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州珠江醫院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你可以到寶崗路這邊來,這邊有湘菜,湛江菜,都不貴。
接著到昌崗路這邊有表妹餐廳比較好,食為天,老廣州餐廳。
廣州美術學院也在這邊,附近也很多購物,食店。
廣州的江南確實是食,玩好地方!
㈡ 廣州有什麼小眾有不失特色的小吃店
1.靚米飯:在北京路旁的學府西路,藏著一家專屬於廣州人的「住家味道」,雖然店真的很小很小。但勝在便宜又好吃,就算等多一會兒也值得。在這里13元就能吃到美味的雙拼飯,加3塊就能來多一碗老火靚湯,五柳炸蛋酸甜可口,非常開胃,雞蛋炸得外焦里嫩,攪碎了拌飯一流。
地址:府學西街海友酒店對面
2.阿叔牛雜:沒吃過牛雜都不算來過廣州,藏在一條小巷子里,只要開始營業就能聞到那香氣逼人的牛雜味。這輛賣牛雜的小車在巷子里一開就是二十多年,附近的街坊從小都是吃阿叔的牛雜長大的,牛雜料很足並且只需10塊。聽說他家的醬汁還是秘制的喲,便宜新鮮味道好的牛雜,是附近學生放學解饞的好去處。
地址:光孝路祝壽巷8號凈慧體校對面
3.第一家豬腳姜: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好吃香噴噴的豬腳姜也同樣藏在巷子中,娟姨賣豬腳姜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一碗豬腳姜可以賣到上榜《舌尖上的中國》,門口放了三個破得不能再破的瓦煲,不明所以的朋友可能望而卻步,不過這可是鎮店之寶。它們可是時間最好的證明,一碗其貌不揚的豬腳姜,沒有刺鼻的酸氣,姜醋里還帶有膠質濃郁的黏連,湯能喝姜能吃,這足以證明一切。
地址:第十甫路57號旁吉鴻居4號(近蓮香樓)
4.甜蜜蜜(昌樂園店):每天都有專門為它而來的人,還排起了「長龍」,就算住在附近的人也不一定知道這里有間這樣的糖水店。椰子玉米馬蹄爽是全場呼聲最高的糖水,口感非常清爽,雖然料很多,但加在一起還是很清淡,裡面的糖水確實好吃。關鍵是便宜外量還特別足,是一家讓人想無限次回購的糖水店。
地址:員村昌樂園23棟101號
5.明記小吃店:這家牛腩粉確實不錯,湯汁濃稠,牛腩入味,剛過12點牛腩就已經售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傳說中明記的「屎坑粉」,不管風吹雨打每天排隊如潮。
地址:龍津西路恩洲南橫街3號
6.瑩峰美食店:隱秘在一間學校後面,就算問人也未必知道它的藏身之處,飯點那會裡面基本滿座。它家的大腸絕對一流,豬腸清理的很乾凈,不會有異味,既有韌勁也不會難嚼,保准令你回味無窮。
地址:東曉南路昌崗街道辦事處旁
7.同記雞粥粉麵店:說到同記雞粥,大家首先想到的招牌菜肯定是白切雞和滑雞粥,白切雞雞皮爽脆。皮肉間還保留著完整的啫喱狀黃油,雞肉肥瘦適中很有雞味,除了有大家熟悉的姜蔥蘸料外,這里還有自家制的黃芥末醬,會吃的人都先蘸黃芥末醬再點取豉油。他們說這樣吃能凸顯雞的鮮味,總有同記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去幫襯,住在附近來吃碗宵夜再好不過了。
地址:長壽東路福廣里3號(近堅記麵店)
㈢ 廣州昌崗有什麼好吃的
新聯腸粉店
地址:多寶路88號「典型嘅西關老鋪」。腸粉「又平又大碟」,「非常好食」,每次想起來「都要流哈啦子」。住果頭嘅人,「無人唔知呢間鋪」,「日日都好多人排隊」。可惜「環境差」,「買也匆匆,食也匆匆」。吃的話最好「早上去」,「一般從 下午就開始不營業了」。
㈣ 老廣私藏的 12 家小食店
最近的廣州又開始降溫了,而且還是可怕的濕冷!溫熱的食物總是最想嘗試的,這不花仔整理了這12家廣式小食店,小夥伴記得去打卡,有了它,再濕冷也不怕了!
