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北春餅包什麼菜好吃
春餅卷什麼菜好吃
網上轉載
春餅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擡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擡頭」),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為要有「骨立勁兒」),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碼放薰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薰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佐料有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烤鴨配甜面醬)。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春餅、春卷都是立春之日吃的小吃。吃春餅的習俗起源於晉朝,興於唐朝。《關中記》中道: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並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新之意。杜甫有詩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有記載說,宋代宮廷用薺菜迎春耕做的春餅是「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宋代宮廷春餅以「薄如蟬翼」而馳名。這里說的是用薺菜為餡的春卷。
春餅和春卷都是古人心目中春的象徵,但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春餅是用面烙成的薄餅,卷菜吃。春卷是薄麵皮包菜油炸而成。據考證,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的春盤演變而來。晉代有「元旦造五辛盤」之說,而用大蒜、小蒜、韭、芸薹、胡荽五種辛葷蔬菜;到唐代春盤內容有了變化,改為:萊菔、春餅、生菜;到元代出現用薄餅卷餡後再用油炸食用的方法。
立春季節,春回大地,大蔥已出嫩芽稱羊角蔥,鮮嫩香濃,吃春餅抹甜面醬,卷羊角蔥,稱為「咬春」。但北京人吃春餅更講究炒菜,它要韭黃、粉絲、菠菜切絲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稱為和菜,卷春餅吃。另外還有春餅夾醬肘絲、雞絲、肚絲等熟肉的吃法,而且講究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
製作做法: 春卷要用面加適量的水和鹽拌勻,揉成很軟的面團,在燒熱的平鍋上旋轉成烙成薄麵皮,包上餡兒,用油炸呈金黃色。春卷的餡講究用嫩薺菜。
春餅是用溫水和面撖成軟面團,放置案板上薄,然後用餅鐺烙熟,卷上炒好的青菜即可。青菜一般用豆芽、菠菜、韭黃,再加上粉絲,也有加肉的。
春餅、春卷是歷史悠久的小吃品種。立春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願。因此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望採納! \(^o^)/~
人家做的春餅,都應該卷點什麼菜啊?
但,那一刻,我猛然曉得了,從我第一眼看到英子姐開端,
東北春餅的做法,東北春餅怎麼做好吃,東北春餅的家常
食材明細
富強粉300克
袋裝酸菜500克
豆芽菜適量
肉絲適量
紅薯粉條適量
蔥姜適量
韭菜花適量
酸咸口味
炒工藝
一小時耗時
簡單難度
東北春餅的做法步驟
1
超市買的袋裝酸菜,要挑看上去比較新鮮的那種,顏色過暗或湯水比較渾濁的一般不太好。
2
酸菜切絲,東北人的絕活:要想切的細,得用刀把酸菜幫先片個口,
3
再用手從頭撕到尾,
4
一般片個2-3層,然後碼好再切絲,保證細噢;
5
豆芽摘好、洗凈,
6
豬肉切絲,最好用肥瘦相兼的那種,沒有的話就來點肥肉,
7
粉條煮熟後過涼水,
8
用暖壺中的開水活面,軟硬度跟一般烙餅一樣;
9
醒面的時候可以先炒酸菜:鍋中放油,先放入肥肉煸炒再放瘦肉,加姜蔥,
10
然後放酸菜,翻炒幾分鍾,
11
再加入豆芽和粉條,
12
最後加進兩勺韭菜花就可以出鍋了;
13
將面揉成長條,
14
切小劑,按圓,
15
兩兩一組疊加,中間涮上少許油,
16
擀成薄片;
17
電餅鐺不放油,直接放餅胚,稍鼓起後立刻翻面
18
兩面烙好,
19
趁熱撕開,
20
逐個碼在一個盆里,蓋上蓋子保溫;
21
餅都烙完了,就可以吃了,
22
開始卷了,
23
餅又薄又軟吧
24
我這個量,適合三人吃。
春餅配菜有哪些
土豆絲炒芹菜絲、綠豆芽炒粉絲、干豆腐絲炒辣椒絲、韭菜炒雞蛋,等等。
東北菜有烙餅然包其他菜一起吃的叫什麼
煎餅包其它菜,土豆絲,酸菜等等,這個我只小時候吃過,現在基本吃不到了,現在能吃到的是卷餅,手掌大的小餅,卷上各種菜。
春餅里的菜都放什麼菜
你好!
吃春餅時的配菜叫「和菜」。
吃春餅,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謂「和菜」就是用時令蔬菜,如韭黃、豆芽、香乾等切成的絲,或拌或炒。
拌的話就將豆芽菜用水焯熟,乾粉絲煮好,用澱粉、醋、黑白醬油勾成汁,用汁拌菜絲便成。若要炒著吃,就把肉絲、蛋皮絲、綠豆芽、香豆腐乾絲、水粉絲、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鍋中炒熟。講究的可加海參絲、肚絲、香菇絲、玉蘭片絲或冬筍絲、火腿絲,這樣就更好吃,也更營養。將熱乎乎、香噴噴一大盤的和菜端上來,用餅卷著吃,或與春餅一起吃,也屬於春餅的一種配菜。
卷春餅的菜餚,也可預先備置熏雞、醬肉、香腸等,但都要先切成絲。臨時熱炒的可簡單地做成韭黃炒肉絲、包心菜炒肉絲、胡蘿卜炒粉絲、干絲牛肉絲、雞絲炒筍等。菠菜梗炒金針、木耳、油豆腐絲等,配成六樣八樣均可。
另外一種就是卷雞蛋,把雞蛋攤成片狀,卷在春餅里吃。
春餅的吃飯,也有南北之分。
下面是南方的春餅吃飯,比較典型的要數潮州和廈門地區的吃法.
