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傣族的生活習俗 飲食文化
日常食俗
傣家宴席
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葉或眾飯合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傣語,意為醬)、青苔松即可進食。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其製法是把青菜曬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變酸,然後曬干儲藏。吃時放少許煮菜或放在湯內。這種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於消化。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裡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干,用竹篾穿起來待用。做菜時,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後揉碎入碗,再將滾油倒上,然後加鹽攪拌,用糯米團或臘肉蘸食,其味美無比。
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料央而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
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浴佛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
還有把糯米飯泥炸後做成的麻脆等。較重要的節日還有入夏節(傣歷9月15日)、出夏節(傣歷12月15日),均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一樣,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干黃鱔等。
節慶食俗
在傣族社會里,一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眾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的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里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著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婚禮之日雙方家裡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元江大平鄉新娘過門後要與新郎端坐在長凳上,吃四個雞蛋拌的糯米飯,並喝兩杯酒;元江江邊的傣族新娘過門,由男方分給每個送親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個、酥肉4塊,然後方可吃正餐。
祭祀食俗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稱「去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
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著剽牛和魚食牛皮的風俗。西雙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須是黑牛、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間,特別是在一些邊遠地區,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燒柴要先從根部燒起;不得從火塘上跨過;不能隨便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等等。
酸肉
傣族傳統風味菜餚,用牛肉經過腌制,而後炒制而成。特點是酸香味濃,可幫助消化。製法是將新鮮的黃牛肉用淘米水洗凈,切成大片放入盆中,加入鮮花椒葉、鹽、米飯拌勻,裝入瓦罐,淋入白酒壓實,上蓋,用草木灰與泥巴合泥密封罐口,腌漬一個月即成。將腌好的黃牛肉切成絲,與青蒜苗炒熟。
火燒魚
傣族傳統家常風味菜,特點是軟嫩鮮甜,原汁原味。製法是將鮮魚去鰓和內臟,洗凈,將蔥花、薑末、蒜末、青椒末、青姜葉末、芫荽末、野花椒葉末、薄荷、茴香葉末、香茅草葉末、草果粉、味精、鹽、料酒拌製成餡,裝入魚腹,頭尾折攏,再用香茅草捆成十字,外麵包以芭蕉葉,埋入木柴燒後的炭或熱灰中燒熟,取出去掉芭蕉葉和香茅草,裝盤即成。
