨大米,而且裡面還要加入地瓜粉使粉皮更有彈性和嚼勁。
@Eliza周
這些還只是把米漿做好了而已,最關鍵的是要把米漿倒入鍋里蒸熟,蒸好的粉皮清澈透亮,不能太厚,會影響咀嚼口感,也不能太薄,少了彈牙感。
@Eliza周
英川粉皮的吃法很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新鮮的粉皮上澆上不同的湯料,當然也可以直接捲起蘸著辣椒醬吃,軟滑糯香的粉皮真是怎麼折騰都好吃。
@藍胖子
推薦店鋪 :民中粉皮店
烏米飯
對杭州人來說,烏米飯應該都還挺熟悉的,因為老杭州人在立夏時也會吃烏飯糕,還有句俗語是「立夏烏飯糕,不被蚊蟲咬」。而在景寧畲族,農歷三月三是烏飯節,每到這時畲族人就會出門採集烏稔葉,蒸煮烏米飯來祭祀祖先。
烏米飯用的是糯米,把野生烏稔樹的嫩葉在石臼中碾碎出汁後,就成了糯米的天然染色劑。糯米浸泡染色後,只要上鍋一蒸熟就能吃了。
加了烏稔汁的糯米吃起來帶著特有的清香,再加上糯米本身的甜糯,純粹的草本香就更突出了,一口咽下後,嘴巴里還會有甘甜的余香。天一熱,吃起來特別清爽。
畲族粽子
畲族的端午節俗稱「五月節」,包粽子是重頭戲。畲族的粽子和平時常見的三角粽長得可不一樣。
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或者牛角狀,再用龍草捆紮,十個一串,還有個形象的名字叫「牯角」。另一種則是用菅葉將木糯米包成管狀,再用龍草捆紮五節。
除了長得特別,畲族粽子的味道也很不同。因為在包粽子前就會將糯米浸泡鹼水中,這種用鹼水包成的粽子蒸好後是金黃色的,口感比一般的粽子更加香糯軟滑。 輕輕咬下一口,甜香的糯米夾雜著粽葉的清香,而且淡淡的鹼味還能使得粽子不會變得過於甜膩。
惠明茶
每到立春過後,頂著雨露的第一茬惠明茶就可以採摘啦,當地家家戶戶都會在茶田裡忙碌開來,那時的景寧便會被茶香縈繞著。平時不怎麼喝茶的朋友可能對惠明茶並不熟悉,但它的履歷可不簡單。
在唐代時惠明茶就已經開始種植了,到了南宋時期,惠明茶還成為了朝廷貢品,1915年惠明茶更是選送至巴拿馬參加萬國博覽會,榮獲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算是我國眾多名茶中很獨特的存在。
傳統惠明茶是捲曲形的,著名茶學專家莊晚芳先生主編的《中國名茶》里是這樣描述它的:「茶條肥壯緊結,色澤綠翠顯毫、湯色清澈明凈、旗槍朵朵排列、滋味甘醇爽口、花香果味齊、一杯淡、二杯鮮、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茶韻猶存、堪稱名茶極品」。
因此,來景寧的話,一定得在當地品一杯帶著花果香氣的惠明茶,這是景寧春天的味道。
///
天氣越暖越是想要出去玩,奈何這疫情就這樣把人的腳步困住了。只好努力再多挖挖省內的小城,這樣大家假期能去的概率還是大些。
如果你還知道哪些包郵區寶藏小城,也歡迎在留言區里告訴我哇 我真的好想出去玩啊!!!
/出行貼士/
I. 麗水有什麼地道的本地小吃
麗水,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美味麗水,用一道道 美食 ,
勾住你的胃!
打包呈現麗水各地的主打 美食 ,
來看看是你心目中的代表菜嗎?
