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樹上長什麼果子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樹上長什麼果子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02 03:58:50

❶ 長在樹上的水果

長在樹上的水果有椰子、蘋果、雪梨、沙梨、香梨、水晶梨、桃、杏、梅、李、櫻桃、蒲桃、楊桃、柑橘、檸檬、橙、柚子、荔枝、龍眼、黃皮、柿子、山竹、榴槤、芒果、樹葡萄、藍莓、香蕉、大蕉、粉蕉等。
果樹是指果實可食的樹木,能提供可供食用的果實、種子的多年生植物及其砧木的總稱。例如蘋果樹,梨樹,柑橘樹,杏樹,桃樹等等,但有不少人認為只有蘋果樹於果樹。其實是對果樹的誤解。
果樹是食品工業和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組成 果品除鮮食外,果實還可加工成果脯、果汁、蜜餞、果醬、罐頭、果酒、果醋等。有些果實的硬殼可制活性炭,有些果樹的葉片、樹皮、果皮可提煉染料或鞣料,橘皮、橙花可提煉香精油。許多果樹的木材是國防工業、建築工業和雕刻工藝的優良材料。

❷ 有什麼水果是長在樹上的

所謂長在樹上的水果,通常指長出水果母體植物是木本植物,而不是藤本(攀藤植物)和草本植物,而樹的概念一般人認為是自立生長的,不依附其它物體生長的,通常在一米以上的高度的。但對於個別的大型草本植物也稱為樹,例如香蕉樹、竹樹等。
1、長在木本植物樹上的水果有:椰子、蘋果、雪梨、沙梨、香梨、水晶梨、桃、杏、梅、李、櫻桃、蒲桃、楊桃、柑橘、檸檬、橙、柚子、荔枝、龍眼、黃皮、柿子、山竹、榴槤、芒果、樹葡萄和藍莓等。
2、長在藤本植物藤上的水果有:葡萄、西瓜、香瓜、金瓜、哈密瓜等。
3、長在中小型草本植物上的水果有:草莓、菠蘿、仙人掌果和火龍果等。
4、長在大型草本植物樹上的水果有:香蕉、大蕉、粉蕉等。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並非復制粘貼的產物,水果名稱包括中國南北方水果及國外水果。

❸ 誰知道這是什麼果子,長在樹上,可以吃,蠻甜的

拐棗, 學名:枳椇。古今有許多雅號:萬子梨、蜜屈律、山林果、木蜜、木珊瑚、雞距子、雞爪子、萬壽果、金鉤子、金鉤梨、梨棗、枸、雞爪梨、雞爪蓮、臭杞子、蓮慶、糾結子等。
高可達25米; 幼枝常被短柔毛或茸毛。葉互生,基部有時偏斜,邊緣有鋸齒,基生3出脈,中脈每邊有側脈4-8條,具長柄。花小,白色或黃綠色,兩性,5基數,密集成頂生或兼腋生聚傘圓錐花序;萼片三角形,透明或半透明,中肋內面凸起;花瓣與萼片互生,生於花盤下,兩側內卷,基部具爪,雄蕊為花瓣抱持,花絲披針狀線形,基部與爪部離生,背著葯;花盤厚,肉質,盤狀,近圓形,有毛,邊緣與萼筒離生;子房上位,1/2-2/3藏於花盤內,僅基部與花盤合生,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3淺裂至深裂。漿果狀核果近球形,頂端有殘存的花柱,基部具宿存的萼筒,外果皮革質,常與紙質或膜質的內果皮分離;花序軸在結果時膨大,扭曲,肉質,種子3粒,扁圓球形,褐色或紫黑色,有光澤,背面凸起,腹面平而微凹,或中部具棱,基部內凹,常具灰白色的乳頭狀突起。
廣泛分布各地,為陽性樹種,生向陽山坡、山谷、溝邊及路旁,或栽培;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東、福建、湖北、湖南、廣西、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河南有栽培。
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蘋果酸鉀,經霜後甜,可生食或釀酒,俗稱「拐棗」;果實入葯,為清涼利尿葯,並能解酒;「拐棗酒」能治風濕症;木材硬度適中,紋理美,供建築及制傢具和美術工藝品等的用材。

