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外灘附近有什麼好吃的飯店,有特色的
到了上海必去的旅遊打卡地是外灘,而最有特色的且離外灘又近的網紅美食店「么喱烤肉新大陸廣場店」是你的不二之選,「么喱烤肉新大陸廣場店」不但可以品嘗絕味的炙子烤肉,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學會在家做出大師級烤肉的的方法哦,包教包會,現場學會。
么喱烤肉在國內率先推出「炙子烤肉」,以鐵炙子為器具,以炭火為底,將切好的肉片鋪上。當滋滋升溫的時候,看肉由紅變灰,孜然香料撲鼻而來。在么喱,沒有應酬,只有快樂。在韓國傳統烤肉工藝上,融合國人的飲食習慣,配以獨特的腌料和醬料,現拌現吃,力求打造屬於么喱的「味覺記憶」!是你來上海品嘗美食的不二之選!
❷ 摩吞驚天料理北外灘來福士店什麼時候開業的
2021年7月10日。全球第十座、上海第三座來福士北外灘來福士全面開業,時間2021年7月10日,位置在北外灘核心區域。摩吞驚天料理北外灘來福士店總建築面積約42萬平方米,無縫連結地鐵12號線。
❸ 外灘有什麼好吃的餐廳
外灘有什麼好吃的餐廳? 外灘好吃的餐廳有:艾利爵士頂層餐廳、品台塑牛排、Yawaragi、POP、Flair Rooftop等。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的地標之一。

艾利爵士頂層餐廳
艾利爵士頂層餐廳是上海最頂級的餐廳之一,坐落於久負盛名的半島酒店頂層,坐擁著上海最標志性的城市景觀,也是外灘很有代表性的露台景觀餐廳。
品台塑牛排
王品台塑牛排為台灣第一大連鎖餐飲,嚴選第6至第8對肋骨的六塊牛排,全熟但多汁,一頭牛僅供六客。
Yawaragi
位於外灘22號的頂級日料餐廳,YAWARAGI使用精緻的日本銘窯「有田燒」瓷器,由傳統的「懷石料理」與歐美客人所喜歡的料理相結合,帶來最精緻時尚的日料體驗。
POP
餐廳酒廊位於外灘三號建築之上,這間西式餐館擁有著全上海最具魅力的露台之一。戶外露台一直延伸到餐廳的另一頭,提供了極佳的觀景之地,以原木鋪制,將黃浦江、外灘以及陸家嘴的廣闊景緻盡收眼底,或許再也沒有比這更壯美的景觀角度了。
Flair Rooftop
位於麗思卡爾頓酒店頂樓58層,以最佳高空景觀露台而聞名的Flair Rooftop是酒吧和餐廳的完美結合,由世界著名的日本頂級設計公司Super Potato精心打造,室內設計採用了大量天然、質朴的材料,宛如一個摩登外殼下的傳統閣樓。
外灘 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的地標之一
❹ 上海哪有山西刀削麵
麥子大王飯店
虹口區東大名路809號(高陽路口) 021-65951688
地 址: 虹口區東大名路809號
交叉路: 高陽路口
商 區: 北外灘
電 話: 021-65951688
交 通: 22,145,921,37
菜 系: 小吃麵食
人 均: ¥56
城 市: 上海餐館
推 薦: 小米粥、壇子土豆燉牛肉、黃麵皮、掛霜地參。
環 境: 大幫朋友聚會、一個人就餐、二三人小坐。
簡 介:
山西風味的館子,麵食「正宗」,「很好吃」。炒菜算是「難吃」的,「蒜味較重
,南方人不太習慣」。「宣傳說實惠好吃最重要」,其實也「還是有點貴的」。環境和
服務都「挺一般的」,「朋友聚會偶爾去換換口味」還是不錯的選擇,「不要期望太高
」。
唐晉人家九江路店
人均:¥40
地址: 上海黃浦區九江路423號(近山西南路)
電話: 021-63613777 63225917
商戶簡介:山西菜。
平遙牛肉「不錯」,「肉質嫩」,蘸著山西老醋吃「風味挺特別的
」。各種山西麵食、送的小米粥也可以吃吃。性價比「較高」,生意「挺好」。
推薦菜:
平遙牛肉(19) 南瓜小米粥(18) 烤羊排(14) 刀削麵(10) 手抓餅(8) 羊排
(8) 鍋貼(7) 小米粥(7) 烤羊腿(6) 一品鍋貼(6) 麵食(5) 唐晉烤羊排(5)
山西豆
