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庵埠有什麼好吃的飯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庵埠有什麼好吃的飯

發布時間: 2023-02-24 15:25:36

㈠ 同志們,有誰知道潮汕特產有哪些

潮州工夫茶
工夫茶是潮汕一帶品茶的一種風尚,以其獨特、精細而聞名。所謂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時必須很「工夫」(精細的意思)。
工夫茶的基本特徵,可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用小壺、小杯沖沏烏龍茶。茶壺茶杯小不但可以使茶香不渙散,而且也是因為喝工夫茶往往不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消遣、享受和作為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在當地茶自古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這一點外地人不知道往往很難理解,總怪異喝水幹嘛不用大一點的杯子。
汕頭牛肉
牛肉丸作為著名的潮汕小食,在汕頭已有近百年歷史,牛肉丸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是有點嚼頭。
潮州砂鍋粥
廣東的「潮州粥」向來頗有名氣,潮州人不僅重視吃粥,而且連煮飯時也喜歡多放水,據說飯熱後撈起飯粒留下米湯,這米湯可以作飯後飲料或其他用途,延續了慳省又講營養的好習慣。潮州粥煲煮時間通常在20分鍾左右,分為白粥和鹹粥兩大類。對於住家最大的一個好處,莫過於煲煮簡單快捷。
潮州手錘牛肉丸
牛肉丸作為著名的潮州小食,在潮州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是有點嚼頭。
潮陽鹹粥
潮汕鹹粥除了潮州砂鍋粥還有潮陽泡粥。因為潮汕地區是沿海一帶的地方,所以海鮮豐富,連煮粥的時候都以海鮮為原材料,在加入潮州菜的獨特配料,風格獨樹一幟,在各地都頗受歡迎。
普寧豆乾
民俗小吃。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摻以薯粉、石膏、鹵水製成的豆製品。製作工序是:磨漿、除渣、煮漿、配膏、試粉、摻膏粉、拌和定鹵、包塊、壓塊、煮熟,有的煮熟後還用梔子上色。特點是外皮柔韌,內肉嫩滑。普寧市人烹調豆乾的方法主要有煎、焗、炸等3種。油炸豆乾更是普寧的民俗風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辣椒醋,更覺可口。有僑胞把普寧豆乾的製作工藝帶到國外,經營此項生意。
汕頭橄欖菜
潮汕地區特有的風味小菜,而又以汕頭所產最佳,其精湛的製作工藝可追溯至宋明時代,是名聞遐邇的潮州菜系中一身材奇葩。
為潮汕人喜啖之物,亦為佳節款待賓客這要物。潮汕芥菜,葉豐腴多汁,色澤淡綠柔和,味微甘清新,為醬菜主要原料,經加工製作後具「清、鮮、爽、嫩、滑」等特點。
饒平菜脯
菜脯,即蘿卜干。因蘿卜在潮汕俗稱「菜頭」,故稱「菜脯」,是潮汕地區的特產之一。產於廣東省饒平縣高堂鎮的菜脯更以其色澤黃珀鮮艷,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點而著稱,深受群眾喜愛。
潮安腐乳餅
聞名遐邇的潮州小食腐乳餅,沒嘗過的不能算真正吃過潮菜!
汕頭牛肉脯
菜品口感極佳
色澤棕紅,食而不膩,別有風味。
普寧竹蔗
普寧竹蔗是指著名的洪陽竹蔗,盛產於普寧洪陽地區,歷史悠久,後來擴種到南溪和廣太地區。普寧竹蔗其皮薄,色嫩綠,肉質酥嫩,汁多渣少,清甜爽口,榨汁飲味極佳,咀嚼之味尤雋永。常食能清熱潤燥,下氣生津,為果蔗珍品
洪陽蕉柑
蕉柑為全國推廣的10個柑桔優良品種之一。普寧洪陽鎮是蕉柑的主要產地,栽培柑桔成員國史修久,《潮州志》記載:「寶鏡院柑苗以其成活率高而聞名潮州」。洪陽盛產的蕉柑具有清甜、多汁、少核、個大的特點,被譽為「潮果皇後」,載譽國內外。今洪陽鎮有蕉柑生產基地2.2萬畝,年產量2.1萬噸。南溪蕉柑遠近聞名,產量高、柑果大、色艷紅、肉柔嫩、少核、味較清甜,保鮮期長。1953年,蘇聯專家慕名來此參觀並訂貨。年產量達2萬噸,除銷國內各省市區外,還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年出口6000噸。
普寧豆醬
洪陽鎮生產豆醬有150多年的歷史,選用黃豆、麵粉、食鹽為原料,經過發酵、曬制、蒸氣殺菌等生產流程製作而成。產品呈金黃色,富含蛋白質、氨基酸、還原糖,香甜可口,是調味佳品。今洪陽醬油廠年產豆醬150噸,其中「培峰寶塔牌」豆醬1987年獲廣東省工業協會、食品協會聯合舉行的醬料行業產品質量評比優秀獎。產品銷往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汕頭烙餅
汕頭烙餅是以豬油調制的酥皮包上餡心而成。按餡心的 不同,潮式月餅 主要分為四種:以糖冬瓜、白膘丁為主料的稱為水晶烙餅;以綠豆豬油作主 料的稱為綠豆沙烙餅,以紅豆沙加明礬和豬油為主料的稱為烏豆沙烙餅;以水晶和烏豆沙同 作餡心的,稱為雙烹烙餅。
揭西機粽
機粽並不是用機器生產的粽子,而是另一種食品的名稱。它和製作甜(米反)的程序一樣,所不同者,甜(米反)是用糯米粉末混和糖製成,而機粽則是用糯米粉末混合蘇打製成。因為機粽沒有加糖,所在吃時一定要蘸糖。
揭西菜糕
產於揭西縣城河婆一帶。
普寧面線
面線,又稱面條。是普寧特有的食品之一,用麥面加適量食鹽揉成面團,捏扯成線狀,晾曬干後,蒸熟成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和海內外僑胞所喜愛。歷史悠久,相傳不止。
五經富薑糖
揭西縣五經富鎮,以其悠久的生產薑糖之歷史,在潮汕聲名遠播。
五經富薑糖以本地所產的優質生薑為主要原料。產品色澤金黃,甜辣爽口,具溫胃舒氣之功效,深受消費者青睞。早在建國前,就大量銷往海外。
棉湖瓜丁
棉湖瓜丁揭西棉湖名產,選用優質冬瓜和白砂糖為原料,精製而成,已有數百年生產歷史。棉湖瓜丁吸糖飽滿,外干內潤,潔白晶瑩,酥甜無渣,遐邇聞名,遠銷海外。