腌牛頭
傣族傳統家常風味菜。其製法是將牛頭、牛腳去毛、去蹄殼,砍成塊煮爛,去骨,切成肉條,入盆加入淘米水浸泡3—4小時,取出改用冷水洗凈,再將野花椒葉、紅辣椒粉、生薑和蒜泥放入牛肉盆內,加鹽、白酒拌勻入味,裝入瓦罐壓實,蓋上蓋密封,半月後即成。食時可蒸、可炒,是佐酒冷盤,脆嫩酸香、麻辣清涼。
酸角
酸角樹
冬春兩季,天高雲淡,風清氣爽,走進傣家村寨 ,很容易見到一種當地人們特別喜愛的果樹——酸角,它樹身高大,樹干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掛著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鉤形莢果。酸角又稱酸豆、羅望子、羅晃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甜目坎、通血圖,為蘇木科酸角屬熱帶、亞熱帶常綠大喬木,該屬僅含酸角1種,有兩個類型:甜型和酸型。酸角喜歡炎熱氣候,在年均氣溫18ºC—24º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
蟲類食品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各種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捕蟬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濕,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里,回去後入鍋焙乾制醬。蟬醬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螞蟻蛋,經常食用的是一種築巢於樹上的黃螞蟻,取螞蟻蛋時,先將螞蟻驅走,然後取蛋,螞蟻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綠豆,有的小如米粒,潔白晶亮,洗凈曬干,與雞蛋一起炒食,其味鮮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時制醬,熟食時用雞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筍、沖天椒,輔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風味十足。
特色飲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由於長期嚼食唇齒皆黑,口液如血,人以為美。燒陶業較發達,大部分飲餐用具多由婦女燒制。
❷ 傣族園的特色飲食
傣菜,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它在滇菜派系中,別具一格;在雲南省24個少數民族的菜餚中,獨享盛譽。曼景蘭食品街,由原來的一家傣味餐廳,迅速發展為十幾家傣味餐廳,變成一條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街。椰林餐廳、婉麗飯店、醉君樓……使中外遊客青睞,在歐美各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已小有名氣。當你一睹美麗的西雙版納風光之後,來到醉君樓歇歇腳的時候,你會品嘗到用香茅草捆綁著的烤魚;用竹筒煮出來的香噴噴的糯米飯;用芭蕉葉包裹著的蒸肉、蒸腦花;芭蕉葉烤蝌蚪;油炸芭蕉、油炸青苔……等等。這種既飽眼福、又飽口福的旅遊生活,將使你其樂無窮,終生難於忘懷。傣族的菜譜豐富多彩,從製作方法來看,可以分為烤、蒸、剁、腌四大類,共120多種。從原料上來分,又可分為肉菜類、水產類、禽蛋菜類、山珍類、野菜類和其他菜類六大類。就其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字:酸、辣、香。 又稱竹筒飯。這種飯是在11月至來年2月,香竹成材之季,將糯米放在竹筒里烤制而成。香竹成材之季,將糯米放在竹筒里烤制而成。香竹的竹節長而細,內壁有一層香氣撲鼻的竹膜,故稱為香竹。傣家人稱香竹埋毫拉,意思是煮飯的竹。先把香竹按節砍下,每節留一竹節,作為底。然後把淘泡過的糯米放入竹筒,用芭蕉葉塞住竹筒口,將竹筒放進灰里捂(或放烤箱里、火炭上),竹筒口冒出蒸氣10分鍾後,即取出用木錘捶打,使其變軟,食之香味更濃。香竹飯軟而細膩,香氣撲鼻。一般用於招待客人,作為主食。
