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金沙江裡面有什麼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金沙江裡面有什麼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3-01-05 18:29:28

A. 攀枝花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攀枝花作為一座移民城市,在飲食文化上具有開放和兼容的特性。從美國快餐到法式咖啡吧,從北方的麵食到南方的小吃,在攀枝花都能吃到比較正宗的味道。東南西北各地風味小吃,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皆匯聚於此。

魚鮮、菌美、火鍋香

攀枝花獨具特色的飲食更是一絕。雅礱江的雅江魚、金沙江的黃辣丁、安寧河畔的爬沙蟲、鹽邊招牌菜油底肉、仁和野山羊全羊湯、箐河渾漿豆花……都是口留余香的美味。

到攀枝花,依然能吃到雲南人愛吃的菌子。攀枝花塊菌、各種野生菌是野味中的經典。塊菌也是松露,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可做美食可釀酒。

火鍋是四川人的最愛,攀枝花當然少不了,這里的火鍋已經演化成一種飲食文化,花椒的麻和辣椒的辣都不同於別處。來到這里,一定要吃火鍋。

在眾多的特色菜中,鹽邊馬幫菜獨成一個特色菜系。各種野生石花、樹花做成的野味冷盤是舌尖盛宴。

這些特色菜,在攀枝花的大笮風食府(市區)、漁當家(市區)、金雅仙客(市區)、橋尚人家(仁和區)、鮮菌王山珍湯鍋(米易縣)、地攤老火鍋(市區)等特色餐廳里可以享用。

紅格銅火鍋 風味一絕

紅格銅火鍋一條街,處於紅格溫泉旅遊度假區,整片區域以銅火鍋及鹽邊特色小吃為主,有三十餘家火鍋店,可以為遊客提供豐富的風味美餐。

銅火鍋是鹽邊的特色美食,在這里可以品嘗到其他地道的鹽邊特色菜。

特色小吃 「冷淡杯」

攀枝花市美食聚集地,除了特色菜系和特色火鍋之外,不乏各種天南海北的特色小吃,燒烤、啤酒、冷飲、鹵菜、冷盤美味林林總總。

攀枝花市區,鳳凰美食城的夜最熱鬧,有食物的香氣,還有初來乍到者不知為何物的冷淡杯。冷淡杯原名叫「冷啖杯」,是四川的一種夜宵。其實就是一些冷盤,如鴨脖子、兔頭、豆腐乾等,再輔以冰鎮啤酒的吃法。因為酒冷盤涼,所以稱為「冷啖杯」。這種吃法在夏季倒是一種消暑享受。

冷淡杯系列是攀枝花的一大特色,攀枝花人喜歡喝啤酒,逢吃飯必喝啤酒,鳳凰美食城的燒烤攤上更少不了啤酒,而大家最喜歡喝的啤酒,是當地特產的樂堡啤酒,鹵菜、冷盤、啤酒加在一起的冷淡杯,令各種燒烤和美食火鍋的街道夜不打烊。

五十四小吃街 慢生活格調

五十四小吃街雲集天南地北的小吃和特色餐館。路邊攤小吃擁滿了人群,濃郁的生活氣息。五十四小商品批發市場更是人潮湧動,市場里賣的東西豐富且便宜。

沒有炳草崗市中心的繁華,反而更突顯攀枝花慢生活的格調。走在這樣的街道上,對一個異鄉城市的陌生感頓時消解了。

相關推薦

★ 5月不可錯過的節日

格薩拉生態旅遊區:索瑪花節

仁和區寶鼎生態旅遊區:百合花節

攀枝花市東區、米易縣城:啤酒節

★夏季旅遊地推薦

格薩拉生態旅遊區,索瑪花海、盤松林、綠石林構築的「大地畫廊」。

龍潭溶洞、箐河瀑布、片那立、弄弄溝里清涼避暑。

漁門島水上世界,岩神山看日出。百里二灘,看水墨畫廊。寶鼎山上,松濤陣陣百合香。阿署達花舞人間。迤沙拉火把節,感受火的熱情。

★精品自駕旅遊線

市中心區炳草崗→紅格溫泉旅遊度假區→二灘國家森林公園→漁門島→箐河瀑布→格薩拉生態旅遊區(可前往稻城、瀘沽湖)

