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聊城有什麼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聊城有什麼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2-02-25 16:49:37

① 聊城小吃有哪些

聊城市地處魯西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大門,毗鄰河南、河北,處於華東、華中、華北三大區域交界處,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聊城要品嘗一下的8道地方美食。
1、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是聊城市的傳統名吃,當地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這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

2、聊城呱嗒

呱嗒,是聊城的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個頭很大,有肉餡和雞蛋餡,香酥可口,價格實惠. 製作技術精巧,味道鮮美。

3、空心琉璃丸子

空心琉璃丸子是一道集美味、營養於一身的魯菜。為陽谷縣的特色名吃,通常陽谷民間喜慶宴席中都少不了。此菜宛如一顆顆鑲金裹玉的珍珠,玲瓏剔透,形圓如珠,顏色金黃,酥脆香甜,百食不厭。

4、臨清熱羊肚

熱羊肚是臨清名吃之一,一是調味好,二是經濟實惠,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

5、馬蹄燒餅

作為茌平的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蹄燒餅在茌平縣很多鄉鎮都能見到,包括聊城在內的大中城市裡,偶爾也能看到馬蹄燒餅的身影;只要是按照傳統工藝做,味道差別往往不大。

6、聊城熏雞

聊城熏雞分為魏氏熏雞和堠堌熏雞兩種,是山東聊城地方傳統名菜,聊城熏雞歷史悠久,經大運河遠銷京津和大江南北.深受食客歡迎。迄今,民間仍流傳著"東昌府"(今聊城)有三黑兒:"烏棗、香疙瘩和熏雞兒"的俗語。此熏雞色呈栗紅、香醇味美、質地酥軟、熏香濃郁,久貯不變質。

7、高唐羅漢餅

高唐特產羅漢餅屬糕點類,羅漢餅也是高唐名吃之一,與渲餅、悶餅合稱"三餅",似月餅,無餡,清時羅漢餅為貢餅。

8、高唐老豆腐

高唐老豆腐是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的特色小吃。其特點是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吃起來滑嫩爽口,豆香、料香、鹵香口味獨特,有辣味而不嗆,有肉味而不腥,食之回味悠長,是遠近聞名的高唐名吃。

② 聊城有什麼好吃的啊

說的怪多,一看就不是聊城人,讓我給你說說吧臨清水剪包
陽谷蒸碗。武大郎脆餅
燕店燒鴿、魏氏熏雞、沙鎮呱嗒、高唐豆腐腦、臨清腐乳、高唐驢肉
臨清燒餅夾肉
甜沫
托板豆腐。

③ 聊城有名的小吃有什麼

1、聊城小吃高唐驢肉

高唐驢肉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高唐特產驢肉是山東省高唐遠近聞名的漢族傳統名吃。其驢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驢肉的各種吃法中,以驢肉火燒最為常見。而驢肉火燒中,又以高唐驢肉火燒最為馳名。現在高唐驢肉加工精細,方法獨特。加工的驢肉色呈醬紫,刀口明亮,清香鮮美,肉爛不散,軟而不松,香型獨有,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腎的作用。


3、聊城小吃炒豆腐腦

炒豆腐腦是山東漢族名菜,屬於魯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

4、聊城小吃武大郎燒餅

武大郎炊餅是山東省梁山縣的一種漢族傳統名吃,最早出現於北宋年間,四大名著《水滸傳》中有記載,其味道油而不膩,入口柔和,鮮香可口、回味悠長而深受人們喜愛,是回歸自然的綠色食品,聞著香、吃著更香。

5、聊城小吃呱嗒

呱嗒是聊城市的漢族傳統名吃。是—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該小吃色澤金黃,內外有油,皮酥里嫩。加肉、蛋餡的味更佳。

6、聊城小吃羅漢餅

羅漢餅產自山東高唐縣,屬糕點類,是山東高唐漢族傳統名吃之一.羅漢餅具有綿軟酥鬆,層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膩的特點。羅漢餅配料考究嚴格,工藝復雜精細,具有較濃的傳統特色。

7、聊城小吃濟美醬菜

濟美醬菜是山東臨清的漢族傳統名吃,色鮮味香,質地細膩,鹹淡可口,營養豐富。「進京腐乳」是濟美醬園傳統產品之一。

8、小吃魏氏熏雞

魏氏熏雞是山東聊城漢族傳統名吃,色澤黑亮,香氣撲鼻。這種熏雞,形美肉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余香深長獨特,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④ 聊城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地方

姜堤樂園、明珠大劇場,好多地方,平均日旅客流量將達到20萬人次。
出動警力500人次/天!
這可是我們每天的匯報呀!

公開的機要文件!!