用糯米加工成的食品很多,除香竹飯外,還有黃米飯、毫諾索(年糕)、毫吉、毫松板、米干、米線等40多種。 竹鼠是西版納特有的動物,竹鼠生活在竹篷下面的洞穴里,靠吃竹根為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長,很像一隻貓,但比貓還肥,一隻竹鼠,足有五六斤重,其行動緩慢。竹鼠洞穴有兩三個洞口,有時難以捕捉。有經驗的獵人採用煙熏和灌水的辦法,逼竹鼠外逃,而後捕住。
烤竹鼠肉一般是把頭去掉,洗凈,抹上食鹽,用竹板夾住,放在火炭上烤至六成熟,取下搗碎,把蔥、蒜、芫荽、青辣椒等作料切細,同竹鼠肉一起放進盆里揉拌均勻,分成數塊,捏在肉餅,用香茅草捆住,再用竹片夾好,放在火炭烘烤至熟。沐上滾燙的豬油,即可食用。烤竹鼠肉,味道香甜、肉質軟嫩、美味可口,是西雙版納山珍名菜之一,富有野味特點。 將豬腦、豬舌頭刮洗干凈,把豬腦切為小塊,豬舌頭剁碎,與切細的蔥、姜、大蕪荽、野花椒、青辣椒、蒜、香茅草等作料及適量的鹽拌均勻。分成數份,用芭蕉葉包好放進甑子里蒸熟即可。味甜嫩、質軟、呈乳白帶點灰色,據說有補腦、安神的作用。
用蒸的方法烹調菜餚的有葉包蒸豬肉、蒸豬腦、蒸筍肉、蒸條肉和蒸青苔等幾十種。 豬肉剁生、牛肉剁生、魚肉剁生、黃鱔剁生、青蛙肉剁生……凡是肉食都可以做剁生,其製作方法和馬鹿肉剁生一樣,作料也大致相同,因動物不同,其味道也各異。
剁生是傣家人的下酒名菜,香甜清脆,酸辣可口。 腌牛腳筋、腌黃牛皮、腌水牛皮、腌豬腳、腌魚、腌竹筍等,期製作方法大體相同,腌魚和竹筍較簡單。味道因食物不同而各異。
除了上述烤、蒸、剁、腌四大類以外,還有油炸烹調。如油炸知了背肉餡、油炸牛皮、油煎荷包蛋蛹等等。其製作方法較為簡單風味又別具一格。 公交:景洪翻胎廠客運站-勐罕客運站(28公里),車資9元/人,時間30-40分鍾到達。
自駕參觀路線:傣族園大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曼春滿古佛寺——曼聽白塔、塔包樹——潑水狂歡(註:有兩場,第一場14:50,第二場16:30分,黃金周會加演)——傣族原生態歌舞表演(平常15:20分,黃金周會加演)。 西雙版納的招待所很多,遊客可前往景洪汽車站附近的書苑酒樓借宿,標准間120元。另外,也可住汽車站旅館,三人間15元/人,有獨立衛生間和彩電,晚上有熱水供應,一出旅館便是車站。
西雙版納是熱點旅遊地區,現有星級酒店30多家,如傣園酒店、皇冠大酒店、金版納酒店等。此外,還有金鳳賓館、景洪賓館、西雙版納大傣鄉大酒店、西雙版納交通飯店等酒店
門票
門票:貴賓票:148元(含門票、游覽車、導游、潑水服裝、表演等)
❸ 傣族八大特色菜是什麼
傣族特色菜有:火燒乾巴、傣族手抓飯、撒撇、傣族檸檬雞、傣族香茅草烤魚、傣族鬼雞、傣族茴香鴨、五香烤傣鯉。
1、火燒乾巴
是採用肥膘黃牛,選其無筋、順刀之精鮮肉,配以多種名貴且具清熱降火之天然香料,經木炭火燒、木錘舂制而成,肉質細軟,原汁原味,干而不燥,好吃不上火,是傣族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
❹ 傣族是一個最有特色文化的民族,傣族在飲食上都有哪些習俗呢
傣族大多數人有吃兩頓飯的習慣,德宏傣族主要吃粳米,西雙版納傣族主要吃糯米。它通常在春天吃。人們認為,只有在春天吃粳米和糯米,才不會失去原來的色澤和香味。因此,他們不吃或很少吃隔夜米飯,而且他們習慣用手吃米飯,農民工經常在野外吃飯。
他們的飲食與當今推薦的綠色飲食非常相符,這也是女性不容易肥胖的原因。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值得推廣傣族的飲食文化。
❺ 泰國民俗菜譜作文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朵鮮花一齊綻放,每朵鮮花都有著不同的民風民俗,最吸引我的還是傣族。
對於我這種業余「吃貨」,最先要乾的事就是品嘗傣族的獨特小吃——竹筒飯。將新鮮的竹節砍下,將糯米放在竹節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時,用芭蕉葉或干凈的甘蔗葉將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將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輕輕敲擊,剝去竹筒的薄皮,便獲得一條圓柱形的米飯。傣族的竹筒飯美味菜譜,將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於一體,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
傣族是一個盛產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飯,就連他們住的房子都是竹樓。之所以用竹子,是因為竹子可以防酷熱和濕氣。
