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加工廠豆漿怎樣點豆腐多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加工廠豆漿怎樣點豆腐多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26 10:43:55

1. 點豆腐的方法有幾種怎樣點豆腐

1、鹵水。

鹵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氯化鈉和氯化鉀,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可以使蛋白質凝固變性,故可以用於點豆腐。使用鹵水做出的豆腐相對其他凝固劑來說較安全無毒。鹵水豆腐的常見做法有「炸豆腐」,「煎豆腐」等等。

2、石膏。

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也能時蛋白質凝固變性。石膏點出的豆腐表面光滑,含水量多,俗稱「嫩豆腐」。日常中常見的菜餚有「麻婆豆腐」,「小蔥拌豆腐」等。

3、葡萄糖酸內酯。

是一種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應用廣泛的添加劑,使用葡萄糖酸內酯做出的豆腐更加嫩滑,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市場上常見的內脂豆腐就是使用這種添加劑製成的。

注意:

傳統上,北豆腐使用鹵水(鹽鹵加水得到的液體)來點,也稱為鹵水豆腐或硬豆腐。鹵水中的陽離子主要是鈣和鎂,陰離子主要是氯離子和硫酸根。鈣和鎂都能使蛋白質分子之間形成較為牢固的鏈接,而且它們的溶解度較高,可以讓「網路」的節點更為密集,形成的豆腐就更為硬和粗糙。

南豆腐又稱為「石膏豆腐」,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石膏是硫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形成的「網路」節點相對於北豆腐要稀疏一些,得到的豆腐也就更為細嫩。

2. 怎樣點豆腐才好

鹵水點豆腐要注意幾個小竅門:鹽鹵和黃豆的比例約為1:50,黃豆浸泡的時間不能過短,不然會影響後續打豆漿的步驟;點鹵水的時候要一邊慢慢點,一遍慢慢攪拌豆漿,讓鹵水攪拌均勻。

3. 怎樣做產量多好吃的豆腐

請輸入你的答案一,泡黃豆、磨漿,這兩步大家一般都有做得很好,就不說了;

二,燒漿,燒漿時間不可太短,達到100度後,還燒最好還保持三----------五分鍾,我看好好幾個石牌的人豆腐坊,因為趕時間,總是一燒開就停了。因為在高溫下,時間長一些,大豆蛋白質分子變大,對水份的保持能力增加,對提高產量很有幫助;

三,酸鹼度:也是就PH值,PH值小於6.8,偏酸,凝固加快,產量低,口味不好,質感粗糙;PH值大於7,偏鹼,豆花小,不能保持水份,產量也低,同時,成品軟疲無力。解決方法,偏酸時,加1%的鹼水調節。一般很少偏鹼。我看石牌牌的豆腐坊很少備有PH試紙,沒有形成好的習慣。

四,點漿,點漿溫度,最好在80度左右,石牌師傅們都是憑經驗,我只在北京一石牌人的豆腐坊里見業主用溫度計測溫點漿,他的產量總是很好。溫度高了,凝固快,產量低;但溫度低了又不利後面工序。溫度低於65度,品感也很不好。

五,凝固劑,石牌豆腐坊多用石膏,據說,用氯化鈣或醋酸鈣,產量更高,品味更好。因為氯化鈣或醋鈣使大豆蛋白質更慢。這里說一下,蛋白質凝固越慢,所所形成的的網路內部的孔眼就越大越多,這樣它的保水性就越好,越快則相反。

六,加少量生粉可以明顯提高產量和品質,我的一哥們常這樣做,他對外從來秘而不宣。而且他做的豆腐、千張產量高,品質更好,口味更佳。不要錯誤地認為這是在做假,這是有食品科學研究專家的成果為根據的。還有一種專用的食用吸水澱粉也可以用。生粉千萬不能加多。一百斤豆子的漿,加2------3兩吸水澱粉,或者2-----4兩生粉。按石牌人一個活40斤豆子計,加1---2兩生粉即可。...

4. 請問家庭作坊怎麼樣才能做出產量高又好吃的豆腐

那就是鹽乳和水的關鍵了.

5. 怎麼點豆腐

配料:

1、黃豆 2、鹽鹵水 3、榨汁機 4、紗布做好的口袋

步驟:

1、冷水泡黃豆,基本需要一晚上,想要加速的,可以用粉碎機,將完整的黃豆打碎成兩半。泡黃豆直到黃豆可以用手掐的動。

豆腐成品

鹵水點豆腐一般都會有很多氣孔,而且顏色發黃,吃起來有點甜。放到冰箱里凍一晚,第二天非常適合煮火鍋。

6. 豆腐怎麼做才能出多一點呢

1、提前一天將黃豆放到清水中浸泡,讓黃豆泡發後質量大約在600g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有一些黃豆粒怎麼也泡不發,先將這些黃豆粒挑出來仍到一邊。

2、向黃豆的盆中倒入1300ml的清水,再將清水連同黃豆一同倒入料理機當中充分打磨成豆漿。注意豆漿打磨的時間要稍微長一點,這樣有利於將豆漿打磨的更細,做出來的豆腐才會又嫩又好吃。

3、豆漿打磨好了之後會發現它上面有很多浮沫,先用勺子將豆漿上面的浮沫撇出去,再准備一個西紗布將豆漿放到西紗布上面一點一點的過濾,大約過濾兩次之後會發現紗布上面有很多豆腐渣了,將這些豆腐渣弄出來之後就會得到一盆又細又香濃的豆漿。