潮州粉粿
「潮州粉粿」是一款頗具特色的傳統潮州小食,它名為「粿」,但形卻似雞冠餃形,由於它的皮採用澄麵皮,故蒸熟後晶瑩透明,紅紅綠綠的粿餡分明可見,十分惹人喜愛。
潮陽鱟粿
「潮陽鱟粿」是潮汕地區潮陽一帶地方一款歷史十分悠久的地方小食,不論製法或口味,都具有十分濃郁的地方色彩。 備 註: 「潮陽鱟粿」吃時在鱟粿上面淋上醬料。醬料的調製法是用辣椒醬加上醬油攪拌均勻。
普寧芋頭卷
普寧芋頭卷的製法,和普寧菜頭卷的製法大同小異,同樣是取本地產的,澱粉含量高的優質芋頭,去皮洗凈,切成細絲加入。
大長隴南糖
為普寧大長隴陳廣泰店創制,該號現衍傳5戶。制時精選花生仁,先用油炸,熟後加白豬肉丁於平盤上,後用麥芽糖、白糖加豬油熬「苷」,澆在花生仁和肉丁上。產品膠軟不粘牙,香甜嫩滑且鬆脆,油而不膩,為潮汕餅食名產之一。
石橋頭鴨暗
潮汕較普遍的叫法,另普寧、潮陽一帶還有「豬腳扣」的叫法!普寧占隴和石橋頭的較好吃哦!請注意是否為這兩地出產的!特註:石橋頭,中國最大的鄉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楊氏最大的聚落之一。
石橋頭豆鳳(花生糕)
相比於大長隴南糖,同為潮汕名產的石橋頭豆鳳名氣要小一點,但只有親自到石橋頭購上一盒正宗豆鳳品嘗一番才知道它的獨特魅力所在,其雖無大長隴南糖那般香甜之完美結合。但經石橋頭的特產花生與當地優質名產蔗糖(即普寧糖廠)加之那祖傳秘方的精心調配而成的豆鳳絕對絕對稱得上極品,口感:飽和松軟,味道:香甜雜韻,配上當地的花生漿,相信誰都難以抗拒。
澄海豬頭粽
澄海風味獨特的小吃很多,但最為出名的莫過於豬頭粽。老山合豬頭棕因其製法精巧、奇香獨特、耐人尋味而著稱於世,是澄城城北黃氏垂裕堂第10世黃欽山所創制,肇店於澄城樹仔腳火燒橋頭,注冊商標為「老山合」牌,飲譽8代共200餘載。
里湖涼果
里湖鎮涼果生產有悠久的歷史。其涼果遠銷世界各地,自是遐邇聞名。
烏橄欖
作膳食咸料。南陽鄉大高田、大嶺下、永蘭等管理區為生產地,年產烏橄欖700噸。南陽鄉的烏橄欖具有果大肉厚、味香油濃等特點,其中的「車心欖」、「油欖」、「棗干欖」為珍稀的優良品種。
普寧南糖
這是大長隴的名優特產哦,請認准正宗大長隴南糖,特註:大長隴。
饒平寶斗餅
饒平縣城黃岡鎮生產一種餅食叫寶斗餅,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一個餅種,八角四方,如賭具寶斗,故名。它的用料,非常精美、講究,以豬油或豆油混和精麵粉作餅皮,餅餡用綠豆豆泥(砂)加油、白糖、白內丁、冬瓜丁、蔥珠油和冰片,搗勻後裝進瓮里密封冷藏,存放一段時間後才取用。這種寶斗餅,吃起來松軟、清甜、涼爽,不粘牙,不油膩,非常可口,一直暢銷國內外。
