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什麼是老豆腐,什麼是嫩豆腐就是南豆腐和北豆腐嗎
老豆腐,又稱北豆腐,起源於山東省的傳統小吃,產品類似於豆腐腦,但在製作上更復雜,工藝性更強,口感較豆腐腦更加老些。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風味獨特。老豆腐是山東部分地區的特色早餐,深受歡迎。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
南豆腐(嫩豆腐)色澤白,非常嫩。而北豆腐(老豆腐)則相對發黃,比較老。南豆腐(嫩豆腐)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的,而北豆腐是用鹽鹵作為凝固劑的。北豆腐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硬豆腐,指用鹽鹵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其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嫩豆腐)強,而含水量較南豆腐(嫩豆腐)低,一般在80%~85%之間。北豆腐又稱鹵水豆腐,顧名思義它的成型劑是鹵水,相比南豆腐質地要堅實一些,但切面不如南豆腐細滑。
❷ 東莞有啥好吃的
瀨粉、魚包、油糍、糖不甩、肉丸粥、荔枝柴燒鵝、生猛海鮮等等都讓我魂牽夢繞。
而在東莞厚街有這么一條美食街,
【厚街小吃一條街】
厚街作為東莞的老城區,傳承多年的老字型大小扎堆的隱藏在小巷子。畢竟不是熱門旅遊城市,厚街的美食沒有絲毫因遊客等因素改變風味,更沒有因蜂擁的打卡而漫天要價。
香輝食館 - 燒鵝瀨粉
東莞最有名的小吃,應該就是瀨粉了。所謂瀨粉就是用稻米打磨製成,再配上燒鵝、燒鴨、牛腩等燒臘或鹵味,香噴噴的地道小吃,一吃難忘。
皮脆多汁的燒鵝搭配米香味十足的瀨粉在濃郁的湯底下多方位刺激味蕾,難怪任何時候去都是大排長龍。
大明塘糖水 - 糖水 mix 串串
從香輝步行過來約5分鍾,不同於印象中的糖水店,這里不僅有綠豆沙、西米露等粵式糖水,還擺滿了各式各樣的串串。
牛雜、豬皮、魚蛋簡單而富有風味,雞爪、豆腐、豬蹄非常「野味」,關鍵是價格親民,人均20吃到飽!
厚街豆腐花 - 甜豆花
一提起豆花,可能又會嫌棄咸甜之爭。嶺南豆花是經典的甜點之一,豆香濃郁、入口即化的豆腐腦,作為這家老店的招牌吸引了大批粉絲。
其實厚街不少店鋪都有賣豆花,而且價格在2-3元之間,每家店的品質都非常有水準。
河田芬記油糍 - 眉豆韭菜油糍
油糍是眉豆韭菜餡兒,取餡-淋上米漿-下油鍋,炸成金黃酥脆,這動作一氣呵成鎖住美味,看著都饞了。
金黃出鍋之後,皮薄餡多。一口咬下去,酥脆的脆皮配上香噴的餡兒,簡直了!人間美味!
