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開封小籠包哪家好吃
開封馨緣小籠包,開封馨樂小籠包。
1、開封馨緣小籠包是一種來自開封的美味小吃,以傳統的調料和技法製作而成,香味濃郁獨特。它主要由小麥粉、豬肉和金鉤子混合而成,再做餃子特有的皮、餡料技術處理,每個小籠包都精心護理,使其包裝保持圓潤美觀。
2、開封馨樂小籠包是一種由開封地區出名的小籠包,以傳統的烹制方法製作而成,猶如此地既有的香味。它的主要原料是小麥粉、豬肉和金鉤子,再做發面處理,把不同的餡料添加到裡面,採用特有的手工技巧,使其更加美味。
B. 河南開封的人進來一下
1.名稱:陸稿薦 地點:南書店街南口路東另龍亭後大路也有一家(中午人太多) 特點:老字型大小 鹵豬蹄 豬頭肉味正宗
2.名稱:羊肉胡辣湯 地點:南羊市口(早餐) 特點:有羊脂塊 泡油餅 一般都來個饅頭泡泡 天天排隊
3.名稱:香辣魚庄 地點:汴京飯店北50米 怪味樓西鄰 特點:香辣爽,味道超好,鯰魚為底最好.
4.名稱:州橋日夜餐館 地點:自由路兒童醫院對面 特點:正宗開封胡辣湯 煎包.
5.名稱:老白家牛肉湯 地點:南土街(順河醫院對面) 特點:丸子不錯,湯不錯.
6.名稱:燜雞翅 地點:中城花園對面夜市 保險公司門前 特點:火候正好 外醮里嫩
7.名稱:王記燒羊肉湯 地點:漢興路 三毛溫泉對面 特點:羊肉是鹹的 做的干凈
8.名稱:孫記羊雙腸 地點 新街口西50米路南 特點 湯白 干凈 不過沒有原來實惠了
9.名稱:上當一回 地點:中山路派樓下 特點:價格便宜 麻辣鮮香.
10.名稱:東郊驢肉湯 地點:勞動路南口路東 特點:那叫一個鮮 特別是驢板腸真香.
11.名稱:逍遙鎮胡辣湯 地點:勞動路南口路東 特點:絕對正宗 煎包油條一直都保質保量
12.名稱:二國拉麵 地點:學院門夜市 公交站牌後面 特點:羊肉冬瓜鹵 麵筋
13.名稱:大國拉麵 地點:汴京橋鳥市口 特點:羊肉冬瓜鹵 麵筋 晚上不買
14.名稱:丹記火鍋 地點:十四中往西走路南 特點:羊排鍋真不錯
15.名稱:回族飯店 地點:土城東口裡走50米路北 特點:清真 絕對生菜自選鄉村風味 紅燒三槍魚不賴
16.名稱:曹老五泡饃 地點:宋門外鞭炮公司對面 特點:買幾十年了 原來在大南門就很有名
17.名稱:清島日日海鮮 地點:黃河路北段南口 特點:價格相比便宜 新鮮 聽說大廚有來頭
18.名稱:付二炒餅 地點 西司夜市 特點:薄焦脆香 價格:3.0元
19.名稱:化三驢肉湯 地點 南關華美對面路口(褲襠路西)一直走到頭 特點:餅不錯 用油煎的
20.名稱:西安泡饃 地點:市局大樓那邊小路路南 特點:單碗單做 味不錯
22.名稱:大傑燒烤 地點 河大夜市報廳後 特點:老闆說話聽著舒坦 價格便宜 用油有講究 老闆 不讓外傳
23.名稱:炸雞排(清真) 地點:勞動路十字路口西南角小灘 特點:天天排隊 雞翅真不錯
24.名稱:羊肉炕饃 地點:大南門夜市 特點:肉超多 還不貴;
25.名稱:白家麻辣羊蹄 地點:鼓樓夜市 特點:爛、香.
26.名稱:蒸餃 地點:勞動路夜市路東報亭南臨 特點:灌湯蒸餃 氣死一樓
27.名稱:炒河殼 地點:勞動夜市路西 特點:味美、實惠,價格應該在6元錢一盤
28.名稱:雞血湯 地點:三里堡夜市華美傢具城門口有家雞血湯,特點:丸子真蕉 雞珍和蘇肉也不錯,
29.名稱:川菜館(才壞手) 地點:濱河路西段 大朱屯口對面 特點:正宗
30.名稱:重慶川菜館 地點:新街口西南角 特點:正宗 實惠
31.名稱:東升面庄 地點:新天地往裡走路東 特點:傳統拉麵 多放點咖喱粉更加好吃
32.名稱:過橋米線 地點:宋都御街中段路西 特點:湯面分離 正宗
33.名稱:鹵面香 地點:晉安路西段 特點:味道香 平時我不愛吃鹵面的 不過他那的例外
34.名稱:油茶,南瓜湯,鹹菜 地點:大南門外夜市上,路南,1元/碗,鹹菜2毛/小碟,我最喜歡吃他們的鹹菜了,在那吃完了還要帶回家點 第二天早上吃
35.名稱:燒餅 地點:徐府街中間,路北;做的比較認真;五毛一個
36.名稱:三刀 地點:在東棚板街的路口。超級好吃,三塊五一斤。
37.名稱:海陸紅火鍋 地點:軍分區西隔壁 特點:夏天生意超好
38.名稱:自中刀削麵 地點:大紙房街,5中對面,強烈推薦裡面賣的鹵雞肝
39.名稱:郭記燴面燴饃 地點:西司廣場夜市丁角街東段路南。
40.名稱:伊斯蘭眼睛燒烤 地點:西司廣場夜市,丁角街中段路南 特點:新鮮肉嫩 還有板勁 真正的羊板勁
41.名稱:雞頭三 地點北門里往河大去的那個口路西 特點:冷盤實惠 喝小酒的好地方
42.名稱:常聚繪菜 地點:東內環路公交總公司往北150米小十字路口西南角 特點:聽說老闆承包了東大寺的經堂席 絕對正宗
43.名稱:孫記雞血湯 地點:六中斜對面蔡河灣 特點:品種全 名氣大
44.名稱:川味面館 地點:東司門往南20米路東(四院門口) 特點:不僅面做的好 別望了嘗嘗那的潮州丸子 買的是散酒 有竹葉青 女兒紅 狀元紅等
45.名稱:老九餃子館 地點:美美百貨後面 特點:味好個大
46.名稱:邢記酒菜 地點:西司夜市 丁角街中段 特點:據說已是20年老攤 特別推薦酸辣綠豆芽炒的不錯
47.名稱:西門鄭羊雙腸 地點:大梁門外路南 特點:干凈 湯也白 最主要還是實惠
48.名稱:陳偉驢肉燴面 地點:黃河路(25中南隔壁) 特點:湯味鮮美 調肉 調板腸 還有爐肝 好多天沒去了 饞
49.名稱:炒河殼 地點:石橋口十字路口西北角的小門面 特點:味道鮮美 價格不貴
50.名稱:三元扣碗城 地點:朱雀園中行對面的內環路,臨近三職專,特點:最好吃的是腐乳肉;
51.名稱:柳四手工面 地點:石橋口十字路口往南30米路西(原包府坑的那家) 特點:真正現場手擀麵 面勁道
52.名稱:虎子瓜子 地點:丁角街 特點:子飽
53.名稱:西坡街20元火鍋 地點:西坡街北口往南100米路東 特點:實惠 價格便宜 不過人太多了 每次去都要排隊
54.名稱:穆家烤魚清真大排擋 地點:宋門夜市最南邊 特點:烤魚正宗 還有羊肉水餃比較鮮
55.名稱:三妞大排擋,地點:宋門夜市從北數第三或第四家,特點:夜市生意最好的大排擋燒茄子,燒大腸,全鍋砂鍋。
56.名稱: 燒雞公 地點:西門大街(大興派出所對面)特點:絕對柴雞 活的現點現殺 味道一絕 愛吃雞的朋友一定要嘗嘗 免的後悔
57.名稱:蘇聚黃燜魚 地點:汴京橋往東30米路南 特點:正宗
58.名稱:張老五羊肉湯 地點:胭脂河往外馬號街拐30米 特點:味鮮 店鋪有一種老食堂的感覺
59.名稱:馬華拉麵 地點:學院門那土街的胡同里 特點:傳統拉麵 小菜味到也不錯
60.名稱:炒赤豆:地點:勞動路口休閑餐吧 特色,好吃實惠 價格,3元/份(好象)
61.名稱:上當一回:地點:新街口西南角向西50米 特色,麻辣鮮 價格,不怎麼買單,和市面上一樣吧!
