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丘有特色美食嗎
商丘特產及各類名吃統統總結如下。
特產類:
1.林河特曲
是林河集團的主導產品。林河特曲以「酒質清、開瓶香、入口綿、落喉甜、回味久、飲後暢」的六絕特色,於l979年被評為河南省名酒。1984年被輕工部評為優質酒。1988年獲國家銀質獎。l992年,在法國巴黎國際名優酒展評會上獲特別金獎。1993年被評為「上帝信得過商品」,又被中國優質白酒推選委員會授予「馳名白酒精品」稱號。
2.藍牌啤酒
藍牌集團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從德國和瑞士引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糖化、過濾和灌裝設備,檢測手段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生產過程全部採用計算機或自動化儀表控制,技術裝備水平先後榮獲省優、部優、輕工部A級產品、92巴黎國際金獎、94巴黎國際特別金獎、95全國啤酒行業優質產品獎、河南省產品質量監測免檢產品等稱號。12度「藍」牌啤酒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定為「河南省重要宴會專用酒」。產品除暢銷本省和蘇、魯、皖周邊外,還遠銷西安、原、保定、石家莊、沈陽、長春、溫州、廣州、武漢等大中城市,並出口美國、俄羅斯等國家.
3.辣椒
永城物華天寶,名優特產享譽中外。永城辣椒具有皮色紫紅、肉厚油多、香辣味美、漂湯開胃的特點,在國內各大中城市及東南亞地區暢銷不衰。豐庄棗干由地產長紅棗、圓紅棗精心加工而成,成品橙黃錚亮、質軟稍韌、香甜純正、滋陰壯陽,為清明宮廷膳品。高庄酥梨個大汁豐、皮薄無渣、清脆甘甜,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健身益壽之功能,榮獲94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會金獎。
4.鴛鴦轉香壺
鴛鴦轉香壺為古代仿宋型、碧綠色、古樸典雅、精緻美觀、古色古香、龍鳳圖案令人神往,屬我國稀世珍品。1987年被收入《世界名牌產品》系列叢書。1988年7月獲准參加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第37屆尤里卡世界發明產品展覽會。一年來,曾榮獲部頒「全國優質產品」稱號,「中國工藝品百花獎一等獎」,「省優秀發明獎」,「省科技成果獎」,「省工藝品金牌金雞獎」及省市級四十多項獎勵。
5.宋綉
寧綉,北宋年代,宋綉與汴綉齊名。唐宋時代就有以宋綉為主的手工藝品,建國後,傳統的刺綉工藝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機綉和手綉在五十年代中後期曾為天津口岸加工出口商品。1982年城關鎮建綉花廠,並在全縣開辦21個加工點,產品遠銷美國、日本、義大利、法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6.胡芹
胡芹是古今聞名的蔬菜之一,因盛產於胡襄集附近,故得其名。它根小棵大,清脆爽口,莖部光滑,無絲無渣,素有「芹王」之稱,復有胡芹、貢酒宴嘉賓之譽。
7.煙葉
煙葉為柘城主要經濟作物。種植煙葉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也是縣重要的財政支柱。幾年來煙葉生產迅速發展,每年種植6萬畝,年產1000萬余公斤。所產煙葉外觀質量好,內在各種化學成分協調,香氣足,吃味正,刺激小、燃燒性強,為河南二級達標產煙區。
8.酥制培乳
酥制培乳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都以「柘邑三園齋」、「豫東味和醬園」和「柘城三興醬菜園」著稱。特產酥制培乳(豆腐乳)更是聞名遐邇。 1980年在武漢召開的全國豆製品評比會上被評為第二名; 1981年在河南省蔬菜公司評比大會上評為第一名。
9.柘絲
柘絲為柘城特產之一,從古至今一直暢銷國內外。漢代襄邑縣(睢縣)是全國絲織工業中心,供應宮廷服裝用料,其原料就是柘縣供應的。從漢朝的絲綢之路,到現在的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柘絲都享有很高的聲譽。柘絲具有色澤鮮艷,線度細勻,拉力強度大等特點。
10.民權干紅葡萄酒
民權干紅葡萄酒是民權五豐葡萄酒有限公司的系列產品之一。採用赤霞珠、法國蘭等名貴葡萄為原料,經過嚴格的整穗分選、控溫發酵等一系列國際先進工藝釀造而成。呈深寶石紅色,晶瑩透明,光澤亮麗,果香悅怡,酒香幽雅,酒體醇厚肥碩、柔順雅緻,實為飲料中之精品。
11.38度張弓酒
38度張弓酒是張弓集團系列酒之一。以優質高粱為原料,通過固體發酵,先釀造出優質基礎酒,然後,加漿降度,冷凍過濾;酒體澄清透明,窖香濃郁,諸味協調,綿軟適口,尾凈味長。1975年研製成功後,增補了我國無低度白酒的空白。1976年開始出口。1983年獲輕部創造發明獎。連續兩次獲全國酒類質量大賽銀獎。1992年在第三十屆阿姆斯特丹世界優質產品評選中,獲世界金獎。l993年獲「中國馳名白酒精品」殊榮。1994年被評為「口感最好的中國白酒」
12.睢酒
睢酒是睢縣酒廠的主導產品。微黃透明,醇厚細膩,回味悠長,醬香風格突出,空杯留香持久。該產品在1988年商業部召開的優質產品評選會上與「國酒茅台」的比分不相上下,榮獲金爵獎。此酒用優質槐花泉水、高粱、小麥、大米、糯米為原料釀制。經過八次堆積,九次烤酒,中加插沙,三個月制曲,九個月出酒,存放三年方可出廠。
13.山羊板皮
山羊板皮因商丘地區氣候溫和、水草豐盛,所產山羊板皮板毛短白、皮質細嫩、厚薄均勻、油潤柔軟、分層多而不破碎、彈性好、韌性大、拉力強、易染色,獨具「黃蠟板皮」、「蛤蟆形」的特徵,是世界上最好的山羊板皮品種之一,可作為製作高檔裘皮、皮革的優質原料。
14.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是商丘傳統土特產品,以當地上等芝麻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提煉而成,濃香味正。小磨油坊在商丘隨處可見,數不勝數。因質優價廉,小磨香油極受外地賓客的青睞;本地人出外辦事,探親訪友,也多將此作為禮品。
15.「松月」牌白糖豆腐乳
是商丘「大有豐」醬園產品。該產品具有五香酥乳的濃郁香氣,味道鮮美,鹹淡適口,金黃微赤,內外如一,軟硬骨中,質地細膩。
16.永城棗干
