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德有哪些特產
首先是豆腐包,顧名思義,就是豆腐做的包子。
為什麼要提這個?說真的我也走過小半個華夏了,外地要麼看不到豆腐包,要麼賣的豆腐包都很糟糕,豆腐餡做的像豆腐渣一樣,倒胃口。
建德豆腐包就不一樣了,好的豆腐包會採用新鮮的水豆腐,所以吃的時候可以發現豆腐餡是水嫩嫩的,光是看看就很有食慾好嗎?更別說裡面加了自家做的腌辣椒,嗯,是辣的,但是辣味不重,不吃辣的小夥伴不用害怕。
哪裡的會比較好吃?
就我吃過的而言,新安江彩虹橋頭那家梅城早餐店的豆腐包不錯,還有壽昌鎮政府對面的建德豆腐包味道也挺不錯。其他鎮子我就不是太確定了。本人是航頭的,但是溪沿那幾家我感覺一般般吧。
搜索
建德十大美食排行
杭州建德古鎮美食
十大最好吃的豆腐做法
建德豆腐包製作方法
豆腐做法八種做法
50種豆腐做法
B. 豆腐包怎麼做好吃,豆腐包的家常做法
製作材料
糯米、油豆腐包(空心的)、蝦皮、芋頭、蘿卜少量、蒜苗、干香菇、食鹽。
說明:製作者本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材料比例,以下只說明製作過程,關於材料詳細比例,製作者多做幾次,就會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製作過程
配料比例和手工
調味料:又稱「香料」
香料製作工序:
豆腐包餡兒的加工:步驟1
豆腐包餡兒的加工:步驟2
最後工序:
1、取少量糯米(手掌輕握一把)浸泡4小時或更長;
2、油豆腐包(長方形,中空!不知其他地區是否有類似種類)橫切對半,分為兩塊;用量根據自己預想的餡兒多少決定,如果餡兒有多,餡兒也可以做為副菜吃;
3、取一個約1斤芋頭(盡量不選擇香芋),用特製的刷,刷小碎塊,也可以用刀切薄片後,橫豎切成碎塊,黃豆大小即可;
4、取一隻蘿卜(量為芋頭2/3,根據個人喜歡,可選擇多或少放,老媽說最好不超過芋頭的量)和芋頭一樣切碎;
將一定比例的蒜苗、香菇切碎,約黃豆大小即可;取一個盤子,將切碎蒜苗和干香菇與蝦米混合。三種材料主要作用是調味。若以20個豆腐包為例,建議蒜苗3顆即可、香菇適量、蝦米手抓1把,若對海鮮過敏可選擇不放蝦米(蝦米根據製作者喜好,可更換為豬肉或臘肉,不建議更換為禽類肉,骨頭多);
將以上已調制好的香料(香菇、蒜苗、蝦皮)全部倒入其中。
准備一隻菜鍋,與炒菜步驟一樣,倒入食用油,將香料倒如鍋中炒,俗稱「爆香」,一會就出鍋(翻炒時間自定,認為火候差不多即可)
個人建議:前人做「豆腐包」除鹽外沒有其他調味料,用蝦米(肉類)、蒜苗等物作天然調味。它們是最好的「調味料」,吃「豆腐包」可以體味更「原味」的滋味,而不受現代調味料對口感的影響。為保持更淳正的口感,建議不使用或少使用其他調味品。
在菜鍋中倒入食用油,燒熱後,將已切碎(磨碎)的芋頭、蘿卜一起放入鍋中翻炒約5分鍾(猛火)期間加入適當的鹽。翻炒過後,倒入水(剛好蓋過平餡料面即可),在餡料表面,均勻撒上預先浸泡洗凈的糯米,蓋上鍋蓋,猛火煮沸水後,小火慢燒,將水分燒干(煮熟餡)。如果你認為芋頭和蘿卜不夠熟,可以再加適當的水珠熟透。
(餡料即將煮干水時,輕輕用鍋鏟沿著餡料周邊慢慢鏟動,目的是為了讓水分充分瀝干,以及盡量不讓它粘鍋底。)
切記:燒煮餡料期間可以開蓋檢查餡料情況,但不能翻動!否則糯米在鍋底容易燒糊。
確認餡料水已差不多煮干,將預先「爆香」的香料倒入鍋中,翻炒(保持原來的小火),讓它們混合更好,翻炒時間約1-2分鍾即可。熄火,將餡料鏟起放入盤子。餡料製作工序已全部完成!
只需將餡料灌入豆腐包內,切記不要太用力,否則可能會「破包」也就是豆腐皮破了,雖然寓意不錯,但後面吃起來可就不方便了!豆腐包釀好後,將豆腐包放入用於蒸的器具,入盤子或架子。選一口鍋,加入適當的水,將有豆腐包的架子放入其中,蓋上鍋蓋。待水燒開後,蒸5-10分鍾左右即可食用!