順盈小食店
店裡售賣的都是一些廣式小食,菜式不算多,但卻款款都基本上不踩雷,特別是一路飄香讓我關掉導航的糯米飯了!
糯米飯和瀨粉是店裡的單點王,糯米飯軟糯,蝦米的、香菇、臘腸等用料滿滿一碗,入口軟糯香口,米飯顆粒分明,只是稍微有些干身,怕是牙口不好的人,不敢輕易嘗試!
瀨粉6元一碗,口感柔綿,花生米、菜脯干香脆可口,是廣式小食必點。甜豆腐花和咸豆腐花質感香滑,入口如泉水般清甜,滑溜溜一口下肚吃的正歡!
順盈小食店
店名:順盈小食店
地址:昌崗東細崗路2號102(昌崗東路小學對面)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6:00-22:30
人均:11元
琪琪小食店
很多人一試難忘的小店了,靠著段位過硬的出品質量以及親民的價格,溫暖了大批在這附近上學的學生哥,幾乎飯店這里都會被學生圍滿!
窩蛋冬瓜牛肉煲仔飯更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牛肉厚薄度剛好,利用余溫將生蛋與米飯攪拌混熟,食材間的精華相互吸收,口感香綿可口。
冬瓜片更是巧妙,中和了煲仔飯的稍許油膩,清爽降火的剛好!煲仔粉更是吸收了湯汁精華,河粉香綿爽口,拌上辣醬,口感更是香辣爽滑!
琪琪小食店
店名:琪琪小食店
地址:海珠中路福地巷2號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7:30~00:00
人均:19元
芳記小食店
十多年的腸粉和生滾粥老字型大小了,門前的招牌可以見到時間在這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這里你可以聽到「黎一條鴛鴦。」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這里的韻味。
鴛鴦腸的牛肉和豬肉的結合體,傳統用布拉出來的布拉腸,口感柔韌,牛肉和豬肉口感滑嫩,淋上醬汁更是鮮香!
皮蛋瘦肉粥軟綿清甜,粥底熬得綿,怕是牙口不好都能吃!不瞞你說,10元一碗的粥分量真的很多,食材也是不馬虎!
牛肉腸粉更是吹彈可破,皮和肉就在一線之隔,親測之後牛肉是嘗得見的鮮嫩,腸粉是滑溜溜的口感呢!
芳記小食店
店名:芳記小食店
地址:西華路280號(82中對面)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7:00~02:00
人均:12元
珍珍小食店
30年的小店存在,它賣的是出品,更是一種老廣情懷!牛腩河粉是翻牌必點的菜式之一!牛腩口感柔韌帶有嚼勁,就是湯底有些咸,一份大概有7到8塊左右,這倒有點拉低分值了!
啫啫煲仔粉更是軟糯有嚼勁,晶瑩剔透的粉皮沾點辣醬更是香辣了。牛腩的紋理清晰可見,入口軟綿有嚼勁,肉汁咸香,一口就愛上!
豬腸都更是處理的剛好,中間沒有任何的異味。留存中間少許油脂,入口更是綿香,點上陳醋更是酸爽開胃,食肉獸肯定最愛!
一碗牛三星粉最精華的地方在於牛三星處理的剛好,沒有絲毫腥味。酸蘿卜的加持更是開胃的不行,喝一口湯汁很過癮!
珍珍小食店
店名:珍珍小食店
地址:西華路183號(近彩虹戲院)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7:00~01:30
人均:22元
老西關瀨粉(百靈路店)
傳統的老西關瀨粉,是老西關不可錯過的美味之一。 美食 家蔡瀾都曾親筆題字。
古董級別的水菱角來了,大米磨成粉後用筷子弄成菱角狀,湯底混合豬頭渣、蝦米、花生、雞蛋絲、等混合煮成,口感順滑香口,是老廣人無法忘卻的美味之一!
還有魚皮餃、齋燒鵝、炸魚皮、南乳咸煎餅等傳統西關小吃,都備受食客歡迎搭配一碗瀨粉吃,豈不是般配!
一碗熱乎乎的瀨粉真的是暖胃福音了,喝下一口,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在大廣東的冬天裡要穿秋褲了!
