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遵義最好吃的豆腐魚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遵義最好吃的豆腐魚

發布時間: 2023-01-21 14:36:25

『壹』 貴州遵義必吃十大美食

貴州遵義必吃十大美食如下:
1、遵義豆花面
乳白的豆花,淡黃的鹼面,紅紅的蘸水再撒上綠油油的魚香或「過橋」或干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花面,一定會讓你食慾大開。一碗普普通通的豆花面,見證了遵義的歷史和文化,早在2006年,遵義豆花面就被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遵義豆花面,是遵義人民在本世紀初獨創的一種風味小吃。不但豆花和面條製作特殊,而且佐料和肉臊的配料也與眾不同。吃起來鮮香嫩滑,人人稱道。「豆花面」中的「豆花」,以黃豆磨漿經點酸湯而成水豆腐,用豆漿煮熟,比普通豆腐細嫩而綿扎。「寬刀面」,選用上等麵粉摻和鮮雞蛋,外加少許鹼水和芡粉製成,比普通面條要寬一點、長一些。
佐料和肉臊,需紅辣椒油、豬油、熟菜油、麻油、味精、蔥花、姜絲、香椒末、魚香菜和碎細的魷魚、豬蹄筋、雞肉丁加油炸花生米。盛裝豆花,需一碗一碟碗里先裝面條,「豆花」蓋上,再加豆漿,佐料和肉臊用小碟拌_盛著。食用時,把面條和豆花挑碟里,邊蘸邊吃,其味頓時鮮美上口。
2、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遐邇。凡來遵義品嘗過遵義羊肉粉的人,無不交口稱贊。遵義人特別愛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去飯館進餐的十分踴躍。當地有一種習慣:每逢冬至這天,全城老幼都要吃一碗羊肉粉。說這天吃羊肉粉,整個冬天都不冷。
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其作法是:先將米粉在開水鍋里燙三次,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在瓷碗中。然後在米粉上放一層薄薄的羊肉片,這種羊肉片是煮熟後榨壓切成的,最後澆上鮮紅的辣椒油,撒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蔥、蕪荽等。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吃羊肉粉最講究的是吃原湯味。一般說,遵義居民喜歡選擇思南縣一帶產的矮腳山羊,因為這一帶山羊肉質細嫩,腥臊味少。當天宰殺剝皮,不用水洗就可放入鍋。熬羊肉湯時先將鮮羊肉放入鍋中,小火慢燉,羊肉湯清而不濁,鮮而不腥。除去肉和骨之外,再用一兩只母雞,佐以少許冰糖,這樣的湯尤為鮮美。
3、遵義黃粑
遵義黃粑原名「黃糕粑」,是貴州民間風味小吃,歷史較為悠久。以遵義縣南白鎮的產品為隹。遠方來客品嘗後,贊不絕口,往往要帶上幾個回家。製作「遵義黃粑」選料精良,火候及包裹用料亦是非常講究。
遵義黃粑是以大米、黃豆漿與糯米拌合,用筍殼葉包、蒸而成。糕色深黃,滋潤軟糯,芳香濃郁,甜美可口,粒粒糯米鑲嵌其中,形似珍珠,玲瓏透明。食時一般切片,經蒸、炸、烤均可。以遵義縣南白鎮所產品質為佳。
4、烏江魚
世人知道烏江,可能還是從紅軍「突破烏江天險」開始。然而,這條發源於貴州,經重慶流入長江的大河,最著名的莫過於烏江魚了,烏江魚是貴州遵義特產之一,屬於貴州黔菜。
自古以來,烏江兩岸的人們由於經常捕食,漸形成了烏江魚獨特的食用方法:將烏江魚切片,以食油,辣椒,姜蒜等多種佐料泡製,使之具有鮮、香、嫩、滑等特點,一時間烏江魚食者甚眾。烏江魚烹調歷史悠久,在製作過程中你也可以感受到這些特色菜餚的魅力,烹調方法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香辣。
