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黃帝陵公祭活動每年什麼時候舉行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黃帝陵公祭活動每年什麼時候舉行

發布時間: 2022-02-25 13:07:32

① 什麼時候祭黃帝陵

祭黃帝陵是在每年的清明節當天。
清明時節,在黃帝陵公祭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盛事,是中華兒女追本溯源、弘揚民族精神、矢志復興中華之盛典。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是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和開拓者。「黃帝崩,葬橋山」。黃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是中華兒女尊崇與景仰的民族聖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華民族祭祀黃帝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從黃帝逝世起,華夏族就開始了祭祀黃帝的活動,而在歷朝歷代舉行的郊祭、廟祭、陵祭等各種祭祀活動中,橋山黃帝陵的祭祀活動起源最為久遠、最為重要。

② 戊戌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什麼時間舉行

戊戌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 ,典禮將於4月5日舉行。

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系列活動共有11項,均圍繞祭祀典禮展開。從2月份開始,先後舉辦2018全國「你心中的黃帝陵」少兒書畫活動、黃帝陵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研討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講座、 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緬懷始祖·四海同欽——尋根祭祖游延安」活動、筆歌墨舞·丹青繪情——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戊戌年公祭軒轅黃帝活動歡迎會、「國風·秦韻——華夏同根主題音樂會」「僑胞林」「炎黃子孫林」「思源林」「同心林」植樹活動、「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主題采訪活動等系列活動。



③ 黃帝陵公祭活動每年什麼時候舉行

「黃帝陵祭典活動分為公祭和民祭兩部分,一次是清明節時的國家公祭,另一次是重陽節時的民間祭祖。每年的清明公祭典禮,都有國家領導人、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華人華僑等萬餘人參加,昭示了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展的理念。」

④ 中國修建與祭祀黃帝陵是什麼時候

我們中華民族祭祀活動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祭祀黃帝的活動。據有關史書記載,戰國初期,公元前422年,開始恢復祭祀黃帝。這是軒轅黃帝在歷史上第一次由神的地位改為人的祖先。

秦統一六國後,開始大規模修建黃帝陵園。同時規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一般庶民墳都稱作「墓」。黃帝陵古稱橋陵。是因為,沮河水由西向東呈半圓形繞此山而過,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叫橋山。陵因山而得名,叫橋陵。通往黃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為石頭鋪就。該石登道共229級,長250米,寬2.53米,途中有道彎4處,面積不等的平台26處。石登道兩旁有1.08米高的護欄,370個高1.34米的柱頭分別雕有各種形狀的石雕。後經過重修,石登道就由陵道和神道兩部分組成了,總長455米,寬5米,其中陵道長260米,神道長195米。全用花崗岩條石鋪築。石登道採用形斷而意連、曲不離直的手法構建,共277個台階。

陵道兩側古柏參天,翠色長駐。陵道盡頭,就是陵區。陵區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亘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封土前方有一祭亭,飛檐起翹,氣宇軒昂。陵園區內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巧妙地象徵著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黃帝陵陵園內北端為軒轅橋,寬8.6米、長66米、高6.15米,全橋共9跨,有石樑121根,橋面設護欄,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橋山古柏,倒映池中,與白雲藍天交相輝映,為黃帝陵平添了無限靈氣。軒轅橋北端為龍尾道,共設95級台階,象徵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寓意。

北面為誠心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祭祀官員至此須整飾衣冠,靜心凈面,方可進入大殿祭祀。再北為碑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卷棚頂。亭內立有「祭黃帝陵文」和「黃帝陵」碑石。

在軒轅廟內一塊約一米見方的青石上,印記著黃帝的腳印。凡是來黃帝陵謁陵拜祖的人,幾乎都要到軒轅廟院內看一看黃帝的腳印。關於黃帝的這雙腳印,還流傳著一個故事:相傳黃帝時期,沒有衣帽,更沒有鞋襪,人們不是用樹葉遮體,便是以獸皮纏腰。黃帝也和其他的人一樣,腰間纏著獸皮,光著腳板,長年累月奔走各地,為民造福。每到冬天,天寒地凍,黃帝出外奔走時只好光著雙腳。後來,有人給黃帝做了一雙木屐,穿起來雖比光著腳板走路好多了,但行動卻有些不便,他出外巡察,或上山狩獵仍不能穿。

