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艾果留香
微習慣打卡D39
用腳步丈量世界
晚上連吃了三個艾果。吃了還兜走15個,送給雁姐7個嘗嘗鮮,雁姐說味道很好,晚上少食的她禁不住連吃兩個。
艾果又叫清明果。在南方,艾草長在田間地頭,春天這個時節,隨處可見,叢叢簇簇,和鼠麴草並稱春天的美食,採摘的人也多。外形和端午節掛的艾葉長得差不多,所以我老是分不清楚。傳統上認為它們都具有防瘟疫祛除病菌的功效。在我的家鄉,都把它當做祛濕的良方,坐月子出月子的產婦都要用艾葉水洗澡洗頭。
可以食用的青青的艾葉帶著一股自然清香。好吃但是工序並不簡單。因為在家鄉,一家有做艾果,左鄰右舍不請自到,吃好了還順帶幾個回。就像今天小妹做了15斤的米,最後,所剩無幾,吃的吃,拿的拿。家鄉人的純朴熱情就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中。
每一年我都可以吃上幾回,朋友秀、芳,小妹都會做一次,婆婆偶爾也會從市場買一些。
雁姐問我怎麼做,我問了小妹,大概的步驟略知一二,因為我從沒有實踐過,紙上談兵罷。
1.艾草和米1:1的比例。比如艾草一斤:米一斤(糯米4兩,粳米6兩)大致這樣的比例。
2.艾葉放到開水過一下,可以加一點蘇打,時間不能太長,以防葉子發黃。撈起來,撈起後擰干,去除苦味。
3.粳米,糯米按比例一起浸泡。
4.擰乾的艾草和浸泡好的米一起打成汁。
傳統的還有一道工序,瀝干水分。隨著科技工業的發展,製造工具越來越專業,體育場斜對面有一家會打汁魔汁的,不用瀝水,打成汁後直接可以包餡。
猶記得,打的汁裹在寬大紗布里,紗布四角綁成大結,穿過扁擔,橫掛著,地上放著臉盆接瀝下的水世碼汁。濃稠的綠汁從密密的紗布縫隙里嘀嗒嘀嗒落下,這個過程大約要兩三個小時,所以早前做艾果從採摘到成果往往要花費一兩天時間。
聽老媽說起她那個年代全部過程都是手工完成。艾葉焯水擰干後放在砧板上剁細,拼的是手勁,因為艾草綿而數量又多。粳米糯米用石磨磨,和嬸嬸們在說說笑笑中,一柱香的功夫,顆顆蹦跳的米粒就磨成了白乎乎的飄乎粉末。如此,白的粉、綠的草混在一起搓拌就成為了半成品——青青的艾果泥。
我早年在外求學,對這樣的工序完全沒有記憶,倒是手腳麻利勤快的小妹得了老媽的真傳,也讓離開家鄉的我們每一年可以一飽口福,食得香味;拾得鄉味,一解鄉思。
餡兒一般有兩種,鹹的,甜的。
1.鹹的配料:筍搜沖哪判冊呀、酸菜呀、香菇呀、胡蘿卜丁呀,你喜歡的都可以,當然要配上五花肉丁蔥花,簡單一點其實就和包子餃子餡兒一般。家鄉傳統的是筍丁和肉丁。因為春天,春筍應時拔節,從自家山上隨意一挖就可以了,自產自消自足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好日子。口味挑剔,追求完美的小妹總是在當天凌晨上山挖回大大的白肉筍配用。
今年的肉價居高不下,所以,吃上肉餡的艾果也算是奢侈一把了。
2.甜的,紅豆沙丸子。這個過程用時多。
紅豆浸泡一夜,將紅豆放入燉鍋,放水沒過紅豆半指並加入冰糖,大火燒開後,改小火將紅豆煮爛;將煮好的紅豆取出用篩子將沙擠壓出,老媽是用紗布包好,再擠的;將豆沙放入炒鍋內,文火,不停的用勺子攪動,以去除大部分的水分;看豆沙餡已經開始發干,表面的水份沒有了時,加入白糖;繼續不斷攪拌使糖完全融化後。
最後搓成大小一致的小丸子。口感細膩,香純,甜度適中的紅豆沙丸子就好了,放入冰箱,冷藏一下,再拿出來包時候不容易漏餡。
耗時多,擠水時,火候一定要掌握好,以免焦了。
做艾果,於我,真是一個大工程,搓成團或包成餃子狀隨意喜歡。除了吃,要說喜歡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採摘艾葉,親密觸碰那股清流,怡享清歡。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目前居家抗疫,又清明即臨,是否擇日做上一回香糯開口的艾果?
