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餃子宴的歷史冷知識
餃子宴的歷史發展
餃子是我國北方的一種麵皮包餡的名食,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都城長安(今西安)就盛行食餃子。不過那時俗稱角子,南北朝改稱「偃月形餛飩」。三國時期,魏國人張揖所撰《廣雅》一書中,做了有關餛飩的記載。北齊時的顏子推也曾著書曰:「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就是現在餃子的形狀。到了唐代,餃子更為流行,稱之為「扁食」。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的唐代墓葬中,發現盛在碗里的餃子,和現在的餃子一樣。宋代時稱「角角」。明劉若愚編的《明宮吏·火集》記載過年吃餃子的情況時說:「五更起,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內,得之者卜一歲之吉」。清代的《燕京歲時記》里,也有類似記載。到了明、清時代,才改稱「餃子」,並一直延續至今。
說到餃子宴的誕生,頗有一段艱難的經歷。西安餃子宴飯店(原解放路餃子館)位於西安市解放路北段,有著近50多年的歷史。他們製作的餃子一向出名,玲瓏剔透,形似元寶,軟嫩可口,味道鮮美,常使食客久別而不忘其味,買賣頗盛。
80年代初,西安旅遊業陡然升溫,解放路餃子館的員工看著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突發奇想,「咱陝西沒有海鮮,卻有餃子,餃子成了席,一樣可以上檔次「。為了適應旅遊事業的發展,滿足廣大群眾的要求,該店從1984年起,著手研製餃子宴。他們派出名廚師走遍京、津、滬、杭以及沈陽、青島等南北大城市,認真學習各地餃子的式樣、特點、製作工藝和各地群眾的口味。還深入省內一些市縣了解民間餃子的做法。其中,僅為學習一種丁香餃子,光虢鎮就去了三次。又研究古代唐宋宮廷餃子的製作工藝。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有一天想吃一種帶餡的食品,而且要蒸的。聰明的廚師知道她愛吃雞翅肉,就用雞翅肉給她做成蒸餃。楊貴妃吃了很高興,所以「貴妃蒸餃」便成為宮廷佳餚而留傳下來。清朝慈禧太後逃難到西安,想吃一種水餃,要當面煮熟吃。廚師們就把雞脯肉包成小巧玲瓏的珍珠餃,火鍋里盛著雞湯,端到太後面前,隨吃隨煮。這種餃子,後人就叫「太後火鍋」。
經過反復試驗,上百次地試制,終於研製出色、香、味、形令人耳目一新、口味特異的餃子宴。一時間,南方、北方同時掀起了餃子宴熱,連日本人也湊熱鬧,頻頻邀請餃子館的職工去日本表演,其國內頗有影響的報紙《讀賣新聞》大副刊出了餃子宴照片,配的文字為「中國國家秘密」。
從北京人民大會堂宴會到台北的美食節,千千萬萬個形如果木花卉、動物、吉祥物的餃子,像大旱中降下的甘露一樣,解了無數人的口讒,但同時可苦了員工,以至於有的女員工一聽出國演出就發怵。為啥?顧客太熱情了,職工的手指頭到晚上都伸不直了!
西安的餃子宴,讓很多外地人在大塊朵頤時有了感性認識。口耳相傳,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到西安來品嘗餃子宴,於是解放路餃子館和德發長餃子館,一個在火車站,一個在鍾鼓樓廣場,就像古代的紅臉大將軍一樣,把守著古城的要津。所不同的是他們手中拿的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那又好吃又漂亮的餃子宴。
到現在為止,西安餃子已有幾百個不同花色的餃子。分為百花宴、牡丹宴、龍鳳宴、宮廷宴、八珍宴等幾個檔次。解放路餃子館因而名揚天下,近幾年平均每天接待海內外顧客四五千多人。坐落在西安鍾樓側的已有半個多世紀歷史的德發長餃子館急起直迫,在文學界早有「宴文宴友餃子宴,長憶長安德發長」之名,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餃子宴而享譽四方。還有一些飯店、賓館,也都兼營餃子宴,有的還掛出「正宗餃子宴」的招牌。餃子宴成了西安名吃的一絕,有人說也是「神州一絕」。有人說:到西安,不看秦始皇兵馬俑,不算真到,不吃餃子宴,也不算真到。