62.名稱:擀麵皮 地點:五福路東段路南「擀麵皮大王」 特色,香辣 價格,1.5元/小碗 2.0元/大碗
63.名稱:龐記桶子雞 地點:北羊市口 特點:絕對正宗
64.名稱:韓記杏仁茶 地點:西司廣場夜市 特點:杏仁茶、八寶粥、干凈、味道很好
65.名稱:義盛齋羊肉湯 地點:曹門往東勞動路再朝北一點兒,路西特點:湯鮮,肉味兒好,品種齊全,朋友們去嘗嘗
66.名稱:遠記涮牛肚 地點:鼓樓廣場 西司夜市 勞動路 特點:他自己配的辣椒一定要嘗嘗 真實越吃越香 過癮
67.名稱:三勝街羆搶�?地點:三勝街丁字路口往東20米 特點:定量銷售 完了沒有 天熱了還要放暑假
68.名稱:開封拉麵 地點東郊工業派出所往北50米路東 特點:正宗 麵筋道 就是晚上不營業
69.名稱:拜記甜食 地點:宋都御街 牌坊下東口朋友已經在那裡吃了 8年了,她是這樣形容那裡的甜食的原料都是天然的,自製的,甜而不膩,口味純正,品種很多。特別是玫瑰汁鮮奶,橙汁,關鍵是價格不,
70.名稱:中州餐館 地點:大南門里下坡路東舊房子 特點:冷盤味調的真不錯 手工撈面和水餃都不錯
71.名稱:老婆繪面 地點:和平街中段路東 名稱:老頭繪面 地點:一樓後面那條街路北
72.名稱:曹記甜食 地點:書店街北頭,曹記,這家店有年頭了,裡面的原汁赤豆很好吃的說,還有黑涼粉也不錯 我每次必點的,大家可以嘗嘗
73.名稱:爆米花 地點:一個是書店街北頭的,也叫曹記,另一個在東苑大酒店路口,第一家,這倆家的米花奶味實足,不過都是傍晚才出來
74.名稱:來順刀削門 地點:鵓鴿市中段路東 特點:面味正宗 店小人多 沒座竟然有人端著碗在外面吃
75.名稱:蔣記擀麵皮 地點:相國寺大市場對面 特點:正宗
76.名稱:正宗九九鴨脖 地點:中山路南段牽手情(原四小那一家) 特點:千萬要嘗嘗那的鴨腸 辣的超過癮
77.名稱:鴨血湯 地點:胭脂河市場 特點:裡面有粉條,南京風味小吃
78.名稱:米尚記米線 地點:東司門往男30米 路西
79.名稱:桂林米粉 地點:省府西街小學斜對面,東苑大酒店對面的和他是一家。
80.名稱:炒涼粉:感覺馬道街中間有家可以,夜市南邊從右數第一家的,東苑夜市路北的那家也可以。就是感覺給的太少。
81.名稱:真菌面 地點:西坡街北路中路東 特點:湯做的想奶一樣白 鮮
82.名稱:雪菜面 地點:西大街大興市場路口路北臨大街 特點:面喂正宗 菜味也可以
83.名稱:秦鎮大麵皮 涼皮,米皮,涼面:我覺得西郊商場的長風花園那裡的「秦鎮大麵皮」那家的,這三種做的都不錯,我經常在那裡吃。馬道街鋪鴿市 那裡有家調的涼皮也不錯。挨著賣熟肉的那家的炒米皮可以。
84.名稱: 金記煎餅果子 地點:書店街中十字路口夜市只有 特點:統一地點同樣東西 竟敢開四個灘 其中一個說是名師主理還要加錢 愛吃不吃 炒做的恰到好處
85.名稱:大梁包子 地點:南書店街南口路東 特點:干凈 味道香 就是天天都要排隊
86.名稱:老扁米線 新地址:東大寺門回族食品市場網北走路東 特點:吃著過癮
87.名稱:雞血湯 地點:宋都御街往裡走,解放胡同口,晚上有 味道可不錯,我感覺比蔡河灣的還好喝 他那兒還配有不同扣碗,有牛肉丸子,雞酥肉,雞珍和雞腰。其中雞珍最好吃,是他們自己家鹵好又蒸出來了,味道很不錯。
88.名稱:拿拿味羊肉串 地點:馬道街路南
89.名稱:辣子兔 地點:夷山夜市南段 特點:做的比較正宗 實惠
90.名稱:科技炸雞 地點:省府前街 (科技市場對面) 特點:特別是炸雞翅真不錯 我也喜歡他的炸雞皮 有機會都樣嘗嘗呀
91.名稱:三刀 地點:雖然滿大街都是,寺門南邊小路口有一特胖老太太賣的三刀,綠豆糕,花生糕。
92.名稱:風味兔肉 地點:北羊市口 特點:稍微有一點南味
93.名稱:炒紅薯泥 地點:又一新飯店(可是開封老字型大小噢) 特點:絕對老名吃 開封一絕
94.名稱:油炸裡脊 地點:馬道街南口(人民大樓隔壁) 特點:人多 還有炸鵪鶉也不錯
95.名稱:岳記板栗 地點:書店街南口 特點:好剝 特別甜.
96.名稱:朱廣義包子 地點:最大的店在漢興路東口路南 特點:早餐包子味香
97.名稱:散裝冰水 地點:宋都市場南口 特點:味濃 回味無窮 價格:5毛一杯
98.名稱:雷記烤魚 地點:西司廣場夜市 特點:味道很不錯 外焦里嫩.
