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三峽什麼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三峽什麼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3-12 06:46:15

❶ 三門峽最好吃的是啥

一、面、湯、小吃類 1、黃河大橋管理處旁邊的山西油潑面,門口的招牌是用五個大燈籠,面條的味道還不錯,可以嘗嘗。 2、我有車可坐時,會去平陸縣城吃面條,那家店叫清香閣,就在進縣城的那條大路上,過黃河賓館,路右,除了面條,還推薦你嘗嘗那裡的牛肉,味道也很不錯。我們每次去是每人一碗面,外加一斤牛肉。飯量小的要注意,要小碗啊,大碗我也經常吃不完。遺憾的是,來回要叫過橋費,合計15元,路費成本太高了。 3、不想跑那麼遠的話,就在黃河大橋北頭山河鋁廠對面,也有一家店,叫穆聖齋,那裡的面條也不錯,冷盤味道也不錯,就著喝幾杯老白汾酒,很愜意啊。 4、文明路最東頭有家平陸神勺油潑面,也很好,中午時分還經常沒有座位。 5、會興棉紡廠門口有家劉記砂鍋燴面,在和平路上,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最早在西市場的大棚里做面條,那時候就在那裡吃。估計愛好燴面的朋友都去吃過,當年的名聲不小。 6、就挨著劉記砂鍋燴面,還有家伊川燴面炒麵館,據說是劉記的親戚,面條特別筋道,湯味也甚佳,我以前最喜歡去吃。原來這家店在棉紡廠澡塘邊,後來才搬到這里的。以前只有面條,請幾天去吃面,發現也開始菜了,可以小酌幾杯。 7、大嶺路和平路口,就在上面所說的劉記砂鍋燴面旁邊,有家山西刀削麵館,推薦那裡的刀削麵和油潑面。炒麵也不錯。 8、大嶺路的老牛頭燴面館,靠近黃河路,生意興隆,飯時常沒有座位。人聲鼎沸,太吵雜。過了吃飯時候去還不錯,可以靜靜的吃完面。 9、黃河路西段二印門口的韓記哨子面,也是多年的老牌子了,他們基本是徹夜營業,夜半時分去下碗面吃,感覺自然不錯啊。順便說句,那裡有兩家店,綠色門頭才是俺要推薦的。另外一家味道也很好,可以去嘗嘗。 10、原二印俱樂部門口的老婆面館,這里也是基本徹夜營業的,是個半夜宵夜的好地方。那裡的大肉面、餛沌味道很不錯。現在因為拆遷,所以搬到二印廠門口西側,就在上面所說的臊子面館對面,不過沒有餛燉了。 11、豫州商場小吃街的成都擔擔面,店名叫成都小吃,川味小吃還是比較地道的,擔擔面、抄手都可以嘗嘗。 12、豫州商場小吃街的老陝州傳統撈面,那裡的手工雞蛋撈面很棒。 13、挨著撈面館的是一家西安羊肉泡,也是一家多年的老店了,他們那裡的羊肉泡值得推薦。 14、小吃街里最北面是三峽羊肉湯,也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湯清味淡,不習慣油膩而又有和湯興趣的不妨去嘗嘗。 15、千里香餛忳店就在小吃街的最南端,吃一碗吧。 16、上陽路的上德牛肉麵,路東,靠近文明路,有點加州牛肉麵的風味。以前在老市場時生意很火爆,很就沒有去過了。 17、虢國路虢翠園小區門口的金鼎牛肉麵,面很筋到,湯味很不錯。中午飯時人很多,建議去吃清香的面,但通常牛肉不好吃,不過濃香的面沒有牛肉湯的本味了,感覺更差。那裡的豬蹄味道很不錯,別忘了來一盤啊。需要說明的是,他們那裡的茶水不是粗造的花茶,而是專門煮的棗茶,香甜可口。 18、虢國路菜市場對面有家許記燴面,面不錯,你看看它中午人山人海的場面就知道了,冷盤也很可口,在不是飯點的時候好好喝幾杯是不錯的選擇。 19、友誼賓館對面的步行街里有家老上海菜館,店面很小,不過他的菜飯、扣碗、餛鈍、粉絲湯、生煎包子都很不錯,吃飯時再來杯溫過的黃酒,喝得微醺,感覺極好。