5、糟辣魚
糟辣魚是黔菜里很具代表性的一道名菜,糟辣椒是貴州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種傳統民間技法,通常選肉質厚實、色澤紅亮的辣椒搭配紅蒜子,做成的糟辣椒可以製作糟辣系列菜品如:糟辣魚、糟辣回鍋肉、糟辣豆皮等,在我們當地非常受歡迎。
糟辣魚首先洗凈魚鱗,魚鰓,剖腹,洗凈內臟,用刀將兩扇魚肉切開,將魚頭劈開,用「人」字花刀在魚兩面劃一道,深至魚骨,加入貴式腌魚料腌制。爆鍋中火,下熟菜油燒至六成熱,撈起魚片,放入油鍋,放入紅辣椒、姜和蔥花,再拌入魚片,待魚片生熟後,加入味精,倒進湯盆里即可。該菜色為金紅色,肉質嫩滑。
6、遵義鹽菜扣肉
遵義鹽菜扣肉是貴州地區的一道特色菜餚,屬於貴州黔菜。西南部,尤其是貴州東北部的鹽菜,是用芥菜晾乾後切碎腌制而成的一種菜餚,不是腌漬過的,不是酸菜或梅菜。
扣肉是一種意義廣泛的食物,因此許多地方的稱謂不同,做法不同,口味也不同。鹹菜扣肉是由鹹菜和五花肉製成的,鹹菜扣肉呈黑色和黃色,味道鮮美,味道鮮美,肥而不膩,實為人間美味。
7、豆腐圓子
傳說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大辦「皇會」,全城禁屠數天,不許食葷時有雷姓豆腐作坊,以豆腐做成園子,用菜油炸熟出售,很受歡迎,名揚京城。經貴陽幾代人改進後,炸出的豆腐園子內瓤質嫩如雪,布滿點點「蜂窩」,色澤褐黃、外酥內嫩、香辣爽口,成為貴陽百姓喜愛的小吃之一。
8、遵義八大碗
遵義八大碗是遵義有名的宴席名菜,屬於貴州菜、黔菜系列。遵義八大碗分上八碗、中八碗、下八碗,這些八大碗中有宮保雞丁、糟辣魚、烘雜燴、泡椒板筋、烏江豆腐魚、天麻鴛鴦鴿、折耳根炒臘肉、花攔雞、明蝦鵪蛋魚、鳳尾魷魚、拔絲蓮米、燒雜燴、烤乳豬、碎滑肉、毛鳳凰魚翅、烤酥方、虎皮青椒等。遵義八大碗主要特點是「香辣」、「麻辣」,其菜辣香醇厚、味美可口、色澤艷麗、造型優美。
據史料記載,遵義「八大碗」在清朝時就成為本地的傳統菜餚,集中了扣、燜、醬、燒、炒、蒸、熘等烹飪技法,有濃厚的鄉土特色。「八大碗」清末逐漸走向民間宴席,老百姓遇年節、慶典、嫁娶等,大多以「八大碗」宴請,是當時遵義人餐桌上最具特色的菜餚。
9、酸_肉
酸_肉是遵義特色菜之一,屬於貴州菜、黔菜。「_」,指用鹽及酒麴和上米、面來腌制肉類,它是流傳在黔北遵義一帶民間的一種古老的食品加工方法,主料多採用新鮮魚肉、豬肉,成品略帶酸味,故名酸_肉,酸而不膩。酸_肉是在冬至後立春前,家家戶戶殺年豬時,將一部分當時吃不完的諸如肉皮、豬頭肉、豬頸卷肉等切或砍成片,腌制後用熟米粉子腌在倒扣壇里保存,當然要腌制到有一定酸味時才好吃。近年來,已經使用好的五花肉製作,並在綏陽縣、遵義縣和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縣等地的菜市場和飯店都很常見了,省內外各黔菜酒樓均作為傳統特色菜待客。
10、合馬羊肉
合馬羊肉是遵義的一道特色菜,屬於貴州黔菜。合馬羊取料於合馬山羊,是黔北著名的特色食品。山坡上放養的當地村民,是綠色食品。其體壯肥,肉嫩,野味十足,是遠近聞名的合馬羊肉的原料,肉嫩可口。
合馬羊肉是將羊肉、羊骨用清水浸泡,洗去血污,放入鍋中加清水和鹽,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改中火燉至八成熟,換小火,把香料包投入鍋內煮至肉熟,撈出濾水晾乾,改刀切成10厘米長的薄片,原湯保留待用;凈鍋上火放菜油、羊油,加鹽、花椒粉、薑片、蒜瓣、辣椒面稍炒,下羊肉片翻炒入味,加入原湯煮沸後起鍋裝入_,放芫荽即成;若食清湯,不加辣椒面,配時令蔬菜下鍋煮食。合馬羊肉已成為酒鄉人宴請賓客的一道佳餚,名副其實,食客絡繹不絕,有燉有蒸,有煎有炒,素食相輔相成,鹹淡相得益彰,色香味俱全,製作精良。