99.名稱:紅油擔擔面 地點:包府坑三毛旅行社對面 特點:味道真不錯 每次路過了都要來一碗 再來個啤酒 真美
100.名稱:漏餡餃子館 地點:龍成香榭里北大門外 特點:餡大皮薄
C. 開封名吃
鄭州南站、北站、德億站都有到開封的公交車,開封中心站、金明站、汽車西站。
從火車站坐3路車到學院門站下車,十字路口向東走……我也不知道距離是多少了,反正走著就能看見了……到東大寺市場,然後朝著市場裡面走,有個老奶奶買的雙麻火燒很好吃的,在往裡走是白家花生糕,最正宗的。
鼓樓廣場麥當勞旁邊的那條街上,有個叫善義堂的清真寺,門口有個小車賣點心的,三刀、糖餃子什麼的,那家的點心都很好吃
還有書店街,在北書店街上有一家老字型大小的點心店,玫瑰餅最有名、但是其他的也都很好吃,什麼棗泥的、椒鹽的、松子的、青梅的,品種還挺多的,味道也都很好。
D. 開封哪裡有好吃的餃子和灌湯包啊
黃家灌湯包,第一樓灌湯包,梅園餃子。小吃的話,西司廣場,河大西門以及鼓樓街,注意,鼓樓街有兩個小吃的夜市,一個在外面的大街上,一個在整片規劃的廣場里,進門處有牌坊。
E. 開封包子哪家比較正宗實惠
開封的灌湯包嗎?一般大家都認為第一樓的灌湯包比較正宗,但是比較貴。建議去黃家,那的包子沒有第一樓貴但味道跟第一樓不差啥,因為黃家的包子廚師原本是第一樓的。
F. 開封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1、灌湯小籠包。開封的小籠包特別講究,薄薄的皮製出的包子,皮像菊花心,有「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的說法。讓人很有食慾。以第一樓的最為有名,但是價格稍貴,可以去黃家包子品嘗,分店較多,價格也相對實惠。
2、桶子雞。桶子雞相傳於北宋時期皇宮御膳房傳出,其選料嚴格、製作講究,成品形體圓美,不裂口,不破皮,色澤鮮黃,味香爽口,入口嚼起來既嫩又脆,油而不膩。適合整隻趁熱撕吃。
3、鍋貼。鍋貼有些類似於餃子,用麵皮裹以肉餡,製成小船形,然後依次排放在平底鍋內加入清水用武火煮制,水干後,再澆上稀面水,待水耗盡,淋入花生油,再用文火煎制,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黃家包子店、稻香居的鍋貼不錯,值得一嘗。
4、炒涼粉。炒涼粉是開封人很喜食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熱香鮮嫩,焦而不糊。在開封的不少地方(尤其是夜市)都有出售攤點。
5、黃燜魚。黃燜魚選用的是黃河中的野生小雜魚草魚與小鯽魚,加之各種大料以及鹵湯燜制而成。色澤金黃,味道鮮美,魚肉筋道、無刺、不腥、不牙磣,食後回味無限。
G. 開封名優小吃
小籠灌湯包
開封小籠灌湯包已有百年歷史,創始人是黃繼善。現有國營第一樓包子鋪經營,是著名風味面點。
原料配方:
精粉5公斤豬後腿肉5公斤小磨油1250克醬油400克料酒150克薑末150克味精55克鹽100克白糖35克
製作方法:
1.將豬後腿肉絞成餡,放入盆內,加上醬油、料酒、薑末、味精、鹽、白糖。冬季用溫水4升,夏季改用涼水3.5升,分5~6次加入餡內,攪成不稀不稠的餡,最後放入小磨油攪勻。
2.將面倒入盆內,兌入2.5升水(冬季用熱水,春秋季用溫水,夏季用涼水),把面和勻。和面時不要將水一次倒入,先下少許水,抄成面穗,再逐步把水下足和成面塊揉勻。反復墊面三次,將面由軟和硬。再用手沾水扎面,和成不軟不硬的面塊。
3.將和好的面從盆里抄在案板上,反復揉,根據面的軟硬情況適當墊入乾麵,反復多盤幾次,搓條,下成15克重的面劑,擀成邊薄中間厚的薄片,包入20克重的餡,捏18~21個褶。
4.將包子生坯放入直徑32~35厘米的小籠里,用旺火蒸制。蒸的時間不宜過長,長了包子易掉底、跑湯,要隨吃隨蒸,就籠上桌。食用時配香醋、蒜瓣。
產品特點:
皮薄餡大,灌湯流油,成品出籠後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去像菊花。
第一樓包子
這是開封從古至今就有名的第一樓包子,它的特點就是皮薄餡鮮,屬於灌湯包。皮不是發酵的面蒸的,就像餃子皮,但很爽滑,餡鮮而細膩。配上老陳醋,味道更獨特。
馬豫興「桶子雞」
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馬豫興」是開封有名的傳統食品老店,全名「清真馬豫興雞鴨店」。最初於清同治三 年(1864年)由馬永嶺在鼓樓東南側設店開業,桶子雞是其經營的主要品種之一。
「馬豫興」桶子雞體形渾圓完美,色澤鵝黃,油潤光亮,食之肥而不膩,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為開封酒會宴席上必備名菜。 燒雞,北宋稱「熝雞」。熝,即煨烤之意。北宋時期東京(開封)城內經營熝雞的名店眾多,爭相媲美,製作工藝極高。
三鮮蓮花酥
三鮮蓮花酥,形態如同含苞初綻的蓮花,味道芳香、酥鬆可口,是開封著名的傳統糕點。三鮮蓮花酥選用精粉、白糖、雞蛋、豬油、麵粉按分配比例製成面團;把棗泥、山楂糕、蜂蜜、香精製成餡料,用面團包餡製成高樁、圓形坯子,最後,用刀輕刺三下,使餡外露,以雞蛋剝皮入爐烘烤。經精製加工而成的三鮮蓮花酥,色調淡雅逼真,形象維妙維肖。食之,使人心曠神怡,大有吞食仙果之感。
五香兔肉
一提起開封的五香兔肉,許多外地人都會贊不絕口。五香兔肉,工藝獨特,鹵制精良。一般選用1.5公斤以上的野兔製作。先將野兔開膛,剝以去內臟,風干七天以後,入冷水浸泡,然後剁成塊,用開水氽後洗凈,分層次擺入鍋內。擺放時在中間留一圓洞,再把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蘋果、豆蔻、丁香、冰糖、面醬、白糖等輔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圓洞中兌入老湯,用武火燒煮一小時後,再用文火煮一小時,涼後撈出即成。成品香味撲鼻,無草腥味,咸香發脆留味綿長。
開封套四寶
套四寶是開封的傳統菜餚,堪稱「豫菜一絕」。「套四寶」絕就絕在集雞、鴨、鴿、鵪鶉之濃、香、鮮、野四味於一體,四隻全禽層層相套,個個通體完整,無一根骨頭。每當酒席宴會上過幾道菜之後,這道菜便用青花細瓷的湯盆端上,展現在食客面前的是那體形完整、浮於湯中的全鴨。其色澤光亮,醇香撲鼻。當食完第一層鮮香味美的鴨子後,一隻清香的全雞便映入眼簾;雞肉吃後,滋味鮮美的全鴿又出現的面前,最後又在鴿子肚裡露出一隻體態完整,肚中裝滿海參丁、香菇絲和玉蘭片的鵪鶉。一道菜餚多種味道,不肥不膩,清爽可口,回味綿長。套四寶屬衙門派,製作精細,色香味形十分講究,製作時費工費時,技術不過三硬不行,火候掌握不好也不行最復雜的是剔骨,全神貫注,猶如藝術雕刻。以頸部開口,將骨頭一一剔出,個個原形不變。有的地方雖皮薄如紙,但仍得達到充水不漏。剔骨後將四禽身套身、腿套腿,成為一體。套四寶始創於清末開封名廚陳永祥之手,陳曾為慈禧太後辦過「御膳」。陳家名菜達300多種,「套四寶」屬其的一顆明珠,目前由陳景和三兄弟繼承祖業,將此菜發揚光大。
鯉魚焙面
"開封溜魚焙面"是開封的傳統依然隹餚之一,久負盛名。焙面也稱龍須面。據《如夢錄》記載:明清時,開封每年農歷二月初二,稱為"龍抬頭","筵客吃龍須面,節禮送面"。當時製作"龍須面"。只是用水煮熟,後改炎焙制的方法。故稱為"焙面"。