厚街小吃街吃貨的福地,各式各樣的小吃讓你吃足三天三夜。如果來東莞,這些老字型大小你一定要一一去試
❸ 東莞有什麼美食
東莞美食眾多,口味豐富,如埔田片有大朗欖醬炒飯、水鄉片有中堂魚鮑、沿海片有虎門大寧蟹黃粥、山區片有樟木頭客家咸雞、 厚街瀨粉、厚街臘腸、白沙油鴨、虎門麻蝦、虎門膏蟹、庾家粽子等。
東莞出名的食街有:花園新村食街,南城中華美食街,虎門新灣食街,長安新民食街,石排食街等。
一、長安盆菜
盆菜,各種美味匯於一盆,香、油、味、佐料滲透每一個菜,特別入味。盆菜雖然歷史悠久,但烹制方法迄今仍無太大的變動。最早的盆菜分五層,由下而上是:「蘿卜、菜頭、浮皮、魷魚、鵝(或肉、白切雞)」。盆菜通常由九層十層菜組成,寓意「長長久久」、「十全十美」。
二、白沙油鴨
白沙油鴨之特點,肥白肉厚,甘飴香醇,肥而不膩,香而不俗。晚清時期已出口香港,譽滿海內外。
三、厚街瀨粉
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東莞最出名的燒鵝瀨,當然非厚街莫屬。燒鵝瀨,最講究的是一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隻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葯材和香料熬制。
四、厚街臘腸
厚街臘腸歷史悠久,自明清以來歷久不衰。厚街臘腸色、形、味獨特,形狀不同一般,呈橢圓形,紫醬色,比鴿蛋稍大,芳香可口。
五、虎門膏蟹
虎門蟹食出名,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盛產青蟹之外,更有其獨特的傳統烹飪方法。
(3)東莞老豆腐好吃不擴展閱讀
來到東莞,在一些鎮區有可能會看到一些當地人開的大排檔,同樣可以放心吃,而且味道還很不錯,有可能是十幾年的老店。
可能是文化原因,東莞本地人改行的比較少,所以做某個行業,有可能就是他這一輩子的行當了,特別是美食餐飲這塊,而且有些東莞本地人,追求的東西不是很浮躁;不像我這樣外來打工創業的人,為了賺錢,迫於生活壓力,都會找當下比較火熱的行業發展。
而且東莞是一個當地人比較多,可是本地人又不是那種排外傾向嚴重的人,有時候,當地人會覺得文化水平沒有外來人高,都比較謙遜,所以東莞本地美食,一般味道比較清淡,就算是所謂的重口味,對比起來,就淡很多了,特點不夠鮮明。
不過對於繁忙,高強度的上班族,東莞的美食非常適合他們的飲食養生,我也喜歡吃辣的,重口味的菜餚,不過因為工作,應酬,吃一些辛辣食物會對肚子腸胃影響不好,這個時候吃一下東莞的本地菜,調理身體還是非常不錯的。
❹ 老豆腐和嫩豆腐哪個更好吃
老豆腐就是北豆腐,嫩豆腐就是南豆腐。南豆腐又稱石膏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質地比較軟嫩,細膩。北豆腐又稱鹵水豆腐,顧名思義它的成型劑是鹵水,相比南豆腐質地要堅實一些,切面也不如南豆腐細滑。隨著食品市場的豐富,現在又有了很多新型的豆腐可供選擇。挑選豆腐是有訣竅的,優質的豆腐切面比較整齊,無雜質,豆腐本身有彈性;劣質豆腐則不然,切面不整齊有時還嵌有雜質,容易破碎,表面發黏。 北豆腐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硬豆腐。指用鹽鹵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其特點是硬度、 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強,含水量較南豆腐低,一般在80%~85%之間,口味較南豆腐香。 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區別 從外觀上看: 南豆腐色澤白,非常嫩。而北豆腐則相對發黃,比較老。 從製作上看: 南豆腐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的,而北豆腐是用鹽鹵作為凝固劑的。 平時我們去超市裡買的一盒一盒的豆腐,都是南豆腐,水分比較多,也比較嫩,不適合炒菜,但可以用來做湯。飯館里的小蔥拌豆腐,也都是用的南豆腐。。 而超市裡現做的那種一塊一塊的豆腐,基本上都是北豆腐,看上去比較老,可以用來炒菜。
❺ 怎樣將老豆腐做的更加好吃
老豆腐做的好吃可以做成香煎老豆腐,香煎老豆腐的關鍵在於,先把豆腐煎至兩面金黃,然後加入調味料,具體的做法如下:
主料:老豆腐500克
輔料:生抽兩勺、蚝油兩勺
