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西豐縣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西豐縣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發布時間: 2023-03-26 11:35:21

Ⅰ 溫州小吃那裡找

溫州小吃美食街有很多,可以去以下幾個地方,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1、春暉路美食街。

春暉路美食街位於溫州鹿城區下呂浦春暉路,是溫州一條有名的美食街,春暉路沿街兩邊餐飲店家林立,每一家店生意好到難以想像,妥妥就是「美食一條街」,可以說溫州美食的一個縮影,這里有「洋氣十足」的東南亞主題餐廳、日韓料理,也有「土到家」的溫州特色小吃。

2、米坊美食街區。

米房是一個集餐飲、休閑、文化、藝術、娛樂於一體的都市時尚慢生活美食街區,地處鹿城繁華地段甌江路,這兒有咖啡、烘焙、創意中餐、湘菜、黑鷹酒吧等特色餐飲,是當今青年人的美食時尚風向標,也是溫州有名的美食街區。無論是在溫暖陽光眷顧的冬日午後,還是在盡享清涼江風的夏日夜晚,這里既可愜意亦可激情。

3、紗帽河美食街。

紗帽河是溫州古老街道之一,宋元明時稱「雙桂坊」,清代改稱紗帽河,是鹿城區最中心最繁華的商業街道之一,以銷售女裝、美食為主,被稱為女人街,也是溫州一條美食街。街內餐飲小吃不僅種類繁多,且各具特色而深受年輕女孩喜愛,天南地北的美食都有,是溫州有名的小吃街。

Ⅱ 鐵嶺有什麼特產和好吃的啊

鐵嶺小吃一覽 1.西安麻辣燙 地址:鐵嶺原市府小車隊往東一胡同 2.小兩口燒烤店 地址:西安麻辣燙同街,距離10米處 3.三味居火鍋 地址:鐵嶺原市府小車隊對過,一店,二店,三店在城南 4.網路燒烤 地址:鐵嶺八中往西 5.小小包子 原鐵嶺女人街其中一胡同 6.方知鍋烙香 地址:鐵嶺文化路南一門面,鐵嶺藝術團附近 7.鐵源大廈二樓景泰藍小火鍋 地址:鐵嶺火車站對過 8.過橋米線 地址:天興對過 9.相約燒烤 地址:鐵嶺福相居下邊 10.阿里山&伊川江 美味推薦:烤雞頭 11.麻辣串 地址:愛客瑪附近 12.丁記火勺 13.熏肉大餅 地址:龍首市場西門 14.傻子餃子 城南市場附近,那邊有一個粉色高層,具體叫什麼路,我不曉得啦 15.鐵鍋燉笨雞``笨鴨子笨鵝 地址:區政府附近 16.熏烤乳鴿; 地址:那家燒烤叫什麼名字我可沒注意,但是,那叫地址就在鐵嶺十八小對過,旁邊有個0410--KTV 鐵嶺土特產一覽 烤煙 烤煙是西豐縣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有50多年的栽植歷史,以從美國引進的G28為主栽品種。煙葉光澤強、厚度適中、組織細致、彈性高、膘性好,糖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含蛋白質和氨基酸較多。味道醇和,香氣濃郁,刺激性和雜味小。1985年,西豐烤煙質量被評為全省第一。平均單產實現100多公斤。目前已成為遼寧省重點烤煙生產基地。 山葡萄 山葡萄,是鐵嶺山區廣泛分布的野生漿果之一,經濟價值很高,含糖、有機酸、多種氨基酸及礦物質,營養豐富。山葡萄酒在葡萄酒中獨樹一幟,不但深受國內市場歡迎,還遠銷國際市場。 黑木耳 黑木耳營養豐富,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是米、面、蔬菜類食品所不能比擬的。黑木耳中維生素B2含量是米、面、白菜的10倍,比豬、羊、牛肉高3―5倍;灰分比米、面、白菜及肉類高4―10倍。它的膠體具有巨大的吸附能力,能起洗肺和消化纖維素的作用。因此,它不僅是烹調高級菜餚必備的作料,也是紡織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木耳還有補血、強精、鎮靜、減低血液凝固、緩和冠狀動脈硬化、防止血栓形成的功能,又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葯用食品,享有「清涼溫補的名貴食品」之譽。黑木耳,不但是我國人民喜歡的食品,也是傳統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國內外市場都有良好的聲譽。 猻猴桃 猻猴桃,又稱軟棗子、狗棗子,是一種藤木果樹。猻猴桃果實鮮美,風味獨特,酸甜適口,營養豐富。果肉含多種維生素,堪稱水果之王;同時含有脂肪、蛋白、鈣、磷、鐵、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及果膠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獼猴桃鹼,對胃癌、食道癌、風濕、黃疸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可加工果醬、果汁、果脯等食品和飲料。猻猴桃種子含油,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葯,有滋補強身、清熱利水、生津潤燥之功效。 人參 屬五加科植物,各貴中葯。歷代醫學家均視其為滋補強心的貴重補葯,素有「大補神草」之稱。可補五臟六腑,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益壽。被稱為東北「三寶」之一。 先前的種植面小而產量少,而今在鐵嶺市已在尋常農家開始了大面積培植。 鐵嶺人參培植主要分布於東部山區的西豐縣。這里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發展人參生產的良好條件,所產人參不僅可製成高級滋補品,還具有醫治神經衰弱、幫助消化、促進血液循環的良效,近年來人參生產發展較快,涌現出一批人參生產專業村、專業戶。 山楂 山楂栽培歷史悠久。起於清朝康熙年間,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主要產於開原、西豐、鐵嶺等地。開原山楂味道甘美,酸甜適口,營養豐富,所含維生素C是蘋果的17倍。在水果中名列第3位。含果膠最高,耐儲性強。西豐山楂以其果實大、食肉率高、營養豐富、樹體大,結果多、連續結果能力強、經濟壽命長等特點而知名。 黃花菜 黃花菜,別名金針菜、金針花、萱草。黃花菜營養十分豐富,鮮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鈣、磷、鐵,是著名的鹼性食品。黃花菜的葯用價值很高,它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秋火鹼等葯用物質,具有去濕利水,涼血除熱、止咳消煩、開胸寬膈的功效。常食用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帶下、黃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痛、腰痛等症。

