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用什麼包粽子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用什麼包粽子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04 04:23:26

㈠ 粽子怎麼包好吃又簡單

自己在家包粽子,其實很簡單,也可以說是個熟練活,只要多包幾次,就會越包越好看。以下,給大家介紹三種粽子的包法,喜歡的親們不妨收藏下來,過端午節時,自己在家包一些,比買的更好吃。平時,也可以包一些粽子存在冰箱里,當做早餐也很不錯哦~

第一道:棗粽

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簡單的四角粽包法,餡料是北方人喜歡的棗粽。這樣包法的粽子形狀好看,不容易漏米,也是最常見的粽子包法之一。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600克、小棗150克、粽葉適量、棉線適量。(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

第二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一晚,然後瀝干水份備用。

第三步:把粽葉一張張清洗干凈,然後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另外,我用的是新鮮粽葉。如果大家用的是干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後再煮。)

第四步:把小棗提前浸泡1-2個小時,然後瀝干水份備用。

第五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六步:把兩片粽葉平鋪,然後對折,如圖。

第七步:將兩頭再對折,如圖。

第八步:將粽葉打開,如圖。

第九步:填入兩勺糯米,如圖。

第十步:放上幾粒棗,如圖。(喜歡吃棗的,可以多放幾個。)

第十一步:再填上一些糯米,然後再勺將米壓緊實。(一定要壓緊一點,這樣更容易包嚴實哦。)

第十二步:將另外一部分粽葉折過來,然後隨手將粽葉兩側捏下去,接下來將粽子翻過來,如圖。

第十三步:把多出一截的粽葉折回來,捏緊,如圖。

第十四步:用線繩將粽子捆起來,如圖。(不要捆得太松,否則容易煮開)

第十五步:包好的粽子,放到鍋中煮熟即可。(煮棗粽建議涼水入鍋,水要浸過粽面,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煮2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0分鍾到1個小時。在煮粽子過程中不要再添生水。另外,如果嫌用普通鍋煮比較麻煩,可以用高壓鍋壓20-30分鍾,然後再多燜一會兒。)

第二道:紅豆長粽

長粽,這種包法非常容易上手,可以輕松的包出形狀。而且,因為綁的嚴實,在煮的時候也不容易漏米。另外,這款紅豆粽子將米香、豆香、粽葉香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甜度適中,營養豐富。喜歡的親們一定要試試看~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500克、紅豆100克、粽葉適量、粽繩幾根。(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

第二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五、六個小時。

第三步:紅豆清洗干凈浸泡兩個小時。

第四步:把粽葉一張張清洗干凈,然後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另外,我用的是新鮮粽葉。如果大家用的是干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後再煮。)

第五步:糯米和紅豆瀝干水分,然後放在一起拌勻。

第六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七步:把兩片粽葉平鋪,然後對折,如圖。

第八步:把葉子兩端分別向中間折,如圖。

第九步:將粽葉拿起來打開,中間就是一個口袋形狀。然後往粽葉裡面裝幾勺米,如圖。再用勺壓緊實。

第十步:用邊上的粽葉將糯米包住 ,如圖。

第十一步:取一根粽繩,將粽子綁起來就可以了。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到鍋中煮熟即可。(建議涼水入鍋,水要浸過粽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煮1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0分鍾到1個小時。在煮粽子過程中不要再添生水。另外,如果嫌用普通鍋煮比較麻煩,可以用高壓鍋壓20-30分鍾,然後再多燜一會兒。)

第三道:肉粽

在我家,每年的端午節,甜、咸粽子都會包一些,南北大融合,別有一番滋味。肉粽色澤紅亮,油潤不膩,風味獨特,平時做早餐也非常合適。所以,平時我也會包一些,煮熟後放在冰箱里冷凍保存,早晨吃的時候再次煮透就可以了,非常貼心。以下就是在家包肉粽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500克、豬肉300克、粽葉適量、粽繩適量。(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豬肉可以選擇豬腿肉或者五花肉。)

第二步:把粽葉和粽繩泡軟並清洗干凈。(如是是干粽葉,要提前一晚將粽葉泡軟。)

第三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五、六個小時。

第四步:豬肉去皮,切成2-3厘米的塊,然後放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料酒、1勺鹽、1勺白糖用手抓勻,然後腌制3-5個小時,讓肉充分入味。

第五步:把粽葉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

第六步:把糯米的水分控干,然後放入1勺鹽、1勺老抽拌勻。

第七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六步: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如圖。

第七步:往粽葉里裝入糯米,再放上兩塊肉。

第八步:再裝上糯米,然後用勺壓來實。如圖,米不要裝太滿。

第九步:把上面的粽葉向下折,直至完全蓋住糯米。然後再將兩側的葉子捏下去,折疊起來。

第十步,將粽子捆起來即可。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到鍋中煮熟。(在煮肉粽的時候,水一定要沒過粽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煮2個小時,關火後多燜一會兒再吃,味道更好哦。)