就是店小人多,吵雜,沒有那種清雅的感覺,是個不小的遺憾。 20、這家店旁,還有家山西刀削麵的店,那裡的油潑面也是有著多年的好名聲。 21、街里還有家上村拉麵館,燴面也很好,也應該有十幾年的歷史了,不過我去吃的不多,不敢評論優劣。有興趣的驢可以去評判一下。 22、步行街里有家老白家清真餐館,位於南街的街角,就挨著那家山西油潑面。早上有牛肉陷餅,味道可口,那裡的牛肉包子也可以。在其東面,有家賣豆沫的,建議同時來一碗。一頓美味早餐就搞定了。 23、陝州路的姚記羊肉湯,在建設路口,在峽市的名氣是不用說了,典型的陝縣風格。宏遠市場菜市場後門洞有一家羊肉湯,打著姚記分店的牌子,也很不錯。 24、永興街的靈寶羊肉湯,叫鑫新吧,老闆是靈寶人,自然他們那裡是靈寶風味的羊肉湯了,加有粉絲等東西。 25、建設路春秋路口有家世賢絕中絕羊肉湯,味道也很不錯,就在市一高斜對面。呵呵,就在未來山風戶外店的旁邊,我以後會是那裡的常客了。 26、建設路和春秋路交叉口的還有家逍遙鎮胡辣湯,味道很地道,油餅鬆脆,也好吃啊。我是經常去吃的。 27、永興街市場門口東側的牛肉湯,風味獨特,喝慣羊肉湯的驢,不妨去換換口味,這可是盧氏風味啊。 28、虢國路快到六峰路口北側也有一家原汁牛肉湯,喝著也可以。 29、黃河影院對面有家水燒羊血,做法獨特,辣而鮮美。多年前去嘗過,每次要吃兩碗才過癮。 30、和平路六峰路口附近有家和平路葯店,它的東邊有家靈寶燒餅夾肉米線店,那裡的燒餅夾肉和米線都很不錯,建議帶MM吃飯時考慮那裡啊。 31、上陽路鴻志大酒店南的昌盛源米線店,那裡的米線很受歡迎,肉夾饃也能吃。旁邊還有家桂花香米線,米線味道也好得很。比較起來,前者米線較軟,湯厚重,後者米線筋道些,湯清淡。肉夾謨不推薦。 32、永興街市場內有家楊記米皮店,麻辣面、米皮、玉米糝湯都要嘗嘗,以前在上陽路市場開的,後來上陽路改造搬到永興街市場里了。冬天就炒著吃吧.。 33、和平路豫州商場小吃街東邊有家陝西米皮店,陝西風格的米皮、涼皮很有特色,好像叫秦都什麼的。那裡有兩家店,找人多的那家去就行了,應該是東面哪一家。其實兩家的味道都很不錯的。 34、和平路原局一小門口東面,有一家新疆烤饢店,專門烤賣新疆的特色食品――烤饢,我去買過幾個. 35、在水廠的邊上有個爻里燴面也不錯,它的油潑面也是一絕,不比山西的差; 36、在市二小的東邊有個永紅擀麵皮,味道也是不錯的,不過要趕早啊,不然去晚了就沒有了。 37、號稱「三門峽最好吃的紅燒豬手」,在六峰路與崖地鄉出********,金渠醫院醫院南50米。不過俺還沒有去測試過,先記錄下來再說。 38、陝源路黃河路口有家重慶東東包小吃店,推薦那裡的手工酸辣粉和東東包,至於那個酸菜肉絲面,不吃也罷。 二、夜市類 之所以把夜市專門排為一類,是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許多攤主也注意提高自己的技術來適應顧客的需求,形成了許多有特色的小吃,很有三門峽特色。我是非常喜歡在夜市裡吃東西的,雖然那裡的衛生條件有待改善,但是那裡輕松熱鬧的氣氛是一般飯店難以匹敵的。三五知己,對酒高談,何等的快意! 1.文化宮夜市 這里的也是歷史最早,規模最大,食品品種也最全。這里很多的攤子都擺了許多年,之所以常立不倒,肯定有它受歡迎的地方。基本上這里的東西都可以吃的很順口。以前沿街擺攤,現在換進在文化宮原址新建的大棚里了,條件有所改善。我比較常吃的有:老彭家的漿面條、秦記豆面條、劉記麻辣面、眼鏡炒米炒麵、老彭家旁邊的那家杏仁茶、老彭家的餛鈍和小茴香煎餅、老左烤肉、鍾記和海王府的炒海鮮、瓦罐米線、炒麵王的炒麵和炒米等,涮菜和牛肚其實每家都不錯,張記、胡記和胖妞是我比較常去的。夜市的火鍋也很不錯的,圈子比較著名。