潮州春餅的做法:
主 料:薄餅皮36張、豬肉150克、綠豆300克、生蒜300克、溼香菇絲25克、蝦米25克、花生油750克(耗100克)。配 料:味精、精鹽、魚露、川椒末、砂糖、麵粉各適量。做 法:1、將生蒜去頭,去外衣,洗凈切碎待用。再將綠豆碾片浸水去殼洗凈,蒸熱,取出晾乾,加入生蒜、蝦米(切碎)、香菇、魚露、味精拌勻成餡料。
2、將豬肉去皮,切成條,加入川椒、砂糖、精鹽腌漬待用。
3、取薄餅皮1.5張(半張作貼底)鋪在板上,取餡料30克、豬肉5克放上,包成枕形,介面處用面漿粘合,將花生油放入鼎內燒熱,待燒至油溫六、七成熱時,放入春餅,炸至金黃色便成。特 點:皮酥脆,餡咸香。
廈門春餅的做法:
「廈門春餅的原料主要有冬筍、碗豆、豆芽、包菜、蛋絲、豆腐乾,配料有紅羅卜、白羅卜、魚段、蝦仁、豬腿肉和蔥末、蒜白等。在做的時候,要將這些原料切成絲,越細越好。其中豆腐絲還必須用油炸過,這樣才能吸收魚、蝦、肉的鮮味。蝦肉要在炒鍋中加醬油和料酒炒過。然後,把所有切成絲的作料混在一起,放入炒鍋中用文火煨上一個小時,一直到水分呈半干狀態再拿出來。這樣,就使薄得像紙一樣的春餅皮不會被餡中過多的湯潤溼搞破。」
至於其它諸般佐料,就要看情況來搭配了。春餅皮則是用精麵粉攤在平底鍋里烤成,以薄和韌為最好。包好了餡以後就可以吃了,也有人把它放在油鍋里炸過後,做成「嘩春餅」來食的。
謝謝!
東北菜里有一種用很薄的麵皮包著餡的叫什麼
春餅
春餅的吃法
最早的春餅是用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食用時,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黃、粉線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餅包菜食用。傳說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隨著時間的發展,春餅的形制、食用時間也因地百異。立春季節,春回大地,大蔥出嫩芽稱羊角蔥,鮮嫩香濃,吃春餅抹甜面醬,卷羊角蔥,稱為「咬春」。但北京人吃春餅更講究炒菜,它要韭黃、粉絲、菠菜切絲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稱為和菜,卷春餅吃。另外還有春餅夾醬肘絲、雞絲、肚絲等熟肉的吃法,而且講究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春餅原料很多,要將它們順利地送入口中不散,功夫全在春餅的卷法上。將羊角蔥、甜面醬、切好的清醬肉、攤雞蛋、炒菠菜韭菜、黃花粉絲、豆芽菜等依次放在春餅上,碼齊了,這時要用上重要的工具——筷子。將筷子放在春餅上,將春餅的一邊順著筷子捲起來,下端往上包好,用手捏住,再捲起另一邊,卷好了放在盤子上,再將筷子一根一根地提出來。手法高的人卷出的春餅卷大小會跟自己的嘴一樣大,方便咬食。這種卷法也同樣適用於烤鴨。在食用時間上,大部分地區仍流行立春吃春餅的古俗,閩粵一些地區在清明節前後吃薄餅。在福建漳州,有清明節前吃春餅的習俗傳說:清朝初年,鄭成功攻漳州,死難數十人,因無棺可殮,只好以席捲而葬之,嗣後遂卷食薄餅,以示紀念。 春餅(英文:spring pancake)又叫荷葉餅、薄餅,是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美食。它的材料簡單,製作方便,口感柔韌耐嚼,吃法也有很多種,卷包配菜、作為主食單吃、炒餅都可以。春餅是用燙面烙的一種雙層薄餅,吃的時候揭開,飯館則多用卷烤鴨的鴨餅代替。卷春餅的菜稱為「和(讀「或」音)菜」,用豆芽菜和粉絲加調料或炒或拌而成。另外還要配炒菠菜、炒韭菜、攤雞蛋等熱菜以及被稱為「盒子菜」的熟肉,如醬肘花、醬肉、熏肉、爐肉(均要切絲)。如果在家裡吃,這些菜是從「盒子鋪」(賣熟肉的鋪子,如西單「天福號」)購買,熟肉鋪送貨時把熟肉盛在外觀精緻的盒子里,吃飯時就把盒子擺在自家的餐桌上。待顧客吃完肉之後,肉鋪再取回盒子。菜因為裝在盒子里,所以被稱為「盒子菜」,熟肉鋪則因靠牆放滿了備用的盒子,而被稱為「盒子鋪」!在飯館里吃春餅,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點菜。如果只是您一個人,可以來份「炒和菜蓋被卧」——下邊是菜底兒,上面蓋一個攤黃菜(雞蛋),多形象!也可以點一些肉,蔥,香菜,甜醬,捲起來吃。非常有味道的。
東北春餅(燙面)怎麼做
東北春餅的好吃做法一
東北春餅的材料
主料:花生粉20克,胡蘿卜40克,芹菜20克,熟春餅皮2張,糖粉20克,綠豆芽50克,青蒜20在,圓白菜40克,豬肉70克,香菜10克。
東北春餅的做法
1將圓白菜、胡蘿卜洗凈,切成絲狀;豬肉洗凈,煮熟、切絲;芹菜、青蒜、香菜洗凈,切成碎末備用。
2熱鍋放油,將所有蔬菜炒香至熟,取出瀝干水分。
3春餅皮平鋪,依序鋪上糖粉、花生粉及炒熟的蔬菜,包卷即可。
東北春餅的好吃做法二
東北春餅的材料
面餅材料:麵粉300克,開水200克,和菜材料:韭菜,自發豆芽,胡蘿卜,粉絲,金針菇
東北春餅的做法
春餅:
1、開水倒入麵粉中和成光滑的面團,餳30分鍾
