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包漿豆腐,那其中最好吃的就莫過於雲南石屏的包漿豆腐了,吃過的都贊不絕口,其實在家也是可以製作雲南石屏包漿豆腐的,而且製作方法也是非常簡單的,那麼雲南石屏包漿豆腐做法,雲南石屏包漿豆腐怎麼做好吃?
雲南石屏包漿豆腐做法其實也比較簡單,具體如下:
1、將豆腐放入純凈水中浸沒,在水中加入一勺食用鹼和半勺鹽,浸泡7-10小時;
2、將豆腐撈出,瀝干水;
3、在鍋內倒油,加熱後將豆腐放入,炸至兩面金黃,撈出鍋,裝盤。配上蘸料,就可以開吃了。
雲南石屏包漿豆腐製作工藝簡單,而且食材很容易獲取,其難點就在於掌握火候,如果喜歡吃,可以多加練習,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感覺,炸出最好的狀態。其蘸料可以購買,或者自己根據個人口味進行調制。不過,油炸食品最好不要多吃,因為熱量很高,不利於身體健康。
如果實在不會做,也可以在網上購買。雲南石屏豆腐可以蒸著吃、紅燒燉菜吃、也可以打火鍋或者煮湯吃,也都是非常美味的,包漿豆腐怎麼做都是有獨特的美味口感的,可以都嘗試一下。
B. 石屏豆腐最正宗的吃法,90%的人都不知道
豆腐是石屏著名的特產,石屏豆腐文化不僅歷史久遠,保存得也很完好。在石屏當地,豆腐是日常菜,吃法很多,但最正宗和特色的是烤豆腐,當地喜歡叫做燒豆腐,石屏燒豆腐不僅是當地特色小吃,更是紅河特色美食。
在石屏縣城中,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豆腐攤,攤主熱情好客,石屏當地人喜歡坐在豆腐攤邊上,邊烤邊吃。用來烤的豆腐,不是新鮮的石屏豆腐,而是經過晾曬,豆腐表面的水分散失後才會用來烤。當你坐在豆腐攤邊,你會看到豆腐攤上不僅有塊狀的石屏豆腐,也有小豆腐,還會搭配烤些合適的蔬菜、肉類,但每個坐在豆腐攤邊的吃客,不例外都會吃上幾條燒豆腐。
看著金燦燦的燒豆腐,就很有食慾,這時,攤主會問你:蘸料用什麼的?乾的還是濕的?乾的蘸料是用當地種植出來的不同種類辣椒晾乾後打碎成的辣椒粉,撒上鹽、花椒等佐料調成,辣椒的種類有辣一些的和一般辣的,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跟攤主要不同的蘸料,一般當地男性比較喜歡干辣椒,烤好的豆腐蘸了干辣椒後直接放在嘴裡,吃一嘴豆腐,喝一口小酒,別提有多愜意。濕的蘸料其實就是加入了液狀的調料,有時是醬油,有時是蒜油,女性一般更喜歡蒜油的,豆腐本來烤得乾燥,蘸上一點蒜油,蒜油立刻進入豆腐的孔隙中,吃一口,不僅不油膩,口感還非常好。
當地人吃燒豆腐,都是很豪爽的用手撕,這樣的吃法,才是地地道道的吃石屏燒豆腐。攤主在你吃的同時,會用玉米粒來計數,給你一塊豆腐,在你相應的玉米堆中放上一粒,最後通過這些玉米來計算你消費了多少。
石屏當地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歡燒豆腐,石屏縣城的街天是05街,意思是每遇到日期帶有0或5的日子,均為街天,街天的時候,縣城中更為熱鬧,住在縣城外的石屏人會在這天進城,買所需的用品,也會將自家的農產品拿進城賣,事情辦完後,就會約上朋友帶著家人,一起去豆腐攤上吃幾塊燒豆腐,喝幾口小酒,女人和孩子就在一旁,吃著燒豆腐和涼米線,聽著男人們聊得熱火朝天,偶爾插上一句。
石屏燒豆腐如今更是從縣城發展到了農村,現在吃燒豆腐不用再等街天去縣城,好多村子裡面就有,在當地人口中北邊山的白馬廟村,就有一個賣燒豆腐和涼米線的店,很多縣城裡的人都會出城到這里吃,口味很是正宗。
C. 旅行就要邊走邊吃:舌尖上的昆明,盤點我在昆明吃到的各種美食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兔牙先生
大家好,我是兔牙先生。
咖啡是我的愛好,但是 美食 也是啊,所以這篇暫且沒有咖啡,只有誘惑人的 美食 !!!