鹽邊縣城→攀枝花西區→高坪→漁門島→大笮風旅遊基地→國勝漁(茶)家樂示範區→百靈山生態旅遊區

市中心炳草崗→米易縣城→龍潭溶洞→米易縣城→海塔世外桃源風景區→普威綠野花香鄉村旅遊區

B. 昭通有什麼特色美食

昭通歷史上是雲南省通向四川、貴州兩省的重要門戶,是中原文化進入雲南的重要通道,雲南文化三大發源地(大理、昭通、昆明)之一,「南絲綢之路」要沖,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這些地域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在昭通的飲食之中。

酸菜紅豆湯

紅豆營養豐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鈣磷、鐵等,是昭通地區城鄉人民主要菜蔬之一,特別是在鎮雄,彝良和威信幾縣農村中,都喜歡製作成「酸菜紅豆湯」,「酸菜紅豆湯」不僅是這一地帶農村生活中的一大特色,並且還同許許多多的海外遊子產生思想感情上的聯系,目前居住在台灣、香港等地的鎮雄、彝良縣人,當他們想到「紅豆酸菜湯」時,縷縷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在寄給家鄉的信書中,都流露出這方面的情思。

C. 四川省攀枝花市有什麼好吃的

動物人參爬沙蟲:爬沙蟲,產於安寧河畔,俗稱「安寧土人參」,學名中華大嶺蛾。爬沙蟲生於乾熱河谷,借卵石罅隙溫水之地產卵孵化,其長約6—9厘米,色墨綠,多腳,扁平嘴。含高蛋白、多種氨基酸及多種葯用成份。十冬臘月為捕捉旺季,每逢晨霧更是良機。爬沙蟲性溫味甘,補氣補腎,尤具滋補強壯、仰虛縮尿固本之功,堪稱葯膳佳品。或炸或蒸,皆味美汁鮮。

名小吃雞棕卷粉:雞棕,是攀西地區山野鮮菌中最受青睞者。攀枝花也多產雞棕菌。每年仲、孟之夏,本地區頭幾場雨一下來,山裡的雞棕便源源不斷地出現在市裡的各個農貿市場上。雞棕卷粉,以米卷粉為主料,鮮雞棕菌及雲腿輔之,配以姜、蒜、椒、鹽等多種調味品。此食做工精細,味道鮮美,卷粉粑糯,湯汁香味可口,頗具攀西地方風味。

雅江魚:每到秋末冬初,正是美餐江魚的時候。雅江魚為細鱗魚,屬魚綱鯉形目鯉科裂腹亞科,本地常見的有齊口裂腹魚等四種,又以細鱗裂腹魚為最多,與名聞遐邇的雅安沙鍋雅魚同屬一類而又微有差別。攀枝花地區的雅江魚生活在江水中下層,以岩生藻類為食,性喜冷水,難於人工飼養。本地區江河縱橫,岸陡壁峭,水流湍急,水溫偏冷,又尤以雅礱江為甚,是此魚棲息繁衍的理想之地。入冬,攀枝花境內雅礱江的江水逐漸清澈,藻類生長茂盛,故此時的江魚最肥,每尾均在一公斤左右。雅江魚頭小身大,肉質細嫩,富含磷、鈣、鐵等微量元素,營養十分豐富。

箐河渾漿豆花:鹽邊縣的箐河渾漿豆花遠近馳名。到箐河鄉觀瀑布、遊仙人洞的遊人,凡品嘗過「渾漿豆花」的無不贊賞。渾漿豆花的製作方法和其它豆花大致一樣,不同之處是豆花壓好後,取出剩水,然後在鍋內煮時,再加上適量的原豆漿,煮開即可食用。這種豆漿,因不加石膏或鹽鹵,所以既無鹵水味也沒有苦澀味,而具有味醇、鮮嫩、色白且略有回甜的特點,配以當地特有的鮮辣調料,別有風味。

金沙江中「黃拉丁」:「黃拉丁」形似「鬍子鰱」魚,色黃、體長10~15cm,肉質細嫩爽口刺少,是人們火鍋上的一道主要葷菜。

把酒聊天「燒烤城」:攀枝花「燒烤城」有「湖光燒烤城」、「鹽邊燒烤城」、「夜遊神燒烤城」,風味各有特色,品種也較多,是人們與親朋好友相聚的絕佳去處!