Ⅲ 農村小時候去野炊,大家都燒過什麼好吃

記得八十年代初,在高安中學教書,曾帶學生去爬過兩座山,其中野餐了一次。

先爬過高安南部的荷嶺。這是一座不高的山(也可能叫楓嶺),位於荷嶺鄉,山下有一座水庫,不大,名字忘了。現在還能記住的的東西好象僅有三樣,一是,當時山頂上有一棵大樹,好像是楓樹,也許是荷樹,我們曾在樹旁邊休息過。二是,據當地人介紹,中國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中科院副院長吳有訓先生就是荷嶺人。三是,荷嶺是界山,北邊是高安,南邊是豐城,朝南望去,可看到豐城的村落與田疇。

那應該還是1985年秋天或冬天的事,當時的學生們現也已經50多歲了。但這次爬荷嶺沒有野餐,大家只是帶了一些零食充飢。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帶學生爬米嶺。

這米嶺在高安北部,與奉新交界,屬九嶺山脈南麓。米嶺比荷嶺高峻,這里山高林密,有馬路通往山頂。記得山上有一個微波站,有幾幢二層小樓,一個小院。山坡上有一處開山取石的工地,植被裸露處,全是麻石。當時就想:我們老家那邊的麻石是不是來自這里呢?

這次爬米嶺印象最深的,當屬野餐了。

這天上午到達米嶺時,下起了大雨,若是在雨中野餐,那真是件麻煩事。萬幸的是,這次我們早有準備,先賣好了菜和米,計劃在山下一位學生家中弄中飯。

這次在學生家中的"野餐"吃了什麼?豐盛否?味道如何?忘得差不多了。但有些東西是永遠也忘不掉的。一是,高安山區百姓的熱情。記得我帶著這幫學生一到他們家裡,家生家長就迎了出來,並點燃了一封長長的爆竹歡迎我們。我當時心裡一熱,特別感動。二是,這學生家裡並不富有,但他們拿出了家裡的蔬菜給我們、提供了油鹽醬醋等一應俱全的佐料,還全家老小擠出時間為我打理、安排午飯,心裡特別感激。三是,這個學生我一直記在心裡,他叫施興華。

施興華同學,你一向可好,羅老師心裡一直掛念著你。

米嶺"野餐"雖然過去三十多年,但我一直記憶猶新。它是我心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因為那個美好的地方,因為那個地方美好的人,因為那個我一直掛念著的學生。





我是農村的小孩,從小就喜歡與村子的小夥伴一起玩,不上學了就喜歡去野外玩耍,一般我們一起去游泳,抓魚逮蝦,做野炊等等!