永城棗干橙黃錚亮,質軟稍韌,甘甜可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和微量的磷、鈣、鐵,具有活血養顏、補中益氣、潤肺化痰。清熱生津和解毒等功能,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品。
17.永城辣椒磚
永城辣椒個大、色紅、肉厚、油多、開胃、飄湯,辣味濃郁鮮美。以永城辣椒製成的辣椒粉加上20%的芝麻、20%的大豆和10%的調料製作出來的辣椒磚香辣可口、開胃提神、風味獨特、久存不壞。可用香油、醬油調了吃,也可作為炒菜、做湯的調料。
18.虞城賈寨五香豆腐乾
該產品經過十幾道工序用雞湯煮制而成。色澤黑紅,五香味濃,咸而不澀,甜而不膩,香而不釅。清末曾進貢朝廷,皇帝食之上喜,賜「賈寨豆腐乾」木印一枚。加蓋此印後,可免檢進入御膳房。
19.惠樓山葯
產於虞城縣店集鄉惠樓一帶,明朝曾被列為貢品。惠樓山葯略為彎曲,稍顯扁圓,皮色紅潤,肉色乳白,煮熟不碎,香甜乾麵,營養豐富,含人體所需多種維生素。可健脾胃、補肺益精,對虛癆咳嗽等症有顯著療效。近年來生產規模日益擴大,銷路較好。
20.金頂謝花酥梨
產於寧陵縣。梨的梗蒂周圍長有一層金黃色的果斑,謝花即酥脆可口,故名。明弘治年間為貢品。此梨顏色金黃、果皮細嫩、果肉酥脆、味甜汁多、食而無渣。
21.夏邑湯
此湯系河南著名風味小吃,用肥羊、牛肉、母雞為主要原料,配以煞米(大麥麥仁)、調料、蔥、姜、辣椒、食鹽在甑中熬煮幾個小時後再停火燜蓋幾個小時,然後再燒開並點人開水及芡汁、味精、胡椒方成。食用時盛入碗內,淋上麻油,撒上韭黃或蒜苗花。喝著原湯原味,鮮美可口,吃肉不見肉,色香味氣俱佳。因含熱量高,特別適於冬季食用。
22.珍品刻瓷
虞城刻瓷在瓷器形式上有圓盤、掛盤、卧盤、色釉盤、文具、茶具、仿古瓷片、瓷板、仿古花瓷、酒具、鼻煙壺等;藝術種類有古今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人物肖像、書法作品等。虞城刻瓷可以把名人字畫真實再現,與原作無二。刻瓷珍品設計新穎、構圖美妙、格調高雅,真可謂巧奪天工、精美絕倫。該產品在慕尼黑第三十四屆手工藝品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因為它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成為國內外藝術市場上的搶手貨。
23. 貢品麻花
貢品麻花出於河南省民權縣麻花庄,已沿傳二百餘年。縣志記載:清乾隆南巡至黃河渡口,陣風飄香,見路舍一翁烹麻花,芳香四溢,欲食之。隨士奉與皇上品嘗,香酥味美,贊入御膳。地方吏聞之,作貢品進獻,受賞,欽封「麻花庄」。
貢麻花被人們譽為「麵食上品」,不僅榮獲國家專利,而且還受到國家商業部、國家民委的表彰。並多次在各類評比中獲獎。 1999年在京九食品展銷會上獲得「金獎」,2000年被商丘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傳統風味名優小吃」稱號,2002年元月獲「中國專利博覽會金獎」、「法國科科技質量監督評價委員會金獎」。被中國對外貿易部向歐盟市場推薦為高質量產品,目前經沈陽盛京貿易進出口總公司丹東公司銷往朝鮮及南韓,打入國際市場
小吃類:
0.黃河無刺魚,其香無比。在民權縣王莊寨鎮吳屯湖有個游覽區 。遊客都是沖著無刺魚去的
1.一中咖哩串。神火大道與凱四街交叉口
2.烤雞腿,烤雞翅。新建路運輸公司樓下
3.大隅首羊肉串。團結路實小旁邊;歸德路包河橋南路西
4.申記米皮。向陽路宋城電影院旁邊(可樂+雞蛋火燒)
5.火爆魷魚、粉絲、蛙魚、烙麵皮、白激饃、卷烙饃、三局糖葫蘆、奶茶、阿福餛飩。向陽路與凱四街交X口
6.胡辣湯。歸德路,日報社對面
7.油燜大蝦。向陽路與K4街路口西南角,阿福餛飩對面
8.羊肉湯。北關轉盤向南二百米路西
9.擀麵皮。人民路南頭,鐵小往東。
紗廠二街(「寶雞擀麵皮」)
10.炸豆腐。經典廣場里
11.米線。鐵三局(牛肉米線)
回中南門口(開封米線)
12.炒麵。歐亞時裝城中間胡同
13.劉家燒餅店。睢陽區北關
14.延慶觀炸雞塊及對面牛筋面,擀麵皮,涼皮,釀皮。團結路,實驗小學對面
15.工療醫院對面有家蒸餃。「東北大姐」
16.火中雪。團結路和黃金路口
17. 孟記小碗麻辣燙。凱四街與向陽路交叉口往北路西
冷飲類:
1.安琪兒、雪林。人民路中段放映廳斜對面
2.明代二樓。團結路華聯超市東;樂易購門西(冰粥)
3.雪花酪。四面鍾路口東北角;市直幼兒園門口
4.冰城。食品街。(冰淇淋匯水果)
麻辣魚頭類:
1.老重慶。歐亞時裝城東頭
2.老肥大排檔。凱旋路與文化路交叉口
3.信陽魚館。府後路與歸德路交叉口向東路北
火鍋類:
1.大德門。歸德路,日報社對面;文化路,電業局對面
2.金華火鍋。廣場汽車站西邊路北
3.第一鍋。八一路與神火大道交叉口
4.德福番茄魚。歸德路,日報社向北路東
5.重慶秦媽火鍋。團結路與神火大道交叉口
6.仟一坊。文化路與神火大道交叉口 喜來登樓下
7.百年老媽火鍋。文化路與金銀路交叉口
8.胖哥麻辣燙。1)四面鍾路口西南
2)歸德路包河橋北路東
3)凱旋路,實驗中學分校北
9.北京肥牛。神火大道 府前花園門口
小飯店類:
1.陽光小店。團結路與凱旋路交叉口向西路北
2.起源小廚。歸德路與府後路交叉口向北路東
3.明秋。歸德路與八一路交叉口路北
4.正陽小館。團結路與凱旋路交叉口向東路南
5.天一餃子館。府後路與神火大道交叉口向西路北
6.山東大餡餃子。歸德路與府後路交叉口向北路西
7.韓美味。團結路,市直幼兒園門口
8.黃森脊骨。團結路與步行街交叉口
八一路中段
9.合記燴面。八一路與神火大道交叉口向東路南
10.楊記牛肉拉麵。經典廣場東門
11.新疆大盤雞。牡丹花園傍邊
12.四川巧面館。陽光賓館傍邊小路上(麻辣魚頭、魚香肉絲、豆腐肉片、紅燒麻辣牛肉麵)
13.二街拉麵。紗廠二街
14.北京烤鴨店。凱旋路與團結路交叉口 聯華超市對面
15.邛萊飯店。凱旋路與團結路交叉口 一家人對門
16.蘭州牛肉拉麵。歸德路與團結路交叉口北
17.王中王脊骨刀削麵館。南京路與歸德路交叉口西路南
18.鬱金香餐廳:凱旋路與團結路交叉口往西路北(鐵板牛肉和雙花飛舞)
19.夜市。食品街、世紀廣場、八一路、歸德路、凱旋路、道北。
『貳』 永城的特產有哪些
永城的特產有:
1、永城麵粉:
永城市是全國最大的麵粉加工基地,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的全國唯一的「中國麵粉城」。
『叄』 商丘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商丘有什麼好吃的地方值得推薦呢,大家如果想找到商丘好吃的美食的話就來閱讀下文吧,希望能幫到你!
