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省恩施市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恩施十大名吃 x0dx0a x0dx0a土家油茶湯:土家油茶湯是一種似茶似湯質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可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非常鍾愛的傳統風味食品,凡是貴客臨門,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噴噴的油茶湯款待。x0dx0ax0dx0a張關合渣:合渣,又名懶豆腐。其製作過程是:將黃豆洗凈用水泡脹後,連豆帶水在石磨上磨成漿,架火煮開,然後放入切好的新鮮蘿卜菜葉,再煮開,就製成了一鍋乳白帶綠的合渣。張關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鎮「張關」而得名。x0dx0ax0dx0a土家臘肉:土家臘肉是土家人民為延長豬肉保持期而獨創的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地方名產,其特點是:脂香濃郁、皮色黃亮、肉色似火、紅艷喜人、滋味鮮美、營養豐富。x0dx0ax0dx0a柏楊豆乾:柏楊豆乾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其特殊之處就是不用石膏及其他任何化學品,奧炒就是在當地泉水和傳統工藝中,堪稱豆製品中的一絕。柏楊豆乾色澤金黃,回味悠長,綿醇厚道,質地細膩,無論生食還是熱炒、五香還是麻辣,均有沁人心脾回味無窮之感。x0dx0ax0dx0a社飯:以鮮嫩社蒿與野蒜、地米菜、臘肉乾、臘豆乾等輔料摻合糯米蒸或燜制而成。由於社蒿(青蒿)具有很好的葯理作用,能治療和預防「傷、腫、痛、癆、瘧、痢、痔」等多種疾病,所以社飯是土家人的傳統葯膳。x0dx0ax0dx0a_廣椒:以恩施鮮紅辣椒和包穀面(玉米面)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燜或蒸後再炒了食用,色微紅、酸辣味十分特別,特別是同土臘肉一起炒作,食時會更加爽口。x0dx0ax0dx0a葛仙米:主產於恩施州鶴峰縣走馬鎮,含有15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其他食品不及而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食用時干鮮宜烹,糖鹽可調,蒸、炒、湯不拘,其味鮮美。x0dx0ax0dx0a鳳頭姜:因其形似鳳頭而得名,無筋脆嫩、富硒多汁、開胃生津、風味獨特。x0dx0ax0dx0a福寶山蒓菜:福寶山蒓菜可煮、可炒、可涼拌,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果膠豐富、風味獨特,是一種天然的降溫、解暑佳品及幼兒增智食品,不僅對抑制消化系統癌症有很好的食療效果,還對抑制動脈硬化、抗腦血栓、利水、消腫、健胃、美容護膚等均有良好效果,是難得的綠色保健食品。x0dx0ax0dx0a年肉:年肉是土家人春節必備菜餚,用本地豬脊肉與糯米或小米加天然調料蒸制而成,其特點是色澤純美,晶瑩滑軟;肥瘦適當,油而不膩;男女均適,童叟皆宜。x0dx0ax0dx0a風景:x0dx0a(一)梭布埡----藏在山窪窪里的妖怪洞府x0dx0ax0dx0a(二)齊岳山----風景在路上x0dx0ax0dx0a(三)謀道----蓋著棉被過大暑x0dx0ax0dx0a(四)魚木寨----在深山裡的桃源探古訪幽x0dx0ax0dx0a(五)土司城----正在申報4A景區的現代仿古建築群x0dx0ax0dx0a(六)沐撫----難忘那些雲上的日子
❷ 以食字開頭的成語接龍有哪些
食是指吃的東西的意思,那麼食字開頭的 成語 你們知道怎樣接龍嗎?下面請欣賞我給大家帶來的食字開頭 成語接龍 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學習借鑒。
以食開頭的成語接龍
