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節傳統美食
1、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里,「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一家人圍坐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又有說不完的話,那種溫馨的家庭氣氛才是人們至今仍然珍視餃子的最重要原因。
2、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油角
油角是廣州家常小吃的一種,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鹹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3、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糍粑
糍粑同樣也是春節里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糍粑為春節做准備,其樂融融。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5、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春卷
春卷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6、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煎堆
煎堆華北地區稱麻團,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是中國油炸麵食的一種,由於流行於廣東地區,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7、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年糕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老字型大小以「年糕錢」為名。
㈡ 湖南人的年夜飯都吃什麼
馬上就要新年了,年夜飯是全家人過年最期待的事情。各種山珍海味,滿漢全席,滿滿一大桌,是對這一年辛苦努力的家人表達感激,也是對來年的一種祝福。年夜飯你最期待的是哪一道菜呢?來看看我的年夜飯菜單吧,一個普通的湖南家庭過年都吃什麼,這12道菜有葷有素,有魚有肉,有熱菜有冷盤,湊夠一桌特別美味的年夜飯。
一,火鍋
南方冬天冷,屋子裡沒有暖氣,才一上桌就會冷掉,過年吃火鍋是很多家庭的選擇。火鍋不僅好吃,而且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食材,滿足全家人的口味。因為家裡有小孩,所以過年吃火鍋,這道雞肉排骨燉的高湯火鍋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做法:
排骨剁成小塊,雞肉也剁成小塊,冷水下鍋,加薑片,蔥結,料酒去腥焯水;
焯水後撈出,放進燉鍋或者節省時間的壓力鍋,加薑片和水燉煮
把煮好的湯和肉都倒入火鍋中,加鹽,胡椒粉,雞精調味,加蔥段,香菇,玉米增加鮮味,家裡有臘肉的,可以加幾片臘肉下去煮,這樣火鍋的味道更加豐富,這樣一鍋湯就可以當火鍋邊吃涮。
調料:吃清湯火鍋,調料就更加重要了,准備蒜末,蔥花,小米椒,香菜碎,芝麻醬,生抽,醬油,香醋,腐乳,香油,花椒油,辣椒醬等自由調配即可。這些都是家庭常備的調味品。
搭配火鍋的配菜,可以准備一點青菜,西洋菜和茼蒿都是吃火鍋非常適合的葉子菜,娃娃菜,金針菇,千張絲,葷菜可以准備一點鮮蝦,肥牛卷和肥羊卷等。