如果你是陽歷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來遊玩,那麼你要小心啦,因為這是傣族在過新年——潑水節,所以稍不留神,就會成為「落湯雞」!到了潑水節,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著節日的盛裝,挑著清水,先來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潑水節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為基礎,在去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兒女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的舞者盡情的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跳邊唱,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連續跳上幾天似乎也不會累。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傣族雖然是少數民族,但他們的熱情、古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飾裝點著這片土地,裝點著傣族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
❻ 傣族飲食文化,生活習俗。
傣族有自己獨特的歷法。傣歷和公歷紀元相差638年,即公歷的639年為傣歷元年。傣歷的年是陽歷年,月卻是陰歷月。傣歷分為三季,一至四月為冷季,五至八月為熱季,九至十二月為雨季。
傣族人民十分喜愛詩歌,尤其是敘事長詩。敘事詩《召樹屯與楠瑪諾娜》、《娥並與桑洛》等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歲時,即請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種動物、花卉、幾何紋圖案或傣文等花紋以為裝飾。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潑水節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的新年,節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相當於公歷4月。潑水節這一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著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後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一種干欄式建築。竹樓近似方形,以數十根大竹子支撐,懸空鋪樓板;房頂用茅草排覆蓋,竹牆縫隙很大,既通風又透光,樓頂兩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樓分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堆放雜物,也是舂米、織布的地方。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發、筒裙和短衫為共同特徵。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擺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
傣族是最早栽培稻穀和最早進行犁耕的民族,西雙版納有「滇南谷倉」的美稱。「芒市穀子遮放米」也為雲南人民所稱譽。傣族人民在優越的自然環境中,以特有的原料形成了風味獨特的傣味。其烹調技法受佛教寺院菜和漢族菜餚的影響較深,製作方法亦趨於成熟。主食以大米為主,喜食酸、辣、麻及烘烤食品,嗜酒,喜嚼檳榔。
因為他們經常到遠離村寨的野外從事勞動,回來吃飯不便,常在野外就餐。另外,他們吃飯不善於用筷子,而慣於用手捏飯吃。因此糯米飯正適合於他們的要求。與野外就餐應運而生的菜餚,如酸肉、燒雞、喃咪、青苔松、干鱔魚、竹筒飯等,可以在家做好或野外生火不用鍋便可製作,佐餐十分方便。又由於常吃糯食,不易消化,吃酸性食物能助消化,難怪其他族稱他們為「酸傣族」。由於與居住的環境有關,傣族人食螞蟻、蜂蛹、酸筍、火雀和腥味食品(如魚、鱔魚、螺、青苔、牛肉),反映了他們適應環境就地取材的聰明才智。
有烤、炸、煎、炒、煮、涼、蒸;雞、鴨、魚、肉;草、果、菜,可謂囊括烹任全法,包攬山珍海味。
烤菜有雞、牛肉丸子和牛肉鬆、豬肉、鯉魚和鱔魚,全用一種清香宜人的山茅草包裹,內加各種香料蔬菜烤熟,味鮮,肉嫩,易嚼,營養成分基本上保留下來。特別是鱔魚劃成薄薄的小片,牛肉丸子插上堅韌的草根,讓人不知何物,忘記了血腥,愉快地品嘗。
