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脾胃虛的人,氣血就不足!改善脾胃的中成葯那麼多該怎麼選
我們吃下去的食物會在胃裡初步研磨、消化之後,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去掉其中的糟粕,把「精華」營養物質轉運到全身,所以說 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虛很容易影響其他臟腑,即「脾胃一傷,四臟皆無生氣」。
那麼,當出現脾胃虛弱問題時,我們又應該如何來選擇用葯呢?下面介紹幾種脾胃虛弱比較常用的中成葯。
1.保和丸
保和丸適用於 一切食積 引起的各種疾病!這類人常見的症狀是 感覺肚子脹,嘴裡有酸臭味,大便臭,舌苔厚,吃不下飯或者食慾比平時好。
2.越鞠保和丸
在消食導滯的基礎上 增加了疏肝解郁 的功效。適合肝氣不舒引起的食滯,常常 脘腹脹痛、噯腐酸臭、吃不下飯。
1. 附子理中丸
適用於脾胃虛寒的人,這類人常見的症狀就是 不能吃冷食,一吃就胃痛或者腹瀉 。另外常常會感到腹中虛寒, 脘腹隱隱疼痛,用手按著或者用熱水袋溫敷會感到很舒服。
2. 溫胃舒顆粒
這個葯能 溫中暖胃 、散寒止痛。適合於 慢性胃炎,胃脘涼痛,飲食生冷、受寒胃脘部疼痛加劇的人。
3. 香砂養胃丸
這個葯可以 溫暖脾胃,還可以除濕,有補益的作用 ,也有祛濕的作用。主要適用於胃部和腹部脹悶、吐酸水、嘈雜不適、食慾不振、四肢乏力等表現的人。
1. 參苓白術散
適用於 脾虛濕盛 的人。這類人常常吃的不香, 面色發黃,頭暈容易疲乏、身體困重、白帶清稀量多、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水滑 等。
2. 平胃丸
這個葯物成分都是溫性的,所以 主要是祛寒濕 。以祛濕為主, 補脾的力量比參苓白術散小一點 。適用於 脘腹脹滿、消化不良、厭食挑食、口粘、口臭、大便溏瀉、馬桶沖不幹凈等症。
1. 歸脾丸
歸脾丸主要是補心脾之血,所以對於 心脾兩虛,容易心悸失眠、氣短乏力、頭食慾不振的人群是很適宜服用的 。
2. 補中益氣丸
這類人常常體倦乏力,食慾不振,久瀉久痢, 脘腹墜脹 ,飯後加重,甚則 脫肛,胃下垂等。
今天推薦中成葯都是比較常見的,也很容易買到,但是這些並不涵蓋所有可以治療胃病的葯。 使用時一定仔細閱讀葯物說明書,對症用葯,或咨詢當地的醫生 。如果沒有上述葯品,也可根據組方,按相似的配方進行選購。
② 脾胃虛弱辨證是關鍵,這7種中成葯,常用於調理各種脾胃不適
大家都知道,脾胃為重要的消化器官,與身體健康是息息相關的。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一方面,運化水谷精微,從飲食物中吸收營養物質,進一步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另一方面,運化水濕,調節和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將飲食物初步消化為食糜,進一步供脾來運化,與脾一起,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因此,當脾胃虛弱時,脾胃相應的功能就會發生障礙,從而出現飲食減少,呃逆噯氣,惡心嘔吐,脘腹脹滿,大便稀溏等症狀。那麼,當出現脾胃虛弱問題時,我們又應該如何來選擇用葯呢?下面介紹幾種脾胃虛弱比較常用的中成葯。 參苓白術散 能夠補脾胃,益肺氣,側重於治療脾胃虛弱兼有濕氣重的證候。如飲食減少,食慾不振,脘腹脹滿,氣短咳嗽,痰多,頭身困重,肢倦乏力,大便稀溏,舌體胖大,舌苔厚膩,有齒痕等。 香砂六君丸 能夠益氣健脾,理氣和胃。側重於治療脾虛氣滯,腹脹比較明顯,兼有濕氣重的證候,如消化不良,飲食減少,呃逆噯氣,脘腹脹滿,大便稀溏等。 人參健脾丸 能夠健脾益氣,和胃止瀉。側重於治療脾氣虛弱兼有氣滯的證候,如飲食不化、惡心嘔吐、脘悶嘈雜、脘腹疼痛、大便稀溏、不思飲食、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其祛濕作用相對較弱,特別適用於脾虛泄瀉。 補中益氣丸 能夠補氣健脾,升提中氣。側重於治療中氣下陷證候,如久瀉久痢,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等,比較適用於腹瀉病程比較長者,伴有臟器下垂的情況。 啟脾丸 能夠健脾益氣,理氣和胃。側重於治療脾虛食積證候,如飲食積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大便稀溏等,大人及小兒均可應用。 附子理中丸 能夠溫中健脾。