店類:
1、綠源食府魚。我吃過的就這么多了,這是我辦公室的一個姐姐家裡開的,都是招牌菜,所以是第一貼,我會及時更新啊,關系歸關系,東西真的很好吃,俗稱「天宇小食堂」。
2、睢陽區青年路,單縣羊肉湯,烙饃(拿手菜)、羊肉湯、娃娃菜、五香羊蹄、蒜泥茄子,有喜歡吃魚子的朋友可以嘗嘗,給的可多。
3、天池,威海路上,麻辣魚頭。
4、道北司家大骨頭,大骨頭裡面的骨髓可以用吸管吸著吃,脊骨、燴面也好吃。
5、宏達飯店,三局,雞絲大拉皮、帶魚、香菜丸子湯、京醬肉絲、醬豆炒雞蛋、炒小公雞、餃子也不錯(個小,一口一個)。 6、郝記丸子園。
7、天一餃子。長江路翔宇對面。
8、新城飯店,北海路我單位往西點,拿手菜是閆集肘子、燒雞(沒有老店的好吃)、水激饃、糟魚。表吃它的雲南米線。
9、黃梅飯店,豬蹄子。
10、振華燒雞,燒雞、涼面條、冷盤不錯。
11、正陽小館,爆炒小公雞、茼蒿。它的東西沒有剛開始紅的時候好吃了。
12、地鍋城。地鍋雞、地鍋牛肉、餅和醬。 13、老行署北京烤鴨店。現在貴了,一鴨兩吃漲到58了。
14、一家人。我們大家的最愛,不多說了。
15、申記不老鴨。人少可以要半隻,辣的超好吃,超辣。前進南邊小吃街裡面,凱四街東頭。總店在民主路上自來水公司那邊。具體說不清了。
16、曹記一家人,團結路樂易購超市西50米左右路北,椒鹽排骨、醋熘大白菜。
17、東馬飯庄,北海路睢陽區國稅局東100米,酸辣肚絲湯、豆腐乳蒸羊肉、羊眼、牛臉、羊肉湯等,都是牛羊系列的,又全又正宗,好吃的不得了,每天都好多車在停。
18、重慶辣子魚,長征路上新光對面。可以加五塊錢豆腐皮,非常美味。
19、穆撒江。四面鍾店與汽車站對面的那個店,好像區別不大。不喜歡那兒的大盤雞,雖然速度挺快,那個土豆吃起來總是脆脆的。推薦羊肉串和烤饃。
20、鑫鑫飯店。麻辣羊蹄。西街口東北角。 21、綠色食府,南京路財產保險公司東一條小路南走,一家正宗野味店。
22、劉家燒餅店,羊肉湯,燒餅加垛子羊肉,燒餅超大,關轉盤向南五十米?路西,到飯點去的晚一會都沒座。
23、穆斯林。名字記不清了,民二小學西邊,它的大盤雞,還有免費拉條,大家都知道拉。
24、永城水煎包。K旋路中路財富步行街北100米。
25、川味巧面館。株洲路陽光賓館後邊。面確實不錯,有好幾種可以選擇。 菜好吃,豆腐肉片十元/份,只是肉有些少了,可能跟這陣肉價上漲有關系吧。推薦他們自己腌制的小黃瓜和麵食。
26、食樂源,燴面,北關醫院對面。
27、湘西飯店。紡織一條街東頭,鴨頭好吃(晚了就沒有了),回鍋肉,剩下還有可多好吃的記不住了,讓小賓補充。
28、鄉村大盤雞。京港大道軍分區旁邊。兩個人特別適合點個小份,正好吃完不浪費。因為也是現做,所以等的時間也比較長。
29、川黔姐妹。站前路西頭胡同北二十米,路西(以前銀座對面的那個胡同),豆腐肉片,不過好像沒有以前的好吃了,盤子還是那麼大,怎麼我感覺肉越來越少了呢?
30、黃土地全牛館,菜味不錯,黃河大酒店南。牛骨頭湯,等。
31、阿五美食,雞窩燒餅,阿五豆腐,炒米。
32、邛崍小吃,運輸公司北一百米!!路西類,爆炒小公雞~牛腩面~~
33、富康大酒店,電業局南邊,包子,還有炒涼粉,粉皮燉雞。
34、野生魚館,富康大酒店東側,顧名思義,野生魚拿手的。
涼皮、米皮、擀麵皮、烙麵皮類: 1、老糧食局涼皮,現搬到行署往北10米路東。
2、長征路上和民主路,交叉口往北,五院往南。
3、道北青年路,白家涼皮。
4、睢陽區古城汽車站門口涼皮,炒、調都好吃,比古城裡有名的崔家涼皮好吃太多了。旁邊的`賣卷餅的也可以當主食吃,他倆可能是親戚吧,要來一起來,不來都不來。
5、申記米皮,宋城電影院門口,我也是哪裡的老客戶了。
6、天宇商廈後門一出口,路北第一家擀麵皮,老店。。干凈。。
7、京港百貨樓下,擀麵皮,和鐵小旁邊路北的是一家的。
8、步行街的烙麵皮,眾所周知。。。 麻辣燙類:
1、 白雲夜市(火車站東),候家麻辣燙和第一家麻辣燙。
2、 振華玻璃廠任大姐麻辣燙。
3、 紅旗麻辣燙。
4、 光復街辣妹麻辣燙。
5、 胖哥麻辣燙,就去四面鍾那家總店。 魚頭類:
1、重慶飯店。食品街中段往東走,路南。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麻辣魚頭、毛血旺。
2、老肥大排檔。凱旋路文化路口。夏天去過一次,竟然等了半個小時才有座。據說比天池的還要好吃。
3、信陽魚館。府後路(新市委後邊那條路)一直向東過歸德路,是不是叫杭州路?路北。魚頭全是從信陽一個什麼水庫拉來的。味道就先不說了,這兒的特點是魚頭論斤稱。一個魚頭竟然十來斤。那這魚會有多大? 汗..
4、天池。
5、鯽魚湯, 文化路大德門前胡同向北一百米。路東。名字又沒記住,不過很好找。精華全在湯里啊,魚沒什麼吃頭。
米線類:
1、 三局米線。
2、道北郭家牛肉米線,站前路正陽小店旁邊。
3、忘不了米線,實小北門西。
4、開封砂鍋米線,回中門口,別忘了賣兩個火燒,,或者燒餅加咖喱串!!