1、老豆腐切厚塊。
注意事項:
1、喜歡吃辣的可以放些辣椒。
2、豆腐可以多煎一會,但是注意不要燒焦了。
❻ 豆腐是老豆腐好吃還是嫩豆腐好吃
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我覺得老豆腐更好吃。對於老豆腐,我更喜歡黃花魚燉豆腐。具體做法如下:
材料:
食材:黃魚、老豆腐、蔥姜蒜、料酒、生抽、老抽、蚝油、白糖、陳醋、植物油、鹽。
做法:
1、首先要把黃魚收拾干凈,腹內的黑膜一定要去除干凈,然後洗凈瀝水,最好用廚房紙巾把魚身擦拭乾爽。
2、熱鍋涼油,把黃魚放進鍋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魚在烹飪前先要煎一下,為的是魚肉在燒的過程中不發散不易爛。
3、然後加入蔥姜蒜,小火炒香,在加入生抽、老抽、白糖、醋、鹽調味,倒入開水沒過魚燒開,然後放入豆腐塊兒,中小火慢燉10分鍾左右,等到湯汁快乾的時候,大火稍微收一下汁即可裝盤,然後撒上一些蔥花。
❼ 東莞好吃的
東莞那麼多好吃你還不快來。
東莞地道小吃
蟛蜞粥
麻涌人習慣到田基、塘邊、溝坑捕捉體大螯壯的野生蟛蜞吃食。其食法多為泡製蟛蜞粥。加工時除去甲殼,小爪和腮臟,保留蟆肌肉、雙螯,放於清水中浸泡,洗凈後盛起晾乾水珠,然後用器皿裝起加入適量鹽油、燒酒、薑汁,拌勻腌2分鍾左右,再下放至已煲熟的粥里,並配落花生米、咸頭菜絲(或葉)等配料於粥中,再次煮10餘分鍾,待蟛蜞熟透則停。最後放些蔥粒、生抽、胡椒粉、味精之類佐料,則可勺而食之,鮮香可口,風味獨特。
麻涌鴨尾魚包
麻涌鴨尾魚包色、香、味俱佳,物美價廉,加上家鄉人的精巧製作和烹調,其獨特的風味譽滿莞邑和粵港澳各地,遠在南洋的僑胞,每當回鄉探親,少不了要品嘗這味地道的家鄉名菜。
東莞臘味飯
東莞臘腸素有“世界最好的臘腸”之美譽,東莞臘味飯以東莞臘腸等臘味為主要原料。燒臘味飯喜用砂鍋,因為砂鍋傳熱慢而保溫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將臘味中的肥油熬出,結出一層又脆又香的鍋巴,使燜出來的飯又香又甜。
油角
油角,又稱“角仔”,是廣東賀年食品之一。材料主要是糯米粉、花生、芝麻、砂糖等。製作方法是先用糯米粉搓成粉皮,切出成直徑約兩寸的圓形小塊,然後在中間放入炒過的花生、芝麻及砂糖,對折後在邊緣折出花邊。之後將油角放在熱油中炸成金黃色而成。油角的“角”可能是“餃”的意思。在某些廣東方言中“角”及“餃”的發音接近,而油角的形狀及製法亦和餃子類似。
家鄉豉油鵝
鵝,是企石人一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逢年過節喜慶日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傳統習慣的菜式,本灑樓的豉油鵝中選用清遠農村走地的優質黑棕鵝為主要原料,通過民間流傳的配製手法再加上自己獨特的配方精製而成,更適合企石人現時的健康飲食文化。本酒樓通過的不斷創新推薦現在已經有大批的中外食客慕名而來品嘗這道菜。
水浸鯇魚
水浸鯇魚是取自東江上游的野生河魚,沒有經過人工飼養的,這種魚的味道和家養的不一樣,野生的會特別鮮美。
做法很簡單,找一個大鍋,要求放得入一整條魚,先把姜、蔥等放進鍋里,加滿水,然後把水煮開,水煮沸後幾分鍾,等姜蔥的味道都出來後,再把火關掉,然後把整理好的鯇魚整條放進開水裡,除了尾巴外其他部分全部浸在水中,蓋上蓋,然後一直把魚浸到水涼了為止,半小時後把鯇魚小心地取出來,裝盤,再淋上調好的醬汁即可,特色是這樣的鯇魚會特別的嫩滑。
柴魚花生粥
柴魚是海鮮干品中的一種,通常賣海產品的商店中有售,質量好的約二十元錢左右一斤。柴魚有刺,不多,但吃起來是軟的;柴魚自身帶著一種甜味,因此它不像有些海產品那樣那麼腥。柴魚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清蒸或煲粥。
柴魚花生粥的特點是粥聞著有花生香味,看著是黃白相間的顏色,吃著有淡淡的清甜味,夏季胃口不好時,吃粥,吃這款柴魚花生粥是養生佳品。
去東莞必逛的九大美食街
在大廣東地區,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小鎮都有可能隱藏著美味的小吃。在東莞,除了有溫泉之外,其實美食街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我今天為大家整理了東莞的幾大美食街攻略,親們快快轉發朋友圈吧!
