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雞蛋餅怎樣做好吃
1、食材:麵粉300克、火腿腸3根、雞蛋1個、鹽適量、水適量、植物油少量。
2、麵粉中加入少量水,加入鹽攪拌成濃稠的麵糊。
3、雞蛋打入碗中攪拌成蛋液,火腿腸切成碎粒。
4、電餅鐺預熱刷層油,將麵糊倒入,用木鍋鏟將麵糊均勻鋪滿整個電餅鐺。
5、待麵糊慢慢定型後,將蛋液倒入定型的麵糊上,用木鍋鏟將雞蛋液均勻鋪滿在麵糊上面。
6、將切碎的火腿腸粒鋪滿在雞蛋液上面,這個過程要快一點,不要等雞蛋液凝固了,否則火腿腸粒就沾不上了。電餅鐺選擇「大餅/餡餅按鍵,蓋上電餅鐺蓋子,等語音提示結束。
7、將餅翻面,再選擇「大餅/餡餅按鍵,蓋上電餅鐺蓋子再烤一下。
8、等語音提示結束,打開電餅鐺鍋蓋,將火腿腸雞蛋那一面翻過來。
9、雞蛋餅切塊裝盤。
② 雞蛋餅要怎麼做才好吃呢
雞蛋餅要怎麼做才好吃
回答:
1.取適量麵粉,適量水加鹽,和麵粉時,把麵粉趕往一圈,中間留空,然後加鹽水一圈一圈順著一個方向攪麵粉,這樣和出來的麵糊不會有很多麵疙瘩。
2.和好的麵糊加點香蔥和兩到三個雞蛋,攪拌均勻。這一步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加適量食用油,這樣保證做出來的雞蛋餅更松軟。
3.平底鍋刷油,倒入適量麵糊,一開始可以旺火,等鍋底的麵糊固定了,就轉小火煎。兩面金黃即可。
第一種做法,
食材
雞蛋 四個
麵粉 二勺
香蔥 二根
五香粉和雞粉 各半勺
方法/步驟
先把香蔥洗干凈,去掉根,再切碎,再把四個雞蛋打在大碗里。
③ 雞蛋餅的做法簡單又好吃
准備用料:麵粉 (200g) 。
輔料:水(100ml),雞蛋 ,披薩草(韭菜也可以)。
1、麵粉、蔥花、披薩草、加水加鹽調起稀麵糊;
④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精選8篇)
雞蛋是人類最好的營養來源之一。那麼,利用雞蛋做成的雞蛋餅好吃嗎?家常雞蛋餅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雞蛋餅的家常做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篇1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1、把雞蛋,鹽,油,水加在一起打至鹽溶化,慢慢加麵粉攪和,麵粉有疙瘩就用小勺壓,最後加荵花攪拌至完全沒有麵疙瘩。然後放一旁醒幾分鍾。
2、開中火,用平底不粘鍋,在鍋里倒一點油,把麵糊從中間倒下去,調好後的麵糊一倒下去就很均勻地向四周散開,搖晃鍋子麵糊也很快流動。如倒下去的麵糊不規則向四周散開,說明麵糊太稠了,在麵糊里再加一點水。
3、當麵糊表面變成金黃色,且搖晃鍋時麵糊已經不動了時,就可以翻面煎了。(最好用拋的方式翻面,一來不燙手,二來練手勁。但技藝如不嫻熟最好不要這樣做!)翻面後可以蓋鍋,不蓋也可以。
4、當面餅兩面都變成金黃色時,盛出面餅,雞蛋餅就做好了。可以根據口味加各種作料,吃法隨意。
土豆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原料】
土豆1個、雞蛋2個
【輔料】
麵粉3大勺、香蔥適量
【做法】
1、取個較大的碗,裝少量清水,土豆洗凈去皮,直接刨入碗中。(這樣可防止土豆變色,如果立即操作,也可省略此步)
2、調入鹽、孜然粉、胡椒粉拌勻。
3、磕入雞蛋攪拌均勻。
4、加入3大勺麵粉拌勻。
5、最後加入蔥花拌勻。
6、平底鍋稍微預熱後刷上一層薄油,改中小火,下入少許土豆雞蛋糊鋪平鍋底。(厚薄按自己喜歡而定)
7、大約2分鍾左右,餅底部已熟,晃動鍋,餅會離開鍋底。
8、翻面繼續煎熟即可。
蝦仁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原料】
雞蛋三個、蝦四隻
【輔料】
早餐火腿一節、胡蘿卜一小塊、香蔥兩根
【做法】
1、准備好蝦,把香蔥切成末,把早餐火腿和胡蘿卜切成小丁。
2、蝦去頭去殼去蝦線,取蝦仁,用刀拍碎後剁成小塊。