蓮 都
炸荷花
蓮都盛產蓮子,蓮都人別出心裁將荷花掛薄麵糊後油炸,此菜火候以酥脆為宜,荷桂芳香,味甜鮮香,清暑降濁,養心安神。
蔥花肉
蔥花肉是蓮都傳統名菜,將豬肉餡用調料煨好後,加入蔥花攪拌,沾上生麵糊後,放置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切成條狀裝盤即可。
泡精肉
泡精肉在蓮都人民餐桌上非常流行,把豬瘦肉加乾粉炸制而成的泡精肉,早年在酒宴是不可缺少的菜餚。泡精肉大多作為冷盤上席,以前只有家境比較富有的人才能常吃此菜。如今不僅各個酒店都有此菜,麗水市內的各個鹵菜店也都有售。此菜特點是外香脆、肉鮮嫩。
龍 泉
龍泉粉皮
提起龍泉 美食 ,粉皮一定不會被遺忘。龍泉人對粉皮有著特別的喜愛,大大小小的餐飲店裡一定會有粉皮,餓了來一碗,饞了來一碗,從早吃到晚,從小吃到大,一直吃不膩。對於龍泉人而言,粉皮已不僅僅是一種美味,更是濃濃的家鄉的味道。
安仁魚頭
紫蘇土豆餅
青 田
青田「賓士餃」
青田山粉餃是青田縣著名的小吃,是端午、冬至、春節等傳統節日招待遠來客人的地道點心。青田人在過年或大年初一的時候,最喜歡用山粉餃子待客,在他們眼裡山粉餃是道最具親和力的菜,即素又香。也有人戲稱為「賓士餃」,因為形似賓士商標。出鍋的餃子入口細滑,充滿濃厚的山間鄉野風味,餃子的味道不再單調,更加新鮮可口。
青田糖糕
青田田魚
雲 和
咸蘿卜煎蛋
雲和人把蘿卜稱菜頭,農民用菜頭放入火鍋,加入鹽、煮至兩三天至湯汁干時,放入小壇中封存能放一年半載的,所以菜頭咸家家必備。雲和人喜歡把菜頭咸切,放入蔥、打入雞蛋、煎成薄餅,味美價廉,是極好的下飯菜,後就成了雲和酒店、賓館、大小食坊都有的特色菜。
仙宮魚頭
魚頭精選自雲和湖野生花鰱魚魚頭,純天然野生放養,個大肥美,新鮮黑亮,絕無土腥味,富含17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營養價值極高。
豆腐泥
豆腐泥味道清純鮮美,營養豐富,加工簡便,經濟實惠。口味嫩而不滑,細而不流,軟而不粘,糊而不膩,爽然適口,碧綠誘人,香氣撲鼻,使人饞涎欲滴。農村人還有不成文的規矩,不管是誰家磨豆腐泥,左鄰右舍都要送上一碗。
慶 元
酒糟大腸
慶 元 社 粿
社粿被稱之為「慶元披薩」,其色翠綠誘人、味清香可口,還具有止咳、理氣、燥濕等葯用功效。朋友第一次來慶元,如果恰巧遇到「烙社粿」的時候,一定要邀其品嘗這番慶元美味!
慶 元 黃 粿
縉 雲
縉雲燒餅
縉雲燒餅,因在泥膽木桶內烤制而成,所以又叫桶餅。把麵粉和水,揉成面團,搓成長條形,摘成小段,包入乾菜和鮮肉餡,壓扁,面上塗薯粉糖油,入桶內烤熟則成燒餅。剛出爐的燒餅表皮鬆脆,內質軟糯,麥香、肉香、蔥香、芝麻香、糖油香,經高溫燒烤融成一氣,鹹淡適宜,油而不膩。
縉 雲 土 面
縉雲土面是縉雲民間傳統特產中的珍品,迄今已有千餘年的 歷史 。土面選用當地特種麥粉、加入食用鹽和天然泉水,沿用傳統手工製作而成,製作時間長達9小時,共有和面、發酵、揉條、串面、拉麵、自然風乾等6道工序。縉雲土面具有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嚼不粘齒、醇香宜人、牽絲縷縷的特點。
縉雲敲肉羹
遂 昌
焦灘魚頭
焦灘魚頭是選用烏溪江里的生態鰱魚,腦袋特大,經過農家菜籽油文火煎至外焦里嫩,然後放入鄉下自製的豆腐和土生土長的黃瓜,上面蓋上薄荷葉,湯汁辣辣的,鮮鮮的,百吃不厭。
油燜筍
遂昌青糕
青糕是遂昌民間傳統名點,據《遂昌縣志》記載,青糕製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 歷史 。它不僅製作工藝獨特,而且配料也很考究,最大的特點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野生艾草,使其擁有特殊的色澤、香味和口感,有著獨特的清、香、韌、糯等特點。
松 陽
歇力茶燒豬腳
