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豆腐筋怎麼做
自己想動手做豆廚首先要找好材料:
首先要洗豆腐包。這要分是做干豆腐還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長長的粗紗白布,大約半米寬,幾十米長。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則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紗布,邊長大約要兩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凈後,晾乾,備用。
黃豆泡開,大約要泡一個晚上,上磨拉成豆漿,放在很大的鍋里熬,直到熬開,停火。這時,要過包,使豆腐渣和豆漿分離。在棚上吊一個十字架,將一塊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個角上,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網兜。
將熬開的豆漿一飄一瓢地倒進豆腐包中,另一個人就一搖一搖地晃動著豆腐包,使純豆漿從豆腐包中漏下來,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夾板夾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將殘留的豆漿擠凈。直到所有的豆漿都過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漿完全分離了。
將豆漿放在大缸里稍微涼一下以後,就開始點鹵水了。豆腐倌將鹵水盛在一個小碗里,倒里邊一點,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再放一點鹵水,再攪一攪,直到認為滿意為止。這是做豆腐的最關鍵的手藝。
這時候,把缸的蓋子蓋上,等一會兒,看到豆漿已經成了腦了,里邊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與清水相伴的時候,也就是豆漿分離為豆腐花和清水的時候,就可以壓豆腐了。
先將壓大豆腐的木框擺好,用那種大豆腐包,即極為寬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開始將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嘩嘩地從下邊流出來,豆腐花沉積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積滿了,將豆腐包的四角翻過來,將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壓好,上邊再用石頭壓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時候,揭開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塊一塊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內脂豆腐製作方法
內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內脂為凝固劑,其工藝簡單,質地細膩潔白,保質期長。現介紹製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選用豆臍(或稱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將大豆洗凈,在春秋季水溫10�0�2C—20�0�2C時,浸泡12小時—18小時;夏季水溫30�0�2C左右;浸泡6小時—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冬季水溫5�0�2C,浸泡約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小線。但浸泡時間如果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 一般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共2次--3次,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於不再像用鹵水、石膏作凝固劑生產豆腐那樣還需壓榨成型,所以磨漿過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決定了成品內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二次調節磨漿機螺旋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三次的加水量為40%,盡可能地把豆渣裡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里,用蒸氣將漿煮至60�0�2C-70�0�2C時放人約 0.3%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掉為止。然後繼續加熱把漿煮開,漿沸騰後 保持3分鍾—5分鍾把漿煮透。
4.冷卻 把煮好的漿進行冷卻,降溫至 35�0�2C以下。
5.點脂(加凝固劑) 先將β一葡萄糖酸內脂用少量冷開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時1千克漿加30克內脂,嫩豆腐 1千克漿加24克—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已冷卻的豆漿中緩慢調拌均勻即可。
6.成型 將點脂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0�2C—85�0�2C之間保溫 20分鍾即為成品。剛成型的豆腐暫不能搖動,應靜置一段時間讓其目然冷卻。如生產盒裝內脂豆腐,需配備灌裝封口機。
鹵水是鹽井中打上來的鹽鹵,與石膏一樣,點在豆漿中都是起到凝固的作用。點進去就會凝起豆花,將豆花用布包起,擠出水,壓實,就成了豆腐。水留下的多就嫩,水留下的少就「老」。北方人喜歡「老」豆腐,南方人喜歡嫩豆腐。南北豆腐不是以用什麼東西點來區分的,主要是以嫩和「老」來分的,另外在工藝有點不同。
你將醋、醬油掉在豆漿里,一樣會凝起豆花來,也好吃。
現在工廠生產的豆腐已經沒有鹵水點的豆腐了!
吃石膏點的豆腐更健康!但鹵水點的豆腐更好吃!
