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做白菜燉豆腐好吃
白菜燉豆腐的好吃做法
食材准備:嫩菜心一顆、豆腐100g、五花肉一小塊、蔥姜蒜、生抽1勺、老抽半勺;
製作方法:
1.五花肉切片,白菜改刀,片要大。蔥姜蒜切碎,豆腐切成一厘米見方塊備用。
2.鍋熱後倒入適量油,下蔥姜蒜沫爆香,然後倒入五花肉,炒至肉片中肥油逼出來;加一勺生抽,半勺老抽翻炒上色。
3.放入白菜,翻炒翻炒至白菜葉微微變軟。加半碗清水,豆腐塊鋪在上層,蓋上鍋蓋大火煮開。
4.水開後,加一勺鹽,中火開蓋收汁,白菜幫煮軟時就可以關火了。湯不用收干,即可出鍋開吃啦。
白菜別名大白菜、小白菜、油白菜、松菜,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白菜和青菜的幼株。每100克白菜含水分91.6克,蛋白質1.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1克,粗纖維0.6克,灰分0.8克,鉀130毫克,鈉89.3毫克,鈣69毫克,鎂12毫克,磷30毫克,鐵0.5毫克,錳0.21毫克,鋅0.21毫克,銅0.03毫克,硒0.33微克,胡蘿卜素0.25毫克,維生素B10.06毫克,維生素B20.07毫克,煙酸0.8毫克,維生素C47毫克,並含硅、鉬、硼、鎳、鈷等微量元素。
豆腐營養價值:
1.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大豆的蛋白質生物學價值可與魚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屬於完全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比較好,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幾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調食用,人體對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製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2.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轉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亞油酸比例較大,且不含膽固醇,有益於人體神經、血管、大腦的生長發育。
② 小白菜燉豆腐怎麼做好吃
首先,洗凈的小白菜去掉根部,然後切段,不要切得太細,太細會影響口感的。
第二,取一塊老豆腐切塊,燉豆腐一定要選老豆腐,燉出的口味才好吃,你如果選一塊嫩豆腐,那會燉出一鍋豆腐渣的。
第三,豬肉切成小片,豬肉太貴,少加一點有淡淡的肉香味就可以了。蔥切蔥花,姜切姜絲,干辣椒剪成小段,粉條用溫水泡發。
第四,很多人燉豆腐,直接炒白菜然後下鍋燉,這樣做就大錯特錯,一是豆腐容易碎掉,而是豆腐口感也不好,為了做出的菜鮮美可口,我們先把豆腐煎一下,油溫五成熱,下入豆腐,先不要亂動,以免豆腐不成形,定型後我們輕輕搖晃鍋,以免粘鍋,煎至兩面金黃,我們盛出備用。
第五,另起鍋加油,油溫五成熱,倒入肉片,肉片炒制變色,倒入蔥姜和干辣椒,爆出香味後,倒入小白菜,小白菜炒軟後,倒入適量的清水,再倒入泡發好的粉條,加一點生抽提鮮,開大火燉3分鍾。
第六,3分鍾後,倒入豆腐,然後調底味:加入1勺鹽,倒入耗油,滴一點香油,再燉一分鍾後,滴入幾滴醋,攪拌均勻,關火盛出,撒上香菜即可。
③ 怎樣做白菜燉豆腐好吃
小白菜燉豆腐
材料:小白菜400克、豆腐500克、蔥姜共30克、植物油50克、鹽3克、味精5克、大蔥5克、姜5克、雞精2克。
做法:
1、姜切末,蔥切絲。將豆腐切成小塊,放入沸水鍋中煮熟。
2、小白菜洗凈後切成段,放入豆腐塊鍋內煮熟後倒出。
3、鍋燒熱,放油適量,放入蔥姜炒香後加入白菜翻炒。
4、將鍋置於旺火上,放入植物油燒熱,將蔥末和薑末炸出香味,加入高湯(400克)、鹽、豆腐塊和白菜。
5、燉至白菜和豆腐塊融為一體時,撒入味精和雞精即可。
小白菜海米燉豆腐
材料:小白菜 北豆腐 海米 蔥姜
做法:
1、小白菜洗凈,入沸水中快速焯燙下後撈出,再沖涼水瀝干,然後切成段。
2、豆腐切成塊,入沸水中煮一小會兒以定型並去除豆腥味,撈出瀝干。
3、海米用黃酒或溫水浸泡20分鍾。
4、鍋入油,爆香蔥姜,然後放入豆腐中小火略微煎炸,不要急於翻動。
5、倒入小白菜,小心翻炒一下。
6、放入海米,倒入至材料1/2處的溫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至湯汁少許,最後加鹽和香油調味。
④ 家庭小白菜燉豆腐做法竅門
小白菜燉豆腐
工藝:原燉 口味:本位咸鮮
主料:小白菜(250克) 豆腐(150克)
調料:大蔥(10克) 姜(5克) 味精(2克) 鹽(4克) 香油(5克) 花生油(20克)
製作工藝
1. 將小白菜去黃葉洗凈,切成段;
2. 將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放入開水中氽透,撈出,用涼水沖涼,瀝干水分;
3. 將花生油入鍋燒熱,投入蔥花、薑末煸香;
4. 加入精鹽、250克黃豆芽湯、豆腐燒開,撇去浮沫,再放入小白菜慢燉四五分鍾,淋上麻油,起鍋裝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