2、面條揉成長條,切成劑子,分別略擀大些
3、在每一片上薄塗一層油,把10張塗好油的面餅摞在一起,擀薄擀大
4、放入蒸鍋中蒸10分鍾,稍晾涼後即可一層層揭開
5、也可兩個劑子中間抹油後擀薄,放入鍋中小火慢慢烙熟,一揭即開(我自己是更喜歡蒸的)
和菜:
1、韭菜洗凈切成段,胡蘿卜洗凈去皮切成細絲,粉絲泡軟剪成段,金針菇洗凈切成段
2、鍋中油熱後,先倒入胡蘿卜絲略炒,再依次放入豆芽、金針菇、粉絲,最後快出鍋前放入韭菜,調入醋、鹽,最後點幾滴香油出鍋
3、把菜放在春餅上捲起來開吃~,不戒意味道的話,中間夾根大蔥,也是很爽的
東北春餅的好吃做法三
東北春餅的材料
主料:麵粉500克
調料:水發木耳,茼蒿桿,胡蘿卜,綠豆芽,榨菜絲,精鹽,香油
東北春餅的做法
1、用開水燙面,水一定要滾開。
2、把燙好的面和成面團後,沾涼水用拳頭搋麵,讓面上勁。
3、把搋好的面團,放在有蓋的容器里,餳上一段時間。
4、利用餳面的空兒,把配菜加工一下。今天做吃春餅所需要的配菜。胡蘿卜切絲、茼蒿桿洗凈切段、綠豆芽洗凈,水發木耳切絲。
5、鍋里倒油,油熱後放入胡蘿卜絲、綠豆芽翻炒。
6、放入茼蒿桿、木耳絲翻炒均勻。
7、根據個人口味輕重放入精鹽,翻炒均勻。
8、最後倒入榨菜絲,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9、把炒好的配菜裝盤,備用。
10、烙餅:把餳好的面團,揉勻後,揪成小劑子。
11、把面劑子按扁,抹上香油。
12、在抹好香油的面劑子上灑一點乾麵粉。
13、把兩個面劑子抹有香油的面,兌在一起,按扁。
14、用擀麵杖在面劑子上用力壓幾下,把兩片面定住。
15、把面劑子擀成薄薄的餅。
16、把擀好的博餅放入鍋內,小火烙制。
17、烙好一面,翻過來烙另一面,火一定不要大,不要烙糊。
18、把烙好的餅沿邊揭開,很薄啊。
19、把炒好的配菜碼在餅里,卷好即可。
20、吃春餅的配菜可根據個人喜好,酌情調配。
東北春餅的製作訣竅
1、燙面的水一定要滾開。
2、烙餅要用小火。
3、吃春餅的配菜可根據個人喜好,酌情調配。
東北春餅的好吃做法四
材東北春餅的材料
原材料:麵粉500克、青瓜200克、大蔥50克、肉末50克、東北大醬100克
調味料:甜面醬10克
東北春餅的做法
1、青瓜洗凈切細條,大蔥擇洗凈切絲,肉末過油後和東北大醬調勻成炸醬備用;
2、將麵粉加入些許清水,和成面團,擱置5分鍾,分成小塊,擀成薄皮;
3、平鍋上火,放入麵皮,烙熟,取出,包住青瓜、大蔥、炸醬即可。
東北春餅的製作訣竅
烙餅時一定要用小火,才能烙熟而不燒焦。...>>
春餅幾種合菜卷的菜
春餅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擡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擡頭」),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為要有「骨立勁兒」),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碼放薰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薰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佐料有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烤鴨配甜面醬)。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春餅、春卷都是立春之日吃的小吃。吃春餅的習俗起源於晉朝,興於唐朝。《關中記》中道: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並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新之意。杜甫有詩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有記載說,宋代宮廷用薺菜迎春耕做的春餅是「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宋代宮廷春餅以「薄如蟬翼」而馳名。這里說的是用薺菜為餡的春卷。
春餅和春卷都是古人心目中春的象徵,但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春餅是用面烙成的薄餅,卷菜吃。春卷是薄麵皮包菜油炸而成。據考證,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的春盤演變而來。晉代有「元旦造五辛盤」之說,而用大蒜、小蒜、韭、芸薹、胡荽五種辛葷蔬菜;到唐代春盤內容有了變化,改為:萊菔、春餅、生菜;到元代出現用薄餅卷餡後再用油炸食用的方法。
立春季節,春回大地,大蔥已出嫩芽稱羊角蔥,鮮嫩香濃,吃春餅抹甜面醬,卷羊角蔥,稱為「咬春」。但北京人吃春餅更講究炒菜,它要韭黃、粉絲、菠菜切絲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稱為和菜,卷春餅吃。另外還有春餅夾醬肘絲、雞絲、肚絲等熟肉的吃法,而且講究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