C. 建德豆腐包哪裡的最好吃,求推薦
吃在建德,建德歷史悠久,古嚴州飲食文化流傳下來的小吃和特色菜舉不勝舉;依山傍水的自然生態環境,又使建德多綠色農家產品和各種豐富野生水產品。
嚴州乾菜鴨、嚴州酥餅、豆腐包、油煎粿、梅城手工面、壽昌剁椒餛飩等都是當地最出名的小吃,街頭巷尾都看得到。
說起建德有名的餐館,首屈一指的就是嚴州府大酒店,近年嚴州府遍訪名師,使古嚴州六縣傳統名菜再現江湖,這六道菜為:建德乾菜鴨、壽昌蒸仔餜、桐廬柴火雞、分水棍子魚、遂安焐石筍。
建德還有句「吃在梅城」之說。梅城是古嚴州府所在地,古往今來商旅眾多,形成很多特色小吃。梅城東碼頭的小吃曾經很有名氣,豆腐雞子、鹹菜石斑魚等都是這里的名吃。
建德還很流行燒烤和大排檔,夜晚坐在新安江邊,吃著烤全魚,也有說不出的愜意。
推薦美食:
嚴州府大酒店
地址:新安江環城北路32號
電話:0571—647157777
推薦理由:建德著名的飯店,走「野、土、鮮」自然綠色特色菜路線,以眾多美味的建德菜吸引眾多回頭客,在杭州有連鎖分店。
推薦菜:建德乾菜鴨、分水棍子魚、淳安團魚鍋、遂安焐石筍
胖子新排檔
地址:建德市白沙路9號
推薦理由:建德市最紅火的排檔了,以一道「酸菜魚」迷倒眾多食客,價格十分便宜。
推薦菜:酸菜魚(每盆20元)、雪菜肉片、菠菜圓子
新西北名烤
地址:建德康樂路30號
推薦理由:品嘗新安江各色水產的燒烤吃法,價格便宜,什麼烤的都有。
推薦菜:烤魚頭、烤魚臉、烤魚身、烤魚排、烤魚尾、烤全魚
中馬路小吃排檔
介紹:在這里可以嘗到香濃的雞蛋餅、流著湯汁的豆腐包、煎得兩面金色的冬瓜餃、顏色黑乎乎味道好的要命的肉圓、配料比主料還多的砂鍋粉絲
酥餅小店
介紹:嚴州酥餅正宗好吃的有兩家,一個位於環城北路,叫童記酥餅,另一個位於濱東巷,沒有店名,屬於夫妻店,當地人去買都是要等的,酥餅一出爐就沒了,就看運氣好不好了。
楊村橋鎮美食一條街
介紹:位於建德市楊村橋鎮,杭州方向來的遊客必經之地。一溜煙有十餘家排檔,量足味美,價格便宜,整條街的形成有十幾年的歷史。
推薦菜:千島湖棍子魚、紅燒豬蹄
名稱: 嚴州咸湯圓
介紹: 相傳,嚴州府龍山書院有一窮書生娶了個貌美聰慧的媳婦,人人誇他有福份。元宵那天書生勉強答應同窗到他家裡吃湯圓的要求。書生家貧,無錢買糖,聰明的媳婦就用冬腌菜、豆腐丁做餡,做了與眾不同的咸湯圓款待客人。大家嘗了覺得此湯圓細綿滑口,咸鮮入味,可與寧波湯圓相媲美!嚴州咸湯圓就此流傳至今。
名稱: 嚴州干茶鴨
介紹: 嚴州干茶鴨為建德獨有的地方特色名菜,創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相傳明代,嚴州來了位新任的知府,此人十分好吃,每年的初一、十五必到半道紅的「賓樂園」館子店品嘗清蒸鴨,日子一久,自然有些膩味。「賓樂園」的錢老闆由乾菜肉聯想到用乾菜燒鴨,在清蒸鴨里放上些乾菜,上籠回蒸,果收奇效,不但沒有一絲鴨子的膩腥味,而且還伴有一股略帶甜意的撲鼻清香,知府品嘗後贊不絕口。經過反復試燒,滋味特佳。加上建德又為府治之地,水陸碼頭,過往客商慕名爭相品嘗,天長地久,嚴州乾菜鴨便成了建德的地方風味名菜。
名稱: 分水棍子魚
介紹: 棍子魚是千島湖的珍貴魚類之一,該魚身體細長,沒有骨頭,像棍子一樣,故人稱為棍子魚。野生棍子魚肉細嫩,無細魚刺,生長在無污染無激素的自然環境。烹調時加入生薑、大蒜、黃酒、白糖、油等調料,油炸、清燉、紅燒均可。
名稱: 嚴州酥餅
介紹: 原名嚴州乾菜燒餅,是建德傳統的名點小吃,集松、酥、新脆於一品,清香撲鼻。嚴州酥餅以上等麵粉用不同溫度的水和素油拌和,擇肥膘肉與上等乾菜拌勻為餡,在外面塗一層糖汁和油,以黑白芝麻撒粘,在特製的燒餅爐中用炭火烤熟製成。
名稱: 油沸餜
介紹: 嚴州特產油沸餜,將上等麵粉調成麵糊,裝入專用模子,下油鍋炸,再放入配好的餡,餡有鹹菜豆腐的,也有蘿卜絲豆腐的,再用麵糊封口,下油鍋炸之焦黃色即可食用。現炸現吃,餜香皮酥脆,餡鮮嫩,喜食辣椒的再在油沸餜上面塗上一層辣醬,鮮香可口。
名稱: 油潤松沙黑桃蛋
介紹: 黑桃蛋又名灰包鹹蛋、搓灰鹹蛋、腌蛋、味蛋,因其外殼包搓一層黑黝黝的草木灰,狀如一隻只黑色的桃子,故而得名。黑桃蛋具有獨特的風味,食之不膩,容易消化,並能增進食慾。它的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黃似紅桔流丹,松沙油潤,營養豐富。
梅城的黑桃蛋不同於別處,質地優良,且便於貯存攜帶,很有地方特色。在村子裡,當地農人的做法是,他們將稻草灰過篩,加入泥、
