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三十,正月初一的早晨和正月初五的中午吃餃子有什麼不同
餃子是中國過年的傳統 美食 ,尤其在北方,從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到初五吃餃子的習俗都是有講究的。
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之前包好,待到半夜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那麼,大年三十吃餃子,吃什麼餡的餃子寓意好呢?
香菇餡餃子,即「鼓財」之意,故為鼓財餃。冬季的菇類調配出的餡子做出來特別好吃,既高起,又凸出,特別飽滿。
香菇的形狀好似箭頭,向上飽鼓,謂之鼓財。也表達希望晚生之輩出人頭地的美好意願。
韭菜餡餃子,比較常見而且多數人愛吃,有久財長久之意,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
「魚」自古以來都被人們賦予「年年有餘」的寓意,而且魚肉來做餃子餡,味道鮮美至極。
一般甜餡餃子,大家平時吃的比較少,很多地方的古傳統是喜歡在餃子裡麵包上錢幣,吃到者就是全家運氣最好的人。甜餡餃子即添財之意,也叫「添財餃」。
一提到「牛」,人們都有牛氣沖天的感覺,吃了牛肉餡餃子,就能遇「牛市」,當「牛人」,發「牛財」。
有牛財之意的牛財餃子,吃起來也是絕佳的美味,而且沒有任何的脂肪含量。
馬齒筧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野菜,不光味道鮮,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所以被人們稱之為「常壽菜」。大年三十吃頓馬齒筧餃子,也有吉祥平安,富貴長壽的寓意。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中國民俗認為,從初一到初四,家家戶戶不能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出門。至到初五後,商鋪開市,這就算恢復往常生活了。
關於「破五」的傳說較早,甚至可追溯到姜子牙時期。傳說姜子牙封神時,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令她「逢破即歸」,所以,人們就在初五這一天讓她「即歸」。
但從史料上看,「破五」的出現是在明朝,到了清朝較為盛行,現在關於「破五」的習俗多是自清朝流傳下來的。
其實,「破五」是商家生造出來的一個節日。因為這一天都要開市,所以要隆重造勢,以祈求開張大吉。另外,選擇在初五這一天,也是為了附會五顯財神。
對於五顯財神,一說是正財神趙公明和他手下的猛將「福、祿、壽、財、喜」五位。另一說是據《鑄鼎余聞》載,南齊柴姓五兄弟為五顯財神,分別名為柴顯聰、柴顯明、柴顯正、柴顯直和柴顯德。這五兄弟都是獵人,因樂善好施,頗受民間愛戴,宋朝時被封王,又因名子中都有顯,故稱五顯神。
在「破五」這天,無論是中國的北方或南方,盡管是「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然而,基本上有「三項」習俗還是比較普遍的,那就是:「送窮、吃餃子、開市」。
如果說在年三十除夕吃餃子更多是代表團圓的話,那麼初五吃餃子可就別有一番寓意了。
老北京有講究,就說這餃子餡吧,那肯定是丸兒的。這「餡兒」一定要是自己用刀剁,還要剁得案板叮當山響,讓四鄰聽見,正在「剁小人」呢。這么一剁就把家裡的晦氣給剁沒了。再看那肉,由塊兒變成條兒,由條變成餡兒,怎麼和弄怎麼是。這也有講頭:「順順當當」啊!
那餃子包時也有講究,餃子褶要捏得嚴嚴實實,捏出小人嘴,這樣可免除小人讒言之禍。你平時吃餃子可以不要樣兒,可「破五」的餃子就要包的有模有樣了,那餃子一個個肚子圓圓的,這可也有講:「招財進寶」啊!