5、雲南過橋米線,香君路,北關醫院北門往東路南,米線隨便吃的。味道超不錯。
火鍋類:
還是覺得小鍋的沒有大鍋吃的過癮,沒有那個有味道。
1、豆撈,人多的話可以不要他的檸檬汁,要喝的話千萬表喝豆漿。。吃的時候要蘑菇放在辣椒鍋里,口感可好。、
2、老肥三品火鍋。
3、大德門自助火鍋。
4、一尊皇牛。
5、福成肥牛。(應天花園南)
6、第一鍋。
7、老北京,小鍋。(相對一般,是小鍋的)
8、順風肥牛,小香腸一放鍋里就開花。
9、金華火鍋。木炭火鍋,廣場那邊的是總店,我們單位對面還有一個。
10 葛記紅門羊肉火鍋,味道不錯,價格合理。(新城國際對面)
羊肉串類:
1、老唐,本人吃的最多的,旁邊趙老三家的炒土豆絲特別有味。
2、白雲廣場對面歸德路上夜市,楊記,老店。
3、加州牛肉麵外面,外面那一家,好像叫傻子的什麼吧,反正名字可刺激。
4、 新建路運輸公司樓下的烤雞腿,烤雞翅。翅膀有點小,不過好在便宜。2元/個。
5、老關家羊肉。文化路城信社旁邊胡同。推薦剁子羊肉、羊肉湯+燒餅。羊脊骨也成,只是我覺的沒有肉,沒啥吃頭。
6、大隅首羊肉串。現在這個好像已經遍街都是了,也搞不清楚誰更正宗一些了。有時間有車可以去大隅首吃現場,沒時間沒車的就近解決吧--團結路實小旁邊,歸德路包河橋南一百米路西。歸德路包河橋南二百米路西(新開的),好像連牌子的都差不多,應該是親戚或是一家吧。
7、四面鍾中石化加油站對面晚上一家烤羊肉的他家雞翅烤的特好吃,我能吃兩還不膩。
8、烤全羊,翠苑賓館往東100米路北。
9、烤全羊,北海路,奧林匹克花園吧,要定位子的,160半拉羊,還送菜。不知道漲價沒,它的羊肉拿回家再熱熱還是很好吃。
10:最好吃最有味道的烤羊肉串是長江西路的地攤大排檔,論斤的羊肉地道的味道,趁熱吃啊一定要
餅類:
1、白雲汽車走的地下道北出口,下午兩點以後才有的烙饃卷肉醬,還有雞絲餛飩。
2、豫東賓館小燒餅
冷飲類:
1、安琪兒,人民路中段放映廳斜對面。
2、雪花酪,四面鍾中天副食門口的,人多的那家,我帶潔和小賓吃過,吃了還想的那種;
3、雪林刨冰店,安琪兒旁邊,有一種玫瑰刨冰最好吃!
道北青年路:上述的白家涼皮、青年路和k旋路口西北角,一個只有下午才有的小攤子,專賣豬身上的東西,最好吃的是豬頭肉了。。。很多人贊這個。
京隴商貿城:外面一家賣包子的,每次去都是賣完了。。
白雲夜市:上述候家麻辣燙、最東頭回回砂鍋、大個子的蟬蛹和椒鹽排骨。
經典廣場:關東煮、炒涼皮、蛋卷、還有uup的粽糕。。
伊可愛南過道最東頭第一家的冷麵、涼粉。
歸德路大浪淘沙對面的夜市:有好多好吃的東東,涮牛肚、火爆魷魚(比大鬍子好吃)、三麗大蝦、灌湯包、馬家包子(吃的人很多)、「香辣蝦」。
豫東影院:門口的涮牛肚好吃、麻辣燙是老店味道也算可以吧,不是很美味。。
三局:宏達飯店。烤肉那家,不知道什麼名字了,愛吃裡面的炸蘑菇。三局糖葫蘆(干凈,山楂無核,還大)。三局米線。
北關轉盤:北關轉盤小魚湯,中午十二點前有。旁邊那家的牛肉餅。羊肉包子。 平台燉雞。
睢陽區青年路孟家燒雞店,雞爪、雞胗配上涼面,超好吃。
其他小吃類:
1、徐記米皮,阿福混沌旁邊,冰糖梨。
2、黑森林蛋糕房,泡芙、老婆餅。
3、迪歐咖啡南路口,臭豆腐。
4、大唐米皮,實驗小學西門,揚州炒飯。
5、歐亞中段北,炒麵條。 東歐亞街東北農家,東北三鮮。
6、經典廣場麥登斯門口,烙饃卷脆卷。米線也好吃。
7、一中步行街,四季粉絲蛙魚。
8、光復街,第一家水果粥+涮肚片。
9、西街口,沙家包子。
10、商丘縣大隅首東50米路南,湯圓,路北,炒拉條。
11、名代金磚、金條、蛋塔。
12、天宇後門有家烤魚——生意好的天天爆滿~
13、樂易購,東邊中醫院,對門有個四川香螺,味道正宗沒滴說哦!
14、樂易購東門對面有個四川老菜館。那裡的麻婆豆腐~哇偶偶~。
15、光復街中段路西滴:第一家水果粥。那裡有個煎餅,有素有葷。美味哦~
16、人民路北頭:有個零攤,那裡的大蝦賊口水。
17、勝利路與人民路交叉口,有家水餃,肉肉滴。
18、宋城劇院門口的侯家瓜子。
19、巴黎時尚門口的蒸餃,丸子湯,粉哈喇~
20、古城裡面,崔家涼皮旁邊的蒸餃好吃好吃。
21、迪歐咖啡和至尊咖啡裡面的牛肉麵都很好吃。
22、京隴商貿城西門對面的「恩典名吃」,那裡的燒餅不是一般的好吃~就是不好買,人多要排隊。
23、實小北門延慶觀炸雞
24、實小北門對面咧牛筋面,擀麵皮,涼皮,還是不錯。
25、饞貓王咧烤魚。
26、凱四街與步行街交X口阿福混沌對面咧大蝦。再往南一些的米線。
27、白雲廣場夜市最東邊咧劉家羊肉面。
28、青年路的孟家燒雞聽說不錯
29、翔宇北面一點的小飯館里的老碗魚好吃。
30、阿昌烤魚家的炒黑粉皮好吃.
31、義利肉食店,和凱四街交叉東段,菜市街和市幼兒園十字路口東,路北.
32、合歡路和白銀路交叉口西,一家武漢鴨脖子。
33、運輸公司對面的烤鴨店的干煸鴨翅好吃。
34、睢陽區西環路和青年路口有家味鮮飯店的醬排骨不錯。
35、香君路口東面的辣子魚好吃。
36、五香北方香腸。
37、新建南路錢塘觀潮斜對面的商丘市第一家蒸豆花VS鍋貼
38、新華書店邊上有個小門面,專賣羊蹄,那家的羊蹄比所謂的西街口鑫鑫的還好,那個小店邊上還有家會麵店,推薦他家的醬豬蹄,爽啊。
39、歸德路上有一家四川老菜館的飄香水煮魚不錯.口水雞也好吃.
40、神火大道自由曙光南邊一點有一個大嘴炒雞的炒雞好吃.
41、凱四街與步行街往西一點有一家類肉加饃好吃.
42、陽光賓館那有一個王牌粽子的肉粽不錯.