雖然換了順序,但喜歡吃的基本沒有變。 2.茅津路夜市 就在老電業局的路口,很多人習慣叫他電業局夜市,現在也搬進旁邊的富達市場里了。這里比較著名的東西是麻食,是一家陝西人擺的攤,味道很鮮美,我個人認為是我所吃過的最好的。那裡的哨子面也很不錯,有兩家,都可以。這里有一家羊肉串也很OK,不過我不記得它的招牌和字型大小了。其他東西也可以,不妨也嘗嘗。這里比起文化宮來說,比較靜些,東西也很不錯,比較喜歡去這里。 3.二中夜市 現在的二中夜市已經遷到前進市場了,但依然有幾家老攤子留在了原地,租了房子,開始登堂入室了。留下來的有阿熊炸雞頭、大鬍子烤肉、老朱炒海鮮等幾家,還有一家面館,基本上都是夜市裡的精華部分,有時間去嘗嘗啊。 原來市一小的夜市也興旺了好幾年,但後來北遷到了二中,原來的繁華隨風而卻了。現在只留下了一家老彭烤肉店,在一小的斜對面,生意興隆得很,冬暖夏涼,是個好地方。推薦那裡的燴面和熗鍋綠豆面,燒烤也很棒。 4.六峰夜市 這是今年新開的,就在西下環的坡底下,文明商業街的北面,那有條小路,進去就是。 今年夏天比較常去.我感覺比較值得推薦就是豆面條,嗆鍋的,也好吃。這里還經常有個推車叫買羊蹄的,風味也佳。其他的東西都不錯,但談不上突出,吃著也行。今年開始明顯覺得生意興隆了,不過風味並沒有隨之提高。 5.甘棠路夜市 這個夜市是個新銳,雖然沒開幾年,但生意火爆。不過這里值得推薦的東西主要在一家,就是路口的烤月牙脆,其實就是脆骨,十分出名。旁邊還有一家炒麵也不錯。其他沒怎麼吃,不敢斷言。 6.澗河夜市 這是今年夏天新開的夜市,在六峰橋下新建的澗河大堤內,位置不錯,不過味道不怎麼樣,需要假以時日提高水平,打出名聲。 市區比較出名的的夜市還有永興街夜市(松子推薦這里的老二烤肉,我的一個朋友覺得這里的涮菜很不錯,我去過幾次,火爆啊 三、飯店食肆類 1、天山餐館,位於永安街靠近虢國路口,文物局樓下。推薦這里的炒拉條、大盤雞和手抓飯,手抓羊肉也很不錯。他的小菜頗有家常風味,味道很好。這里經常滿座,要來得事先預定啊,也算是個好地方。 2、壇肉餃子館,位於虢國路菜市場旁邊,鄰近六峰路。這里是東北菜,推薦手把肉大排骨、老虎菜、小雞燉蘑菇等,總體講菜味都很不錯,值得去好好嘗嘗,那裡的餃子也是一絕,算得上是物美價廉。 3、萬家燈火美食坊,位於文明路西頭,快到六峰路了,就在原來七星椒火鍋的地方。很多菜式頗有江南風味,我比較喜歡這里的砂鍋獅子頭,紅燒的也不錯。竹香烤魚也值得推薦。還有很多別處少見的菜,不妨嘗嘗。現在在永安街虢國路口又開了一家分店,就在俺的樓下,方便得很了。 4、四平李連貴熏肉大餅,在崤山路交通局對面,典型的東北風味。來這里當然是吃熏肉大餅,堪稱一絕,不過不要多吃,因為還有很多美味再等著你呢。這里的新疆手抓飯、熏製品、燒烤、凍肉都不錯,價格比較公道。不過今年以來去的不多了。 5、巴倒燙火鍋,位於永安街的最南頭,是家頗有歷史的火鍋店,我至少在那裡吃過四五年了,是家四川人開的,開頭極具四川風味,辣而麻,極其喜歡。現在已經為適應咱們的口味進行了改良,不過味道依然不錯。推薦他的紅湯鍋,最有特色,而且便宜。 6、小肥羊,目前市區有好幾家,崤山西路的小肥羊基地、崤山中路市中級法院對面的小肥羊店(這是最早的一家店)、經二路黃河路口新開的包頭小肥羊等,其實都大同小異,吃著都不錯。入冬以後尤其火爆,不過我更喜歡清水涮羊肉,象北京東來順的那種風格。 7、又一順民族飯庄,以前在六峰路,現在搬到茅津路,就在燈泡廠那條路上。這里的涮羊肉很不錯,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以前這里的烤羊腿、醬花生米、清燉羊肉都很誘人,是他們的招牌菜,不過很久沒去吃過了,不知道是否風采依舊。 