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素餡餃子都有哪些你吃過哪些
1、素餃子餡有胡蘿卜餃,白菜香菇餃,白菜胡蘿卜餃,西葫蘆餡,芹菜餡,酸菜餡等。
2、據中外營養學家、醫學家研究:餃子的總體營養成分搭配合理,人們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糖類等各種營養成分齊全,餃子餡中的豬肉或雞肉、羊肉、海鮮等富含優質蛋白、青菜富含多種營養素。
3、做餃子皮的麵粉含有澱粉、纖維素、糖等;常吃餃子有利於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的最佳標准。
4、隨著時代的進步在現代的餃子餡裡面肉類已不再是絕對的主角,加入時令蔬菜還能展現餃子的另類風情,經過一千多年的改良與發展後傳統的餃子餡料已有很多新奇的做法:如,泡菜與油豆腐、以及芥末與海鮮及咖喱與豬肉的餃子餡料,還有體貼的為素食主義者搭配的餡料,也還有新潮的可選擇蕃茄、荸芥等做主餡,吃起來口感爽脆又營養。
㈡ 餃子素餡有哪些好吃
看個人口味,每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比較常見的餃子素餡有:鮮香豆腐餡、白菜豆腐餡、圓白菜胡蘿卜餡、酸菜餡、白菜胡蘿卜餡、馬蹄餡、素三鮮餡、青瓜餡等。
餃子素餡有哪些好吃
青瓜、胡蘿卜、豆腐、木耳、娃娃菜、韭菜、香菇、西葫蘆等是比較常見的素餡餃子原材料。
如果是使用水分比較多的食材,比如青瓜、西葫蘆等,應該擠掉一部分水分。
餃子需要的調料一般包括食鹽、醬油、食用油等,青瓜、香菇、木耳等食材一般是切成丁或刨成絲。
㈢ 十種最好吃的素餡餃子
十種最好吃的素餡餃子如下:
1、韭菜素餃子餡。
㈣ 素餡餃子有哪些餡好吃
韭菜餡餃子、香菇木耳餡餃子、萵苣素水餃、西葫蘆素水餃、韭菜豆腐餃子、土豆素餡餃子等。
1、韭菜餡餃子:是一道由韭菜、太白粉等材料製作而成的美食,口味鮮美,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2、香菇木耳餡餃子:是以木耳、香菇、餃子皮、鹽、醋、白糖為主料的菜品。
3、萵苣素餃子:以萵苣為主料的水餃,口感爽脆。
4、西葫蘆素餃子:西葫蘆果實呈圓筒形,肉質嫩滑,用作水餃別有一番風味。
5、土豆素餡餃子:土豆餃子是由土豆、麵粉等食材製作而成的一道美食。
餃子:
源於中國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漢族傳統麵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由東漢南陽涅陽(今河南南陽鄧州)人張仲景發明,最初作為葯用。餃子又稱水餃,深受中國人民喜愛,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諺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雞蛋步或米粉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咸;制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又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㈤ 什麼餡的素餃子好吃
韭菜雞蛋餡餃子,香菇雞蛋木耳餡餃子,萵苣素水餃,西葫蘆素水餃,韭菜豆腐餃子等。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素餡餃子都有韭菜雞蛋餡餃子,香菇雞蛋木耳餡餃子,萵苣素水餃,西葫蘆素水餃,韭菜豆腐餃子等。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食用地區:
世界各地也均有食用。
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雞蛋步或米粉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咸;制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又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餃子的製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
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沈陽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鍾水餃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
餃子現在已經成為了北方人不可或缺的過年食品。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紅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紅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吃到錢幣則是財源不斷。
㈥ 素餡餃子的餡有哪些最好吃 素餡餃子推薦及做法
1、韭菜餃子餡
食材:韭菜300公克,鹽1/4大匙。
(1)將韭菜洗凈並切末,放入盛器後加入鹽拌勻。
(2)將做法1靜置20-30分鍾,等其略出鹽水汁後再將菜餡的水分稍微壓干即可。
2、大白菜餃子餡
食材:大白菜300公克,鹽1/4大匙。
(1)將大白菜洗凈並切末,放入盛器後加入鹽拌勻。
(2) 將做法1靜置20-30分鍾,等其略出鹽水汁後再將菜餡的水分稍微壓干即可。
3、油豆腐荸薺餃子餡
食材:荸薺15粒,油豆腐1塊,芹菜1根,鹽2小匙,糖2/3大匙,香油1/2大匙,白鬍椒粉1大匙。
(1)將荸薺洗凈並切成末狀,將汁瀝干;油豆腐切細丁;芹菜連葉切成細末備用。
(2)將荸薺末、油豆腐細丁、芹菜末與調味料一起放入容器內攪拌均勻即可。
4、蔥餡餃子
食材:蔥300公克,鹽1/4大匙。
(1)將蔥洗凈並切末,放入盛器後加入鹽拌勻。
(2)將做法1靜置20-30分鍾,等其略出鹽水汁後再將菜餡的水分稍微壓干即可。
5、紅豆泥餃子餡
食材:紅豆1杯,糖1/2杯
(1)將紅豆洗凈備用。
(2)取鍋加水蓋過紅豆,放入電鍋蒸1~1.5小時至紅豆熟爛後,加入砂糖煮溶收干後拌成泥狀即可。
6、椰子毛豆餃子餡
食材:毛豆仁2大匙,椰子粉1杯,蛋1個,糖1又1/2大匙,麵粉1/2大匙。
(1)將毛豆仁汆燙後撈起瀝干備用。
(2)取一容器將椰子粉、全蛋打入稍加攪拌後,將熟毛豆仁及調味料一起放入攪拌均勻即完成椰子豆。
7、水芹菜餃子餡
食材:水芹菜300公克,鹽1/4大匙。
(1)將水芹菜洗凈並切末,放入盛器後加入鹽拌勻。
(2)將作法1靜置20~30分鍾,等其略出鹽水汁後再將菜餡的水分稍微壓干即可。
8、菠菜餃子餡
食材:菠菜、粉絲、雞蛋、麵粉、面醬、醬油、油、鹽、雞粉。
(1)首先是和面,軟面餃子,所以面活得軟一點好吃。
(2)菠菜擇干凈,清洗干凈,下開水鍋焯一下,可以去掉草酸,然後撈出放涼水裡浸泡。
(3)兩個雞蛋打散,加半勺水和少量鹽攪打均勻,下鍋煎成蛋餅,剁碎。
(4)粉絲用開水泡軟,剁碎。
(5)菠菜把水擠干,剁碎,加入面醬、醬油、雞粉以及兩大勺植物油和一大勺香油調拌均勻。
