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餃子的詩句
一、《餃子詩》有才何須多開口,萬般滋味肚中藏。
有緣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齒留香。
二、《餃子詩》俗客常笑撐船肚,知己方知腹中珍。
牢騷太盛難容物,我輩豈是蓬蒿人。
三、《餃子》素衣台案前,巧手賽天工。
雪花紛飛舞,皎月平空現。
清水飄芙蓉,元寶落玉盤。
饕餮世間味,最是此物鮮。
四、《水餃》何耳略同湯餅賽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
最是上春三五日,盤餐到處定居先。
一、《餃子詩》有才何須多開口,萬般滋味肚中藏。
有緣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齒留香。
二、《餃子詩》俗客常笑撐船肚,知己方知腹中珍。
牢騷太盛難容物,我輩豈是蓬蒿人。
三、《餃子》素衣台案前,巧手賽天工。
雪花紛飛舞,皎月平空現。
清水飄芙蓉,元寶落玉盤。
饕餮世間味,最是此物鮮。
四、《水餃》何耳略同湯餅賽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
最是上春三五日,盤餐到處定居先。
② 關於春節吃餃子的詩句
1. 關於元旦吃餃子的詩句
關於元旦吃餃子的詩句 1.關於水餃的詩句有哪些
1.《餃子》
素衣台案前,巧手賽天工。
雪花紛飛舞,皎月平空現。
清水飄芙蓉,元寶落玉盤。
饕餮世間味,最是此物鮮。
2.清代何耳的《水餃》詩
略同湯餅賽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
最是上春三五日,盤餐到處定居先
3.餃子詩(一)
有才何須多開口, 萬般滋味肚中藏。
有緣伴君三杯酒, 相逢一笑齒留香。
4.餃子詩(二)
俗客常笑撐船肚, 知己方知腹中珍。
牢騷太盛難容物, 我輩豈是蓬蒿人。
過年吃餃子的來歷與傳說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 」。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關於水餃的詩句
1、《水餃》
作者:何耳
時代:清代
詩句:略同湯餅賽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最是上春三五日,盤餐到處定居先。
釋義:水餃和面條競爭著新年的喜氣,薺菜的鮮味留在筷子和牙齒上。特別是立春後的三五天,餐盤里最常見的食物就是水餃了。
2、《聊齋志異》
作者:蒲松齡
時代:清朝
詩句:扁食捏似月牙彎
釋義:把扁食(水餃古稱)捏成好像月牙那樣彎彎的樣子。
3、《宛署染記·民風土俗》
作者:沈榜
時代:明朝
詩句:時元旦,作扁食,奉長上為壽。
釋義:在元旦這天,製作扁食(水餃古稱),奉獻給年長和上位的人,用來祝賀長壽。
4、《餃子》
作者:胡秉言
時代:現代
詩句:素衣台案前,巧手賽天工。雪花紛飛舞,皎月平空現。清水飄芙蓉,元寶落玉盤。饕餮世間味,最是此物鮮。
釋義:穿白色衣服站在台案前面,一雙巧手賽過天上的工匠。麵粉如雪花飛舞,皎潔的月牙在空中出現。清水裡飄著芙蓉一樣的菜葉,餃子像元寶落入了白玉盤子。吃貨們吃遍天下美味,餃子是最鮮美的。
5、《對食戲作》
作者:陸游
時代:宋朝
詩句:春前臘後物華催,時伴兒曹把酒杯。
蒸餅猶能十字裂,餛飩那得五般來。
釋義:春季之前臘月之後正是萬物蘇醒的時節,當時陪伴著孩子們把酒言歡。大家搶著吃東西,平常的蒸餅都能搶成十字裂開,更好吃的餛飩(水餃古稱)還不得搶的分成五塊啊?