干(5) 過油肉(4) 剔尖(3) 醋溜白菜(3) 沙棘汁(3) 太原炒和菜(3) 山西小拉麵(
2) 平瑤牛肉(2)
山西人家-
地址: 上海浦東新區德平路1185號
人均15。
一家山西特色的飯館。各式麵食很不錯,價錢也很便宜。全是手擀麵,非常的筋道。撥
魚兒,炒莜麵,翡翠刀拔面,莜麵栲佬等。6-10元不等。很實惠的。也有炒菜,覺得炒
菜不如麵食好吃。可能口味不同吧。鍋仔濃湯一品菇不錯的,有酸菜,粉絲(有點象東
北粉條,很筋道),各式菇類。
推薦菜: 各式麵食 鍋仔濃湯一品菇
選擇一個離你近點的
❺ 外灘小野寺|溫和而有力量的傳統江戶前壽司
今年春天,魔都開出了最大牌日料店 — Ginza Onodera(鮨 • 銀座小野寺),盡管這家日料店2013年才在東京開出第一家店,但是很快就在香港、巴黎、美國等地陸續開店。
小野寺在東京銀座的本店2013年開始以經營江戶前壽司為主,2014年開始經營鐵板燒,2015年開始經營天婦羅,非常年輕但是影響不小,在日本的評價也是相當高。
今年3月18日正式落戶於上海外灘18號,得益於海外的影響力,加之在外灘18號的地段,小野寺在上海的名聲也迅速傳開。目前上海店的的壽司主廚由原香港店副廚林亞紀良擔任。
「家裡就是開餐廳的,雖然不是壽司店,但是我對壽司極度熱愛,也一直從事壽司技藝。嘗到坂上先生的壽司,沒想到那麼好吃,後來有機會就加入小野寺了。」 By Chef Hayashi
坂上曉史: 擔任小野寺東京本店的料理長,也管理全世界小野寺的壽司。坂上曉史曾在札幌米其林二星的【善壽司】工作超過10年。
林亞桑來自北海道,2013年加入Ginza Onodera東京本店,擁有20多年的壽司經驗。他身材魁梧高大,話語慷鏘有力,坐在板前沒有有很多言語,總是一絲不扣的捏好每一貫壽司。
前幾年他就來過幾次上海,當時就覺著這座城市是他喜歡的樣子,如果能有機會待在這里就太好了。後來到達香港店,當做到上海來的中轉站,知道可以來上海工作,毫不猶豫的接受了這份機會。
「我幾乎喜歡上海的一切,不管是人還是城市的樣子,包括這里都這么多美食,生活在這里就是我的夢想。目前生活超過半年,從開始到現在就沒有任何不習慣,非常享受。」 By Chef Hayashi
上海給這位日本男人的吸引是雙面的,一方面全世界的文化在這里和平交匯,新生事物總是迫不及待的出現;另一方面,上海又把最傳統的事物留下,保持原來的樣子。
「但是做壽司還是需要保持傳統,盡管如今很多新式料理技藝不斷出現,我也能夠接受。但是對於我和小野寺的宗旨,就是要把最傳統的江戶前壽司呈現給客人。」 by Chef Hayashi
店內的空間在日式風格基礎上更多些簡約時尚,高價製成的扁柏案台需要每天用溫水養護,店內的每一款餐具也都來自日本,漂亮到每一位客人都想帶回家。
不同於新式壽司店用米醋拌舍利飯,小野寺一直堅持用赤醋,所以醋飯的味道要更重,顏色更深。目前上海店用了來自兵庫縣的赤醋,對於舍利飯的軟硬也在調整。江戶前的壽司的舍利飯硬度較高,會增加咀嚼的次數,以達到魚生和飯粒的高度融合,才能達到鮨味。但是中國食客對於米飯更喜歡柔軟些,林亞桑也做了多次調整。
北海道產的蝦夷馬糞海膽(bahun-uni),因為無法進口活海膽,小野寺用的鹽水海膽,但也是高級食材。蒸過的海膽要比生吃的味道更加濃郁,吃到底部混有百合瓣,清香味更突出。
蝦夷馬糞海膽: 日本兩大「紅白」海膽中的「紅」,白海膽是北紫海膽。一年四季都會有,如果是活殺,當屬超高級食材。
不同於海膽做成軍艦卷的手法,林亞桑採用古早握法,醋飯之上一頂海膽。如果捏的力度不好,抓起來就會散開,但是這只海膽送到我嘴邊都還是穩穩當當。
因為心急想吃第一口,所以忘記拍照片。借用小夥伴Emma的照片,喜歡讀英文食評可以關注她。這貫縞鯵出品前看見林亞桑用金桔調味,口味獨特。
大竹莢魚&小竹莢魚: 在魔都的日料店中,總會聽到大竹莢魚/小竹莢魚的說法。大竹莢魚其實叫縞鯵或者島鯵,並非真正的竹莢魚。小竹莢魚才是所謂的「竹莢魚(aji)」。
這是我當時最喜歡的一貫壽司,勝在調味。槍魷魚本身就非常甘甜,林亞桑在魚身上刻了很漂亮的刀紋,出品前撒上了一點喜馬拉雅鹽,又擠上了一些金桔,這個味道很「夏天」!