㈦ 最好吃的素餡餃子
最好吃的素餡餃子如下:
01韭菜雞蛋素餡
材料:韭菜、雞蛋、蝦皮、生薑
做法:
1、把韭菜摘掉老葉子,清洗干凈瀝干水分。(韭菜不出水的第1步就是要把韭菜瀝干水分)
2、取一大碗,打入4個雞蛋,稍微多加一點兒鹽打散,之後韭菜裡面就不用放鹽了(加鹽會使韭菜的水分析出)。
3、鍋中燒油,油溫5成熱時倒入雞蛋,用筷子攪拌成顆粒狀,然後舀出晾涼。
4、把韭菜切成細末放入盆中,然後加入一些食用油攪拌均勻,這樣才能防止韭菜出水。
5、生薑切成細末,和雞蛋蝦皮一起剁碎。(如果覺得雞蛋的顆粒太大可以再剁一剁,加入一些蝦皮,餡料會更加的鮮美。)把剁好的雞蛋也放人裝韭菜的盆中,攪拌均勻備用。(也可以在包餃子的時候攪拌均勻)
02青椒雞蛋素餡
材料:青椒、雞蛋、大蔥、熟油、香油、十三香、鹽
做法:
1、選擇微微辣的菜椒,清洗干凈瀝干水分,去籽切碎;
2、取一大碗,打入4個雞蛋,稍微多加一點兒鹽打散;
3、鍋中倒油,油熱之後把雞蛋倒入鍋中先炒成小塊兒待用;
4、大蔥切碎,把雞蛋與大蔥放進青椒碎里。
5、先放入十三香,調勻,接著調入熟油和香油,拌勻,再放鹽,拌勻。鹽要後放,不然就如同韭菜餡兒一樣,會出水。
03韭菜木耳雞蛋素餡兒
食材:韭菜、雞蛋、木耳、食用油、鹽、十三香
做法:
1、將木耳一把泡發,洗凈控水切碎,放入盆中。
2、把韭菜摘掉老葉子,清洗干凈瀝干水分,把韭菜切成細末放入盆中,然後加入一些食用油攪拌均勻,這樣才能防止韭菜出水。
3、取一大碗,打入3個雞蛋,稍微多加一點兒鹽打散,鍋中倒油,油熱之後把雞蛋倒入鍋中先炒成小塊兒,覺得炒不夠碎就再用刀切碎,放涼備用。
4、把處理好的木耳、韭菜和雞蛋混在一起拌勻,包餃子之前放點鹽和十三香調勻就行。
㈧ 十種最好吃的素餡
韭菜素餡、海米韭菜素餡、素三鮮餡、家常素餡、白菜香乾素餡、天津風味的經典素餡、黃瓜素餡、冬瓜素餡、菠菜素餡、香菇韭黃餡。
按照口味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餃子餡。素餡兒的口味絕對不比肉餡兒差。
韭菜素餡:
原料:韭菜半斤,花生油2湯匙,雞蛋三個,木耳一把,鹽1.5匙。准備工作:木耳泡發,韭菜洗凈控水。
做法步驟:泡發的木耳洗凈控水,切碎。韭菜也切碎,加花生油拌勻。雞蛋炒熟炒碎,如果炒的不夠碎就再用刀切切,放涼。把木耳、韭菜和雞蛋放在一起,拌勻,准備包之前放點鹽調勻就行了。
白菜香乾素餃子餡:
原料:白菜300克,香乾200克,鮮香菇150克。調料:食鹽4克,蔥末10克,薑末10克,蚝油10克,香油15克,調餡粉10克。
做法步驟:白菜切碎後先加香油拌勻,再把香乾和鮮香菇切碎,放在白菜里。加蔥末、薑末、蚝油和調餡粉拌勻,包之前加鹽拌勻即成。
天津風味的經典素餃子餡:
原料:香菜100克,干馬齒莧50克,菠菜300克,粉絲100克,油麵筋150克,香乾350克,白菜半棵,乾菜花30克,黑木耳20克。
輔料:芝麻醬100克,紅腐乳3塊,腐乳汁1湯匙,花生油100克,香油25克,精鹽1茶匙,味精1/2茶匙。准備工作:干馬齒莧提前2天泡軟,乾菜花、木耳和粉絲也提前泡軟。
做法步驟:
1、泡軟的馬齒莧、菜花、木耳和粉絲擠凈水,切碎後放入餡料盆里。
2、香菜、菠菜和白菜洗凈剁碎,加花生油拌勻後放入餡料盆。
3、香乾洗凈切碎,油麵筋切碎,蔥姜切末,這些東西也都放入餡料盆。
4、芝麻醬、腐乳、腐乳汁、味精和香油放一起調勻,倒入餡料盆里拌勻,包之前加鹽拌勻即成。
㈨ 素餃子啥餡最好吃
作為一個北方人,我是從小吃著麵食長大的,米飯雖然也吃,但是沒有麵食吃的多,麵食的種類有很多,饅頭,包子,面條,餃子,餛飩,烙饃,油饃等等,數不勝數,但是我最喜歡吃還是餃子,並且是素餡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