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什麼配油茶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什麼配油茶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26 10:47:46

❶ 油茶配什麼主食

茶配糯米飯、烤饃主食。

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炒至焦黃,加入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

製作食材包括大米400克、紅辣椒面10克、糯米100克、生薑25克、標准粉250克、蔥花25克、菜油150克、蘇打食粉3克、芝麻150克、干澱粉25克、腌大頭菜50克、雞蛋15個、川鹽75克、麻油15克、花椒5克。



相關信息

羊油茶和牛油茶的做法一樣,只是放的油不一樣。羊油茶,拿羊的骨髓炒麵。先把羊骨髓用熱鍋融化,等油五成熱倒入白面翻炒至淡棕色。面和油的比例掌握在1:5就好,面里可以放瓜子仁,花生渣一起炒就更香。

面的顏色不要太淺,油茶喝的就是那種有點糊,香香的味兒。喜歡甜的等面涼了可以放糖,喜歡鹹的加鹽。喝的時候配上自家爐子上烤的饃饃片,香極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油茶


❷ 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山茶油既是生活起居中的一種食品油也是一種中葯材。山茶油關鍵來源於山茶樹的種子,營養豐富,作用普遍,是真實的翠綠色食品。中葯材中的山茶油清熱去火,利濕除蟲的作用,可以醫治虐障。另外對急性腸梗阻有非常好的功效。山茶油平時的作法諸多,且美味可口出現異常。長江中下游的大家服用佔多數。

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油茶麵,最開始被作為食材時,叫涼面。它是一味十分質朴的來源於民俗的中華民族傳統食物。

陝西省油茶做法:

作法一:

1、花生仁,白芝麻各自炒過,花生仁(削皮)和核桃肉損壞.(假如給小朋友吃這四樣能夠 所有碾碎)。

2、在鍋內放進小麥麵粉,用微火攪炒約10餘分鍾,待小麥麵粉展現麥淡黃色時即熟,取下太細篩

(過完篩的,篩粉剩餘的研磨又過一次篩,所有用完,不消耗)。

3、另出鍋放進適當食用油和芝麻油(用牛骨髓油更強),燒至七成熱時將黑、芝麻、核桃肉、花生仁一起倒進略炒,加鹽(依據小麥麵粉的量,不必放過多哦),最終所有倒進涼面中,煸炒勻稱即成油茶麵。

作法二:

1、提前准備輔材,輔材有:花生仁,白芝麻,小茴香,葷油或食用油。

2、花生仁,白芝麻各自炒過磨碎,備用。

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3、出鍋放適度的水,在篦子上面干凈的沙布,將小麥麵粉放置篦子上,蒸約一個小時,取下並細篩。

4、另出鍋,放進適當葷油或食用油,燒至七分熟時放進花生仁,白芝麻和小茴香,在放進適當鹽,最終將篩好的面放進鍋中一起炒,炒大概10—20分鍾,直到臉色變黃就可以。

儲放

將炒好的油茶麵裝進薄膜袋或是陶罐中,放置陰涼的地方,存著漸漸地享受!

吃法

1、能夠 將油茶麵立即用開水沖,拌和成粘稠就可以服用。

2、吃時能夠 將油茶麵用適當冷水調開,再入煮好開水的鍋中,攪拌均勻以後就可以服用。

3、油茶樹充好以後,能夠 添加桃酥,可以提升另一番口味。

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營養成分

油茶樹中的小茴香有有利排尿的作用,花生仁中帶有蛋白,核蛋素,鈣,鐵等,還帶有各種各樣維他命

❸ 自製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您好
用料:炒熟芝麻150g,普通麵粉400g,花生150g,白糖適量,油適量,各類乾果適量