二,臘味合蒸
湖南人最愛吃臘肉,新年肯定少不了這道臘味合蒸。我們的臘味有臘肉,臘腸,臘魚,臘鴨和臘雞,一般除了臘魚其他都可以直接蒸著吃。吃臘肉要香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蒸熟吃,這樣的原汁原味才是最好吃的。
做法:把臘肉,臘腸,臘鴨和臘雞都用溫水清洗干凈,再放進鍋中隔水蒸半個小時,蒸好切片擺盤即可。
三,清蒸鱸魚
年年有魚是年夜飯最少不了的一道菜,所有家常普通魚肉個人認為最好吃的還是鱸魚,魚肉鮮嫩不腥,性價比也比價高,可能過年期間會稍微漲點價。這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菜,雖然湖南人愛吃辣,但是這道清蒸魚也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做法:
將新鮮鱸魚處理好之後,背上打上刀花,身上抹一點鹽腌制一會兒,怕腥的可以加一點料酒去腌制;
盤子底部擺上蔥段和薑片,把魚放上去,上面和魚嘴也放一點蔥段薑片去腥
熱水上鍋蒸8-10分鍾,把蒸出來的汁水倒掉,蔥姜挑干凈,再淋上蒸魚豉油
撒上蔥花,我個人還喜歡加一點花椒粒,淋上熱油爆香即可
蒸魚最好是最後上桌,趁熱吃才更鮮美
四,紅燒豬腳
大塊的豬蹄吃起來最有過年的氣氛,軟糯入味,大口吃肉,慶祝著這一年的收獲。這道紅燒豬蹄是我們年夜飯必吃的一道菜。
做法:
將豬蹄砍成塊,冷水下鍋,下薑片,蔥結,料酒,大火煮開,焯水去腥
熱鍋下油,下冰糖炒至融化都,下豬蹄翻炒裹上糖色
加鹽,生抽,老抽,黃豆醬,干辣椒,薑片,八角,香葉翻炒均勻
加熱水煮開後,小火燉煮2個小時,或者用壓力鍋壓20分鍾。
燉好之後大火收汁
五,燉鴨子
小時候過年,家裡吃的肉除了豬肉,雞肉還有鴨肉和鵝肉,現在鵝肉很難吃到了,但是鴨子還是不能少。鴨子的做法有很多,可以做出血鴨,啤酒鴨等,都是下飯菜,但是過年吃鴨子要吃得大氣一點,可以把整隻鴨子燉熟後,再剁成塊,蘸醬吃。
做法:
最好買家養的土鴨,味道更好;處理好洗干凈的鴨子不用剁
熱鍋下油,下薑片,再下整隻鴨子翻炒一下,讓表皮都能過到油
下八角,干沙姜,香葉,干辣椒,加水煮開
在鍋里一直把鴨子燉熟,燉到肉比較軟爛更好吃
燉好之後放涼,剁成小塊,可以直接就著火鍋的蘸料吃
六,珍珠丸子
糯米珍珠丸子又好看又好吃,還能直接當主食。過年少不了這道寓意著團團圓圓的美食。
做法:
八分瘦的肉沫,加蓮藕或者荸薺碎,加鹽,胡椒粉,五香粉,雞精,蔥白,雞蛋,澱粉,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
分三次少量添加蔥姜水,攪打至汁水全部吸收,肉沫上勁可以掛住
提前浸泡一夜的糯米清洗干凈後,用虎口擠出丸子,均勻裹上糯米
熱水上鍋蒸10分鍾左右
㈢ 春天遇見「菜中靈芝」別錯過,炒臘肉特香,常吃不打郎中門前過
導語:春天遇見「菜中靈芝」別錯過,炒臘肉特香,常吃不打郎中門前過
春後,南方市場上的蔬菜多了起來,有脆嫩甜潤的本地白菜,茼蒿,韭菜,紅菜苔, 還有一種南方人春天最愛吃的鹼性菜,第一眼看到這菜時,您覺得像啥?很多人說是野蔥,其實這菜是藠頭, 像蒜像蔥又像韭菜,您那裡有這菜嗎?年前遇到這菜可不要錯過了。
湖南人極愛吃藠頭,不僅在夏末秋初的時候,把它洗凈曬至半脫水,放入冰糖,食鹽,倒入米醋,涼白開,腌制十天左右,泡成酸甜口味糖醋藠頭,還喜歡在中秋左右將其跟水分少辣味足的紅辣椒一起製成剁辣椒,堪稱是下飯菜的首選,不少在外工作的湖南人都極愛吃這菜,經常讓人寄去一解鄉愁。
本地很多鹹菜鋪子中最受歡迎的就要數藠頭了,關於這種鹼性蔬菜,在民間有句老話:餐前飯後吃6個,不打郎中門前過,意指這種蔬菜的豐富營養,藠頭裡面含有蛋白質,糖,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鈣,鐵,磷等多種營養物質,藠頭 號稱是」菜中靈芝「,經常食用可謂是好處多多哦,常吃不打郎中門前過!