『貳』 余慶縣美食

余慶縣美食有烏江豆腐魚、灌粑、余慶紅金橘、紅油炸糕、擂茶粑等。
1、烏江豆腐魚:烏江豆腐魚的主要原料為烏江流域的各種鮮魚以及別具風味的烏江豆腐,其製法是將各色調料配齊,入鍋調製成湯汁,用冷水沖入,再放入鮮魚塊,文火慢煮至沸。魚中蛋白質和各種氨基酸溶入湯中,再加豆腐燒制,香鮮辣爽、色味俱佳。
2、灌粑:糯米、新鮮豬血、豬大腸輔料:花椒、鹽、胡椒、或加半肥瘦豬肉製作:先將糯米蒸熟,然後把新鮮豬血、花椒、鹽、胡椒、或加半肥瘦豬肉與糯米飯一同拌均勻,再將豬大腸洗凈滴干水。最後把拌好的糯米飯灌進豬大腸,用細繩將兩頭系緊,放置於通風乾燥處。要食用時再用蒸鍋蒸熟即食之,也可以加蒜、干辣椒筒筒煎炸而食。
3、余慶紅金橘:余慶紅金橘是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的特產。紅金橘具有皮薄汁多、味甜化渣、食葯皆佳、色澤鮮艷、易於保鮮等特點,是家庭食用和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
4、紅油炸糕:將大米、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5小時,發脹後加入米飯磨成漿;把豬肉剁成末,加薑末、蔥花、鹽、味精拌勻製成肉餡;凈鍋上火放油,燒至油溫六成,把高4厘米、直徑4厘米的專用6邊形鐵制模具放入油鍋中浸燙至熱,將米漿舀入模具,占內空的一半,放肉餡,再舀漿蓋在肉餡上炸2分鍾定型後,從模具內倒入鍋中繼續炸至金黃、酥脆即成。用醬油、紅油、折耳根粒、薑末、蔥花,加鹽混合拌勻放入炸糕中佐食。
5、擂茶粑:將蘇麻淘洗干凈,濾干水分,炒熟舂茸,放入鍋內加水煮沸,攪拌除去表皮,放適量鹽製成擂茶;小豆洗凈浸泡,裝入木甑蒸熟,取出搗茸成泥狀,加入花椒粉、鹽拌勻,凈鍋上火放豬油,將豆泥倒入鍋中炒干,製成豆沙待用;糯米淘洗干凈裝入木甑用大火蒸熟,搗成粑狀,捏成若干個小糯米粑,把豆沙包入糯米粑內,凈鍋上火放菜油,燒至油溫七成,把包入豆沙的糯米粑放進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入擂茶中浸泡食用。