老西關瀨粉(百靈路店)
店名:老西關瀨粉(百靈路店)
別名:沁暉園
地址:百靈路116號(近市一醫院)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07:00-21:00
人均:17元
牛佬牛雜湯
火了24年的牛雜店,沒有菜單,即使排2小時也是要打卡的!不變的好味道,就是這碗牛雜湯和牛三星了!
蘿卜牛雜煲得軟綿,牛腸綿性十足,牛百葉更是爽口,牛肺綿軟,撒上蒜蓉醬或者番茄醬都是標配!搭配河粉,嗦一碗,完美!
牛腩河粉也是夠鑊氣的,牛腩軟綿有嚼勁,河粉柔滑,寒冷天氣,喝下一口,暖胃至極!
牛佬牛雜湯
店名:牛佬牛雜湯
地址:西華路與金花直接交口西50米金花廟後街3號,地鐵1號線陳家祠C口步行720m
營業時間: 周一周三至周日10:00-21:00
人均:18元
文記(老字型大小豬紅店)
坐落在員村的小區拐角處,要是不細看,真的會錯過。店裡的牛腩瀨粉是我的最愛,牛腩肉香味十足,瀨粉更是軟綿香口!
瀨粉湯底還是蠻鮮甜的,吃到底部的時候驚喜的發現底下有蝦米,食材方面真的是很用心了!
豬紅湯6元就有一大碗,真的超值的!湯底有著淡淡的豬骨湯味和胡椒味,豬紅松軟細膩,完全沒有腥味,喝下一口湯,舒服!
牛腩豬腸粉也是分量給力,牛腩的塊頭剛好,有嚼勁卻不老。肉香味十足,咸香的湯汁將豬腸粉浸透,吃一口,好正啊!
文記(老字型大小豬紅店)
店名:文記(老字型大小豬紅店)
地址:員村昌樂園53棟101,幼兒園門口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7:00~19:30
人均:12元
信行豐燉品皇店
一家30多年的老字型大小燉湯店了,怕是資深老廣才知道!原盅燉湯,款款都是經典,卻也好喝滋補!
淮山枸杞子燉竹絲雞,開蓋就能聞見清甜的滋味。雞肉綿軟,是嘗得見的雞香,淮山枸杞子安神補血,清肝明目,睡眠質量差的寶寶,記得盤它!
花旗參玉竹燉竹絲雞,更是用料滿滿。花旗參玉竹更是可以清熱降火、健脾潤肺、節後腸胃消化的慢,記得點它就對!
信行豐燉品皇店
店名:信行豐燉品皇店
地址:光孝路65號(近地鐵西門口站)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0:30~22:30
人均:21元
胡椒豬肚湯
開了5年的小食店,來往關顧的都是附近的學生和街坊!一碗頓足火候的胡椒豬肚湯脆爽暖胃,淡淡的胡椒味吸入鼻腔,暖和之感襲之而來。
廣式的豬腳姜醋是我們老廣的禦寒神器了,豬腳煲的軟爛入味,酸辣的口味剛好,薑片更是薄嫩,可以吃下的那種。冬天來一碗,秋褲遠離你!
胡椒豬肚湯
店名:胡椒豬肚湯
地址:蘆荻街46號(廣州第四中學高中部旁)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8:00~19:00
人均:15元
純興面
中山六路的這家雲吞面是很出名的存在了。招牌的鮮蝦雲吞面,麵筋道,爽滑彈牙~面是傳統做法,過完冷河,還撈過豬油。
雲吞用料足,一隻雲吞一隻蝦。湯底用蝦皮蝦子煲的,煲出了蝦味。
純興面
店名:純興面
地址: 六榕街道中山六路95號之一(朝天路口)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7:00-21:30
人均:14元
惠西小食店
中山六路的這家惠西小食店更是有著60年的 歷史 了,經典的全蛋銀絲面有韌勁又沒有鹼水面那種難聞的味道,一碗韭王配湯和炸醬鹼水面是我們老廣美美的午餐沒錯了!
豬手拼雲吞面更是香氣四溢,豬手鹵制的剛好,鹵醬味道濃郁,入口咸香軟綿肉感十足,雲吞民更是韌勁的很,吃上一口,滿足!