有年冬天,黃帝出外回來,腳凍爛了。穿木屐不方便,黃帝身邊一位名叫素雀的人偷偷用麻布給黃帝縫了個布筒。黃帝在腳上試了試,太短小了,根本穿不上。即使如此,黃帝也不見怪,還表揚了素雀的創造精神,素雀卻十分難過。有一天,素雀去河邊擔水,發現黃帝獨自一人從河灘走過,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素雀仔細一看,心裡亮了。原來黃帝的腳特別大,如果按腳印做,鞋就不會再小了。於是素雀擔完水,取來石刀,在黃帝腳印四周的膠泥上劃了四方格,曬干後,捧回家,放在石板上,然後按尺寸做成了一雙軟木作底、麻布作幫的高筒靴子。黃帝試穿後,覺得很滿意。他十分珍愛這雙靴子,平時捨不得穿它,只是遇到節日或開慶功會時才穿上它。而這塊石板就被保存下來了。

⑤ 祭拜黃帝陵是每年都要舉行嗎有何意義

每年都要舉行。帝陵祭祀是華夏子孫流行幾千年的最嚴肅莊重的最大傳統民俗及國家行為,黃帝陵祭典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格式和祀典禮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自2004年開始,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新落成的黃帝陵祭祀廣場舉行,清明公祭黃帝陵活動無論從規模上、規格上,還是內容上、形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意義:每年的清明公祭典禮,都有國家領導人和中央國家有關部委、兄弟省市區代表,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華人華僑代表萬餘人參加。

黃帝陵祭典活動實現了與對台工作相結合,與弘揚中華文化相結合,與團結、凝聚海外同胞相結合,突出了民族認同、國家統一、文明傳承、自強創新的主題,昭示了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展的理念。

(5)黃帝陵公祭活動每年什麼時候舉行擴展閱讀: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古代中國人,認為只有祭祀和打仗是國家最重要的兩件事。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功利性活動,都與當時的祭祀有密切的聯系。《國語·魯語上》「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為國典」。故而,慎終追遠就成為是我們這個民族自古就有的傳統。

祭天地,袛宗廟,祀祖先,拜鬼神,朝四方,各種祭祀,樣式百般,並由此衍生蔚為大觀的祭祀文化。而由祭祀文化又衍生出更為宏大的禮樂文明,也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幹。

黃帝,帶領華夏民族的先民們開辟洪荒,肇啟鴻蒙,開啟了中華民族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先河,成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中華文明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更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肇創者。

⑥ 黃帝陵公祭活動在每年的什麼時間舉行

黃帝陵公祭活動在每年的清明節。

黃帝陵祭典活動分為公祭和民祭兩部分,一次是清明節時的國家公祭,另一次是重陽節時的民間祭祖。

每年的清明公祭典禮,都有國家領導人、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華人華僑等萬餘人參加, 昭示了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展的理念。



(6)黃帝陵公祭活動每年什麼時候舉行擴展閱讀

保護措施

為了加大對黃帝陵的保護,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2006年黃帝陵祭典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後又被確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黃陵縣文化藝術中心)獲得「黃帝陵祭典」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⑦ 是不是每年都會舉行黃帝陵祭祖

陝西省黃陵縣:公祭軒轅黃帝大典
時間:清明節
地點:橋山黃帝陵
簡介:坐落於黃陵縣橋山的黃帝陵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陵寢,黃帝祭祀傳承著同根共祖的理念,發揮著促進民族認同和團結的作用。在中華各民族一體發展過程中,各民族相互交流融會,通過祭祀黃帝,把華夏共祖的觀念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促進了華夏各族的相互認同和凝聚團結,培養四海皆兄弟、天下為一家之意識,使人們和平友愛相處。

⑧ 請介紹軒轅廟每年什麼時候祭奠黃帝

祭黃帝陵是在每年的清明節當天。
清明時節,在黃帝陵公祭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盛事,是中華兒女追本溯源、弘揚民族精神、矢志復興中華之盛典。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是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和開拓者。「黃帝崩,葬橋山」。黃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是中華兒女尊崇與景仰的民族聖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華民族祭祀黃帝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從黃帝逝世起,華夏族就開始了祭祀黃帝的活動,而在歷朝歷代舉行的郊祭、廟祭、陵祭等各種祭祀活動中,橋山黃帝陵的祭祀活動起源最為久遠、最為重要。
黃帝陵祭祀之禮儀
《禮記•祭法》上說「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者也。心休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大意是說,祭禮不是外在物化的表現形式,而是發自人的內心的產物。內心有思念之情產生,表現於外便是祭禮。所以,只有賢德之人,才能透徹地理解祭禮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