仁和的南瓜雞:仁和的南瓜雞也是一絕,雞是資格的土雞,雞湯再加嫩南瓜,這奇特的搭配讓雞與南瓜更有滋味了。

仁和區的羊肉湯:羊是攀西特有的山羊,所以用羊肉、羊骨熬制的湯就特別香濃。味碟很樸素,青紅辣椒粒加香辣再加羊肉湯,當然還有鹽和味精,但喝這羊肉湯,你會覺得特別有味.

D. 雲南的魚類美味,有些快要成為記憶了,希望我們的後代還能吃得到

雲南雖然地處高原,並且全省山地面積佔了80%以上。但是境內有金沙江、南盤江、紅河、瀾滄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還有滇池、陽宗海、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異龍湖、洱海、程海、瀘沽湖等眾多湖泊。這些江河、湖泊孕育了雲南眾多的高原魚類,也就使得雲南人魚類美味非常之多。

清湯魚

清湯魚是滇味之中最好吃的魚湯,也叫「活水活魚」、「清湯蘸水魚」或「蘸水魚」,營養豐富且湯味特別鮮美。正宗的雲南清湯魚要用當地的好水煮新鮮的活魚,以天然野生的新鮮活魚為佳。飼料養大的魚類肉質泡軟且土腥味較重,不適合用來烹制雲南清湯魚。最傳統的清湯魚做法其實是這樣的,將活蹦亂跳的新鮮活魚倒入溫水鍋里,蓋上鍋蓋煮至湯水沸騰,打開鍋蓋撇盡浮沫,然後放入豬油、姜絲、蔥段和鹽,再煮上幾分鍾就可以吃了。

直到現在,雲南女人坐月子期間,還習慣使用半斤到八兩左右的大鯽殼魚,按上述方法煮成清湯魚食用,據說發奶的效果特別好,所以又稱它為「發奶魚」。

鍋貼烏魚

在昆明生活多年的汪曾祺曾經在《昆明菜》里寫道:「一道昆明菜,不是以火腿為主料,但離開火腿卻不成的,是鍋貼烏魚。」烏魚就是黑魚,財魚,是一種生命力比較頑強的魚,在東南亞很受歡迎。「烏雲兩邊,去其邊皮,大小如雲片糕,中夾火腿一片,於平鐺上文火烙熟,極香美。宜飯宜酒,也可作點心。」 以前是以東月樓的最好,可惜公私合營之後,東月樓只是記憶了。現在昆明有些酒店也推出這道菜,但是知名度就不如以前了。

金線䰾

滇池金線䰾。現在已經很稀少了,我是不建議去吃的。但是,還是把這道菜寫下來,通過我們的保護共生,希望我們的後代能夠吃到。金線䰾是雲南四大名魚之首,滇池的數量又最多。結果現在被過度開發,都要絕跡了,實在可惜。

金線䰾頭小,長不過盈尺,小口細鱗,脊背上拱,魚鱗細膩,魚肉厚嫩,味美異常。民間吃法有四種:一是油煎,然後撒上花椒末、細鹽,魚皮脆而肉嫩;二是將魚配上雞蛋清和雲腿小片清蒸,色彩鮮艷,別具美味;或取金線魚生活其中之泉水蒸食,味極鮮美;也可以把金線魚和豆鼓蒸之,更獨具風味,其味之鮮美為魚中之冠。

下關市經營砂鍋魚的飯店,都在店堂中設置一口石水缸,放養活魚,由顧客挑選後再行加工製作。將活魚宰殺後。抹鹽腌十多分鍾,即放入盛上湯的砂鍋中烹煮,接著先後放入發好的魷魚片、海參、蹄筋、蝦米、冬菇、玉蘭片、嫩雞片、火腿片、鮮豆腐片、白菜心、紅胡蘿卜等輔料和調味品,連鍋端上桌,由於配料多樣,砂鍋保溫性能良好,鍋內魚湯翻滾,鮮香撲鼻,引人食慾。此時趁熱食用,湯鮮肉嫩,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