43、歸德路上有個老院子里的雞真是一絕啊!!!(就是那個超級大碗,我也記不清楚名字了,好象是老碗雞,如果去吃的話就說燉的雞,碗超級大就中拉)
『肆』 阜陽都有什麼美食
民以食為天,阜陽人愛吃會吃成為一種習俗,因此,誕生了阜陽很多的特色 美食 ,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 美食 家(吃貨)。這里列舉阜陽十大特色 美食 ,你都知道嗎,你都吃過了嗎?
阜陽格拉條
格拉條,也叫格拉麵,是阜陽漢族傳統小吃,堪稱阜陽人的義大利面,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相傳與蘇東坡有關,頗受阜陽人喜愛,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這種食物需要將各種佐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因其顏色金黃、面形粗壯,也叫「金條面」。
阜陽卷饃
卷饃在阜陽早期稱之為粉子饃,也有叫阜陽春卷的。卷饃起源於明朝,相傳是在明太祖 朱元璋和沈萬三落泊時所吃。卷饃價廉物美、營養豐富,是上班族以及學生們特喜歡的食品,趕時間時吃一個,既營養豐富又節省時間。
阜陽粉雞
安徽阜陽經典的漢族傳統小吃,特色是淡黃油亮, 外表軟綿,里邊粉色紅嫩。品一口微辣略麻的粉雞,讓人回味無窮。粉雞有兩種,一種是炸粉雞,一種是煮粉雞,是安徽地區雞肉分類 美食 的一面旗幟。而且「粉雞湯」堪稱物美價廉、百姓皆知的 美食 。
阜陽撒湯
流傳於阜陽民間的一種小吃。撒湯,為肉湯、肉雜之意,因其字生僻,人誤寫為"撒湯"、"殺湯"等。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偶嘗此湯,大加贊賞,從此撒湯聲名遠播。現今撒湯傳遍江淮大地,成為風味獨特的安徽著名小吃。
阜陽插花牛肉湯
插花牛肉湯,阜陽著名的漢族小吃,插花高家牛肉湯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發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 歷史 。其原湯採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眾多調料,用文火熬制而成,味道純正,回味悠長。
太和羊肉板面
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麵食的典範。相傳太和板面源於三國時期。張飛駐守潁州(今阜陽),張飛吃面總嫌太軟、不筋斗、清淡無味。廚師多次琢磨,添加近十多種葯材和羊肉一起做面,張飛吃後頓感可口。之後安徽板面便在穎(阜陽)、宛(南陽)、襄(襄樊)廣為流行。
阜南曹集蜆子
曹集地處淮河幹流流域,因地理位置特殊孕育了豐富的淡水產品,並形成獨特的飲食文化,尤其以曹集「蜆子」,「河鮮」「淮河魚」最為有名。河鮮時節,吸引大量外地遊客品「鮮」,垂釣,觀光。逐步轉變為周邊各縣市的「廚房」,「後花園」。逐步成長為河鮮之都,休閑觀光樂園。
界首牛肉
界首五香牛肉是阜陽界首市的特產。牛肉本色,爛而不膩,肉質鮮嫩可口。其肉香好吃,肉色鮮紅,肉質優良,是 社會 上公認的一等 健康 食品,敬請品嘗。
臨泉大閘蟹
流鞍河大閘蟹是阜陽市臨泉縣的特產。流鞍河所產的成蟹個大、色好、蟹黃多、無污染,在上海、楊州等水產市場成了搶手貨,部分產品遠銷到日本、香港及東南亞。
潁上八里河魚
八里河的特產魚類有銀魚、鏝魚、鱖魚、甲魚、草魚等,由於潁上境內土壤好,水質甘甜無污染,水產養殖比較發達,所以八里河優質湖水使八里河的魚口感鮮嫩,滋味頗佳,公認為淡水湖養殖的佳品,現多數出口。
粉雞
阜陽經典傳統小吃,特色是淡黃油亮, 外表軟綿,里邊粉色紅嫩。品一口微辣略麻的粉雞,讓人回味無窮,而且「粉雞湯」堪稱物美價廉、百姓皆知的 美食 。
太和羊肉板面
安徽北部地區麵食的典範。相傳太和板面源於三國時期。張飛駐守潁州(今阜陽),張飛吃面總嫌太軟、不筋斗、清淡無味。廚師多次琢磨,添加近十多種葯材和羊肉一起做面,張飛吃後頓感可口。之後安徽板面便在穎(阜陽)、宛(南陽)、襄(襄樊)廣為流行。
格拉條
被稱為阜陽的「義大利面」,格拉條的面有嚼勁卻不硬,加上獨家秘制的芝麻醬,讓人不禁垂涎三尺!!!
卷饃
在阜陽早期稱之為粉子饃,也有叫阜陽春卷的。卷饃起源於明朝,相傳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沈萬三落泊時所吃。卷饃價廉物美、營養豐富,是上班族以及學生們特喜歡的食品,趕時間時吃一個,既營養豐富又節省時間。
來自網路
阜陽11種不宜錯過的 美食
1.瓦店山羊 美食
瓦店山羊 美食 是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瓦店鎮的特產。瓦店山羊 美食 成為許多食客喜愛之物,烤全羊、涼羊蹄、羊肉湯、羊肝湯、羊心肺湯、紅燒羊龍骨、紅燒羊排、羊肉水餃等常常讓人難忘。
2.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麵食的一面旗幟。由於它起源於太和縣,加之又是在鐵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這個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變過。太和縣不大,但卻以製作各種小吃而讓人們熟知。
3.阜陽枕頭饃
枕頭饃是阜陽特產之一,又稱阜陽大饃。每個長約1-1.5市尺,寬 約0.5-0.8市尺,厚約0.3-0.5市尺,重約2-6斤,堪稱饃中之王。阜陽大饃 歷史 悠久,源遠流長。相傳南宋初年「順昌之戰」(阜陽古 時又稱順昌),正值新麥登場,一來為了堅壁清野,二來為了支持宋軍抗 金,順昌府百姓使用新麥做成大饃帶入城內,宋軍每日發一個,餓時削 一片充飢,困時枕頭而卧,因此又稱枕頭饃。阜陽枕頭饃系選用精細麵粉,精工蒸制而成。饃焦呈金黃色,似油 炸一般,厚約半寸,香酥爽口,用快刀切上一片,饃瓣潔白,層層相包, 濕潤柔筋,干而不燥,松軟而又耐嚼。由於蒸制前沒有放鹼、發酵粉等 物質,存放數日仍不霉不硬,味道依舊。
4.阜陽皮絲