3.形容餃子的詩句
(一)
《餃子》
作者:古飛(現代)
餃子是一條小魚,
在湖裡,在你的心裡。
餃子是一彎新月,
在雲里,在我的夢里。
餃子是一葉扁舟,
在這頭,在那頭。
餃子是一朵蓮花,
在風里,在雨後的彩虹里。
此刻餃子是一個字,
在璀璨的星空里,
在這滿滿的碗里。
(二)
《餃子》
作者:韓憶(現代)
舀一瓢村口的老井水
煮一鍋野菜餡素餃子
期盼的面湯
熱情深擁著期待的餃子
團圓的日子啊
請放快些腳步降臨吧
那時在外漂泊的孩子
也許就會歸來了
重逢的時鍾啊
求放慢些轉動到來吧
那時剛剛團聚的母子
肯定又要分別了
矛盾牽掛思念期盼的慈母心
您一定把所有的溫情都包進了餃子吧
那一大青瓷碗熱騰騰香噴噴
蘊含著滿滿故鄉和母親味道的餃子啊
不論已經奔波在外
漂泊了多遠流浪了多久的遊子啊
那種家的熟悉味道
一定一直在心中保佑著你平安歸來
(三)
《餃子》
作者:竇超超(現代)
簡物巧做世間形,玉盤珍饈腹中藏。
飲酒留香味無窮,莫負良辰人間情。
(四)
《餃子•暖家》
作者:秋雨飄飄(現代)
行走時佝僂的身軀
明顯有些駝背
您手背上鼓起的筋
如一條條伸懶腰的蚯蚓
額頭上被風霜
刻滿深深的皺紋
遠看似每日田間勞作時
田坎在水中留下的倒影
深褐色的眼眸里
收藏了八十多年的滄桑
其中不乏
欣喜的淚花也有苦澀和酸楚
盡管是在隆冬即使
邁著鈣被年齡蠶食的雙腿
每年冬至的這一天
都要回家吃您親自包的餃子
您說這是老輩人傳下的規矩
冬至吃上餃子
來年就會安康吉祥
我們吃著餃子快樂映在您臉上
熱騰騰的餃子雖然不規則
餡也剁得不均勻沒了往年的味道
吃在嘴裡卻暖在心房
餃子裡麵包含著您全部的慈愛
照例吃完餃子後
我們會請您在椅子上坐好
數數您灰白的發絲按摩您的肩頭
用熱水泡泡您日漸萎縮的腳
試圖把您腳背上蚯蚓一樣爬行的筋
讓它縮小恢復原來步伐
不讓您越來越老此時
您滿足的笑容掛上眉梢期望年年如今朝
捏呀捏捏成一個個希望的形狀
邊緣薄中間渾厚
無論你身上有多少皺褶
依然是我喜歡的模樣
餃子們害羞了
靦腆地迎著思念的目光
微笑成花朵一樣
開滿我的心間
(五)
《吃餃子》
作者:劍之鋒(現代)
吃餃子記著過年
才能吃上一頓餃子,
吃餃子是全家最好的團聚。
包餃子時,媽媽總是
把硬幣和糖塊
包到餃子里,
說是福氣在餃子里,
甜美在餃子里
誰運氣好,
吃到這餃子,
於是媽媽笑了,
全家笑了,過年的喜氣
彌漫了整個屋子
今年冬至到了,
第一次這個時節吃餃子,
熱騰騰卻不知是
何種滋味?
媽媽還從未嘗過,
我怎能吃第一口?
捧上一盤遙寄,
媽媽卻說:「兒啊!
是過年了嗎?
我記得,過年還沒到期!」
我不知怎麼回答,捧著餃子,
怔怔的,是思?是悲?
惟將淚滴
4.關於春節水餃的名句名篇
1、媽媽先把餃子餡放在皮兒的中間,再用勺子按了按餡兒,接著把餡兒弄得圓圓的,然後把餃子皮對折,使勁一捏中間的皮,最後兩邊的餃子皮向中間捏褶。
包出來的餃子就像個小元寶似的,圓溜溜的,好看極了!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一步一步地包,果然,包出的餃子有模有樣了。媽媽一看馬上就表揚我了:「有進步,繼續努力!」我一聽,就像上了發條,來了勁頭,包了一個又一個。
想想就要吃到我自己包的餃子了,我的心裡美滋滋的。2、星期天,媽媽在家教我包餃子了。
先把包餃子的東西准備好,再拿餃子皮,放在手心中心,拿筷子把肉放在餃子皮中央。媽媽示範給看,我也照著做。
接著把皮包起來,用點水粘在角上,相互對折起來。我包的時候,左碰碰,右碰碰的,就是不知道怎麼包,真的想撒手不管了。
可是媽媽拉著我,教給我方法。最後把餃子都包好了,我卻變成了小白貓。
我的餃子放在媽媽做的餃子中間,這不是滋味,看上去好像一塊鮮花中的大泥巴。餃子包好了,雖然樣子不好看,但是吃著我自己包的餃子,我心裡甜滋滋的。
3、開始包餃子了,媽媽說用左手托著皮,右手拿勺放餡,把餡放在中間,把兩邊的皮對折,再用左手和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中間一捏,咦,一個元寶似的餃子就這樣做好了,真簡單,我也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起來,可我當放好餡想要包的時候,餃子皮在我手上竟然變成了「膠水」把我的小手粘住了,怎麼回事?媽媽一看原來餡放多了,漏湯了所以不好涅,接著我又包第二個,放好餡一捏,這次還算順利。可我包的餃子像個挨餓的士兵站不住,媽媽說餡放得太少才會站不住,也不好吃。
我又繼續包,不知怎麼包的餃子又露餡了。4、小時候愛吃餃子,每當看到母親系著圍裙包餃子心裡就覺得很幸福。