炸菜最奇最怪的要算青苔片、苦冷盤、酸芭蕉片、牛皮膠條,這是滿漢全席;川粵蘇閩萊里絕無的東西。青苔片用冷油炸制,顏色碧翠,味道清冽微寒。酸芭蕉生吃無法進口,又澀又硬,經油一炸,松軟柔和,酸甜相宜。牛皮膠是用黃牛皮熬制而成,炸前顏色是半透明的琉璃色,炸好後瑩白油亮,脆泡香酥,拈一條沾上一種名叫「南咪」的番茄青椒芫荽醬送入口中,真有香而不操,脆中有軟之感,酸辣香甜咸五味俱全。
煎的也奇:青椒包肉。將油膩包藏在肥碩青蔥的辣椒肚裡,叫人食而知其味而不知其質,這大概利用形式文飾了內容,造成直觀的美感,一下就博得人們的青睞。炒的是臭蒸雞蛋,名臭實香,香中微有苦涼氣,令人回味再三。
煮的是酸筍雞。版納滿坡遍野翠竹青青,傣家人將嫩竹筍漚酸後用來煮雞,別有一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風味。而且版納的雞多是烏雞,體瘦長,絕少肥胖,肉又香又醇,配上酸筍一煮,真是色香味俱全,古樸、清淡、鮮香。
還有白斬雞。當然是和郭沫若先生最喜嗜的四川白斬雞同宗不同味,沒有咸、麻、辣的濃烈氣息,有的是清淡鮮香的傣家特色,這大概是傣家人不囿於傳統,取他人之優,融己之。長,革新創造的一大傑作吧。確實,傣族同胞聚居在中、老。緬三國交界之處,又毗鄰泰國、印度。東南亞一帶的文化歷史,風情民俗,以至宗教習慣對其影響不小,傣族又很開放自由,善於汲取他人之長,於是博採眾家,融匯貫通,自成一
❼ 傣族生活習慣
一、飲食
1.傣族主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愛吃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飯又稱竹筒飯,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鍾後,用火烘烤而成的。吃時,捶打竹筒使之變軟,竹筒內壁的竹膜便貼在飯上,用刀一剖兩半,香竹飯便脫竹而出,香氣濃郁,飯軟而細膩。
2.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就餐,用芭蕉葉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青苔松即可進食。肉類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雞、燒雞,喜歡吃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蘿卜、筍和豆類。
3.傣族也食昆蟲。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4.傣族有食花習俗。經常採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鵑、黃飯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冷盤花、刺桐花、金雀花、雞蛋花、苦刺花、彎根花、盤藤花和一種傣語稱為「莫謝」的花等,大約30多種。
5.生、鮮、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點,自家釀制,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要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
二、建築
干欄式建築是傣族居住的特點。樓近方形,上下兩層,上層住人,距地約7尺,下層無牆,用以飼養牲畜及堆放什物,頂為雙斜面,多覆以編成的「草排」,拾級登樓,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納涼。
三、信仰
邊疆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屬於小乘佛教,同時保留著原始鬼神崇拜的殘余。內地傣族崇拜「龍神」、「龍樹」,有宗教職業者「波勐」和「師娘」,代人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區,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四、服飾
女性
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
男性
族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男子文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