食不餬口 → 口若懸河 → 河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圓鑿 → 鑿壁偷光 → 光采奪目 → 目中無人 → 人定勝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聽計行 → 行雲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死 → 死聲啕氣 → 氣吞山河 → 河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圓鑿
食字的解釋
shí
吃:食肉。食慾。
吃的東西:食品。糧食。零食。豐衣足食。
俸祿:“君子謀道不謀食”。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象:日食。月食。
sì
拿東西給人吃:食母(乳母)。
yì
用於人名:酈食其(jī)(中國漢代人)。
食字開頭成語
食古不化、食髓知味、食指眾多、食不累味、食玉炊桂、食不求甘、食骨在喉、食不暇飽、
食無求飽、食日萬錢、食魚遇鯖、食毛踐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肉之祿、食馬留肝、
食辨勞薪、食不下咽、食指大動、食少事煩、食荼卧棘、食淡衣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食方於前、食不知味、食子徇君、食親財黑、食古如鯁、食宿相兼、食為民天、食甘寢寧、
食不求飽、食言而肥、食飢息勞、食不念飽、食藿懸鶉、食肉寢皮、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食前方丈、食不充口
食字開頭成語意思
1) 食不兼肉:吃飯不用兩道肉食。指飲食節儉。
2) 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3) 食甘寢寧:吃得香甜,睡得安穩。形容心緒寧靜。
4) 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5) 食不二味:吃飯不用兩道菜餚。謂飲食節儉。
6) 食少事煩:每日吃飯很少,可是處理的事務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勞,身體不佳。
7) 食不餬口:不能吃飽肚子。形容生活艱難困苦。
8) 食毛踐土:毛:指地面所生之穀物;賤: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9) 食宿相兼:比喻幻想同時實現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
10) 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佔便宜。
11) 食玉炊桂:食品貴如油,燃料貴如桂。比喻物價昂貴。
12) 食子徇君:謂吃自己兒子的肉以媚主邀功。
13) 食魚遇鯖:比喻調換口味,使不單調。鯖,魚肉合燒的美味。
14) 食辨勞薪:形容見識卓越。
15) 食指大動: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16) 食馬留肝:後反用其義,比喻未能吸取精華。
17) 食日萬錢:每天飲食要花費上萬的錢。形容飲食極奢侈。
18) 食租衣稅:依靠百姓繳納的租稅生活。
19) 食古不化:指對所學的 古代知識 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於按現在的情況來運用,跟吃不東西不消化一樣。
20) 食古如鯁:猶言食古不化。指對所學的古代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於按現在的情況來運用,跟吃不東西不消化一樣。
21) 食藿懸鶉:指生活窮苦。食藿,以豆葉為食;懸鶉,衣衫襤褸,似鶉鳥懸垂的禿尾。
22) 食飢息勞:指使飢餓者得食,疲勞者休息。
23) 食親財黑:指人貪婪自私,愛佔便宜。
24) 食不充口:不能吃飽肚子。形容生活艱難困苦。同“食不餬口”。
25) 食肉寢皮:割他的肉吃,剝他的皮睡。形容對敵人的深仇大恨。
