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裡的豆腐最有名,比較好吃呢~
陝西甘泉豆腐,四川樂山豆腐
⑵ 全國哪的豆腐最好吃經過評選,這8個地方比較出名,有你家鄉嗎
相傳2000多年前,淮南王劉安的媽媽喜歡吃黃豆,有次因為生病的原因沒法吃整顆黃豆。劉安便命人把黃豆磨成粉,加水熬成豆乳,再加入鹽鹵調味,沒想到竟然成了塊狀,也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豆腐花。據說,這就是豆腐的起源說法之一。李時珍也曾在《本草綱目》中有所提到,「 豆腐之法,始於前漢淮南王劉安」。
根據生產豆腐時用的凝固劑不同,還可以將豆腐大致分成鹵水豆腐、石膏豆腐、 內酯豆腐 、酸湯豆腐這四大類。其中前三種豆腐比較常見,酸湯豆腐因為產量小、難儲存等原因,在市場上已經鮮少能看到。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早已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我國產豆腐的地方非常多,這其中有8個地方,較為出名。當地產的豆腐,也是各有各的本事。
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豆腐產地的話題,一起來看看,這8個地方都在哪裡?產了哪些名豆腐?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
淮南,地處安徽中北部,淮河之濱,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城市。提起淮南 美食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淮南的牛肉湯。經過長時間熬制的牛肉湯,配上粉絲和干絲,清香可口,吃起來叫一個美味。其實,除了淮南牛肉湯,當地還有道名菜,淮南豆腐宴,選用的主料豆腐,就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產自淮南地區的八公山豆腐。
相傳西漢時期,豆腐發明人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一帶,嘗試用八公山的泉水、黃豆和鹽鹵製作「靈丹妙葯」,結果丹葯沒製成,倒是做出了豆腐。後人將其稱作「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細膩嫩滑,做出的菜餚色澤金黃,外脆里嫩,非常誘人。
宜賓,隸屬四川省,地處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結合處,素有「中國酒都」之稱。大名鼎鼎的白酒品牌五糧液,正是產自四川省的宜賓市。除了是知名的白酒產地外,宜賓當地產的沙河豆腐也非常出名,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沙河豆腐產自宜賓的高縣,當地人很早就喜歡做豆腐,吃豆腐。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沙河豆腐在進行一番改良後,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愛。製作沙河豆腐選用的是當地產的優質黃豆,以及上龍山的山泉水,吃起來帶有濃郁的豆香味,回味無窮。
劍閣,隸屬四川省廣元市,地處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結合部。在劍閣縣城南部,有個非常出名的景點——劍門關,是世界上罕見的城牆式礫岩斷崖丹霞景觀,自古就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法。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劍門關豆腐,正是產自這里,距今已有上千年的 歷史 。相傳唐玄宗入蜀時途經劍門一帶,因為較為疲勞,寢食難安,隨從便給他端來一碗劍門豆腐。唐玄宗吃後胃口大開,還將當地產的黃豆封為「皇豆」。劍門關豆腐軟硬適中,韌性較好,吃起也是滋潤爽口。
資中,隸屬四川省內江市,位於四川盆地的中部,是孔子老師萇弘的故里。產自資中羅泉鎮的羅泉豆腐,既是當地知名的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羅泉氣候溫和,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高,非常適合大豆的生長。加上水質較好,做出來的豆腐,品質自然不會差。