男孩到11歲左右,即請人文身,文身的圖形大多以虎、豹、獅、龍、蛇、鷹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一般文一條腿需兩天,文全身需七至八天。
五、節日
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
1.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
2.傣歷年——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
3.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妝比美,風情無限;小夥子們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
(7)好吃又簡單的傣族菜譜擴展閱讀:
傣族(羅馬字母:Dai),又稱泰族(泰文:ไทย,羅馬字母:Thai)、撣族(羅馬字母:Shan)等,民族語言為傣語(泰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凈、常沐浴、婦女愛洗發,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是泰國、寮國的主體民族,占泰國總人口的40%,傣族還是緬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國的少數民族。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傣族在中國境內共有126萬餘人。
❽ 西雙版納傣族地理環境與飲食文化的關系, 詳細的,~
傣族是一個居住在海拔較低,地域平垣開闊之地(俗稱「壩子」)的民族。居住在壩子上的傣族,因氣候、氣溫等多種自然因素的影響,其飲食文化最顯著的特點是喜酸,故有「酸擺夷」之稱。在傣族聞名遐邇的菜譜中,其名菜幾乎都離不開酸。作為調料的「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筍、酸橙;也有動物性的,如酸螞蟻;還有經化學反應製成的,如醋(自釀)。傣族嗜酸,一方面與其生活地域有關,傣族居住地都較燥熱,酸性食品不僅能消食,而且能刺激食慾,預防中暑。傣族嗜食酸,這是在與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克服氣溫高等自然因素而逐漸形成且保留的,是一個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最樸素、最直接、最有效的一個習俗,也是傣族飲食文化中最顯眼的亮點和最能體現民族特點的一種反映。
傣族飲食文化中另一個特點是「食野」。所謂「食野」,是指傣族喜歡吃一些野生的動植物。在傣族飲食文化「食野」的菜譜中,既有動物的,如食「溫頓」(一種生活在怒江沙灘上的蟲)、食蟬等;也有植物的,如野生的蕨菜、刺苞、魚腥菜、香茅草、「擺夷拄棍」(一種長綠植物,食其嫩芽,因傣族最喜歡食之而得名),這些野生植物具有清肺解熱、明目健腦、抗衰老的作用。傣族飲食文化中的「食野」特點,證明傣族人民認識自然,崇尚自然,反映出傣族人民一種淡泊、閑適、隨意的心理特徵。
傣族飲食文化中另一個顯著特點是「食花」。攀枝花、白花、芭蕉花等植物的花,傣族人民將其佐以調料做成美味絕倫的佳餚。在傣族飲食中的食花習俗中,最令人稱奇的是將一種名為染飯花的花摘下洗凈,將染飯花加水煮後棄花留水,將糯米放入黃色染飯花水中浸泡約4小時,使顏色入米心,然後將著色的糯米撈出放入甑子內生蒸至熟,然後倒入盆內反復攪拌。米飯呈現出花朵的黃色,食之松軟可口而略帶清香。此飯一般在清明節時做,做好後將其作為祭祀先祖的「供飯 」;或在節日宴席上和其它菜餚相配,因其色香味俱全,從而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傣族獨特的飲食結構,與當今倡導的綠色食品契合,傣族菜餚具有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特點,這是傣族人民尤其是傣族婦女不易肥胖的原因之一,從營養膳食的觀點看,傣族菜餚是值得大力推廣的。
地理環境的影響。由於傣族主要居住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這種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具有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即高溫多雨、濕潤靜風。年平均溫度在21攝氏度左右,因四季劃分不明顯而將一年劃分為三個季節,即臘魯鬧(冷季)、臘魯黃(熱季)、臘魯分(雨季)。傣族人民對水鍾愛無比,使傣族成為一個喜歡臨水而居、與竹為伴的民族,被稱為「生活在河水邊的人」。