㈡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粽子里包什麼餡最好吃呢

引言: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粽子裡麵包肉餡或者是蜜棗餡都是最好吃的,小編比較喜歡吃這兩種粽子,以前吃的最多的應該就是原味粽,後來嘗試了一下其他的粽子發現也都還不錯。

㈢ 黃米和糯米哪一種包出來的粽子好吃

黃米和糯米包的粽子都好吃,看個人口味選擇。

傳統的粽子一般用的是糯米包的,糯米具有很好的黏性,煮熟後,可使粽子也具有很好的黏性,而且糯米還比較香甜,具有嚼勁。所以,在做粽子之前,先選擇質量較好的糯米,其中圓粒糯米會比長形的糯米更具有黏性和糯性。

但其實端午包粽子,除了糯米以外,還有很多其它的食材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比如大黃米也是不錯的選擇,大黃米是北方最為常見的一種糧食作物,也被稱作黍米。而且相比於小米來說,大黃米顆粒更加的大一些,同時也更加的黏糯很多,黏性非常的大,黏性比糯米大東北知名傳統美食黏豆糕就是使用大黃米製作而成。

包粽子的技巧

糯米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換句話說,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確,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右。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沒糯米,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後再包粽子。

由於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只要每天堅持換水,糯米是不會變質的,但水量要足,否則米吸足水後暴露於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

糯米中的黏性存貯於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粘。因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粽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並提高粽子的口感。

㈣ 包粽子用什麼米最好 包粽子用啥米最好

1、包粽子用什麼米最好:包粽子的米用江米和糯米。有的時候混著用,江米會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

2、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時間為:瀝水時間30分,浸泡時間40分,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浸泡水溫30度左右。這樣泡出來的糯 米,做成粽子色澤潔白、有光澤,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口感黏度適中,精而不爛。

3、浸泡的時間越長的話,進入糯米細胞的水就越多,就會將糯米細胞壁撐破,可以將糯米的黏性完全的釋放出來,使做出來的粽子更具有黏性,所以如果想讓做出來的粽子好吃,浸泡糯米的時間不可過短,如果是泡個幾天的話,每天還需要堅持換2~3次水,以保證糯米不變質。

㈤ 包粽子放什麼材料好吃 包粽子的配料有哪些

1、包粽子的配料有糯米、紅棗、白糖、果脯、豆沙、梅子等。粽子的餡料多種多樣,北方餡料多為紅棗、豆沙,南方多為鮮肉、蛋黃等。北方粽子的個頭較小,多為斜四角形,口味偏甜,而南方的粽子口味以咸為主。

2、除了傳統的鮮肉粽、豆沙粽、蛋黃肉粽、紅棗粽、板栗粽、蓮子粽外,還有百果粽、紫薯粽、桂花飄香粽、鮑汁牛柳粽、干貝鮮肉粽等。

㈥ 怎麼包粽子更好吃常見的粽子餡料有哪些

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也是吃粽子的最佳時刻,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每次我家都是早早的准備好材料,准備包餃子,因為我是北方人所以吃甜粽比較多,但是在今天我多發布一些粽子總類,今天我就教大家5種粽子的餡料搭配和做法,希望能有大家喜歡吃的口味。

1.紅豆粽子


肉粽

餡料搭配糯米200克、豬大腿肉100克、食鹽1克、白糖2克、味精2克、白酒2ml、醬油20ml.

做法:糯米浸泡4-6小時,洗凈備用,豬大腿肉洗凈,切成條,然後用食鹽、味精、白糖、白酒反復揉到豬肉表面出現白泡為止,然後在包粽子時,肉在醬油中蘸一下,再放到粽子中間即可。

㈦ 包粽子用什麼糯米包粽子用什麼糯米好吃

好的糯米包出來的粽子最有味道,購買糯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買優質的,那麼包粽子用什麼糯米?包粽子用什麼糯米好吃?

包粽子用什麼糯米
安徽的秈糯米。秈糯米飯則在糯性和粘性上要稍微差一點,易消化。

江蘇的粳糯米;粳糯米飯比較糯、比較粘,但不容易被消化,粳糯米粽子,久煮不糊,顆粒晶瑩、飽滿,口感糯而不粘,光滑爽口。杭州"五芳齋」一天銷出50箱(每箱320克)

貴州惠水黑糯米,又稱紫糯米,栽培歷史悠久。從宋代起即為歷代地方官府向皇帝進貢的「貢米」,是御餐中的珍品。

黑糯米被譽為「黑珍珠」。根據民食習慣,黑糯米以糙米進食,白糯米以精白米進食。
包粽子用什麼糯米好吃
糯米糯米又叫江米,形細,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長糯米即是秈糯,米粒細長,顏色呈粉白、不透明狀,黏性強。