白族漁家所做的 海水煮海魚 ,更是別具風味。不到洱海,置身漁船之上,絕難品嘗。白族漁民捕魚之暇,舶船於風平浪靜的港灣,在船上支起林炭火爐,置上銅羅鍋,舀入海水,放入少許精鹽,將捕到的活弓魚去鰓和內臟(不去鱗),即放入鍋中煮熟,另取大碗一隻,將用子母火烤焦的辣椒干,揉成細面放入碗內,再放入蔥末、姜米,舀入煮魚的湯,再燒炙鍋底鹽一塊,趁鹽燒紅時放入湯內煅制的辣椒鹽調料,用以蘸弓魚吃。食用時保持魚的原汁原味,十分鮮美,魚肉滋嫩細膩,營養豐富,咸辣香醇,風味雋永,令人難忘。

在大理還有一種腌制的魚, 大理凍魚 。大理有句俗話,叫「吃凍魚,曬肚皮」。凍魚是道涼食,但是食用時間卻是在秋後至次年三月之前,所以要邊曬著暖暖的太陽邊吃凍魚。白族人都愛吃這道 美食 ,到了秋後經常做了吃,更是待客的佳品。凍魚簡單概括就是選用鯉魚或是鯽魚,做法可以按照酸辣魚的方法做,做好放入大湯碗中,經過一個晚上的天然冷凍就完成新的蛻變。

在玉溪的江川,2005年高原淡水魚烹飪比賽中評選出來的4種魚的做法,號稱「江川四味」。

江川銅鍋蘸水魚

所謂的蘸水魚,除了有一碗濃濃的鮮魚湯以外,還有的就是一碗小小的蘸水。原本是作為配料的蘸水,在雲南這道特色菜餚蘸水魚的身上,卻變成了主角。一碗小小的蘸水,和魚肉所發生的奇妙組合,微妙的關系,一鮮一辣,讓人在吃的過程中是無比的享受,痛快淋漓的 ,實為人生一大享受 。

江川鹽水魚

鹽水魚顧名思義是用「鹽水」煮出來的魚,但是烹制的鹽水必須十分考究,如能用腌制干魚的鹽水來煮最好,如沒有這樣的鹽水,最好也要把鹽放入鍋中炒紅,再放水來煮。傳統方法做的鹽水魚,會放大量的鹽,吃上一口還好,多吃人就受不住了。但是為了保存,不多放鹽不行,鹽水魚的保存時長與放的鹽量成正比。江川縣鹽水魚可長期保存,味道獨特,既有腌魚的香辣味,又有活魚的鮮甜味,且肉質細膩,吃起來格外爽口。

江川瀆瀆魚

說到「瀆」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其實「瀆」就是燒的意思,這種烹飪方法講究最大保持食材本真的味道和口感,對於火候的掌控有著極高的要求。以巴掌大的鯽魚為原材料,先炸香再放辣椒、花椒、鹽、醬油等佐料紅燒。燒好的鯽魚口感細嫩味道鮮美,是下飯的好菜。

江川小干魚

江川的小干魚,主要是來自星雲湖的銀魚,這種銀魚是1982年從太湖引進,當地人稱之為「小白魚」,並且做成魚干售賣,因為與當地魚種抗浪魚爭奪資源,導致抗浪魚現在的產量極少。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啊。

比如在曲靖,當地的辣椒知名,除了有名的沾益辣子雞以外,在上世紀90年代,創新地做出了「 胡辣魚 」的名菜。做胡竦魚的原料首選鯽魚,以每條二三兩重的為最佳,這樣不但肉質細嫩,且可免去魚刺細多之苦。若魚肚內能留有魚子,吃起來更是別有一番滋味。一邊把鮮活的小鯽魚迅速拾掇干凈,加鹽稍作腌漬,一邊熱鍋上放入豬油,七八成熟時加干竦椒段炸炒,出味後再放生薑,加開水,將魚投入熬煮數分鍾,起鍋時加胡椒粉和味精,碧綠的芫荽整根浮在面上,色澤紅綠奪目,煞是好看。