由於傣族居住區雨季漫長纏綿,且傣族是一個喜歡臨水而居的民族,故傣族人多塔喃(水)偏盛。在長期的生活和醫療實踐中,傣醫觀察到人體發病與風關系極為密切,風可單獨致病,也可夾雜他邪相合而侵犯人體發病。因此,傣醫認為風致百病,百病皆由風引起。風分為外風和內風。內風多由於體內四塔功能失調,風(氣)偏盛或不足而致。外風則是感受自然界的風毒邪氣而致,一般多見內外風相合而使人發病。因此,傣族人民易患風水失調的疾病,如肢體酸重、麻木不仁之攏梅蘭申(風濕病)、攏賀按(頭風痛)之症,或肢體抽搐痙攣之「攏舊」。
塔喃(水)偏盛又會影響塔令(土)的功能,出現塔令(土)失調的一系列表現,如飲食消化、吸收,或排泄功能失調等症。由於土能生萬物,一旦塔令(土)不足則又造成其他三塔的功能失調。
一、西雙版納傣族文化的空間觀念
西雙版納的自然環境是傣族文化發育的重要環境基礎。在傣族集中分布的寬谷壩區,熱帶雨林氣候所提供的充足的光熱、豐沛的降水、肥沃的沖積性土壤,為傣族文化的發育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條件。傣族對生存環境的理解是以人為中心的地域環境印象,他們認為人的生存以環境為基礎,在環境層次中,森林自然環境是最基礎的,它為水稻文化涵養水源。而水資源為水稻文化必不可少的自然條件,有水才有水稻田。水稻耕種需要豐富的土地資源。傣族以越人的耕種文化環境感知為基礎,以傣族祖先「允門」留下的遺訓為價值觀,塑造地理景觀,使西雙版納傣族文化地域系統呈現出「森林農耕民」的特徵。在此過程中人對自然環境的價值取向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和諧的,人必須與自然融合為一體,成為地理環境的組成部分,人的行為要為自然負責,但又不被動地屈從於自然,他們理解自然的流動和變遷並在其界限內創造人類文化,並形成其生態觀念。此生態觀念的主體就是傣族祖先「允門」留下的遺訓,也是傣族在西雙版納自然地理環境基礎上,越人文化基礎上,「允門」遺訓基礎上,通過知覺形成的價值觀念,把自然環境與生命聯系起來的生態直鏈型關系「森林一水一田一糧一人」,即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有田,有了田才有糧,有了糧才有人。這種直接的因果直鏈型生態關系,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認為是一種強勢文化生態關系,在這種觀念中,環境是文化的決定因素,環境以單向因果關系的過程強有力地決定著人的文化與行為,所以在傣族文化行為中,不濫伐森林,每戶都種植速生的薪碳樹種鐵刀木專做燒料,並且具有一整套的水資源管理辦法。正是由於豐厚的森林生態所涵養的肥沃壩子蘊育了傣文化的多姿多彩。這種生態直鏈環境與人的價值觀構成了傣族文化空間觀念的精髓,他們以此觀念理解環境與人的關系,並指導自身的生產生活實踐,如聚落的選址、土地利用、水稻種植等都體現了這種環境價值觀念。
從傣族文化的空間觀念反映出,人們對環境的認識真正是「心理上的」,我們在心理范圍內解釋環境,我們在認識與感覺環境時是有選擇的、不完全的。通過我們的感覺器官接收環境信息,以對我們的生活有意義的方式處理和組織信息,其處理結果儲存在我們的腦子里,形成相對穩定的空間觀念。這種空間觀念影響整個地域環境的形成,並在觀念體繫上與所有的其他影響因素聯系成網。凡是有意義的、連貫的和合適的因素,都深受人們文化空間觀念的影響。
二、西雙版納傣族文化的空間觀感結構
傣族在其空間觀念的文化指令下,選擇了寬谷、壩區聚居。傣族理想居住模式:靠山近林—有小河流—陽光充足—方便道路—良田。其中靠山近林、河流、良田是主要因素。西雙版納的傣族有95%分布於河谷壩區,5%分布於山區、半山區,傣族居住的環境屬平壩、河谷區,並有河流經過。在傣寨背後往往有一個風景林,寨子周圍及每戶都有花果園,傣族人每天到田裡種地,河裡洗澡,傣族村寨是山、水、林、田、聚落相配的傣族文化園林,就其生活環境資源具有整體人類生態系統結構。
在空間觀念的作用下,傣族形成獨特的地域意識行為:家庭一村寨—農田一山林。在空間觀感結構中,家庭一村寨—農田是日常中心活動地域,山林是次要活動地域。在中心活動地域傣族文化塑造了獨特的傣族生態經濟空間圈層結構景觀。
傣族以其空間觀念確定他們的空間觀感結構,並通過地域意識行為得以表現。對傣族來說,活動地域與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中心活動地域對傣族生存豐收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地域文化系統集中體現的主要地域,是傣族獲得物質能量、信息的主要生存空間。在此地域上,傣族文化最顯著,傣族整體生態系統網路最復雜,物流、能流、信息流最旺盛。在次要活動地域傣族活動的頻度減小,與環境的物流、能流、信息流減弱,森林山地地帶是傣族神聖的區域,屬於保護的領域。同時也是傣族文化與山地基諾、哈尼等民族文化交匯的地帶,是山壩民族文化的交匯區。