8、恩德林飯店,市區開過好幾家了,現在有家店在黃河路迎賓館旁邊,以前喜歡吃他的燴面和肉夾饃,小菜也很不錯。店裡盛酒是用粗瓷碗,還在店裡裝了棵大樹,別有一番風味。 9、貴州花江狗肉火鍋,最早的一家開在六峰路南端,五原路口三水廠旁邊,也是一家老店了。現在這么低的溫度,正是大飽狗肉的時機。 10、雲南大滇園糊辣魚火鍋,也是驢跡出沒之處。記著要吃草魚,菜吃完了還有手工拉麵,把胃留著地方吃一根。地址:崤山路植物園對面。 11、百歲雞,在虢國路中段,是家連鎖店,味道不錯。 12、說過百歲雞,也得推薦推薦歲歲羊和百歲魚庄,這兩家店都在市教育局樓下,是和百歲雞一家的,生意火爆得很,味道自然不錯,推薦吃生魚。 13、芊芊草咖啡屋,在上陽路文明路口。雖然它叫咖啡,不過我覺得叫餐吧更合適,出了各色咖啡和飲料,還可以提供味道不錯的簡餐。 14、黃河飯店一樓也是個不錯的地方,大排檔式的自選,可以挑你喜歡的菜,早餐也很不錯。 15、麥克漢姆快餐店,百貨樓地下室有一家,現在在黃河電影院對面也有一家。西餐沒什麼可推薦的,都差不多,不過喜歡西式快餐的可以去嘗嘗。這多寒冷的冬天,那裡是聚會聊天的好地方,要杯可樂或紅茶,可以舒舒服服的開聊了,這也是我推薦這個地方的原因,總比呆在外面舒服溫馨多了。夏天也是一樣啊。我就經常在最熱的時候帶著小流去避暑。呵呵,那裡的炸洋蔥圈味道很不錯的,墨西哥匹薩餅也好吃,不過價錢也很。。。 16、福瑞地炸雞,在上陽路與和平路交叉口,推薦的理由同上。現在它的二樓經過了改造,成了一個休閑吧,有鞦韆椅和不付版權費的背景音樂,是個閑聊和打牌的好地方,適合帶MM同去。 17、紅茶館,這首歌我很喜歡,所以順帶也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那裡的菜確實也做得不錯,還有黃酒,不過他們不會溫,根本就是在煮酒 :( 不過總的來說還算是個幽雅所在,不過總體價格不算低。店的地方在甘棠路,就在甘棠路夜市,很有些名氣,很多計程車司機都知道。 18、紫玲大脊骨,位於茅津路黃河路口,他的特色是煮的大骨頭,味道鮮美,是論斤稱的,用大盤盛著,真是大口吃肉呀。這里的小菜也好吃,刀削麵也做得好,建議同時來一小碗。 19、豫洲商場里邊的天樂上海菜館,里邊的糖醋排骨、梅菜紅燒肉、雞汁豆乾、燒蛋餃、燒三樣、魚香肉絲都很棒,最棒的還是地道的溫黃酒!環境不錯,價格公道。 20、天府火鍋店,在文明路上,文明商場的一樓。味道不錯,價格公道的很,是個吃火鍋的好地方之一。 21、霧都老灶,位於永興街南段虢國路口,那裡的火鍋很不錯,屬於峽市一流的。二樓有川味炒菜,不過我覺得不如他的火鍋地道。 22、舒馨苑飯店,就在黃河路西段,電業局舒馨苑小區的東南角,也是一個物美價廉的地方,在那附近算是一家突出的好去處。 23、虢國路上的農家飯庄也是一個吸引人的好去處,有各色小吃,價格也能讓人接受。 24、農家飯庄對面的四川小天鵝火鍋也是最值得推薦的火鍋店之一,我很喜歡那裡的味道,白湯可以喝,鮮美得很。比起新開張的重慶小天鵝感覺要好些。 25、上陽路虢國路口有家川菜館,味道很地道,會讓你吃過再去的,店名就叫君再來,推薦他那裡的回鍋肉和泡菜。 26、聯誼面庄,位於茅津路文明路口,就是原來的獅子樓或過的地方,是比較地道的靈寶風味。味道怎麼樣就不用我說了,每晚人山人海的顧客就能說明一切。最重要的是,價格相當的便宜。推薦這里的麻肉砍面和涼拌涼粉,豬蹄也不錯。 27、東北情燒烤系列。三門峽我知道有三家東北情燒烤的味道都很不錯,一家在虢國路菜市場對面,一家在上陽路虢國路口,還有一家在永興街上。燒烤和東北風味的家常菜值得品嘗。 28、吃東北風味還可以考慮去前進市場的那家東北菜館,名字很平民化,叫大豐收,就在十一局技校旁邊,那裡的白山黑水的風味會讓你留戀的。強烈建議中午去,可以大朵快頤,晚上為減肥計,不能多吃啊。