1、用料理機將炒熟的芝麻打碎,放入碗中備用。

2、將花生炒熟,去皮,再用料理機將花生打粉。

3、燒熱鍋,先不放油,用最小火慢炒麵粉。

4、依據麵粉多少,大概炒十五到二十分鍾,麵粉微黃即可。

5、炒好的麵粉盛出過篩,如果有麵粉硬塊要碾碎。

6、燒熱鍋子,放入適量油,油溫達到六七成熱時改小火,放入麵粉,芝麻粉和花生粉,將乾果也一起加入,小火炒大概十到十五分鍾。

7、最後依據自己口味,放入適量鹽或者白糖。

8、這樣油茶就做好了,一勺粉大概用兩勺熱水沏開就可以。

❹ 油茶的配方里都有什麼

侗、瑤、漢等族飲料。將茶葉用油炒,然後加水煮熬,沸開後濾出茶葉渣,即成油茶。食用時,要配以調料和副食。參見「打油茶」。回族食品。是蕎麥面和糯米粉加牛油或羊油混合而炒的一種炒麵。食用時用開水攪攔成糊狀。多作早餐。著名的有武陟油茶等。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 擔擔油茶 原料配方:大米400克紅辣椒面10克糯米100克生薑25克標准粉250克蔥花25克菜油150克蘇打粉3克芝麻150克干澱粉25克腌大頭菜50克雞蛋15個川鹽75克麻油15克花椒5克 製作方法 1.鍋內放清水3千克,燒開後放入10克姜塊,一根生蔥(挽結),水沸撇去浮泡,撈去蔥、姜,然後將鍋端離火口10分鍾,再將磨好的大米,糯米粉攪入水中。鍋再置旺火上燒開,移放微火上煨熟成油茶糊。 2.標准粉500克放鹽5克、蘇打3克,加清水200克,調勻揉好,靜置1小時,再搓成條狀,刷上菜油,盤條發汁。鍋內放菜油燒至七成油溫時,將發汗後的面扯成50克重的節,拉成細如麻繩的線條,捲曲入油鍋炸成油茶饊子。 3.菜油下鍋燒熟後,分別舀入花椒粒、辣椒面中,製成椒油、紅油。芝麻炒熟擀成細面,大頭菜剁面細粒,生薑15克剁成末。 4.吃時,先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散(每碗1個),再將油茶糊舀入碗中與蛋液和勻,放鹽、芝麻面、椒油、紅油、麻油、薑末、大頭菜粒及蔥花,油菜湖面上放入捏碎的饊子。 產品特點 味咸鮮香帶辣,宜早點、夜宵,冬季食之尤佳。 植物-油茶 [編輯本段] 學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 英文名:Oil Camellia 科名:山茶科 Theaceae 別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 形態特徵 茶科茶屬常綠小喬木。因其種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 ;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銹油用於工業。茶餅既是農葯,又是肥料,可提高農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蟲。果皮是提制栲膠的原料。葉部含有花黃素、茶鹼等,是醫葯工業的原料。木材可做小型農具。 油茶樹高達4~6米,一般2~3米。樹皮淡褐色 ,光滑。單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長3-10厘米,寬1.5-4.5厘米,。花頂生或腋生,兩性花,白色,直徑6-9厘米,花瓣倒卵形,頂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圓形、橄欖形,直徑3-4厘米,果瓣厚而木質化,內含種子。種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狀,有光澤。 分布 油茶分布區的北界在淮河-秦嶺一線;南界大致在北回歸線附近;東界為東南海岸和台灣;西界是雲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東緣。垂直分布在東部地區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區可達海拔2000米。 習性 油茶喜溫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氣溫16~18℃,花期平均氣溫為12~13℃。突然的低溫或晚霜會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較充足的陽光,否則只長枝葉,結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連續降雨,影響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緩、侵蝕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一般適宜土層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適於石塊多和土質堅硬的地方。 繁殖 油茶以種子、插條或嫁接繁殖。為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多採用插條或嫁接育苗,然後進行栽植造林,最適造林季節是立春到驚蟄,也有在10月份進行的。直播造林以冬季最好。 用途 種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潤發、調葯,可制蠟燭和肥皂,也可作機油的代用品;果殼可提栲膠、皂素、糠醛等。 中葯-油茶 [編輯本段] 【別名】油茶樹、茶子樹 【來源】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Thea oleosa Lour.],以根和茶子餅入葯。根皮隨時可采,鮮用或曬干研末;秋季采果,曬干,打出種子,加工成油,以茶子餅入葯。 【性味歸經】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止痛。 根:用於急性咽喉炎,胃痛,扭挫傷。 茶子餅:外用治皮膚瘙癢,浸出液滅釘螺、殺蠅蛆。

