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冀州好吃的地方
在外久了,最想吃的就是家鄉的燜餅,魂牽夢繞,但是在這里連燜餅的名字都沒人知道,無奈只好找些文字自己解解饞吧。
冀州燜餅,有著它悠久的歷史淵源,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鮮為人知的故事,至今流傳於世。
《 冀縣志》載: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燜餅的習俗,象徵著「烙干大田不生蟲」。短短十幾個字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反映了冀州人在農耕社會時期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企盼。
據考證燜餅在明朝時源於冀州。到清末,在京津等地經商的冀州人形成了「銀行幫」、「五金幫」、「雜貨幫」等幾大商業群體。在這種背景下,一些由冀州人在京津等地開辦的「冀州館」都有「冀州燜餅」這種地方特色主食,以招攬家鄉客人。這樣,「冀州燜餅」漸漸地有了名氣。
製做傳統的冀州燜餅需有一個特製的鐵鍋,厚5到8cm,頭盔狀,重20餘斤。這種鐵鍋傳熱穩定而均勻,湯易吃進去而不粘鍋,而一般的炒勺則達不到這種功效。所用餅條也需特殊烙制,俗稱「包袱餅」,不超過3層,要擀薄烙熟,手工切條,精細均勻。製作工藝講究「老湯香油,先炒後燜,蓋鍋回味,翻勺出鍋」。老湯是指在後鍋灶上用排骨和雞骨混合熬制的高湯。湯和餅條的比例也有嚴格要求。一般是一斤餅,3兩湯。火候也挺關鍵,要大火炒,文火燜。時間過長,則餅條發干;過短,則顯得粘軟,均影響口味。按照傳統工藝製作的冀州燜餅色澤黃亮,筋道松軟,不粘不連,滋味香醇。燜餅的種類很多,有素燜、肉燜(肥肉為大炒燜、瘦肉為小炒燜)、黃菜燜餅(即雞蛋燜餅)、鴛鴦燜餅(一盤中有兩個花樣)等幾種。
冀州燜餅不但有獨特的風味,而且在數百年的傳承過程中,還演繹出許多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劉立平(1889——1963)是冀州傅官村人,能做拿手的冀州燜餅和滿漢全席。民國初年,他在商業重鎮碼頭李的萬興樓掌灶。每年廟會時,京劇名角「四大須生之一」的奚嘯伯都要到碼頭李來唱戲。他喜歡吃劉立平做的燜餅和炒菜。一次因天下大雨,伙計沒到萬興樓去訂飯,就近從一個飯館訂了些端上來。奚嘯伯一嘗,放下筷子,臉色一變道:「怎麼不是那味了?這一定不是萬興樓劉立平做的!」說著就要把飯菜撤下,後來在眾人的勸說下才勉強吃了些。由此可見,奚嘯伯對傳統冀州燜餅的欣賞。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冀州的發展,來自俄羅斯、美國、日本、以色列等21個國家的客商都吃過冀州燜餅,對這一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食品均贊不絕口。一百多年來,冀州燜餅融入祖國飲食文化大家庭並不斷演變,逐漸由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飲食演變為一種流行范圍廣泛的大眾化食品。
Ⅱ 衡水讓你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麼
衡水讓人最難忘的 美食
1.巨鹿香腸
巨鹿香腸,是衡水境內桃城區河沿鎮巨鹿村一種非常有名的特色 美食 。當地的巨鹿香腸有三個品種,一種是純瘦肉,一種是80%瘦肉,另一種則是80%肥肉。因製作工藝非常嚴格,製作時先選標准條脊肉或豬後座肉,清洗後切成中塊,再用切肉機切成小方丁。用花椒、大料、丁香等十八種調味材料粉,加香油、味精、碘鹽腌制十小時左右。之後用適量的澱粉加大骨頭湯調餡。下一道工序就是灌腸了,灌好,捆腸、煮腸,煮九成熟時,撈出來,涼透,冰糖熏制,熏好後呈醬紅色,肉香、材料香,香飄四鄰,誘人食慾。這種 美食 歷史 悠久,多年來深受當地民眾喜愛,一是口感好質量高,二是採用對人體有益的中葯材為佐料,三是四季皆宜,百吃不厭。