⑤ 聊城有什麼好玩、好吃的

美麗的江北水城--聊城景點有東昌湖、光岳樓、山陝會館、宋代鐵塔、古運河、姜堤樂園、鳳凰苑科技觀光園、夢幻樂園、昌東公園、馬頰河休閑度假村、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景陽岡、海源閣、舍利寶塔、鰲頭磯、獅子樓、海慧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范築先將軍紀念館、傅斯年紀念館、季羨林先生資料館、武訓祠(在我家鄉)~~
好吃的有中外馳名的聊城沙鎮呱嗒(有雞蛋的和
肉的兩種)~~
呵呵,我流口水了~~~

⑥ 聊城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聊城的美食小吃 1、聊城呱嗒 聊城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是—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餡料有肉類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在製作時,先用燙面和呆面,隨季節變化按不同比例調制,卷以配好的餡料,兩端捏實,軋成矩形,後放入油鍋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適口,加之有餡有面,備受群眾歡迎。在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常年有設攤者供應。 2、濟美醬菜 臨清傳統名吃。濟美醬園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與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濟寧的「玉堂」齊名,一起稱為江北四大醬園。「進京腐乳」是其傳統產品之一。清道光年間,深得朝廷賞識,因此而得名。甜醬瓜是濟美醬園的又一傳統產品。1920年即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國貨博覽會上獲獎。 3、老王寨驢肉 高唐傳統名吃。高唐驢肉遠近聞名,高唐尹集鄉老王寨驢肉更佳,其驢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晉獻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獨特,葯料齊全,工藝精湛。其產品呈醬紫色,清香鮮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身之作用。驢鞭稱作「金錢肉」, 更具補腎壯陽之功效。當地人招待客人時有「無驢肉不成宴」之說。 4、八批果子 聊城傳統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製作時,面為配以礬、鹼、鹽的混合面團,炸制時用油量較大。經熱油烹炸的面團各批都因氣泡而膨脹,顏色金黃,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點食品。 5、托板豆腐 臨清傳統名吃。因賣主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製的長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稱「托板豆腐」。在臨清,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車、自行車或是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爭相購買。尤其是早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滿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顧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黃豆,經脫皮、水泡後、磨成汁,用布濾出豆漿,倒入鍋中燒開,加鹵水精心點制而成。其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營養豐富,便於人體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6、魏氏熏雞 被老舍先生譽為「聊城鐵公雞」的魏氏熏雞,是北關魏永泰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創制,迄今已有180餘年的歷史。當時聊城緊靠運河,交通便利,商賈雲集。為便於扒雞運銷外地,魏家扒雞店研製成這種能夠長時期保存的熏雞,每年農歷十月至十二月成批製作,供全年銷售。魏氏熏雞選料精良,製作精細。熏雞選用外型豐滿、肉多肥嫩、體重2至3年斤的一年左右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擊在腹內裝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葯物,放在鋸末煙火上熏制而成。