D. 建德梅城古鎮最「奇葩」的小吃,本地人都愛吃,遊客表示不敢嘗試
在杭州建德有一個比較小眾且少有人知的千年古鎮:梅城古鎮,古鎮坐落在新安江、富春江和蘭江三江匯合處,早在三國時期這里為建德縣治所在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 歷史 ,後來又做了1000多年的州治,古嚴州府治所在地就在梅城古鎮,可以說梅城的 歷史 比較波折,由縣到州再到鎮,讓人不禁嘆息。
雖然現在的梅城古鎮是後期翻新復建而來,但其深厚的 歷史 文化底蘊並未因此而消減,到這里的交通非常便捷,從建德市區到梅城古鎮也只需要30分鍾車程。
說起梅城的名字,不得不提的就是這里的古城牆,臨江而建的古城牆因造型如梅花而得名,素有「天下梅花兩朵,北京一朵,南京一朵,梅城半朵」的美譽。
由於梅城古鎮的建築大多為新建而來,這里的建築並不太吸引我,吸引我前來的是這里的 美食 。在梅城古鎮主街道兩側商鋪林立,但商業氛圍並不太濃郁,除了一些 美食 小吃店外,大多數店鋪都處於關門的狀態,也許是因為遊人較少,也許是因為沒有商戶入駐。
嚴州燒餅為建德名小吃,又稱為建德乾菜燒餅,比較傳統的嚴州燒餅就產自於這座古鎮中,燒餅內放有餡料,有梅乾菜的、蔥花或肉餡的,外面則是一層塗塗抹有糖汁、油和芝麻的面餅,吃起來既松軟又酥脆,味道更是清香撲鼻,據悉嚴州燒餅還曾參加過「西湖博覽會」,並獲得了第一名。
而另外一道我品嘗的嚴州特色小吃,可以說非常的「奇葩」,就像是黑暗料理,它就是「嚴州特色玉米粿」,許多遊客難以接受的小吃。走到這家攤位前時,其實最初並沒有吸引到我,後來店主說了一句來嚴州必吃的小吃,不後悔,於是我決定購買一個嘗嘗。
嚴州特色玉米粿的外觀黃燦燦的,造型好像北方人愛吃的餃子,不過聽店主說裡面的餡料是臭豆腐後,我又猶豫了……臭豆腐餡的「餃子」,簡直顛覆了我的想像,抱著好奇心花了6塊錢買了一個。
臭豆腐吃過,但像這種把臭豆腐包進玉米粿中的東西確實的第一次吃,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還別說,雖然聞著很臭,但口感卻非常的醇厚,外酥里嫩,吃在嘴裡竟然是香噴噴的,看到我購買品嘗後,同行的小夥伴也購買了一個,都贊不絕口,就像店主說的那樣,到梅城古鎮必吃「嚴州特色玉米粿」,不會後悔。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建德的這座千年古鎮?到這里有沒有品嘗「嚴州特色玉米粿」?你之前出去遊玩時還品嘗過什麼「奇葩」的 美食 小吃呢?歡迎留言評論。
E. 香辣豆腐包怎麼做,香辣開胃,越吃越想吃呢
香辣豆腐包怎麼做,香辣開胃,越吃越想吃呢?
我們家喜愛吃包子,特別是早飯,每個人兩個包子,再去一份健康飲品,早飯就輕松解決了,省時省力方便。因此一到禮拜天,我都要蒸兩鍋小籠包,濕冷後放入冰箱冷藏,喝的時候放到鍋內熱一熱,特便捷。我們家最喜歡吃的2款小籠包,一款芹菜木耳肉條,一款香辣豆腐包,二種換著做,總也吃不膩。
香辣豆腐包食物:小麥麵粉、平菇、水豆腐、小香蔥、花椒面、辣椒面、鹽1,160mL的溫開水裡加入3克酵母菌,拌和溶化後倒進小麥麵粉中,拌勻再搓成平滑的面團,放在一邊醒面至2倍大。
把醒面好一點的面團放到揉面墊著,分為尺寸均勻小面團,再各自揉光潔。把面團攤成餃子皮,包進芹菜肉餡,依照你喜歡的方法揉成小籠包。冷水上鍋,二次醒發至1.5倍大。隨後開燒沸,再蒸13min,熄火燜5min就可以吃了。
芹菜木耳肉條,美味鮮香,一口下去,滿口爆汁,確實太上頭了。這一款包餡的小籠包,我們家最經常蒸,小孩尤其喜歡吃。
F. 梅城哪裡的小吃好啊 梅州的
梅縣小吃
1、寬婉醫院旁的「德記」魚湯類(魚泡、面、粉等)
2、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
3、中山街「侯記炒粉」。
4、文保路尚記旁邊側巷內「榮記湯丸」。
5、更樓下的牛腩和老電影院下崗邊的牛腩面。
6、元城路阿張的餃淹面。
7、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
8、燕龍和漢興的燉品(燕龍的臘味飯,漢興的木瓜血鴿)。
9、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
10、老縣府和「肯德雞」之間有個比較清凈的里美西餐館。
11、魚燜飯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其中華僑城樂萬家超市對面的不錯。