西安餃子宴的突破
一、打破了一般只用豬牛羊肉和蔬菜作餡的傳統,雞、鴨、魚肉、蛋、海味、山珍、鮮蔬、乾菜、果品等等,凡好吃而又富營養的材料,都可以作餡。
二、打破了一般以生皮生餡進行製作然後煮熟的傳統,有生餡,更多的採用了熟餡;餡的製作不只是調味,還採用了烹、炒、煸、爆、炸、溜等方法;有煮餃,更多的採用了蒸、煎、烤、炸等方式。
三、打破了單純咸鮮口味的傳統,增添了酸、甜、麻、辣、魚香、怪味等多種昧型。
四、打破了單一月牙形、角兒形的傳統,溶烹調技術與造型藝術於一體,製作出花草魚蟲等多種多樣美好逼真的造型。
五、打破了吃餃子就單純吃餃子的傳統,以餃子為主,也上冷盤,也上熱菜,也上飲料,並且進行巧妙有機的組合搭配,給不同原料、形狀、顏色、口味的餃子以不同的美好名字,大大提高了宴席的文化色彩和歡慶氣氛。
餃子宴特色
餃子餡的種類更是擴大到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山中長的,無所不包;其烹飪方法幾乎採用了中國烹飪的全部工藝。可以說,咬開一個餃子,人們的口舌對中國菜點美妙的期待就全部實現了,難怪有客留言「一席餃子宴,吃盡天下鮮」。
品嘗餃子宴,常能給人留下美好的深刻印象。這是因為造型好看,味道好吃,又內涵豐富,很有點說頭。不少花色,以民間傳說或歷史典故為依託。如「八寶蒸餃」,取「打金技」故事中的一段,相傳郭子儀曾以海參等八味制餃,慶祝這一事端的解決。「寶釧蒸餃」,以芥菜、豬肉為餡,取王寶釧在長安城南挖芥菜的傳說。「黑米蒸餃」,以洋縣黑米為餡,取漢張騫夢見文曲,發現黑米出使西域的傳說。不少餃子,都是精美的工藝品。有的看上去彷彿蝴蝶,有的酷似企鵝,有的伊然一片綠葉,還有的像金魚,像飛天,像雲朵,像珍珠,那名字也富有詩情畫意:彩蝶飛舞、魚跳龍門、烏龍卧雪、群龍鬧海、綠茵王兔、雪中送炭、一路順風,等等,等等。個個賞心悅目,令人既垂誕欲滴,又不忍下著。品完了數十道花色餃子後,無論是在解放路餃子館還是在德發長餃子館,都可以享受到一個很奇妙的奇妙形式,那就是珍珠火鍋餃子。
人們杯箸交替時,突然燈滅了,正詫異間,桌中央一隻碩雕著雲龍瑞草圖案的黃銅大火鍋被點燃了。藍藍的火焰使每個突然有一種回到古代的感覺。接下來有小如珍珠的餃子被盛到人們面前的小碗,從1到10,甚至到每一個餃子都有一種吉祥美好的說法,一個,是一帆風順;兩個,雙喜臨門;三個,三六九,往上走;四個,四季發財;五個,五子登科;六個,六六順;七個,七星高照……使每位客人盡歡而散。
這珍珠火鍋餃子的說法,目前西安的美食家們和一些雅好烹調之道的'政府官員們,在此方面分為「唐說」和「清說」兩大陣營。前者考證珍珠火鍋餃子是楊貴妃時發明的;後著則堅持是1900年西太後避難西安時出現的貢品。至今兩派爭執不下,專家們的爭論未件分曉,而兩個餃子館的生意卻日見興隆。同西安許多是事情一樣,由於西安的歷史悠久,很多事情一時還真說不明白,但是西安餃子宴已成為旅遊觀光者到西安後必定品嘗的一道特色名吃。
餃子宴餃子的種類
煮餃
水晶餃子;狀元水餃;淡記水餃;海腸水餃;蟹肉水餃;京東素餡水餃;豬肉藕餡水餃;溫江水餃;江毛水餃;酸辣水餃;花素水餃;雞湯子孫餃;蝦菇榨菜水餃;三鮮高湯水餃;鴛鴦水餃;白記水餃;蝦仁水餃;蛋貝水餃;白菜海蠣水餃;蝦蛋韭菜水餃。
蒸餃
灌湯蒸餃;牛肉蒸餃;煸餡蒸餃;切餡蒸餃;雪筍蒸餃;一品蒸餃(咸餡);牟平蒸餃;西安蒸餃;圓籠蒸餃;羊肉蒸餃;剎餡蒸餃;三鮮蒸餃;乾菜蒸餃;一品蒸餃(素餡);江城蒸餃;杭州蒸餃;豬肉蒸餃;燙面蒸餃;攢餡蒸餃;火腿蒸餃;三丁蒸餃;一品蒸餃(甜餡);淮揚蒸餃。
煎餃
京味鍋貼;雞油煎餃;咖哩煎餃;發面煎餃;雞蛋鍋貼;南味生煎;鮮蝦蛋餃;什錦鍋貼;天津鍋貼;丘二鍋貼;豬肉白菜鍋貼;豬肉蛋韭鍋貼;牛肉青椒鍋貼;蝦仁豆腐鍋貼;雞汁鍋貼;保定鍋貼;清素鍋貼;蝦皮韭菜鍋貼;牛肉白菜鍋貼;羊肉大蔥鍋貼;河南鍋貼;鮮肉鍋貼;豬肉茄子鍋貼;清真牛肉鍋貼;羊肉冬瓜鍋貼。
炸餃