歇力茶是松陽民間常用的一種草葯,具有祛風除濕、增強體魄的功效。將歇力茶樹根切碎放入鍋中煎熬製成湯汁備用,再將洗凈豬腳切塊用溫湯過水,放進歇力茶湯汁中加適量米酒及鹽、味精等調料燉熟即可。用歇力茶燒成的豬腳肥而不膩、茶香可口,是松陽民間的一道傳統葯膳名菜。也有人用歇力茶與雞蛋同煮,俗稱柴根蛋,具有同樣的葯膳功效。
八寶菜
紅燒山粉圓
景寧
烏飯
在畲鄉農村每逢農歷三月初三,都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採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煮湯,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後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防蚊叮蟲咬,而且人們相信在立夏這天吃烏米飯,孫臏就會護佑人們平安如意。
英川田螺
山豆腐
在畲鄉,有一道地道傳統菜,是一種名叫「豆腐柴」的植物做成的,這種植物中富含天然食用果膠成分,清熱解毒,可以說是山中之寶。
西城夜市現做肉夾饃,外焦里嫩
麗水很多人都愛吃的小吃第一那就是大洋熟食的瘦肉條啦,可以說是非常的好吃了,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十幾年老店,位置在金匯廣場的附近。第二是高井弄的烤鴨腿,是一位五十幾歲的叔叔做的,每天晚上九點之後開張。第三那就是麗水的四喜瓦片烤肉,是一群90後的年輕人合夥開的,極力推薦墨魚腸。第四那就是老炮烤肉,他家的烤牛肉真的是一絕。第五當然是有名的雷家涼皮啦。壓軸當然是飛達酒店斜對面的沒有名字的小籠包。每個小籠包都有一套固定的規律皮薄、秘制的餡料、要捏13個褶子。傳說能吃十籠的小籠包。
麗水的本地小吃
1、縉雲燒餅
縉雲燒餅也稱桶餅,是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的一種傳統小吃,屬於浙菜系;據說該小吃有650餘年的 歷史 。縉雲燒餅以麵粉、鮮豬肉和梅乾菜為主要原料製成餅坯,經燒餅桶炭火烘烤製成。
2、豆腐娘
豆腐娘是浙江地區傳統的小吃,在浙江省南部的麗水地區和溫州地區,尤其是在雲和、麗水、慶元,景寧、松陽,龍泉和遂昌以及文成、泰順等地,首先會吃到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豆腐娘」。
3、紅燒溪魚
湯汁味濃,經滾油紅燒過的溪魚,魚刺變成酥軟,魚肉可口,食之回味無窮,屬縉雲主要特色菜之一。好溪是縉雲人的母親河,盛產溪魚,溪魚生活在清澈無污染的好溪中,因為是野生繁殖,所以味道也特別鮮美,根本沒有土腥味。
4、蟹汁鱖魚
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名菜,蟹汁鱖魚用溫油將魚肉浸熟,保持了魚肉的鮮嫩潤滑,這是中式的烹飪方法。然後又用牛奶、蟹粉、蛋清等原料製成蟹汁澆淋在魚上,這又是西菜中的澆汁方法,所以說,這是中西結合,風格別具。
5、縉雲麻糍
麗水縉雲縣非常有名的一種民間 美食 。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以當地新糯米為原料,製作時先將洗凈濾干後的糯米盛入甑中蒸熟,然後倒入石臼用木錘舂爛,最後撮成如乒乓球大小即可。
麗水經過發展的洗理,受外地小吃的入住沖擊,許多人包括本地人,多說不出有什麼特色小吃,不過本人在街上小吃認為比較實惠有,縉雲燒餅,混純,燒烤等。
J. 世紀鴻賓大酒店怎麼樣
有人推薦是景寧最好的餐廳,去試了一下,果然很贊。四星級的酒店,我們基本吃的是姿仿素枯纖的,但是景寧本來就是新鮮香菇特別好吃的地方,還有豆腐娘,去跡敗纖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