12、在長樂和生輝可以吃五華魚生。
13、梅龍路的餃子館有幾樣比較好吃,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燉牛肉,烤羊肉串
14、西橋市場和程江橋之間有個海鮮夜排擋,便宜到我不敢相信。
15、文化路上蘭州拉麵,面不怎麼樣,湯倒真TMD好喝。
16、玉英醫院往上的腸粉,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腸粉,皮比較厚但是很有嚼勁,梅州僅此一家,別的地方做不出來,(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屬於潮州或者廣州腸粉),醬非常香,很稠。店門是深藍色的,很好認。
17、勤力苑市場裡面的燒賣。旅遊團都帶到那裡去吃,梅州最出名的燒賣,我曾經見過一大群外國人去吃,皮比較干,筍很香。
18、金利來大街的燒賣(油羅街直下,幸運兒對面),原先是開在三角塘市場里的,後來擴業了就搬到金利來,跟勤力苑的燒賣一樣也是做了幾十年,燒賣特點是皮比較薄,肉比較嫩,但沒那麼香,味道較甜;
19、凌風西路末段的魚頭煮粉,幾十年的品質保證;
20、五洲城晚上9點多才有的粉腸煮豬腰湯,粉腸正,超大個超脆;
21、西橋圓盤蘋果家私門口晚上10點才出攤的牛腩煮粉,(要老伯伯推出來的那家),蘿卜超入味,不過貴了點。
22、梅江橋底下的「老火湯」淹面以及燉品,淹面放豬油和魚味,比旁邊那家要香,燉品2元到8元不等,一般胡椒豬肚豬心之類的才4元,價格適中而且味道不錯。
23、馬石下中國銀行附近的炒麵,就窩在一個小巷裡面,鍋子擺在巷口,桌子擺在更樓下。這個很不起眼的炒麵店炒的面很香,而且面比較大條,也是開了許久,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
24、仲元路郵局旁邊的「鳳記」煲仔飯。梅城開了最久的煲仔飯,那裡再往下有好幾家賣煲仔飯的(這家原先也開在這一排,但後來因擴店裝修等原因搬下來),但是這家環境比較好比較衛生,飯也比較香沒那麼綿,一排過就他一間賣煲仔飯的,所以很好認。
25、虹橋頭的大埔筍板和手工面,在文化公園附近的游戲機室旁邊,大埔人開的店,很正宗的筍板,手工面放碎肉以及青菜豬油,面滑而且非常香,味道超級棒。
26、新中苑的桂林米粉,桂林人開的,很多在火車站工作或者在那邊租住房屋的外地人都會去捧場,花樣不多但是面和湯都很香,還有他的辣椒粉超級棒,吃的時候撒在湯里味道超級好,在梅城吃了好幾家桂林米粉還是覺得這家比較正宗。
27、南門文化廣場單車行旁邊的珍珠奶茶:梅城最好吃的珍珠奶茶,強烈推薦香芋及蘋果口味。
28、客都西餅屋的腸粉,看每天早上的人流就可以肯定品質,屬於廣州腸粉,推薦冬菇口味的腸粉。特點是香滑,花樣多。
29、三板橋路末段的「頂好包點」,廣式包子,包子很松軟,餡非常香,天天都排隊購買,生意非常好。不過包子個比較小價錢比較貴。叉燒包是那裡的招牌產品,還有許多其他口味的包子我都非常喜歡。
30、黃糖醫院旁邊市場下面的包子,早上擺出市場正樓梯口賣,叉燒包超級出名(就是酒樓的那種無皮開口笑叉燒包),奶黃包也非常爽口。生意也超級好,俺奶奶天天不吃睡不了覺。
31、黃糖十字路口的燉品,晚上才有開門,店子就在紅綠燈下面,除了燉品外綠豆湯和紅豆湯口碑都非常好。
32、「非常小吃」的竹筒飯,田雞竹筒飯最香最滑最好吃。。
33、江南西橋圓盤規劃局斜對面「台灣冰匠」的局飯,局意粉,西式意粉西班牙意粉還有雪泡:那裡的意粉弄的味道比較好,但是價錢會貴一點哦,雪泡味道也很好別的地方都吃不到。
34、文化公園「大口福」快餐店的揚州炒飯和泡沫果汁,揚州炒飯炒的非常好吃,可能是因為他用的米比較好,現在好久沒去吃味道不知道會不會變了,但是以前就經常跑去吃,價錢也非常實惠。果汁一定要泡沫的,強烈推薦青蘋果味道的!鮮榨果汁也很不錯但是泡沫的更香。
35、黃糖十字路往黃糖醫院方向的「快可得」快餐店的炸雞腿,學生朋友一定全都知道,因為那裡的炸雞腿真的是又便宜又香,5元一大個,有鹽局、脆皮和酥皮三種,本人最喜歡酥皮。還推薦此店的西多士,一份兩元,但是如果你第一次吃,兩份往往都是不夠的。。
36、赤岌崗的「牛記潮州粥」,梅州中學旁邊,粥怎麼樣是其次,強烈推薦此店的豆瓣醬,撈在粥裡面或者純拌香菜吃下肚都很不錯。
37、文化公園晚上的燒烤,有一家湖南人推出來的比較好吃,雞腿肉和羊肉串烤出來最香。
38、華僑城的拉麵。忘了叫什麼名字,好象是「蘭州拉麵」還是什麼。忘了,總之味道不錯。