鯉魚焙面是開封傳統-名菜,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須面"兩道名菜配製而成。傳說,清代慈禧太後逃難時停留在開封,開封府名廚貢奉"糖醋熘魚"和"焙面"。慈禧見狀後,心血來潮說道,鯉魚靜躺盤中,大概是睡著了,應該給它蓋上被子,免得受涼。隨之起筷將"焙面"覆蓋魚身,"鯉魚焙面"從此傳為佳餚了。其特點是色澤棗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發絲,蓬鬆酥脆。
鯉魚焙面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它是用開封黑崗口至蘭考東頭這段黃河出產的鯉魚(重一斤左右)。這種魚肉味純正,鮮美肥嫩。鯉魚經過初步加工後,兩側剞成瓦楞花紋,下入熱油鍋內炸透;再加以白糖、醋、薑汁、蔥花。
菊花火鍋
菊花火鍋盛行於晚清宮廷內,傳入開封以有近百年歷史。因開封的市花是菊花,因此原料來源得天獨厚。它以鮮魚為主(有「四生」和「八生」之別)。火鍋內兌入雞湯滾沸,取白菊花瓣凈洗,撕成茬絲灑入湯內。待菊花清香滲入湯內後,將生肉片、生雞片等入鍋湯熟,蘸汁食用,其滋味芬芳撲鼻,別具風味,被視為火鍋家庭中之上品。
大京棗
大京棗是開封糕點的傳統名產,素負盛名。大京棗古稱「蓼花」,它以優質糯米、糖粉、飴糖、植物油等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坯、油炸、透漿、拌糖粉幾道工序製成。成品呈圓柱形,金黃色,外粘白糖,外觀飽滿,膨脹適度,內部組織為絲網狀,無空洞,無硬心。吃著酥香可口,入口即化,營養豐富,是老少皆宜的美味糕點。
燴面
用上好的羊骨湯加上枸杞、沙參還有很多葯善墩的哦!
雙麻火燒
此點是開封名小吃。多作早點、夜宵。配油茶吃。
原料配方:麵粉2.5千克植物油1千克大料面5克芝麻500克鹽50克
製作方法:
1.制芝麻仁:將芝麻用涼水浸泡至用指一捻能去掉皮時,撈出瀝干水分,用石臼搗或用抹布裹住揉搓,將芝麻皮去掉,成芝麻仁待用。
2.制酥:鍋置火上,倒入油600克,燒至八成熱,將鍋端離火口。放入麵粉1.5千克,用鐵鏟翻勻,攤在案板上晾涼後,加入鹽、大料面,用手揉成酥面團。
3.制皮面:將另外1千克麵粉倒在案板上,中間扒一下小坑下入400克植物油、約500毫升水,拌和均勻揉光成皮面團。
4.成型:按皮面四成,酥面六成的比例,用皮麵包著酥面,擀成1厘米厚的長形片,順長折起來再擀薄,反復二三次。最後捲成卷。揪成50克一個的劑子,逐個揉圓,用手按扁。另取如小棗一樣大的面塊,沾上油,包在中間,用擀麵杖擀成邊厚中間稍薄的圓餅。把圓餅兩面刷上水,粘上芝麻仁,正面(即光面)粘的芝麻多些,背面粘的少些。逐個做好放在案板上。
5.烤制:鏊子放火上,擦凈,燒至七成熟,用刷子刷上一層油,將做好的餅背面(收口的一面)向下,放在鏊子上焙。至底面發黃時翻身。鏊子上再刷油,燒餅在鏊子上邊焙邊轉動,焙成均勻的金黃色時起出。再將餅下入爐膛內烤。先烤背面,燒至餅虛紅黃色即成。
產品特點:口感酥焦,透五香味。
芝麻翅中翅
到開封你要吃正宗的豫菜——這里可是千年開封府啊!豫菜的用料一般都很家常,妙在調味和火候。芝麻翅中翅其實就是腌雞翅外裹蛋汁再蘸芝麻,放油中炸。炸熟的蛋汁酷肖蟬翼。豫菜中難得有這樣美麗又美味的菜。
紅薯泥
凡吃過杞縣紅薯泥的人,無不嘖嘖稱贊杞縣人的獨具匠心。名食紅薯泥的主要原料就是我們常見的紅薯,有些地方也叫「白薯」、「地瓜」、「番薯」。它的製作方法很講究,需先把紅薯煮熟,剝掉外皮,去其內絲,用干凈的白布包裹起來,軋壓成泥,然後將白糖倒入鍋內化成糖漿,兌入香油、紅薯,不斷攪拌,呈柿紅泥狀。裝盤後,分層放山楂丁、玫瑰片、青紅絲、桂花糖即成。此菜味道甘甜,爽口開胃,色澤鮮艷,營養豐富。
花生糕
開封盛產花生,以花生為原料製作的花生糕,獨具地方特色,久負盛名。該品以精選花生仁為主料,輔以白糖、飴糖等。經過熬糖、撥糖、墊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製成。成品呈片狀,多層次,顯細明網路,疏鬆度強;食之口酥鬆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為廣大群眾所喜食。
H. 開封有哪些美食
開封屬於河南省。在古時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被譽為八朝古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開封不但歷史文化悠久,美食也很多,今天小編給就大家介紹一下開封的10大名吃。
1、開封小籠包:開封小籠包風味獨特,歷史悠久是開封名吃之一。其選料講究,製作精細。一般是用豬後腿的瘦肉為餡,精麵粉為皮,爆火蒸制而成。其特點是: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
2、鯉魚焙面:是當地的傳統名吃很有特色,是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須面"兩道菜配製而成。在當地有著"先食龍肉、後食龍須"之美譽,其特點是色澤棗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發絲,蓬鬆酥脆。
3、汴京烤鴨:又名東京烤鴨,始創於宋朝,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用填鴨、蜂蜜、京冬菜等製成。其特點:外皮酥脆,內肉嫩香,色澤柿紅。非常好吃。
4、開封桶子雞:是當地的傳統名吃,相傳始創於最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其特點:渾圓完美,色澤鵝黃,油潤光亮,肥而不膩,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是當地酒會宴席上必備名菜。
5、開封雙羊腸:是開封當地的特色小吃之一,相傳始創於明代,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用羊的大腸和小腸熬制而成,一般做法是將羊的大小腸小腸洗凈,灌上羊血煮熟後切成半寸長,在與胎胞羊、羊腰、羊腸一起入下鍋,煮到湯色澤紅、白、綠相間即成,其特點:醇香無膻,湯鮮肉美。還有溫補腎陽、強體壯身的功效。
6、陳留豆腐棍:是開封市陳留鎮的傳統特產。因始創於陳留古鎮,故稱陳留豆腐棍。是由黃豆漿炒制而成,形如棍,中間是空的,可以煨、燒、炒、釀等可做成數十種不同口味的菜。不管是做成哪種菜都很好吃的,而且營養豐富。
7、炒涼粉:是當地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風味小吃,在開封很多地方都有賣的。其做法:涼粉為主原料,在加入少量的油,豆醬、蔥、姜,然後用鍋蓋燜一下即成。其特點:熱香鮮嫩,焦而不糊。
8、燙面餃子:是當地傳統風味小吃,相傳始創於北宋時期的。是用燙面和死面和在一起做皮,以韭黃或鮮肉作餡,形似月牙,上鍋蒸制而成。其特點:湯鮮味美,麵皮筋光香甜。
9、開封鍋貼:是當地是聞名的風味小吃,是用鮮凈肉、嫩韭黃、原油、花生油、小磨油、料酒、薑末等製成肉餡,然後用精粉麵皮包成小船形,然後依次排放在平底鍋內加入清水煮,水干後,再澆上稀面水。最後待水稍盡後,在淋入花生油,再用文火煎制,底部呈柿紅色即成。其特點:灌湯流油鮮美溢口,再配上香醋、蒜瓣,別有風味。
10、羊肉炕饃:是開封著名小吃之一,也是很多吃貨們最愛吃的開封小吃之一。是用薄薄的白面餅中間裹著羊肉末和一些特製的調料,吃起來面餅筋道,焦香肉末味十足,很有嚼頭,要趁熱吃,這樣最好吃了。
開封的小吃實在是太多了,以上十種有你喜歡的嗎?還有哪些是你喜歡的呢?