製作做法: 春卷要用面加適量的水和鹽拌勻,揉成很軟的面團,在燒熱的平鍋上旋轉成烙成薄麵皮,包上餡兒,用油炸呈金黃色。春卷的餡講究用嫩薺菜。
春餅是用溫水和面撖成軟面團,放置案板上薄,然後用餅鐺烙熟,卷上炒好的青菜即可。青菜一般用豆芽、菠菜、韭黃,再加上粉絲,也有加肉的。
春餅、春卷是歷史悠久的小吃品種。立春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願。因此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收起
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2. 什麼是俄羅斯薄餅的美味餡料
肉餡對於博餅來說是最美味的餡料。想要做肉餡的薄餅,首先要按照上述方法烤好薄餅,肉餡餡料的做法是新穎的,不同於傳統的餡料製作方法,傳統俄式薄餅大多是乳酪餡的。
材料:肉餡,乳酪,鹽,1-2個雞蛋,一個洋蔥,茴香苗
製作方法:往肉餡里加入磨碎的洋蔥,鹽和茴香苗,倒入少量的水。將雞蛋打入另一個盆里,加鹽。將薄餅切成兩部分,在每半的邊緣放上少量的肉餡,像按壓肉餅一樣把它按平,然後把薄餅捲成三角形信封的樣子,在雞蛋里蘸一下,兩面都要煎一下,為了使薄餅外皮呈金黃色,而裡面的肉餡煎熟,一定要用中小火。
3. 可以和薄餅一起吃的菜,有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豆芽,韭菜,蘑菇,肉絲,放在一起炒一下,卷薄餅吃最好了。喜歡吃辣椒和孜然的話,可以放一些。那會更好吃的。
求採納
4. 卷餅加什麼好吃
想到小時候,第一次和家人去北京旅遊,我對烤鴨沒啥感覺,就愛吃那薄如蟬翼的『春餅』,覺得香噴噴的,越嚼越好吃~
『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會用來卷菜食用。早在唐朝,民間將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里,稱為"春盤"。到明清,吃春餅之風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賞賜春盤春餅的記載。到清代,伴春餅而食的菜餡更為豐富。人們備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餅時隨意夾入餅內。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有這樣關於春餅的記述——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傳說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
我們南方人會以為春餅只是用來配烤鴨的,其實在北方會有很多菜式,都非常適合卷在春餅里食用~真的美滋滋、香噴噴,別有一番風味呢~
春餅配菜系列:
5. 餡餅的餡料怎麼做好吃
一個好吃的餡餅,餡料是十分重要的,那麼餡餅的餡料怎麼做好吃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韭菜雞蛋餡餅
原料:韭菜、雞蛋、蝦米皮、麵粉。
做法:
1.韭菜洗凈切碎;雞蛋放少量的油攤雞蛋,用筷子滑散;將雞蛋和韭菜蝦米皮按照1:2:1比例配置,攪拌均勻。
2.將麵粉用溫水和成稍軟的面團,放在一邊餳面,將餳好的面,揪成劑子,擀成薄片。
3.放上餡,包成小包子,扣在案板上,按一下;電餅鐺抹油,提前燒熱後放入餡餅,兩面烙成金黃色即可出鍋。
豬肉白菜餡餅
原料:麵粉、白菜、豬肉餡、蔥姜、鹽、生抽、白糖、料酒、白鬍椒粉、香油。
做法:
1.先和面,麵粉入盆,慢慢加水,把面和成團,揉勻,醒15-20分鍾即可。
2.白菜剁碎,撒上少許鹽,腌制15分鍾左右;豬肉餡內放入蔥薑末,加入鹽、料酒、白鬍椒粉、白糖、生抽拌勻,放入香油;把白菜餡的汁擠掉,放到肉餡碗中攪拌均勻後,加一點鹽調節鹹淡。
3.把醒好的面取出,搓成長條,揪劑子,然後擀成餅皮,包入餡料,像包包子那樣,用手指輕按幾下壓癟。
4.煎鍋中倒入少許油,開始烙餅,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土豆五香肉餅
原料:豬肉,土豆,雞蛋,蔥姜蒜,料酒,生抽,老抽,五香粉,糖,白鬍椒,香油,鹽。
做法:
1.豬肉切成肉糜;在大盆里,加入打好的肉餡,雞蛋,料酒,生抽,老抽,五香粉,糖,白鬍椒,香油,鹽,攪拌上勁,土豆搓成細短絲,攥干水放入肉餡中。
2.麵皮擀成一張大薄餅,分成四塊,一塊留空,其餘的鋪上肉餡兒,一層一層對折,把餡兒蓋住,最後成一個扇形,封口。
3.平底鍋放油,放點水煎熟即可。
香酥胡椒餡餅
原料:麵粉、豬肉、蔥碎、生抽、老抽、黑胡椒粉、鹽、花椒油。
做法:
1.肉切丁剁成肉餡、加生抽、老抽、黑胡椒粉、鹽、花椒油拌勻腌制1小時,腌好後加入蔥碎拌勻。