去田野里野炊之前,我們都會計劃好每個人帶些什麼東西,大家都會帶點山芋,花生,玉米,去田野里進行燒烤,還會去河裡抓魚逮蝦一起燒,燒好美味,大家一起享受美好的野炊

七十年代,學校組織學生去燒"火土泥",同學之間就有了更大的"發揮」手段,烤蕃薯是再正常不過了,而更大膽的便將人家地里的木薯也敢"順手」而來(烤)……

註:

木薯:

一:熟透:

二:不能吃皮和芯:

三:一次的量要小:

那是媽媽在杭州治病期間,一個周未的早晨,哥哥整理好一塊墊毯、玉米棒子、毛巾等東西後告訴我:「哥哥今天帶你去野炊」。野炊?對於6歲的我還不能完全聽懂,只是充滿了濃濃的好奇與期待。

到了溪灘上,哥哥先墊好了毯子,照顧我坐下後,就找石頭搭了個地灶,找來枯枝落葉,隨著火柴的劃過,一串串火苗 隨風起舞!哥哥將玉米 棒子插在了一根小棍上,放在火中上下翻滾。突然,「噼啪噼啪」的聲音像一首美妙的旋律,在空中回盪,可一會兒又慢慢的消失了……

哥哥從小木棍上拔出了玉米棒子,用嘴吹了吹,遞給了我。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哇!真香啊!比媽媽在家煮的好吃多了!望著饞貓似的我,哥哥拿出了毛巾輕輕的擦去了我嘴邊的黑「胡須」。

野炊的喜悅,哥哥的寵愛,在我的記憶中是如此的難以忘懷和美好!一幕幕浮現在腦海,猶如昨日……

但願世間人無病,兄妹同好度今生!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要說燒過什麼好吃的那可太多了。花生、毛豆、地瓜、苞米等等。簡直是一起皆可燒。

要說印象最深的得說燒魚啦。那是一個周末,聽說大河抽水,河都要干啦。我和幾個小夥伴早早的起來去大河摸魚。由於抽水灌溉稻田,水位下降了許多。我們幾個小夥伴脫下鞋光著腳在河裡面踩魚。這種魚我們叫它沙米頭,專往沙子裡面鑽,我們一腳挨一腳的踩,覺得踩到肉棒一樣的東西,那就是魚了。用手先去摸頭,掐住鰓拿出水面。用柳條串上。若再發現魚,就把魚串一頭叼在嘴裡,再雙手下去摸。這種魚最好吃,一根刺。大家摸魚很開心。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收獲都不小。開始覺得餓了,想燒點魚吃。可是誰都沒有帶火柴。怎麼辦那,最後想到一個辦法,去找瓶子,要瓶子的底,來取火。那時候還不知道瓶底相當於凸透鏡能聚光。是跟大人學的。把那個聚光的點,對准一些細的乾草,不一會草開始冒煙了用嘴吹了吹就著了,大家一起歡呼起來。開始把乾柴往火上放,火越燒越旺。其實燒魚也有講究的,不能在冒煙的火上燒,那樣燒出來的魚有煙味,不好吃。應該在火燒一段以後變成火炭然後再燒,或者烤。燒魚不用去內臟,也不用去鱗,鱗片可以保護魚不被燒焦。大家在火堆里埋了些魚。剩下每個人拿一個棍子插在魚嘴裡在火堆里上烤,什麼時候熟了自己掌握。魚燒好啦香味彌漫在岸邊。把魚從火堆里扒出來在地上摔摔灰就開吃,真香。原汁原味的,很新鮮。一個個臉上、手上弄的都是炭灰,像小鬼似的。只有笑才看出來牙是白的。那種快樂真是無法形容。覺得比現在的燒烤都好吃。它深深的留在我的記憶中。

各位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們,你們有哪些童年趣事,說出來大家一起分享吧!用這些故事來喚醒我們的童心,伴我們快樂的走在布滿夕陽的路上。

我們小時候就是烤紅薯,烤玉米。

這個問題問得好,說起野炊吃什麼,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燒魚」了。雖然幾十年過去了,童年的往事卻久久不能忘懷,仍然記憶猶新。