長安新民食街
位於長安鎮新民村,伸出海邊的一個個涼棚,用杉木杉皮搭就,撈上當地出產的麻蝦、烏頭魚、膏蟹,即時加工,別有風味。
長安新民食街也有一些特色的小吃。這款紅豆點心就是其一。
這條街上也有許多的小吃,有米線,米粉,砂鍋,面條,快餐,餅,餃子等等反正挺多的,但人也特別多,一定要注意財物。
花園新村食街
花園新村食街是東莞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街道之一,香港旅遊節目經常介紹這里。位於東城區塹頭的花園大街一帶,匯聚海鮮酒樓、西餐廳、酒吧、粥城、茶餐廳、快餐店、麵包屋、果汁店、茶莊、客家菜館、糖水鋪等,食肆林立,盡管也有湘菜館和川菜館,但更多的仍然是東莞本地人喜歡的美食。
在這條街上,一些海鮮大排檔的小炒也值得大家一試哦!
還有一些街頭的烤串,香且味美。
虎門新灣食街
新灣村裡有一條以竹棚搭成的食街,叫新灣食街,延綿近百米的各家海鮮攤檔都是簡易的竹台竹椅,頗有特色。位於其中的友記漁村是其中廚藝最好、生意最旺的食店之一。豉汁炒沙蜆、海鮮雜魚煲都值得一試。
虎門膏蟹最出名,到虎門非嘗不可。內行食客來到虎門,往往直奔新灣村。
石排食街
位於石排鎮中坑村,這里的食肆以精心烹制塘魚著稱,尤以東莞四大家魚(鱅魚、鯇魚、鯿魚、鯪魚)的烹制最為出色。近至周邊鎮區,遠及惠州都會有食客慕名而來。
石排的沙鍋姜鴨也是非常受食客們歡迎,來到這里,除了吃魚外,不妨也品嘗下鴨子!
大嶺山鎮烹制蛇宴十分講究,燉蛇湯用碩大的陶缸作容器,以燃燒中的木糠柴火“燜”成,味道濃郁,食客連喝十碗八碗不膩。
蛇肉可以多種做法,無論是紅燒還是炒制還是煲湯,都非常鮮美。
銀豐路食街
銀豐路食街是城區內的第二條美食街,人稱“新花園新村”,來銀豐路消費的大多是一些外來白領,這些人離鄉多年,又懷念家鄉美食,所以銀豐路上的美食店以各地風味為主,有江蘇人家、金陵食府等為代表的蘇浙菜,有泰國菜、西餐廳,還有川菜、雲南菜、東北菜、北京烤鴨店等等,也有代表東莞本地特色的粥城,當然還有東莞第一家五星級酒店——銀城酒店,菜系繁多,兼容並包。
全國各地的菜系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而且還特別的正宗哦!可以方便的找到你的最愛。
東莞清溪鎮一帶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這里許多食肆烹制的客家菜很正宗,尤其是釀豆腐。
客家菜除了著名的咸雞外,還有個特色是“釀”字,幾乎想得到的家常菜都可以拿來“釀”一把,如尋常不過的釀豆腐、釀茄子、釀辣椒。
富民步行街美食
每年的東莞美食節是放在南城步行街舉辦的,足見這里的地位。白天,南城步行街有點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到了晚上步行街換了另一副模樣。東莞最為集中的室外美食場所當數這里。
在這條街上,最多的飯店無疑是湘菜館了,火辣的湘菜再配上習習涼風,感覺非常宜人。
東城美食街
東城美食街應該給它一個更廣闊的范圍。從雍華亭伊始,到東城步行街,到東城酒吧街,再到新興的東城十三碗,東城酒店街附近是東城特色的中心,也是異域特色最明顯的地方。
這里個適合各樣的外國餐廳琳琅滿目。近年來許多外國人在東莞打工,這里無非就是貪戀家鄉美食的好去處。
泡吧,是白領們下班後的消遣,東城酒吧街在這個城市中非常有名氣,無論是清靜的清吧還是燈光絢麗的酒吧都有它的忠實擁護者。在街頭一座,飲飲酒、敘敘舊、談談生活、談談工作、談談愛情。
深夜美食東莞4大夜宵街
春末夏初的夜晚,東莞消夜的夜市開始了。想吃宵夜找地方,那肯定是不難的,但是想吃好吃的選擇又多的,那就要去東莞主要的幾個大食街,一定會有一款適合的你口味的宵夜。
推薦一:莞味粥品化解油膩
地點:花園新村
東莞味的消夜以粥和小吃為主,在莞味粥店裡吃宵夜,當然要試試三滾骨,以水鄉洪梅的三滾骨最為出名,具有以手拿,大口啃的“豪放”特色。吃的時候,用吸管先吸大骨的骨髓,然後再啃骨上的肉,一番大啃大嚼後還覺不過癮,還可以喝以香菇調味的大骨湯,味道非常香醇,王店長說,這三滾骨是消夜裡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雖然只在消夜時才供應,但幾乎每晚都能賣出200多斤。另外,燒咸豬骨菜心粒粥也則得推薦,晚上吃得太油膩對腸胃不好,而且也很難入睡,所以消夜是不能少燒咸豬骨菜心粒粥的,化解油膩,清香滋潤。