『叄』 豆腐魚怎麼做

烏江豆腐魚
原料:
鮮活烏江魚1尾1千克烏江豆腐500克

調料:
豆瓣醬、鹽、味精、五香粉、胡椒粉、糍粑辣椒、豬油、姜、大蒜、蔥、鮮湯等適量

刀工成型:
鮮魚颳去魚鱗剖腹去內臟洗凈兩面打上花刀;豆腐切成4厘米方塊入沸水氽過濾干水分;姜、大蒜切片、蔥切成2.5厘米長節;豆瓣醬切細

烹調方法:
煮鍋下豬油燒至6成熱時糍粑辣椒制熟下豆瓣醬制香加入姜、蒜片、鮮湯、五香粉、胡椒粉、味精等進行調味魚和豆腐下鍋用小火煮約10分鍾熟下蔥節即成

風味特色:
肉質滑嫩辣香味純該菜遵義烏江—帶地方風味菜

技術要領:
煮時能用大火

『肆』 遵義什麼最出名

烏江豆腐魚 烏江飲食文化街以經營烏江鮮魚而聞名。烏江人練就一手烹調絕活,以烏江豆腐魚為代表的美食,被譽為"中華一絕,烏江一技",許多海內外遊客都慕名前來烏江,大飽口福。純粹貴州風味的鯰魚燒豆腐是道正宗名菜,同時,這里的糟辣魚、豆瓣魚、糖醋魚、麻辣魚、酸湯魚、清蒸魚、魚片火鍋等品種花色齊全,實行活魚點殺,按需加工,其特點是香鮮辣燙,營養豐富,色香味形俱佳。遵義羊肉粉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遵義羊肉粉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遐邇。凡來遵義品嘗過遵義羊肉粉的人,無不交口稱贊。遵義人特別愛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去飯館進餐的十分踴躍。當地有一種習慣:每逢冬至這天,全城老幼都要吃一碗羊肉粉。說這天吃羊肉粉,整個冬天都不冷。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其作法是:先將米粉在開水鍋里燙三次,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在瓷碗中。然後在米粉上放一層薄薄的羊肉片,這種羊肉片是煮熟後榨壓切成的,最後澆上鮮紅的辣椒油,撒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蔥、蕪荽等。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吃羊肉粉最講究的是吃原湯味。一般說,遵義居民喜歡選擇思南縣一帶產的矮腳山羊,因為這一帶山羊肉質細嫩,腥臊味少。當天宰殺剝皮,不用水洗就可放入鍋。熬羊肉湯時先將鮮羊肉放入鍋中,小火慢燉,羊肉湯清而不濁,鮮而不腥。除去肉和骨之外,再用一兩只母雞,佐以少許冰糖,這樣的湯尤為鮮美。豆花面豆花面是遵義人的一種獨創。面條上蓋著一團雪白的豆花,面條浸在豆漿之中。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是用前一次點豆腐的窖水存放幾天後成為酸湯。用這種酸湯點豆腐,使豆腐沒有石膏或鹵水的苦澀味,比一般豆腐細嫩,比豆腐腦緊扎。豆花面味道的好壞,關鍵在肉梢。清朝末年,豆花面是一種素伺,後來經過改進,加上了肉梢。肉梢是用豬腿筋肉和雞肉切成肉丁,然後用魷魚和榨菜丁,拌上適量甜醬、胡豆醬等,再用豬肉和菜油各半的混合油炒熟,加上幾顆香酥的花生米,放入小碗內,再佐以辣椒、醬油、味精、蔥、姜、魚、香菜等的香料。吃時,將大碗的面條內蘸食肉梢就可以領略到無窮的風味。涼拌折耳根據說學名叫龍須草,或者叫魚腥草。白色長條狀,有須。在外地人們不敢食用。貴州卻是家常小菜。洗凈後,用手挑選嫩而脆的折成3-4cm小段,用醬油、油辣椒、小蔥、味精、鹽、水豆實、醋等調料涼拌。或者:用溫油直接淋澆,再放調料,也可以用來炒臘肉。我很喜歡吃涼拌的和炒臘肉的。味道極好。絲娃娃 「絲娃娃」是因為一張小薄皮面餅包了很多「絲」而得名。又名素春卷。先用麵粉製成直徑兩寸左右的薄皮面餅,然後由食者親自動手,依次放上少量的海帶絲、蘿卜絲、豆芽、酸菜、折耳根、炸黃豆等,再將小面餅捲成筒狀,灌進糊辣椒、醬油等製成的調料,一個「絲娃娃」就做成了,放入口中,脆生生、 涼悠悠、酸溜溜、辣呼呼,味道十分誘人。 涼拌米皮米皮潔白,香辣爽口,開胃生津,為素齋小吃,因最初是寺廟中和尚所做,後流行於遵義地區,故又稱和尚米皮,也稱遵義米皮。製作方法是拌。大米磨成米漿舀入刷過熟油的蒸盤內攤勻蒸熟,待涼後改刀切成2厘米寬的長條放入盤中,用沸水燙一下,加入半勺涼開水和氽熟的綠豆芽,再將大頭菜、鹽菜、酥黃豆、蔥花放於米皮上,用紅油辣椒、醬油、醋、味精、麻油、花椒油、姜蒜水兌成汁澆淋在米皮上即成。

『伍』 到遵義一定要吃哪些美食

遵義市位於貴州省北部,在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

因此來遵義市旅遊的遊客很多,那麼旅遊時必不可少的是什麼?