2.開水燙過麵粉,少量後攪勻,一點點加入涼水,將面團揉至筋道、柔軟,蓋保鮮膜餳1小時。
3.面團餳好,分成均勻面團,擀成薄片,放上肉餡捲起。
4.鍋里熱油,小火涼面煎至金黃即可。
牛肉酥脆餡餅
原料:麵粉、牛肉、溫水、大蔥、花椒水、生抽、蚝油、老抽、白糖、胡椒粉、薑末、食用油、香油各適量。
做法:
1.牛肉洗凈,切掉筋膜,剁成肉糜;大蔥洗凈取蔥白切碎末、姜去皮切碎末。
2.肉餡中加入生抽、老抽、白糖、胡椒粉、蚝油、香油、食用油、蔥薑末拌勻,倒入適量花椒水攪拌至上勁,腌制15分鍾。
3.將溫水分次倒入麵粉中攪拌,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包上保鮮膜餳30分鍾,將面團分成小劑子,擀成長圓形片。
4.取適量肉餡,攤在面片上,像包包子一樣,包好,輕壓。
5.鍋中倒入少許油,放入面餅改成小火,蓋上蓋子烙制,烙制雙面呈煎金黃色即可,取出切塊食用。
紅豆沙餡餅
原料:麵粉、花生油、豆沙餡(紅豆、白糖、花生油)。
做法:
1.准備紅豆餡,紅豆加3倍水高壓鍋煮熟,加白糖攪拌。鍋內放油炒去水分。
2.麵粉加溫水和成面團,醒好的面分成小劑子,大概2個餃子皮的量,擀成薄皮。
3.放入豆沙餡,包成包子狀,翻過來按扁。鍋內抹一層油,放入餡餅,兩面煎黃。
原料:蘋果、蜂蜜、麵粉、油。
做法:
1.蘋果去皮去核,榨成果泥;分成兩份,一份和麵粉和在一起揉成面團,另一份蘋果餡加蜂蜜備用。
2.把揉好的'蘋果面團用包包子的方法把蘋果餡包進去,再輕壓成餅。
3.平底鍋放油燒熱,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南瓜香蕉餡餅
原料:南瓜、香蕉、糯米粉、麵粉、花生油。
做法:
1.香蕉去皮,切圓片;南瓜洗凈去皮去瓤後切片,上蒸鍋大火蒸15分鍾左右。
2.將蒸好的南瓜趁熱搗成泥加入糯米粉(可適量加些麵粉)揉成麵粉團,分成均勻的幾個小劑子,揉成球狀,擀成面片,放1、2塊香蕉片包裹起來,再捏成圓餅狀。
3.不沾鍋倒少許油燒至五成熱將餅放入,中小火煎至金黃,翻面煎至金黃即可。
五香豬肉餡餅
原料:麵粉、酵母粉、豬肉、捲心菜、鹽、蔥、生抽、香油、胡椒粉、五香粉
做法:
1.酵母溶於水,加麵粉揉勻,成非常軟的面團。蓋保鮮膜發至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
2.肉餡里加入生抽,鹽,黑胡椒粉,包子餡調料,薑末,按一個方向攪拌邊,最後加入蔥花和切碎的包菜、香油拌勻備用。
3.發好的面團揉勻,搓成長條,切成均勻大小的劑子,取一份按扁,擀成四周薄中間厚的麵皮,像包包子一樣包入餡,收口朝下,按扁。
4.室溫餳發10分鍾,餅上刷少許水,撒白芝麻。電餅鐺里擦少許油,上下火,放入肉餅,蓋蓋烙至兩面金黃即可。
干烙雞腿餡餅
原料:麵粉、雞腿、芝麻、酵母、胡蘿卜、白糖。
做法:
1.胡蘿卜碎用蝦油炒軟,雞腿肉剁成泥,一起容器加調味料拌勻。
2.盆中依次加入酵母、溫水、麵粉和砂糖,用筷子攪成面絮後,用手揉光,放溫暖處靜10分鍾,10鍾後取出面團,分為劑子,擀成中間略厚的面片,包入餡料,收口收緊壓扁。
3.收口向下,面坯表面用刷子沾上清水來回多刷幾次,沾上芝麻,醒置20分鍾。
4.平底鍋不放油加熱,芝麻面向下,把面坯放入,小火烙制,兩面烙制金黃,即可出鍋。
6. 包春卷用什麼餡好吃
包春卷用什麼餡好吃
1、包春卷用什麼餡好吃
包春卷用什麼餡好吃這個要根據個人的口味而定,比如炒的豆芽和粉條,芸豆絲炒肉,榨菜絲炒肉,京醬肉絲等等,這些吃起來又有味道。
2、春卷的傳說
春卷,又稱春餅、薄餅。是漢族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目前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現在有關春卷的諺語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這里就是春天,有迎春喜慶之吉兆。
3、春卷的做法
3.1、胡蘿卜切成細絲,菠菜切成段、金針菇去根、平菇切成絲、香菇切成絲,蔥切末。
3.2、將鍋燒熱放入油煸香蔥末,放入肉末煸炒。
3.3.、肉末煸炒出香味後放入蔬菜煸炒。
3.4、加入鹽、雞精調味。盛出晾涼。
3.5、將油豆皮打開鋪平塗上水澱粉。
3.6、將炒好的肉末蔬菜放置在豆皮上。
3.7、將蔬菜裹緊。
3.8、直至變成一個包裹,把卷好的油豆皮底部稍稍蘸一點油。
3.9、鍋內放入油,將卷好的油豆皮放入鍋內煎。
3.10、直煎至一面變硬、翻面煎至兩面金黃即可盛出,撒入黑芝麻即可。
立春吃春卷的原因
「立春」啦!「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也稱「打春」、「咬春」,位居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十分重視這個節氣。3000年前我國就有迎春儀式,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在當今社會,立春仍然被人們看作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我們的傳統節日都離不開吃,立春也不例外,要吃春盤、春卷、春餅、咬蘿卜等。春餅是民間節日傳統食品,《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立春吃春餅的民俗由來已久。