26) 食不充飢:猶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27) 食少事繁:形容工作辛勞,身體不佳。同“食少事煩”。
28) 食生不化:指生吞活剝,不善靈活運用。
29) 食不充腸:見“食不充飢”。
30) 食荼卧棘: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艱苦。
31) 食為民天:指糧食是人民賴以生存的最為重要的東西。
32) 食味方丈:形容吃的闊氣。同“食前方丈”。
33) 食必方丈:形容吃的闊氣。同“食前方丈”。
34) 食不下咽: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35) 食不果腹:果:充實,飽。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36) 食不兼味:吃飯不用兩道菜餚。指飲食節儉。同“食不二味”。
37) 食不求甘:飲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節儉。
38) 食不暇飽:暇:空閑。沒有空好好吃飯。形容整日忙碌,連吃飯也沒空。
39) 食不遑味: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40) 食不重肉:吃飯不用兩道肉食。指飲食節儉。同“食不兼肉”。
41) 食不重味:味:菜餚。吃飯不要兩樣菜餚。形容生活儉朴。
42) 食簞漿壺:為歡迎所擁護的軍隊,用簞盛飯,用壺盛水,進行犒勞。
43) 食而不化:吃了沒有消化。比喻對所學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44) 食方於前:形容吃的闊氣。同“食前方丈”。
45) 食甘寢安:吃得香甜,睡得安穩。形容心緒寧靜。同“食甘寢寧”。
猜你喜歡:
1. 飯開頭的成語接龍
2. 發字開頭的成語接龍大全
3. 口開頭的成語接龍集錦
4. 中字開頭的成語接龍大全
5. 親字開頭的成語接龍大全
❸ 湖北利川市有哪些美食
利川市屬於巴文化區,武陵山地帶,行政上屬於湖北,文化上接近川渝,同時也受湘鄂兩省的影響,漢族與土家族、苗族雜居,飲食既有川渝地區的麻辣特色又有湖南地區的鮮辣風格。
利川一向以天下第一洞騰龍洞、土家第一寨魚木寨、大水井、星斗山自然保護區、龍船水鄉、齊岳山等景區的觀光和避暑作為發展第三產業的龍頭,不過利川本地的飲食文化和民俗也很有意思。
利川蒓菜:蒓菜或作菁菜,學名Brasenia schreberi。又名蒪菜、馬蹄菜、湖菜等,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鮮美滑嫩,為珍貴蔬菜之一。蒓菜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常食蒓菜具有葯食兩用的保健作用,正合黃帝內經中葯食同源的理念。利川佛寶山是蒓菜的原產地之一,相比杭州西湖蒓菜,佛寶山生態原始,未受污染,所產蒓菜質量更佳。
柏楊豆乾:產於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楊豆乾主要以優質地產大豆、龍洞灣泉水和若干種天然香料為原料,經過水洗、浸泡、碾磨、過濾、滾漿、燒煮、包紮、壓榨、烘烤、鹵制、密封等十幾道獨特工序加工而成。柏楊豆乾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其特殊性就是不用石膏及其他任何化學品,奧妙就在於當地泉水和傳統工藝中。有「出此山,無此水,便無正宗柏楊豆乾之說」,是制豆腐業中的一絕。現在利川的企業用現代工業手段進行生產和包裝出售,比不上柏楊村原產的豆乾。
鬼豆腐:用斑鳩葉製成的豆腐,又名「神豆腐」、「觀音豆腐」。
根粑炒臘肉:用某種樹的樹根打磨成粉製成的食物,稱為「根粑」
還有就是海椒面鴨、格格、麻元、綠豆粉、利川涼粉、芸豆雞、利川魔芋鴨等諸多美食,
❹ 甘肅慶陽都有什麼好吃的
一、甘肅美食
甘肅美食1:蘭州牛肉面
蘭州拉麵館在全國各地開了花,要是有人問甘肅有什麼好吃的,那蘭州牛肉麵絕對是個好答案。
二、甘肅
1、甘肅,簡稱甘或隴,位於黃河上游,省會為蘭州。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2、地理位置