2.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是衡水境內武邑縣非常有名的一種特色 美食 。這里所說的扣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而是由當地8個"凈碗"組成,其中有東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丸子、排骨組成碗席,菜品有肥有瘦,有葷有素,肥而不膩,素而可口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一直都能吸引眾多外地遊客前往品嘗。據傳,從宋代開始,武邑縣就有用扣碗設宴的習俗,每逢結婚生子、朋友聚會等大事,都用扣碗招待賓朋。至康熙三十九,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過此地,偶爾嘗之,失聲叫絕,賜名"武邑八大碗",並欽定為宮廷膳食之一。自此,名聲更噪,品嘗者絡繹不絕。
3.冀州燜餅
冀州燜餅,是衡水境內冀州市非常出名的一種 美食 。它有著非常悠久的 歷史 淵源,每年二月二,冀州人都有吃燜餅的習俗,象徵著烙干大田不生蟲的傳統。當地的燜餅製作一直保留著傳統工藝,成品具有色澤黃亮、勁道松軟、不粘不連、滋味醇厚、香氣撲鼻的特點,一直受當地民眾喜愛。據傳,在明朝到清末,在京津等地經商的冀州人形成了銀行幫、五金幫、雜貨幫等幾大商業群體。在這種背景下,一些由冀州人在京津等地開辦的冀州館都有冀州燜餅這種地方特色主食,以招攬家鄉客人,冀州燜餅也漸漸地有了名氣。
4.落鍋燒雞
羅鍋燒雞,原名羅鍋燒雞,是阜城縣王集村的一種特色 美食 。創始人是阜城縣王集村的張運起,他做的燒雞肉爛脫骨,有一種混合而成的獨特的清香,又准斤准兩,很受人們喜愛,在集市上賣得最多最快。改革開放後,"羅鍋燒雞"恢復製作,規模和影響日益擴大。1992年,第二代傳人張子傑(張運起之子)和妻子李俊珍為燒雞產品注冊時,為尊重老人,便將自家製作的燒雞注冊為"落鍋燒雞"。現在許多阜城人都把"落鍋燒雞"作為一種家鄉特產饋贈親友。來衡水市的外地客人也在品嘗後買幾只回去,作為禮品送給親友。
5.冀州曹記驢肉
冀州曹記驢肉,是衡水境內冀州區的一種傳統 美食 ,至今已有二百餘年 歷史 。曹記驢肉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以新鮮優質驢肉為原料,配以多種名貴香料,然後放進鍋里慢火煮十幾小時而成。食用時搭配一些特製蘸料,口感富含蛋白,酥爛易嚼,味道鮮美,一直都遠近聞名。據傳,冀州曹記驢肉發端於咸豐年間北京鮮魚口,曹記驢肉傳到第三代曹建功時,他通過 探索 ,加入數味中葯,除去了驢肉性中的寒涼,做得肉質酥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醇厚、咸香可口,食後對身體有滋補功效。三十年代中期,他二子曹福堂和三子曹立海去天津發展,開了一家冀州榮祥曹記飯店,主營曹記驢肉、冀州燜餅和炒菜,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冀州曹記驢肉載譽津門,名播全國。
6.衡水湖全魚宴
衡水湖全魚宴,是衡水境內一種非常有名的特色 美食 。衡水湖全魚宴主要以魚為主要原料製作成的多道菜品,其中部分魚菜是吃魚不見魚。主要採用了多種刀工和烹調方法,從造型到口味、色調都不相同。還有因材施藝,物盡其用。以炒魚片兒為例,主要是用魚背,這里肉肥而嫩,魚頭則做魚湯了,成為名副其實的一魚兩做。當地最擅長的烹飪方式就是講究原汁原味,以烹制鮮活見長,原料豐富,口味清淡。
Ⅲ 河北省有什麼特色美食、旅遊景點
雖然我不是河北人,但大學舍友還有幾個朋友都有河北的,耳聞目染,之前經常去河北旅遊,對河北的美食景點是再熟悉不過了。接下來,就讓我來淺淺介紹我經歷過的河北美食和景點。
驢肉火燒
常聽到一句俗語「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來到河北遊玩,怎麼可以不品嘗一下河北非常出名的驢肉火燒呢?河北的驢肉火燒以河北河間驢肉火燒最是出名,而且味道最為正宗。經典的河間驢肉火燒外焦里嫩,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非常美味,已經成為大眾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Ⅳ 冀州好吃的地方
1燜餅,冀新賓館
2拌面,冀州中學
3餅卷,佳樂園
補充:冀中的拌面很好吃的,只是高3下課太晚,很難搶上
Ⅳ 衡水特色美食哪家好吃
衡水湖烤鴨蛋
吉美超市有賣
京南湖牌的比較好吃
勝利路商貿城北出口有京南湖烤鴨蛋專賣店
不是廣告我買過幾次了覺得味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