立春吃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願。也希望大家藉助這個美好的祝願,每日漲營養姿勢,健康幸福一輩子。
春卷是什麼地方的菜
炸春卷挺好吃的,春卷裡面可以放各種各樣的蔬菜和肉,炸春卷外酥里嫩,味道鮮美。春卷是漢族民間節日傳統食品,也叫春盤。流行於全國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唐宋以後,立春之日有食春餅與生菜之俗。唐宋以後,立春之日有食春餅與生菜之俗。餅與生菜以盤裝之,即稱為春盤。炸春卷是一道地道的魯菜,也就是山東菜。據說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製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捲筒形,既當飯,又當萊。這種小吃定名為春卷,並逐漸流行於城鄉各地。
福州人春節期間常常食用,跟北方過節包餃子一樣普遍。蔡襄曾寫詩贊說:「春盤食菜思三九」。現在的春卷皮是用麵粉做的,裡面的餡一般用蔬菜和肉,比較高級一點的春卷可以放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黃色,又稱為「炸春」。
7. 春餅裡面放什麼餡最好
春餅(薄餅)是由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它是中國民間立春飲食風俗之一,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從宋到明清,吃春餅之風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賞賜春盤春餅的記載。
春餅的材料簡單,製作方便,口感柔韌耐嚼,吃法也有很多種,卷包配菜、作為主食單吃、炒餅都可以。
8. 春餅包哪些菜一起吃最好吃
各地的不同,配菜也會有所區別。
現在食材豐富,根據自己的口味基本萬物皆可卷,不過按照傳統,一些的配菜還是有講究的。
其中,吃春餅最講究的,應數北京春餅。
老北京的配菜少不了豆芽、粉絲、韭菜、肉絲一起炒的「合菜」和醬肘花。
9. 什麼餡餅餡好吃
豬肉白菜餡餅
食材:
白菜半顆、五花肉半碗、青椒1個、大蔥1段、姜3片、鹽、蚝油、生抽、胡椒粉、雞精、花椒油
做法:
和面,裡面加了點酵母,揉到光滑就放一邊醒著
把白菜青椒生薑蔥切碎,五花肉剁碎,然後放入調料攪拌均勻
把面揉好,分成一個個的劑子,像包大包子一樣擀皮
包好後褶子朝下輕輕按扁
小火,鍋里放適量的油,慢慢煎
兩面都酥黃了出鍋,火一定要小,不然容易糊,裡面不熟
韭菜雞蛋餡餅
食材:
中筋麵粉300克、水160克、雞蛋4顆、韭菜250克、鹽適量、香油適量
做法:
麵粉加水揉成的光滑面團,面軟一點比較適合做餡餅,蓋濕布醒15分鍾。
雞蛋磕入碗中,鍋里燒熱底油,將雞蛋劃散炒熟。
韭菜切碎,雞蛋和韭菜放入盆里,加適量鹽和香油,充分拌勻,其餘調料什麼都不用。
醒好的面分成你想要的大小的劑子,取一個劑子擀成邊緣略薄的圓形,放上餡料,像包包子一樣收口捏緊,收口盡量小一點兒,多餘的面可以揪下去,不然餡餅會有一個麵疙瘩,收口朝下,不用擀麵杖,手掌輕輕按扁餡餅即可。
平底鍋底部刷上一薄層油,把餡餅放進去擺好,表面也刷上一薄層油,小火烙制。
一定是小火不然表面很快會糊。一面金黃色翻面烙另一面,烙制兩面金黃色,素餡好熟,皮熟餡就熟了。
羊肉胡蘿卜餡餅
食材:
羊肉300g、青椒半個、紅椒半個、胡蘿卜半個、生薑適量、料酒半勺、生抽1勺、花椒粉適量、黑胡椒適量
做法:
和面,將面團揉到光滑柔軟的面團,醒2個小時。
羊肉洗凈剁碎斬成肉泥,手工剁更有彈性,所有蔬菜切成末。
把羊肉餡和蔬菜末混合,加入料酒、生抽、花椒粉、黑胡椒粉、鹽攪拌均勻。
面團揪成一小塊揉成小面團,擀成薄薄的麵皮,放入餡料。
按包子的包成不露孔的包子用手輕輕壓扁放在面板上。餡餅全部做好了,給餡餅兩面都抹上一層油,熱鍋加油,把餡餅放入煎,煎到一面有點黃,翻面。
加入適量水燒一會兒,水干後,加一點油繼續煎,直到兩面金黃起鍋。
牛肉餡餅
食材:
中筋麵粉300g、溫水170ml、雞蛋1個、牛肉餡150g、豬肉餡50g、洋蔥半個、大蔥半根、鹽少許、五香粉少許、醬油少許
做法:
將麵粉和水混合活成光滑的面團,將洋蔥大蔥分別切成碎,與牛肉、豬肉、雞蛋混合,放入其他餡料,順時針攪打成泥狀。
將面團分成若乾等分,擀成片狀,在面片上放上活好的餡料,像包包子那樣,捏出褶子,包入餡料,封口朝下,放在面板上,輕輕壓成餅狀。
電餅鐺中放入油,待油溫升高時,將餅放入餅鐺中,煎至兩面金黃,餅皮鼓起,即熟了。家中沒有電餅鐺的,可以用平鍋煎,注意火候的把握。
南瓜雞蛋餡餅
食材:
麵粉4碗、南瓜500g、雞蛋5個、醬油適量、鹽適量、油適量、熱水適量
做法:
熱鍋涼油,倒入雞蛋液,把雞蛋炒熟,晾涼備用。