B. 婺源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婺源當地人好像很喜歡做糕點和果子,然後就是一些當地自己做的特色菜,這里的烏梅也是非常甜的,大家喜歡的話,可以買一點帶回家,平常當個小零食吃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小鎮里也有一些小吃街可以吃,所以還是比較豐富的。
婺源的飲食繼承了古徽州的傳統,主要名菜有:蹄包、干魚、粉蒸肉糊豆腐、李坑撰肉、糖醋鵝頸、荷包紅鯉魚、野蕨菜、
土雞湯等,此外還有蒸汽糕、灰汁果、木心果、野艾果等特色小吃,所以去婺源一定要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菜。
在紫陽鎮的早餐攤點上以及一些餐廳里可以買到當地的特色小吃,價格都很便宜。
糊豆腐
味道鮮而且清,是當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進放有高湯的熱鍋里,加上調料燜幾分鍾,再澆上熟豬油,放上蝦仁、肉蓉、香菇丁和筍尖,一手攪拌,
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濕澱粉和豬油,舀到盤里,澆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蔥花即成。
李坑撰肉
巴掌大小的肉用竹器串好,抹上調料,放在剛燃燒過的糠灰上面烤,烤出來的油滴到灰里又會增加灰的熱量。外脆內松特別香。
糖醋鵝頸
精肉剁成蓉狀,與豆粉一起攪勻,用豆腐皮包裹成條狀,入油鍋炸,出鍋後切成小段裝盤,蒸熟。另一個鍋中燒少許湯,加入白糖、醋,生粉勾芡,淋在盤中即可。此菜菜色金黃,酸甜可口,常被用來做婚禮宴席上的傳統菜餚。
酒糟魚
是婺源民間流傳已久的傳統食品,選用鴛鴦湖中的淡水活魚為主要原料,並配以糯米酒、植物油、辣椒、精鹽、香料、中葯材腌制而成。以「老嫗」牌的最為有名。
蒸汽糕
以米粉加發粉在類似鍋蓋的圓面板上抹成薄薄的一層,再撒上香菇沫、蝦米、豆芽沫、干筍、干豆角、辣椒、蔥、豆腐乾沫,蒸熟起鍋,約1厘米厚,在上面撒上蔥花,澆上熟油,再用刀劃成棱形,蘸上辣醬。每斤1.8元,一人半斤還嫌不過癮呢。
米粉果有野艾果、木心果、灰汁果三種。
野數滾艾果(清明餃)是將秈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然後用石磨磨成漿,再放在鍋內熬成干糊(狀若橡皮泥,喚型俗稱「定漿」),然後在里邊包上豆腐、蘿卜、酸菜、肥腸餡等,做成各種形狀(一般為餃子狀或圓餅狀,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薯鏈余),最後放在蒸籠上蒸熟,籠蓋打開後,別先急著夾來吃,用蒲扇在面上扇幾扇,野艾果頓時油光發亮,且不易粘連。鄉下在清明、春節時作點心吃,縣城老街上則一年四季都有賣,0.2元/個。
木心果用秈米、糯米混合,無餡,摻紅、白糖,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有的染上一點紅色,稱「壽桃果」、「花果」等,作為慶賀生日壽辰的禮物分送親朋,也作點心。
灰汁果在新谷登場或農歷七月半盛行,用秈米磨漿加上鹼汁熟揉成圓筒,再用線拉成片或用板模印成。也有將米漿放在蒸籠里一層一層蒸熟的,俗稱「千層_」,吃時用線拉成小塊,再一層層撕下來吃。