惠西小食店
店名:惠西小食店
地址: 中山六路161號(西門口)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06:30-21:00
人均:18元
誠成煎餃
廣州唯一一家冰花餃子,簡直就是餃子界的收割機!這層冰花其實是加上澱粉制的,加上水半煎半燜,底下的冰花香脆,咬一口,香酥的剛好!
豬肉玉米煎餃的經典,咬下一口,餡料飽滿多汁,好不痛快!
誠成煎餃
店名:誠成煎餃
地址:前進路基立南街14號之一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1:30~21:00
人均:16元
廣州這12家廣式禦寒小食,不知你有心動的一家?如果有的話,趕緊帶上朋友一起打卡禦寒吧!
㈤ 昌崗地鐵站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昌崗地鐵站不在番禺區,在海珠區
新華書店(穗花店)
-
海珠區江南大道中穗花新村一巷19之一之二
一品書店(江南大道中)
-
海珠區江南大道中255號
廣州市海珠區昌崗紅書社書店
-
江南大道中229號新安大廈首層122鋪
一夫書店
-
海珠區江南大道中229新安大廈1樓
㈥ 廣州什麼小吃比較好吃
俗話說「食在廣州」,廣州小吃名不虛傳,各種小吃不勝枚舉,「廣州十大名小吃」更是讓人贊不絕口。
1、艇仔粥。2、腸粉。3、炒牛河。
4、蝦餃。5、牛雜。6、叉燒包。7、馬蹄糕。8、雲吞面。9、姜撞奶。10、瀨粉。
㈦ 廣州最地道的小吃是什麼
多呢,我說給你聽哈
1、油器類(油炸食品):即油炸小吃,以米、面和雜糧為原料,風味各異;鹹的有油條;甜的白糖沙翁、笑口棗、脆麻花;咸甜相雜的有咸煎餅等;這類小吃,季節性不強,常年供應,但以冬季最盛,食時,一般與粥品相配,使之稀稠相輔。
2、粥品類:名目繁多,其名大都以用料而定,也有以粥的風味特色而稱的;有艇仔粥、「伍湛記」及第粥、瑤柱白果粥等。
3、粉面類:以米、面為原料,大都是煮熟而成的。有雲吞面(「歐成記」為代表)、沙河粉(可製成炒粉或湯粉)、豬腸粉、桂林米粉、瀨粉等。
4、糕點類:以米、面為主,雜糧次之都是蒸炊至熟的,可分為發酵和不發酵的兩大類。有蘿卜糕、馬蹄糕、倫教糕、松糕、棉花糕、缽仔糕、面糕、芋頭糕等。
5、甜品類:指各種甜味小吃品種,不包括面點、糕團在內,用料多為蛋、奶、植物花、果、仁等;各種紅豆沙、綠豆沙,以及糯米麥粥、八寶粥、芝麻糊、杏仁糊、湯丸等,尤其以雙皮奶和薑汁撞奶糊最為有名。
6、粽子類:有甜粽和咸粽兩種。
7、雜食類:凡不屬上述各類者皆是,因其用料很雜而得名,以價格低廉,風味多樣而著稱。包括炒田螺、豬紅湯、牛骨湯、酸辣瓜菜等。
艇仔粥
舊時廣州西郊,河道兩旁遍植荔枝樹,叫做荔枝灣,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灣晚唱"便指這里。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遊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專門供應"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遊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後來還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涼皮、蔥花、姜等,吃前當即煮粥滾制,芳香撲鼻,熱氣騰騰,十分鮮甜。無論在街頭食肆,或如白天鵝賓館那樣的五星級酒樓,都可品嘗到這種廣州特有的粥品。
炒田螺
田螺與石螺不同,它的特點是殼薄肉厚。與一種叫紫蘇的芳香草同炒一鑊,便會產生一種香中有辣,辣中帶甜的怪味。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歡,連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國朋友都十分喜歡,常常在街頭小食檔(也可在高級賓館酒樓里),圍著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嘗紫蘇炒田螺。炒時,還可放上辣椒、蔥或蒜、豆豉、鹽等調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蒸腸粉