南瓜去皮擦絲,用鹽腌制一會,然後擠出水,雞蛋倒入南瓜中,撒少許鹽,攪拌均勻。
麵粉用熱水揉成面團醒一會,取一小塊面做成大小均勻的面團,擀成圓片,包上餡,口朝下,用力壓成餡餅。
電餅鐺刷油,把餡餅放入,煎幾分鍾,雙面金黃即可出鍋。
豬肉洋蔥餡餅
食材:
麵粉200g、水100g、酵母1g、裡脊肉200g、紫洋蔥1個、濃湯寶1盒
做法
麵粉和酵母裝和面盆中,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動,待看不到乾粉時,用揉手成光滑面團,靜放20分鍾左右
裡脊肉用清水沖洗過後,剁成肉餡,加入濃湯寶用筷子攪拌均勻
洋蔥洗干凈,切成細末,加入肉餡中攪拌均勻
靜置好的面團平均分成5等份,取其中一個面團,擀製成圓形麵皮,在麵皮中央放入豬肉洋蔥餡,捏合邊緣,褶皺盡量捏小,包好的餡餅平放在案板上,輕拍幾下,用擀麵杖輕輕擀製成圓形薄餅
電餅鐺加熱,將餡餅胚放入烙至兩面金黃出鍋
素三鮮餡餅
食材:
韭菜130克、干木耳10克、雞蛋3個、雞汁少許、五香粉少許、水120克、粉條25克、蝦皮一小把、鹽少許、食用油少許、麵粉300克
做法:
把麵粉300克,水120克,雞蛋一個,加少許鹽揉成光滑的面團,加保鮮膜醒面。
醒面的時間里,准備餡料,兩個雞蛋炒熟切碎,把洗凈控干水分的韭菜切碎,泡發的干木耳切碎,跑軟的粉條切碎,加一小把蝦皮混合,加入少許鹽,五香粉,食用油,少許雞汁,把餡料攪拌均勻。
把醒好的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大小相近的小劑子,把小劑子按扁,擀圓,包入餡料,包成包子的形狀,輕輕按扁。
電餅鐺只開底火預熱,倒入少許食用油,放入餡餅,煎至兩面焦黃即可。
花式小餡餅
食材:
餃子皮14張、肉餡120g、香菇30g、胡蘿卜30g、雞蛋一個、鹽一勺、醬油半勺
做法:
胡蘿卜去皮切成小丁,香菇去根洗干凈切成小丁,香菇丁、胡蘿卜丁、肉餡裝在碗里,撒點蒜末、鹽、加入半個雞蛋蛋清、醬油沿一個方向攪拌上勁
在一片餃子皮上放適量肉餡,邊上抹點水,把另一片餃子蓋上,用手在邊上壓一壓,用叉子壓實,叉子印按得要重一點,這樣出來的花邊才會漂亮
不粘鍋放入油燒熱,把做好的小餡餅放入鍋里,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焦脆,出鍋,很香,底層和邊層很脆,裝盤,做早餐美美噠
千層肉餅
食材:
豬肉700g、大蔥3根、麵粉700g、鹽2勺、食用油適量、十三香少量、雞精1小勺、老抽2勺、生抽1勺
做法:
蔥切碎,最好用絞蔥器,要不然會流淚的,把肉餡攪勻,加上鹽、雞精、十三香、食用油三勺、老抽、生抽調味,攪拌均勻。
和面一定要軟一些,比餃子皮再軟些,和好的面擀成圓形,把肉餡鋪到面餅上,留一個三角出來,然後用刀把流出的三角一邊切開,然後,從切開的那一邊開始折三下,再封住口,封住口之後擀的平一些。
用電餅鐺開始熱油烙,放入肉餅,等三分鍾翻一下,等三分鍾翻一下,烙到兩邊都變色。一張餅大約十來分鍾就熟了,出鍋切開,開始享用!
發面素餡餅
食材:
包菜、辣椒、洋蔥、花椒粉、鹽、雞精、味極鮮、花生油、麵粉、酵母、溫水、糖
做法:
溫水加酵母加小半勺糖,攪勻,一點點往麵粉里加,一邊加一邊用筷子攪拌,攪成絮狀再用手把面揉好,蓋上蓋子,發面兩個小時
三個雞蛋攪拌均勻,鍋里加炒菜量的油,油熱把蛋液倒鍋內開大火用筷子攪拌炒熟,放涼備用
包菜、辣椒、洋蔥都切小粒,包菜切好了加一勺鹽拌勻放十分鍾,剎水,把水擠掉,菜里先放花生油兩勺、少許花椒粉拌勻,等面發好了放鹽、雞精、味極鮮
面分成一個一個的小面團,做成餃子皮一樣的皮但不要太薄了(外圈薄中間厚些),把菜包進去,像包包子一樣包好,輕輕壓扁
熱鍋,刷上一層油,餡餅放進鍋里,開最小火,一面烙成金黃色翻面,兩面都金黃色後把有褶子的一面翻在下面,鍋里加熱水,水在餅子三分之一量就好,蓋好蓋子,依然最小火,等鍋里的水都燒幹了關火出鍋
白蘿卜餡餅
食材:
中筋麵粉120g、清水適量、白蘿卜1大根、火腿(熟食)30g、粉絲30g、色拉油適量、鹽適量、白鬍椒粉少許、蚝油一小勺、香油一小勺、味精少許
做法:
麵粉加少許鹽,加溫水和成光滑的面團,醒30分鍾,等待過程准備餡料。
蘿卜絲焯水後瀝干水,用紗布包住擠出水擰干,火腿切絲,粉絲溫水泡軟後切碎。
將所有餡料加輔料里的材料混合攪拌均勻。
將醒好的面團分成八等份,用色拉油浸泡15分鍾。
將油浸好的面擀開,放上餡料,辦成餡餅。
鍋里放少許油,油熱下鍋小火煎,一面金黃後小心翻面,繼續煎至表面金黃,大功告成。
綠豆沙餡餅
食材:
麵粉350克、大米粉150克、綠豆沙300克、酵母5克、溫水250克
做法:
把所有食材(除綠豆沙)攪拌揉成光滑面團發酵,發酵至2到2.5倍,分12小團再醒5分鍾
取一面團壓扁放上綠豆沙餡,收口搓成圓團壓扁
不沾盤放油加熱,放入餡餅煎,煎至兩面金黃出鍋
10. 10種美味餡餅的做法
餡餅顧名思義夾餡餅帶層,兩層皮一層餡的只能稱為餡合子,在天津的盒子類似大餃子在薊縣,大廠三河只能稱為煎大餃子,還有一種盒子回頭,還有菜卷也是盒子的一種只是比較難做所以少於四層皮的只能稱為盒子,漢族民間家常食品。那麼,大家知道餡餅怎麼做好吃嗎?下面我為你介紹10種美味餡餅的做法。
1.牛肉餡餅 的做法