當然是美食的陪伴,接下來一起看看遵義的美食吧!

豆花面


烏江豆腐魚是遵義烏江的一道地方風味菜,製作方法和當下流行的水煮魚很相似。

將各種調料配好放入鍋里製成湯,放入新鮮的魚塊和豆腐文火慢煮,魚肉鮮美清香,豆腐雪白滑嫩,久煮不老,食之無渣,入口即化。

另有當地特色泡菜、時令青蔬等作為配菜。

有一首稱贊烏江魚的詩是這樣寫的:鰱魚豆腐紅油光,蔥綠蒜白姜絲黃。肥嫩辣燙鮮香滿,爭食美味忘舉觴。

『陸』 遵義最出名的小吃是什麼

遵義的小吃大多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因其久遠,更見其品質。如羊肉粉、一味鮮羊肉粉`豆花面、遵義雞蛋糕等,每一樣都讓你齒頰留香。

『柒』 豆腐炒魚怎麼做

豆腐魚的做法
不是豆腐和魚一起做 是把魚做得和豆腐一樣嫩。。
鮮辣椒(較辣的青紅各2兩),香菜小蔥各50克,料酒、姜絲、蒜粒、雞精適量,草魚或者鯉魚2斤以下一條。
將魚洗凈切橫紋刀隔一公分一刀切透但是不能切斷,然後加料酒鹽姜絲碼味半個小時,按自己的口味決定加調料的輕重備用。
辣椒、香菜、小蔥切粒,鍋內下油30克左右,8成熱,下辣椒、蒜、花椒、姜絲,炒出香味,加青水100克,小火煮出香辣味,起鍋備用。鍋內加水3000克,油10克,煮沸,把魚放下去煮。水開之後4分鍾起鍋,放在魚盤里邊,四周放上香菜小蔥,把做好的汁澆在魚身上就好了。這個菜比較清香,味道比較清淡,很開胃。。

麻婆豆腐魚
主料:鯉魚一條
配料:豬肉末100克、北豆腐、青蒜
調料:鹽、料酒、豆瓣醬、醬油、蔥末、薑末、蒜末、食用油、花椒面、高湯、水澱粉
烹制方法:
1、將宰殺好的鯉魚,兩面改上花刀,豆腐切成方塊焯水備用,清蒜洗凈切段;
2、坐鍋點火倒入油、至5成熱時放入魚炸至兩面上色定型後撈出;
3、鍋里留底油,放入肉末、豆瓣醬、料酒炒香,然後下蔥薑末炒勻,加適量高湯,放入魚和豆腐塊,燒沸後加鹽、醬油轉小火燒至湯汁變濃,豆腐入味後用水澱粉勾芡,撒上青蒜段即成。
特點:色澤紅潤、別具一格。

『捌』 遵義市內美食攻略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遵義市內美食攻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①遵義豆花面

豆花面做成薄而透的寬面條,下鍋後煮熟不軟不硬,以豆漿為湯,上蓋嫩豆花。另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有講究,有素、葷兩種,素椒配有五種保密的`佐料,葷椒還配有瘦肉丁、雞肉丁、金鉤等,其味鮮美,將豆花與面挑入辣椒碟中吃。

②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清香味鮮,滾燙辣香,湯清不濁。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

③洋芋粑粑

洋芋粑粑遵義特有的一種小吃,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般就是2至4元錢一份,根據個人口味加入不同的作料。入味爽口,遵義人都愛吃這種小吃。

