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吃草料的草魚和吃飼料的草魚那個快長大。那個效益好。
全吃吃飼料的草魚快長大,全吃草料的草魚效益好。
1、由於飼料中的營養成分較高用飼料養殖的草魚長的比吃草的草魚 ,長的快 產量大 ,但是這樣做影響水質, 同時成本高一些。
2、喂草料的魚兒生長健壯肉質細嫩, 養殖成本比飼料喂養低一些但一般草魚與鰱魚混養時都喂草。
草魚一般喜棲居於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具有河湖洄遊的習性,性成熟的個體在江河、水庫等流水中產卵,產卵後的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和泛水區域以及干支流附屬水體(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叢生地帶)攝食育肥。冬季則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草魚性情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性貪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其魚苗階段攝食浮游動物,幼魚期兼食昆蟲、蚯蚓、藻類和浮萍等,體長約達10厘米以上時,完全攝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為多。草魚攝食的植物種類隨著生活環境里食物基礎的狀況而有所變化。
草魚和其它幾種家魚的生殖情況相類似,在自然條件下,不能在靜水中產卵。產卵地點一般選擇在江河幹流的河流匯合處、河曲一側的深槽水域、兩岸突然緊縮的江段為適宜的產卵場所。
生殖季節和鰱相近,較青魚和鱅稍早。生殖期為4~7月,比較集中在5月間。一般江水上漲來得早且猛,水溫又能穩定在18℃左右時,草魚產卵即具規模。草魚的生殖習性和其他家魚相似,達到成熟年齡的草魚卵巢,在整個冬季(12月至2月)以Ⅲ期發育期階段越冬;
在3~4月份水溫上升到15℃左右,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細胞很快發育到Ⅳ期,並開始生殖洄遊,在溯游過程中完成由Ⅳ期到Ⅴ期的發育,在它溯游的行程中如遇到適宜於產卵的水文條件刺激時,即行產卵。通常產卵是在水層中進行,魚體不浮露水面,習稱「悶產」;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態條件時,如水位陡漲並伴有雷暴雨,這時雌、雄魚在水的上層追逐,出現仰腹顫抖的「浮排」現象。卵受精後,因卵膜吸水膨脹,卵徑可達5毫米上下,順水漂流,在20℃左右發育最佳,大約30~40小時孵出魚苗。草魚生長迅速,就整個生長過程而言,體長增長最迅速時期為1~2齡,體重增長則以2~3齡為最迅速。當4齡魚達性成熟後,增長就顯著減慢。1冬齡魚體長為340毫米左右,體重為750克左右;2冬齡魚體長約為600毫米,體重3.5公斤;3冬齡魚體長為680毫米左右,體重約5公斤;4冬齡魚體長為740毫米左右,體重約7公斤;5冬齡魚體可達780毫米左右,體重約7.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左右。
草魚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肉質肥嫩,味鮮美。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5.5~26.6克,脂肪1.4~8.9克,熱量83~187千卡,鈣18~160毫克,磷30~312毫克,鐵0.7~9.3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
草魚因食性簡單,餌料來源廣泛,且生長迅速,產量高,常被作為池塘養殖和湖泊、水庫、河道的主要放養對象。自1958年人工催產、受精孵化技術成功後,魚苗、魚種來源容易,已成為我國主要精養對象。
Ⅱ 飼料和草養的魚有什麼不同
用飼料養的魚較肥壯,肚子大,身子扁平稍圓。
用草養的魚較瘦長。不肥壯。較活潑
Ⅲ 如何識別飼料草魚和吃草草魚
1、吃草長大的草魚,身體表面的顏色一般是呈淺綠色或白色;而飼料草魚的體色往往帶有淡黃色。
2、吃草的草魚體形較勻且瘦長,呈長條形,腹部扁平或飽滿不下垂;飼料草魚則大個體,腹部充、 膨大、下垂。
3、將草魚剖開後,看內臟,一般吃草草魚肝臟正常,無脂肪肝化現象。而飼料草魚內臟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化。
4、用手擠草魚肛門,在草魚吃飽了的狀態下,沿腹部自頭向尾擠壓肛門時可以看到,吃草草魚被擠出來的糞便呈柱狀,顏色為青綠色。而飼料草魚被擠出的糞便沒有固定的形狀而且比較鬆散。
5、吃草草魚眼睛明亮,活力十足;飼料草魚眼神暗淡,活力不足。
6、吃草的草魚肉質結實,味道鮮美,也較嫩,烹制時不易破損;而飼料草魚肉質鬆散、腥味較濃,口感上沒有吃草魚的鮮嫩。
吃草的草魚比飼料養殖的,味道更鮮嫩,口感更好,屬於純天然綠色食品。
飼料草魚:就是以食飼料而生長的草魚,飼料中含有魚生長時必須有的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促生長劑等原料,能夠令魚快速成長。
吃草草魚:就是以食青草為主食料、活昆蟲類為輔(蚱蜢、蜻蜓、青蟲等),生長周期長。
Ⅳ 有些農村池塘的魚是餵食魚飼料,這種魚的肉質鮮美可口嗎
喂養飼料肯定是沒有野生的魚肉質好的,餵了飼料的動物和添加了催生劑的植物一樣肯定沒有原生的好吃,魚也是一樣的,雖然是農村養殖的,但總歸沒有河裡面那些野生的鮮美;不過除了飼料在農村養殖的魚也吃一些也還是野生的蔬菜,比城裡養殖的還是要好一些。
農村的土地一年四季常青。我的蔬菜一般都不是農葯,在地里吃得太晚的蔬菜可以放心喂魚。有時鄰居家的蔬菜太多,會被有魚塘的人拿去喂魚。農村人在這方面有自己的方法。有些城裡人不知道這些把戲。當魚吃飽喝足時,肉自然好,人也就放心了。
Ⅳ 農村池塘所養的草魚一定要吃草嗎不吃草能不能生長
"草魚"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頗受消費者和養殖者喜歡。因其在野生環境中主食水草,故而得名"草"魚。但實際上,草魚的食性也比較廣泛。比如,草魚食性改變後(成魚期),除了各種水生和陸生青草外,還可採食各種糧食,作物莖塊,一些水生昆蟲,食物殘渣,大型水藻等。
其次,全靠投喂配合飼料的草魚,其肉質會變差,其實這也是為人們所詬病的,所以在銷售時也會遭人嫌棄。現在很多人都埋怨現在的草魚,沒有以前的那麼好吃了。其實能一樣嗎,以前的草魚主要靠吃草生長,而草類的營養價值較低,所以它們生長靠一點一點的積累。而現在投喂配合飼料,這種飼料營養豐富,魚釆食後生長非常快,可以說用"填肥"來形容也不為過分。
因此採用這兩種方法養出來的草魚,其肉質完全不同。喂草的魚,肉質緊實是真正的肌肉。而喂配合飼料的魚,肉質稀鬆,肌肉中摻雜著大量的水分與脂肪。那麼吃起來口味肯定就不一樣啦。
Ⅵ 為什麼我家的魚有飼料不吃吃水草
魚當然愛吃飼料了,飼料中有蝦肉,面份等,水草只是草啊,在野外它也吃小蟲子,沒辦法才吃水草呢
Ⅶ 如何識別飼料草魚和吃草的草魚
第一看魚的顏色,吃草的魚顏色更深,吃飼料的魚發白。
第二看魚的身材,吃草的魚偏瘦,細長,吃飼料的魚較寬,肚子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