4、將過濾好的豆漿倒入鍋中開大火煮,等到豆漿煮沸之後再轉入小火慢慢熬煮,表面沒有氣泡冒出來的時候再一次轉大火煮沸之後關火,放到一旁冷卻。

5、豆漿稍微冷卻一會兒會發現上面有一層薄薄的豆皮,將它挑出來之後准備50ml的米醋分多次倒入到豆漿當中,每一次倒入米醋都要用勺子輕輕的攪拌一下,直到米醋都倒入到豆漿之中後將它放到一旁靜置15分鍾左右。

6、大約15分鍾之後會發現豆漿慢慢的呈現豆花形狀,再將它們倒入一個方形的容器內,蓋上一層紗布,慢慢的壓出水分倒掉。

7、豆花中的水分壓的差不多之後要在上面放上一個比較重的物品(比如一個水瓶或者是未開封的牛奶都可以),靜置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就會發現豆腐做好了。

(6)加工廠豆漿怎樣點豆腐多好吃擴展閱讀:

做的越嫩越多。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再放一點鹵水,再攪一攪,直到認為滿意為止。

做豆腐一是得用好黃豆,二是得用木柴,三是得用鹵水,這是最基本的,豆腐好吃,關鍵還得看熬制豆汁的火候。

豆腐的原料是黃豆、綠豆、白豆、豌豆等豆類。先把豆去殼洗凈,洗凈後放入水中,浸泡適當時間,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漿。接著用特製的布袋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收好袋口,用力擠壓,將豆漿榨出布袋。

一般榨漿可以榨兩次,在榨完第一次後將袋口打開,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後再榨一次。

生豆漿榨好後,放入鍋內煮沸,邊煮邊撇去上面浮著的泡沫。煮的溫度保持在90~1 10℃之間,並且需要注意煮的時間。煮好的豆漿需要進行點鹵以凝固。

點鹵的方法可分為鹽鹵點鹵和石膏點鹵兩種。鹽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

7. 豆漿點豆腐的做法和配方帶圖

1. 前一晚量取一杯黃豆,約85克,沖洗干凈加水浸泡過夜。(因為要分開做的,所以二杯要分開浸泡)(說明:原配方是100克黃豆加1000克水。可是豆漿機配的杯子一次量出來差不多是85克的豆子,怕多些黃會損壞豆漿機,所以就用了85克,所以後來加水就加了800克,以保證濃度。這樣做出來也一樣的)

2. 第二天早上把浸泡的水瀝干,把黃豆放入豆漿機中

3. 加水,約800克,仔細看圖片,在下限的上方一點點,下線是1000克水,因為有了黃豆的體積,所以800克水就差不多到這個位置(現在我做熟了,已經不秤了,一杯黃豆水加到這個地方就差不多了

4. 插上電源,開始做豆漿。一杯黃豆的豆漿完成了,等冷卻些把豆漿倒出過濾

5. 洗干凈豆漿機,再按上面的步驟把第二杯的黃豆做成豆漿

6. 把第二次做好的豆漿過濾到第一次做好的過濾好的豆漿一起

7. 取一干凈容器,秤取16克白醋,加入80克的水,做成白醋水待用

8. 把過濾好的豆漿放火上用中小火開始煮,小心粘底哦,還有盡量開著鍋蓋煮,否則不小心就會溢出來

9. 到差不多要開的時候,上面會有浮沫豆衣啥的,小心撇去

10. 等完全煮開以後,等五分鍾(三四分鍾也可以,天再冷些可能只要二三分鍾就可以了)

11. 待溫度降至85到90度的樣子,慢慢倒入白醋水,邊倒入邊攪拌

12. 倒入就有些絮狀產生了

13. 加蓋等十到二十分鍾(一般十分鍾就可以了)

14. 絮狀就更明顯了

15. 取一個盆子放入水斗中(因為壓豆腐的時候會有水滲出來,所以我直接就放在水斗里做了)

16. 放上豆腐模子,豆腐布浸濕擠干,均勻地鋪在模具上

17. 把絮狀豆腐倒入模子

18. 把豆腐布仔細地左右折起來

19. 再仔細地上下折起來

20. 把上面那塊板壓上,盡量壓平整些

21. 用一隻平底碗放入水壓上(壓多少輕重自己決定,壓得重豆腐老些,壓得輕豆腐就嫩些)

22. 壓十分鍾後打開的樣子,豆腐已經成型了

23. 待冷卻後小心地取出就可以了。

8. 做豆腐怎麼點漿,點漿的技巧

漿豆腐的要點就是點漿,這個時候要停火,然後將酸漿均勻的倒入豆漿中,然後慢慢的開始攪拌,開火,知道豆漿馬上要燒開的時候關火,這時候基本就成型了

9. 豆漿怎樣做豆腐

基本原理都是通過添加的凝固劑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固,凝固劑有很多種,通常我們日常生活中和市面上使用的有三種:石膏、內酯、鹽鹵。而做豆腐主要用石膏或內酯。

家庭型製作方法:
1、制豆漿:建議你買一台豆漿機,干黃豆浸泡3-4小時(夏天),冬天泡7-8小時,豆子泡好後放入豆漿機內,按照機器說明書操作,很快就可以製成熱豆漿了。
2、點漿:漿適量石膏或內酯用少量水調開(凝固劑可買現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漿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裝豆腐腦的容器內,將煮好的豆漿趁熱(做內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沖入,如果覺得豆漿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沖完後馬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3、墩腦:漿點好後,將容器蓋好,靜置5——10分鍾,即成鮮嫩可口的豆腐。
4、調味:內酯豆腐腦會有稍許酸味,石膏做的豆腐有點苦澀味。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習慣調味。如果是喜歡吃甜的,也可在制漿時就加入糖。
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說起來好象很復雜,其實很簡單的,多做幾次後就一氣呵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