④折耳根炒臘肉

折耳根就是中葯里的魚腥草,有一股特別的魚腥味道。折耳根炒臘肉,即將當地自家腌制的老臘肉,與折耳根和辣椒段等同炒。這道菜中,折耳根的腥味與臘肉、辣椒的香氣形成了奇特的混合,臘味醇和,菜味清香。

⑤筒筒筍

赤水筒筒筍(黑竹筍)是由新鮮慶竹筍製成。原料選用背陽、濕地生長箐竹筍「陰山筍」,通常和臘肉搭配,二者會相互吸收味道;筒筒筍肉質肥厚,兼有臘肉的獨特香味,鮮美無比。

⑥烏江豆腐魚

當地最好吃的魚火鍋,很多人知道貴州凱里的酸湯魚,但是比酸湯魚更好吃的就是這烏江豆腐魚,魚肉鮮、嫩、滑,豆腐滑嫩,湯鍋香辣過癮,價錢有點小貴,但是想嘗試的朋友不妨一試。

都說要想了解一座城市,首先就是品嘗這座城市的美食,所以以上這些遵義美食就是你了解遵義的最佳方式。

『玖』 問下遵義有什麼特色的好吃的謝謝,我是外地人,現在在遵義工作了

遵義市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由於很多地方我也不太清楚,我就把遵義的小吃大概做了一個統計,有朋
友知道的再來補上哈!~~~~~豆是這個費了我好幾天時間來想喲,真嘞,哪個要是看嘞不頂,太對起我了!~
一、羊肉粉:
1、一味鮮--師院(以前的師專,升級咯)大門邊、老城協台壩、廣電大廈等等
2、恰合味(現在是恰恰味)--胡家巷、獅山大酒店上頭一點點
3、運輸公司羊肉粉--梅嶺廠站台邊邊
丁字口東方百貨那裡也有一家,具體名字忘了
鑒於遵義市區羊肉粉館太多,個人口味太雜,就不一一列舉了,個人推薦一味鮮。

二、牛肉粉:
1、夏四牛肉粉--梅嶺廠門口
2、華華牛肉粉--醫學院門診部對面的坎坎上(個人認為這是我在遵義吃過的牛肉粉味道最好的一家)
3、花溪牛肉粉--醬醋廠門口、香港路
4、左七妹牛肉粉--碧雲路(不過現在已經沒有賣了,懷念呀)
另外還有幸福巷、公園路等等的牛肉粉味道不錯。其實牛肉粉應該算是人家貴陽嘞小吃,不過遵義牛肉粉
有水粉,個人比較喜歡。

三、米皮:
1、劉二媽米皮--毛主席舊居、步行街、遵義賓館、醫學院、羅庄等
2、辣雞米皮--公園門口、烏江大樓下面、胡家巷、金銀新村等等
3、趙家米皮--保健院往上走點點
4、11中門口的米皮(這個位置有好幾家,這段時間在財校上課吃的,味道都還不錯)
5、和尚米皮(名氣很大,現在我只在東風小學和11中門口看見)
6、紅油米皮--五中那點(住那點的人都應該知道吧)、金銀新村巷巷頭、湘山賓館旁邊巷巷等等
遵義的米皮很棒,有機會一定要把上面這幾種吃啦!我家門口就是辣雞米皮和紅油米皮,好吃啊。

四、其它粉、面
1、劉成祜豆花面(這家出名!!)--公園路口
2、鑫鴻豆花面--金銀新村站台邊邊(因為離我家近,哈哈)
3、肖二娘豬腿肉片粉(這個不擺了,太好吃了)--老城撈沙巷,紀念廣場對面、梅嶺廠上菜市那點(
五中坡坡上)、香港路(豆是羅庄紅綠燈上面一點點)
4、老泰來面館——公園路口(說句老實的吃是好吃,就是份量.....)
5、茅草鋪菜市的「老媽」涼粉,包你辣得安逸(這個是朋友介紹嘞,我還沒有去吃過)
因為太多了,就舉這些,大家曉得嘞再講出來哈,本來想把豆花面單獨列一個,只是我對豆花面不是太愛
好,不知道遵義哪些地方豆花面好吃,所以還需要你們大家的幫忙!