那還是六十年代,國家還很貧困,糧食也是定量供應,農村比城裡相對好一些,因此寒,暑假常去姥姥家玩。姥姥家住在鐵嶺市西豐縣松泉屯,往北過一個山嶺就是趙本山的老家開原市蓮花村。那裡有一個小水庫,記得姥爺常領我們去抓魚,那時抓魚用的是絲線織的一種網。一天姥爺帶著我,拿著掛魚的網,裝魚的簍,步行了一個多小時,來到水庫與河流相接的地方,那裡水淺且沒有波浪,姥爺把網橫著河放在水裡,還沒到對岸,就看見掛網的地方,被掛著的魚拍打著水面翻起浪花。姥爺拿著魚筐來回不斷地摘掛子上的魚,不到兩個小時,魚簍已經快滿了。姥爺說,找一些樹枝乾柴來,我們燒魚吃,我找了一小堆乾柴,費了很大勁才把火點燃,把魚往地上摔一摔扔到火里,用樹枝挑著燒,過了一會,姥爺上岸,我倆把要熟的魚用棍子夾出來,扯掉腸子,吃起來,這種原始香味可是從來沒有的,沒燒熟的地方還有血跡。爺孫倆改善了一次伙食,在那個年代可就是美餐了。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個賣魚的,就賣給了他們,也不知姥爺收了多少錢。

因為這次掛到了魚,我們第二天早早地又去了,也不知是不是風向問題,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上午也沒掛到幾條魚,燒著吃都沒夠。

童年的生活真是無憂無慮,好多美好的往事還留在美好的記憶之中。

農村兒時哪有什麼野炊,秋天小夥伴偷生產隊玉米,黃豆黑豆燒著吃。冬天套麻雀烤著吃,學校組織活動也就是自帶干糧大家圍坐在一起各吃各的,哪時也沒聽說過燒烤之類食品!

小時候在農村,我和小夥伴、大哥哥們到野外野炊,我們燒煮的小魚小蝦、悶烤的紅薯、架火燒烤的毛豆角、燎烤的青麥子、炕烤的玉米棒,是目前為止我依然感到是我吃過的最好的 美食 。

或許是那時太過貧窮飢餓,又似乎也還不是;或許是那時青山綠水、環境沒有污染的、食物不含農葯化肥,仍然似乎也還不是;或許是那時天真爛漫、情義濃濃、人心純凈、團結協作、無拘無束,似乎忘卻了或根本沒有一切生存生活的壓力,又似乎這一切都是童年、少年的天性,更多的應該是,當今對那個時代最美好的印記。

帶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商量、約定好誰拿小鐵鍋,誰拿鏟子,誰拿鐵鍬,誰個從家裡拿鹽,誰個從家裡拿上火柴,然後就到西河,有時到北河,有時到西南河,一起去抓小魚小蝦,一旦抓上一些,大家一起撿拾乾柴,開始架火燒煮,過上一會兒,看著感覺魚蝦熟了,或分吃,或搶吃,一群小夥伴吃起,大夥感覺都比家裡大人做的,還分外嫩香。記得一次,弄了一鋼鍬小河蝦,沒等用鍋,我們直接架火,就在鋼鍬上燒烤起來,不一會兒,滿鍬鮮紅鮮紅、粉白嫩肉的小河蝦呀,隨便撒點鹽,一群娃娃一起就下手搶著拈吃起來,太香太鮮太好吃了!每每想起,口水似乎又要流了出來似的感覺。

烤紅薯是要先撿拾很多乾柴的,最好要多找些粗大的乾柴棒棒,最好跑的遠點、偏點的,抑或鑽到背靠河溝、河崖的地方,就是不能讓大人們看見。紅薯需是從公家紅薯地邊頭現挖的,這個任務需要大些的孩子完成,直接用手挖,不挖最大的、也不挖最小的,挖出紅薯不許把那顆紅薯挖完、挖死,然後還要封好土,讓那顆苗上其它的紅薯繼續長。很大的一堆乾柴,要挖一個大坑,把乾柴放在坑中點燃,一邊燃,一邊還撿乾柴往火坑裡加柴,眾人拾柴,但不能讓火焰太高。等乾柴燃燒成很多火炭,就把地里現挖的紅薯扔入火炭中間,挖上坑,把紅薯埋好,可以繼續撿柴加柴,讓火繼續燃燒,再之後,把土坑周圍的土,一起把埋入紅薯的火炭,全部覆蓋上,甚至埋入土下。再之後,可以干點別的、玩上一陣子。最後,感覺時間和紅薯在地坑的炭火中悶的差不多時,大傢伙一起扒開紅薯,此時烤紅薯那個香、鮮、甜的氣息呀,就會迎面撲來,分吃、搶吃都是分外香甜的,每個人都吃得上。