經熏制的扒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葯香濃,可存一年左右不變質。這種熏雞,形美肉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余香深長獨特,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聊城傳統風味 聊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是魯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清時期曾是京杭運河沿岸的九大商埠之一。聊城飲食文化是聊城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聊城傳統風味是魯西風味的代表,是歷代廚師利用本地物產資源,根據本地風俗習慣創造的,又曾深受南北風味的影響。聊城傳統風味的特點是:席面豐盛完美,菜品裝盤大氣,口味濃香醇厚,以突出醬香味、醋香味、椒香味、蒜香味著稱;擅長製作淡水湖鮮。 濟南菜以清湯、奶湯著稱,膠東菜以海鮮聞名,那麼魯西菜則以濃香見長。其濃香性表現在重用醬油或甜面醬,擅長使用食醋、花椒、大蒜等香氣濃郁的調味品,菜餚多滋多味、獨具風格。下面試述聊城傳統菜餚濃香性的四個方面。 一、醬香味 以甜面醬、醬油為主,配以其他調味品,使菜餚醬香濃郁、咸鮮微甜,主要用於炒、燉、烤、煨、燜等熱菜的烹調。如醬爆肉丁、醬汁魚條、醬燜鯽魚、糖醬雞快、醬燒鯰魚、醬煨羊肉、炒木蓿肉、醬汁鴨方等傳統菜品,都體現出醬香味的特點。家常菜中也多用甜面醬調味,如燉冬瓜、燉茄子肉片、炒白菜粉皮等。另外,魯西城鎮街頭的肉食攤位、店鋪經營的都是清一色的醬制熟食。 醬制食品的鹵汁稱為醬鍋,類似於南方的鹵水而又自有特色。醬鍋鹵汁中加有草果、香葉、小茴香、白酒等幾十種調料,加有冰糖、醬油、糖色、鹽等調味品,可鹵制豬肉下貨、牛肉下貨等。南方的鹵水清香,聊城的醬鍋濃香,各有千秋。 二、醋香味 以醋調味,能達到除腥、解膩、提鮮、增香的效果。酸辣味、酸鹹味、酸甜味都是聊城人特別喜歡食用的味型。民間紅白喜事請?h長製作的宴席中多有蒸碗,如扣雞、扣魚、扣酥肉等,都是調酸咸汁澆入蒸碗內。傳統的炒肉片,俗稱老肉片,也是以醋烹鍋,酸咸適口。清湯丸子、酸辣湯等也都是調製成酸辣味,芥末白菜之類的芥末菜餚則是芥末加醋調制而成的。醋溜雞、酸辣魚塊、糖醋瓦塊魚、糖醋丸子、醋溜西葫等菜餚都體現出濃烈的醋香味,特別吊人胃口。 三、椒香味 利用花椒的香麻特性,配以食鹽等調味品,形成麻咸鮮香的風味,這便是聊城傳統菜餚的椒香味。這種味型廣泛應用於炒、熗、拌、腌、蒸、煮、燉、燒、溜等烹調技法。擅用花椒油是聊城菜與其他地方菜的主要區別之一,很多菜餚都是熗鍋時花椒配以蔥姜、醋等烹鍋,出鍋時再淋上花椒油。如炒腰花、生炒雞、爆雙脆、醋烹鯽魚、蔥椒魚把、煎丸子、熗三絲、熗芹菜、熗豆腐皮、海米燒白菜、紅燒肚片、紅燒天花等等,都在出鍋時淋入花椒油,以增香提味。對花椒水的用法,也有獨到之處,如爆炒肉片,炒時加花椒水烹鍋;扒羊肉條,則先用花椒水腌味;在「餡」的製作中,如包子餡的調制,也常加花椒水。炸菜則有不少外帶椒鹽的。 四、酸香味 大蒜也廣泛應用於冷盤和熱菜之中。以蒜泥或蒜末,配以其它調味品,用以調製冷盤,蒜香濃重,咸鮮帶辣。用燒、燜、煨、燉等技法製作菜餚時,常加蒜瓣、蒜丁解除腥味、膻味等異味。如蒜燜羊肉、紅燜狗肉、蒜燒甲魚等,還有燒燉牛肉、魚類等也多採用此法。用炒、爆、溜等技法製作菜餚時,則加蒜片提香。如炒腰花、蒜爆肉、爆炒心片、溜蝦餅、溜蝦段、醋溜雞等。用炒、滑炒、炸烹、炸溜等技法製作菜餚時,也是加蒜末提鮮增香的,如炸溜雞、糖醋魚、清炒蝦仁、醋烹魚條等。 從以上所述的四種香味,可以看出聊城歷史上運河商業文化對飲食業的影響。正是南北的物質交流促成了烹飪技術的交流,促成了兼收南北風味精華而又自成風格的聊城傳統風味。傳統菜餚盡管多數已被市場摒棄,但是,其中的優良品種仍然為廚師和顧客偏愛。在大家爭相創造新菜品的時候,我們應該將傳統菜餚中的優點繼承發揚下去,只有這樣,我們的創造才有根基,我們的發展才有源泉,我們的創造和發展才會更好更快。 以上是聊城的傳統小吃,應該說一般的小吃店小吃街上能買到一些,但是像老王寨驢肉、八批果子、托板豆腐、魏氏熏雞那些必須在專營店才能吃到正宗的,而且這些店都不集中,所以很難說吃全了。建議你逛逛柳園南路美食街,看有沒有可口的。 http://www.0086371.com/wszg/list.php?tbn=c_henan&lv=citys&na=聊城&tp=gs 傳統的說完了,再來點現代的: 現代大型宴席——魯西文化宴「魯西文化宴「總計一百單八款菜餚。或依據歷史事件,或憑借民間傳說,或利用地方特產,或源於古剎叢林,或挖掘古館遺菜,或革新傳統名餚,皆出之有據,講之有趣,觀之悅目,食之愜意。 「魯西文化宴「是以魯西傳統風味為基調,彈奏適應當代經濟水平的古調新曲,是美食與文化相融相交的創舉,它使宴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濃烈的文化氣息,融藝本性,趣味性,欣賞性,營養性與一體,獲得了非凡的成功。