五、洋芋攤攤(含洋芋粑粑、炒洋芋、魔芋、豆腐皮):
1、動感洋芋(哈哈,是那幾個仙人給我講的,名字真嘞好聽)——龍井溝朝陽小學巷子里
2、公園路小巷子有兩家(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來特別提醒,靠近公園的那家好吃些,哈哈,好吃呀!
!)
3、北京路口老婆婆(記住,這個老婆婆有點凶,不過真嘞很好吃,盡量多吃少說話,哈哈)
4、明珠閣(我對這一帶不是很了解,但那邊確實多!)
5、幸福巷有一家,也巴實(曉得現在還在擺沒得喲)
6、丁子口夜市背後有兩家,說炒洋芋絲絲也好吃哦
7、金銀新村也有好幾家(關鍵是離我家近,所以經常光顧,哈哈)
嘿嘿!全中國最好吃的就是洋芋咯,我們這一代人是從洋芋堆爬出來的!

六、雞蛋糕
遵義會議會址對面的專賣(現在只有這家是最正宗嘞),跑遍全遵義市你可能到處看到賣雞蛋糕嘞,不過
味道嘛.....
最經典的就是這個咯,遵義雞蛋糕,走向國際的小吃,沒有人不知道吧??

七、燒烤(含燒烤、烙鍋、炒螺絲、怪鹵等等):
1、小兵烤魚(幾年年前我在遵義小吃街光顧過,後來小吃街被封殺,我慪死了...)——獅子橋頭國貿對

2、四毛烤魚(哎,其實我覺得很貴,還是他旁邊家好吃,但還是舉他的名字吧)——老城福利彩票中心
對面
3、余老頭燒烤(HOHO~~歷史:十年前曾經也是小吃街的風光招牌,後來余大伯勸架不幸被酒鬼殺死,但
燒烤攤的人氣還是不減,現在開的大喲!)——地球人都知道
4、湄潭燒烤——地球人都知道的邊邊
6、戴味燒烤(我吃的最多的一家燒烤!從以前在明珠閣擺路邊攤開始老戴一點一點的富裕起來...)——
東方百貨邊邊
7、新疆羊肉串——現在滿街都看到新疆人,不曉得是真嘞還是假嘞,不過味道不錯。
8、烤肉串——紀念館邊的小巷,這家酸菜燙飯和烤肉不錯
9、炒螺絲 ——軍嫂街(具體是哪家我忘了)、撈沙巷陶氏兄弟
11、蠻子烤魚——好象也是在撈沙巷
12、烙鍋——撈沙巷比較集中
13、怪嚕(算是貴陽小吃吧)——撈沙巷比較集中
14、王二姐燒烤——毛主席舊居旁
15、俄羅斯烤肉——瑞安花園門口。
16、烤豆腐皮——北京路口
17、肖四燒烤——合眾路
18、駱意燒烤——胡家巷邊邊(值得注意的是這家的米豆腐特別好吃,不要放過)
遵義的燒烤太多、好吃的也很多,就舉一些有代表性的。因為我喜歡吃燒烤,所以我自己口水都要流出來
了。

八、其它的
1、正安、石佛洞的牛肉乾
2、正安和道真的灰豆腐
3、板橋豆腐乾
4、南白黃家黃糕巴(這個確實安逸喲)
5、遍步遵義的辣得笑(哎,看起來沒什麼,吃起來才叫爽啊!辣得你想哭,高中比較喜歡的東西)
6、鳳崗、湄潭的綠豆粉
7、香港路的鵝翅膀
9、籠籠渣——一般在賣炒飯的地方都有
10、桐梓鍋貼——內環路(劉家灣菜市)、澳門路口(五中坡坡邊)、香港路(轉上海路紅綠燈邊邊)
11、臭豆腐經典啊!遍布遵義嘞咔咔角角
12、公園路的「龍粥」

『拾』 豆腐魚怎麼做好吃

主要材料:白菜200克,鯽魚一條,豆腐150克,西紅柿50克,蔥段8克,姜絲5克,食用油5毫升,雞粉2克,胡椒粉2克,料酒5克,鹽2克。

1、材料清洗干凈切好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