昆明可以說是我另外一個家了,不久之前,我和老婆回到昆明,足足在雲南待了有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除了逛逛咖啡館和去普洱參觀咖啡庄園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在昆明吃吃喝喝了。本來是想著邊走邊發出來誘惑大家,但出門在外實在是不習慣用手機發文章,所以直到此次旅行結束,才將經歷的一點點匯聚整理出來。
不說廢話啦,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昆明的吃吃喝喝,准備好紙巾擦口水了么~~~
家附近的這家六盤水羊肉館,是還沒上飛機就已經例在必吃清單榜首的,下飛機後甚至沒來得及放行李,就先來一飽口福。
羊肉湯似乎很普通,為什麼第一個要先介紹它呢?全國各地可能都有號稱六盤水的羊肉館,但品質參差不齊,大連也有幾家打著六盤水旗號的,但吃過感覺一般般。不要看它雖熱是貴州 美食 ,但做好一碗六盤水風格的羊肉湯還是很不容易的,這家店在這開了應該有十三年了,而且這也是我對昆明家附近 美食 的最棒回憶,所以就來打個頭陣。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雲南 財經 大學附近
點了一份羊肉湯泡飯和羊肉米線,滿滿的一大碗羊肉湯,配上新鮮薄荷葉還有貴州特色胡辣子,泡飯特別香,滿滿的一碗羊肉,且沒有膻味,香甜可口。老婆雖熱不喜羊膻味,但這家的羊肉湯卻是老婆唯一喜歡吃的一家店。
他家羊肉炒飯也是香得很,不會告訴你其實我們後面幾天經常來吃。
同樣讓我惦記了好久的,是位於雲南財大附近的另外一家店——昭通天麻火腿雞火鍋,這家店以實惠的價格收到附近學生的喜愛,大鍋98元(一整隻雞),中鍋78元(半隻雞),即使3-4人來吃,也才100多的價格,鍋里除了天麻,還加入了火腿、三七、人參、西洋參等多種名貴葯材熬制,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葯膳,所以每到晚上那肯定是一座難求滴。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雲南 財經 大學附近
早餐選擇的是馬路對面的一家腸旺米線,有肥腸還有血,伴著米線吃非常過癮,然鵝不喜歡吃肥腸的老婆點的是大酥牛肉米線。
開在昆明恆隆廣場六樓的耀華力是昆明一家很老的東南亞菜館,這也是耀華力在昆明的第三個店。之前在多地的多家都吃過東南亞菜,但都不是很滿意,這家是老婆推薦的口味比較不錯的菜館之一。
點了招牌冬陰功湯、碳烤豬頸肉、辣牛肉飯和青木瓜沙拉。
和朋友約的燒烤,是位於昆明市盤龍區翡翠灣附近的這家圍火燒豆腐,不大的門店,人氣卻很高。石屏豆腐和包漿豆腐是一定要點的。
包漿豆腐端上來的時候都癟了,有些還已經炸開了,如果是圍坐在爐火旁,邊烤邊吃感覺會更好。
甜白酒、烤小瓜、烤洋芋、烤雞jio啥的也安排上。還沒吃飽?他家的米線也很好吃哦。
黃辣沾是他家的特色蘸水。還有他家這個烤蝦,不僅新鮮,而且烤的火候到位,讓我一個從海邊回來的人都贊嘆不已。
位於順城5樓的木蘭肆,主營特色雲南菜,跟朋友見面四人一起選擇了這家。 鬼雞比較有特色。
燒豆腐差了點意思,但是形式感還是很不錯的。
雲南財大附近 美食 真多,羨慕學生們,這是一家騰沖餌絲店,作為我和老婆兩人的早點,一份餌絲一份大救駕,心滿意足開啟新的一天。
騰沖風格是細的餌絲,對於不太習慣吃粗餌絲的我比較友好。
大救駕其實就是炒餌塊了,相傳是永曆帝在逃至騰沖時,路過一戶農家飢腸轆轆,農家就來了一份炒餌塊,高喊「救駕來遲」獻給永曆帝,皇帝吃後贊不絕口——所以這種就有了「大救駕」的美稱。