天寒地凍的臘月里,藠頭的個頭不算太大個,但其潔白晶瑩,辛香嫩糯,特別是將尾部的翠綠的葉子綁在一起只要3元一斤,白中帶綠誘人得很,一次一把剛剛好,冷天的藠頭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尾部的葉子也可以入菜,用來炒臘肉,堪稱一絕。
湖南人過年少不了吃臘肉,而用藠頭來炒臘肉則特別香,讓人吃了還想吃,每年這個時候很多飯店都會主打這道特色菜,其實它的做法並不復雜,用自帶香味的藠頭炒臘肉還不需要用到其他的調料哦。
食譜名稱:【藠頭炒臘肉】
准備材料:藠頭500克,臘肉250克,蔥姜適量
製作方法: (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都已經總結在最後了,千萬別錯過了哦)
【第一步】: 臘肉取出來洗干凈,洗臘肉的方法在下面哦,切成薄片備用,當然也可以用回鍋肉來代替臘肉,藠菜入菜不僅能提鮮還超能解油膩的哦。
【第二步】: 接下來處理藠頭,用刀削掉根須,撕掉表皮,切下藠頭,再把葉子切成5厘米的小段,
炒鍋燒燙放少許食用油,然後把臘肉倒入鍋中,開中小火慢慢的煸炒,把肉裡面的脂油煸出來。
【第三步】: 然後再放入蔥,姜,紅辣椒和藠頭,炒至藠頭斷生,最後放入葉子炒軟,放食鹽和生抽調味即可,用藠頭這樣炒出來的臘肉紅綠相間,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慾大開。
悅悅製作小心得:(注意事項)
挑選藠頭時,盡量挑根部潔白晶瑩的,且肉質肥厚的為佳,若是根部變軟葉子變焉巴了,則是不新鮮的,口感和香味會相差很大。
清洗臘肉的正確方法:先用火烤臘肉皮,用菜刀把肉皮刮洗干凈,再就是水煮了,臘肉想要好吃,煮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為了減輕臘肉中的煙熏味和鹹味,還能去除臘肉中的部分油脂。撈出放涼後即可改刀成薄片,這個時候的臘肉已經變得非常地好看,肥肉油亮透明,瘦肉鮮紅誘人,或炒或蒸都好吃。
結語:藠頭是南方人春天最愛吃的鹼性菜,號稱是「菜中靈芝」,價格只要3元一斤,用來炒臘肉特別香,常吃不打郎中門前過!
願上帝賜福給你!
㈣ 湖南臘魚干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臘魚,是湖南人過年期間必備的食物之一,現在教你最簡單的做法,一道很下飯的美味菜! 如何蒸臘魚!
食材
臘魚 100g
雞精 1-2勺
食物油 1-2勺
辣椒粉 適量
礦泉水 1勺左右
1
先把魚從冰箱里取出來,晾幾分鍾後再處理!(這臘魚由於是儲藏在冰箱急凍里,所以會有結晶一樣的)。
無需放香料,因為吃不完可以放冰箱,放個幾天,都可以食用的!
忌礦泉水放太多
方法/步驟
注意事項
㈤ 湖南臘肉怎麼做好吃
小炒湖南臘肉的做法
主料;臘牛肉250克、紅尖椒100克。
輔料;大蒜3瓣、生薑30克、香菜30克、生抽5毫升、食用油20毫升。
步驟一、將臘牛肉洗凈,切成大塊,放到鍋里用冷水燒煮,煮大約8分鍾。
㈥ 各地有什麼具有當地特色的年夜飯大菜
吃年夜飯,是年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
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1、雞肉,各地年夜飯必吃的一道菜餚,但是南北方做法不同,北方,很多人家都會選擇燉上一道小雞燉蘑菇,南方則用來煲湯喝。雞,象徵著吉祥如意,也是一個好兆頭。
2、魚新年吃魚,寓意年年有餘。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所得收入不僅可以滿足日常所需,更能有所剩餘。
3、芹菜新年吃芹菜,寓意勤快。芹菜中的「芹」字,與「勤」諧音,希望新的一年裡能夠更加勤快,因為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有更多的收獲
㈦ 湖南過年的風俗
湖南人認為春節是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俗稱過年,它持續的時間最長。即從先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