家庭型製作方法:
1、制豆漿:建議你買一台豆漿機,干黃豆浸泡3-4小時(夏天),冬天泡7-8小時,豆子泡好後放入豆漿機內,按照機器說明書操作,很快就可以製成熱豆漿了。
2、點漿:漿適量石膏或內酯用少量水調開(凝固劑可買現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漿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裝豆腐腦的容器內,將煮好的豆漿趁熱(做內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腦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沖入,如果覺得豆漿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沖完後馬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3、墩腦:漿點好後,將容器蓋好,靜置5——10分鍾,即成鮮嫩可口的豆腐腦。
4、調味:內酯豆腐腦會有稍許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腦有點苦澀味。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習慣調味。如果是喜歡吃甜的,也可在制漿時就加入糖。
Ⅱ 豆腐筋是怎麼做出來的
食材
主料豆腐筋3根 輔料辣椒油適量豆油適量味精適量香菜25克花椒面適量雞精適量大蒜2個菜籽油適量
步驟
涼拌豆腐筋的做法步驟11.准備三節豆腐筋
涼拌豆腐筋的做法步驟22.用開水煮脹了的豆腐筋
涼拌豆腐筋的做法步驟33.將豆腐筋切成小節
涼拌豆腐筋的做法步驟44.切好後的辣椒、香菜、大蒜
涼拌豆腐筋的做法步驟55.放入所有佐料拌勻
涼拌豆腐筋的做法步驟66.放入香菜
涼拌豆腐筋的做法步驟77.拌一下
Ⅲ 凍豆腐筋怎樣燉的做法
凍豆腐筋怎麼燉的做法
材料集合圖:
Ⅳ 豆腐筋怎麼做菜
直接和肉炒,很好吃
或是焯熟,涼拌
只是注意不要熟過頭了,就沒咬勁了
作料就和平時炒菜一樣,你喜歡什麼口味的就放什麼
Ⅳ 豆腐咋做才有筋道又白
用紅曲醋做豆腐,做出來的豆腐有筋道,又白,下面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黃豆500g、紅曲醋6勺
製作步驟:
1、黃豆提前浸泡6-8小時,根據氣溫調整浸泡時間的長短,黃豆充分泡漲就行
Ⅵ 飯店裡賣的家常豆腐筋筋的,不是平常吃的燒豆腐,那是怎麼做的
叫麵筋,
原料
將麵粉置於容器中,加入相當麵粉重量60%的水(水中含1%的食鹽),充分拌和,加工成粘性強的面團。然後靜置1小時,夏季靜置時間可稍短些,以防變酸。加水量不可過多,以免蛋白質來不及粘結就分散在水中,給操作帶來困難,也影響麵筋提取率。
成形
將面團置於密孔羅、篩或粗布中淋水,揉洗時澱粉隨水流走,留在羅里或布內的粘在一起的蛋白質即為濕麵筋。水洗的次數越多,麵筋中的澱粉夾雜率越低,蛋白質的成分越高,質量也就越好。一般水洗3~5次。洗過麵粉的水中含有大量澱粉,經沉澱可獲得小麥澱粉。濕麵筋的含水率為38%,蛋白質為60%左右,表面光滑,彈性足,韌性好。
分類製作
(1)油麵筋:可以加麵粉,也可不加麵粉。加麵粉的配方(北京、上海)是:濕麵筋10公斤,加麵粉2.0~2.9公斤,再加少量鹽。攪拌7~8分鍾,取出後切成小塊製成小球,先投入油溫為90~100℃的油鍋里,炸3~5分鍾,使球的外層起一層破皮,撈出後再投入油溫為130~240℃的油鍋里,再炸10分鍾出鍋即可。(2)水麵筋:將濕麵筋切成小塊或製成小球,然後投和水鍋,用蒸汽加熱,使蒸汽保持100℃左右,持續30分鍾,即成水麵筋。(3)烤麩:將濕麵筋平攤在蒸籠中,厚度為2~3厘米,加熱30分鍾,即成烤麩。除此之外還有麵筋腸,麵筋皮,麵筋絲,麻花麵筋,臭麵筋等。