I. 開封最好吃的餐館有哪些
開封好吃的多,要說最好吃,莫過於8家餐飲類「老字型大小」餐館,開封人可以繼續補充~
1、開封第一樓包子
開封第一樓的前身是「第一點心館」,於1922年創立,主要經營灌湯包和吊鹵面等風味小吃。
2006年,開封第一樓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一批「中華老字型大小」名單。次年,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又被列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址:總部位於開封市寺後街8號。
2、開封又一新飯店
又一新飯店的前身是「又一新」,於1906年創立,被譽為正宗豫菜第一家。
其特色菜餚「糖醋軟熘鯉魚焙面」、「琥珀冬瓜」、「炸紫酥肉」被認定為中國名菜。
南南自打看過《1942》就對范偉做的鯉魚焙面充滿了好奇,所以第一次去到開封 旅遊 ,首餐便特地選在了又一新。
地址: 開封市鼓樓區鼓樓街22號。
3、開封新生飯庄
開封新生飯庄於1930年創立,是開封老牌清真菜館,多年前就已經在鼓樓邊上有一席之地。
各種羊肉牛肉類的都好吃,推薦扒羊肉、原油肉等牛羊肉菜。
來開封 旅遊 ,當然不能吃川菜湘菜,清真菜,羊湯肉串,蝦蟹和夜市才是必吃!
地址:開封市鼓樓區鼓樓街66號。
4、馬豫興雞鴨店
開封馬豫興雞鴨店創立於1853年,如果說開封靠一隻雞征服世界,那可能就是馬豫興的「桶子雞」。
咸香津道、好吃不膩,這個南南必須好評,不過桶子雞略偏咸,口味清淡的友友慎重買喲。
地址:開封市鼓樓區鼓樓街32號。
5、開封陸稿薦鹵肉
開封「陸稿薦」醬肉老店創立於清同冶元年(1862年),慈禧太後曾在光緒二十七年,攜群臣在開封做壽聚宴,「陸稿薦」數道名饈作為壽禮貢品,倍受禮遇。
百年以來一直以經營著名的醬汁肉、五香肘花、南味香腸、五香板肚等,深受吃客的青睞。
地址:開封市市轄區南書店街74號。
6、朱仙鎮五香豆腐乾玉堂老店
朱仙鎮是全國四大古鎮之一,這里製做的五香豆腐乾已有好幾百年的 歷史 了,是開封市朱仙鎮 歷史 悠久的地方傳統名吃。
早在明末清初,朱仙鎮「玉堂號」製作的豆腐乾就以香味入骨,堅韌筋道、回味濃香、色味俱全、久貯不壞等特點而聞名天下。
地址:開封市朱仙鎮。
7、沙家醬牛肉
沙家醬牛肉創立於光緒23年(1897年),在開封小吃中,是一道獨特醬香型小吃。
醬牛肉由百年老湯精心燉制而成,有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補中益氣、滋養脾胃的功效,適用於筋骨酸軟、貧血久病、中氣下陷、氣短體虛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地址:開封市寺門回民一條街。
8、興盛德麻辣花生
說到開封小吃 ,一定少不了興盛德,他家最有名 的就是麻辣花生,在開封不少飯店內,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不能說最好吃,只能說開封比較不錯的老餐館之一,我推薦有二十五年 歷史 的鳳凰餐廳,,主營宴席,零點,傳統豫菜,地道開封菜,好吃不貴,性價比高,值得光顧,,,
大花園『』百年陳家菜『』的套四寶、鯉魚焙面是流傳百年的名菜。
因為我目前就在開封上學,所以說我簡單地說一下我對開封 美食 的一些收藏吧。
開封比較地道的食品和大多數城市一樣,都是隱藏的小小巷子裡面兒的,而非是一些比較大的排面的地方。
先說一下我最近發現的一家吧。那就是在開封小南門附近的華三驢肉湯。這一家店是我一個開封本地的同學帶我去的,當時覺得驢肉湯有啥好喝的,但是當我嘗完以後以後發現真的好喝,他整個驢肉湯的配料都和其他湯不太一樣,而且他的餅子切的非常有口感,不是非常細,非常薄的那種,而是那種很筋道的面。最主要是它的口味有一種麻麻酥酥的感覺,而且搭配她自己特製的驢肉,那簡直好吃到飛起。
第二家店就是一個小吃店了,那就是燜雞腿兒,他就在老河大西門的夜市裡面。那家的門雞腿兒,據說已經有了七年的 歷史 ,每天晚上在那排隊著的人都可以說是很長很長的了。以前不太知道他們家的味道怎麼樣,有一次花了很長的時間排隊去嘗了一下,確實很不錯,他們的雞腿兒是有他獨特的醬料製作的,而且悶的鍋爐也很有講究,肥而不膩,特別好吃。
當然還有一些店需要我去發現。先給大家推薦這么多啦,謝謝,
開封最好吃的餐館有哪些?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汴梁、汴京,是河南省地級市。
到開封 旅遊 ,必定品嘗開封的 美食 ,那麼這里來說說開封最好的餐館有哪些?其實開封的餐館無數。這里推薦開封最好的餐館參考如下:
1、第一樓
開封第一樓是一家百年老店。該店所經營的「第一樓小籠包子」,系傳統名吃,源於北宋東京名吃「王樓山洞梅花包子」。第一樓小籠包子造型優美,其形之「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
2、王饃頭
王饃頭是開封魚池沿的百年老字型大小。有人說,在開封,如果誰沒聽說過王饃頭,沒吃過他家的老三絕「拉麵、菜盒、雞蛋灌餅」,那他一定算不得一個真正的老開封人。王饃頭拉麵館地處開封市西門外的魚池沿街,火神廟的對面。現已已多家連鎖店。
3、邢家鍋貼
邢家鍋貼由開封「邢家鍋貼老店」獨家奉獻。現由邢振業老師的遺孀攜子孫在店裡親自操作指導,質量上乘。食客贊譽其特色為:「皮薄餡大形似船,黃焦酥脆翅淋連。灌湯流油清香味,正宗 美食 傳百年。」
4、全美老店