就從先年的二十四說起好了,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小年」,也叫 「小孩子過年」。 這一天,經濟寬裕的家庭還會給小孩除壓歲錢之外的禮物,怪不得「細伢子」盼過年了相傳是日作為「天上耳目臣,人間煙火主」的灶王爺要回天庭述職,叫辭灶。為了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鬧言碎語不必講,好言善語奏玉皇」, 廿四晚由家庭主婦在鍋灶周圍點燭祭灶,為其「送行」。 人們在過小年前一天要搞大掃除,叫「打揚塵」。這類清潔平時是不大做的,但等到要過年的時候,就要把房間徹徹底底的清掃一遍,湖南話為「打揚塵」。「打揚塵」現在並不單指清掃蜘蛛網、牆頂或者屋頂灰塵,而成為做清潔衛生的一個代名詞。以前農村是燒的柴,屋頂上方上面全是黑漆漆的一層灰塵,隨著生活水的提高,現在的家庭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很少有燒柴的了,但是大打掃還是必定的。
農歷一年最後的一天是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戶戶剪綵紙,貼春聯,全家團圓聚飲,菜餚有餘有剩,叫吃團年飯。吃飯的時間是不定的,從凌晨十二點到晚上八點之前都可以,這段時間會聽到各處都有鞭炮聲,表明就是哪一家開始吃團年飯了,說到這里要講講鞭炮了,過春節放鞭炮是一個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舊時放鞭有兩個意思,一是為了驅鬼迎神、祈禱五穀豐登:二是為了增加節日歡樂的氣氛。現在更多的是增加節日氣氛了。不過現在很多城市禁鞭,無形中削弱了過年的氣氛,不過湖南好多地方過年從來就沒有禁過鞭。眾所周知,瀏陽鞭炮是湖南的特產之一,全國馳名,享譽海內外。新中國成立的大典上,燃放的就是瀏陽鞭炮。(呵呵,賣一下廣告)有了這一層原因,湖南過年時都是滿城響聲震耳,硝煙彌漫。放鞭炮也有許多講究,鞭炮在不同的時間燃放,就有著不同的含義。除夕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團年飯時放,意思是告訴人們吃團年飯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鍾聲敲響是放,意為辭舊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開門時放,表示迎來一個嶄新的美好的年頭。鞭炮的大小、燃放的時間隨各家定,但有一點是鞭炮燃放時不能中斷,如有中斷,來年可能有不順利的事情發生,這是每一個人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人們放鞭炮時,都特別仔細,盡量避免中斷現象的出現。
言當正傳,湖南人過年,除夕一定會吃雞、肉、魚、豬肘子等,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隻的清燉,要選擇公雞,燉好後把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這是象徵著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豬肘子嘛,稱「團年肘子」。 有的家裡的餐桌會出現雞爪子,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進寶,蔬菜類必會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的—年裡和和氣氣,事業欣欣向榮。一般吃年飯的時候是越久越好,具體的意義我不記得了。這一天禁忌很多呢。奶奶那時總是叮囑我們,不要亂說話,比如說:「死」呀,「爛」呀,「壞了」之類的不吉利的話,萬一說漏了嘴,大人馬上就解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東西,就說「打發打發」;若酒杯倒了,就說「酒潑紅地」。避免因此而帶來不吉利的事情。在初一也有這些禁忌的。吃過飯後大家就會開始再一次的打掃下衛生和為晚上的守歲做准備或是出去到處逛逛。