3、雞蛋磕入碗里,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攪拌均勻。
4、加入蝦仁、火腿、胡蘿卜、香蔥。
5、輕輕攪拌均勻。
6、不粘鍋小火稍微加熱,刷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也可以用炒菜的食用油)。
7、倒入適量蛋液鋪平鍋底。倒的時候要注意配料的量,如果少了可以添加一些下去並且撥散均勻。不要只倒入了蛋液,那下一張餅就會都是配料了。
8、小火煎約一分鍾的時候,餅的底部分已經定型,這時候輕輕晃動鍋,餅就會隨著移動。
9、掂一下鍋把餅翻個面,繼續煎熟即可。(如果不會掂鍋,還是藉助鍋鏟或者筷子穩當一些,可別把餅掂到鍋外去了)。
米飯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原料】:雞蛋2個,米飯150g
【輔料】:白糖適量
【做法】:
1、准備好雞蛋、米飯、白糖。
2、雞蛋磕入碗中,加入白糖攪拌均勻。
3、把剩米飯倒入蛋液里。
4、攪拌成顆粒分明的米飯蛋液。
5、平底鍋刷一層薄油,倒入一半米飯蛋液,鋪平鍋底。
6、底部煎熟後,晃動一下鍋,餅會自己移動,此時翻面繼續煎熟即可。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篇2
做雞蛋餅所需食材:
主料:高筋麵粉(水油麵),雞蛋
輔料:蔥,番茄醬,鹽
雞蛋餅的做法步驟:
1、小蔥洗凈切碎
2、麵粉加溫水,植物油,適量鹽揉成面團,面團偏軟剛好不粘手即可,餳20分鍾左右
3、取適量油麵,團成面團
4、將面團按扁成麵皮
5、煎鍋放油燒熱,轉小火,放入麵皮,用耐熱平底模具按壓成薄餅,煎至兩面金黃取出
6、鍋內放油,磕入1個雞蛋,撒上蔥末,適量鹽
7、蓋上面餅輕輕按壓,煎至雞蛋熟透與面餅粘合在一起
8、抹上番茄醬或辣椒醬捲起來即可食用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篇3
【食材】雞蛋2個、地瓜粉1小勺、油、鹽4克、雞精2克、蔥5克。
【做法】
①小勺地瓜粉加水調成糊,打入兩個雞蛋,放入蔥花,最後加適量鹽和雞精調味攪拌均勻;
②鍋里放點油,倒入適量的蛋糊攤開成餅,雙面都煎好後即可。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篇4
【食材】土豆1個、雞蛋1個、鹽、黑胡椒。
【做法】
①土豆洗凈去皮切擦絲,放入麵粉里;打入雞蛋,用少量的水拌勻,加一點鹽和黑胡椒碎調味;
②平底鍋倒入少許油加熱,放入拌好的土豆,倒入鍋中攤成小餅,兩面金黃後取出。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篇5
【食材】胡蘿卜200克、雞蛋2個、麵粉50克、油、鹽4克、蔥。
【做法】
①胡蘿卜洗凈擦成細絲;熱鍋放油,下入胡蘿卜絲,大火翻炒一分鍾後舀出;雞蛋打散成蛋液,下入麵粉,攪拌成糊狀,下入炒好的胡蘿卜絲與蔥花,加入適量的鹽,再次攪拌均勻;
②平底鍋內放入適量的油,用勺子將適量麵糊舀入,蓋上鍋蓋,煎至兩面金黃中間熟透即可出鍋。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篇6
1.將玉米罐頭和麵粉雞蛋一起混合
2.加水將面攪拌成麵糊
3.平底鍋燒熱後倒少許油將麵粉倒入,均勻的鋪滿鍋底
4.煎至一面熟後翻個繼續煎
5.兩面煎熟後出鍋即可
菜品特色
玉米餅可以夾些黃瓜擠上各種自已喜歡的醬料,可以切成小塊,或者不切直接捲起來吃
烹飪技巧
1、拌麵糊時因為考慮到後面要沾醬料所以沒放任何調味料。
2、有親問過我為什麼她做的餅會碎,應該是麵粉攪拌的不均勻造成的,麵糊拌的.程度不易太稠或太稀,至於什麼樣最合適,一時想不起可比喻的東西,多做幾次應該能掌握好調配麵糊的合適粘稠度。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篇7
雞蛋韭菜餅的食材和調料:
韭菜 麵粉 雞蛋 油 鹽
雞蛋韭菜餅的家常做法
韭菜切小段,加雞蛋和麵粉打成麵糊,拌勻