全美老店位於城西街道漢興路永合麗景南50米。全美老店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69),已有百餘年 歷史 ,創始人衛荀喜先生為老店取名「全美」寓意十全十美。全美老店主打全美傳統糕點,用料考究,技藝精湛,又獨具宮廷御膳風格,其色澤、風味都有獨到之處,備受中外顧客青睞。
5、中興樓
開封市玉泉中興樓飲食有限公司系直接掌控開封地區最大規模的百年老店-中興樓餐飲連鎖企業。中興樓飯店的前身「中西樓」在上世紀20年代號稱開封回族飯店「第一家」,它的牛羊肉菜、燴三袋、金銀絲、涮羊肉、水爆肚、油爆肚、鍋燒肉、焦燒肉、軟燒肉等廣受各方食客喜愛,特別是燴三袋,成為漢族食客有回族席上爭嘗之物。
6、梁山烤肉
開封梁山烤肉店位於大梁路與黃河大街交叉口西北角西郊鄉政府西隔壁萬勝路8號。推薦菜: 梁山芝士黃薯/紫薯、進口澳洲牛肉、四月齡羔羊肉等。
7、稻香居
開封稻香居始建於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稻香居飯店開業為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推薦菜:炒紅薯泥、雞蛋湯、黃燜魚、鍋貼、紅薯泥、汴梁醬牛肉等。
8、明堂飯庄
朱仙鎮明堂飯庄系河南省老字型大小,朱仙鎮清真飲食 歷史 悠久,源遠流長,是與伊斯蘭教傳入朱仙鎮而同步的,已有上千年的 歷史 。朱仙鎮清真十大碗是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五個籠菜和五個湯菜組成,五個籠菜分別是(黃燜雞、小蘇肉、大蘇肉、肉丸子、白燉肉);五個湯菜分別是(肚肺湯、燉肉片、燉腐竹、黃花菜、雞蛋湯)。
9、大宋逍遙胡辣湯
大宋逍遙胡辣湯成立於2015年,一經問世便深受開封人民的喜愛,也成為了全國各地來開封 旅遊 必來的打卡之地。這里有開封最好喝的胡辣湯。
10、九千歲串物料理研究所
九千歲串物料理研究所,是開封首家粉色主題串物料理店,分別在澳洲和日本有一家私房串串店。鍋底有兩種,一是重慶下河幫老牛油鍋底。下河幫川菜向來以大方粗獷,不拘泥於材料著稱,俗稱江湖菜,霸道過癮,自帶重慶的火辣。秘制番茄鍋是從烏克蘭濃菜湯--羅宋湯啟發而來,同時九千歲串物料理也是開封首家將海鮮融入川味的串串店。
等等。
最好吃的現在都沒有了,一樓原來在鼓樓西邊路北老店是最好的,一籠15個。南關百貨大樓南隔壁天津蒸餃是最好的,現在找不到了。南土街老開封劇場隔壁北京館的炒餅是最好的,現在幾個都是假的。御街口南邊路東的老府門的豆沫是最好的,現在沒有了。鼓樓東南角的餃子館是最好的,後來遷到西北角變壞了,現在也不咋地了吧...
前年去玩雲台山路過開封,特去品嘗了開封特色菜,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鯉魚陪面,真是難吃,和.灌湯包在一家最有名的老字型大小吃的,衛生還行,都不如哈爾濱道里區.的開封包子店的好吃,雙羊湯那教一個大油湯都沒法喝,倒是竹桶雞,.澮面.有點特色。.
許多人一說開封的名吃就會想到開封灌湯包,而不錯的飯店的話,人們都會想到開封第一樓,其實記得七、八十年代第一樓的小籠包確實好吃,二零一三年我回開封探親、朋友說好多年沒去吃一樓的包子,剛好你回來了我們一起去吧。
我們是晚上七點去的,八點多就催我們快吃,說要下班了。說實話菜貴不說也一般般,其中的味道和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包子還真沒有其他小店的好吃,而且也沒有沒有什麼特色,甚至說路邊地攤的味道都比一樓的好吃,當然小吃攤的肉有點讓人不放心。
其實開封還是有不少的名吃和不錯的飯店的,像新新飯庄的「羊肉蒸餃」,宋都御街的「稻香居鍋貼」,味道名廚的「汴京烤鴨」,晉安路的「百歲魚」和鹵面香的「紅燒肉鹵面」,王饃頭的「雞蛋灌餅,韭頭菜盒,炸醬面」,明堂飯庄的「十大碗」等。
我家是開封的,不是吃貨,我也不知道哪裡好吃。但是別去小宋城那些就行了,比較貴還不好吃。
開封 美食 多不勝數,讓人回味無窮,來到開封轉一轉,不到夜市嘗一嘗,開封幾乎就白來了!
首先,黃家老店
黃家老店的開封灌湯包是開封相當正宗的,全國各地的人或許都聽過開封灌湯包,但來到開封時卻不知道哪裡的最正宗。開封第一樓是第一的百年老店,它的灌湯包馳名中外,但近年來卻不勝從前。來開封時,開封本地朋友告訴說:我們一般請朋友吃灌湯包,從不去第一樓,只去黃家老店,這里的灌湯包很正宗
其次,金杞楚砂鍋
按照道理來講晚上才是砂鍋賣的最火爆的時候 可是這家店中午人也超級多 店內有三間屋子, 美食 菌去的時候都坐的滿當當 明明有這么旺的人氣, 老闆還擺擺手說晚上才是人多的時候。雞蛋砂鍋顏值很高,幾乎來這里的顧客都會點一份。
接著是化三驢肉湯館,每天都會有許多人來這里品嘗驢肉湯,早上有不少的美團小哥在外面等著接單。
最後是書店街的大梁包子鋪,它家的包子很好吃,每天都有不少人來排隊買包子,而且他家的包子只賣一上午。
J. 開封有哪些好吃的
小籠灌湯包
開封小籠灌湯包已有百年歷史,創始人是黃繼善。現有國營第一樓包子鋪經營,是著名風味面點。
原料配方:
精粉5公斤豬後腿肉5公斤小磨油1250克醬油400克料酒150克薑末150克味精55克鹽100克白糖35克
製作方法:
1.將豬後腿肉絞成餡,放入盆內,加上醬油、料酒、薑末、味精、鹽、白糖。冬季用溫水4升,夏季改用涼水3.5升,分5~6次加入餡內,攪成不稀不稠的餡,最後放入小磨油攪勻。
2.將面倒入盆內,兌入2.5升水(冬季用熱水,春秋季用溫水,夏季用涼水),把面和勻。和面時不要將水一次倒入,先下少許水,抄成面穗,再逐步把水下足和成面塊揉勻。反復墊面三次,將面由軟和硬。再用手沾水扎面,和成不軟不硬的面塊。