這時還不算完,須將胡辣魚置於文火上緩緩地煮,邊煮邊吃。如此胡椒和辣椒的味道慢慢滲入魚肉內,香、辣、鮮諸味混合,妙不可言。魚一條條吃完後就湯煮上各種時鮮小菜,直讓食客吃得酣暢淋漓。

在西雙版納還有一道特色的民族風味, 火燒魚 。地處滇西的傣族,因地制宜,稻田盛產挑手魚。挑手魚,又名鬍子魚,產於德宏州,喜在水田中生長,胸鰭兩邊各有一對硬刺,極其鋒利,可將捕捉者的手挑破,故名。此魚肉厚質細,營養豐富,用此魚烹制的火燒魚,軟嫩鮮甜,香味撲鼻,能增食慾。

將魚去鰓、去內臟,洗凈,分成兩份,一份取下魚肉,捶成茸與上述調料拌成餡,將餡鑲入另一份魚的魚腹內;魚皮朝外,頭尾折攏,用香茅草捆成十字形,再用芭蕉葉包好,埋入炭火中焐熟,取出,去掉芭蕉葉和香茅,即可食用。

還是在西雙版納的景洪 還有一道和廣西風味類似的 酸筍煮魚 ,酸筍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筍去殼後切成絲,再加入鹽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備用。傣族人先將酸筍在油鍋上微炒片刻,放入適量的水做湯,水開後再加入洗凈切成塊狀的魚肉,煮熟即可食用。這道菜酸香可口,十分開胃。

除了這些,還有石屏的八面煎魚、威信的酸魚、德宏梁河的小花魚等風味特色,令人嚮往,只不過這幾道魚,我沒有吃過,就不好介紹了,希望吃過的朋友們,能在討論區里給大家介紹一下。

雲南高原的淡水湖泊,猶如點點的明珠一般,星羅棋布在雲南,使得雲南的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也帶來了豐厚的魚類資源。即使是這樣,我們也應該做到保護,和諧共生,不能一味的掠奪自然資源,希望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下,讓我們的後代,一樣可以享受到這樣美味的魚類。朋友們,你們覺得我說得對嗎?不妨在討論區留言!

E. 大理特產有哪些好吃

大理特產有哪些好吃的

導語: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以下是我整理大理特產有哪些好吃的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1、永平白鵝

永平鵝是雲南大理永平縣的特產。永平白鵝起源於野生鴻雁,是鴨科雁屬鴻雁的一個變種,據《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種志》記載,1263年永平回族紇氏開始馴養鵝(鴻雁),迄今為止已有750多年的歷史。永平白鵝是當地回族農民在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飼料條件、飼養習慣下,在長期的養殖實踐中,經精心選留、馴養培育和自然選擇,逐步形成了獨具特性的優良地方品種,具有遺傳力強,喙、羽毛、肉瘤、頸、肉色、膚色、體型、生產性能、繁殖性能遺傳穩定,毛色純凈、繁殖力高、就巢性強、早期生長速度快、耐粗飼、飼養成本低、抗病力強、肉味鮮美、鵝肥肝大、油脂含量高等特質。

2、巍山紅雪梨

巍山紅雪梨在當地栽培歷史悠久,據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林業》記載:「巍山紅雪梨是縣內特有的晚熟耐儲藏的優良品種,已有近百年的栽培歷史」。

因成熟於冬季,群眾又稱之為「冬雪梨」。 據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科技局整理的資料《紅雪梨王》中記載:「在巍山縣海拔2400米的鼠街新家村上對生長有一株自然雜交而成的紅雪梨,據有關專家認定該樹至今已在這片土地上巍巍挺立了兩百多年」。

據巍山縣地方舊志叢書(清)《蒙化志稿》第十四卷物產志記載:「梨(一名快果,一名,一名蜜父,有雪梨、蠻梨、香酥、早白、火把、花紅、-數種)」。據縣《林業》、《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志》及《巍山年鑒》記載:「1983年至1984年,由縣政協牽頭,組織了縣科委、民委、經協辦、農業局、國土辦等有關單位進行紅雪梨資源調查,獲得巍山縣1984年科技成果二等獎,並於1985年4月在《雲南科技報》進行了報道。