甘肅地處北緯32°31′~42°57′,東經92°13′~108°46′,地控黃河上游,溝通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東通陝西,南瞰巴蜀、青海,西達新疆,北扼內蒙古、寧夏;西北出蒙古國,輻射中亞。甘肅省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全省面積45.37萬平方公里,佔中國4.72%。
3、氣候特徵
甘肅各地氣候差別大,生態環境復雜多樣。甘肅深居西北內陸,海洋溫濕氣流不易到達,成雨機會少,大部分地區氣候乾燥,屬大陸性很強的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春夏界線不分明,夏季短促,氣溫高,秋季降溫快。省內年平均氣溫在0~16℃之間,各地海拔不同,氣溫差別較大,日照充足,日溫差大。
❺ _食是什麼意思
食shí:
1、吃:食肉。食慾。
2、吃的東西:食品。糧食。零食。豐衣足食。
3、俸祿:「君子謀道不謀食」。
4、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象:日食。月食。
食sì:拿東西給人吃:食母(乳母)。
食yì:用於人名:酈食其(jī)(中國漢代人)。
拼音shí、sì、yì。
簡體部首飠部、部外筆畫1畫、總筆畫9畫。
繁體部首食部、五筆86WYVE、五筆98WYVU、倉頡OIAV。
鄭碼OX、四角80732、結構上下、電碼7380。
相關組詞:
啜食吐哺[chuò shí tǔ bǔ]
輟:中止,停止。停止用飯,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強食自愛[qiǎng shí zì ài]
亦作'強食自愛'。勸慰人的話。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食品污染[shí pǐn wū rǎn]
食品污染是指人們吃的各種食品,混進了有害有毒物質或者病菌。
大食[dà yì]
國名。即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所創建。
狼卜食[láng bǔ shí]
傳說狼覓食,先卜方向。
甘食[gān shí]
食美味。
食陳[shí chén]
吃陳糧。
餟食[chuò shí]
同時連綴祭諸神。
唼食[shà shí]
咬;吞食。
施食[shī shí]
施捨食物。
廢寖忘食[fèi jìn wàng shí]
忘寢廢食。
流質食物[liú zhì shí wù]
指一種常態下呈液狀,進入口腔後能融化為液體的食物。
食人鯧[shí rén chāng]
也稱食人魚,是水虎魚(Piranha)的一種。
❻ 吃和食有什麼區別
吃東西的吃了是動詞 表示人類的一項基本活動 即:把東西放進嘴裡食用;而食則不同 這個自己可以用來東來做動詞的含義 即:吃飯、吃東西、也可以用來作為名詞 當他作名詞的時候就表示食物的意思了 類似相關的片語有:食品、食堂、食材、食鹽、食宿等............ 等
當然在我國古代文學中 是沒有吃這個字的;當時的古人為了表示吃飯這個動作 一般用食這個字 當然那時候也有把它當作是名詞的用法
隨著時代的變化 人在用字的時候 更多的情緒用普通的簡化字 因此也就慢慢用吃 代替了 食字
❼ 利川牌坊有什吃的
紅湯牛蹄子,鄧莽子老火鍋,柏楊豆乾等。
根據湖北省利川市利川牌坊的美食推薦,其中紅湯牛蹄子,鄧莽子老火鍋,柏楊豆乾等較為出色,吸引了許多外地遊客,口味豐富,有獨特的地方特色。
在利川市謀道鎮長坪境內,有一座貞節牌坊,已經屹立了一百多年,現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貞節牌坊叫諶家牌樓,是諶滿氏苦守二十七年貞節的「嘉懿德行」而「奉旨旌表」的,建於清光緒五年。
❽ 甘肅省慶陽市什麼好吃