開在錢局街的當年網紅泡菜店,沒想到無意間就路過了。SINCE2008可不是吹出來的,當年人氣可不亞於現在的喜茶,現在依然有很多的追隨者。
各種泡菜種類豐富,洋芋、藕片啥的自然是受歡迎,比較特色的還有水果泡菜,有菠蘿、草莓、芒果、脆李。買了一份草莓和一份洋芋,坐在翠湖旁邊吃邊賞景,還是很愜意的。
呈貢馬金鋪的這家老壇酸菜牛肉是朋友帶著來的,據說非常非常非常好吃。
一上來就是1kg牛肉,這豪橫的氣勢是一般店可以比的么。
在家附近找到的一家米線店,又順利解決了一天的早飯,在昆明想每天不重樣的吃飯,簡直太容易了。
老婆點的是土雞米線。
從咖啡館出來,恰巧路過豆香園,於是就點了一份豆花飯吃。雖然沒啥環境可言,但這可是一家開了12年的老店呦。
在昆明的這段時間,中途還開車去了一趟普洱,主要目的是參觀普洱的咖啡庄園。抵達普洱的當天,在酒店附近找到了這家生態石鍋魚,憑直覺走進去,希望能一飽口福。
現殺的活魚,魚肉新鮮是美味的前提。
豐服務員把魚肉下鍋,打開閥門開始蒸煮。
「雲南十八怪,摘下草帽當鍋蓋」。
高溫蒸煮速度非常快,不多久就掀開帽子可以吃了。
魚肉非常鮮美,搭配加入了木姜子的蘸水是絕配哦。
在普洱城內晃盪,搜到了附近這家傣味手抓飯,想著我一個東北人沒吃過,就去體驗了一下,雙人套餐端上來還是比較震撼的,滿滿一大盤。
在酒店附近的這家牛肉米線,真的是超級好吃,看得見的大骨熬湯,味道也是超棒。
有白米線和紅米線可選,也有粗米線細米線可選。
先燙好米線,然後讓你自己去調料。
再拿回來加湯。
好吃+1+1+1+1+1+1,尤其是那個煎蛋,吸足了湯汁,我能再吃十個。
在普洱偶然發現一家燒烤店的雞肉做的特別好。
跟著Torch的隊伍,中午在普洱小凹子咖啡庄園吃了一頓,妥妥滴農家風格,其實還不錯,周圍一圈也都坐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咖啡大佬們。
在酒店附近的一家好吃菜館,因為去的時候比較早,還坐在店內等廚師等了半個小時。
這一看點的都是下飯菜哈哈。那個飄香牛肉真的超級好吃,炸的香酥。
還是頭一次吃刺五加,涼拌的,比較清火,吃的時候當心會扎嘴。
小瓜花做的湯,開始還以為只有花,後面發現還有很多沒長大的小瓜,口感甜脆。這頓實在,整個店裡只有我們一桌,米飯和糕點也給上的多,哎,一不小心又吃撐了。
在昆明城內逛咖啡館,實在是喝不下了,就在路邊找了個燒洋芋的小店,坐下來看著店主默默燒洋芋。
豐富的蘸水調料台。
先點了份燒洋芋和烤豆腐。
沒過癮,追加了一份小瓜和烤雞蛋。
miamiamia,真好吃。
周末是見長輩的時候,難得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就去開車到七步場吃一頓特別點的——豆腐宴。
這這里的豆腐非常有名,里鄉親大都以做豆腐為生。
沒想到還有豆腐博物館,11點開門,在門口等了一小會。
滿桌算了一下,和豆腐有關的菜至少有10道以上,妥妥滴豆腐宴。
靜靜看圖,不要說話。
看就覺得香
這是煎乳餅,你說不是豆腐?它是奶豆腐。
干焙洋芋絲
過橋米線應該是雲南 美食 中的經典款式了,之前吃米線大都是在路邊小館,這次則是到了一家開在昆明恆隆廣場「上坐過橋米線」,據說人氣頗高,每天限量供應,可能等不到晚市就會售罄。於是和家人一起去嘗試一下。
米線套餐分為39元、68元、98元和128元四種,配料也從基礎肉品到海參鮑魚等等,不過來吃的就是經典款式,所以選的都是39元套餐。服務員先把米線和配料一起端了上來,超大一份很有儀式感。
不一會服務員就一路吆喝著把湯送來了,碗里的湯還在沸騰,滋滋冒著熱氣。
湯+米線+配料=大滿足
按照序號依次將料放入熱湯中汆燙,最後再把米線倒入碗中。