仙門城束沙
這是潮陽仙城(現為潮南屬鎮)的名優特產,特註:仙城,一個很有意思的潮汕小鎮,有機會可以去那裡遊玩一下)
文光豆仁邦
潮陽陳店(現為潮南屬鎮)的名優特產!特註:陳店,中國內衣名鎮
流沙拉幫酥
普寧流沙老字型大小!特註:流沙!潮汕第一鎮,就不介紹了,不認識流沙的潮汕人不能算真正的潮汕人
橋柱柿餅
普寧橋柱百年名優特產!柿餅全國哪裡都有,但潮汕的絕對製成一家特色!特註:橋柱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能人可謂遍天下,有興趣可了解一下)
橋柱柚皮餅
普寧橋柱百年名優獨制特產,種類多,其色香味俱全,同時喜歡水果和干糧的人會喜歡上它的。
饒平山棗糕
潮汕冷盤,歷來飲譽中外。饒平山棗糕別具一格,它以野生山棗肉為原料,含有多種維生素,肉質柔潤,酸甜適口,是潮汕涼果中的佼佼者,更是著名的綠色食品。
占隴糯米硬糕
普寧占隴鎮西社名優特產,特註:西社現分為十來個小村,是中國黃姓最大的聚落之一。
南徑粉香糕
普寧南徑,特註:南徑,潮汕最大的農產品集散地之一。
明糖
潮陽貴嶼的比較好吃吧,特註:貴嶼鎮,相當出名的一個鎮,上過央視、鳳凰、廣東衛視...至於什麼原因自己查一下吧!
司馬蛋黃派
來自潮陽司馬浦(現為潮南屬鎮),其實蛋黃派是從潮汕傳出去並改進的包點,可早已被人淡忘了,知道「三輝」蛋黃派嗎?支持一下吧,這是潮汕的食品公司,地點就在蛋黃派發源地:汕頭司馬浦
隆江綠豆沙餅
產自惠來隆江,又名神仙眷侶餅,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其用料精細,製作講究,以其酥皮清晰多層、入口即融、餡心冰甜而聞名。相信全國沒有哪種綠豆餅可以向它叫板,特註:隆江,潮汕重鎮,特產很多的哦
潮安九制陳皮
潮安庵埠名產,相信你一定知道!特註:庵埠,號稱中國食品之都,中國包裝第一鎮稱號,有九制陳皮、佳寶、汾煌、雅士利、康輝、威土雅、長江印刷等著名企業
靖海豆(米咠)
惠來靖海名產,特註:靖海,曾是風雲之地,不知有多少潮人從這里下南洋的...別稱:象城)
新亨鴨母捻
揭陽新亨特產,特註:新亨,揭陽日報不時常追捧它們老揭陽縣的那幾個鎮嗎,這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說實話,新亨出了不少讀書人
揭陽乒乓粿
產自揭陽榕城,特註:榕城,潮汕水上小鎮,十足的江南氣息
澄海菜頭粿
澄海鳳翔和蓮上的都不錯
萊蕪紫菜
原野生於澄海萊蕪島周圍水中石頭之上,尤以東嶼居多。菜葉墨綠,薄細,柔韌。曬干後色澤深紫,透亮,無沙。吃用柔脆適中,味道清甜鮮口,營養豐富,富有含蛋白質,碘及多種維生素,無膽固醇,有抗癌功能。