❹ 這種長在樹上的果實,甜甜的,但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有知道的嗎

好像是枇杷
枇杷(學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是薔薇科、枇杷屬植物,枇杷原產中國東南部,其葉可入葯。
樹高3~5米,葉子大而長,厚而有茸毛,呈長橢圓形,狀如琵琶。別名又叫蘆橘、蘆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稱是"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枇杷的花為白色或淡黃色,有五塊花瓣,直徑約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為蜜源作物。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0米;小枝粗壯,黃褐色,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片革質,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橢圓長圓形,長12-30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上部邊緣有疏鋸齒,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多皺,下面密生灰棕色絨毛,側脈11-21對;葉柄短或幾無柄,長6-10毫米,有灰棕色絨毛;托葉鑽形,長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10-19厘米,具多花;總花梗和花梗密生銹色絨毛;花梗長2-8毫米;苞片鑽形,長2-5毫米,密生銹色絨毛;花直徑12-20毫米;萼筒淺杯狀,長4-5毫米,萼片三角卵形,長2-3毫米,先端急尖,萼筒及萼片外面有銹色絨毛;花瓣白色,長圓形或卵形,長5-9毫米,寬4-6毫米,基部具爪,有銹色絨毛;雄蕊20,遠短於花瓣,花絲基部擴展;花柱5,離生,柱頭頭狀,無毛,子房頂端有銹色柔毛,5室,每室有2胚珠。果實球形或長圓形,直徑2-5厘米,黃色或桔黃色,外有銹色柔毛,不久脫落;種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1.5厘米,褐色,光亮,種皮紙質。
生長環境
枇杷適宜溫暖濕潤的氣候,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求較高溫度,年平均溫度12-15℃,冬季不低於-5℃,花期及幼果期不低於0℃為宜。其主要產區年平均雨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但春季雨水過多,易使枝條徒長,故在多雨地區要適宜在排水良好的緩坡山地生長。枇杷對土壤適應性強,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力強而又不易積水,pH6左右的砂質壤土為佳。由於平原及緩坡山地均可生長,所以適宜山地和丘陵生長。
枇杷的花期自10月開放可延至次年2月,每花序有30-200朵花,周此應在開花前剪去1/2-1/3花朵(留先開韻花)。疏果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大果品種每穗保留2-3果,中果品種留3-5果,小果品種留5-8果,應疏凍害及密生的桑,在幼果時也可噴以10ppm的蔟乙酸。
採收管理
採收時須注意選黃留青,分批採收,如需遠運的約八九分熟時即可採收。採收時應由外圍下部開始,逐漸向內轉入上部,並注意輕采輕放。採收後應分級包裝。

主要價值
枇杷是美麗觀賞樹木和果樹。果肉柔軟多汁,風味鮮美,且在初夏成熟,正在鮮果淡季,因此頗受廣大消費者歡迎。每百克鮮果肉中含水分83-91克,碳水化合物6-14克,蛋白質0.4-0.5克,脂肪0.1-0.7克,粗纖維0.4-0.8克,灰分0.5-0.9克,磷1 6-32毫克,鈣15-22毫克,鐵0.3-0.4毫克,胡蘿卜索1.33毫克,維生素C3毫克。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蜜餞、果膏、果酒及飲料等,具有潤肺、止咳、健胃、清熱的功效。葉曬干去毛,可供葯用,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氣之效。同時樹姿優美,花、果色澤艷麗,是優良綠化樹種和蜜源植物。木材紅棕色,可作木梳、手杖、農具柄等用。
品種分類
枇杷的品種很多,通常可依果肉色澤及果形分類。根據果肉色澤可為為紅肉類(紅沙類)及白肉類(白沙類),前者如餘杭的大紅袍、夾腳、寶珠、五兒等,後者如浙江餘杭的軟條白沙、黃岩洛陽青及江蘇吳縣的照種等。紅肉類生長強健,產量高,果皮厚,耐貯藏,適於制罐及加工,自肉類則果皮薄,肉質較細,但生長較弱,產量低,宜鮮食。根據果形可分圓果類及長果類,前者核多,後者核少。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枇杷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41 千卡
蛋白質 0.8 g
脂肪 0.2 g
碳水化合物 9.3 g
不溶性膳食纖維 0.8 g
鈉 4 mg
鎂 10 mg
磷 8 mg
鉀 122 mg
鈣 17 mg
錳 0.34 mg
鐵 1.1 mg
銅 0.06 mg
鋅 0.21 mg
硒 0.7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1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3 mg
煙酸(煙醯胺) 0.3 m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8 mg
維生素E 0.24 mg

❺ 請問這叫什麼樹,樹上長了好多小小紅紅小果子,還很甜。小時候經常上去摘來吃。

海棠樹,長出的果實形狀跟蘋果類似,但比蘋果小,別名也叫小蘋果,果汁甘甜,肉質松軟,很好吃。

❻ 家有院子,養上5種水果樹,碩果累累,好看又好吃,你知道嗎

家中有院子的好朋友,喜歡養上更多花草樹木,把愜意的庭院打造成為美麗的小花園,每日都和好看的花草樹木相伴,還能讓情緒變得越來越愉快。也有的好朋友。不但喜愛院子里種花,還愛種植一些樹苗,同樣能看花觀果,既漂亮又吃。

1.石榴樹

在鄉村大家喜歡在家裡面種植棵石榴樹,這類水果樹既可以賞花又可賞果,每一年初夏就可給出滿枝紅通通的石榴花,非常漂亮喜氣,落花之後逐漸開花結果,果子秋天成熟,樹梢擺滿一顆顆大石榴,十分的惹人喜歡。

都覺得櫻桃好吃樹難栽,實際上大櫻桃並是很簡單的養。是屬於薔薇科植物,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只需土質疏鬆富饒,陽光充足,植物都可以漲勢充沛,每一年很多去結果實。因為其春季結果實較早,在初春時間段,最好是給他施一些自做的元素化肥,這樣可以使它經常去盛開開花結果。