3.將和好的面從盆里抄在案板上,反復揉,根據面的軟硬情況適當墊入乾麵,反復多盤幾次,搓條,下成15克重的面劑,擀成邊薄中間厚的薄片,包入20克重的餡,捏18~21個褶。
4.將包子生坯放入直徑32~35厘米的小籠里,用旺火蒸制。蒸的時間不宜過長,長了包子易掉底、跑湯,要隨吃隨蒸,就籠上桌。食用時配香醋、蒜瓣。
產品特點:
皮薄餡大,灌湯流油,成品出籠後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去像菊花。
第一樓包子
這是開封從古至今就有名的第一樓包子,它的特點就是皮薄餡鮮,屬於灌湯包。皮不是發酵的面蒸的,就像餃子皮,但很爽滑,餡鮮而細膩。配上老陳醋,味道更獨特。
馬豫興「桶子雞」
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馬豫興」是開封有名的傳統食品老店,全名「清真馬豫興雞鴨店」。最初於清同治三 年(1864年)由馬永嶺在鼓樓東南側設店開業,桶子雞是其經營的主要品種之一。
「馬豫興」桶子雞體形渾圓完美,色澤鵝黃,油潤光亮,食之肥而不膩,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為開封酒會宴席上必備名菜。 燒雞,北宋稱「熝雞」。熝,即煨烤之意。北宋時期東京(開封)城內經營熝雞的名店眾多,爭相媲美,製作工藝極高。
三鮮蓮花酥
三鮮蓮花酥,形態如同含苞初綻的蓮花,味道芳香、酥鬆可口,是開封著名的傳統糕點。三鮮蓮花酥選用精粉、白糖、雞蛋、豬油、麵粉按分配比例製成面團;把棗泥、山楂糕、蜂蜜、香精製成餡料,用面團包餡製成高樁、圓形坯子,最後,用刀輕刺三下,使餡外露,以雞蛋剝皮入爐烘烤。經精製加工而成的三鮮蓮花酥,色調淡雅逼真,形象惟妙惟肖。食之,使人心曠神怡,大有吞食仙果之感。
五香兔肉
一提起開封的五香兔肉,許多外地人都會贊不絕口。五香兔肉,工藝獨特,鹵制精良。一般選用1.5公斤以上的野兔製作。先將野兔開膛,剝以去內臟,風干七天以後,入冷水浸泡,然後剁成塊,用開水氽後洗凈,分層次擺入鍋內。擺放時在中間留一圓洞,再把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蘋果、豆蔻、丁香、冰糖、面醬、白糖等輔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圓洞中兌入老湯,用武火燒煮一小時後,再用文火煮一小時,涼後撈出即成。成品香味撲鼻,無草腥味,咸香發脆留味綿長。
開封套四寶
套四寶是開封的傳統菜餚,堪稱「豫菜一絕」。「套四寶」絕就絕在集雞、鴨、鴿、鵪鶉之濃、香、鮮、野四味於一體,四隻全禽層層相套,個個通體完整,無一根骨頭。每當酒席宴會上過幾道菜之後,這道菜便用青花細瓷的湯盆端上,展現在食客面前的是那體形完整、浮於湯中的全鴨。其色澤光亮,醇香撲鼻。當食完第一層鮮香味美的鴨子後,一隻清香的全雞便映入眼簾;雞肉吃後,滋味鮮美的全鴿又出現的面前,最後又在鴿子肚裡露出一隻體態完整,肚中裝滿海參丁、香菇絲和玉蘭片的鵪鶉。一道菜餚多種味道,不肥不膩,清爽可口,回味綿長。套四寶屬衙門派,製作精細,色香味形十分講究,製作時費工費時,技術不過三硬不行,火候掌握不好也不行最復雜的是剔骨,全神貫注,猶如藝術雕刻。以頸部開口,將骨頭一一剔出,個個原形不變。有的地方雖皮薄如紙,但仍得達到充水不漏。剔骨後將四禽身套身、腿套腿,成為一體。套四寶始創於清末開封名廚陳永祥之手,陳曾為慈禧太後辦過「御膳」。陳家名菜達300多種,「套四寶」屬其的一顆明珠,目前由陳景和三兄弟繼承祖業,將此菜發揚光大。
鯉魚焙面
"開封溜魚焙面"是開封的傳統依然佳餚之一,久負盛名。焙面也稱龍須面。據《如夢錄》記載:明清時,開封每年農歷二月初二,稱為"龍抬頭","筵客吃龍須面,節禮送面"。當時製作"龍須面"。只是用水煮熟,後改炎焙制的方法。故稱為"焙面"。
鯉魚焙面是開封傳統-名菜,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須面"兩道名菜配製而成。傳說,清代慈禧太後逃難時停留在開封,開封府名廚貢奉"糖醋熘魚"和"焙面"。慈禧見狀後,心血來潮說道,鯉魚靜躺盤中,大概是睡著了,應該給它蓋上被子,免得受涼。隨之起筷將"焙面"覆蓋魚身,"鯉魚焙面"從此傳為佳餚了。其特點是色澤棗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發絲,蓬鬆酥脆。
鯉魚焙面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它是用開封黑崗口至蘭考東頭這段黃河出產的鯉魚(重一斤左右)。這種魚肉味純正,鮮美肥嫩。鯉魚經過初步加工後,兩側剞成瓦楞花紋,下入熱油鍋內炸透;再加以白糖、醋、薑汁、蔥花。
菊花火鍋
菊花火鍋盛行於晚清宮廷內,傳入開封以有近百年歷史。因開封的市花是菊花,因此原料來源得天獨厚。它以鮮魚為主(有「四生」和「八生」之別)。火鍋內兌入雞湯滾沸,取白菊花瓣凈洗,撕成茬絲灑入湯內。待菊花清香滲入湯內後,將生肉片、生雞片等入鍋湯熟,蘸汁食用,其滋味芬芳撲鼻,別具風味,被視為火鍋家庭中之上品。
大京棗
大京棗是開封糕點的傳統名產,素負盛名。大京棗古稱「蓼花」,它以優質糯米、糖粉、飴糖、植物油等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坯、油炸、透漿、拌糖粉幾道工序製成。成品呈圓柱形,金黃色,外粘白糖,外觀飽滿,膨脹適度,內部組織為絲網狀,無空洞,無硬心。吃著酥香可口,入口即化,營養豐富,是老少皆宜的美味糕點。
燴面
用上好的羊骨湯加上枸杞、沙參還有很多葯善墩的哦!