推薦二:傳統點心喝茶品宵夜
地點:人民公園鴻福城
傳統的東莞消夜除了喝粥外,還會喝夜茶吃點心。說到點心自然要推薦一下這里的麥皮豆沙包,近幾年來人們開始流行吃五穀雜糧,粗糙的麥皮也比細嫩的麵粉更受人歡迎,而這種被蒸烤得表面黃黃的麥皮豆沙包也不負眾望,麥皮有一種天然的甜甜的味道,由皮的表面很順利地過渡到裡面甜而不膩的豆沙,吃完讓人回味無窮。蒸籠排骨是各家都有的東西,而在人民公園附近這家有了一些歷史的飲食店,蒸籠排骨已經成為他們的招牌。排骨蒸得軟而不韌,吃起來毫不費力,裡面下的佐料也是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覺到油膩。
推薦三:動感夜市嘗燒烤
推薦地點:光明路梨川籃球場
對於東莞人來說,這里已經讓他們很熟悉了,許多人甚至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吃著這里的生蚝,地方不難找,在光明路附近,梨川籃球場,一打聽附近的人都知道,熱熱鬧鬧的十幾二十家攤檔讓人在大老遠就能聞到蚝的香味。肥嫩多汁,價格公道,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回頭客。除了吃生蚝外,這里的消夜店也是聞名已久,這里經營的菜式大多是有東莞本地特色的菜式,由於經營者大多是本地人,顧客也多是本地人光顧,所以做的東西很多都是東莞人平常人家裡吃的小菜,如白灼青蔥鵝腸、蘿卜鯪魚皮、東莞米粉、豬紅粥等都是東莞人平常最喜歡吃的東西,每碗粥配些蔥花、胡椒粉,兼油炸鬼,吃起來津津有味。
推薦四:冰凍甜品沁人心脾
推薦地點:東城愉景步行街
對於喜歡吃甜的東西的人來說,在涼爽的夜晚里品嘗一下冰凍得清涼的甜品,白天的疲勞就會一掃而盡。在東莞甜品店隨處可見,在一些老的糖水店鋪子里,你還可以找到一元一杯凍在冰箱里的竹蔗水。不過對於喜歡坐下來好好品嘗甜品,順便聊聊天的人來說,一杯竹蔗水是不夠的,坐在一個好的環境裡面,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到吃飽了,聊累了,才願意回家休息。順德的甜品遠近聞名,在東莞幾乎隨處可見大良甜品店,走累了,坐下來休息,點上一碗黑珍珠加奶加椰汁,甜而不膩涼涼的感覺讓你可以忘記走路的累,加上牛奶、椰汁,軟綿綿的,甜絲絲的,可以讓你忘記逛街的疲勞。
❽ 石磨豆腐和老豆腐哪個更好吃呢製作上有什麼區別呢
大蔥炒豆腐.它反映了石磨豆腐的味道,外面嫩,裡面好吃.黔西是河北省唐山市,的貧困地區之一,位於河北省,東北部,長城腳下,灤河,岸邊,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也反映了灤河燦爛的文明。這就是著名的「栗子之鄉」。
用石磨豆腐做一道美食,這在城市裡很少見,只有在一些農村地區才有.這種幾乎失傳的小驢磨豆腐只能在農村看到。一大早,天剛亮,驢就被包起來,開始磨豆腐。石磨磨出來的豆腐為什麼好吃?因為石磨更細更香更黃。這也讓我見證了古老而傳統的磨豆腐工藝的全過程。
這樣,浸泡過的大豆就被磨成了白豆漿。將豆漿煮沸,濾出豆渣,將剩餘的豆腐倒入模具中壓制。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和維生素B6。被稱為「植物肉」。豆腐是一種提神、清熱、養生的食物。常食可補中,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合熱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發熱後正在調理的人群。
2.針頭識別方法
手裡拿著一根縫針,在離豆腐30 cm的高度放開,讓針自由落下。如果能把針插進豆腐里,那就是優質豆腐。(老豆腐可能不適合。).