燒烤毛豆角和燒燎青麥子,乾柴依然是大家伴一起撿柴生火,不同的是乾柴的燃燒直接是在地面上的。燒烤毛豆角的豆角棵子是有講究的,既要有長熟、長干、發黃的豆棵,也要有幾棵豆角長飽但豆角、豆棵還發綠的豆棵。發黃的毛豆角熟的快,棵還綠的毛豆角熟的慢,可以邊吃邊扒拉掉在火堆上的豆角,把它們弄到火堆外,不然太燙手了。小麥必須是剛好長飽但還綠黃色的,需要燒燎的小麥,需紮成靶子,把麥穗兒頭部放在燃燒的火頭上燒燎,燎香燎熟後,最後需要有人脫下衣服,將之平攤在地面上,用燎麥靶子在衣服上揉搓,然後用手抓出捧起,用嘴吹去麥殼、麥芒,最後才可吃食燎烤的麥子兒。

野外吃食燒烤的毛豆角,或烤燎的麥子後,一群孩子的嘴上、手上、臉上,甚至脖子、胳膊上,全是野外吃燒燎豆角、麥子的黑黑的炭的黑灰,一群狼狽可笑的夥伴們會想法擦去卻總也擦拭不幹凈。烤玉米棒是要帶玉米棒外邊的殼殼,一起燒燎、或放火坑中烤熟,玉米的天然嫩香味兒,因為沒有跑氣兒,才會更加鮮美,更加香甜鮮嫩。燒燎、燒烤玉米棒,不同於燒烤毛豆角和燎烤青麥子,玉米棒個頭大,外邊再帶上幾層包裹的殼殼,往往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更多的時候,燒烤玉米棒,是需要放在炭火堆中、埋入炭火堆下,要埋上悶上好久才可以吃上上好的玉米棒的。但這樣燒烤出來的玉米棒,外邊的殼子,既便燒黑燒焦了,但玉米粒是不會弄臟的,特別是這種方法燒烤的玉米,要遠遠好於現在市場燒烤的玉米棒,加上過去的糧食,又都是沒打農葯、沒有上過化肥的。總之,我覺得小時候在農村,野外野炊中的小魚小蝦,野外燒烤的紅薯、毛豆角、燎小麥、烤玉米棒,真的比現在的這些更好吃。

農村小時候去野炊,大家都燒過什麼好吃的?

野炊的時候做過好吃的有烤紅薯,烤玉米,烤花生,烤肉,烤雞,烤魚。

說到野炊,我小時候真正的一次野炊是上初一。國慶節後不久,不冷也不熱,我們班五十多號人包了一輛大巴,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他家附近的水庫邊野炊。

那個時候沒什麼吃,不像現在出去野炊,在超市裡可以買到各種各樣已經製作好的 美食 用來烤著吃,方便,簡單又美味。

當時我們先去了一趟老師家,在老師家搬了一麻袋的紅薯,小半袋花生,幾斤玉米,還有幾斤切碎片的肉,幾只殺好的雞。

我們選了一處地勢比較平坦,水比較淺的地方,分組用石頭搭了好幾個灶台。然後在附近的山上撿了很多干樹枝,一起燒火烤東西吃。

女同學負責用早已准備好的竹簽穿花生,玉米,肉,把它們做成花生串,玉米串,肉串。男同學負責燒火烤紅薯,烤雞和那些串串。

當時水庫的水很清,裡面魚也很多,大部分都是草魚和鯉魚。老師跟村長打過招呼後帶著班上的男生在淺水區撈了幾條又大又肥美的草魚上來。於是我們有了第一次的柴火烤魚。

忙活了好幾個小時,待所有的食物都烤好之後,我們開始吃中飯了。

烤紅薯,烤玉米,烤花生,烤肉,烤雞,烤魚擺滿了三張折疊桌。

很多食物因為條件有限,烤熟後賣相比較難看,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自己人生當中比較正式的一次野炊,也是自己第一次烤東西吃,不管好不好看,都覺得很香很好吃,也很有意義。