39、江南大園巷「長樂」的紅燒豆腐是最好吃的,當然還有香芋欠術煲。「生輝」的椒鹽局豬肚,很讓人回味哦。
40、嘉應中學往客都大酒店方向「聚圓」酒家的全豬湯、炸南瓜丸、還有玉粉煲。炸南瓜片很好吃啊,放了大蝦仁,油羅街的南瓜丸是硬的那種,但是這種炸出來是酥酥的,味道鹹鹹甜甜的非常好吃,我有個朋友就為了吃這個,天天上聚圓去打包。
41、火車站廣場附近湖南湘菜館的「血鴨」,很多人都是慕名而去的。
42、玉英醫院對面的狗肉煮粉,就正對門,實在是很小的一間店子。名字叫「可能好吃」。小花園E時代網吧旁邊的狗肉煮粉,香,我最喜歡去的一家狗肉煮粉店,個人認為比葛記好吃許多。
43、南口車陂的「營富燉雞」,雞湯好喝、青菜也特別有農家味道。
44、百花洲市場旁邊的「肉丸妹」肉丸豆腐。豆腐比較好吃,肉丸跟「臭名遠洋」的差不多拉。
45、百花洲市場入口處的豐順捆板,裡面放有淡鹹菜和豆乾,超級爽口丫
46、梅城出名的「彭記燒鵝」,油羅街口。江南百花洲也有分店。
47、梅城出名的「鴨子王」,鹵鴨子,鴨血都香,開了幾十年,在老煙廠那裡。
48、老電影院附近的白切雞,以前是推車出來賣的,現在有店了,不過不好找丫,俺也說不太明白。
49、金山小學官井頭的牛雜,哈哈,最老牌老資格的牛雜集中地。
50、文化公園港灣超市往廣播電視台方向的牛雜,新開不久但是許多人都慕名前往,聽說是蘸牛雜的醬料上花了工夫。
希望對你有幫助
G. 建德旅遊,這12道特色美食不容錯過,讓你品味浙江獨特風味
油煎粿
油煎粿是當地街頭常見的油炸小吃,香味四溢,十分誘人食慾。外表金黃酥脆,裡面的餡料鮮美且富有層次感,讓人吃得過癮,十分具有風味。
豆腐包
豆腐包有「嚴陵第一包」的美譽,是建德十分有名氣的特色 美食 。皮薄餡美,口感獨特。吃的時候加上自製辣椒和美味可口的湯汁,那味道堪稱一絕,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千層糕
千層糕是很多當地人的 美食 記憶,外形獨特,可以蒸著吃,也可以油炸。風味獨具,讓人慾罷不能。
嚴州酥餅
嚴州酥餅外皮酥脆,裡麵包著肉末和乾菜製作而成的餡料,咸香可口,肥而不膩,吃起來有滋有味,深受當地人喜愛。
水晶糕
水晶糕口感潤滑細膩,吃起來爽口Q彈,冰涼清爽,且有一股淡淡的薄荷味,十分沁人心脾。在夏日裡食用,尤能消暑解煩,別是滋味。
麻糍
建德的麻糍雪白圓潤,軟糯可口。裡麵包著芝麻或者豆沙,口感獨特,滋味甜美,讓人越吃越愛吃,吃完還回味無窮。
米漿筒
米漿筒是當地人一直念念不忘的特色 美食 ,用米漿製作好米皮,捲入各種食材。口感豐富,味道獨特,滋味悠長,讓人贊不絕口。
飯粿
飯粿是用米飯製作而成的,看似簡單,工序卻十分講究。做出來的飯粿搭配上香菇、肉絲、榨菜等,鮮味十足,讓人食慾大增,百吃不厭。
醬粿
醬粿選用南瓜、米粉、醬料等採用多道工序製作而成。色澤濃郁,醬香味十足。吃起來咸香可口,是下飯的佳品,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梅城手工面
梅城手工面是建德的一大特色 美食 ,手擀的面條勁道富有彈性,食材豐富,湯汁鮮美,吃起來美味爽口,是當地人十分喜愛的一道日常 美食 。
大餅油條
大餅油條是當地人十分喜愛的早餐之一,軟韌勁道的大餅捲入油條,搭配上豆漿一起食用,口感獨特,簡直是味蕾上的享受。大餅有蔥餡和辣椒肉餡,每一種都獨具風味,讓人越吃越喜愛。
嚴州咸湯圓
咸湯圓以冬腌菜、豆腐丁作為餡料,咸香可口,外表軟韌潤滑。相比於甜的湯圓,嚴州咸湯圓滋味更為鮮美且悠長,讓人回味。
H. 梅城古鎮都有什麼好吃的和特產
梅城小吃飲食不同於普通浙菜的清淡、嫩爽,其味重、辣、鮮,區別於浙江很多地方.
1、清明果:一般在清明節做,用米粉做的,也有加入清明節時採摘的一種綠色可食植物,形狀為彎月或圓形。還有專門製做的雕花模板,上海蘇州一帶叫青團,外觀口味都和清明果不一樣,杭州叫清明團子顏色是青色,但可能是用青菜的汁水加進去用糯米做的味道很甜。
2、豆腐包:嚴州燒餅也叫嚴州乾菜燒餅,是建德傳統的名吃,松、酥、脆--很好的入口。
3、嚴州雪梨:果實很大,一側常有斜狀凸起,初為綠色,成熟後黃綠色。白露時節摘的白梨最是好時候。其主要產區在當地的金西鄉、三合鄉。
4、五加皮酒:20多味名貴中葯材,用糯米陳白酒泡,再加白糖和梅城
蜜酒製成。能舒筋活血、祛風濕,延年益壽。
另外還有許多啊,比方說:方臘醬、特色蘿卜絲餅、農家手工面、鳳凰蕎麥餅、高嶺玉米餜、肉圓、嚴州咸湯圓
I. 梅城哪裡有小吃
梅城文化公園附近有小吃街,就梅州電視台那裡,沒聽說怎麼有名,其他有名的小吃都是散在的.