加鹽調味
平底鍋刷一層油
然後倒入一大勺麵糊,迅速攤開
一面煎熟之後翻面
煎到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雞蛋餅的家常做法 篇8
1.准備玉米面、糖、雞蛋、芝麻和色拉油。
2.在玉米面碗里磕入兩個雞蛋放入白砂糖。
3.把玉米面、雞蛋和白糖攪拌均勻後倒入清水,攪拌到沒有顆粒。稀稠就跟酸奶差不多。
4.熱鍋中刷薄薄的一層油。調到小火。
5.離火下麵糊,晃動鍋讓玉米糊均勻的鋪滿鍋底,凝固之前撒上黑芝麻。
6.兩面煎到金黃即可。
7.全部煎完玉米面餅。
8.裝盤。
玉米餅的營養價值
玉米當中含有大量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這些元素對於降低血清、膽固醇等有很好的效果。當然,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對於長期使用電腦的人群可以通過多吃玉米而緩解眼睛疲勞。
近年來,在美國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玉米已被列為谷類食物中的首位保健食品,被稱為「黃金作物」。經研究發現玉米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纖維素等,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動脈硬化、預防腸癌、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適宜佳品。而用玉米或玉米粉為原材料製作的玉米餅也同樣擁有這些保健功能。
經常用眼的人,應多吃一些黃色的玉米,能緩解黃斑變性、視力下降。用玉米製作的玉米餅也含有部分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憑借其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進入眼球內的有害光線。
另外,作為粗糧的玉米餅口感相對而言比一般粗糧好,而且有很強的飽腹感,食後可消除肥胖人的飢餓感,但食後含熱量很低,也是減肥的代用品之一。
玉米餅的熱量
玉米被人們稱之為減肥食物,俗稱苞谷、棒子、蜀黎等。每一百克玉米當中包含82006千焦耳的熱量,僅僅比米飯的熱量多出些許,因此吃玉米並不會讓人長胖。此外,每100克玉米當中還包含粗纖維1.2克,蛋白質3.8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40.2克。它對於人體的健康起到非常好的正面作用。作為粗糧的玉米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對於減肥也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⑤ 怎樣做雞蛋餅簡單好吃雞蛋餅的簡單又好吃的做法步驟
1、盆里倒入300克普通麵粉,加入一勺鹽增加筋性,先攪拌均勻,然後一半麵粉用溫水和面,另一半用開水和面,沒有乾麵粉後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團。
2、小蔥切成蔥花。
3、醒好的面,簡單揉幾下,然後整理成條,分成2個劑子,取一個劑子直接按壓成餅,然後給它擀成薄餅,不用太薄。
4、然後我們在餅上倒些油,給它抹均勻,接著撒上椒鹽粉,沒有椒鹽粉的話也可以撒上五香粉,再撒上一些乾麵粉,這樣層次好,然後把蔥花均勻的撒上表面,從一邊慢慢的捲起來,收口處捏緊一些,接著再把餅捲起來,卷好後按壓成餅,做好後蓋上保鮮膜鬆弛上5分鍾。
5、第五步,鬆弛好的面餅,撒上一些乾麵粉,然後擀成薄餅就可以烙了,鍋里適量倒點油,油熱後放入面餅,在表面刷上一層雞蛋液,刷的時候要一邊到一邊刷,刷好蛋液後,蓋上鍋蓋小火烙,表面蛋液凝固後,就可以翻面了,差不多翻面3-4次左右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