另有一種圓糯米,屬粳糯,形狀圓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膩,黏度稍遜於長糯米。適合做粽子、酒釀、湯圓、米飯等等。

長糯米生長在南方,因為氣候原因,每年可以收獲兩季或三季。圓糯米生長在北方,氣候較冷,所以只能收單季稻。

因為多季稻生長時間短,因此比較軟,適合老人家吃。

㈧ 包粽子用什麼

粽子葉:包粽子需要准備粽子葉,為的是將裡面的餡料包住,煮熟之後會散發出清香的味道。糯米:糯米又叫江米,是一種熟之後特別黏的米,而且咬起來很勁道。細繩:粽子包完之後,為避免粽子被煮散,需要用細繩將它們綁起來,所以需要准備一團細

㈨ 如何包粽子要准備哪些材料怎麼包最好吃

准備材料:
板栗:曬幹了的板栗,剝好。
去皮綠豆:提前一個晚上泡好,濾掉水後拌上鹽、花生油,少許小蘇打。
糯米:大概提前一個多小時洗好,泡上。然後濾掉水,加鹽、花生油、少許小蘇打拌勻。可以嘗一下,鹽味比平時吃的稍微咸一點點即可。
五花肉:有肥有瘦才好,提前一個晚上腌制好。放鹽、糖、五香粉、醬油。
粽葉:粽葉也要提前一天晚上煮一下,然後洗干凈。
製作步驟:
如果棕葉很小的話就拿兩張疊在一起是的足夠寬,先放一層糯米,然後一層綠豆,肉肉和板栗,然後再蓋上綠豆和糯米。
先從左往右這樣按過來,捏住;然後右往左再壓過來;接著往下壓過來;最後也是左往右壓過來。
左往右再壓過來;然後往下彎過來;接著取繩子一根,先在手上繞幾圈,然後往最上面扯;最後先在上面勒幾圈,要勒緊,中間和後面也如此,並和剛才的線頭打結即可。
包粽子時要留心以下幾點:
粽葉的選用: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粽餡的調味: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紮: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注意:
在包裹粽子的時候手上一定要用些力,要不然粽子會散的。
一般煮熟後的粽子外表有一層粘稠的感覺,而剛包好的生粽子則沒有。
粽子剝開後如有粘絲,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了,不新鮮。
對於吃不完的粽子保鮮的方法有:
採用稻草灰來保鮮。將蒸煮出來的粽子放在稻草灰中,稻草灰要全部鋪蓋住粽子。被稻草灰鋪蓋的粽子與外界隔絕,不容易變質,這種方法不僅簡單,而且還能保鮮粽子10天左右,吃時只要從稻草灰里取出來用水洗干凈即可。
放在水中保鮮。蒸煮好粽子後,可以不用撈出來,直接放在鍋里,讓其浸泡在水中,這種方法保鮮效果一般,一般只能保鮮5天左右,但食用比較方便不需要沖洗。
放在冰箱中保鮮。如果家裡有冰箱,可以套在保鮮袋中,然後放入冰箱中強凍保存,但最好也不要超過二個星期,吃之前再加熱就可以了。

㈩ 怎麼樣包粽子好吃 如何包粽子好吃

1、泡米:去超市或糧油店,買一些糯米,也就是江米,二斤江米能包大約二十個粽子,買來米後,第一道手續就是泡米,將米用涼水淘一遍,然後用溫水浸泡,浸泡時間一般為十二小時,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多泡幾個小時。

2、處理粽子葉:粽子葉有兩種,一種是干葉,一種是潮濕的葉子,如果買的是干葉子,需要將葉子提前浸泡,泡軟後才能用,如果是潮濕的葉子,將葉子用清水沖洗幾遍,沖洗干凈即可,在使用葉子前,將有蟲眼的葉子和壞了的葉子挑出來。

3、粽子餡除了單純的糯米之外,還可以裡面添加蜜棗,紅小豆,葡萄乾以及五花肉等,如果是蜜棗,直接放進米里就可以,如果是紅小豆,需要提前煮熟,可以整個放進去,也可以做成豆沙,肉片則需要提前腌漬入味後使用。

4、包的時候,取一片粽子葉,將它捲成漏斗狀,要求漏斗的底部嚴實,沒有縫隙,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不會從下面開花。

5、將浸泡好的糯米放進漏斗狀粽子葉里,壓實,將需要放的小豆或者蜜棗夾在中間,然後用上面多出來的粽子葉將餡料蓋嚴實,緊緊包裹住。

6、用細繩或者稻草將包好的粽子進行捆綁,捆綁是為了讓粽子葉緊緊的包住粽子餡,不讓餡料掉出來。

7、鍋里放上水,將系好的粽子放進鍋里,水面一定要沒過所有的粽子,然後開火一直煮,直到將粽子煮熟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