待所有料都放進去後,服務員會把其他收走,只剩大碗的米線,滿滿一大碗過橋米線,好吃到撐,湯確實非常不錯,可惜實在是喝不完。
他家的小菜也很不錯,鹵藕非常軟糯,豬尾巴Q彈有嚼勁,鹵豆乾非常入味,幾道小菜搭配米線是不錯的選擇。
調料台非常整齊,上面應該是玻璃的彩色裝飾非常吸引人。
下午在恆隆廣場的%ARABICA約朋友見面,不覺間就到了晚飯點,胃裡都是咖啡需要點 美食 搭配,於是就決定到附近的正義坊步吃的。
正義坊其實有特別多好吃的,尤其是背後這條小巷雲集了眾多雲南 美食 老字型大小,但凡沒個主意,恐怕就要選擇困難症了。
我自然是沒主意的,還好有老婆在,直接鎖定了前幾天路過的這家「客哪呢」小吃店(看著招牌可不像一家簡單的小吃店,「客哪呢」是雲南方言里的「去哪裡」,還帶點紅河建水那邊的口音)。
一通操作後, 美食 陸續到賬。 餌塊,我的最愛,香甜松軟,裡面是甜醬裹著花生碎,好吃。
甜白酒,有點類似北方的醪糟,老婆特意點了一碗給我解辣。無論是甜白酒還是醪糟,其實都是糯米、水和甜酒麴發酵而成的,但我印象里北方通常利用醪糟來煮湯,而且米是散的,而甜白酒則更多是即食的,米也更多也連接更緊密一些,入口即化。
菊花拌草芽,這是我從來沒吃過的,草芽是水裡一種植物的根狀莖,因形狀顏色似象牙,又名「象牙菜」,聽名字就很名貴的樣子。
豆花米線,跟我之前吃的不太一樣,米線很粗,料很足,也很辣。吃不了兩口就開始出汗,甜白酒已經無能為力,何以解辣,唯有冰闊落。
烤包漿豆腐是保留項目,我已經愛上它了。
小瓜,就是北方所稱的角瓜或者西葫蘆。自從來了雲南,覺得清炒過於無趣,烤才是對小瓜最大的尊重。
肉串是此次的大招,尤其是撒了糖的甜口小肉串,特別好吃(而且不辣)。
不夠吃,再來10串。
都是好吃的?當然也有雷,這個炸春卷皮太多,幾乎看不到餡料(不過還是能吃出來一些)。
「光碟」其實不難,對於那些食客無法光碟的,難道廚師不應該反省一下么。
吃飽了,心滿意足走回步行街,發現旁邊這家「獨食」也有點意思,mark一下,改日來戰。
回去之後又反復回味「客哪呢」的小肉串,只去一次是肯定不夠的,之後也就又去了5678回吧,小肉串自然是必點的。
而且還解鎖了一些新的菜式。
罐罐燒腦花,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吃腦花,就是想嘗嘗~~~
烤豬蹄,這個真的超香,可惜老婆不愛吃,說有jio臭味(超小聲)。
汆肉米線,好吃。
在月牙潭公園附近,有一家很不錯的昭通小肉串店。
小哥在室內大油煙機的下面認真烤肉,是我的20串沒錯了。
草芽汆肉米線,那個白色的就是草芽了,在篆新農貿市場看到有幾家在賣的。
小肉串太過癮了,尤其是糖粉小肉串,老婆講這是小時候的味道。
福照樓是很有名的雲南菜館,汽鍋雞是最有名的一道。
汽鍋雞
味道還是不錯的,就是涼得有點快,要抓緊吃呀。
酥紅豆,也是一道經典雲南菜。
摩登粑粑
好看但是一般般的四小碗
小刀鴨
南強步行街可是 美食 雲集,餓的走進去,出來可就要去買健胃消食片了。
老麻抄手+豌雜小面
雲平風味園在南強街巷的路口,之前來吃的時候人氣超旺,這次再來感覺人也沒以前多了,味道也不如上次吃的香。
BonBon的甜品非常不錯,買了個經典檸檬撻。
好吃的冰糖葫蘆,22元5串,比較有特點的是巧克力、酸奶、乳酪、抹茶等餡料的創意冰糖葫蘆,而最好吃的除了草莓,還有那個蜜橘,整個入口,汁水在口腔炸裂——簡直就是「爆汁大橘」。
路邊的小肉串,看著挺爽,但口感一般般。
烤苕皮
南強步行街,之後也就又去吃了個5678回吧,這個口味略重,油炸大腸。
太想吃爆汁大橘,就又買了一次,這次還試了鹹蛋黃和芝士的。可惜橘子沒有上次的好吃。
賽爺洋芋的四小杯有點意思,四種口味可以一次品嘗,滿足,可惜太多了吃不完,全是澱粉吶