1、寬婉醫院旁的「德記」魚湯類(魚泡、面、粉等)
2、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不過現在好象差了很多)
3、中山街侯記炒粉
4、文保路尚記旁邊側巷內吳記湯丸
5、更樓下的牛腩和老電影院下崗邊的牛腩面
6、燕龍和漢興的燉品
7、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
8、三角塘吾好食正對面的Z記早點的腌面煮湯很地道,能吃出客家腌面的特色,特別加過香料,特別是番茄鹹菜元香牛肉湯招牌湯,大家有機會過去嘗嘗
9、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
10、老縣府和「啃的雞」之間有個比較清凈的西餐館
11、魚燜飯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都算不錯
12、在長樂和生輝可以吃五華魚生
13、梅龍路的餃子館有幾樣比較好吃,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燉牛肉,烤羊肉串
14、西橋市場和程江橋之間有個海鮮夜排擋,便宜到我不敢相信
15、文化路上蘭州拉麵,面不怎麼樣,湯倒上真TMD好喝
16、火車站旁邊的湖南餐館,招牌菜是血鴨,真是好吃
17、玉英醫院往上的腸粉,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腸粉,皮比較厚但是很有嚼勁,梅州僅此一家,別的地方做不出來,(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屬於潮州或者廣州腸粉),醬非常香,很稠。店門是深蘭色的,很好認。
18、勤力苑市場裡面的燒賣。旅遊團都帶到那裡去吃,梅州最出名的燒賣,我曾經見過一大群外國人去吃,皮比較干,筍很香。
19、金利來大街的燒賣(油羅街直下,幸運兒對面),原先是開在三角塘市場里的,後來擴業了就搬到金利來,跟勤力苑的燒賣一樣也是做了幾十年,燒賣特點是皮比較薄,肉比較嫩,但沒那麼香,味道較甜;
20、凌風西路末段的魚頭煮粉,幾十年的品質保證;
21、五洲城晚上9點多才有的粉腸煮豬腰湯,粉腸正,超大個超脆;
22、西橋圓盤蘋果家私門口晚上10點才出攤的牛腩煮粉,(要老伯伯推出來的那家),蘿卜超入味,不過貴了點23、梅江橋底下的「老火湯」淹面以及燉品,淹面放豬油和魚味,比旁邊那家要香,燉品2元到8元不等,一般胡椒豬肚豬心之類的才4元,價格適中而且味道好
24、馬石下中國銀行附近的炒麵,就窩在一個小巷裡面,鍋子擺在巷口,桌子擺在更樓下。侯記炒粉換了老闆以後已經炒的不好吃了,油多而且面太軟,可能客人多的關系,有時候真的覺得很難吃,但是這個很不起眼的炒麵店炒的面很香,而且面比較大條,也是開了許久,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
25、仲元路郵局旁邊的「鳳記」褒仔飯。梅城開了最久的褒仔飯,那裡再往下有好幾家賣褒仔飯的(這家原先也開在這一排,但後來因擴店裝修等原因搬下來),但是這家環境比較好比較衛生,飯也比較香沒那麼棉,一排過就他一間賣褒仔飯的,所以很好認
26、虹橋頭的大埔筍板和手工面,在文化公園附近的游戲機室旁邊,大埔人開的店,很正宗的筍板,手工面放碎肉以及青菜豬油,面滑而且非常香,味道超級棒。
27、新中苑的桂林米粉,桂林人開的,很多在火車站工作或者在那邊租住房屋的外地人都會去捧場,花樣不多但是面和湯都很香,還有他的辣椒粉超級棒,吃的時候撒在湯里味道超級好,在梅城吃了好幾家桂林米粉還是覺得這家比較正宗。
28、南門文化廣場單車行旁邊的珍珠奶茶:梅城最好吃的珍珠奶茶,強烈推薦香芋及蘋果口味。
29、客都西餅屋的腸粉,看每天早上的人流就可以肯定品質,屬於廣州腸粉,推薦冬菇口味的腸粉。特點是香滑,花樣多。
30、三板橋路末段的「頂好包點」,廣式包子,包子很松軟,餡非常香,天天都排隊購買,生意非常好。不過包子個比較小價錢比較貴。叉燒包是那裡的招牌產品,還有許多其他口味的包子我都非常喜歡
31、黃糖醫院旁邊市場下面的包子,早上擺出市場正樓梯口賣,叉燒包超級出名(就是酒樓的那種無皮開口笑叉燒包),奶黃包也非常爽口,生意也超級好,俺奶奶天天不吃睡不了覺
32、黃糖十字路口的燉品,晚上才有開門,店子就在紅綠燈下面,除了燉品外綠豆湯和紅豆湯口碑都非常好。
33、非常小吃的竹筒飯,田雞竹筒飯最香最滑最好吃。
34、江南西橋圓盤往上「台灣冰匠」的鋦飯,鋦意粉,西式意粉西班牙意粉還有雪泡:那裡的意粉弄的味道比較好,但是價錢會貴一點哦,雪泡味道也很好別的地方都吃不到。但是江北的台灣冰匠做的東東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一點都不好。