在製作過程中,羅泉豆腐選用的是來自溶洞深層的優質泉水來浸泡大豆,再經過手工石磨研磨製成。羅泉豆腐外觀呈乳白色或淡黃色,帶有濃濃的豆香味,吃起來也是細膩嫩滑,鹹淡適口,具有白、嫩、細、綿4大特點。
洛南,隸屬陝西省商洛市,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產自洛南地區的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洛南豆腐,是用當地無污染的洛河兩岸山泉水,和本土優質大豆加工製成,具有非常悠久的 歷史 ,還曾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膳貢品。
關於豆腐的發明人,民間流傳的說法還不少,前面有提到是淮南王劉安,其實在洛南一帶,還有豆腐是戰國時期孫臏發明這一說法。相傳孫臏的母親年紀大了,牙齒咬不動食物,孫臏便想用大豆給母親做吃的,但是煮出來的豆漿始終無法成團。孫臏的師弟龐涓暗中使壞,將一盆酸菜湯悄悄倒進了豆漿里,沒想到竟然凝結成了塊狀,也就是現在的豆腐花。
榆林,地處陝西省的最北部,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也是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五省區的交界地。產自榆林的榆林豆腐,是以當地產的優質黑豆和榆林桃花水為原料,經過傳統的酸漿點漿工藝製作而成。
榆林豆腐的獨到之處,在於用的不是鹵水或石膏製作豆腐,而用的是做豆腐後瀝出的 富含乳酸菌的汁水做凝固劑。做出來的榆林豆腐色澤潔白,質地軟嫩,韌勁較足,口感清香爽口,還帶有甘甜味。2010年,榆林豆腐被正式評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甘泉,隸屬陝西省延安市,屬於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素有「美水之鄉」之稱。甘泉地處洛河岸邊,土壤肥厚,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宜大豆的生長。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甘泉豆腐,選用當地產的雙青豆和「美水泉」的山泉水加工製成。
雙青豆是一種從外皮到豆粒都呈綠色的一種大豆,產量較少,比較少見。美水泉的泉水清澈透亮,甘甜味美。優質的大豆,加上天然的泉水,結合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豆腐製作技藝,自然也就醞釀出了甘泉豆腐的獨特品質,吃起來是嫩滑可口, 讓人唇齒留香。
石屏,隸屬雲南省紅河州,是非常出名的魚米之鄉。 美食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專門介紹過石屏當地產的石屏豆腐。石屏製作豆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 歷史 。逢年過節,當地人還有贈送豆腐的習俗。在石屏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見到豆腐攤。民間還有「雲南十八怪,石屏豆腐烤著賣」的說法。
和其它很多地方用鹵水或石膏製作豆腐不同,石屏豆腐採用的是天然地下水作為凝固劑,俗稱「酸水」。做出來的豆腐,細膩滑潤,豆香味十足,油炸後色澤會變成金黃色,非常有嚼勁,再搭配上醬汁,真叫人垂涎三尺。
【懶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8個地方,安徽淮南、四川宜賓、四川劍閣、四川資中、陝西洛南、陝西榆林、陝西甘泉、雲南石屏,都是我國非常出名的豆腐產地。產自這些地方的八公山豆腐、沙河豆腐、劍閣豆腐、羅泉豆腐、洛南豆腐、榆林豆腐、甘泉豆腐、石屏豆腐,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可以說是經過評選,比較出名的8種豆腐。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要我說,一方水土也能養一方豆腐。決定豆腐好吃與否,有三大關鍵因素,選用的大豆、水源,以及豆腐的生產工藝。上面這8種豆腐,在這3個方面優勢滿滿,可以說是各有各的本事。
⑶ 安徽淮南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淮南是安徽的地級城市,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有著「五彩淮南」的稱號,到淮南一趟,淮南有哪些好吃的特產呢?