㈡ 到了潮汕,都有哪些絕不能錯過的特色美食

我2004年去汕頭,2006年離開,最不能忘記就是粿條,這是最平常的吃食,但距離過去越來越遠,現在回憶過去,更加想念這些平常的食物。

我生在北方,長在北方,口味比較重。來到汕頭,第一次吃粿條的時候,覺得味道淡淡的,並不是太好吃。和北方的面條差不多粗細,但對面條有嚼勁。湯透亮,面上撒一層香菜。不知放了什麼佐料,湯很鮮。

店裡伙計看見我們,慌忙出來應酬。把我們讓到一張桌子上,不一會兒,就端來了兩盤腸粉。吃了一口,細膩鮮嫩,這是那個早晨給我的最大饋贈。

現在已經離開汕頭十多年了,我很想念那個地方的美食。我什麼時候才能再回到那兒呢?

㈢ 揭陽市炮台鎮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小吃推薦最好能附上地址,會給採納的。

1.新寨門冰室什錦刨冰(涵華西路2號)

2.七千五粿汁(涵華路541號)

3.豬腸漲糯米(涵華路40號東南80米)




6.雞蛋餅、韭菜粿(中興路路邊無名流動小攤販,會因為避城管在附近巷子到處躲)

7.庵埠牛肉丸(炮台綜合市場內肉丸場35-36號)

暫時想到這么多,歡迎大家來補充~

㈣ 潮汕十大小吃有哪些

春餅、鴛鴦膏蟹、蚝烙、清湯蟹丸、蚝烙、腸粉、牛肉粿、牛肉丸、砂鍋粥、鹹水粿。

蚝烙:蚝烙是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小吃,歷史十分悠久。蚝烙,鮮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軟。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這種蚝烙,是用地瓜粉溶於水,拌蔥珠,在一個平底的鐵鍋上煎,加上海蠣,再下蛋花,取起蘸魚露吃。