炸肉餃;酥皮餃;炸回頭餃;酥皮蔥餃;炸酥餃;太極酥餃;咸酥餃;酥雪蛋餃;羊肉炸餃;燙面炸餃;洋芋炸餃;元寶炸餃;廣東炸餃;芋蓉炸餃;香芋炸餃;煸餡炸餃;多味炸餃;牛肉炸餃;馬蹄炸餃;米粉炸餃。
烤酥餃
咖啡餃;樟茶鴨粒餃;咖哩餃;酥皮椰絲餃;鴛鴦烤餃;清素酥餃;鮮肉酥餃;果味酥餃;京糕酥餃;桂花松酥餃;咖哩酥餃;什錦酥餃;豆餡酥餃;五仁酥餃;棗泥松酥餃;鎮江酥餃;叉燒酥餃;棗泥酥餃;雙味酥餃;豆沙松酥餃。
風味各異的餃子宴
餃子宴,是以餃子為主的宴席。一般有100多種餡料,根據食客多少,如果一桌人有七位,每碟只上七個餃子,一碟吃完上第二碟不同餡的餃子,直到吃不進為止,一頓飯決不會有相同餡的餃子。下面介紹的是不同的餃子宴席。
1、二龍戲珠宴
它的主籠是用若干餃子組成中國傳統的二龍戲珠圖案,並配以蝦球蒸餃、玉龍出宮、群龍鬧海、彩蝶飛舞等24種藝術餃。所有的餡料以魚蝦為主,突出海味。
2、金龍迎賓宴
用若干個餃子組成的金龍騰空圖案,並配以鯉魚跳龍門、烏龍卧雪、多磨彩苔、金針銀條、叉燒銀耳等22種藝術餃子,是一種迎客和款待親朋好友的上等筵席。
3、鴛鴦宴
是以鴛鴦戲水蒸餃為主組成的筵席。它包括彩蝶迎春、玉龍出宮、鳳凰歸巢、一品餃、四喜餃、元寶蒸餃等22種藝術餃,是為喜慶婚宴而製作的筵宴。
4、海鮮宴
以海產品為餡料製作成多花樣式藝術餃的餃子宴,共有18種藝術餃。
5、雞鴨宴
用雞鴨肉餡料製成的一席筵宴。有18道精細的藝術餃,風味濃郁而獨特。
6、貴妃宴
是參照唐代韋巨源《食譜》中「二十四氣餛飩」所研製的一席餃子宴。主要有貴妃雞餃、玉龍出宮、貴妃紅酥、仙菇蒸餃、群龍鬧海、荷花香雞、糖酥餃等22道藝術餃,口味多樣,形態各異。
7、如意宴
是以「恭喜發財」為主籠的筵宴。恭喜發財是取發菜的諧音而研製的一道藝術蒸餃。
8、三鮮宴
選用豬、牛和魚肉餡製成的一席餃子宴。此宴席以三鮮餃為主籠,並配以青椒肉米、果肉蒸餃、什錦蒸餃、芹菜蒸餃、怪味牛肉等20種藝術餃。此桌宴席在保持了傳統風味餃的基礎上,又有一定的創新,是一種風味濃郁的宴種。
9、羅漢齋宴
是為嗜素顧客研製的一席素食餃宴,以羅漢齋為主籠,配以茄汁鍋巴、素馬蹄餃、蘋果蒸餃、五仁蒸餃、銀絲蒸餃等20種藝術餃而構成。具有鮮香味美、清淡利口、營養豐富的特點。
千年餃子宴
1959年,阿斯塔納唐墓中發現的餛飩和餃子。
餃子與餛飩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深受人們的喜愛。餃子和餛飩也是深受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食品,在維吾爾語中分別被稱為「居娃娃」與「曲曲兒」。每到周末,很多維吾爾族家庭里都會出現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的情景,當一盤熱騰騰的餃子呈上來時,幾次禮讓之後大家才拿起筷子,這樣的氛圍充滿了濃郁的家庭生活氣息。餃子在新疆的歷史也十分悠久,從吐魯番古墓中出土的餃子食物來看,1000多年前的唐代,餃子已成為新疆人民喜愛的食品之一。
餃子是漢族人民的傳統美食
餃子原本是漢族人民的傳統美食,之所以能被各族人民接受,是因為餃子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吃起來也十分可口,北方地區流傳這樣一句話:「好吃不過餃子。」有一句民謠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現在漢族人民一直保持著除夕晚上吃餃子的習俗,遠方的人們為了在這個晚上吃到家裡的餃子,都會不遠千里,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過一個熱熱鬧鬧、其樂融融的新年。在漢族新年的民俗中,除夕守歲時吃「餃子」是大餐,是任何美食都無法替代的。
人們認為餃子起源於北方黃河流域一帶,數千年來流傳至今。餃子在我國古代稱謂很多,有「牢丸」、「角子」、「餃兒」、「扁食」、「水包子」、「水煮餑餑」、「水點心」等多種名稱。在北朝時期稱之為「餛飩」。北齊人顏之推曰:「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這偃月形的餛飩,應該就是餃子。唐代文學家段成式 《酉陽雜俎·酒食》曰:「籠上牢丸,湯中牢丸。」這里的「湯中牢丸」就是餃子。「餃兒」這個詞出現在明代,明代萬曆年間的舉人沈德符撰寫的《萬曆野獲編》,提到「椿樹餃兒」。到了清代才稱為「餃子」。