一般的製作方法是這樣的,自己做的話是比較麻煩的,如果想吃就去外面買,這麵筋做的菜好好吃哦,可以去中國吃網看看麵筋菜的做法哦
Ⅶ 豆腐咋做才有筋道又白
豆腐做到筋道又白做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就兩點:一是豆子要好,二是凝固豆腐的分寸要掌握好。我們先准備1斤干黃豆,8斤水,和少量白醋,干黃豆洗凈,用水泡發,一般都是頭一天晚上泡,第二天做。
豆子泡好之後,放到豆漿機或者料理機,以黃豆和水1比8的比例打成豆漿,豆漿打好之後用過濾篩過濾掉渣子,然後將豆漿倒到鍋裡面熬,一邊熬一邊攪,防止豆漿糊鍋,那樣做出的豆腐就不好看了。豆漿煮開後再煮8至10分鍾,並撇去浮沫,倒到一個干凈的盆裡面。
煮好的豆漿晾5分鍾左右,然後將白醋倒到豆漿裡面,邊倒邊慢慢的攪拌,白醋要少量多次的倒,這樣才能做出Q彈筋道的豆腐,倒進白醋之後,把豆腐靜止半個小時。然後把嫩豆腐舀到紗布裡面,放到模具裡面,喜歡吃嫩一點的就壓的重物輕一點,時間短一點,喜歡吃老一點的就壓的重一點,時間長一點。紗布揭開之後就是豆腐成品了,根據自己喜好烹飪就可以了。
Ⅷ 怎麼做豆皮筋道好吃
材料:豆腐皮兒1張、黃瓜1根、香菜1點兒
步驟:
1、黃瓜切絲(這回刀工還可以吧),做水
2、裝盤,灑上少許鹽腌一腌
3、這時水應該開了,關火,把豆皮緩緩放進鍋里,蓋上蓋子,悶10分鍾左右就能發起來咯~記得拿筷子戳戳沒有粘到水的地方防止局部沒泡好
4、豆皮兒泡好呈鵝黃色時倒出鍋里熱水,反復用冷水降溫,一是自然冷卻很慢,二是參照面條的筋道之道,這樣應該也能叫豆皮兒筋道吧嘿嘿~這次的就很成功哦,根本沒爛沒破~
5、切細絲,刀要落實,這回底層沒有切到,嘿嘿下次注意~
6、切點香菜灑在上面,碰讓罩還有倒一小勺醋、一小勺滑笑生抽、一點點雞精,拌勻開吃~
要點;
1、有的親是外面買的豆皮兒,這個也建議自己好好煮煮洗洗,扁鹽家附近的菜市場豆製品的小店豆皮兒都是放在外面很臟的……
2、自己家...材料笑鬧:豆腐皮兒1張、黃瓜1根、香菜1點兒
步驟:
1、黃瓜切絲(這回刀工還可以吧),做水
2、裝盤,灑上少許鹽腌一腌
3、這時水應該開了,關火,把豆皮緩緩放進鍋里,蓋上蓋子,悶10分鍾左右就能發起來咯~記得拿筷子戳戳沒有粘到水的地方防止局部沒泡好
4、豆皮兒泡好呈鵝黃色時倒出鍋里熱水,反復用冷水降溫,一是自然冷卻很慢,二是參照面條的筋道之道,這樣應該也能叫豆皮兒筋道吧嘿嘿~這次的就很成功哦,根本沒爛沒破~
5、切細絲,刀要落實,這回底層沒有切到,嘿嘿下次注意~
6、切點香菜灑在上面,還有倒一小勺醋、一小勺生抽、一點點雞精,拌勻開吃~
要點;
1、有的親是外面買的豆皮兒,這個也建議自己好好煮煮洗洗,扁鹽家附近的菜市場豆製品的小店豆皮兒都是放在外面很臟的……
2、自己家的干豆皮兒可以拿清水泡發,不過我還是擔心那是生的於是煮煮好咯
3、水開關火悶豆皮兒這步很重要,這樣才能叫豆皮兒筋道不爛
Ⅸ 高碑店豆腐筋的做法
材料
水發牛蹄筋200克,豆腐泡100克,紅,綠尖椒粒適量,蔥花、蒜片各少許。調料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生澱粉少許,色拉油2大匙。
做法
1、將蹄筋洗凈,然後切條,同豆腐泡焯水備用。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熱,下蔥、蒜爆香,入紅、綠尖椒和原料翻炒均勻後,加入調料,燒入味,用水澱粉勾薄芡,淋明油,出鍋即可。
材料替換
用魚肚替換蹄筋,稱為魚肚燒豆腐。
口味變化
調味料中增加紅油,稱為紅油蹄筋燒豆腐,再加入蝦子,稱為蝦子蹄筋燒豆腐。
Ⅹ 怎樣點鹵豆腐筋道好吃
泡豆子的時候先淘干凈,然後加入少許食用鹼一起泡(一斤黃豆加10克),泡脹後和著泡豆的余或水一起磨,下鹵澄清後,加入少許鹽,這樣做出來的豆腐筋道而嫩豎好伍,而且襪彎豆腐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