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苦櫧豆腐怎麼做
苦櫧子豆腐的正確做法步驟
苦櫧,為殼斗科栲屬,常綠闊葉喬木,生長十多年才結果,殼斗全包果頂微出,卵圓形或扁球形,具縱紋,果臍大,1厘米左右或不及1.2厘米,革質,下面略帶淡灰色,有鋸齒,略帶苦味,用鹼水浸泡4~5天,苦味就會除掉,農家人常用來磨成漿打豆腐食用,山區人還經常用苦櫧子打豆腐當野生綠色蔬菜吃。其實用苦櫧子打豆腐營養價值較高,植物纖維、蛋白質豐富,適宜一般人群食用,可用於豆製品一類。另外苦櫧樹,材質堅硬,適宜用來製作器具,還可燒炭烤火之用。
選子與浸子
選子:每逢10~11月到苦櫧樹的樹下揀取,把外殼用小刀剝掉,從而成為白色兩片,為浸種做好准備。
浸子:子剝後用清水搓洗1~2次淘凈,然後放入玻璃杯里浸泡,歷時4~5天,浸泡時加5克食用鹼,加水後水面高出種子3~4倍,當浸泡水變深色時換用新鮮水加鹼浸泡,直至水稍清為止,這才把苦味除掉。浸泡時要注意水是否渾濁,如渾濁就要淘洗換水1~2次。
用粉碎機打漿
當種子浸好後採用粉碎機打漿,先把種子倒入機內,加水離機口3~4厘米處,擰緊蓋子,插電開機打第一次漿,如機器功率好,一次性可打好漿,如功率小便需要打兩次。漿打好後用布袋過濾,一般打2次後沒有什麼渣滓。可直接倒入鍋里燒煮。如果是一次性粉碎機打漿,要與白豆腐打漿方法一樣進行。
燒煮豆漿
當豆漿磨好過濾後,倒入鍋內,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中火邊攪拌邊加水,邊燒火,等鍋里的苦櫧豆漿沸騰時加少量食鹼一起攪拌,已經漸成微紅色的膠液,這時必須趁熱用勺把膠液舀入干凈盆內冷卻;1~2小時後,盆內苦櫧豆腐便凝成塊狀,用刀劃成幾塊,便成為久已聞名的「苦櫧豆腐」。
Tips小貼士
如何烹調苦櫧豆腐:要使苦櫧豆腐吃起來不苦,在烹調時,除放適量油鹽外,可採用酸辣椒加少量醋,並加生薑和大蒜燒炒,吃起來味道鮮美可口,無苦味。
苦櫧豆腐是一種煲湯的好食料,放少量醋和酸辣椒,加些蔥姜,吃起來香氣撲鼻,味道宜人。
500克苦櫧子經過磨漿加工,可製作1750克苦櫧豆腐。
❷ 形容豆腐乾很好吃的詞語或句子段子
你從來不是顏值黨,可明明乾乾的你卻用持續的真香,久久滋潤著我的心田。
我也在描述豆乾的句子,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❸ 苦櫧豆腐怎麼做好吃
苦苣豆腐怎麼做好吃苦苣豆腐嗯把豆腐先把豆腐放里嗯之後再把鍋開五分鍾把苦苣再放里苦苣豆腐怎麼做好吃苦苣豆腐嗯把豆腐先把豆腐放里嗯之後再把鍋開五分鍾把苦苣再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