一種米製品,又叫布拉蒸腸粉。以廣州最負盛名的"銀記"腸粉為例:該店坐落在文昌路,專營豉油皇牛肉腸粉,以薄韌香滑著稱。解放初期由吳銀經營,她得名師傳授,學會了蒸制拉腸粉專門技術,其腸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xx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制,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齋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
沙河粉
沙河粉是廣州一種大眾化的米製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鎮而得名。其做法取白雲山上九龍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漿蒸制,切條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歷史。其粉潔白薄韌,食法有干炒、濕炒、泡(湯粉)食、涼拌等。沙河飯店專門有沙河粉專席,除鹹食、甜食外,還加以各式果蔬榨汁製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繽紛,味道各異。
雙皮奶
據說當年順德一位叫河十三的農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時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個花樣,不久有個識貨的老朋友買去了配方,開了間食檔,這順德雙皮奶便吃成了傳統,這位老友就是如今文信老鋪吳老闆的祖先,而雙皮奶也便由清末流傳至今。
將清晨新擠的水牛奶煮開,趁熱倒在碗里,熱氣會使鮮奶表層結出奶皮;待到牛奶完全冷卻之後,再留皮去奶,而後再在倒出的牛奶里添加細糖和蛋白質,放到火上去燉,不久就又可以結出一層皮來;把燉好的牛奶倒回原來的碗中,由此定名為雙皮奶。要吃的就是牛奶的香甜之外的另一層滑爽厚道。濃郁的香氣令雙皮奶成了廣州人的至愛,你看天河宏城廣場旁的文信老鋪川流不息的人群,就知道它多受歡迎了。
文信老鋪的雙皮奶注重選材,因而顏色和口味都顯得端莊純正。新燉的一碗熱氣騰騰地端將上來,香氣都溫潤得好像二十剛出頭的江南小媳婦;吞進一口去,更是清甜不膩,又端端像極了那小媳婦的細皮紅唇,可以給你溫柔渴望美妙人生夢想的。許多不食甜品的人卻可以接受順德雙皮奶,也許就在於它口味中的那種溫柔和鄭重吧。文信的雙皮奶有不少口味能夠選擇,可以是純正的雙皮奶,也可以是加了紅豆、蓮子、窩蛋、提子、薑汁等等的配料雙皮奶,在炎炎盛夏,多一種選擇,就是多一重好心情嘛。
廣州人愛講求的是清熱解毒,所以吃甜品不能夠沒有龜苓膏,最好是加著甜甜紅豆沙的龜苓膏:豆沙粗甜、龜苓滑苦,相得益彰。文信的龜苓膏屬於總店配好、分店發送,不過豆沙還是有說頭的:選用易於熬煮的大粒紅豆,大火去殼,小火燉肉,慢慢熬煎,直至兩個時辰之後,水與豆沙已成均勻糊狀,再加細白糖調味,所以吃起來的時候不會有水的清澀氣,豆沙也會細勻,不會有青黃不接的硬氣。
南信姜撞奶
薑汁撞奶首創於番禺縣沙灣鎮,沙灣是魚米之鄉,養水牛產奶是當地農民副業。這里產的水牛奶濃度高,含脂肪多,可以製成多種奶製品小吃,其中薑汁撞奶最為有名,傳遍廣州、香港、澳門食肆。按中醫論說,牛奶性甘味寒,功能補虛羸,而姜則性辛微溫,功能散寒暖胃,去痰下氣。因此,薑汁撞奶在寒冷天氣食之,頓有通身暖和之感,可謂配合巧妙。南信牛奶甜品專家自80年代後重新挖潛加以研製,使之具有姜香奶清的特點,又有驅寒健胃鎮咳之效,不少日本、美國客人都慕名專程品嘗,一些老主顧還經常買外賣回家吃,其風味道頗受消費者青睞。
果蒸棕
這是當之無愧的廣東特產!據說,它的起源在肇慶,那些正宗的果蒸棕體形無比巨大(當然是比起我們平時能買到的那些)。而流傳到廣州,廣州人把它推陳出新,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好多新品種:瑤柱棕,菠籮棕,豆沙棕...... 但是,就我而言,我還是喜歡最傳統的果蒸棕。
在冷冰冰的冬天,拿著一個燙手的棕子,一層層的撥開它的皮,你會聞到一股濃濃的糯米香和豆香。猛地咬下去,那種感覺,就象有一股暖流從單田往各個方向奔流,又好象有一個武林高手在幫你打通各大穴道!一口一口地細嚼,混著五花肉的甘味,冬菇的鮮味,簡直就是人間極品,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棕裡面的豆很綿,很軟,很好吃啊!