側重於治療脾胃虛寒證候,如飲食減少,脘腹脹滿,腹痛綿綿不休,喜食溫熱食物,手腳冰涼,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舌質淡胖,舌苔白滑等。特別適用於脘腹冷痛,大便溏泄,手足不溫等症。 補益資生丸 能夠滋陰補氣,調養脾胃。脾胃虛弱者服之,可以調補脾胃;脾虛食積者服之,可以健脾消食化積;脾虛濕氣重者服之,可以健脾祛濕;脾虛便溏者服之,可以健脾益氣,滲濕止瀉等。 總之,中醫治病,重在辨證調理。除上述葯品外,針對脾胃虛弱的中成葯還有很多,實際在選葯時,還是要結合自身具體病情來辨證選擇的,特殊情況時還是建議在醫師指導下辨證選葯比較好。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③ 氣血不足吃什麼中葯好
氣血不足調理可以服用一些補氣血中葯治療,比如黨參、白芍、黃芪等,也可以服用補中益氣丸的中成葯調理。 1、黨參:黨參屬於一種補氣的中葯材,可以起到補中益氣的效果,而且還具有補血的功效,對氣血兩虛引起臉色發黃、頭暈頭痛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而且也可以適用於氣血不足導致的渾身乏力、氣短等症狀。 2、白芍:白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葯,具有補氣血的作用,對血虛、面色蒼白以及氣血不足的人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3、黃芪:黃芪性溫,可以起到補氣升陽以及利水退腫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起到益氣固表的作用,適合氣血虛、身體浮腫以及身體疲倦等症狀。 4、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丸可以起到調補脾胃、益氣升陽的功效,而且還具有補氣補血的效果,氣血不足的人群服用以後能夠改善頭暈、乏力以及面色發黃等症狀。
④ 腎虛脾虛氣血不足吃什麼中成葯好
腎虛脾虛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氣血不足可以服用【阿膠糕】。濕熱體質的人就不宜服用。
⑤ 脾胃虛弱吃什麼中成葯
脾胃虛弱的症狀可以通過中葯辨證以後採取健脾、養胃、補氣的方法進行治療,比如四君子顆粒、人參健脾丸。因為脾胃虛弱的症狀主要是由於身體脾氣消耗過多、身體氣血不足等因素引起的脾功能減退表現症狀,會出現氣短乏力、少氣懶言、大便稀薄、飲食減少或者出現腹脹以及脈搏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通過檢查明確診斷以後可以通過健脾養胃、補氣養血的上述中成葯進行治療的同時,日常生活可以通過飲食補氣養血的食療方法進行調理身體,但也要注意飲食中避免飲食不易消化或者生冷、刺激等食物。
⑥ 脾胃虛弱吃什麼中成葯
中醫脾胃虛弱可以吃中葯,特別是中成葯對症治療,如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附子理中丸、健脾丸、大山楂丸、逍遙丸等。這些中成葯對脾胃虛弱,都可在醫生的辨證下合理應用、治療。脾胃作為後天之本,很多人因生活作息不規律,還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脾胃造成很大傷害。個人以為要想調脾胃,首先要調心情,不然抑鬱、焦慮的患者很容易出現胃炎,也很容易造成患者消化道紊亂的症狀。通過有效地緩解精神壓力,使患者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對調脾胃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合適地應用中成葯,適當應用西葯進行綜合治療,對脾胃的相關疾病會得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⑦ 脾胃虛弱吃什麼中成葯
脾胃虛弱是中醫的證候名,是消化系統能力減弱的一組症狀,表現為沒有食慾,吃點就飽,胃脘脹滿,噯氣,呃逆,嘔吐,腹脹,大便稀溏,泄瀉,面色萎黃或面色晄白,舌質淡白,脈沉無力等症狀。治療上要給與健脾益胃之葯,脾胃虛弱的常用中成葯有:參苓白術丸、四君子顆粒健脾益氣,人參健脾丸健脾益氣、和胃止瀉,歸脾丸益氣健脾、養血安神,保和丸消食導滯和胃,香砂養胃丸等等。需要提醒的是比較嚴重的要去看專業中醫大夫,辨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