吃過晚餐後,農村家家火爐中燃著一個樹蔸男女老幼圍爐共話,至於城市裡自然就是圍著電烤爐了,為什麼一定要圍個這樣的東西呢,因為——湖南過年時很冷啊!全家老少下棋、打牌、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歡坐等候新年的到來。 當新年的鍾聲敲響時,大街小巷鞭炮齊鳴,煙花四起,震耳欲聾,洋溢著濃濃的辭舊迎新的氣氛。小孩則成群結隊打著燈籠依次去鄰里人家,進門說:「請辭歲」。各家都高興的出門迎接,捧出點心糖果之類的零食,把孩子們的口袋塞得滿滿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後,又迅速地加入辭歲隊伍,一個晚上可得一兩瓷壇的美食,有俗語說:「小孩盼過年」。」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到初一了。也是早上起來放鞭炮,然後吃一些點心後,就要准備好頭天做的米酒,也叫甜酒,也就是四川人說的「NAO(這個字不會打)糟」吧。極其的好吃,甜甜的,有點酒香,喝多了對於酒量不好的人來說還真的會醉呢。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於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開門大吉」、「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在階基和柴灣堆很多柴,諧多財。初一不倒垃圾不掃地,非掃不可時,掃帚不向外而向柴灣掃。初一有的地方不外出拜年,在家呆著,但有的地方講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這句俗語講的是大年初一兒子要攜妻帶子給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給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湖南人特別重禮節,常以情義待人。這幾天,街坊鄰里們都紛紛走出家門,互祝「過了一個熱鬧年」。我都忘了我們家是怎麼樣的,好象兩種情況都有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初五這一天不拜年,人們管初五拜年叫「拜五中」,(「中」字為音譯)這一天已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娘家人這一年經濟都不會興旺。如果已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或作為客人到別人家拜年,都是不會令人高興的一件事。還有一個諱忌的是拜年時要看欲拜之人是否起床,如果人家尚未起床,則忌入床前拜年。老輩人認為給死人祭拜就是在床頭拜,這一點視為大忌。
初六取六六大順之意,很多商家也會選在這天開門大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會選擇這一天離家外出工作,民間諺語:「三六九,往外走」,所以這幾天民航,鐵路、公路等交通系統人流量會大大增加。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講究「七不去(念ke去聲,家鄉話發音),八不歸」』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這一天,「八」取「發」之意,工廠上班,商家營業,一切活動都恢復正常。以後,熟人見面,互道「請拜個遲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有俗語說:「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燈」。元宵觀燈多是用篾扎紙糊的各式燈籠,有的掛於門頂屋檐,有的就是手拿著去遊街了。這一天家家點燭於灶台屋角,戶戶煮食元宵團。一到晚上便熱鬧非凡,不論大人小孩都會手持燈籠上街去趕廟會、唱大戲、耍獅舞龍、騎竹馬等迎春文藝活動,還有猜燈謎等等,通常是喧鬧通宵,故名鬧元宵。其中以舞龍燈最為普遍,鄉下的舞龍的隊伍是最多的了,民間認為耍龍可保清吉,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大家多會賜上一個紅包。而且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身,或讓「龍」在床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麒麟送子。湖南人拜年、看龍燈、放鞭炮之外,還有唱花鼓戲,至於正月十五吃元宵這一點全國各地全都一樣吧,就不多說了。