北方民間有「送窮」的習俗,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家家戶戶在初五黎明的時分,就要起來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里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意思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攆出去。
另外,由於從除夕夜到正月初五以前,家戶是不允許打掃衛生的,要掃地也只能在屋裡掃,垃圾也是放在屋裡的門口拐角處,不能扔出。而到初五這天則要進行徹底大清除,將所有這幾天積攢的垃圾掃出大門後,堆成一堆,將點燃的鞭炮扔到垃圾堆上,待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後,送窮儀式才算完事,寓意著「窮神」遠離家門了。
按照漢族的春節習慣,從大年初一開始,各大小店鋪都要關門歇業了,至到正月初五才開始營業。為何選在初五這天呢?據說主要是因為初五這天是財神爺的生日,選擇這一天開張營業比較吉利,預示著「財源滾滾,生意興隆。」
「破五」不管是吃餃子、送窮、開市等等這些講究,都寄託了中國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希冀在新的一年裡日子越過越好、家庭更幸福、 社會 更和諧。
解答至此。
❷ 大年初一可以吃餃子嗎
初一可以吃餃子嗎?一般大年初一不是吃餃子的,大年30才是吃餃子的,大年初一都是吃加肉的
❸ 大年初一早上吃什麼餡的餃子
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很多地方的習俗,餃子餡又有很多種,所以家裡都是喜歡吃什麼餡就包哪種餡的。
例如我就喜歡吃韭菜雞蛋餡的,不僅是因為口感佳,寓意也好啊,韭菜的諧音是「久財」,但願天長地久發財哈。而在古代時期,老百姓在春節期間是頗講究的,每一種餃子餡,都是對新的一年祝願。
白菜餃子餡:百財跟白菜諧音一致,而且過年期間大魚大肉容易膩,白菜餃子可是一股清流,不油不膩,汁多味醇。在年初一出鏡率極高,畢竟有不少地區至今在年初一早上仍保持著吃齋的習俗,那麼白菜餃子是不錯的選擇。
香菇餃子餡:寓意著「鼓財」。新年裡錢包鼓鼓,事業蒸蒸向上,當然這是現代人對香菇餃子的詮釋,古代沒有這樣的說辭。不過,只要愛吃,寓意好足以。
❹ 吃餃子的節日有哪些餃子餡怎麼拌才能更鮮美
餃子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美食,除夕夜吃餃子,正月初一大年吃餃子,正月初五小年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立冬吃餃子,入伏也要吃餃子。餃子已經融入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當中,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餃子餡怎麼調拌才更鮮美好吃呢。
最後提醒大家,有些人覺得肉餡有腥味,會用料酒去腥,這是非常錯誤的,會讓肉餡發酸。花椒水就有去腥的作用,只要攪拌均勻就好了。
❺ 過年包餃子吃好不好 過年一定要吃餃子嗎
一般來說餃子是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食物,也是各種過年過節都可以吃的,那麼過年包餃子吃好不好呢?過年一定要吃餃子嗎?一起來看看吧!
過年包餃子吃好不好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一定要吃餃子嗎
不一定
只是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豬肉白菜餃子餡怎麼調
材料:肥瘦豬肉500g、白菜1顆、韭菜100g、香油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花椒油少許、蚝油適量、姜粉少許。
做法:
1、准備所需材料。
2、將豬肉洗凈剁成肉沫。
3、豬肉末中加入姜粉、醬油、蚝油、花椒油、香油。
4、然後順一方向拌勻。
5、白菜洗凈剁碎,加1小勺鹽,腌10分鍾,然後將水分擠出。
6、韭菜洗凈切成細沫。
7、加入適量的香油拌勻,讓油鎖住韭菜的水分。
8、將擠出水的白菜和韭菜加入到肉沫里。
9、再加入適量的鹽,拌勻即可。
❻ 北方習俗,大年初一吃餃子,你喜歡吃餃子嗎
北方人過年都喜歡吃水餃。當然我也喜歡吃。
餃子古代叫「嬌耳」,民間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東漢末年,災害嚴重,很多人患病,很多人患爛耳朵病。名醫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看見,於是他在冬至那天,找一塊空地,搭起醫棚,架起大鍋,給人們舍葯治病,救活了很多窮人。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有些地方還會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包在餃子裡面,意為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好運不斷。
❼ 大年初一吃什麼餡的餃子好
我認為大年初一吃韭菜餡的餃子好,吃韭菜餡餃子寓意深刻,因為韭菜是最大的自然數,歲數大人吃韭菜餡餃子預示長壽,新婚夫婦吃韭菜餡餃子意味著愛情永久,經商的人吃韭菜餡的餃子預示著九路進財,財源廣進,因此,大年初一吃韭菜餡的餃子好。
❽ 正月初一能吃酸菜餡餃子嗎
正月初一可以吃酸菜餡餃子。吃什麼餡的餃子都是可以的,沒有什麼特別要求,豬肉酸菜餡,酸菜諧音算財,寓意金銀滿屋。
正月初一,是農歷年、月、日的開始,這一天是農歷正月的頭一天,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拜年,放鞭炮,貼春聯,給壓歲錢。
節日習俗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
❾ 大年初一不能吃肉水餃嗎
餃子這種食物可以說是中國人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它簡單好吃,更是因為有著很多的可能性,因為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的餡,餃子作為中國的傳統食物,其意義更是重大,所以成為了中國人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但是民間有說法大年初一不能吃肉餃子,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這種說法正確嗎。
大年初一還有什麼飲食習慣
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萬年糧: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3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❿ 大家大年初一早上都會在家吃餃子嗎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