槍魷魚: 常見的食材,最佳時期是冬季。目前槍魷魚還在成長期,可以直接當壽司料。長大後會先煮熟再握成壽司。在小野寺吃天婦羅時用的是障泥魷魚,要比槍魷魚高一級,而是目前是障泥魷魚最佳賞味期的最後時間。
這應該是石鱸魚的血合部位,顏色較深。林亞桑捏好飯團一頭栽進蔥碗里,然後才開始握,還用了昆布,因為石鱸魚的味道較重,最後點上一些姜。
大連產北寄貝,過水之後就能呈現漂亮的紅色,刀刻過後噴槍灸烤過變黑,這貫看顏色不是烤的很重,紅里透黑,入口一些脆和微甜。
北寄貝&北極貝: 北寄貝是高級食材,冬季的品質更加上乘。而北極貝是指北美產出的冷凍品,一般當地捕撈會立即煮熟冷凍,再去市場流通,很低廉的食材。
女將一直強調,日料中經常用到的木魚花就是鰹魚做成的。林亞桑這貫鰹魚跟通常做法相似,先灸烤魚皮,再點上姜。鰹魚沒有什麼油脂,有一些酸味。
鰹魚: 中級食材,春天到秋天的鰹魚都比較好,秋天最肥,所以正當時。以前鰹魚都是烤了吃,或者做成魚干,也是後來才當成壽司料。
這是我在上海見過品相比較高的象拔蚌,盡管這貫壽司的刀紋刻的不是很好看,但是並不影響魚生和醋飯的搭配,甜味和鮮味都很明顯。
象拔蚌: 超高級食材,又叫海松貝;秋天到春天的品質最佳,但一年四季都能有。象拔蚌只有伸出來長長的前水管才能做壽司料,所以非常珍貴。
很多人都說,高級日料點中不應該有三文魚出現,魔都的高級日料鋪子第一次在小野寺見到。這貫壽司的三文魚智利產,更應該叫大西洋鮭魚,林亞桑說魚料漬了兩天,味道非常深厚。
對於用三文魚入壽司料,我也特地問了林亞桑,他說:「選擇食材,我只會選擇自己認為好吃的東西,我認為三文魚好吃,我就應該呈現給客人。更何況我們用了智利產的高級鮭魚。」
多少人的摯愛啊!!!整齊的刀紋,漂亮的油花,稚嫩的粉色,不多說了,味道可以自由想像!
林亞桑告訴我,這是他最愛的一貫壽司:「每當我想到要握這貫壽司時,就非常開心,這是我最喜歡的一貫。所以每次都要握給客人們吃,」
客人落座的時候,林亞桑就開始腌漬赤身,大概20分鍾左右,並且會頻繁觀察魚肉的變化,確保腌漬的品質。確實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一定能做到最好,非常好吃的一貫醬油漬赤身的握壽司。
說到這貫壽司,我就想到剛進來包廂看到林亞桑把一片片魚生切好排排放,當時心中一緊,空調開得這么足,魚生不會幹掉,不會影響品質嗎?
這貫金目鯛的味道就喪失了水份,味道有些柴。後來仔細觀察了下,貌似是人手不夠,好處是這也說明小野寺在用人方面的高要求。後來林亞桑也說,中國客人不像日本客人,吃壽司可以慢慢吃,每一貫間隔一段時間。中國客人比較著急,注重出品的連貫性,我想這也是保證用餐體驗的權策。
目前是小鰭魚的時令,魚生用醋腌漬過,貼上昆布再出品。因為很難控制魚的味道,所以一般壽司店不會拿來做握壽司。林亞桑作為最後一貫魚生壽司為結尾,也體現了他扎實的功力和對魚料處理的自信。
小鰭魚新子: 小鰭魚本是普通食材,但是新出生的幼魚「新子」卻價格不菲,屬超高級食材。因為通常魚生只有4公分,所以需要4條魚片才能握成一貫壽司。而且新子只在夏季時候出現,供應時間很短。
每家壽司店對於成本的考量不同,最後都會印證在玉子燒上。比較簡單的叫薄燒煎蛋,居酒屋也會有。這貫玉子燒更應該叫厚燒煎蛋,裡面的用料有蝦泥、山葯等,製作耗時很長,對火候的把握需要很穩。小野寺的玉子燒可以看見清晰的氣孔。
Haiwen:半年以來對上海客人有什麼印象嗎?