學者們認為,「餃子」這個詞有新舊交替之意。除夕晚上,正是過去的一年即將結束,面臨新一年的開始,即所謂的「辭舊迎新」。這時正是農歷正月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傳說中,「夕」是一個很厲害的怪物,會在一年新舊交替時出現,貽害人間。人們相信,為除掉一年的晦氣,必須要在除夕吃一頓「餃子」。在除夕的交子時分,人吃了餃子後,會增添不少的力氣,在與「夕」的斗爭中,會變得勇猛有力。然後,男女老幼齊鳴鞭炮,幫助天神除去怪物,這一年就會風調雨順,人們也能過上幸福生活。
餃子的另外一個稱呼為「扁食」,據說這個詞在宋代時已出現了,明代時依然稱餃子為「匾食」。明代萬曆年間有個太監叫劉若愚,因受宦官魏忠賢死黨的牽連,被處斬監侯。在囚禁期間,為了給自己辯護,證明自己不是魏忠賢一黨,撰寫了《酌中志》一書,書中提到了宮廷飲食方面的許多事情:
初一日正旦日,五更即起,焚香發炮。飲食椒柏酒,吃水點心——扁食。扁食中有時暗中包有銀錢一、二枚,誰吃了這個扁食,就意味著新一年他會大吉大利。
「扁食」這個詞流一直傳至今,現在生活在喀什、和田等地的維吾爾族人都稱餃子為「居娃娃」,而吐魯番、哈密地區的維吾爾族人依然稱其為「扁食」。
阿斯塔那墓曾發現餃子
餃子歷史悠久,有些傳說認為,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發明了餃子。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看到許多百姓窮困潦倒,在寒冷的天氣下,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看到此景,心裡非常難過,由此發名了一味葯叫做「祛寒嬌耳湯」。就是將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葯材包在麵皮里,包成人的耳朵狀,放進鍋里煮熟,再發給窮困的病人,病人吃了之後,凍爛耳朵的病都被治好了。
張仲景是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被稱為醫聖,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撰寫的《傷寒雜病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著作。張仲景非常有愛心,直到大年三十還在為百姓看病,為患者送醫送葯。人們都無法忘記張仲景的恩德,每逢大年初一,人們在慶祝新年的同時,就按照「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一大早起來就吃這種食物。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後來民間流傳了大年初一吃餃子的習俗,用來紀念張仲景給窮苦百姓治癒耳朵的日子。
餃子作為一種漢族飲食文化中的重要食品,在歷史文獻和傳說故事中都有很多記錄,在新疆的考古發現中也找到了這一流傳多年的食品。195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里曾發掘出土包括餃子在內的不少食品,餃子長約5厘米,寬1.5厘米,保存比較完好,而且這里發現的餃子形狀,與現在的餃子形狀相同,雖然體積小了一些,但其本身的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更對研究新疆古代飲食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唐代的吐魯番人已吃到餛飩
餛飩是我國古老 味小吃,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湯類食物。維吾爾族人稱餛飩為「曲曲兒」,裡面的餡以羊肉和洋蔥為主,此外還有苜蓿餡和紅莧菜餡等,都非常好吃。