另外,還有糯米子糕、清明_,都是0.2元/個。
以上推薦的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大家在逛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好吃的,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婺源的小吃還是比較有特色的,大家可以一起來嘗嘗。
C. 蜜香耶絲艾果的家常做法怎麼做好吃
食材用料
艾葉
糯米粉
耶絲
花生相剋食物
菠喚雹蘿蜜葉子適量
糖冬瓜適量
冰糖適量相剋食物
鹹的蘿卜干適量
蜜香耶絲艾果的做法
1.1、艾葉洗凈,取嫩莖葉,放入沸水中煮1分鍾,撈出和漏帆涼水,擠干。
2.鍋中倒入適量水燒開,放入艾葉煮爛直至水變成深綠色。(我直接用豆漿機煮開攪爛)加入冰糖即可。如果不喜歡吃甜可以不入冰糖。
3.把艾水倒入糯米粉裡面,邊倒邊攪拌直到糯米粉成團。粉團攪好就青綠色的粉團,揉成軟硬合適的粉團。
4.取一小團艾粉團,做成像蘑菇傘形狀,倒過來就正好裝餡料。像包包子那樣包好。蒸鍋燒開水墊上菠蘿蜜葉子蒸10分鍾左右就可以了搜基。
5.餡料耶絲,花生(炒過),糖冬瓜,蘿卜干。全拌一起就可以了。
6.扒開蒸熟艾果的餡。
D. 艾果怎麼做更綠
用料
艾草 500g
糯米粉 500g
花生 250g
黑芝麻 50g
紅糖 250g
水 200g(大約)如不夠再酌情加
食用油 50g
艾糍(又名艾果)的做法
花生炒熟,輾碎;芝麻炒香,與花生碎,鹽混在一起,弄均勻。做餡料。
嫩艾草洗干凈,與適量水放進鍋里,煮開後再小火煮五分鍾,然後就這樣泡上幾個小時或一個賀衡派晚上!然後瀝干水,並切碎!
紅糖加入200g水裡,燒開熬成糖水,加入2材料和油,燒開後關火,加入糯米粉攪拌均勻,然後搓成粉團。這樣子搓粉,搓出來的粉團有韌性,教好吃。(如果感覺太熱了,可以放涼點再搓。如果粉太濕,粘手,就適量加點粉)
捏成等份的小粉團,像做包子那樣,用手按平扁,放1餡料,包好就OK!如果想好看點,又不怕麻煩的,就用模子按一下,哈
包好後,放進抹了油的盤子里,鍋里的水燒開禪賀後,攔凱放進鍋里,蒸15分鍾就OK了
E. 做艾果的做法炒糯米粉和燙粉哪個更好吃
都好吃。
炒糯米粉製法:
1、將糯米粉和綿白糖混合拌勻,分次倒入適量溫水,攪拌成濃稠的麵糊。
2、將拌好的麵糊倒入鋪著屜布的籠屜,攤成厚餅狀.用旺火蒸熟,取出晾涼切成薄片。
3、炒鍋內倒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下入糯米片並用勺子不停地推動,待州渣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趁熱撒上白砂糖即成。燙粉做法:每天凌晨,榨粉作坊榨好米粉後,用篾篩把一圈圈毛線似的鮮粉送往各燙粉店。
然後,粉店廚師用溫水把冊斗悄濕粉洗開,盛入蘭邊碗內,再用一口大鐵鍋把事先熬好的肉骨頭湯放入鹽、回香、米酒(去糟)、醬油、姜等調料燒開後,放入澱粉勾芡好的肉絲煮熟後用細火保溫,另外用一口沙鍋盛入清銷坦水燒開置於旺火上備用,待客人進店後,把米粉倒入漏斗放入沙鍋內燙2-3分鍾濾水倒回蘭邊碗,擺上味精、香蔥或香菜、熟豬油,澆上肉絲粉湯即成。食客在食用米粉時,可根據各自的口味,另外放入辣椒粉、米醋等調料,用油條或腌蘿卜絲、炒芋頭絲等小菜下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