阜陽特產皮絲,系新鮮豬皮經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外觀金黃途亮, 薄如蟬翼,食之滑而不膩,味美絕倫。上等的皮絲經高級廚師烹調後, 則成為招待客人的宴賓名菜,一般不可多得。 阜陽皮絲又稱春祥皮絲。抗日戰爭前,阜陽城內鼓樓西面有一個「國 民飯店」,因名廚掌勺,不僅生意紅火,而且名聲遠播。凡到阜陽的人,必先進去小坐,以飽口福。飯店有位股東名叫劉春祥,由於經常到三河 尖鎮采購貨物,與製作皮絲出名的顧某相識,天長日久也知其一點皮絲 的製作方法,由於當時顧某技術不外傳,劉春祥便回家進行試制,經多 次實踐後終於成功。從此以後,劉春祥的皮絲製作獨樹一幟,並很快在阜陽城傳開,其質量和色澤也不斷地提高和改進。
5.方集饊子
據宋代庄季裕《雞肋編》載,「饊子」又名「環餅」,或日之「寒具」。蘇軾謫居海南島時曾作詩贊之:「纖手搓來五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饊子的形色畢見。
6.阜陽格拉條
阜陽格拉條是安徽省阜陽市的特色小吃。格拉條是一種面條,按當地方言翻譯出來的當地通用寫法為「格拉條」。
7.三粉
「三粉」即「粉面、粉皮、粉條」,韋寨地區加工三粉有半個多世紀的 歷史 。韋寨因盛產粉條而被譽為「三粉之都」。其年產量最高時可達數千噸。韋寨地區一產的粉絲是純紅芋粉,因色澤白亮,柔韌耐煮,口感爽滑而受到消費者青睞,產品熱銷全國各地。
8.插花牛肉湯
利辛西35公里: 插花牛肉湯 插花已屬阜陽地界,阜陽插花牛肉湯源於阜陽市潁東區插花鎮,以高姓熬制的較為有名。其原湯採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眾多調料,用文火熬制而成,口味純正,回味悠長;由於其風味獨特,在當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僅阜陽市內就有數十家正在經營。目前,插花牛肉湯正在注冊登記,准備進行專營。
9.嘛糊
嘛糊,安徽皖北地區的一種小吃,主要流行地區在安徽省太和縣,全國其它地區很少能喝到。 嘛糊是一種用大米粉煮制而成糊狀小吃,大米粉只可煮到7、8成熟,煮過了或沒煮到這個程度都不好喝,單純這樣的嘛糊很難喝,要在做嘛糊的過程中放進去適量的大豆面。這個要有很好的比例,稍微不勻稱口感就不會那麼好。放在一起用攪勻後放在地鍋上加熱做熟。然後在吃的過程中放些鹹的大豆、芝麻鹽。現在做嘛糊的成本太高賣的價格很便宜芝麻鹽現在基本上看不到了。
10.菜卷饃
在阜南縣街頭,賣有一種叫「菜卷饃」的方便小吃,深受廣大市民喜愛,尤其是在校的青少年朋友喜歡。這種食品是用薄面餅卷菜,主要以豆芽菜和新鮮蔬菜為卷料,方便食用,價格不高很容易被人們接受。
11.三鮮面
三鮮面,面條手工獨特,做法與一般手工不同,師傅在面板上方的牆上掏洞,將擀麵杖的一端放在洞里,另一端用來壓面,所做的面條入口有質感。
看著就流口水了,有機會一定要去嘗嘗
餃子
餃子在北方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阜陽,過年必吃餃子,平常隔三差五也包頓餃子吃。每次包都得包一葷一素兩種。最受歡迎的估計是 豬肉芹菜餡的和韭菜雞蛋 的,有的人家還會在韭菜雞蛋裡面放饊子,脆的很!
面條
阜陽人喜歡在冬天吃湯面條,從 太和板面到熗鍋面 ,都是最愛。自己在家做就炒兩棵青菜,放一把豆芽,出鍋之後,第一口肯定先喝湯。夏天喜歡吃 涼面條 ,清水煮熟,涼水裡面過一下,拌點醬,再把炒好的菜放一塊拌拌,特好吃。
發面饃
饃是阜陽人最常吃的主食了,怎麼著一天得有一頓飯是吃饃的。以前都是家家戶戶自己蒸饃,從 和面—發面—做饃—蒸饃 自己一手承包。現在,我估計每一個阜陽人都在中午頭兒的時候被老媽叫去買饃。
米飯
雖然有些阜陽人不是特別喜歡吃米飯,但米飯也是咱們飯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小時候 吃米飯喜歡放糖 ,剛出鍋就撒上一勺白糖,甜不滋哩,好吃!要是每次吃米飯吃到沒有菜了,就把 菜湯倒裡面拌著 吃 ,更好吃。
格拉條
格拉條還用多說嗎,阜陽人兩天不吃就想的慌。有多少人是恨不得早上都把格拉條當成主食的。 一碗格拉條,再加上碗蛋湯 ,日子就是要這樣才滿足。不過你們有沒有想過格拉條不放芝麻醬,放番茄醬?
粉雞湯
粉雞湯應該是只有阜陽這一片才有的主食吧。只用 雞胸口肉 做的粉雞才是最正宗的,比豬肉做的粉雞好吃。 要是再加上點粉絲,配個燒餅就更完美了 。
咸饃
咸饃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主食了,尤其是 莧菜餡兒 的。有的咸饃炕過, 吃起來酥脆又香 ,有的咸饃不炕,完全是 餡兒的香味還有面的嚼勁 。
死面餅子
死面餅子, 比饃有嚼勁 。做死面餅子比蒸饃方便些,基本上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吃了。一般吃死面餅子都得有蒜泥, 抹一層蒜泥在餅子上 ,一口咬下去,比吃啥菜都香。
蒸面條
蒸面條是分季節的,現在豆角子下來了,都開始吃蒸面條吃了。 面條直接蒸熟,然後跟豆角和肉一起放在油鍋里炒, 直到面條變成金黃色油亮亮的就可以吃了。但是油一定要掌握好,不然面條不是干就是太油。
阜陽位於安徽省的北部,也是我國的一個人口大市,每年都會有大批阜陽人外出務工,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同樣是有著非常多的特色 美食 ,要數阜陽人的最愛,可能每個人都會選擇阜陽格拉條,也是一道傳統的小吃,有些類似拌面。
阜陽的卷饃也是皖北地區的一道名吃,其實卷饃就是自己烙的餅,然後在裡面加上雞蛋、青菜、鹹菜、豆皮等配料,價格比較便宜而且製作方法也是比較簡單,還有阜陽的粉雞,也是當地的一道名吃,粉雞又分為炸粉雞和煮粉雞兩種,粉雞湯更是味美湯鮮,十分美味。
阜陽撒湯也是當地的一道湯品,在河南永城和夏邑同樣也有喝撒湯的習慣,其實「撒」字因為是生僻字,所以說寫不出來,撒湯屬於肉羹的一類,風味獨特,味道鮮美,也成為了阜陽的一道地方獨特小吃。
阜陽的插花牛肉湯也是一道百年的名吃了,牛肉湯的做法還是比較考究的,首先就是選用一些上好的牛骨架熬制牛肉湯,然後選用一些鮮牛肉慢火熬制而成,味道也是相當的不錯。
我看「每天六道菜」這位朋友已經列舉了很多阜陽的 美食 了,「好哩很啊」!不過我覺得還應該加上我下面要寫的,讓大家盡量吃到更多的阜陽 美食 。話不多說,走,一起去看看!