❷ 到三峽大壩旅遊有什麼好吃

第一、歡迎來宜昌旅遊,觀光宏偉壯觀的三峽工程。
第二、宜昌最有特色的就屬吃長江肥魚,(價格高,一般市民也都吃的很少),在宜昌市內都不算吃的正宗,必須去宜昌放翁酒家(並非獨此一家,但這家正規,檔次可以),地址南津關三游洞橋頭 電話: 0717-8862179 8861909 去那裡吃的話,沒車不方便,打出租去可以,回來有點問題。建議電話咨詢一下。
第三、不要在大壩附近吃什麼,環境衛生條件差,沒檔次。

❸ 重慶三峽廣場美食攻略

三峽廣場位於重慶沙坪壩區鬧市中心,呈十字型,那麼,裡面到底有哪些美食呢?下面大家就隨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冰火之歌芝士料理

人均:65

地址:沙坪壩區三峽廣場LAMOO購物中心2F(陶然居樓下)

作為權利的游戲鐵桿粉絲的老闆,把酷斃了的鐵王座和劇中的桌子都高度還原在了自己的店中,魔幻風格的布置讓人置身其中便難掩某種近似中二病的心緒洶洶。

他家的菜品主要以精緻的外形和怡口的味道作為主要賣點,偏西式風格的菜品卻輕易就將人的饞意拉起,由芝士和肉纖維相互裹纏的輕盈,使得香味溢得濃密。而且菜品分量足,性價比也還挺不錯,不失為中午過嘴癮的`好去處。