❺ 汕尾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油茶】
食材:麵粉2小碗、花椒1小撮、油2小勺、鹽2勺、花生、核桃仁、瓜子仁、芝麻適量。
做法:
1、核桃仁、瓜子仁、花生、芝麻備好。

2、先把核桃仁炒熟盛出。

3、花生粒炒香盛出。

4、瓜子仁,芝麻炒香盛出,然後把所有炒香的食材,用擀麵杖碾碎備用,(這一步忘拍了,抱歉)

5、鍋中燒熱,倒入2小勺食用油,放入花椒炸香,花椒粒撈出。

6、加入麵粉翻炒。

7、大火翻炒幾分鍾,轉小火十分鍾,不停的翻炒,炒至微黃,用鏟子捻開成團的粉,炒鬆散。

8、再加入碾碎的花生,芝麻,核桃,瓜子仁翻炒。

9、最後再加鹽或糖翻炒勻均即可。

10、舀兩勺炒油茶,放入掰成段的麻花,直接兌入適量熱水就可以做一碗,你也可以在火上加水煮一下。

❻ 晉升油茶搭配什麼吃最好吃

甜油茶配著麻花吃,味道超級贊!鹹的話,配饃片之類的也很不錯。

❼ 油茶配什麼小吃

配上烤饅頭片比較好吃。

油茶是淮河沿岸小吃中的滋補精品,人們常說「老城油茶噴噴香」。在街頭的飲食攤子上,擺把大壺,外用棉布包著用作保溫,壺內有做好的油茶。

食用時,加醋、醬油、麻油,酸辣鮮香,美味可口。口感滑膩油潤,略感糊口,且酥油香氣濃郁,營養豐富,深受老人和兒童的喜愛。油茶除了香,還有提神、消食健胃、驅濕避瘴、驅寒治感冒等功效。

歷史

很久以前,有一個民族叫瑤族,他們住在「千家洞」,與外界很少來往,不知道朱皇帝的改革,仍然沿襲舊制煮油茶。

明朝時說千家洞瑤人不交皇糧,派兵清剿千家洞瑤族。一部份瑤族逃到了恭城,其中一支瑤族八房人,人數比較多,選擇了較平坦的加會一帶定居下來,並帶來了他們的傳統美食——油茶。為什麼是嘉會瑤族的油茶得到傳播,因為嘉會瑤族住在茶江河邊,占著交通便利,人數又多。

清朝時,共和一個唐黃村就有上千戶人家。在茶江上打漁的人,都要向他們交稅。他們建有唐黃廟,每三年舉行一次盛大的廟會,附近各族群眾都來參加。廟會規定,本族人不準搶花炮,只准外來的村寨搶花炮。來參加廟會的外族人,八房人都盛情接待。喝油茶及油茶待客的習俗得以傳開。