淮南特產一: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是安徽淮南的傳統特色小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相傳起源於西漢時期。淮南有著非常優越的地理環境,空氣良好,環境優美,水質良好。八公山豆腐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選用優質的黃豆為主要原料,在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豆腐晶瑩剔透,質地細膩,滋味鮮美。
淮南特產二:朱馬店羊肉湯
朱馬店羊肉湯是安徽省淮南的傳統特色美食,據記載,距今已經有著百多年的歷史了。朱馬店羊肉湯的選料十分考究,選用優質的羊肉味主要原料,在經過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羊肉湯香辣可口,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歡,現在很多外地也開了分店。
淮南特產三:壽縣大救駕
壽縣大救駕是安徽省淮南的傳統特色美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相傳是因為趙匡胤征淮南而得名。壽縣大救駕的製作方法十分考究,選用豬板油,金橘餅,核桃仁為主要原料,在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大救駕色澤金黃,香味撲鼻,酥脆甜香,十分美味。
淮南特產四:淮南饊子
淮南饊子是安徽省淮南的傳統特色美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相傳起源於明末清初。淮南饊子選用優質的麵粉為主要原料,再配以明礬,精鹽,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最後所製作出來的饊子色澤金黃,焦香酥脆,鮮香適口,食用方法也多樣。
淮南特產五:落河豆餅
落河豆餅是安徽省淮南的特色產品,在當地非常有名。落河豆餅選用優質的綠豆粉,麵粉為主要原料,再用平底鍋烙成餅狀。食用方法非常多樣,可炒、可炸、可燴、可掛箱,不管是用哪種方法食用,都非常美味可口。
淮南特產六:夏集面圓
夏集面圓是安徽省淮南的特色傳統小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還曾被作為朝廷貢品。夏集面圓選用優質的麵粉,豆粉,五花肉為主要原料,再配以蔥、姜、五香粉等配料,所製作出來的面圓香醇爽口,咸香適口,十分美味。
⑷ 在淮南哪裡能吃到正宗八公山豆腐啊
八公山玉柱樓的豆腐宴還不錯、你要是吃正宗純凈豆腐的話、要到山裡、靠近壽縣的樣子!!
⑸ 八公山豆腐什麼牌子最正宗
我是八公山的,八公山鄉很多家作坊都有賣的,實體店,連鎖店,網店都有。像八公山泉牌的我吃過感覺比較正宗,其他的牌子還有,沒吃過不好評價。源生大別山,店鋪你可以看看,我在外面上學都是網購這家的特產。
⑹ 舌尖上的壽縣:「八公山豆腐」和「大救駕糕點」❣
【舌尖上的壽縣:「八公山豆腐」和「大救駕糕點」】❣@上官皖兒
「安徽省壽縣壽州古城,從戰國時代起,就稱為壽春,是一座有兩千五百年歷史的古城,如今更是全國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牆。從上古三代傳承延習而下,從劉安的《屏風賦》到呂本中的《採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從《淮南王篇》的『揚聲悲歌音絕滅,我欲渡河河無梁』,到西曲歌《壽陽樂》『長淮何爛漫,路悠悠』,諸如這些無不說明壽春古城的氣韻生動,詩意盎然。」著名記者、作家淮君總編輯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以壽為名,源遠流長;以壽命名,古城榮光。壽縣承繼著中國文化大發展,詩詞曲賦百花齊放,書畫雜技藝術推陳出新,這就是壽州的文化底韻煥發出的別樣精彩。