董小面

人均:10

地址:沙坪壩區三峽廣場王府井百貨正門口地下通道內

地下通道里典型的蒼蠅小館,環境整體讓人不想去多提及,卻總有往來不息的人群因饞而於此聚集。

卷攜佐料芳純的面條,執著的順滑起勁道,向味蕾傳遞香辣交織出美味訊息,只為沖破一種被圈定的格局和被破舊埋沒的命運。

老麻抄手

人均:10

地址:沙坪壩區三峽廣場好吃狗小吃街內

美食街上的小隅,總藏有些好味道的氣息,每每飯點時分,總惹得周遭的人們在這黝黑的角落打擠。

他家的老麻抄手將麻辣的意義幾近圓滿的演繹,漫散的香氣勾人食慾,當然他家的燃面也有滿溢舌尖上的趣。

in seoul在首爾的韓國料理

人均:75

地址:沙坪壩區三峽廣場凱德廣場5層

LOFT風格的裝修布置營造出小店簡約卻又不失都市情調的氛圍,再加上悠揚耳畔的韓語歌更是讓人仿若置身韓劇里那堆滿浪漫的異域。

他家的韓國拌飯和芝士排骨都做得蠻有模有樣,因對調味和選材的用心,而在眼裡和口中都滿躍活力。

旭峰柳州螺螄粉

人均:11

地址:沙坪壩區三峽廣場時代星空14-7(塞博數碼廣場樓上)

漫散臭氣的螺螄粉,近些年在渝城意外泛起流行,可林立的店間真正怡口的滋味終究難覓。

酸,一種最能刺激味覺、嗅覺的味兒,由酸物質所解離出的氫離子,輕易的便將味蕾給撩撥起,而這一切都被他家的螺螄粉給展現得淋漓,就我個人感受而言這家旭峰螺螄粉味道算不錯的了。

雷家老農民酸辣粉

人均:10

地址:沙坪壩區三峽廣場渝碚路32號附23號(藍天歌劇院附近)

重慶的美食似乎總有種奇妙的共性,要麼在偏街陋巷深藏,要麼就在人群絡繹的商圈裡傲立,而這雷家老農民酸辣粉正是那傲立商圈的代表之一。

酥香的炸醬、花生粒伴以香菜、蔥花裝點起他家酸辣粉妙味的外衣。再用筷子將滑爽有勁的紅薯粉挑起,鼻腔口中瞬間就滿被迷人的酸辣氣息氤氳,恍惚里只留不忍止箸的思緒。

留香排骨

人均:15

地址:沙坪壩區三峽廣場步行街華宇廣場107號404車站旁

開了多年的家街邊小店,卻總能留住人們味蕾的想念,在三峽廣場林立的食肆間獨佔一片天地。

他家的排骨表象的濃香之外,更是外酥里嫩的意義極為福有誠意的演繹,自然在一時的熱賣之餘,更將獨到的香氣留藏人們心裡,從而不斷的匯成新嘗和復嚼的絡繹。

❹ 三峽大壩有什麼小吃價格怎麼樣

本期導讀:三峽大壩有什麼小吃,價格怎麼樣了?

❺ 三門峽有什麼特色的美食

三門峽的特色美食有:

  1. 三門峽美食之大刀面

    大刀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面的刀大的出奇,此刀長3尺,寬5寸,形如鍘刀。先將面擀成一尺多寬的麵皮,然後折疊成十餘層,放在大刀下,切成寬細不同的面條。吃時佐以澆頭、配菜,酸辣可口。

  2. 三門峽美食之觀音堂牛肉

    觀音堂牛肉此菜的製作過程頗為繁復:先將牛肉腌制好,再放入大鍋內煮沸,邊煮邊加入適量的茴香、丁香、白芷、姜、蒜、辣椒等。成品色澤鮮艷,醬香濃郁,鹹味適度,肉嫩可口。