其實出去野炊,吃是小事,最主要是感受野炊的氣氛,大家在一起團結互助,開動腦筋,自食其力。

Ⅳ 溫州鹿城區去哪玩好玩,去哪吃好吃大神們幫幫忙

多了去了,溫州美食怎麼能不去天一角呢?亂讓天一角匯聚了溫州幾乎所有的傳統小吃,而且價格很便宜相當於街頭的小吃,很值得推薦,溫州的阿外樓雖然是酒店但是價嘩耐局格便宜味好量又足,我們點一桌的菜也只用五六百超便宜的~~~~ 玩的話你去過景山沒?可以自駕也可以公車,是很好的夜景地和燒烤的地方,白天的話還可以順道去趟動物園和植物園,因為動物園和植物園全在景山,而且價格很便宜,植物園免費的動物園只要20~30。再有的話去茶山吧,很漂亮的地方可以坐38路公車就到,還有就是去澤雅,也是可以坐公交的,但是澤雅適合夏天因為那裡的漂流很出名的,再有的就是去楠溪江畝羨了,也很便宜的啊,來回再吃個農家樂不要100元,那裡漂流啊還有古村落很有名,也很好玩,去泡溫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直接坐去泰順的車可以到泰順泡個溫泉泰順的茶葉也很有名的,別忘了買點茶葉回來,市區的話去過五馬街就要去女人街才行,和五馬街連在一起的,那裡的一家臭豆腐不錯吃,還推薦你去西城路,那裡一到了晚上很熱鬧的有跳健美操的也有賣雜七雜八的小販很多溫州人都有在晚飯後去逛江濱路的習慣呢,買鞋子衣服的話不得不去溫州鞋城和城西街,溫州鞋城主要是批發鞋子的但也有零售比較便宜就在信河街旁邊,城西街也是集批發與零售體的但是他主要是經營女裝衣服很漂亮是溫州的流行風向標,既然到了那邊就一定要去松台山了,那裡風景秀麗能看見松樹,山頂有座塔免費上去的,不錯哦。

Ⅳ 鹿城有帶澗字的spa店嗎

1 可能有,但我液模不清楚仔埋舉
2 澗字是一個漢字,可能有一些spa店的名稱中帶有這個字,但我並不了解鹿城地區的spa店情況,無法確定是否有帶澗字的spa店
3 如果您需要尋找帶澗字的spa店,建議您詢問當地的旅遊咨詢中心或者念碧搜索相關的旅遊網站,獲取更准確的信息。

Ⅵ 西豐縣歷史傳說

一、西豐名字的由來

那個皇上應該就是乾隆~~

西豐縣城別名逃鹿.當年乾隆隨口說:「此地逃鹿也」於是從那是起在民間廣為流傳「逃鹿」的故事。「逃鹿」也就成了西豐縣城的別名.

西豐地處柳條邊外,自古以來就有不同民族在這里勞動生息。夏、商稱息慎;漢、三國、晉、南北朝均屬扶余;隋為高句麗所侵;唐屬渤海;在宋代先屬遼、後屬金;明屬三萬衛東北的葉赫國。1619年,清太祖努爾哈赤親征葉赫,滅葉赫後,將葉赫全境封禁為大圍場,屬盛京圍場。

清朝封禁圍場後,西豐作為奉天圍場的一部分,與世隔絕近300年。 1896年,皇封大圍場解禁後,設墾局招民人入圍場耕墾。圍場內有一南北走向的分水嶺名薩哈亮嶺(漢語名鋼叉嶺),因嶺之東河水皆向東流稱之為東流水,嶺之西河水向西流稱為西流水,又稱西圍場。1902年,盛京將軍增祺向朝廷上奏摺,提出在圍場內設縣:「擬於西圍場掏鹿地方建設一縣,名曰西豐縣,設知縣典史各一員。」得到批准,從此有了西豐縣。

西豐曾有別名掏鹿做咐滑,掏鹿之義,舊《西豐縣志》有解釋:「查西豐一名掏鹿,世人多不明命名所在。故有以縣城所佔之地名掏鹿者,有以掏鹿二字為全境地名者。其實開始乃指一極不之山溝,在縣城東南約五里許之元寶溝處,即現稱忠信村者是出。在圍荒未辟之時,因其地高亢便於居住獵人,多芟草萊聚處是地,其臨近山下曾有鹿洞,獵人於斯取得鹿子,遂以名焉。迨後設縣城距此甚近,又以掏鹿二字為遠近所熟悉,故皆稱縣城為掏鹿。」