卷饃
這個可是聲名在外啊,提到卷饃,果斷就認准阜陽的啊。卷饃是用薄薄的麵皮把鮮湯煮熟的麵筋、綠豆芽、黃瓜絲等再配上辣椒、蒜汁等, 捲成一個大大的橢圓形面團, 經濟、實惠、美味又抗餓。阜陽比較有名的要數田三卷饃了。
沒聽過這個的話,別說自己是阜陽人哈,ヾノ )o
布袋的餡以粉絲,薺菜、麻散子、肥瘦肉,蘿卜絲和豆腐皮為原料。肥瘦肉也就是油渣,已經出過了油,吃起來很香!
都說「正月十五扛布袋」,那麼在剛剛過去的正月十五,你扛了幾個呢? ( ) 反正我是扛了三個,今年肯定大豐收啊!哈哈!
雜面條
提到阜陽 美食 ,怎麼能少的了雜面條呢。雜面條主要是用麥面和豆面一起擀制而成,再加上芝麻葉和苔干,吃起來味道不要太贊哦!
阜陽人都知道,也都喜歡吃的,一片薄厚適中面葉吃到嘴裡,伴隨著老母雞湯的鮮味以及韭菜的味道,那感覺真是好爆了。
這個一般都在早上吃,一兩根油條,配上「蒜泥兒」,再加上黃瓜絲之類的輔材,最後用一片或者兩片豆皮捲起來,一下吃到嘴裡,真是人間美味啊!再喝碗胡辣湯,絕配啊!
早餐必備,喝碗胡辣湯才算完整的早餐,我一般都是喝兩碗,嘿嘿。
這個也是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我覺得用槐花蒸的最好吃,拌上「蒜泥兒」,吃起來停不下來啊。
芥菜絲也是我們桌上常吃一道小菜,一般會把芥菜和花生或者杏仁以及小魚一起腌制,最後就會非常好吃。而且裡面的杏仁或者小魚,不是誰都敢嘗試一口吃下呢,因為你絕對會後悔的,肯定會痛哭流涕的,哈哈。不服來試!。 ‿ 。
其實我們阜陽還有許多其他 美食 ,這個就留著大家當我們阜陽來實地 探索 啦。
總之一句話,在阜陽絕對讓你吃好吃美! (*^ ^*)
我覺得吧 火車站那家六好粉雞就很好吃
哈哈 看著還不錯吧 每次到河東必吃
作為一個生活了18年的標准阜陽人,我覺得寫的這些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格拉條是我的最愛,十中對面的老謝格拉條和城郊中學旁邊的小李格拉條是我的最愛,卷饃的話,去掉田三卷饃,大戲院後面有一家特別的好吃,最愛,味道特別棒。還有就是天橋底下的煎涼粉簡直絕了!!!一年四季,十幾年了,一直都在賣,特別特別的好吃!!至於牛肉湯,插花高家牛肉湯真的沒啥特別的,我老家就是插花的,在插花呆了十幾年,在我小的時候阜陽的有錢人經常去喝,那時候上街就喜歡喝一碗,後來覺得也就沒啥了不起的,味道也就那樣。高三高四高六味道也就一般般。還沒有我家裡熬的好喝。枕頭饃,真沒啥好吃的也就是有一段 歷史 文化
感謝網友邀請。
安徽阜陽,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理上屬中國北方地區。作為皖北地區的人口大市(事實上也是全省人口第一大市),這里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羅、管仲、鮑叔牙、呂蒙、劉福通的故里,晏殊、歐陽修、蘇軾曾在此為官。
提到阜陽,除了最典型的人口特徵外,就不得不提阜陽的小吃。在大皖君看來,阜陽的小吃具有典型的特徵:量大、味重、以麵食為主。比起南方小吃的精緻,阜陽的小吃更具有「豪放派」的感覺。
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也稱為安徽板面、太和羊肉板面,這是一碗「名震安徽」的面,在安徽提起太和,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太和板面」。板面,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
板面的製作,一是湯料製作十分講究,二是面的摔打十分有力。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晶瑩透亮。放上青菜,澆上湯料。白的面條,綠的菜葉,紅的湯料,使人食慾大增。
阜陽格拉條
這個名字初聽起來,略有些奇怪。格拉,阜陽方言意思是攪拌,吃格拉條時阜陽人喜歡說格拉格拉,意思就是攪拌一下,因為剛出鍋的格拉條就像炸醬面一樣,醬並沒有拌勻,所以需要格拉格拉(攪拌攪拌)才好吃。
格拉條比較粗,形似放大版義大利面,很勁道,軟硬適中。
插花牛肉湯
插花牛肉湯,安徽阜陽著名小吃,插花高家牛肉湯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發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 歷史 。其原湯採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眾多調料,用文火熬制而成,口味純正,回味悠長。
阜陽卷饃(芙蓉蛋卷)
卷饃是具有安徽地區阜陽特色的特色傳統小吃,起源於明朝,相傳是朱元璋和沈萬三在落泊時所吃,民間早期稱為「粉子饃」,又稱萬三卷。、逐漸發展成卷饃。卷饃的「饃」與真正意義上的「饃卻有著天壤之別,最著名的莫過於田三卷饃了。阜陽卷饃其實就是南方人做春卷的春卷皮兒幾張疊放在一起,再在上面放入在鮮湯里煮熟的麵筋、綠豆芽、香菜,用手捲成圓錐形,吃時從上往下一點點咬食,裡面的麵筋、豆芽越吃越多,真是價廉物美、營養豐富 ,阜陽卷饃是地地道道的懶人食品。
阜陽的 歷史 悠久,小吃,點心,傳統菜等 美食 品種很多也很豐富,比如傳統菜中的四碟八碗。
『伍』 南寧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燒烤:
新陽路好一家燒烤好吃~!!
北湖路西3里路口〈北湖菜市旁28中路口,永城飲食店〉的《七里香烤魚》,麻辣烤魚麻辣醬超好吃,
小富樓旁邊的<阿卡甜品>,那加辣加蜜的烤扁菜心,烤豬天梯,烤秘制軟骨很好吃,
建政小巷裡的O記烤魚 ,
中山路仙池飯店對面O記烤魚
中華路體校對面,有一家"黃記燒烤店" [可是他現在都是先烤熟後等你來時再加熱給你,味道差了]
南鐵的劉記燒烤雞爪最好吃 了,放的香料很多。
江南圖書館右邊的"大頭勇燒烤",那烤雞腳特入味特脆!
野礦廠斜對面有家烤青口螺的,3元10個
中山路西一里路口那家小賣部前的那家燒烤青口螺特好吃
石巷口水餃店對面的王八燒烤攤,烤雞腳好吃
南寧小嘟來的烤雞翅,排骨和鵪鶉
青山路三中對面的辰日韓國料理店的燒烤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那裡的醬料很香.