從古代文獻記載來看,餛飩與餃子相比歷史更為悠久。最初的餃子叫餛飩,餃子可能是從餛飩分離出來的食品,《食物志》記載:「餛飩,或作渾沌」。晉代葛洪寫的《字苑》一書作「餛飩」。南北朝時期,《齊民要術》中稱之為「渾屯」,依據造字的規則,「混沌」是食物類,後來改換了偏旁就成了「餛飩」。古代並沒有餛飩和餃子之分。到了唐朝,才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餛飩成了考究的餃子。
《莊子》里有一篇寓言故事說:世界開天闢地之前,有一個混沌的大神,他的相貌和人不一樣,臉部沒有七竅,整個人就是一團肉球。後來有兩位代表時間和空間的神給混沌鑿開了七竅,雖然混沌死了,但世界萬物卻出現了,並且變得豐富多彩。著名學者葉舒憲先生認為,吃餛飩的禮俗與道家的創世神話密切相關。
唐朝的時候,新疆的吐魯番人已經吃上了香噴噴的餛飩,這方面在考古發現中也得到了證實。1959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同時也出土了幾個餛飩,質地為小麥面,長約3厘米,寬1.9厘米,雖然出土時已經很不新鮮了,而且顯得比較陳舊,但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古老的餛飩實物了,一千多年來保存至今實屬不易,其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2. 我住在天津南開王頂堤附近,誰能告訴我這附近有什麼比較好吃的店面啊
譚魚頭:長江道和紅旗路交口 多輪道 王頂堤迎水道
鵬天閣酒樓:
地址: 天津 李七庄紅旗南路8號
電話: 23958888
地區: 南開區-王頂堤/李七庄
菜系: 海鮮
天津大學內 西餐日式料理 平均消費10元左右/人。
2.鞍山西道高級法院對過,店名:永強豆漿坊 特色:都是小吃一類的
3.新華路體育場附近的火鍋店,一過體育場就是,四川的,就是貴點,四個人連吃帶喝150左右。
4.南門外大街,粥旺府(好象建國道上也有一家)8個人花了200塊錢,還剩了好了菜
5.地點:南市食品街對面 店名:小肥羊特色:啥都涮 消費水平:100塊錢倆人吃的滿欲
6.地點:勤儉橋店名:小虎 特色:燒烤消費水平:50元(兩位包括酒水) 感觸:雖然亂但是有氣氛
7.地點:八里台師范附小對過 店名:城鑫燒烤店 特色:韓國式燒烤消費水平:兩個人一般30多塊就吃的很好
8.地點:氣象台路與電台道交口 店名:鐵真紅燜羊肉 特色:屬於涮鍋,紅燜羊肉做鍋底(冬天紅燜羊肉,夏天刨冰店) 消費水平:四個人100元 感觸:羊肉特好吃,涮的東東也很多,去嘗嘗吧。。。。
9.地點:和平區皇家花園 店名:大鬍子羊肉串 特色:物美價廉 樓上樓下都能坐 消費水平:羊肉串0.5元串 羊湯2元/碗(很好喝 強力推薦!) 感觸:冬天去最好,可以治感冒!!
10.地點:和平區貴陽路 店名:風信子水果吧 特色:物美價廉,有免費的雜志和智力玩具,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CD。 消費水平:3~20都有,根據個人喜好。 感觸:適合情侶。
11.地點:保山道對過 店名:火之味 環境:紅紅火火,很豪爽的風格 消費:主要經營燒烤系列,2個人40元就要托著肚子走出去,哈哈,很實惠,也很美味!!!
12.地點:西湖道 店名:京東美食府(清真) 特色:京東牛肉餅 消費水平:2-3人50元,牛肉餅12/張,絕對不能錯過。
13.地點:八一禮堂對面 店名:是個新疆館特色:大盤雞 消費水平:25 感觸:好吃且很飽
14.名稱:上帝廚房 地點:柳州路實驗小學旁 特色:鮮墨魚丸『蝦丸,還有鮮老湯 價位:2個人一般60-70元(豐富,非常豐富)大家不妨去嘗嘗保證不後悔。
15.地點:尖山路黑牛城道交口 店名:花正餐廳 特色:自助 烤 涮 東西不錯 飲料免費-(正宗的可樂等??漲肚) 消費水平:38元一位。 提示:去之前餓幾頓??-_-!
16.地點:凱旋門旁邊 店名:台灣臭臭鍋 特色:臭臭鍋 消費水平:三人算上酒水80元左右 感觸:味道不錯,也不貴!