⑦ 聊城美食特色美食有哪些

1、八批果子,聊城傳統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點食品。

⑧ 山東聊城都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聊城 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聊城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光岳樓、山陝會館、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宋代鐵塔、鰲頭磯等14處。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市委、市政府確立了建設卓越秀美「江北水城」的戰略定位,建設了一批靚點工程,水城特色日益鮮明。
全市主要旅遊景點有東昌湖、光岳樓、山陝會館、宋代鐵塔、古運河、姜堤樂園、鳳凰苑科技觀光園、夢幻樂園、昌東公園、馬頰河休閑度假村、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景陽岡、海源閣、舍利寶塔、鰲頭磯、獅子樓、海慧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范築先將軍紀念館、傅斯年紀念館、季羨林先生資料館、武訓祠。

烏棗
陽谷、茌平等縣的傳統土特產,亦稱熏棗、焦棗。系選用熟鮮紅棗,經水煮、窯熏、陰涼等工藝精製而成。僅窯熏1道工序,就要反復3次,歷時6天,經「三次窯子六遍水」方可。烏棗製成後,色澤烏紫明亮,花紋細密,帶有特殊的香甜味。舊縣志記載:「邑為產棗之區。用鮮棗加火熏制,手術特精,遠銷南省,歲以數萬袋計,獲利甚巨。」產品不僅供應當地,而且暢銷港澳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 也稱蚰子葫蘆。獨特的傳統工藝品,興盛於清末民初。當時,聊城蓄養蚰子的風氣甚盛,蚰子葫蘆的銷量很大。種植、製作、銷售葫蘆的村莊大都集中在聊城城關、閆寺鎮、梁水鎮3地。雕刻的葫蘆圖案精美,刀法流暢,雖價格昂貴,卻供不應求。1978年以來,藝人們在繼承傳統工藝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把葫蘆切割組合成各種造型,改平刻為透刻,使圖案立體化,創造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新產品,使之成為饋贈佳品。

聊城毛筆
聊城毛筆: 聊城毛筆製作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中葉境內有制筆工人1000餘。清代第一個狀元傅以漸進京會試,即選用聊城上等毛筆。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筆撰文賦詩,並為光岳樓題寫「神光鍾暎」匾額,足見聊城毛筆在當時已享有盛名。聊城所產毛筆有200餘種,大小不一。按規格區分有毫長最大的「抓筆」,可寫3尺大字;也有可寫豆粒狀小字的蠅頭小楷筆。按製作原料不同可分為「羊毫」、「狼毫」、「兼毫」、「七紫三羊」等等。聊城毛筆,除少數純羊毫楷筆外,基本上都是沿用三國時期「韋誕法」製作,經過72道工序,方為成品。其特點是外型美觀、剛柔相濟、吸墨性強、經久耐用,具有精品毛筆所特有的「尖、齊、圓、健」4德,是書畫之佳品。1955年曾被評為全省同類產品第一名。不僅暢銷國內,而且曾5次經青島、上海、廣州等口岸銷往香港、日本等地。著名書法家舒同、楊萱庭都曾用聊城毛筆寫了不少佳作。

老豆腐
高唐名吃,又稱豆腐腦。製作精細,配料獨特,別具風味。其特點是: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老豆腐用精選的上等黃豆製作。將黃豆去皮碾碎,放入經陽光照曬的儲存水(凈化的黃河水最好)中浸泡,待碾碎的黃豆漲足後,用石磨磨成漿。經煞沫、過包(濾渣)後,入鍋熬成豆汁,退溫後裝入桶或缸內,點入石膏,封口20分鍾即成豆腐,加入鹵和油等配料即可食用。愛吃辣者可放入油炸的紅辣椒。

老王寨驢肉
老王寨驢肉: 高唐傳統名吃。高唐驢肉遠近聞名,高唐尹集鄉老王寨驢肉更佳,其驢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晉獻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獨特,葯料齊全,工藝精湛。其產品呈醬紫色,清香鮮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身之作用。驢鞭稱作「金錢肉」, 更具補腎壯陽之功效。當地人招待客人時有「無驢肉不成宴」之說。

武大郎燒餅
武大郎燒餅: 魯西名吃。始源於北宋景佑年間。始稱「炊餅」,後改稱「武大郎燒餅」。因在《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揚四海。武大郎燒餅金黃酥香,造型美觀,誘人食慾。多年來,經過歷代廚師們的不斷創新與改進,使之成為做工精細,香脆可口,便於攜帶,饋贈親友之佳品。

托板豆腐
臨清傳統名吃。因賣主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製的長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稱「托板豆腐」。在臨清,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車、自行車或是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爭相購買。尤其是早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滿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顧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黃豆,經脫皮、水泡後、磨成汁,用布濾出豆漿,倒入鍋中燒開,加鹵水精心點制而成。其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營養豐富,便於人體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 聊城傳統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製作時,面為配以礬、鹼、鹽的混合面團,炸制時用油量較大。經熱油烹炸的面團各批都因氣泡而膨脹,顏色金黃,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點食品。

聊城呱嗒
聊城呱嗒 聊城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是—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餡料有肉類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在製作時,先用燙面和呆面,隨季節變化按不同比例調制,卷以配好的餡料,兩端捏實,軋成矩形,後放入油鍋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適口,加之有餡有面,備受群眾歡迎。在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常年有設攤者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