Chef Hayashi:上海客人對食物的要求極高,我需要始終保持水準,確保食物的品質才能贏得他們的喜歡。
Haiwen:你做料理有什麼秉持的原則嗎?
Chef Hayashi:我是堅定維護傳統江戶前壽司的人,所以我們不會有太多的創新,而是要把最傳統的料理技藝精益求精。
Haiwen:除了壽司,自己還喜歡什麼料理嗎?
Chef Hayashi:我很喜歡炒菜啊,日本的苦瓜炒蛋等。中國我也吃過很多菜系,還是最喜歡上海菜,甜甜的很對我的胃口。
聊到美食和上海,這位日本男人表現出優柔的一面,想起來那六個字: 溫和而有力量 。林亞紀良用堅定的力量發揚傳統江戶前的料理文化,卻讓溫和的態度握進每一貫壽司,從銀座走到外灘,更走向世界。
Ginza Onodera上海店鐵板燒由加藤浩主理,天婦羅由滕森裕主理,具體食評請等待後面發布。
❻ 上海外灘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沒啥好吃的也沒啥好玩的,就是人擠人.做游輪一人一百,還不滿一小時.一點都不劃算.
外灘景色也就那個樣,要看燈光景色的話,建議你往右手(鍾的那個方向)走個半個小時,那裡的人少點,看的燈光景色也很全.
吃的實在是沒發現什麼.要吃的話也就是在南京東路上吃,沒啥特色的東西.
❼ 上海外灘附近有什麼特色的小吃
上海的各種美食街頗受各地遊客歡迎,其中著名的有雲南路美食街、黃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吳江路美食街、天鑰橋路餐飲街、仙霞路休閑小吃街等。
隨著上海與周邊地區聯系日益密切,在通向江浙兩省的318國道上,崛起一條4公里長的「海鮮一條街」,金粵漁村、雲都海鮮城、天天漁港等不同消費層次的餐館飯店,每天都吸引著各方來客。
雲南路:上海人下「館子」去的最多的要數雲南路了。不僅長安餃子樓、金陵酒家、三和樓菜館、老正興菜館等日漸興隆,並且弄口過街樓下也開始設攤供應宵夜,成為滬上聞名的美食街。雲南路上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烤鴨和小金陵鹽水鴨。還有「鮮得來」排骨年糕,「小紹興」的白斬雞,「南翔」的小籠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東水餃,「老四川」火鍋等,當然最讓人「牽腸掛肚」的要數「新疆烤羊肉」了,老遠就能聞到羊肉的香味,2元錢買上一串,讓你離開雲南路的時候都有些戀戀不舍。於是有人戲言:「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
交通:220、575、781、782、783路淮海東路終點站,途經雲南路在延安東路上設站的有01、127、202、775、980路,隧道三、五、六線。在金陵東路設站的有42、123、126、503、926路(東向),在淮海東路設站的有42、126、920、926路(西向)。
黃河路:從南京路拐進,你會感覺進入了一條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館門牌在向你頻頻招手。你已經進入了一條生猛實惠的餐飲超市。
交通:地鐵二號線人民公園站、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或新閘路站、136路黃河路終點站、210路北京西路終點站、途經黃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15、21、64、801、939路。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緊鄰市級商業街四川北路,這里匯聚著各地特色菜餚的飯館、酒樓,是滬上中產階層宴請、聚會的首選。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終點站、63、563路吳淞路終點站,61路天潼路終點站,途經乍浦路,在海寧路上設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設站的有19、65、928路。
吳江路的小楊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甚至聽上海的朋友講過這樣一段話,「阿拉等情人超過五分鍾,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可見這小小生煎對於上海人是怎樣的重要。小楊生煎是家有著7年歷史的生煎店,個大湯多是特色,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薑末、花椒面、香油調製成的。
地址:吳江路54號、60號
避風塘的九肚魚
避風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點心,九肚魚是一種海魚,潮汕人稱「豆腐魚」,「造型」特別,像大個兒的泥鰍,肉質有點灰白色,而且綿軟少骨,用筷子夾,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屍」了。油炸時加上麵粉拖,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咸、鮮、香,口感外焦里嫩,夾起一塊就往嘴裡送,湯汁和肉質吸滿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過現在外面 「大興」的避風塘太多了,吃九肚魚一定要認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長樂路175號
打浦路1號金玉蘭廣場
南京西路1333號
張楊路501號第一八佰伴
海寧路358號國際商廈
吳中路1258號(合川路口)
四海游龍的鍋貼
鍋貼是四海游龍的特色,鍋貼的樣子也比較反傳統,是條狀的,長長扁扁的,乍一看有點像北京的褡褳火燒,又感覺更像日本蒸餃。吃這樣的鍋貼覺得比較特別,沒有本地鍋貼那麼油膩,味道不錯。
地址:龍川路121號
田林東路456號
茅台路670號
蟹殼黃