3、南澗無量山烏骨雞

無量山烏骨雞為地方優良品種,以大理州南澗縣和普洱市景東縣、鎮沅縣、墨江縣、景谷縣為中心分布」。南澗縣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清權介紹說,烏骨雞的皮、肉、骨和內臟均顯黑色,耐粗飼,抗病能力強,遺傳性能穩定,雞肉味好,蛋質佳,2009年被列為國家畜禽品種遺傳資源名錄;2011年被評為雲南省「六大名雞」之一。南澗縣委、縣政府在2009年就出台了《加快無量山烏骨雞產業發展意見》,充分利用山區的荒坡、林地優勢,組織群眾大力發展山區特色養殖,形成南澗無量山烏骨雞特色品牌。南澗縣制定了無量山烏骨雞品種資源保護計劃,建立了種源中心,設立保種戶,嚴格按品種標准進行選育,擴大無量山烏骨雞群體。同時立足資源優勢,打破傳統農業經營模式,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用商業化理念來謀劃產業發展。

4、雲龍矮腳雞

雲龍矮腳雞是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的特產。雲龍縣矮腳雞具有抗病力強,產蛋力高、肉質鮮嫩、性情溫順、對惡劣氣候環境和粗放飼養管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等特點。雲龍矮腳雞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雲龍矮腳雞原名為天登雞(由矮腳雞、赤軲轆雞和烏骨雞三個品種組成,三個品種分別佔55%、30%和15%),根據原產地及品種特徵,現正式名稱為雲龍矮腳雞。屬肉蛋兼用型的地方品種。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2006年6月2日確定為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雲龍矮腳雞原產地雲龍縣諾鄧鎮,中心產區雲龍縣舊州鎮,雲龍縣關平鄉、團結鄉、諾鄧鎮、寶豐鄉、檢槽鄉、長新鄉、白石鎮、舊州鎮、表村鄉、漕澗鎮、民建鄉11個鄉鎮均有分布。雲龍矮腳雞多分布於傈僳、彝、白族聚居地。原產地諾鄧鎮天登村與舊州鎮的海滄、水井村相連,隨著市場交易的興旺,舊州鎮成為了中心產區。

5、南澗綠茶

「南澗綠茶」成功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今後將用於南澗縣域內生產的符合其產品要求的綠茶產品包裝上,以便對南澗綠茶實施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南澗綠茶具有外形色澤墨綠、香氣鮮純持久、呈現清香或特殊板栗香,湯色黃綠明亮、滋味濃醇,葉底黃綠勻嫩的品質特點。至2010年,全縣茶園面積達10.38萬畝,有9.18萬畝通過雲南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實現茶葉產量338萬公斤,工農業總產值1.6億,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有機茶總產量達130萬公斤,茶葉產業是南澗縣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南澗綠茶」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將為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快農業標准化進程,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推動南澗綠茶向產業化發展,培育品牌,做大做強產品市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

6、馬廠歸

「馬廠歸」因生長在鶴慶草海鎮高海拔冷涼地區馬廠村而得名。自1901年從我國西北部秦嶺引進後,經過100多年的種植發展,現以個大、肉肥和揮發油含量高而居全國當歸之冠。其最大的鮮歸頭單個重量在550克,曬干後約重200克,最大的鮮全歸重量在1000克以上。馬廠當歸味甘微辛、氣味芳香、性溫,具有補血、活血、潤燥滑腸、破瘀生新、調經止痛和治療血虛頭疼等功效。它既是中醫常用的婦科良葯,又是生產保健食品和高檔化妝品的寶貴原料。「馬廠歸」不僅走俏國內市場,也深受海外人士喜愛。近日,雲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大理州、鶴慶縣相關農業專家對鶴慶縣「馬廠歸」申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現場考核和品質鑒定,對「馬廠歸」的外在感官特徵及獨特的品質特徵進行了鑒評。