錦華酒店2樓的椒鹽鴨下巴
紫雲軒的烤鴨下巴也可以,有干濕兩種
石巷口有一個叫崩牙英的燒烤攤
在新陽路舊的新陽派出所門口有一家燒烤叫做好一家,可以去嘗嘗。然後在新陽路南機宿舍前面有一
家玉林風味的吞肉丸,很棒。{玲瓏曲-推薦}
江南區平西菜市旁邊有一家叫王師傅的烤雞腳才叫經典,腳深不怕巷子深,一塊一個,不防一吃,還有青口
螺[ 屠夫的聖經-推薦]
明秀東路的阿里媽媽燒烤,味道可以,不過有人反映放的雞精太多。
干撈粉:
解放路老味、中山路舒記、中山路仙池的干撈粉
八仙粉:
中山路最北邊,仙池粉店,每天從早上只賣到中午一點左右
燒鴨:
新民路快要靠近人民公園附近有一家大師燒鴨
明秀菜市斜對面華記
水街,具體不懂怎麼說,旁邊攤有賣炸魚仔的
生輝的還可以 ,比不上以前的了,肉太軟,皮不脆,就是味道 可以
烤鴨:
南鐵消防隊前的曹記,每天下午4:30開賣後是香飄陣陣
炒螺:
南國街宮廷炒螺還不錯 [現在有人反映他是用死螺炒,味道差了]
水塔腳斜對面的「塔香田螺店」里的炒螺
老友粉:
南鐵文化宮條巷的柳記的老友炒粉蟲!絕對他嗎的好吃!不得不說[養豬至尊--推薦]
中山路"復記"老友粉面,味濃味精多
[大家注意啦,去復記吃老友粉的時候要看人呀!如果去看到是一個年紀小的小女孩煮的話不要吃啊,不好吃的,要那個中年的女師傅身材瘦的那個煮的才好吃!上次我去的時候不知道上當啦!]《liangfeng-推薦》
建政菜市旁「建政飲食店」里的老友粉、雜粉、棕子、糍粑等等,都是南寧原國營店的傳統民間小吃.
中山路「大同粉店」的老友粉味道正宗.
新民路「天助粉店」的老友粉利3.5元得一大碗
共和路萬興旁邊有一家亞光粉店,老友粉好吃
解放路有一家「老味粉店」的老友粉、老友八珍粉、炒粉,價格便宜,味料夠足
共和路七醫院旁亞光
小嘟來的老友粉
粥品:
圓湖路「廣州粥王」的花魚粥、鴿子粥、麻雀粥再配上油條和小菜那是吃夜宵的好去處
馬肉粉:
新竹路朱記桂林馬肉粉可以一嘗.
雙皮奶和姜撞奶:
人民路南寧肥仔和中山路中山北小對面的中潤的勉強過得去
雙孖井的那家(好象是叫方太美食吧)不錯,夠甜夠滑
叉燒包:
四中旁的柏頓總店和建政路分店的叉燒包
中華路金都的叉燒包味道很不錯,就是嫌肉餡少了些.
陽光城喝早茶時總點那裡的叉燒包
綠豆沙或紅豆沙:
中山路的鮮甜閣的紅豆沙,綠豆沙,紅薯糖水和水圓.
壽司:
文化市場對面的稻之源以前去只點那裡的鰻魚壽司和果盤,而且只在晚上9點以後去
小山原湯羊肉粉:
人民路新萬通附近也有一家,粉的湯料的確很鮮
少年宮對面和唐山路口都有一家
瓦煲飯:
中山路皇都旁的那家也不錯. 現在搬到星湖路,就是以前的星湖菜市那裡了{龍貓貓-發表}
新華街水塔腳對面的富士攝影器材店樓上的
水塔腳斜對面的「塔香田螺店」瓦煲飯
荷葉飯:
連升甜品屋的臘味荷葉飯
建政路千色的海鮮,排骨等荷葉飯
新夢附近的半閑居
粉餃:
水街老甘飲食店的粉餃
葛村路廣電中心內的缸中缸的絞股蘭餃粉餃色澤碧綠,皮質透明嫩滑,很有特色.
石巷口,老牌粉餃店,在快意水餃餛飩旁邊,下午3.4點後就沒得賣咯
(石巷口:在高峰路和解放路十字路口附近,那家店對面是"更衣"室)
中山路尾有2家,旁邊就是岔路那家好吃點,粉餃和鴨血都很不錯
甩餅:
紫雲軒的牛肉甩餅
園湖路的金大陸的印度甩餅
捲筒粉:
民族大道花鳥市場內的「越南妹小食檔」,那裡有多種越南風味小吃,如:雞肉粉、肉糕粉,春卷等
建政路小巷有一家的也不錯,一問就知.
古城路夢之島對面天河飲食還不錯
狗肉:
雙擁路1號怪味樓的馬車六的羊肉狗肉乾鍋
民主園湖路和建政路口的玉林美食城
航洋的狗肉或兔肉乾鍋不錯,不過上周又去了一次,覺得味道不如修路前好.
中堯路尾跟2橋交叉的婁阿鼠脆皮狗[想肥的豬推薦]
芋頭:
桂林肥仔的芋頭夾
南寧小嘟來的芋絲餅
人民路南寧肥仔的芋頭角,是那裡的招牌
漢斯的拔絲芋頭
中山路皇都的芋蓉蛋
陽光城旁雨石閣的肥肉裹芋片
陽光城的欖仁芋頭餅10元4個,想起來讓人流口水豬腳粉和腐竹排骨粉:
衡陽西路南鐵一中那條巷口的溫記粉店的豬腳粉,還不錯
舊夢古城路的天河粉店粉店旁的大門也有一家溫氏的記腐竹排骨粉
牛巴粉:
中山路的昌記玉林風味(不過我每次去都會單獨要一小碗牛肉丸,湯又鮮又濃)
七星路的肯德基後德天桃路也有昌記德分店和平商場的都不錯
雲吞:
和平對面有家南寧老牌雲吞
中山路的玉林風味的雲吞加點牛肉丸才好吃.
石巷口那家水餃店也有雲吞,雲吞本身的味道一般,就是雲吞的湯很鮮
建政路三品王旁邊的福建沙縣小吃餛飩王的湯是蝦味的,餡又脆又鮮
萬隆旁的北寧街小巷也有一家雲吞王分店,吞王和餛飩王都是同一家人開的
牛雜:
步行街的銀絲巷.
南國街的蘭姐,覺得醬料不如銀絲巷的好
舊機場路上的王府牛雜
新竹路口邊的清香園的味道也很不錯,不比蘭姐的差
教育路藝術學院旁
星湖路南一里小巷裡藝術學院後門,好多MM去吃
2中後門的那家
牛扒:
建政路千色的招牌牛扒和
民族大道的新華大酒店的金牌牛扒很有符合南寧人的口味,嫩而不膩.
蛋撻:
一品軒的沒有以前的好.
新民路公安廳對面的美點總店的不錯
半閑居
人民路南寧肥仔的蛋撻也可以
建政路的伯頓下午4點前
鴿:
紫雲軒的茶香鴿
園湖路的金大陸的烤乳鴿
灣仔味的還可以,不過覺得師傅烤得偏濕.
紅蘿卜酥或榴槤酥:
灣仔味
人民路的南寧肥仔
新夢斜對面的半閑居
海鮮仔的榴槤酥覺得最好,入口即化的感覺
南瓜餅:
陽光城的不錯,甜而不膩.
東葛路延長線的金陵春的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南瓜餅
園湖路的金大陸的味道還好,其他分店的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