在中國,大概沒有人不喜歡吃豆腐的,要讓人們說出豆腐的發源地,今天能答出來的人也會不在少數,被當今世界譽為「營養珍品」的豆腐,它的發祥地就在淮南壽縣,而豆腐的發明人就是兩千多年前的淮南王劉安。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都壽春(今壽縣),為求長生不老之術,與蘇非、李尚、左吳、伍被、陳由、毛周、雷被、晉昌等八公修道煉丹,結果仙丹未成,卻無意中制出了豆腐,這樣動聽的故事是實是虛,暫且不表,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宋代詩人蘇軾還曾專門寫過這樣一首詩「煮豆為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密酒」用來形容豆腐。
最早的豆腐並非叫「豆腐」,古代稱之為膏菽。西晉時期郭璞對膏菽的描寫:「言好味,皆滑如膏。」「膏」在《說文解字》解為:「肥,從肉」,段玉裁注曰:「肥當作脂」。而「菽」則古指豆類,在豆類中以黃豆為主。膏菽的意思就是潔白如脂的黃豆,黃豆本身不具備這些特性,反而豆腐卻恰恰符合。不管歷史也好,傳說也罷。不用爭論的是,八公山所產的豆腐的確細嫩香甜、潔白如脂,為豆腐中的上品。
在壽縣的大街小巷,無論是上規模的星級賓館,還是路邊小飯店,沒有不把豆腐作為自家菜餚招牌之一的;在普通居民的每日三餐,一定能看到這豆腐的身影。坐在沿街的飯館里,品著爽滑細軟、鮮嫩味美的豆腐,就著淮河岸特有的小菜和點心,自覺過著淮南國人快意的人生。「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吃在壽州,會讓你樂不思蜀的。
壽州古城北,在八公山下就是中國豆腐村,八公山有專制豆腐的泉水,那裡出產製作最好的豆腐。中國豆腐村中有一座古泉,是和珍珠泉、瑪瑙泉齊名的大泉。現在,村民每天依舊取其泉水,研磨豆漿,製作千古傳承的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的味美香甜,是和這里的山水有莫大的關系。淮河水灌溉的這片土壤,也孕育出優質的黃豆。這里的黃豆體型飽滿,蛋白質含量高,是做豆腐的首選。假如黃豆鑄成了好豆腐的血肉,那麼,做豆腐的水則是它的靈魂。
壽縣附近有幾處千年古泉,其中八公山山腳下的珍珠泉最為出名,傳說劉安煉丹之水就是取自此處。泉中有無數珍珠大小的水泡從地里冒出,而且水溫在寒冷的冬天也保持在10℃左右,水質清澈,口感甘甜,雖然歷史久遠,但從未乾涸,這鑄就了八公山豆腐的神話。
在壽縣,只要有需要,當地好的廚師就可以為你燒制一桌名副其實的色香味形俱全的豆腐宴。豆腐宴從冷盤到最後的甜點全部由豆腐擔任主要食材。其中豆腐水餃尤為特別,三鮮肉餡由豆腐製作的餃子皮包裹著,上鍋蒸熟,澆芡食用,這道菜也成為八公山的名菜。豆腐水餃有兩大要點:刀工要准,豆腐要好。
曾經的八公山豆腐售賣屬於早市性質,每天凌晨做好,挑到集市售賣,既新鮮,又沒有現在豆腐的防腐劑。現在我們中國人經常吃的豆腐,是南豆腐和北豆腐。南豆腐就是像八公山豆腐一樣,用石膏使豆漿凝固形成的豆腐,這樣的豆腐也可稱為石膏豆腐。南豆腐色澤潔白,切面細膩,質地嫩滑。而北豆腐也叫鹵水豆腐。顧名思義,就是使用鹽鹵將豆漿凝固。北豆腐就不如南豆腐細嫩,切面略顯粗糙,含水量少導致質地偏硬,因為不那麼水靈,也稱之為老豆腐。
當然,民以食為天,在吃的方面,壽州人引以為驕傲的不只有豆腐,這里的銀魚、淮王魚也是純天然而不可多得的佳品美味。在賓陽門外的東淝河,其中間段河床低窪、水面寬闊,這里就盛產銀魚,當然,往東去不遠的瓦埠湖更是盛產銀魚的所在,更有當地人稱作「瓦蝦」的白蝦。另外,還有壽州梨、水蜜桃,壽縣的水蜜桃可是名副其實的「壽桃」,皮呈瑰麗紅霞,肉細汁多,香甜可口。
遊山玩水,旅遊勝境,一般都會買些禮物。如果到壽縣要帶些什麼特產回家,壽州人會隆重推薦「大救駕」。「大救駕」?糕點也。傳說公元956年,趙匡胤率數十萬大軍攻打壽春,南唐將領劉仁贍率兵死守,雙方對峙九個多月,最後趙匡胤得勝進城,由於勞累過度,趙匡胤不思飲食,城裡的廚師用麵粉、白糖、豬油、桂花等十幾種原料,做成糕點獻給趙匡胤。趙吃後食慾大增連聲稱好,此後他做了宋朝的開國皇帝,還稱這糕點救了他的駕,「大救駕」由此名傳至今,成為壽州一大特色食品。