7、賓川拉烏核桃

拉烏核桃是產自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拉烏鄉,金沙江上游支流峨溪河兩岸。平均海拔2200米,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造就了型美,殼薄,脈絡細小,光滑,刻紋細而淺,容易取整仁,仁白,低脂肪,高蛋白,味純美的拉烏薄殼核桃,其果是核桃家族中的.精品,其果還有食葯並舉的保健作用,當地彝族把它稱做「金果果」。 拉烏核桃是果油兼優的優良品種,被評為我國第二個優良品種,是雲南省大力推廣和內銷外貿的優良品種之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種蒜歷史悠久,各縣皆有栽培,尤其是彌渡縣、洱源縣、賓川縣等。早在明代徐霞客游記中就記錄有現洱源縣右所地區種蒜歷史,記有「湖中渚田甚沃,種蒜大如拳而味異」;以及康熙、雍正、道光、光緒年間的雲南大理方誌篇物產中均記載有大蒜。但過去由於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束縛,農民只零星種植,商品量不大。1984年全國開始實施以產銷逐步放開為主要內容的蔬菜體制改革後,「南菜北運」的規模逐年擴大。由過去的零星分散種植,發展到集中連片種植,1992年大面積生產上開始推廣運用經試驗成功的紫皮大蒜「提早抽苔」先進技術,使蒜苔、蒜頭的上市期提早40-50天,而且產生了食用方便、品質好、個頭大的獨瓣蒜,栽培中獨蒜率一般在30%-40%,高者達70-80%。大理獨頭大蒜產量一般800-1000千克/667㎡。個大質優的紫皮獨頭大蒜為國內唯一產區。

9、漾濞大泡核桃

大泡核桃(又名漾濞核桃、棉核桃、茶核桃、麻子),原產漾濞縣,現廣泛分布於大理、麗江、怒江、保山、臨滄、楚雄、紅河、昆明、曲靖、景東、昌寧等州(市),以及貴州、四川等省份的部分地區,為雲南和貴州早期無性優良品種,已有300多年栽培歷史。1979年在全國科技協作會上被評為全國優良品種之一。2004年漾濞大泡核桃通過原產地標記注冊論證,漾濞大泡核桃乾果已通過有機食品認證。

10、諾鄧火腿

諾鄧火腿是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諾鄧村的特產。白族諾鄧火腿的配料獨特,製作精細,質優而味美,切口肉色嫩紅,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白族同胞腌臘製品的風格。諾鄧火腿與宣威火腿、鶴慶的圓腿並稱為雲南三大著名火腿。雲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鶴慶的圓腿和白族的諾鄧火腿,其中白族聚居地大理州雲龍縣諾鄧村生產的火腿,在製作工藝方面獨特,為國內所罕見。

白族諾鄧火腿的配料獨特,製作精細,質優而味美,切口肉色嫩紅,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白族同胞腌臘製品的風格。諾鄧火腿具有很好的品質,這跟諾鄧的氣候,物質條件有很大的關系,諾鄧火腿做工精細,選料認真,用來腌制火腿的鹽,是本地自產自銷的諾鹽,還有諾鄧特殊的氣候條件,那裡的雨量適中,氣候溫和,霜期較為短,養豬多以玉米、大豆及綠葉植物為飼料,肉質細、油脂薄,瘦肉多,豬種十分理想,為腌制優良的豬膘肉創造了最佳條件。

;

F. 到雲南麗江古城能吃到那些特色美食,到哪兒能吃到正宗的

當然是到原產地——雲南麗江才能吃到正宗的美食啊,有:
麗江粑粑:(木府大院附近有一家)老店。麗江粑粑與酥油條一起吃更有一番風味。酥油茶分為甜咸兩種口味。嘗酥油茶的味道,你可先要半筒。

¥(推薦)宜賓肥腸粉:(從四方街順著七一街走,大約50多米處,右手),味道非常之好,微辣;雞汁抄手味道鮮美;吹肝,比在其他地方做的好吃;

¥雞豆涼粉:
A:煜瑞小吃(大石橋客棧河對岸)不錯,尤其是熱的,一定要煎透一點很好吃;鹵的雞爪也不錯,一人2隻正好;

B:百歲坊附近有一家涼品店。
C:(大石橋順河下行三十步的木橋邊)有冷熱兩種。

¥蒙自過橋米線:(納西古樂會邊上)蠻正宗,比昆明橋香園的好吃,(10來元)。

¥黃豆面:大石橋小吃(新大街四方街5號)黃豆面可算麗江第一面。面條半透明,祖傳秘方做成。建議吃小碗(2。5元/碗)