昆明本地的特色糕點品牌,開了很多不同主題的特色店鋪,比較常見的就是嘉華餅屋和嘉華鮮花餅了,但是這兩家與眾不同,是一定要去的。
嘉華雲餅(翠湖店),這家店裡更多的是一些新鮮烘焙的糕點,有雲腿紅餅、白餅,各種小蛋糕和撻類,還有老婆愛吃的老奶油蛋糕,買了一盒回去吃。
這個巧克力撻特別過癮,滿滿的正能量。
在正義坊後身就是文廟直街了,這里有一家非常大的嘉華門店,不是嘉華餅屋,也不是嘉華雲餅什麼的,只有2個字——嘉華。
街邊老奶奶在烤洋芋賣,買了一個,切開2半,灑滿辣椒粉,很好吃。
和老婆之前的同事約了個成都火鍋,在正義坊的二樓,上次路過看到人氣旺得很,還好今天人不多,點了杯喜茶,邊吃邊喝,特別過癮。
也是被老婆念叨了好久的一家店,之前路過曉東街老店時實在是吃不動了,恰巧在1903內看到也有什麼小雞腳,點了一份蜂蜜雞腳和炸洋芋,算是解了饞,不過他家雞腳風格炸的偏干,啃起來有點費勁。
地址:昆明市西山區1903商業區內
在財大附近的一家燒烤店,又是好多人約起來的一個飯局,店內堆滿的各類燒烤菜式,看著真特別爽。
地址:昆明五華區龍泉路雲南財大附近
來的人多,肉必須跟上,3斤牛肉已下鍋。
用煮開的湯澆個蘸水。
煮好的牛肉片配這個蘸水簡直是美味。
既然是燒烤店,肉串、小瓜啥的也必須來一點。
在南亞約了朋友一起夜宵,本來說好的少吃點燒烤,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串串火鍋……不過講真,還是挺好吃的。
在龜背立交橋附近,跟著朋友七拐八拐,居然有這么一家名字叫做「神秘小炒」的飯店,主營老滇菜,人氣還挺旺。
味道也確實不錯
開車去呈貢的七彩雲南第壹城覓食,看到一家干鍋牛肉的店。
就比較突然,居然是在桌子上現炒,服務員先是給你炒好一鍋牛肉端上來,讓我們先吃,然後點的素菜則是在吃完牛肉後現場爆炒……就挺新鮮的,味道其實也不錯,就是油大了一點。
一家專營餌絲餌塊的老店,開在了恆隆廣場。
每桌自帶爐子,也是一個現場烹飪的館子。火山餌絲套餐,現場炒餌絲。
儀式感超足的三滴水:稀豆粉、紅燒牛肉餌絲還有青菜湯。
大救駕,也就是炒餌塊,必須來一份,居然是在盒子里裝的,儀式感滿分。
朋友在團結鄉有個多肉大棚,上午從昆明城區開車過來玩,中午就在這里吃的花椒雞。
一整隻雞,半隻辣炒,半隻燉湯,雞肉去蘸新鮮的花椒水,很有特色。
跟著家人一起跑到金殿後山,據說這家黃燜雞做的很好吃。
一整隻雞,做出來四大盤的黃燜雞,不要太香了。
油炸豌豆粉。
油炸茨菇,我還是第一次吃,好吃,跟薯片似的。
有的時候,跑到農家去吃,真的特別爽,不僅菜量實在,而且味道也很棒。
終於到「最後」了,出去了一個月時間,天知道我從幾千張照片中翻出這些吃的給你們分享,真的是累死了。多的文字也寫不出來了,體諒我一下,大家就看圖過過癮吧,如果看圖不過癮,歡迎來我大昆明做客哈,滇池的海鷗們歡迎你。
最近是不是經常看到昆明大觀河的這個拱橋,我也拍到了,哈哈哈。
我是兔牙先生,11月在雲南的旅程還有很多內容等著和大家分享,記得關注我哦。
喜歡請記得點贊、收藏呀,整理照片真的很辛苦。
作者聲明本文存在利益相關性,請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內容,友善溝通,理性決策~
D. 幫忙翻譯下,把中文菜單翻譯為英文菜單,酒店要用,跪謝了!在線等急,好了就給分!!
傣味小木耳 Dai Style Small Agaric
韭菜拌薄荷 Mixed Chives with Mint (我很確定韭菜用Chives比較好)
涼拌茼蒿 Mixed Garland chrysanthemum
生拌金針菇 Mixed Golden Mushrooms