慶陽市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集各家之所長。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 步,慶陽人民對飲食品位的追求越來越高,促進了飲食技藝的不斷 改進和更新。歷史悠久的臊子面、蕎剁面、羊羔肉等傳統名吃,以其獨有的地方特色和誘人美味,吸引著滿座高朋,四方佳賓。大凡衣食住行人必不可少,俗話說君子謀道小人謀食,今天故做次小人說說慶陽的小吃。天下之大各地物產不有異,所以就有不同地方美食的特色。說起美食大家不用想就能隨口說出好幾個如揚州炒飯、四川火鍋、武漢鴨脖、蘭州拉麵。說起慶陽小吃先說物產,慶陽位於華北連接西北之處,草原文化連接農耕文化的特殊地帶。雖周祖的農耕在這里發展較早,但五千年的中國這里長期為游牧者占據,游牧者在這里學會了農耕,當然農人也懂得了畜牧生產。農牧業在這里的長期協調發展便有了這里以農產品為主料,畜牧產品為輔聊的特色美食。慶陽的小吃至今還沒有一樣走向世界的,所以在外人看來慶陽沒有美食可言,這也是我執意要班門弄斧說慶陽小吃的原因。慶陽跟許多北方地區一樣特色是麵食,就製作方法而言有擀麵,扯麵、削麵、揪面、拉麵、撮面、切面、餄烙面等、就成品而言有湯面、炒麵、燴面、臊子面、油潑面、干拌面、雜醬面等等。我已經說過了這里處在牧區的邊緣那理所當然就少不了以牧產品為特色的美食,慶陽的特色那就是早勝牛、慶陽驢、環縣羊等。但慶陽的牛肉和驢肉是不出名的,這大抵緣於周祖農耕思想的影響牛是主要畜力,農人之本;驢則是山區主要腳力,可以說這兩個是人最親密的合作夥伴,朴實憨厚的慶陽人怎會忍心將他們搬上餐桌呢?所以在西北羊肉食譜中環縣的羔羊肉佔有一席之地。至於其他諸如雞鴨豬之類地域不同各有千秋,惟有豬灌腸特色鮮明。臊子面其名因澆臊子湯而的名,此物為隴東的上等傳統美食,大凡祝壽生日之長壽面,貴客到來主婦必用臊子面款待,當然臊子面製作的好壞代表了一家主婦乃至東家的廚藝水平。其製作要經過和面、揉面、饈面(揉好的面在密閉環境擱置一段時間)、擀麵、切面、煮麵、撈面、澆湯。湯的製作也相當講究,選蘿卜、豆腐、大肉等切丁,加黃花節、木耳、海帶等配蔥的調料入鍋熱油爆炒,兌水加入油潑辣子、打入雞蛋即成香氣四溢的臊子湯。面的製作其講究並不亞於蘭州拉麵,慶陽俗語曰:「煮在鍋里蓮花轉,挑在筷子打秋天,撈在碗里一條線,吃在嘴裡活神仙。」這比起那蘭州拉麵從一代祖師馬保子說到享譽全球,從一清、二白、三紅、四綠……說到中式快餐簡單有力地多了。因其食時有聲如哨子聲,故有稱「哨子」面。 臊子,一般用豬肉或羊肉切成一般大小的肉丁,再加入鹽、姜粉、大香,辣椒面和花椒等調料、臊子可提早做成,裝入瓮罐保存,隨用隨取;也可用新鮮豬肉、羊肉現做現吃。做臊子湯,先用清油將蔥花熗炒,然後加入臊子、熟豬油和辣椒面,再放人紅、白蘿卜丁和豆腐丁、黃花、木耳,加水煮熟,再放人雞蛋菱形薄餅和菠菜。這些作料做成的臊子湯,色鮮、油厚、味濃,香味撲鼻,誘人饞涎欲滴。臊子面大多為小麥面擀成的細長面,不僅湯要好,而且做面條十分講究,面要和好、揉好、擀好、切好、煮好,這「六好」中有一好不到位,臊子面就沒了味道。在食用時先上臊子湯,再上清水面條,然後用筷子將清水面條撈到盛有臊子湯的碗內,可一碗湯食用兩三碗面條,也可一碗湯一碗面條食用。羊羔肉羊羔肉是慶陽地區環縣等地傳統的地方風味名吃之一,肉嫩味鮮,不膻不膩,非常可口。每年立春至端陽節後前後,是食用羊羔肉的最好季節。羊羔肉做法較多,以清燉和蒸做較為普遍。清燉羊羔肉,色澤金紅,細嫩溢香,味道美爽。製做時選擇好期月齡肥羔,宰剝開膛後,除去內臟蹄腳,浸泡洗凈,切成小塊;然後用燒沸的清油(植物油),把切成條狀的干辣角油炸後撈出,再將肉塊下鍋猛炒;隨後放人生薑、花椒、胡椒粉、食鹽等佐料,並適量加湯(以肉爛湯干為宜);快燉熟時,再加蔥花、味精,用溫火再燉至熟;食用時,需再備一盤香菜、大蒜,以助美食。蒸做羊羔肉,肉色金黃,味道鮮美。蒸做時,仍是將宰殺、洗凈的羊羔肉切成小塊,再加姜粉、花椒面和少許大香、蔥花等佐料。蒸做前,羊羔肉需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時後才可入籠;蒸熟後,再加過油蔥花,味精調拌,即可食之。蕎剁面蕎剁面是慶陽地區北部環縣、華池、慶陽縣等地久負盛名的傳統名吃,食之別有風味。近年來,隨著蕎麥播種面積和產量日漸縮減,愈見蕎麵食品之稀罕。這里用蕎面製成的傳統名吃花樣繁多,主要有蕎面鉻鉻、蕎面削麵、蕎面攪團、蕎面煎餅、蕎面涼粉等等,而蕎剁面最為有名。