  3. 三門峽美食之脂油燒餅

    脂油燒餅外觀為扁圓形,旋紋相套,焦黃明亮,每層薄如紙。吃來外酥內軟,濃香撲鼻。

  4. 三門峽美食之糟蛋

    陝州糟蛋採用雞蛋和黃酒酒糟加工釀制而成。傳說是晚清時浙江紹興一個釀酒師傅把這種工藝傳到了陝州。它用料嚴格,工藝講究,成品蛋蛋心呈紅黃色細膩糊狀,無硬心,有蛋香、脂香、酒香等多種香味,味悠長可口,風味獨特。成品蛋宜存放於清涼處,隨吃隨撈,食時去殼,加香油少許,是豫西有名的風味食品。

  5. 三門峽美食之麻花

    三門峽麻花源於陝縣大營麻花。相傳很久以前,大營一帶毒蠍橫行,人們為了詛咒,每年陰歷二月二,家家戶戶把和好的面拉成長條,扭作毒蠍尾狀,油炸後吃掉,稱之為"咬蠍尾",久而久之,這種"蠍尾"就演變成今天的麻花。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可分為軟、硬兩種。初期,大營製作的麻花全屬"軟面型"。十九世紀中葉,大營村又創制了"硬面"麻花。解放後,大營麻花經三門峽市飲食服務公司廚師蔡天貴改進,製作技術和配料工藝大為提高,形成獨具一格的"三門峽麻花"。這種麻花長尺許,色澤柿紅透亮,有稜角,香甜可口,黃焦酥脆,久放而不幹,營養價值較高;1960年,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品嘗後風趣地說:"這麻花沒有牙的人也可以吃澳!

  6. 三門峽美食之石子饃

    石子饃又稱石子燒餅。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墊底烙熟而得名,其歷史源遠流長,兼有原始的製作方法,是靈寶、盧氏的一種別有風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麵粉、豬油、小油(植物油)、食鹽、大料、花椒、蔥等。石子燒餅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後層次分明,外酥內軟,咸香可口,經久耐貯。

❻ 萬州特產美食萬州烤魚,歷代三峽人的美味記憶

萬州以「萬川畢匯」、「萬商畢集」而得名。長江灌溉了兩岸土地,哺育了兩岸人民。長江之畔,璀璨萬州,作為長江上游的重要城市萬州自古以來就以漁獵為生。根據《重慶市萬州區志》記載:商周時期的萬州中壩子遺址,位於萬州區小周鎮塗家村一組,灰坑出土大量魚骨、木炭等。這應該是萬州烤魚目前最早最詳細的一次記載。

萬州烤魚,香味濃郁、湯色紅亮、辣而不燥、外皮香脆、肉質鮮嫩, 具有獨特的焦香味和濃郁的料香味。成菜帶酒精爐或者帶火的木炭底座上桌,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食客吃完主料後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繼續涮食蔬菜、面條等,風味獨特且極具性價比,更是將萬州人的這種熱情火辣表現得淋淋盡致。

在長江三峽千百年飲食文化的進化中,萬州烤魚不斷改良,引領了現代烤魚新時尚。萬州烤魚將腌、烤、燉三種烹飪方法有機結合,前期殺魚之後經過短暫的腌制,開始上火猛烤,讓魚肉外焦里嫩,最後再澆上炒好的料頭用文火慢燉,使其充分吸收澆頭的各種香味,吃起來讓魚肉口味極具層次感。這種製作方式採用獨特秘方又結合了重慶火鍋的用料精華,調制出麻辣、醬香、泡椒、椒香、蔥香、尖椒味、蚝油味、香辣味、豉汁味、鮑汁味共十餘種口味,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隨著三峽移民的外遷及城市的發展,更多的萬州人將萬州烤魚帶到了全國,衍生了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比如諸葛烤魚,當然隨著當代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目前市面上已經擁有大量的萬州烤魚調料出售,如果你對萬州烤魚比較感興趣,不妨小試一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