17.黑牛城道與尖山路交口 上河魚村 鴨子火鍋(原名忘了) 價格一般,大家都吃得起~~
18.大港油田的鑫鑫涮羊肉 蘇大姐火鍋 還有個高檔點的坤厚食府
19.水煮魚:開發區黃海路交通銀行旁"紅房子"是吾吃過的最棒的水煮魚,每份38元.(草魚)
20.(塘)廣州道上的"川府老媽"及"千品魚府"
21.(塘)學校大街的"黃阿婆水煮魚"
22.開發區洞庭路上的"洞庭魚府"
23.河西平山道"沸騰魚鄉" 河西廣東路"沸騰魚鄉"
24.11經路上 ,翠亨囤
25.黑牛城道 金三角
26.地點:紅橋區三號路和光榮道交口往西100米 店名:"京來順" 風味:火鍋(挺純的火鍋)特點:味道不錯,店面不是很大,但是干凈.據老闆稱他的肉和東來順用的一個地方的,不管真的假的,但是肉的質量還是不錯的,強烈推薦!花費:花費不多,我們8個人里6個男(4個大槽)的2個女的吃的非常好,不到200元(白酒自己帶的).
27.滾石俱樂部(現在好象叫上海餐廳)的陽程湖閘蟹,不過價格貴了點,那裡的上海小菜很好吃
28.地點:河西區華盛廣場對面 店名:羊倌兒 特色:山西風味,羊湯最鮮 消費水平:5-10元/人,1人:一碗羊湯,兩個燒餅=5元 感觸:剛開業不久,人不是太多,但是羊湯味道不錯,也不貴。有點陝北的味道。
29.恩發成 體院北涮羊肉好吃
30.水上公園路正宗日本料理 橫濱屋 天婦羅很棒,烤魚也不錯。咖啡也很地道。價格嘛2-3個人 100元左右
31.還有坐落在靶檔道的"運德成" ,主營各種串類,羊肉串1元/串,干凈衛生, 注意:自帶餐巾紙,那裡餐巾紙一元一包!兩個人四十元根本就吃不了.
32.地點: 紅橋區本溪路 店名:羊上樹
33.土大力不錯,白堤路和濱江商廈後面都有,6個人才100多,而且特別好吃,土大力的雞翅一級棒。
34.地點:二南開旁邊 店名:小南國 特色:上海菜 消費水平:50元/人 感觸:環境很好
35.在長江道上有個賣羊湯的,店名就是全羊大補湯,鍋底有20年了哦,很好喝.
36.自助火鍋:光明橋天星河畔廣場一樓,王品火鍋,20一位,火的很!
37.十五經路與六緯路交口,大多多紅燜羊肉.不錯,還不貴,就是地方太小了,吃飯的時候排不上個.
38.西北角西關街:利德順小老飯庄,上學時經常去吃,清真館。豐儉隨意。正點去時基本沒座/
39.廣東路上有一家叫平壤料理,那是一家不錯的店。屬於韓國燒烤類,他家的烤魷魚特棒。就是有點貴,適合情侶,情調特好。注意:要脫鞋!大家試一試吧。眼見為實!
40.地點:青年路(長虹公園後門) 店名:微山湖地鍋城 消費:倆人30元(不包括酒水) 感觸:很有特色,而且不貴,鍋的種類也很多,最貴的也只在25元左右,倆人足夠吃,去試試吧,分店也很多
41.譚魚頭:長江道和紅旗路交口 多輪道 王頂堤迎水道
42.地點:南開區復康路(南大正門對面) 店名:星期五餐廳 特色:美式休閑西餐,花式調酒 消費水平:100元左右/人 今年聖誕節199元/人,隨便吃(不含酒水)。
43.還是體北環湖中路 ,清真小館,忘了名字了。特別推薦,牛鞭絕對誇張而經典的特色菜。
44.佟樓麥當勞旁新開的季諾義大利西餐廳蠻不錯的,環境很幽雅,緊挨著它的大成家快餐也挺好附近的上班族中午可以去那嘗嘗(豆漿要比永和的好喝)
45.強力推薦:氣象台路孔府酒家(地礦珠寶斜對過) 強力主打:蔥油活魚 特別提示:動物保護協會的同志慎行;對魚類有特殊感情的同志慎行; 原因:為保持鮮度,油只淋中段,活魚上桌,嘴巴一張一合;魚肉嫩滑,甚是鮮美;頭尾交給服務員熬湯......一會兒的功夫,一盆熱噴噴兒的酸辣海鮮湯就端上來了......專治感冒!別以為是服務員搞錯了,其實是廚師將蔥油活魚的頭尾,加上海參、蝦仁、銀耳、黃菜(魯菜中一種雞蛋攤的蛋皮),加少許醋,和大量胡椒粉,熬制的「海鮮酸辣湯」。這一切的一切,只需28元。
另:孔府的其他魯菜也是不錯,環境也算優雅,就是服務員歲數大了點,脾氣差了點兒。
46.河北工學院附近大同門市場,二姐沙鍋, 醬羊骨天津一絕。吃了這,再也不想去羊上樹
47.十一經路的立交橋旁!有一家 錢記燒烤店!價格公道 味道正宗
48.我強烈推薦小妹麻辣燙,在體北體育學院附近,主營麻辣燙涮鍋,好吃地說,價格便宜,經濟實惠。
49.廣東路上海道小學對過的 肥記紅燜羊肉 價格實惠,6人100元左右
50.四平道和拉薩道交口的鴻成烤串店,很好。烤魚才壹圓一串!!.