上述就是湖南人過春節的大概一些習俗吧。
㈧ 臘肉怎麼做好吃呢
臘月吃臘肉別有一番風味,不少家庭趁著時節好,會自己腌制臘肉來吃。通常都是伴菜炒著吃,但這種吃法臘肉有點硬,口感不佳。那麼,臘肉怎麼做好吃呢?下面介紹多種臘肉的做法,來看看吧。
一、臘肉的3種做法:
臘肉的做法方法十分簡單,主要方法有蒸食、炒食、煲仔飯三種。
1、蒸食
蒸食就是臘肉用溫水洗凈,切成厚薄均勻的大片放入盤子里,用大火蒸20分鍾即可,筋道入味的瘦肉,半透明肥而不膩的肥肉甚至肉皮都有滋有味,讓人慾罷不能。在肉下面也可以放入豆豉、干豆角、粉條等墊菜一塊蒸,這些墊菜也具有臘味香,非常可口。
2、炒食
炒食也是把臘肉用溫水洗凈,切成厚薄均勻的大片,加入大蒜苗、青辣椒、荷蘭豆等時蔬翻炒後,即是一盤美味的臘味菜餚。如果嫌肥肉多了,可先將肥肉煉煉油,這樣不僅可降低肥膩感,還可以增加配菜的臘香味。南方一些地方也有臘味炒年糕的烹飪做法。
3、煲仔飯
煲仔飯同樣是把臘味製品用溫水洗凈,切成厚薄均勻的大片,蒸飯的時候,放入臘肉、臘鴨等,蒸出來的肉汁和飯香誘人食慾。我有時下班回家晚了,就切幾大片臘肉放入電飯煲里,然後炒道素菜,燒個清湯,一頓葷素搭配的`午飯就這樣很快做好了,十分方便。
如果你發現臘肉鹽味重了,也有辦法解決。就是把臘肉切成厚薄均勻的大片後,放到淡淡的鹽水中泡一個小時左右,待析出部分鹽分後再烹飪就可以了。如果臘肉放時間長了有些哈喇味,就將其切成幾大塊放到水中用大火煮熟,再撈出切成片食用,就能去掉大部分哈喇味。
二、臘肉好吃的訣竅:
成品臘肉經過腌制和晾曬等加工過程,所以變得又咸又干硬,是根本不適合直接下鍋炒的,必須經過正確的處理才能炒出最佳口感。
不少家庭用的是泡水法和水煮法。就是把臘肉洗凈後用溫水泡至發軟,或者放入開水裡煮5分鍾以上,然後再取出切片炒成菜。
這兩種方法雖然也比較常用,但並不是處理臘肉的最佳方法,因為泡水或開水煮都會導致臘肉的香味和營養嚴重流失,而且最後炒好的臘肉口感也不怎麼好。
現在介紹臘肉好吃的訣竅——蒸製法。
無數次的實踐都證明蒸製法處理臘肉效果最好,臘肉的香味和營養都不會有太大損失,炒出的菜香而適口。方法是把臘肉洗凈放入蒸碗內,倒入適量黃酒、清水、蔥段和薑片,入蒸鍋里大火蒸40分鍾至1小時,然後再取出切片炒成菜。
如果你家的臘肉鹹味較重,可以先用溫水泡一段時間,讓鹹味降低一些再入鍋蒸透。按上述方法蒸好的臘肉完全可以直接切片食用,但入鍋做出炒菜會更加好吃些。
㈨ 湖南人年夜飯必做的六道硬菜
一,火鍋
南方冬天冷,屋子裡沒有暖氣,才一上桌就會冷掉,過年吃火鍋是很多家庭的選擇。火鍋不僅好吃,而且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食材,滿足全家人的口味。因為家裡有小孩,所以過年吃火鍋,這道雞肉排骨燉的高湯火鍋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做法:
排骨剁成小塊,雞肉也剁成小塊,冷水下鍋,加薑片,蔥結,料酒去腥焯水;
焯水後撈出,放進燉鍋或者節省時間的壓力鍋,加薑片和水燉煮
把煮好的湯和肉都倒入火鍋中,加鹽,胡椒粉,雞精調味,加蔥段,香菇,玉米增加鮮味,家裡有臘肉的,可以加幾片臘肉下去煮,這樣火鍋的味道更加豐富,這樣一鍋湯就可以當火鍋邊吃涮。
調料:吃清湯火鍋,調料就更加重要了,准備蒜末,蔥花,小米椒,香菜碎,芝麻醬,生抽,醬油,香醋,腐乳,香油,花椒油,辣椒醬等自由調配即可。這些都是家庭常備的調味品。
搭配火鍋的配菜,可以准備一點青菜,西洋菜和茼蒿都是吃火鍋非常適合的葉子菜,娃娃菜,金針菇,千張絲,葷菜可以准備一點鮮蝦,肥牛卷和肥羊卷等。
二,臘味合蒸
湖南人最愛吃臘肉,新年肯定少不了這道臘味合蒸。我們的臘味有臘肉,臘腸,臘魚,臘鴨和臘雞,一般除了臘魚其他都可以直接蒸著吃。吃臘肉要香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蒸熟吃,這樣的原汁原味才是最好吃的。