壽縣是一個讓考古學家著謎的千年古城,曾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鏗鏘歲月,也有「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別離」的婉約纏綿。幾千年來,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座古城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洪水侵蝕之所。然而,這座古城有著非凡的耐受力,有著產生奇跡的神秘因素,它總能在浩劫中浴火重生,一如傳說中的鳳凰。
徘徊在這座歷史悠久得讓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古城裡,時不時的總能感受到一種氣息,一種來自遠古的歷經滄桑的氣息,是歷史,是文化,是遺存,是動力,是鞭策,是號角?如今,無論嘆息也好,不管吁噓也罷,過去的早已過去,新時代的機遇就在眼前,惟有呵護與改善才是對於歷史的責任和有力的鑒證,讓古城煥發青春才是夢想中的期待。( 文/上官皖兒,又名上官皖,別署淮南九公,陛樓閣主人,著名新聞人、書畫家、鑒賞收藏家、作家)
⑺ 在淮南哪裡能吃到正宗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八仙閣正宗豆腐館 味道不錯 還有八公山紫金山莊也很好 在景生大飯店後面
⑻ 八公山地質公園附近哪家飯店價格便宜,豆腐口味比較地道的
八公山特色豆腐宴目前有凌雲樓,紫金山莊,八公山豆腐館.這三家都是豆腐節指定接待飯店.另外新開家玖加玖飯店也是不錯的,不過如果想吃到正宗的豆腐宴,必須要提前預定,因為做起來很麻煩,又要保持新鮮度,而且現在正宗的豆腐宴一桌下來都比較貴,一般在幾百上千不等,如果想吃點特色小菜,一般的飯店就可以了,推薦老兵飯店和眾福樓,這兩家的小炒比較不錯,價格不貴,裡面也有些豆腐製品,如千張,豆乾之類的
⑼ 八公山區美食
八公山區美食有淮南牛肉湯、八公山豆腐、大救駕、淮南豆腐乾、肥王魚、糍糕、上窯饊子等。
1、淮南牛肉湯:是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牛肉湯具有鮮醇、清爽、濃香的特色,有咸湯、甜湯之分。
2、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豆腐晶瑩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質地細膩、清爽滑利,無黃漿水味,托也不碎,成菜色澤金黃、外脆里嫩、滋味鮮美。
3、大救駕:製作主要材料有豬板油、金橘餅、核桃仁、青梅等,經過特殊的工藝加工而成,其色澤乳白滋潤、酥脆可口、重油而不膩,且含多種果香味,深受群眾喜愛。
4、淮南豆腐乾: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食鹽、茴香、花椒、大料、乾薑等調料,既香又鮮,十分美味。
5、肥王魚:其外形奇特,體呈扁圓,形如紡錘,黃亮、肥壯、光滑、無鱗,肉質細嫩,歷來被當作魚中上品,居淮河魚類之冠。食其肉如豆腐一樣細嫩,飲其湯如香菇雞湯一樣鮮美,聞其味如雅舍幽蘭一樣清香。
6、糍糕:用糯米製成,吃的時候在油鍋里炸成金黃色即可,成品外酥里嫩、美味可口。
7、上窯饊子:也稱油麵條,是地方的著名特色小吃,成品有乳白色、淡黃色、金黃色,具有軟、脆、焦、酥、香、鮮、咸、微甜等特點。
⑽ 八公山豆腐乳哪家正宗
正宗八公山豆腐館。
1、製作方式。正宗八公山豆腐館採用人工方法製作,味道一樣,入口既碎,而壽縣八公山正宗豆腐乳不是採用人工製作。
2、客流量。正宗八公山豆腐館客流量相比於壽縣八公山正宗豆腐乳客流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