51.體院北的寶軒漁府不錯,以魚為特色,好吃,又不貴,不過的提前定座,因為太火了
52.醫科大學對面得「巴瑜人家」。
53.第二南開中學南側的一個彝族火鍋,有點特色,但稍貴。營養價值據說不錯
54.在家樂福海光寺點的一個日本拉麵味道不錯,也不貴。
55地點:金鍾河大街 店名:聚成耀 特色:便宜實惠,菜色全,盤子大量多 一盤八珍
55 乾清花餃子 環湖中路 各色餃子,煎餃最好吃,菜品也不錯。2人50多管飽,旁邊的粥城也不錯
56 利龍肘子 山西路 西式中餐(環境、擺設是西式的,菜卻是地道的中餐) 環境優雅(vip的環境更好)、 菜品精緻,各種方法烹調的肘子,肥而不膩,其它菜也很有特色,兩人80元。
下面這個是偶一個朋友告訴偶滴~
吃遍天津衛,好館子大家分享!
1 洋味食屋。天津大學內 西餐日式料理 平均消費10元左右/人。 環境和味道都不錯
2地點:高法對過(鞍山西道)
店名:好像叫什麼豆漿坊(永強)
特色:都是小吃一類的(一版)
消費水平:地球人都能承受起(還行)
3南門外大街,粥旺府(好象建國道上也有一家)
8個人花了200塊錢,還剩了好了菜
什麼都有,最愛吃的是粉蒸肉,當然還有好多粥。
4地點:南市食品街對面
店名:小肥羊
特色:啥都涮
5地點:勤儉橋
店名:小虎
特色:燒烤
消費水平:50元(兩位包括酒水)
6地點:八里台師范附小對過
店名:城鑫燒烤店
特色:韓國式燒烤
消費水平:兩個人一般30多塊就吃的很好,而且還經常吃不完!~~
7地點:氣象台路與電台道交口
店名:鐵真紅燜羊肉
特色:屬於涮鍋,紅燜羊肉做鍋底(冬天紅燜羊肉,夏天刨冰店)
消費水平:四個人100元
感觸:羊肉特好吃,涮的東東也很多。
8地點:好象和平路後面的胡同,{百貨大樓後身不遠}
店名:津門肘子館
環境:挺幽雅的,
消費:倆人50元頂天
9地點:和平區皇家花園
店名:大鬍子羊肉串
特色:物美價廉 樓上樓下都能坐
消費水平:羊肉串0.5元串 羊湯2元/碗(很好喝 強力推薦!)
感觸:冬天去最好,可以治感冒
10.地點:和平區貴陽路
店名:風信子水果吧
特色:物美價廉,有免費的雜志和智力玩具,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CD。
消費水平:3~20都有,根據個人喜好。
11地點:西湖道
店名:京東美食府(清真)
特色:京東牛肉餅
消費水平:2-3人50元,牛肉餅12/張,絕對不能錯過。
12地點:水上公園北路
名字:水煮魚香辣蟹
13名稱:上帝廚房
地點:柳州路實驗小學旁
特色:鮮墨魚丸『蝦丸,還有鮮老湯
價位:2個人一般60-70元(豐富,非常豐富)
14地點:環湖中路(消閑島附近)
店名:乾清花餃子
特色:餃子
消費水平:7人350元,剛剛好。
提示:要提前預定。
15地點:南開區二馬路今晚報大廈後面
店名:獨一處
特色:狗肉沙鍋、三鞭一花!!