3.用刀切,不然不能太老。顏色鮮艷,口感好。
4.石膏豆腐,有的吃了會有沙粒的感覺,因為石膏不太碎,不好吃。
❾ 老豆腐和嫩豆腐口味你喜歡哪個
應該來說老豆腐和嫩豆腐的口感它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喜歡吃的也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吃硬一點的,有的人喜歡吃軟一點的,所以說更喜歡吃嫩豆腐一些。
❿ 廣東人最愛吃的9道硬菜,地道廣東味,哪一道是您的最愛
粵菜發源於廣東,是我國傳統的八大菜系之一,以選料嚴格、質鮮味美、精細做工、 養生 保健等特點名揚天下。另外,由於廣東的海外華僑約佔全國總數的60%,海外的中餐廳也多以粵菜為主,粵菜可謂是中國飲食文化在海外的重要名片。
粵菜經過多年的傳承與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三種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即廣州菜、潮州菜與東江菜。我在廣東工作多年,特向您推薦廣東人最愛吃的9道硬菜,絕對的地道廣東味。
廣州菜發源於廣州,集合了東莞菜、四邑菜、中山菜、南海菜、番禺菜、順德菜等地方特色菜系的特色,具有選料精細、用料豐富、鮮而不俗、清而不淡、油而不膩等特點,其口味則強調鮮、嫩、清、爽、滑、香。
廣州菜還融合了許多西菜做法,非常注重菜的檔次與氣勢,特別擅長小炒,同時還能夠根據季節更替而變化,如冬春季節的廣州菜偏於濃郁,而夏秋季節的廣州菜則偏於清淡。
廣州菜系中有許多菜餚非常著名,如白切雞、豉汁蒸排骨燒鵝、清蒸石斑魚、白灼蝦等,以下推薦3道廣州菜中的硬菜。
白切雞
【食材】
三黃雞1隻、生薑、蔥蒜、鹽、醬油適量。
【做法】
1、選雞:要做一道正宗的白切雞,就必須選三黃雞。
2、煮雞:白切雞要達到皮爽肉嫩,非常考究火候的控制,可以採用七上八下的方法,即先燒一鍋清水(要能沒過雞),水中加入生薑片、蔥段、適量鹽,待水燒開後,抓住雞頭放進沸水,1-2秒後掏出,反復七次,即七上;到第8次時再將雞直接下鍋,即八下。
3、雞下鍋後,轉小火煮20分鍾,在煮的過程中不要捂蓋,這樣有利於雞的腥味散出。20分鍾後關火,可先讓雞在熱水中泡幾分鍾再拿出。
4、過冷河。雞從鍋中取出後,將雞放於冰水中,約10-20分鍾,這樣可讓雞皮更加緊崩、滑嫩,更具口感。
5、切塊。雞冷卻後切塊,這樣可保證在切塊的過程中雞肉不會散。
6、配製蘸料。蘸料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調配,通常是蒜切末、蔥切碎,加入醬油即可。
豉汁蒸排骨
【食材】
排骨500克,澱粉(5克),生抽1茶匙,豆豉(15克),蚝油、蔥花、鹽少許。
【做法】
1、將排骨剁成約3厘米的小段,排骨洗凈瀝干,入盤。
2、將豆豉、蚝油、生抽、鹽加入排骨中,並均勻攪拌。
3、蒸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燒開,再將腌制後的排骨放入蒸鍋中,採用隔水蒸的方式。
4、蒸20分鍾左右,曬上蔥花,即可出鍋。
白灼蝦
【食材】