❽ 做油茶需要什麼材料怎樣做可口

油茶有好幾種,不知道你要的是那種啊一種是回民常說的油茶(南部人喊的油茶麵子),其實就是北京人所說的炒麵。主要由大米,黃豆,芝麻,核桃,花生等磨成,當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是否添加黃豆,芝麻等。將麵粉、清油、糖(最後放,要不要糊鍋的),還可以放些核桃仁、花生米一起炒,炒的油將面吃透,就差不多了。這種食品,只要加些開水拌開,又頂餓又好吃,當然,也可以干吃(哈哈,小心嗆著呀)。在牧區的人們,腰上的布包里,通常都是這種食品。離帳房太遠,回不去時,渴了喝點泉水,餓了就干吃一些油茶。都市的人,想嘗嘗這種食品,也不難做,自己回去做就行啦。當然,在北京有不少油茶店,也可以直接去吃。 而另一種油茶,就是藏民喜愛的酥油茶。做法:先用茶葉熬茶,只取茶水,倒入竹筒中,加入酥油,酥油是氂牛的油,塊狀的,放入後和茶水一起慢慢的打,邊打邊加入鹽,等打溶了就可以喝。酥油是一種頗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食品,大體的做法,是用奶皮熬。可以想想,燒一鍋牛奶,上面的奶皮才薄薄的一層,而熬成一、兩公斤酥油,需要多少奶呀。但星雨可以發誓,如果吃慣了(因為我的不少朋友,都吃不慣的),真是好吃啊。而酥油茶就是用這種酥油大量加入(也有是一起煮,因西藏地域而異)上述奶茶中,當然在西藏,用的奶一般是耗牛奶,味道和牛奶差不多的。喝起來嘛,不知大家是否喝的慣,我覺得蠻好喝的。坐在小木桌旁,奶香、酥油香、茶香,如果再有一個藏族老奶奶一邊搖著紡車,一邊給你講故事,真是可以入詩的意境了。還有一種是麗江地區很多民族的主要飲茶方式,也是他們一天開始必需的食品,當地人又叫做打酥油茶。酥油茶也分為甜咸兩種口味。是用酥油、雞蛋、鹽、麻籽、花生、核桃等,再加入煨好的茶葉水,盛在一種木製的細長的筒內,用一根木棍反復地攪拌。最後一種是我在網上看過的原料配方:大米400克紅辣椒面10克糯米100克生薑25克標准粉250克蔥花25克菜油150克蘇打粉3克芝麻150克干澱粉25克腌大頭菜50克雞蛋15個川鹽75克麻油15克花椒5克 製作方法: 1.鍋內放清水3千克,燒開後放入10克姜塊,一根生蔥(挽結),水沸撇去浮泡,撈去蔥、姜,然後將鍋端離火口10分鍾,再將磨好的大米,糯米粉攪入水中。鍋再置旺火上燒開,移放微火上煨熟成油茶糊。 2.標准粉500克放鹽5克、蘇打3克,加清水200克,調勻揉好,靜置1小時,再搓成條狀,刷上菜油,盤條發汁。鍋內放菜油燒至七成油溫時,將發汗後的面扯成50克重的節,拉成細如麻繩的線條,捲曲入油鍋炸成油茶饊子。 3.菜油下鍋燒熟後,分別舀入花椒粒、辣椒面中,製成椒油、紅油。芝麻炒熟擀成細面,大頭菜剁面細粒,生薑15克剁成末。 4.吃時,先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散(每碗1個),再將油茶糊舀入碗中與蛋液和勻,放鹽、芝麻面、椒油、紅油、麻油、薑末、大頭菜粒及蔥花,油菜湖面上放入捏碎的饊子。 產品特點:味咸鮮香帶辣,宜早點、夜宵,冬季食之尤佳。對於第一次喝酥油條的人來說,藏民喜愛的酥油茶和麗江地區的打酥油茶,第一口下去會有種異樣的怪味,但如果你堅持再喝一口,那麼,你就能體會到其中的醇香,當然不用別人請,你會主動再喝一口。甜的腥味較重,初嘗者最好從嘗試鹹味的酥油茶開始。

❾ 油茶的營養非常豐富,油茶的做法是什麼

油茶的主料其實就是大米粉,當然要豐富點可在把大米碾成粉之前,可以加花生,核桃這些配著做出來的油茶,味道更美更營養。倒入事先准備好的麵粉,快速不斷翻炒,這里注意一定要用小火,用大火或者翻炒不及時,很容易糊鍋。翻炒至微黃就可以關火盛出來了。打油茶亦稱「吃豆茶」。瑤族、侗族傳統待客食品。流行於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黃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製成。有的還加蔥花、菠菜、獵肝、粉腸。

做法 鍋入油下面小火慢慢悠悠的炒至淡黃色 加上上述輔料攪拌均勻即可 吃時開水一沖即可面香味濃 方便省事 營養豐富 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