參考資料:勒恩全《鐵嶺歷史與文化》又或稱掏鹿,掏鹿之義,舊《西豐縣志》有解釋:「查西豐一名掏鹿,世人多不明命名所在。故有以縣城所佔之地名掏鹿者,有以掏鹿二字為全境地名者。其實開始乃指一極不之山溝,在縣城東南約五里許之元寶溝處,即現稱忠信村者是出。在圍荒未辟之時,因其地高亢便於居住獵人,多芟草萊聚處是地,其臨近山下曾有鹿洞,獵人於斯取得鹿子,遂以名焉。迨後設縣城距此甚近,又以掏鹿二字為遠近所熟悉,故皆稱縣城為掏鹿。」

二、清原縣縣純臘傳說概述

清原滿族自治縣概況

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撫順市,位於撫順市北端,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地處東經124°20′至125°29′,北緯41°48′至42°29′之間。全縣下轄14個鄉鎮。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鄉村總人口約26萬人。有漢、滿、蒙、回、朝鮮等13個民族。

清原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5個鄉:清原鎮、紅透山鎮、草市鎮、英額門鎮、南口前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大孤家鎮、夏家堡鎮、土口子鄉、北三家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

本縣地處遼東山地丘陵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吉林哈達嶺山脈在縣境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最高峰莫日紅山海拔1013米。南部為連綿起伏的群山峻嶺,屬龍崗山山脈,海拔在800米左右。中部為渾河谷地,平均海拔在200-400之間,起伏不平,是本縣主要耕作區。渾河、清河、柴河、柳河均發源於本地,水量充沛,水質清澈。

本縣處在中溫帶亞濕潤區內,屬大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5.1℃。一月平均氣溫-16℃,最低氣溫-37.6℃;七月平均氣溫22.8℃,最高氣溫36.5℃。年平均降水量863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無霜期135天簡賀左右。

農業以栽種水稻、玉米、大豆、煙草為主。白柳條、黃杏條為省內重點產區。境內高山林茂,樹種繁多。水量豐富,是遼寧省水源重點涵養地區。山野菜資源量大,蕨世、剌嫩芽、猴腿等有大量出口。山果類資源山楂、山梨、山葡萄為釀灑的上好原料。野生中草葯材有幾百種,五味子為遼寧特產,國內外享有盛譽。野生菌類蘑菇、木耳視為珍品土特產。

清原縣是遼寧中葯材生產大縣,全國遠規定的633種大宗葯材,清原就有104種,其中人參、遼細辛、遼五味、北龍膽等都屬中葯材佳品。目前。

工業有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造紙、紡織、食品、釀造、制葯等部門。地下礦產有金、銅、鐵、梳化鐵、硅石、理石、至石、石灰石、煤炭、雲母等20餘種,擁有礦點100餘個,其中紅透山銅礦規模最大,為省內聞名企業。

境內沈右線鐵路黃穿中部。國級干線公路與沈吉線鐵路並駕齊驅。縣級公路發達,又有專用線通往各個礦區。

距清原鎮西地16公里處的紅河電站,風景優美,融山、水、洞、崖、島峽於一體,集奇、險、壯、絕、趣於一身,每年吸引了大批外來遊客觀旅遊。

縣人民 *** 駐清原鎮

此地在西漢昭帝始元年間屬玄菟郡高顯縣地,後屬平州玄菟郡,南北朝至隋為高句麗所據,唐初屬新城地,唐渤海時期為渤海扶余府的轄境,遼初屬優州,會同二年(938年)始為東京道咸州東境地。金初此地屬東京咸平縣。天德二年(1150年)起屬咸平路成平縣。元初此地為開元跌汗元府轄地,至元二十四任(1287年)屬遼陽行省開元府,元真二年(1296年)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洪武年間為遼東都司開元三萬衛所轄.正統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屬建州衛地,其餘所屬不變,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後金政權建立後,此地為明、後金割據區。清代為開原、興京兩縣相間之地。民國初年底開原縣境,後因此地位於柳河、興京、海龍三縣交界處,距縣城較遠,難以控制,便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析開原、海龍、柳河、興京以及鐵嶺五縣各一部分,置設治局,同年八月升為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為清原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樂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清原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公布省公署官制,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仍隸奉天省為丙類縣。東北光復後,建立了 *** 領導下的縣人民 *** .一九四六年 *** 佔領此地,本縣為安東省所轄,一九四八年清原縣重新解放,劃屆遼東省管轄,一九五四年清原縣又劃歸遼寧省所轄。