做法:把臘肉,臘腸,臘鴨和臘雞都用溫水清洗干凈,再放進鍋中隔水蒸半個小時,蒸好切片擺盤即可。
三,清蒸鱸魚
年年有魚是年夜飯最少不了的一道菜,所有家常普通魚肉個人認為最好吃的還是鱸魚,魚肉鮮嫩不腥,性價比也比價高,可能過年期間會稍微漲點價。這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菜,雖然湖南人愛吃辣,但是這道清蒸魚也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做法:
將新鮮鱸魚處理好之後,背上打上刀花,身上抹一點鹽腌制一會兒,怕腥的可以加一點料酒去腌制;
盤子底部擺上蔥段和薑片,把魚放上去,上面和魚嘴也放一點蔥段薑片去腥
熱水上鍋蒸8-10分鍾,把蒸出來的汁水倒掉,蔥姜挑干凈,再淋上蒸魚豉油
撒上蔥花,我個人還喜歡加一點花椒粒,淋上熱油爆香即可
蒸魚最好是最後上桌,趁熱吃才更鮮美
四,紅燒豬腳
大塊的豬蹄吃起來最有過年的氣氛,軟糯入味,大口吃肉,慶祝著這一年的收獲。這道紅燒豬蹄是我們年夜飯必吃的一道菜。
做法:
將豬蹄砍成塊,冷水下鍋,下薑片,蔥結,料酒,大火煮開,焯水去腥
熱鍋下油,下冰糖炒至融化都,下豬蹄翻炒裹上糖色
加鹽,生抽,老抽,黃豆醬,干辣椒,薑片,八角,香葉翻炒均勻
加熱水煮開後,小火燉煮2個小時,或者用壓力鍋壓20分鍾。
燉好之後大火收汁
五,燉鴨子
小時候過年,家裡吃的肉除了豬肉,雞肉還有鴨肉和鵝肉,現在鵝肉很難吃到了,但是鴨子還是不能少。鴨子的做法有很多,可以做出血鴨,啤酒鴨等,都是下飯菜,但是過年吃鴨子要吃得大氣一點,可以把整隻鴨子燉熟後,再剁成塊,蘸醬吃。
做法:
最好買家養的土鴨,味道更好;處理好洗干凈的鴨子不用剁
熱鍋下油,下薑片,再下整隻鴨子翻炒一下,讓表皮都能過到油
下八角,干沙姜,香葉,干辣椒,加水煮開
在鍋里一直把鴨子燉熟,燉到肉比較軟爛更好吃
燉好之後放涼,剁成小塊,可以直接就著火鍋的蘸料吃
六,珍珠丸子
糯米珍珠丸子又好看又好吃,還能直接當主食。過年少不了這道寓意著團團圓圓的美食。
做法:
八分瘦的肉沫,加蓮藕或者荸薺碎,加鹽,胡椒粉,五香粉,雞精,蔥白,雞蛋,澱粉,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
分三次少量添加蔥姜水,攪打至汁水全部吸收,肉沫上勁可以掛住
提前浸泡一夜的糯米清洗干凈後,用虎口擠出丸子,均勻裹上糯米
熱水上鍋蒸10分鍾左右
全家福這道菜也算是我們當地的一道特色菜了,裡面的食材也是比較豐富的,主要用到的食材有蝦仁,海參,魷魚蹄筋,肉丸子等,而且這道菜總體來說,因為食材搭配的比較豐富,所以說口感也是很美味的,所以說在年夜飯里有了這道菜,自然會烘托春節期間的這種喜慶而歡樂祥和的氛圍。
這道菜的具體做法,首先是需要將海參魷魚切成五厘米的薄片,然後將蹄筋切成五厘米的段,再將豬肘子,豬肉,雞肉切成五厘米的薄片,最後是將香菇,玉蘭片,青椒切成片,菜心用刀切成四厘米的長段,之後將炒鍋上火,放入肉湯,然後再放入海參,魷魚和蹄筋,白肉,雞肉,玉蘭片等,下一步就是炒制的過程,炒鍋內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蔥片和薑末,炒出香味,再放入菜心,青椒,木耳,香菇等,再將海參,魷魚等放入之後,就是加入精鹽,黃酒,醬油,白糖,味精等調料,再用澱粉勾切出鍋裝盤即可。當這樣一道菜端上餐桌的時候,讓我們能夠很好的感受到春節的喜慶和全家人一起團圓的快樂。
㈩ 湖南人怎麼做臘魚和臘肉
湖南人做臘魚有三種方法:
1,買幾條大草魚回家。殺掉清洗切成一塊塊,大約5一6厘米長,用鹽腌制半小時後,鍋里放油炸至金黃。燒些柴火慢慢薰。十幾天後臘魚就好了。味道非常好。
2,草魚同上殺掉清洗干凈切塊。用鹽腌制好。然後上蒸籠蒸幾分鍾。讓魚的顏色變色就好。之後再把它從蒸籠里放拿出來放在旁邊冷一會兒。再用木炭熏制。在木炭上面放幾個甘蔗皮。過兩三天之後魚就成金黃色,這樣烤出來的臘魚肉質非常緊是非常好吃。
3,做臘鰱魚,一般我們這種魚都是做生的。殺好清掉內臟。不切不砍塊一整條用鹽腌制。不炸也不蒸。腌好之後掛在風口吹曬一天。然後直接掛在柴火上熏制。這樣做出來的臘魚也非常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