35、文化公園「大口福」快餐店的揚州炒飯和泡沫果汁,揚州炒飯炒的非常好吃,可能是因為他用的米比較好,現在好久沒去吃味道不知道會不會變了,但是以前就經常跑去吃,價錢也非常實惠。果汁一定要泡沫的,強烈推薦青蘋果味道的,鮮榨果汁也很不錯但是泡沫的更香
36、黃糖十字路往黃糖醫院方向的「快可得」快餐店的炸雞腿,學生朋友一定全都知道,因為那裡的炸雞腿真的是又便宜又香,5元一大個,有鹽局、脆皮和酥皮三種,本人最喜歡酥皮。還推薦此店的西多士,一份兩元,但是如果你第一次吃,兩份往往都是不夠的
37、赤岌崗的「牛記潮州粥」,梅州中學旁邊,粥怎麼樣是其次,強烈推薦此店的豆瓣醬,撈在粥裡面或者純拌香菜吃下肚都很不錯
38、文化公園晚上的燒烤,有一家湖南人推出來的比較好吃,雞腿肉和羊肉串烤出來最香
39、華僑城的拉麵,忘了叫什麼名字,好象是東北拉麵館還是什麼,忘了,總之味道不錯
40、其實長樂的魚生不是最好吃的,紅燒豆腐才是最好吃的哇,還有香芋欠術褒
41、星輝的椒鹽局豬肚啊
42、嘉應中學往客都大酒店方向「聚圓」酒家的全豬湯、炸南瓜丸(片?)還有玉粉褒,炸南瓜片很好吃啊,放了大蝦仁,油羅街的南瓜丸是硬的那種,但是這種炸出來是酥酥的,味道鹹鹹甜甜的非常好吃,我有個朋友就為了吃這個,天天上聚圓去打包捏
43、「臭名遠洋」的肉丸,不用介紹了吧
44、玉英醫院對面的狗肉煮粉,就正對門,實在是很小的一間店子
45、小花園E時代網吧旁邊的狗肉煮粉,香
46、百花洲市場旁邊的肉丸豆腐,豆腐比較好吃,肉丸跟臭名遠洋的差不多拉
47、百花洲市場入口處的豐順捆板,裡面放有淡鹹菜和豆乾,超級爽口丫
48、梅城出名的」彭記燒鵝「,油羅街口。江南也有分店就是不知在哪
49、梅城出名的「鴨子王」,鹵鴨子,鴨血都香,開了幾十年,在老煙廠那裡
50、老電影院附近的白切雞,以前是推車出來賣的,現在有店了
51、金山小學的牛雜,最老牌老資格的牛雜集中地
52、文化公園港灣超市往廣播電視台方向的牛雜,新開不久但是許多人都慕名前往,聽說是蘸牛雜的醬料上花了工夫
還有很多,你晚上隨便去逛,都有得吃
J. 梅城有什麼地道的,物美價廉的小吃在哪個位置
梅城小吃
1.玉英醫院往上的腸粉,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腸粉,皮比較厚但是很有嚼勁,梅州僅此一家,別的地方做不出來,(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屬於潮州或者廣州腸粉),醬非常香,很稠.店門是深蘭色的,很好認.
2.勤力苑市場裡面的燒賣.旅遊團都帶到那裡去吃,梅州最出名的燒賣,我曾經見過一大群外國人去吃,皮比較干,筍很香.
3.金利來大街的燒賣(油羅街直下,幸運兒對面),原先是開在三角塘市場里的,後來擴業了就搬到金利來,跟勤力苑的燒賣一樣也是做了幾十年,燒賣特點是皮比較薄,肉比較嫩,但沒那麼香,味道較甜;
4.凌風西路末段的魚頭煮粉,幾十年的品質保證;
5.五洲城晚上9點多才有的粉腸煮豬腰湯,粉腸正,超大個超脆;
6.西橋圓盤蘋果家私門口晚上10點才出攤的牛腩煮粉,(要老伯伯推出來的那家),蘿卜超入味,不過貴了點..
7.梅江橋底下的「老火湯」淹面以及燉品,淹面放豬油和魚味,比旁邊那家要香,燉品2元到8元不等,一般胡椒豬肚豬心之類的才4元,價格適中而且味道不錯.
8.馬石下中國銀行附近的炒麵,就窩在一個小巷裡面,鍋子擺在巷口,桌子擺在更樓下.侯記炒粉換了老闆以後已經炒的不好吃了,油多而且面太軟,可能客人多的關系,有時候真的覺得很難吃,但是這個很不起眼的炒麵店炒的面很香,而且面比較大條,也是開了許久,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
9.仲元路郵局旁邊的「鳳記」褒仔飯.梅城開了最久的褒仔飯,那裡再往下有好幾家賣褒仔飯的(這家原先也開在這一排,但後來因擴店裝修等原因搬下來),但是這家環境比較好比較衛生,飯也比較香沒那麼棉,一排過就他一間賣褒仔飯的,所以很好認.
10.虹橋頭的大埔筍板和手工面,在文化公園附近的游戲機室旁邊,大埔人開的店,很正宗的筍板,手工面放碎肉以及青菜豬油,面滑而且非常香,味道超級棒.
11.新中苑的桂林米粉,桂林人開的,很多在火車站工作或者在那邊租住房屋的外地人都會去捧場,花樣不多但是面和湯都很香,還有他的辣椒粉超級棒,吃的時候撒在湯里味道超級好,在梅城吃了好幾家桂林米粉還是覺得這家比較正宗.
12.南門文化廣場單車行旁邊的珍珠奶茶:梅城最好吃的珍珠奶茶,強烈推薦香芋及蘋果口味.
13.客都西餅屋的腸粉,看每天早上的人流就可以肯定品質,屬於廣州腸粉,推薦冬菇口味的腸粉.特點是香滑,花樣多.
14.三板橋路末段的「頂好包點」,廣式包子,包子很松軟,餡非常香,天天都排隊購買,生意非常好.不過包子個比較小價錢比較貴.叉燒包是那裡的招牌產品,還有許多其他口味的包子我都非常喜歡...