㈤ 有誰知道潮州庵埠好口味飯店在哪

在聲樂大酒店隔壁。小天使背後

㈥ 潮洲特色鵝肉

不過,盡管潮菜烹調大師朱彪初把鹵味排在潮菜食單的首位,但在改革開放之前,由於物資貧乏,鹵鵝只能是過節時的一個符號。直到現在,每逢中秋、春節不少潮汕人在祭奠祖先時,鹵鵝還是必不可少的,今年國慶央視科教頻道推出國慶特別節目《味道》開篇講中秋節習俗時,也依次進行拍攝。 提起汕頭鹵鵝,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人們會扳起手指數:春梅里、花園里、華塢路細弟……日子漸漸好起來之後,蘇南鹵鵝、鷗汀老鵝、浮西老鵝、二八等等鹵水老鵝店成為了本地的知名品牌。從十幾年前開始,外砂橋頭的鵝肉面(吃鵝肉和面湯)成為汕頭老饕常去關顧的場所。而後,澄海區花園酒店北側泰安路附近的鵝肉飯(也就是米飯配鵝肉,並非庵埠市場的那鵝肉炒飯)一條街的崛起,竟也把鹵新鵝引向潮流。再到近幾年,外砂蓬發路的烏弟鵝肉面(也是吃鵝肉和面湯,那湯面有特點,是用沸騰的上湯沖泡生豬肉碎,味道鮮美)成為許多美食愛好者等常去的據點。烏弟鵝肉麵店的鵝肉選料新鮮,都是鵝齡適中的活鵝,據說鵝是店家自己宰殺的,拔毛沒有用瀝青或者松香,而且宰殺完馬上入鹵,加之鹵水鹹淡適宜,採用傳統的燒柴大鼎鹵,所以肉嫩而鮮甜。 潮汕鹵味和其他地方的鹵水不同之處是加入南姜,它除了強烈的姜味,還具有肉桂、丁香和胡椒的香味特徵,常被認為是潮汕鹵味的獨門配料。每家潮汕鹵鵝的配方大同小異的,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由八角、桂皮、花椒、小茴、砂仁、香葉、丁香、草果、甘草、羅漢果、冰糖等組成的香料包;二是投放蒜頭、南姜、芫荽頭、香茅、蔥頭等鮮配料;三是加入生抽、老抽、精鹽、料酒、豬油或五花肉。鹵水冷卻了之後,把上面的鵝油取出留用,鵝油下的淡鹵取出倒掉,下層的濃鹵留用,鍋底的殘渣清除干凈,第二次鹵的時候把鵝油和濃鹵加入,同時放進上述香料包等三類配料。常有不懂之人講什麼「老鹵缽」出來的鵝肉多麼好吃,那是瞎扯的,二八粗菜館的林老闆說,鹵湯每次都要處理的,就算是鹵老鵝,鵝油不夠的話還要加入嫩鵝的鵝油。 潮汕鹵鵝有八珍之說,指的是鵝肝、鵝頭、鵝翅、鵝掌、鵝肉、鵝胗、鵝腸和鵝血。這八珍用八個海碗裝起,擺到餐桌上,煞是震撼。至於除了燒鵝、鹵鵝之外,鵝的烹飪還有鹵水火鍋、炒鵝肉片和黑椒鐵板鵝肉等,不過這些烹飪方法都比較小眾。 潮汕鹵鵝可以和香港、珠三角的燒鵝並列為鵝的兩大主流烹飪方法,還得益於此地擁有「鵝王」之稱的優秀鵝種「獅頭鵝」,這是當今世界上形體最大的鵝種。獅頭鵝原產於潮州市饒平縣浮濱鄉溪樓村。這浮濱可以說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古人有性博士張競生,當今有潮汕美食文化首要傳播者張新民先生,可謂食色性也。更重要的是,浮濱是潮汕地區先秦文化的重要發掘地之一,這個地區古老的文明在這里可以找到印證。這一切,都給獅頭鵝、鹵鵝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㈦ 潮州庵埠的鵝飯製作方法

准備時間:35分鍾

烹飪時間:60分鍾

特色:

遠遠地就能聞到它的香味,誘惑程度絕對達到了五星級!端上桌來,油光滑亮的燒鵝肉散發著濃郁的香味,每個人都會埋頭大吃一氣,直吃到滿嘴流油、肚子溜圓才罷休!

用料:

鵝仔1隻

薑末10g

蒜蓉20g

蔥末30g

鹽1茶匙(5g)

白糖2湯匙(30g)

料酒1湯匙(15ml)

玫瑰露酒2茶匙(10ml)

雞精1茶匙(5g)

五香粉1茶匙(5g)

蜂蜜2茶匙(10ml)

白醋 少許

肉骨湯2茶匙(10ml)

米飯適量

做法:

1. 將鵝仔處理干凈,用薑末、蒜蓉、蔥末、鹽、白糖、料酒、玫瑰露酒、雞精、五香粉與肉骨湯攪拌均勻,製成調味汁,將鵝腌制30分鍾。

2. 用蜂蜜、白醋調成的脆皮水均勻地塗滿鵝表皮,烤箱預熱至230℃,烤制35分鍾,然後改用180℃烤至表皮酥脆(約10~15分鍾)。

3. 將烤好的鵝用刀劈開,然後剁成整齊的小塊,鋪在米飯上即可。喜歡的話還可用高湯焯些青菜一起吃,葷素搭配,味道更佳。

小貼士:

給鵝身上刷脆皮水的時候,要刷得均勻,否則鵝烤出來後表皮色澤會不一致。烤的過程中再刷上幾遍香油,鵝的表皮會更加光滑油亮。

㈧ 潮州有什麼好吃的要有地址

早餐午餐的:
牌坊街腸粉,牌坊街與昌黎路交界處
鎮記牛雜,西湖公園正門斜對面
鹹水粿,開元路綿德小學附近
西馬路小吃。
晚餐的:
宮塘牛肉火鍋,得跑去宮塘縣,那邊的牛肉火鍋最出名
不然南較路烤肉也行
晚上南較路一大堆吃的
夜宵的:
明記腸粉,新安街
老湖沙茶粿,義安路
蓮華素菜館,開元寺對面。午晚餐都有。

潮州好吃的應該得按時間段分,因為有的做到中午就沒了,有的做到晚上就沒了。
小吃太多太多了,你有什麼特別想吃的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