蕎剁面的做法是,先用溫水將蕎面和成面團,用擀杖擀成或薄或厚的面餅再將面餅放在置於鍋沿的剁面專用案板之上,然後用雙手執起兩頭有柄的特製剁面刀,由前向後邊剁邊移動,在一陣節奏有致的刀響聲中,將一根根長細均勻的蕎面條拋進沸騰的煮鍋里待面條煮熟後,或撈入肥美的羊肉、豬肉臊子湯碗里,或撈入特製的酸湯(用食醋或漿水製成)碗里,或讓賓客用乾麵條調入油、鹽、油炸辣面、臊子、蔥花等調味品,各以其喜好而食用。攪團:原料為麥面、玉米面或者高粱面等,其工序是先將部分原料和面水入開水鍋,待鍋再次沸騰加如剩餘原料入鍋用棍棒樣物(多用擀麵杖)在鍋里來回攪動,攪時鍋內如團所以叫攪團,當然攪動次數越多越好有七十二攪之說。做熟之後出鍋在案板上攤開,冷卻後切條狀加入佐料即可食用。現在農家很少做攪團,大概是鍋太小攪不開,地道的隴東風味的攪團要到農家樂去品嘗。這種老區人民的救命飯因為其選料較粗,工藝原始所以難登大雅之堂。攪團的做法和和另外一種慶陽名吃涼粉做法基本相同,早先涼粉是用蕎麥做原料,現在則改用成品澱粉做了。但質地相差甚遠,雖然如此但還為廣大群眾所接受。羊肉泡慶陽特色十足的東西莫過羊肉泡了,羊肉泡在西北來說是家常便飯但慶陽的羊肉泡「大氣」「實在」象一個慶陽漢子,做法基本和西北其他地方一樣,先將羊肉煮熟切片澆湯泡饃。慶陽的羊肉泡在煮肉中佐料下料重,煮的時間長,做的肉不腥不膻,肉質鮮嫩入口即化,小到孩童大到百歲老人都能咬的下嚼的爛。上桌時入碗的純肉加血片內臟等羊雜碎,別無他物,在西北好多地方裡面加了粉條或者牛肉等物看來羊肉還是咱慶陽的純。特色還有一點那就是盛飯所用的是耀州老碗,在過去能用耀州老碗吃飯是溫飽的嚮往。羊肉泡那的說說泡的饃——慶陽鍋盔,那可是地道的隴東冬小麥做出的起面鍋盔,簡單概括「香」「酥」「筋」。影響力強西安的羊肉泡則是死面餅。羊肉泡歷來是隴東人孝敬老人的上品,起食療滋補眾所周知,同時還是慶陽人的傳統早餐,大抵和蘭州人選牛肉做早餐一樣,有地方特色的同時更快,西北寒冷的早晨吃上一碗熱氣騰騰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泡怎不身心愉悅!灌腸本土火腿腸——灌腸,這是慶陽唯一一種動物內臟精加工的食品。選新鮮豬腸和豬血,洗凈豬腸,將加入蕎面和蔥花調料的豬血灌入豬腸,蒸熟即食。慶陽鄉村至今還保留春節殺年豬後做灌腸,邀請鄉鄰和老者食用灌腸。這也許是周禮的延續吧。與黍有關的食物黍是中國人的古老農作物之一,其歷史可以上溯到五六千年前。在慶陽稱黍為「粘糜子」,黍這種古老的作物因其產量低逐漸被糯米所代替,勤勞的慶陽人用其做出的粘面糕是糯米無法做出的。其做法大概是將黍米磨成麵粉,用溫水和成面團,置蒸屜中小火低溫發酵十餘個小時(火不能大,溫度不能過高,以水不沸騰為限),待有甜味時大火蒸一個多小時至熟透,出籠搓成圓柱狀。食時切圓坨薄片,在油鍋燙烙後,加白糖或蜂蜜食用,既粘又甜老少喜食。黍在慶陽的另一種大眾食品是悶飯,下黍米入開水鍋,燒至沸騰,小火繼續加熱,待米熟爛入味出鍋,冷卻後加蜂蜜食用。以黍為原料的食品還有粽子、浸糕等,這兩種食品原料幾乎被糯米完全代替這里不在說了,但糯米和黍米的味兒差距很大,原汁原味的黍米粽子和浸糕很不錯的有機會別忘了品嘗一下。顯而易見黍這種古老的作物所加工的食品幾乎是慶陽甜食的全部。慶陽的特色美食還有好多諸如特色鮮明的土暖鍋、蕎剁面、洋芋撥拉、釀皮、油糕、蒸雞肉等等。只要我們揭開每一種食品的面紗我們都能找到農耕文化和周禮的影子。簡單的幾種粗糧讓勤勞的慶陽人做成花樣繁多的食品怎不令外人吃驚。當然我們慶陽人更能容納,近年來各種南北大菜,地方小吃紛紛落戶慶陽,讓我們過足了口癮。同時遍地皆是的羊肉泡館子、雜糧小吃店、蕎面館和那大賓館飯店的慶陽特色菜餚和小吃讓我們回味家鄉時也讓外地人品嘗了我們的美食。
上面這些是比較官方化的介紹,具體的好吃的你可以去那些店裡嘗一嘗,畢竟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
❾ 到利川有哪些耍的,吃方面既實惠又好吃的
利川的話,著名景點有
1、騰龍洞——中國目前最大的溶洞之一,世界特級洞穴之一。整個洞穴群共有上下五層,其中大小支洞300餘個,洞中有山,山中有洞,無山不洞,無洞不奇,洞中有水,水洞相連,構成一個龐大而雄奇的洞穴景觀。洞內空氣流暢,無污染,洞內終年恆溫14一18℃。
到了利川,這是絕對絕對要去的!!在城區內,交通很方便的。門票全票是180元/人