手剝筍 Hand stripping bamboo shoots
鹵鵝掌、鵝翅 Spiced Duck Webs and Wings
金牌燒鵝 Special Grilled Goose
風味烤雞 Flavored Roast Chicken (Roast是烘烤,如果和燒鵝那個方法差不多的話,就替換成Grilled)
秘制叉燒 Homemade BBQ Pork
脆皮叉燒 Crispy BBQ Pork
泡椒鳳爪 Chicken Feet with Pickled Peppers
鹵雞翅 Spiced Chicken Wings
炸螞蚱 Deep Fried Grassshoppers
脆皮鬆板肉(應該是松阪肉)Crispy Matsusaka XX(是牛肉就是Matsuska Beef,是豬肉就是Matsusaka Pork)
香酥鴨腸 Crispy Duck Intestine (如果這個香酥是指酥脆的話,就是這么說)
炸涼粉 Deep Fried Bean Jelly
蒸魚頭 Steamed Fish Head
剁椒娃娃菜 Baby Cabbage with Chopped Chilli Pepper
蒸臭豆腐 Steamed Stinking Beancurd
冬瓜燉排骨 Stewed Ribs with Watermelon
鹽水洋芋 Boiled Potatoes with Salt
白薯燉排骨 Stewed Ribs with Sweet Potatoes
炒回鍋肉 Stir-fried Twice Cooked Pork
紅燒肥腸 Braised Pork Intestines in Soy Sauce
泡椒牛肉 Beef with Pickled Peppers
酸湯牛柳 Beef Tenderloin with XX (如果是像醬汁一樣的湯就是with Sour Sause,如果是像湯水一樣的湯就是with Sour Soup)
小炒肉末 Stir-Fired Minced Pork (如果不是豬肉就把Pork換成牛肉Beef或者雞肉Chicken)
豆鼓炒臘肉 Stir Fired Bacon with Black Beans (如果看不出是有一顆顆豆子,而是粘稠狀徹底不知道用料是什麼的醬的話,就把black beans 換做 Bean Sause)
沸騰肥牛 Beef with Hot Oil
青椒小炒雞 Stir-fried Chicken with Green Onion
香辣牛肉 Spicy Beef
風味鵝脯肉 Flavored Goose Breast
玉米粒 Corn Niblets
手撕包菜 Hand-Shredded Cabbage
枸杞娃娃菜 Baby Cabbage with Chinese wolfberry
炒蘆筍 Stir-fried Asparagus
風味黃豆腐 Flavored Golden Bean Curd
鐵板日本豆腐 Sizziling Japanese Beancurd
鐵板鯽魚 Sizziling Crucian Carp
干鍋茶樹菇 Griddle Cooked Willow (Tea Tree) Mushrooms (茶樹菇有人叫willow mushrooms有人叫tea tree mushrooms)
小蔥洋芋火腿條 Shredded Ham with Spring Onion and Potatoes
茄子炒洋芋絲 Stir-fried Eggplant with Shredded Potatoes
蒜泥娃娃菜 Baby Cabbage with Mashed Garlic
我不太理解什麼是:
干煸姜豆 想說的是豇豆嗎?