消費水平:人均20元
提示:晚上6:00開門 8:30關門注意時間
16氣象台路鳳凰城對面
香香肉餅
魯菜,肉餅
經濟實惠,50元兩人
17地點:尖山路黑牛城道交口
店名:花正餐廳
特色:自助 烤 涮 東西不錯 飲料免費
費水平:38元一位。
18地點:河北區中醫醫院 大光明橋天性湖畔 紡織工學院對面假話小區地上
店名:王品
特色:涮羊肉,沒特色便宜自助火鍋,酒水,小料,主食全免費。
費水平:20元一位。
19水煮魚
開發區黃海路交通銀行旁"紅房子"
是吾吃過的最棒的水煮魚
每份38元.(草魚)
另:
(塘)廣州道上的"川府老媽"及"千品魚府"
(塘)學校大街的"黃阿婆水煮魚"
開發區洞庭路上的"洞庭魚府"
河西平山道"沸騰魚鄉"
河西廣東路"沸騰魚鄉"
20地點:凱旋門旁邊
店名:台灣臭臭鍋
特色:臭臭鍋
消費水平:三人算上酒水80元左右
感觸:味道不錯,也不貴!
21黑牛城道與尖山路交口
上河魚村
鴨子火鍋(原名忘了)
價格一般,大家都吃得起~~
22地點:紅橋區三號路和光榮道交口往西100米
店名:"京來順"
風味:火鍋(挺純的火鍋)
特點:味道不錯,店面不是很大,但是干凈.據老闆稱他的肉和東來順用的一個地方的,不管真的假的,但是肉的質量還是不錯的,強烈推薦!
花費:花費不多,我們8個人里6個男(4個大槽)的2個女的吃的非常好,不到200元(白酒自己帶的).
23地點:河西區華盛廣場對面
店名:羊倌兒
特色:山西風味,羊湯最鮮
消費水平:5-10元/人,1人:一碗羊湯,兩個燒餅=5元
感觸:剛開業不久,人不是太多,但是羊湯味道不錯,也不貴。有點陝北的味道。
24水上公園路正宗日本料理 橫濱屋
天婦羅很棒,烤魚也不錯。
咖啡也很地道。穿和服的小姐也很地道
價格2-3個人 100元左右(可能吃不飽噢,畢竟這里是講情調的地方)回家再煮泡麵吧。
25地點:南市食品街附近
店名:叫什麼重慶南方花園什麼鴨腸火鍋
特色:香,辣
消費水平:一般
26還有坐落在靶檔道的"運德成"
主營各種串類,
羊肉串1元/串,干凈衛生,
注意:自帶餐巾紙,那裡餐巾紙一元一包! 兩個人四十元根本就吃不了
27地點:河東區萬新村
店名:揚名菜館
消費水平:吃飯消費不高
28地點:河東,東興立交橋底下
店名:實惠海鮮城
特色:實惠肘子
消費水準:一人不到20,2人不到30,3人不到40。
29羊湯:廣開四馬路與黃河道交口附近,春雨羊湯,與普通羊湯館相比,這里門面比較大,價格適中,味道很好,只不過這里沒有一點素菜,最多隻是血豆腐。各種羊雜/牛雜菜多的是!24小時營業。適合兄弟之間喝酒!四個人80元以內。
便宜菜:食品街內二樓,鴨溪大酒樓,這里的菜價還是保持20年前,魚香肉絲之類的菜兩塊多,味道絕對地道,烤鴨也是一絕,我們上次四個人吃了五個菜,半隻烤鴨,四瓶啤酒,四碗米飯,一碗湯,一共55元!值!!!
30十五經路與六緯路交口,大多多紅燜羊肉.不錯,還不貴,就是地方太小了,吃飯的時候排不上個.
31廣東路上有一家叫平壤料理,那是一家不錯的店。屬於韓國燒烤類,他家的烤魷魚特棒。 就是有點貴,適合情侶,情調特好。
32、廣東湯菜館:晶華。地點:和平區鞍山道和河南路交口處
33、東北燒烤館:金富士。地點:紅橋區光榮道與丁字沽三號路交口。推薦菜式:烤茄子、魷魚餅、涼拌刺嫩芽等
34、長春道冠生園對面的麻辣湯和鐵板魷魚超級好吃
35、十一經路上的大眼鍋貼也不錯
36、水煮魚,要吃廣東路或是平山道的沸騰魚香 火鍋,要吃新興路巴渝人家的 別忘了點牛柳 肘子,要吃哈密道的利龍肘子,中西結合,味道獨特。 海鮮,吃得最優雅有品位的絕對是粵唯鮮,素有「能吃的博物館」雅號。銀子一定要帶夠啊;餃子,平山道的百餃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