蝦500克,薑片、蔥段、料酒、花椒、蒸魚豉油、油適量。
【做法】
1、選蝦:蝦必須選擇蝦身彎曲、色澤發亮的大蝦。
2、凈蝦:剪去蝦須,用牙簽挑出蝦線,並將頭部黑色部分擠出,再清洗干凈。
3、鍋里加入適量清水,並放入料酒、薑片,大火燒開。
4、水燒沸後,再將蝦倒入,水再次燒開後撈出蝦,瀝水。
5、將蝦擺盤,再淋上蒸魚豉油,放出蔥段。
6、鍋中倒入適量油加熱,再加入花椒,煸出香味,花椒撈出,再將熱油澆在擺盤後的蝦上面,滋啦聲響,香氣四溢,白灼蝦大功告成。
潮州菜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始於唐朝,發展於宋朝,明朝以後不斷推陳出新,進入快速發展期,到了現代,因其「色、香、味、型」並美而享譽中外。
潮州菜精細選料,烹飪方式多樣,追求極致的「色、香、味、型」,並以烹制海鮮見長,甜菜、湯類與素菜最具特色,但以甜菜居多,款式多達數百種。潮州菜的另一特色是喜擺十二款,上菜次序喜頭、尾甜菜,下半席上咸點心。
潮州菜的代表菜品有酸辣青蚝、厚菇芥菜、潮州「打冷」、七彩凍鴨絲、歸參熬豬腰、龜裙點點紅、鹵水豬手、蚝烙、鹵鵝肝等,以下推薦3道潮州菜中的硬菜。
厚菇芥菜
【食材】
主料:芥菜1000克、五花肉500克。
輔料:干香菇30克、 豬脛骨500克、火腿10克。
調料:鹽5克、 味精4克、 鹼3克、雞油20克、自煉豬油30克。
【做法】
1、所有食材洗凈,干香菇用水泡發。
2、芥菜芯切成兩瓣,五花肉、火腿切塊,豬骨砍段。
3、鍋中加入2.5升水,燒開加入純鹼,並放入芥菜芯焯30秒取出,再取清水沖刷鹼味,剝掉芥菜外膜。
4、熱鍋放入雞油,再放入浸泡後的香菇翻炒,加入50毫升水、味精煮30秒後盛出備用。
5、將鍋採用中火加熱,放入自煉豬油,油微沸後加入芥菜芯泡油30秒,撈起瀝油,倒入用竹篦子貼底的沙鍋。
6、鍋中的余油倒出,熱鍋加入五花肉、豬脛骨翻炒,再加入黃酒、鹽、1升水,再倒入沙鍋中,蓋上沙鍋蓋,採用中火燜40分鍾左右。
7、將沙鍋中的豬骨、五花肉撈出,再加入香菇,中火燜10分鍾左右,取出沙鍋中的菜擺盤,原汁留下備用;
8、將原汁倒入炒鍋中,加香油、胡椒粉、味精等,並加入濕澱粉調稀勾芡,再淋在擺盤後的芥菜芯上。
潮州「打冷」
潮州「打冷」實際不是一道菜餚,而屬於潮州菜的一個大眾化分支,其製作非常簡單,就是將新鮮海鮮蒸熟,然後等涼凍後沾上豆醬、香蒜油等食用。這種食用方式不僅減少了食材營養流失,也保留了海鮮的鮮味。
七彩凍鴨絲
【食材】
主料:燒鴨1/2隻,冬菇3隻,甘筍1/4個,米粉40克,西芹2根。
配料:檸檬汁3/2湯匙,檸檬皮茸1茶匙,糖1湯匙,水1湯匙。
【做法】
1、將燒鴨去骨,並去掉油脂,切成粗條狀。
2、將甘筍、西芹洗凈切成細條狀,並在沸水中焯水,撈出瀝干。
3、冬菇加入清水浸泡,再榨乾水分,並倒入適量的油、糖攪拌均勻,蒸熟,再切成絲條狀。
4、熱鍋後加入適量油,待油沸騰後加入米粉進行油炸,待米粉炸脆後取出,放於盤中央,再將其它食材放於盤中,鴨條放在最上部。
5、將配料倒入鍋中煮沸,煮沸後倒入盤中的食材上即可。
東江菜屬於客家菜的水系流派,以惠州菜為主要代表,菜品以肉類居多,海鮮等水產類菜餚較少。東江菜下油重,講究菜餚香濃,且味道偏咸,有著獨特的鄉土風味。