雙麻火燒
此點是開封名小吃。多作早點、夜宵。配油茶吃。
原料配方:麵粉2.5千克植物油1千克大料面5克芝麻500克鹽50克
製作方法:
1.制芝麻仁:將芝麻用涼水浸泡至用指一捻能去掉皮時,撈出瀝干水分,用石臼搗或用抹布裹住揉搓,將芝麻皮去掉,成芝麻仁待用。
2.制酥:鍋置火上,倒入油600克,燒至八成熱,將鍋端離火口。放入麵粉1.5千克,用鐵鏟翻勻,攤在案板上晾涼後,加入鹽、大料面,用手揉成酥面團。
3.制皮面:將另外1千克麵粉倒在案板上,中間扒一下小坑下入400克植物油、約500毫升水,拌和均勻揉光成皮面團。
4.成型:按皮面四成,酥面六成的比例,用皮麵包著酥面,擀成1厘米厚的長形片,順長折起來再擀薄,反復二三次。最後捲成卷。揪成50克一個的劑子,逐個揉圓,用手按扁。另取如小棗一樣大的面塊,沾上油,包在中間,用擀麵杖擀成邊厚中間稍薄的圓餅。把圓餅兩面刷上水,粘上芝麻仁,正面(即光面)粘的芝麻多些,背面粘的少些。逐個做好放在案板上。
5.烤制:鏊子放火上,擦凈,燒至七成熟,用刷子刷上一層油,將做好的餅背面(收口的一面)向下,放在鏊子上焙。至底面發黃時翻身。鏊子上再刷油,燒餅在鏊子上邊焙邊轉動,焙成均勻的金黃色時起出。再將餅下入爐膛內烤。先烤背面,燒至餅虛紅黃色即成。
產品特點:口感酥焦,透五香味。
芝麻翅中翅
到開封你要吃正宗的豫菜——這里可是千年開封府啊!豫菜的用料一般都很家常,妙在調味和火候。芝麻翅中翅其實就是腌雞翅外裹蛋汁再蘸芝麻,放油中炸。炸熟的蛋汁酷肖蟬翼。豫菜中難得有這樣美麗又美味的菜。
紅薯泥
凡吃過杞縣紅薯泥的人,無不嘖嘖稱贊杞縣人的獨具匠心。名食紅薯泥的主要原料就是我們常見的紅薯,有些地方也叫「白薯」、「地瓜」、「番薯」。它的製作方法很講究,需先把紅薯煮熟,剝掉外皮,去其內絲,用干凈的白布包裹起來,軋壓成泥,然後將白糖倒入鍋內化成糖漿,兌入香油、紅薯,不斷攪拌,呈柿紅泥狀。裝盤後,分層放山楂丁、玫瑰片、青紅絲、桂花糖即成。此菜味道甘甜,爽口開胃,色澤鮮艷,營養豐富。
花生糕
開封盛產花生,以花生為原料製作的花生糕,獨具地方特色,久負盛名。該品以精選花生仁為主料,輔以白糖、飴糖等。經過熬糖、撥糖、墊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製成。成品呈片狀,多層次,顯細明網路,疏鬆度強;食之口酥鬆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為廣大群眾所喜食。
1 .龐記桶子雞。 地點:20路公交學院門。路北的回民市場北頭。
2 .閃味胡辣湯 。(早餐) 地點: 9路公交包 公祠大門向西20米路南
3 .上當一回。 (麻辣粉) 地點: 9路公交 中山路5小對面。有很多的連鎖店。
4 .口福居 。 (涮羊肉) 地點:13路公交西門大街大梁門下。
5 .大梁包子。 (早餐) 地點:13路公交書店街南口。
6 .化三驢肉湯。 (早餐) 地點:18路公交小街道,記不住了。
7 .白記羊蹄。 (夜市) 地點:13路公交下午在書店街中段。
8 .白記花生糕。 地點:9路公交 寺門。
9 .沙家醬牛肉。 地點:9路公交 寺門。
10.麻辣花生。 地點:1路公交 二師附小隔壁。
11.三盛公燒雞。(夜市) 地點:8路公交 三毛時代廣場南50米。
12.雞頭三 。 地點:10路公交北門大街(北門大街禮拜堂南10米)。
13.馬豫興燒雞 。 地點:9路公交學 院門回族食品街對面。
14.溫州紅皮鴨店。(連鎖) 地點:8路公交 西司廣場
15.老婆泡饃。 地點:1路公交 振和西臨的小街中段。
16.燒餅。 地點:13路公交徐府街中間,路北。
17.漢中米皮 地點: 康太家園東門對面的
18.自中刀削麵。(推薦鹵雞肝) 地點:9路公交 大紙房街,5中對面。
19.黃家包子。 地點:10路公交西司廣場。
20.一樓包子。 地點:10路公交四面鍾。
21.朱廣義包子。 (早餐) 地點:13路公交醫專西臨50米。
22.聚朋扣碗 地點:9路公交 兒童醫院西臨100米。
23.雞血湯 地點:9路公交 6中斜對面胡同口裡。
24.菜角 (早餐) 地點:1路公交 宋都御街牌坊下東口,東角樓後,原回民區。
25.燒餅不小 地點: 河道街上。
26.三元扣碗城 地點:5路公交 朱雀園對面的內環路,臨近三職專。
27.葵瓜子 地點:8路公交 市環保局旁邊,趙三洲挨著那兩家。
28.葵瓜子 地點:10路公交丁角街虎子家。
29.眼鏡羊肉串 (夜市) 地點:13路公交勞動路十子口往北50米路東。
30.拜記甜食 (夜市) 地點:1路公交 宋都御街 牌坊下東口,原回民區。
31.天力的冰粥 地點:13路公交鼓樓廣場天力麵包房。
32.蘭州釀皮 地點:9路公交 相國寺對面的小胡同口。
33.擀麵皮 地點:8路公交 寺後街,聯通營業廳旁。
34.科技炸雞 地點:8路公交 寺後街,聯通營業廳旁。
35.延慶觀炸雞 地點:9路公交 大紙房街,5中對面。
36.餛飩 (連鎖) 地點:13路公交大梁路上的曹家餛飩。
37.燒餅 地點:13路公交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的都不錯。
38.趙記艮焦花生 地點:9路公交 汴京橋北邊的街,有家趙記艮焦花生。
39.驢肉燴面 地點:18路公交市25中門口。
40.包子 (早餐) 地點: 市樂器廠南臨路口。
41.稻香居鍋貼 地點:1路公交 宋都御街路南。
42.刑家鍋貼 地點:9路公交 空分廠附近。
43.炸鵪鶉 地點:8路公交 三毛時代廣場對面。
44.黃悶魚 (夜市) 地點:1路公交 鼓樓廣場,具體哪一家我忘了,查證後再更新。
45.烙饃麻葉兒 地點:無固定地點,一個老太太,推車到處轉。
46.兩口烙饃麻葉兒 地點:1路公交 鼓樓廣場,人民大樓後門。
47.華僑卷粉 地點:13路公交馬道街南頭,夫妻兩個賣的,達芙妮旁邊
48.涮菜 (夜市) 地點:1路公交 二師附小旁邊
49.涮牛肚 (夜市) 地點:13路公交勞動路口夜市,人最多的那家。
50.羊雙腸 (早餐) 地點:13路公交新街口孫記,路南。
51.羊肉湯 (早餐) 地點:9路公交 寺門
52.尚家鍋葵 地點:小街道,記不住了。
53.餡餅 (夜市) 地點:8路公交 城隍廟街。6:00去。
54.肉菜合 (夜市) 地點:10路公交西司廣場夜市
55.白激饃 地點:13路公交三聖街口.
·黃燜魚·餛飩
·雲吞·羊肉水餃
·火燒夾羊肉·油茶
·豆沫·胡辣湯
·麥仁湯·烤羊肉串
·桶子雞·燒雞
·五香兔肉·板羊肉
·醬牛肉·燒麥
·燒餅·涮牛肚
·白激?nbsp;·炒餅
·燒烤·雞蛋灌餅
·羊肉炕饃·煎餅果子
·糖炒栗子·酸辣面魚
·杏仁茶·蓮子粥
·八寶粥·冰糖紅梨
·江米切糕·江米甜酒
·羊蹄·花生糕
·小籠包子·鍋貼
·炒涼粉·雞血湯
·拉麵·油潑面
·燴面·刀削麵
·雲絲面
罐燜羊肉串廣東雲吞四川涼面
榨甘蔗汁 炒冰 炒冰 大湯圓 冰赤豆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