原料:麵粉、牛肉、溫水、大蔥、花椒水、生抽、蚝油、老抽、白糖、胡椒粉、薑末、食用油、香油各適量
做法:
1.牛肉洗凈,切掉筋膜,剁成肉糜;大蔥洗凈取蔥白切碎末、姜去皮切碎末;
2.肉餡中加入生抽、老抽、白糖、胡椒粉、蚝油、香油、食用油、蔥薑末拌勻,倒入適量花椒水攪拌至上勁,腌制15分鍾;
3.將溫水分次倒入麵粉中攪拌,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包上保鮮膜餳30分鍾,將面團分成小劑子,擀成長圓形片;
4.取適量肉餡,攤在面片上,像包包子一樣,包好,輕壓;
5.鍋中倒入少許油,放入面餅改成小火,蓋上蓋子烙制,烙制雙面呈煎金黃色即可,取出切塊食用。
2.豬肉白菜餡餅 的做法
原料:麵粉、白菜、豬肉餡、蔥姜、鹽、生抽、白糖、料酒、白鬍椒粉、香油。
做法:
1.先和面,麵粉入盆,慢慢的加水,把面和成團,揉勻,醒15-20分鍾即可;
2.白菜剁碎,撒上少許鹽,腌制15分鍾左右;豬肉餡內放入蔥薑末,加入鹽、料酒、白鬍椒粉、白糖、生抽拌勻,放入香油;把白菜餡的汁擠掉,放到肉餡碗中攪拌均勻後,加一點鹽調節鹹淡;
3.把醒好的面取出,搓成長條,揪劑子,然後擀成餅皮,包入餡料,像包包子那樣,用手指輕按幾下壓癟;
4.煎鍋中倒入少許油,開始烙餅,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3.韭菜雞蛋餡餅的做法
原料:韭菜、雞蛋、蝦米皮、麵粉
做法:
1.韭菜洗凈切碎;雞蛋放少量的油攤雞蛋,用筷子滑散;將雞蛋和韭菜蝦米皮按照1:2:1比例配置,攪拌均勻;
2.將麵粉用溫水和成稍軟的面團,放在一邊餳面,將餳好的面,揪成劑子,擀成薄片;
3.放上餡,包成小包子,扣在案板上,按一下;電餅鐺抹油,提前燒熱後放入餡餅,兩面烙成金黃色即可出鍋。
4.土豆肉餅 的做法
原料:豬肉,土豆,雞蛋,蔥姜蒜,料酒,生抽,老抽,五香粉,糖,白鬍椒,香油,鹽,味精
做法:
1.豬肉切成肉糜;在大盆里,加入打好的肉餡,雞蛋,料酒,生抽,老抽,五香粉,糖,白鬍椒,香油,鹽,味精,攪拌上勁,土豆搓成細短絲,攥干水放入肉餡中;
2.麵皮擀成一張大薄餅,分成四塊,一塊留空,其餘的鋪上肉餡兒,一層一層對折,把餡兒蓋住,最後成一個扇形,封口;
3.平底鍋放油,放點水煎熟即可。
5.香酥餡餅 的做法
原料:麵粉、豬頸背肉、蔥碎、生抽、老抽、黑胡椒粉、鹽、花椒油
做法:
1.肉切丁剁成肉餡、加生抽、老抽、黑胡椒粉、鹽、花椒油拌勻腌制1小時,腌好後加入蔥碎拌勻;
2.開水燙過麵粉,少量後攪勻,一點點加入涼水,將面團揉至筋道、柔軟,蓋保鮮膜餳1小時;
3.面團餳好,分成均勻面團,擀成薄片,放上肉餡捲起;
4.鍋里熱油,小火涼面煎至金黃即可。
6.豆沙餡餅 的做法
原料:麵粉、花生油、豆沙餡(紅豆白糖花生油)
做法:
1.准備紅豆餡,紅豆加3倍水高壓鍋煮熟,加白糖攪拌。鍋內放油炒去水分;
2.麵粉加溫水和成面團,醒好的面分成小劑子,大概2個餃子皮的量,擀成薄皮;
3.放入豆沙餡,包成包子狀,翻過來按扁。鍋內抹一層油,放入餡餅,兩面煎黃。
7.蘋果餡餅 的做法
原料:蘋果、蜂蜜、麵粉、油
做法:
1.蘋果去皮去核,榨成果泥;分成兩份,一份和麵粉和在一起揉成面團,另一份蘋果餡加蜂蜜備用;
2.把揉好的蘋果面團用包包子的 方法 把蘋果餡包進去,再輕壓成餅;
3.平底鍋放油燒熱,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8.發面餡餅 的做法
原料:麵粉、酵母粉、豬肉、捲心菜、鹽、蔥、生抽、香油、胡椒粉、五香粉
做法:
1.酵母溶於水,加麵粉揉勻,成非常軟的面團。蓋保鮮膜發至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
2.肉餡里加入生抽,鹽,黑胡椒粉,包子餡調料,薑末,按一個方向攪拌邊,最後加入蔥花和切碎的包菜、香油拌勻備用;
3.發好的面團揉勻,搓成長條,切成均勻大小的劑子,取一份按扁,擀成四周薄中間厚的麵皮,像包包子一樣包入餡,收口朝下,按扁;
4.室溫餳發10分鍾,餅上刷少許水,撒白芝麻。電餅鐺里擦少許油,上下火,放入肉餅,蓋蓋烙至兩面金黃即可。
9.南瓜香蕉餡餅 的做法
原料:南瓜、香蕉、糯米粉、麵粉、花生油
做法:
1.香蕉去皮,切圓片;南瓜洗凈去皮去瓤後切片,上蒸鍋大火蒸15分鍾左右;
2.將蒸好的南瓜趁熱搗成泥加入糯米粉(可適量加些麵粉)揉成麵粉團,分成均勻的幾個小劑子,揉成球狀,擀成面片,放1、2塊香蕉片包裹起來,再捏成圓餅狀;
3.不沾鍋倒少許油燒至五成熱將餅放入,中小火煎至金黃,翻面煎至金黃即可。
10.干烙餡餅 的做法
原料:麵粉、雞腿、芝麻、酵母、胡蘿卜、白糖
做法:
1.胡蘿卜碎用蝦油炒軟,雞腿肉剁成泥,一起容器加調味料拌勻;
2.盆中依次加入酵母、溫水、麵粉和砂糖,用筷子攪成面絮後,用手揉光,放溫暖處靜10分鍾,10鍾後取出面團,分為劑子,擀成中間略厚的面片,包入餡料,收口收緊壓扁;
3.收口向下,面坯表面用刷子沾上清水來回多刷幾次,沾上芝麻,醒置20分鍾;
4.平底鍋不放油加熱,芝麻面向下,把面坯放入,小火烙制,兩面烙制金黃,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