15.黃糖醫院旁邊市場下面的包子,早上擺出市場正樓梯口賣,叉燒包超級出名(就是酒樓的那種無皮開口笑叉燒包),奶黃包也非常爽口..生意也超級好,俺奶奶天天不吃睡不了覺..
16.黃糖十字路口的燉品,晚上才有開門,店子就在紅綠燈下面,除了燉品外綠豆湯和紅豆湯口碑都非常好.
17.非常小吃的竹筒飯,田雞竹筒飯最香最滑最好吃..
18.江南西橋圓盤往上「台灣冰匠」的鋦飯,鋦意粉,西式意粉西班牙意粉還有雪泡:那裡的意粉弄的味道比較好,但是價錢會貴一點哦,雪泡味道也很好別的地方都吃不到.但是江北的台灣冰匠做的東東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一點都不好吃..
19.文化公園「大口福」快餐店的揚州炒飯和泡沫果汁,揚州炒飯炒的非常好吃,可能是因為他用的米比較好,現在好久沒去吃味道不知道會不會變了,但是以前就經常跑去吃,價錢也非常實惠.果汁一定要泡沫的,強烈推薦青蘋果味道的....鮮榨果汁也很不錯但是泡沫的更香..
20.黃糖十字路的「快可得」快餐店的炸雞腿,學生朋友一定全都知道,因為那裡的炸雞腿真的是又便宜又香,5元一大個,有鹽局、脆皮和酥皮三種..
21.赤岌崗的「牛記潮州粥」,梅州中學旁邊,粥怎麼樣是其次,強烈推薦此店的豆瓣醬,撈在粥裡面或者純拌香菜吃下肚都很不錯.
22.文化公園晚上的燒烤,有一家湖南人推出來的比較好吃,雞腿肉和羊肉串烤出來最香...
23.華僑城的拉麵..忘了叫什麼名字,好象是東北拉麵館還是什麼..忘了,總之味道不錯..
24.其實長樂的魚生不是最好吃的,紅燒豆腐才是最好吃的哇..還有香芋欠術褒..
25.星輝的椒鹽局豬肚啊..
26.嘉應中學往客都大酒店方向「聚圓」酒家的全豬湯、炸南瓜丸(片?)還有玉粉褒...炸南瓜片很好吃啊,放了大蝦仁,油羅街的南瓜丸是硬的那種,但是這種炸出來是酥酥的,味道鹹鹹甜甜的非常好吃,我有個朋友就為了吃這個,天天上聚圓去打包捏.
27.「臭名遠洋」的肉丸,不用介紹了吧...
28.玉英醫院對面的狗肉煮粉,就正對門,實在是很小的一間店子.
29.小花園E時代網吧旁邊的狗肉煮粉,香,我最喜歡去的一家狗肉煮粉店,個人認為比葛記好吃許多.
30.百花洲市場旁邊的肉丸豆腐...豆腐比較好吃,肉丸跟臭名遠洋的差不多拉.
31.百花洲市場入口處的豐順捆板,裡面放有淡鹹菜和豆乾..超級爽口丫!
32.梅城出名的」彭記燒鵝「,油羅街口.江南也有分店就是不知在哪.
33.梅城出名的」鴨子王「,鹵鴨子,鴨血都香,開了幾十年,在老煙廠那裡.
34.老電影院附近的白切雞,以前是推車出來賣的,現在有店了,不過不好找丫,俺也說不太明白..
35.金山小學的牛雜,哈哈,最老牌老資格的牛雜集中地.
36.文化公園港灣超市往廣播電視台方向的牛雜,新開不久但是許多人都慕名前往,聽說是蘸牛雜的醬料上花了工夫..俺沒去過..改天得去嘗嘗..
37.玉英醫院往上,就在我介紹的腸粉店再往上幾十米的」鍾啊二「仙人板和豆腐.早上賣豆腐全天賣仙人板,是梅城最好吃的仙人板,用的蜂蜜是他們自己養的蜂出的蜜,香蕉露很香,仙人板是想像不到的滑和嫩,不似輝虹小吃那些那麼老.不過不是誰都曉得去吃的啊,哈哈,要真正的老梅城才曉得去,實在是很小很小的一間店子.
38.西橋引橋下的可能好吃狗肉煲不錯啊,經常都跟朋友去吃,價格也不算太貴...最主要他的炸腐竹很不錯....
39 寬婉醫院旁的「德記」魚湯類(魚泡、面、粉等)
40、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不過現在好象差了很多)
41、中山街侯記炒粉
42、文保路尚記旁邊側巷內吳記湯圓和文保路轉平安橋市場的路口的一個老伯伯的湯圓都很不錯 吳記的就比較大個 老伯伯的比較小比較入味 一定要嘗嘗糖漿里煮熟的雞蛋 很香的說
43、更樓下的牛腩和從老電影院遷過去仲元西路的能記牛腩,就是梅江橋下面的那條街.牛腩裡面放了沙茶醬,味道又濃又香....
44、元城路中間阿張的餃淹面
45、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
46、燕龍和漢興的燉品和白天的臘味飯
47、海石花的炒田螺香螺和炒粉
48. 油羅街油羅後廠的椰絲餅,又脆又甜又香,每次一吃都停不下來啊...10元一斤一大包...注意是薄的那種...還有其他很多種類的餅干也不錯...
49.文化公園門口一個老伯伯茶蛋,只有晚上才會出來擺的...很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