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賣這兩個品種的專業店,如黃家沙、大壺春、吳苑等,名噪一時。
棗泥酥餅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麵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瓏,外皮酥鬆,餡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遊者歡迎。
生煎饅頭
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用半發酵麵包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蒸拌冷麵
是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的麵食。上海飲食市場上,冷麵一向是夏季旺銷品種。1937年前後,製法都是將面條煮熟後,用冷水沖涼而成。1949年後,衛生部門因冷麵用生水沖涼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點心店採取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的辦法加工冷麵,獲得成功。不僅符合衛生要求,且加工後的面條硬韌滑爽,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陽春面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
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後滾上一層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裡三牌樓附近的雷嫗以設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一層糯米乾粉,後又試制了各類乾粉,結果採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歡迎。
豬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摻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為舊歲暮新春的時令米食。糕身松軟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樣。
油氽排骨年糕
豬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該小吃在上海有二種製法,分別以曙光飯店(原名小常州,號稱排骨大王)和鮮得來點心店為代表,這兩家都以經營排骨年糕而著名,但製作方法不同,口味迥異,各有特色,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鮮肉貓耳朵
傳統的貓耳朵是用涼水和面製成貓耳朵形疙瘩,用雞丁、肉丁等作配料,帶湯食用。上海喬家柵的貓耳朵獨創一格,用手□麵皮,包入肉餡或豆沙,油氽而成,風味特異。
糟田螺
選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調制過的陳糟為主要調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鮮嫩勁韌,糟鹵香味橫溢,鹵汁醇濃,肉鹵同吃,更加鮮美。
高橋松餅
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松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專營。
城隍廟梨膏糖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
系採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葯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製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製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猴銀魚
楓涇丁蹄
十四種上海經典傳統風味小吃
城隍廟梨膏糖
陽春面
蒸拌冷麵
蟹殼黃
海棠糕
條頭糕薄荷糕
開洋蔥油拌面
上海特產:
上海硯刻
上海集雲閣篆刻
上海曹素功墨
上海崩瓜
豬血扁
城隍廟五香豆
嘉定白蒜
香粳稻
香芋
蘆筍
上海高橋松餅
上海潛泉印泥
金澤狀元糕
「五芳齋」糕團
上海絹花
葉榭軟糕
上海龍蝦片
上海全蛋薩其馬
崇明白山羊
崇明醬包瓜
上海水蜜桃
進京乳腐
楓涇丁蹄
上海梨膏糖
鳳尾魚罐頭
上海浦東雞
銀魚
上海木雕
嘉定竹刻
上海麵塑
上海牙雕
上海絨綉
上海絲綢
嘉定黃草編
松江鱸魚
城隍廟梨膏糖
崇明水仙花
上海漆器
上海玉雕
❽ 上海外灘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如果有時間的,可以在南京路排隊買網紅美食,平均排隊1小時以上「光之乳酪,喜茶,肉鬆青團」
❾ 外灘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上海匯吃匯喝美食城,幾乎所有的中國菜系都能在這里覓到蹤跡,咫尺外灘,占據有利環境,鏈接城市東西、南北交通的主幹道,涵蓋高中低三個消費層次的不同消費群體,廣泛聯絡周邊美食商圈 ,形成集中且擁有獨特優勢的大型美食城。
城隍廟和田子坊的小吃,真的非常商業。典型的哪裡都能吃到的那種~豫園里倒是有個南翔饅頭,但是!我覺得饅頭有什麼好吃的啊,不懂!!倒是瞧見了綠廊波還有素菜第一館,只是好基友實在比較弱,餐餐之間隔太近吃不下,這兩家就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