長大了還是愛吃,平時愛吃,過年時更是愛吃,喜歡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氛圍,在歡聲笑語之中一個個似乎還印著指紋的餃子就誕生了,它們是一個個快樂和幸福的吉祥物,吃在肚裡暖在心裡。5、一直都很喜歡過年,那是因為過年了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吃上餃子,盡管裡面放的肉很少,吃起來卻是特別的香,我知道,那是母親把濃濃的情也包在了裡面。
和朋友聚餐,首選的也是餃子,幾個人快快樂樂地包餃子即聯絡了感情吃飽了肚子又省了錢。看著那些各式各樣的餃子在一起在沸騰的鍋里翻滾,心情也跟著沸騰了起來。
6、「我也來包餃子咯。」文姐不愧有大姐風范,一聲吆喝就來了。
只見她不慌不忙地擺餐布、包餃子。看似不緊不慢的包餃子,實則包的飛快,而且個個都是有模有樣,餃子經她這么幾下撮合,好像變成了穿著潔白盛裝的小姑娘。
我曾自以為最拿手的廚藝,今天在文姐面前卻遜色不少!包出來的餃子又小又丑不說,而且還骨碌打滾。我還能自以為是嗎?還能坐井觀天嗎?還是站直了身子,認真學習學習吧!我睜大眼睛仔仔細細瞅著文姐的一招一式,原本醜陋的餃子經她這么一指點,瞬間增色不少。
我是又羞又愧,又驚又喜啊!7、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過倒著」,北方人民對於餃子的喜愛可見一斑了。包餃子最能體現一家人的溫馨與親昵的氛圍,你看,剁肉的,和面的,擇菜的,擀皮兒的,包餃子的,燒火的,各有分工,人人能幫上忙,個個能露一手。
包出的餃子也是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用我岳母的話講,叫做「從爺爺輩兒到孫子輩兒的都齊了。」
全家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也哉!8、母親買回麵粉,和著冷水攪拌均勻,母親的手,從小就是細長靈活的手,只是粗活幹得太多,沒有城裡的姑娘那樣柔美光滑。母親的手,從小就是煮飯生火,織布打柴,挑糞插秧的手,小小的我,看著母親的手靈活的柔著面團,從左往右,從上至下,從里到外,從四面八方柔軟而游刃有餘的使著勁,便覺得,她那雙粘滿麵粉的手是那樣靈巧而美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神聖。
9、包餃子這活兒也並不是女人的專利,男人也會包,跟朋友到過一個單身男人的家,都以為他是天天泡酒吧的主兒,沒想到在他的家裡竟然放著面板和擀麵杖,更另人意想不到的是還有專門盛餃子餡的那種小木片,扮餡、和面、擀麵皮,捏餃子樣樣都是行家,短短的時間內就能冒出一大片玲瓏可愛的餃子讓人垂涎。我喜歡吃餃子,也喜歡包餃子,喜歡在包餃子時想著自己的心事,那一縷一縷的情思盡在圓圓的面片和拌餡之中,相信吃的人也一定能感受得出我的溫暖情懷。
10、姥姥拿起一個小面餅用手壓扁,接著用一隻手壓在擀麵杖上,另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著面餅的邊緣,隨著擀麵杖在桌子上滾動著,面餅也隨著手指作圓形運動,很快一個圓形的薄薄的餃子皮就好了。姥姥把擀麵杖遞了過來,小傑就依葫蘆畫瓢地擀起來。
由於是第一次擀,開始只是擀麵杖在滾動,面餅便被壓得越來越長,小傑好像也發現了這個情況,於是用左手把半成品的餃子皮旋轉九十度繼續擀。看著小傑認真的樣子,姥姥姥爺開心地笑了。
5.寫餃子的古詩詞
有才何須多開口, 萬般滋味肚中藏。 有緣伴君三杯酒, 相逢一笑齒留香。
俗客常笑撐船肚, 知己方知腹中珍關於餃子的詩句關於餃子的詩句。 牢騷太盛難容物, 我輩豈是蓬蒿人。
相隔千里終團圓、共坐檀桌前關於餃子的詩句文章關於餃子的詩句出自。舉筷入口皆思念、同襯此時意。
莫道離別愁幾許、一餃此中攬。來年早歸喜幾多、吃餃話團圓。
【贊美餃子的詩】
不論你已經走過多少春秋,
不論你身上有多少褶皺,
我永遠不會覺得你已經蒼老
素潔的外表下
是你濃郁芬芳的內心。
沉沉浮浮中,
不變的是對家的想念
扁食捏似月牙彎----------------- 清代蒲松齡
時元旦,作扁食,奉長上為壽------明《宛署染記·民風土俗》載
好受不如躺著,好吃不過餃子------北方民謠
【餃子詩】
春日當頭微風吹
閑時想起水餃味
獨自一人獨自包
韭餡香味滿屋繞
耳邊音樂何其妙
邊包邊聽樂悠悠
想起老母愛吃餃
餃熟不忘供故人
正當回味無窮時
忽感身邊少兩人
不知何年與何月
舉家同樂吃餃子
附此小詩共感懷
如與家人同樂時
莫忘珍惜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