和味牛雜蘿卜
和味牛雜蘿卜據說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光塔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帶曾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聚居地。出於宗信仰,伊斯蘭教教徒都不吃豬肉,故一個回民廚師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開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腸、牛膀、牛肺、蘿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炆好幾個小時,等牛雜炆透了,而蘿卜又吸慢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後,再剪開小塊,用小竹簽串著醮辣椒醬吃,曰為和味牛雜蘿卜,入口回味無窮。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來光顧。於是,善食的廣州人都紛紛仿效,和味牛雜蘿卜一味流傳至今了。
蘿卜糕
民間小食,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制。製作時先將蘿卜颳去粗皮,刨成絲,下鍋炒軟,加入臘腸粒、蝦米粒、香菇粒、芹菜粒,和入適量味精、精鹽、胡椒粉,同米漿、薯粉拌勻,然後入蒸籠內(先用布墊於籠底)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為熟。食用時將蘿卜糕切塊,下平底鍋用油煎至呈金黃色即成。外酥內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膩。
歐成記上湯鮮蝦雲吞
雲吞(北方人稱餛飩)和雲吞面是深受廣州人喜愛的風味小食。清代何淡如有一副著名的「無情對」(上下聯字字對應,但意思毫無關系),「有酒何妨邀月飲,無錢那得食雲吞」。可見那時雲吞和雲吞面都是大眾嚮往的美食了。位於西關有「食街」之稱的第十甫路127號「歐成記」製作的上湯鮮蝦雲吞堪稱其中的佼佼者,自1956年以來獲歷屆「名小食」稱號。其湯料是用蝦仔、大地魚、豬細骨等原料精心煮制;雲吞餡則採用鮮豬肉、鮮蝦仁、鮮雞蛋拌制,用碾得薄薄的雲吞皮包裹、煮熟。熟後的雲吞成粉紅的肉色,玲挑剔透,香味誘人,故有「玻璃雲吞」之美譽。1997年更榮獲全國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順記椰子雪糕
荔灣區寶華路79號順記冰室製作的椰子雪糕是馳名遠近的西關歷史名牌小食。上世紀20年代由小販呂順首創,選用肥厚結實的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鮮椰絲後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鮮的水牛奶和雞蛋、白糖,獨特的製作使雪糕格外軟滑可口,椰味濃郁,別具風味。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國元首、貴賓如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等都曾慕名品嘗並津津樂道。自1956年以來均獲歷屆評比的「廣州市名牌美食」稱號。
開記綠豆沙
綠豆沙是極受廣州人喜愛的甜品。位於荔灣區龍津東路889號「開記」甜品店製作的「陳皮脫殼綠豆沙」,則以其香滑清甜、清熱解暑、別具一格的風味而獨樹一幟,飲譽羊城。老闆葉健開還因此被人戲稱為「豆沙開」。開記綠豆沙選用顏色新鮮、品質優良的綠豆為原料,再加人適量的香草、陳皮,佐以白糖黃糖調味,以適當的火候熬制,將綠豆堡至起「沙」,去「衣」(脫殼)而成。
龜苓膏
廣州人愛講求的是清熱解毒,所以吃甜品不能夠沒有龜苓膏,最好是加著甜甜紅豆沙的龜苓膏:豆沙粗甜、龜苓滑苦,相得益彰。文信的龜苓膏屬於總店配好、分店發送,不過豆沙還是有說頭的:選用易於熬煮的大粒紅豆,大火去殼,小火燉肉,慢慢熬煎,直至兩個時辰之後,水與豆沙已成均勻糊狀,再加細白糖調味,所以吃起來的時候不會有水的清澀氣,豆沙也會細勻,不會有青黃不接的硬氣。
㈧ 請推薦廣州江南西,昌崗,曉港,中大延鐵路線上,好吃的粵菜店
鳳廚
價格絕對便宜,我放假回國每天都去跟親人和早茶,8樣早點加上普洱,自帶也可以,才50.
在下渡路,中大附近
不靠近地鐵口,問問人,應該能找到。
我不是要你分,你可以先去吃吃看,只是想推薦給你的北方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