金沙洋芋 什麼事金沙? 土豆泥?
京炸黃豆腐 京炸 ?? 北京風格?
茶樹菇小香雞 這個雞是什麼做法?炒?燒?烤?
算羓菜
生燜小瓜 什麼瓜
風味厚乾巴
石屏豆腐雞
三色桃仁
青瓜烙
聖節牛肉
油淋雞
開屏武昌魚
牛血旺
手抓蒜香菇 是做的時候用手抓還是吃的時候用手抓?
美極涼青椒
上湯豆苗(是什麼湯)
炸三拼(腰果、陰干辣、石頭魚)陰干辣 是什麼
槳板鴨
山葯扣火腿 什麼是扣
扣百合 什麼是扣
餌塊蒸臘肉 不懂什麼是餌塊
東坡肘子 這個翻譯是Dong-Po Pork Joint 但是最好稍微告訴我這個菜是怎麼做的,喝什麼做,是燉嗎?
火夾洋芋
火夾冬瓜 什麼是火夾
白勺菜心
白勺芥藍 什麼是白勺
七彩蒸藕夾 哪七彩?
酸菜毛肚 毛肚是什麼
陰干包穀燴飯豆
江川雜鍋菜 曲靖大雜燴 - 這兩個菜都可以翻譯,但是翻譯出來別人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最好解釋一下
香茄煲排骨 煲是個什麼做法
酸湯京針肥牛 或許你想說的是金針嗎
紅扒牛蹄 扒是什麼
我寫了的都是比較確定的。雖說不一定是那道菜約定俗成的名字,但不會太離譜。
剩下的接著在翻譯。。。
E. 用英語翻譯中國石屏豆腐
中國石屏豆腐譯成英文是Chinese Shiping tofu
F. 石屏豆腐英語作文的範文
Soon the new year, and soon the new year!" A burst of laughter echoed in our ears.
Chinese new year, for children is a very happy and happy things, but for alts to
That is a worry about things. Because every year the Chinese new year, my grandmother had to do tofu.
Last winter vacation day, grandma got up early, put the pre soaked bean to rhubarb
In the plastic bucket. Grandma put the beans to the next door uncle's house, let the uncle to help with the soybean
Crushing machine. Listen to the next uncle said: "it is used to grind stone soybeans, unlike now
In the machine, more convenient ah!" After a few minutes, soybeans into a paste of liquid flow
Into the plastic bucket. I walked over and gently smell, a bean straight into my nose.
A noble spirit, long shu. I could not help but touch the fingers with a little finger, mouth suck, although not
What taste, but very flavor. Grandma put the plastic bucket in a paste of liquid into a large basin
In a pot of boiling water, poured into the large bowl stir. Then, she put a wood on the pot
Head shelf, large plastic bags will be bore on the wooden frame, put a bowl of liquid water
Scoop up a large plastic bag, squeeze a large plastic bag, some white no debris
The liquid flows into the pot, burning with fire. You guess, what is that? That is us
Usually drink soy milk. Grandma will be poured into the milk gypsum powder, gypsum powder is mainly from the solidification
Effect。 After a few minutes, the milk becomes a bean curd. And she put the bean curd into the wooden frame
In the press on the board, a few hours, the board opened, then the tofu will be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