2、柏楊 大水井——為清代晚期至民國的李氏庄園,2000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規模不下於劉文彩庄園。整個建築群由李亮清庄園、李氏宗祠、李蓋五庄園三部分組成,像一首由土家嗩吶、木笛、葉笛、鑼鼓加西洋長號奏出的三部曲,演繹著一個家族的榮與辱,凝固了一個民族的建築文化史。
門票不貴的,二三十的樣子
3、南坪 朝陽洞——洞穴面積20多萬平方米,首期開發1.5公里,因洞穴面向東方而得名。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獨具特色的岩洞風光,形狀各異的地下宮殿,堪稱鄂西南罕見的溶洞奇觀。
還有洞里的傳說,你可以去網路一下看看。 門票貌似是50元/人
4、齊岳山——中國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場。夏季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現有跑馬場三處。是南方人難得一見的草原風光;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又是一派北國風光,是度假避暑休閑的理想之地。
主要可以去避暑。。 哪裡特色是騎馬、吃烤全羊,也可以看風車(風力發電站)
5、謀道 魚木寨——土家族山寨,位於鄂渝交界處,四周皆絕壁,魚木寨佔地6平方公里,居住著500多戶土家山民。這里有土家古堡、雄關、古墓、棧道和民宅,是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土家山寨,景區內城堡寨牆、古棧道保存完好,數十座古墓石雕精湛,隘關險道驚心動魄,村民生產生活用具古樸傳統,民族風俗別有風味,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稱。
主要去看古墓!!墓葬文化! 還有那地勢,絕壁懸崖呀!有亮梯(沒兩邊的欄桿的那種梯子),連接寨子和公路的,在絕壁上,超酷的!!全票20,
6、毛壩 茶園。毛壩麻柳溪村——沒什麼大的古跡名勝,但是風景很好,而且村裡的房屋都特別有民族特色,主要是羌族文化,也要有部分是土家族。特色產業是種茶,建議去那兒的農家樂吃頓飯,很有特色(比如說炸茶葉,7、8月份去的話,還可能吃到叢樹菌燉臘肉,絕對的特色招牌菜。。)
特色的吃的
1、早餐的「格格」。一般是「瘦肉格格」「肥腸格格」「排骨格格」「羊肉格格」,是那一帶很有特色的做法,一般早餐店都有。一般是6-8元,看店面大小的。
2、早餐的「豆皮」。這是絕對的獨有的利川特色,外面絕對沒有滴美味!!也是一般早餐店都有,類似面條哪一類的。去利川,肯定得試試這個。。那是無數遊子夢中的家鄉美食呀!!一般也是6-8元。
3、炸醬面。這個建議也可以吃吃,因為主要是炸醬的做法跟別的地方不同,味兒不同,吃的時候讓老闆加點兒酸菜啊什麼的更好吃。也差不多是7、8塊。
4、神豆腐,又叫鬼豆腐。一般是加斑鳩柞樹葉樹汁兒製作成,吃起來很清爽爽的味兒。
5、柏楊豆乾。也是屬利川特色,在超市、買特產的點里都有賣成包成包的,不過如果你去柏楊大水井玩兒的話,就可以在柏楊街上買點兒新鮮的豆乾兒試試,別是一番風味啦。
6、汪營泡粑。也是絕對的特色!沒事!算是一種發糕吧,這個沒有包裝了的,一般是到汪營去買,最多可以帶回家冷藏一兩天,這個冷熱兩吃,都很不錯。最還能去汪營的「劉家泡粑」買,那兒最正宗。一般是1元/3個。
7、福寶山蒓菜。這個質量很好的,比什麼太湖蒓菜好吃多了,我覺得是我吃過的蒓菜里頭最正宗最好的了。
8、土家臘肉。可以試試,不過看個人口味,我是不怎麼喜歡吃臘肉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土家臘肉,很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兒,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
早餐 利川的老牌早餐店是「怡雯小吃」 我不挑,所以對早餐口味沒什麼感覺,不過那兒的還不錯啦。
正餐,沒為什麼特別的飯館推薦,你可以到時候再看吧。
宵夜,推薦去六合路那邊試試晚上的 烤魚、鐵板燒... 也算是一種利川特色的宵夜文化吧。值得體驗。
差不多現在我能想到的是這些了,你還有具體要了解的的話,再聯系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