¥東巴烤魚:大石橋小吃(新大街四方街5號)
¥吹肝:一般是涼拌而食。一定要問是否為風乾的,因為常見的大多是新鮮的。

¥豬灌腸:。用糯米塞進腸子裡面油炸,特別的調料(推薦)
¥黃燜雞:一號餐廳(四方街上);

¥辣子雞:當地名菜,辣得非常到位,辣子雞的盤子直徑約45cm,(25元/半盤)

¥酸菜魚和乳餅:徐記(離古城不遠的7星街上)量大便宜,辣。甜乳餅:山羊奶
酪,裹了麵粉炸,再撒點糖。

¥醬汁烤魚:在金沙江卵石炙烤下滋滋作響的烤肉
¥米線館(東大街的一家):裡面每一鍋米線都號稱配上土雞湯,甚至20元以上就要預定,否則雞湯就不夠。

¥甩手粑粑:(關門口下行約五十米處),6元/份

¥臘排骨火鍋,(打車到象山市場市場,離新城挺遠)店名:麗江第一臘排骨火鍋。50元一份,湯里的蕃茄很好吃.

¥八大碗:百歲坊的集賢小吃店(必須6-8人吃),
¥水燜粑粑:(價格四元、五元兩種)。
¥酸奶:3元的一種豆腐腦似的好好吃

麗江飯館:
¥哈記牛肉館:(麗江雪山中路官房大酒店對面,古城玉龍花園大門左側)始辦於1908年。為麗江最具特色的一家清真食館。

¥老八烤鴨店:(麗江玉河中村實驗學校旁)以各種風味的火鍋及有名的宜良烤鴨使得食客絡繹不絕。
¥園林餐廳:(麗江古城玉龍花園內)製作工藝獨特的園林大餅。

¥大石橋小吃:位於古城大石橋,是麗江開辦最早的最地道的傳統麵食小吃店,至今已有80餘年歷史。
¥得月樓:價廉物美。

西餐及酒吧:

¥傑力酒吧:蘋果苦瓜酸奶昔
¥小巴黎酒吧:(古城新華街翠文段111號)歐式壁爐。夜晚有雲南少數民族特色節目。納西特色菜和以法式和意式為主的西餐。

¥櫻花屋:(位於古城新華街翠文段123號)。小店的特色飲食韓式燒烤、石頭飯、日本料理等

¥自由公社:(位於古城口新華街積善段8號)餐飲服務,為自游者提供「驢行」咨詢,代訂客房。還備有捷安特山地車。

¥駱駝酒吧:(位於四方街左側)供應中西餐,酒類,一樓熱鬧,二樓清靜
¥左岸咖啡吧:(百歲坊中段)供應咖啡,英式下午茶,義大利批薩。

¥倫勃朗:百歲坊6號,供應咖啡,西餐,可上網。
¥木屋故事:(位於木府正對門),提供酒水,飲料,每個角落均可留言。

¥麗江驢窩:提供酒水,風味小吃,可上網,提供數碼照片刻碟服務。

¥布拉格酒吧-:(新義街密士巷80號),同時也提供住宿(店內的院子即為:旅行者之家客棧)。

¥浮圖咖啡:(新義街積善巷16號),提供咖啡,西餐,上網,住宿,自行車出租。

提示:在山路上會遇上彝族人出售當地的菌類,建議你全部買下,15元/袋,可在附近的飯店,讓老闆為你炒一盤雞樅肉片,非常好吃。

⊙麗江粑粑:是地道傳統食品之一。選料精良、製作精細、有包紅糖、白糖、玫瑰餡或豆沙餡的糖粑粑和以火腿、蔥白為餡的火腿粑粑,油而不膩、酥香味濃,用料考究、工藝獨特,可攜帶而不霉變。

⊙麗江粑粑就是千層餅。

⊙寺不(吹乾):是納西族的一道遠近聞名的風情名菜,納西語意為「吹肝」。是將豬肝充分使之膨脹,塞入精鹽、五香粉、姜絲、火硝、紹酒、腌漬後取出,再撒上花椒粉風干。食用時將「寺不」放入湯鍋,加辣椒果、姜、花椒,用文火慢煮,取出切成片。色澤鮮潤。麻辣芬芳,且耐貯存,可保持一年風味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