東江菜的主要代表有梅菜扣肉、東江鹽焗雞、客家釀豆腐、豬肚包雞等,以下推薦3道東江菜中的硬菜。
梅菜扣肉
【食材】
帶皮五花肉400克,梅乾菜50-80克,蔥2段,小蔥 1根,姜 3片,料酒1勺,澱粉1小勺,腐乳汁 2勺,味極鮮醬油、蚝油各1勺,白酒、白糖各半勺,油、老抽醬油適量。
【做法】
1、將需清洗的食材洗凈,姜切片、蔥切段。梅乾菜洗凈後浸泡2小時以上。
2、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並將五花肉整塊放入清水中,加入料酒、薑片、蔥段,大火煮透,撈出五花肉瀝水,並在表層抹一層老抽醬油,直至表面干透。
3、熱鍋並加入適量油燒熱,豬皮貼向鍋面煎,豬皮表層上色,且微微起泡後撈出,涼後切成厚約6毫米左右的肉片。
4、將肉片放於盆中,再加入蚝油、味極鮮醬油、白酒、白糖,攪拌均勻。
5、腌制2小時左右,取出肉片,將肉片挑出放入碗中,有豬皮一側貼近碗表面,腌制時留下的湯汁備用。
6、梅乾菜浸泡後,擠干水分,切成小段,並放入碗中的肉上部,將腌肉時的汁水倒入,上蒸鍋隔水蒸2小時左右。
7、蒸好後,將碗中的汁水倒入鍋中,再加入小勺澱粉勾芡。
8、在蒸有肉塊的碗上扣一個盤子,迅速倒扣,便形成了扣肉,再將勾芡的汁澆在扣肉上,灑上小蔥花即成。
客家釀豆腐
【食材】
主料:老豆腐1塊,肉餡50克,干香菇4朵,
輔料:蔥2根,蒜2瓣,鹽、油、胡椒粉、料酒、生抽、蚝油、水澱粉、紅椒丁。
【做法】
1、食材洗凈,干香菇用清水泡發,豆腐用淡鹽水浸泡15分鍾左右。
2、將干香菇剁碎,加入肉餡中,再加入胡椒粉、鹽、生抽等調味品攪拌均勻;
3、老豆腐切成方塊狀,並用半圓形勺子在豆腐中央挑出小坑(切莫挑穿),在挑出的小坑中填入肉餡。
4、熱鍋並加入適量油,油燒熱後將已有肉餡的豆腐塊放入油鍋中煎,煎至微黃,並不斷翻面全部煎至微黃色(宜先讓有肉餡的一面先煎)。豆腐塊煎好後放入砂鍋中。
5、鍋加入少量油,加入蔥、蒜末煸香,並加入一勺蚝油燒開,燒開後澆入砂鍋中,小火燜10分鍾左右。
6、淋入適量香油、水澱粉,灑上蔥花、紅椒丁即成。
豬肚包雞
【食材】
主料:豬肚1個,老母雞1000克。
輔料:,料酒1勺,薑片4片,天麻2片,蔥一根,鹽、當歸、黨參、香菜、枸杞、胡椒粉適量。
【做法】
1、准備食料:豬肚洗凈,雞去掉雞爪、雞頭與雞屁股。
2、將輔料放在雞肚裡,再將雞塞入豬肚中,豬肚用針線縫好,縫好後放入砂鍋里煮40分鍾左右,可先用筷子試下熟度,如果筷子能夠穿過豬肚,則可取出。
3、撈出後拆線,將雞取出,豬肚可切成條狀,如果豬肚仍然較硬,可再入砂鍋煲30分鍾左右。雞取出後手撕即可,加入芝麻等可調味。
粵菜菜品豐富,許多菜餚甚至享譽中外,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名片。本文僅簡單的介紹了粵菜中的三大菜系,並對其中9道廣東人最愛吃的硬菜做法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完全無法概括粵菜的全貌,敬請關注【佳餚聯購】,將在後續文章中持續更新經典粵菜的做法,讓能深入體會粵菜之美。
話題:地道廣東味,您最愛哪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