在傣族空間觀感結構的構建中,傣族文化塑造了傣族生態經濟空間圈層結構景觀。其空間結構系列如下:第一層為村落庭院圈層,這里以傣族特有的干欄式傣樓為中心,上住人,下養牲畜,放農具和交通工具,庭院外以大戟科的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為柵欄,柵欄與房子之間傣族營造了一個多層次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由婦女經營,種植有果樹、香料等經濟作物,上層是椰樹和檳榔、菩提樹,中間有香蕉、芭蕉、柚子、菠蘿蜜樹,低層則有菠蘿、西瓜、石榴、香緣、茶葉、花卉、葯材等。體現了人工植物群落的最大空間利用,是最好的生態經濟園。在商品市場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交換補貼家用。第二圈層是田野生境圈層,大面積的水稻耕種以滿足人們的糧食需要,以蝶形花科鐵刀木(Caesalpinia Siamea)為首的薪炭林以供薪炭燒柴需求,以水牛為首的家畜牧養需求,以竹筍、青苔為首的蔬菜需求,以大榕樹(大青樹)下民俗、宗教集會需求,以菩提、 貝葉樹簇擁的寺廟宗教核心需求。溝渠較密,水面較大。第三圈層為森林生境圈層。狩獵需求、木材建材需求、經濟林需求、物種交換需求、森林綠地保護水土涵養水源需求等,這里也是傣族與山地民族物流交換。形成民族與民族之間,人與環境的高度和諧、統一。在這樣的整體人類生態系統中,人與各圈層的生存資源不斷發生著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有機合諧地形成傣族整體生態經濟系統的空間模式。傣族生態經濟空間圈層結構的景觀範式是傣族長期與自然地理環境調適的結果,也是傣族文化最集中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文化的空間觀念和觀感結構。
傣族生態經濟空間圈層結構景觀是傣族對空間的有效安排和利用,折射出傣族文化的空間觀念和觀感結構。在其中有垂直向度的空間利用,有水平向度的空間利用。但無論是水平還是垂直向度的空間利用都是傣族文化空間隱喻的景觀反映。這里,環境、文化和心理過程作為一個整體起作用,不能簡單地確定哪些因素「造成」某些結果。而地方感正是這一混合體的總體表現。地方感導源於內在熟悉的知識,導源於「在一個實質環境中關懷領域,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的網路」的建立;導源於情感緊系的物質環境,以及意識可覺察到的環境的認同和空間界線;導源於長久以來「經由聽覺、嗅覺、味覺、視覺」所強化的親切的關聯性;導源於「連續發展、莊重而快樂的慶祝活動」的傳統復現,或與其它聚落居民之間的競爭;導源於「周圍環境的整體經驗」。
三、西雙版納傣族文化空間隱喻的特徵
一是傣族的文化空間觀念決定人對環境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作為塑造地景的依據。影響空間觀念形成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地理環境因素、民族自身的特性、宗教的和社會的價值觀,以及實際應用的生產生活技術。此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不可能單獨作用於空間觀念的形成,而是綜合因素組成一個影響網路共同影響傣族的文化空間觀念。
二是空間觀念和觀感結構的形成是不全面的,具有選擇性,而且人的空間觀念與觀感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由於人的文化所能涉及的范圍有限,人們趨向於把當前的空間觀念與感覺看作是永久性的。但是由環境、文化和心理過程整體作用下形成的空間觀念和觀感結構,會隨時間、影響因素及其關系的變化而變化。
三是傣族的地方感具有復雜性。首先表現在地方感的綜合性;其次表現在地方感的時間變化性上。正如西雙版納傣族的地方感正在發生變化,傣族社區傳統的地景也在發生改變。
人們對環境的態度與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政治、社會經濟具體情形緊密相關。因此文化地理學對文化的研究需要把文化置於現實生活的具體情景中,研究文化在現實中的作用。所以文化對環境的闡釋是復雜的。人們以自身的文化為基礎,以一定的社會價值和情感從環境的垂直空間和水平空間向度理解和闡釋環境、利用環境。所有這一切匯合在一個有條理的格局中,使人們能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更好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