上面5種水果樹,都很合適院落種種植,假如庭院里較為寬闊,在種花的前提下,還可以種植幾株水果樹,既可以看花又可觀果,還可以隨時品嘗到自己種水果。

❼ 你的家鄉有哪些野果你吃過最好吃的野果是什麼

我的家鄉在大涼山農村,這里有很多野生水果,刺梨、番石榴、覆盆子、野葡萄之類的。小時候家裡條件差,不能買水果吃,我們村裡就種了果樹。除了栽種的果樹,山上還有很多種野生水果,小時候最愛和小夥伴們去摘野果吃。

我來介紹一些我們這邊有的野生水果,有一些曾經吃過的也記不得名字了,也沒照片,就說說常見的吧。這些野果都是我們滿滿的童年回憶啊!


野生番石榴,我們叫它柏子。味道和番石榴差不多,只是沒那麼大個,山上到處都是。有時候發現一處就是一大片,用背簍去背都摘不完。秋天我們會摘野生番石榴吃,還有人摘了去街上賣,也能賣兩三元一斤。其餘的全被松鼠之類的小動物吃了。


野地瓜,是一種藤子長在地上的,果實挨著泥巴,一般農歷六月最多。我們這邊還有一句話叫「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這里說的話地瓜就是這種野地瓜,而不是紅薯。

野地瓜很香甜,吃過的人多年以後回憶起味道都流口水。我們小時候天天去刨,一天能刨10多斤。但是野地瓜也分公母,有一種「母豬瓜」不能吃的,但是當地人都知道這些注意事項。


覆盆子,這個也是超級美味。我說的是黃色那種覆盆子,我們都叫它「黃泡兒」。不熟是酸酸甜甜的味道,熟透了就是甜蜜蜜的,吃起來還很香。由於這種植物全身是刺,在摘的時候要格外小心,扎到人很痛的,我小時候家常被刺扎到。


栽秧泡,和覆盆子很像,又像樹莓。顏色是紫色的,比覆盆子晚兩個月成熟。因為那個季節我們這邊正在栽秧,所以把它稱作「栽秧泡」。每次栽秧回來的路上都能吃上一些,非常香甜。


野橄欖果,我不知道你們那裡叫它什麼名字?反正我們就叫它橄欖果,秋冬季節才成熟,果子有指頭那麼大,綠色的。

這種樹的葉子很細,樹枝很脆,最好不要爬上去摘。一棵樹上密密麻麻的結很多果實。橄欖果味道不怎麼好,先酸後甜,有些還帶味苦。但是大家都喜歡它的回味,好一會嘴裡都是甜的。還有人摘了泡酒,或做成小吃。另外把它煮著吃又是另一個味道,我很喜歡這種野果。



野草莓,又叫大米泡,和蛇莓很像,但是它比蛇莓好吃,又香又甜。野草莓成熟後是白色的,有一股像大米飯一樣的香味,所以叫它「大米泡」。野草莓很甜,一般都是一大片的出現在山坡上,一次吃到飽。



救兵糧,成熟後是一大片紅色的果實。現在被用來當景觀樹,以前我們小時候還經常摘來吃。老人們還給我們講以前沒飯吃就吃救兵糧,不知道真的假的。救兵糧不好吃,只是小時候吃過。



龍葵,這種植物的果子就像葡萄,但是比葡萄還小。我們也吃過,但是不好吃。不知道其他人吃過沒有?



草桑葚,就是沒嫁接過的桑樹果實,味道比果桑好很多,但是個頭小。那時候我們能從早上吃到晚上,嘴巴都是黑黑的。最 搞笑 的是拉出來的大便也是黑色的。



野葡萄,這個就是山上沒嫁接過葡萄。味道有點酸,個頭比市場上的葡萄都小,成熟了也會變藍變紫。在沒有錢買葡萄的年代就吃野葡萄,只是味道稍差一些。



野梨,相信大家都認識野梨。個頭真的小,味道也有點澀,成熟後很甜。野梨樹上長了很多刺,嫁接成其他品種就沒有了。小時候也吃過很多野梨,尤其是冬季下雪之後,被雪凍過的更好吃。



刺梨,身上長了刺的野生水果,和野梨又有區別,味道比野梨好一些,有特別的香味。山上看見刺梨基本不會放過。



貓貓瓜,這名字很可愛吧。具體它叫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們小時候就叫它貓貓瓜,長得像迷你版的西瓜。青色的是不能吃的,味道又苦又澀。等它變成紅色就是又香又甜的果子,美中不足的是果肉不多,籽特別多。



野番茄,又叫屎番茄。據說是人吃了番茄之後拉大便,從大便裡面長出來番茄苗,然後結的果實。野番茄個頭比較小,味道和一般番茄差不多,可以生吃也可以拿回家做菜吃。

我們小時候沒少吃野番茄,味道和現在的聖女果一樣。還有很多野生水果就不一一列舉了,以上這些野果你都吃過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