清原縣遠在清代曾為各縣邊境之地,匪賊常出沒於此,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在建縣設治時,為正其本,清其源,故命名為清源,後因與山西省的清源縣重名,便於一九二八年改「源」為「原」。命名清原,含有「大地清平」之意。

三、帥姓宗族的歷史如何

帥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

歷史上,該族人氏多以太原、靈石、忻州為郡望。 現今,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遼寧省的鐵嶺市西豐縣,山西省的忻州市原平縣,陝西省的西安市楊凌 區、商洛市丹風縣、延安市延長縣,河北省的保定市、廊坊市文安縣,山東省的淄博市、日照市、濰坊市安丘 市,安徽省的滁州市全椒縣、安慶市望江縣、宿松縣、黃山市休寧縣、六安市金寨縣、巢湖市、鳳陽市,江蘇 省的揚州市江都市、泰州市、淮安市、南通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湖北省的黃岡市紅安縣、浠水縣、黃梅縣、襄陽市谷城縣、大悟市孝感縣、十堰市、天門市、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縣,湖南省的常德市 漢壽縣、懷化市新晃縣、益陽市,江西省的南昌市新建縣、進賢縣、宜春市奉新縣、銅鼓縣、撫州市臨川縣、荊州市公安縣、吉安市、九江市,貴州省的安順市,雲南省的曲靖市、昭通市鹽津縣,四川省的樂山市犍為 縣、南充市西充縣、達州市開江縣、宜賓市珙縣、都江堰市,福建省的三明市建寧縣,廣東省的佛山市南海 區,重慶市的合川縣、綦江縣、璧山縣,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帥氏族人分布。

四、要江西豐城鄉下的民俗文化

江西省豐城地區習俗

民俗民風--

· 古代時元宵節又稱什麼?

· 元宵節的由來及傳說和幾首詩歌

· 新年夜裡看唱車車燈

· 新年打毽頗時髦

· 轎夫跟班春節吃「爛錢」

· 正月賭博不被禁

· 新年"偷青"不為過

· 風雅的民俗藝術品 [樂善]

· 農歷正月初二回娘家的風俗體現男女平等觀念 [新華網]

· 山西飲食:餃子的年味兒 老醯兒文化的寫照

· 山西年俗:初一接神拜年初二走親戚回娘家

· 門神畫中的吉祥寓意

· 祭祖節

· 重陽節

· 中秋節

· 端午節

· 元宵節

· 春節

· 二月二龍抬頭

· 除夕

· 刀削麵的傳說(圖)

· 門神與錢貼軼事(圖)

· 過小年吃什麼 送行餃子迎風面

· 四星望月

· 泥鰍炆芋

· 客家美食——「芋子餃」

· 吃 新

· 做月子

· 客家的賞紅與掛紅

· 客家建房遷居習俗

五、求鐵嶺開原的民俗傳說等,急求,這是我們民俗的一個作業,希望有

二人轉。

二人轉起源並流行於東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清末的社會動盪以及戰爭的緣故,文獻記載大多不全,長期以來僅是在民間的流傳,具體無從考證。

有記載,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普濟寺)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 隨著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轉在發展中曾經形成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四個流派。其中東路以吉林市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遼寧的黑山縣為中心,講究板頭和演唱;南路以遼寧營口為中心,表演歌舞

並重;北路以黑龍江的北大荒為中心,追求唱腔的優美動人,故此歷史上曾有二人轉"南靠浪(舞),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耍棒"的民諺。後來各路表演取長補短,互相融合,表演的側重不再像以前那樣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人轉」的叫法才得以流傳。四平、遼源、吉林、長春、鐵嶺等大、中城市,及西豐、榆樹、梨樹、德惠、雙遼、扶余、鎮賚等縣,相繼成立地方戲隊(演出二人轉)。一九五五年,女演員開始逐漸增多,二人轉的演出基本

結束了男扮女裝的歷史。自此,男女開始分腔,演唱講求科學發聲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轉」的劇種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加強了編導工作,開拓了二人轉的新劇目,豐富了音樂伴奏,改

進了服飾,充實了舞蹈美術,演員手持道具的種類有了發展變化。在內容上對古典劇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剔除「紙級、庸俗、丑惡的表演」;發展「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音樂唱腔要克服「單調、貧乏的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聽,舞的

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五功綜合,雅俗共賞。

Ⅶ 溫州鹿城凌晨四點之後有什麼好吃的

凌晨4點後早攤開始擺起來了,早上的粥,包子,豆腐腦等會有
還有就是24小時營業的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