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平潭縣有什麼小吃
平潭好吃的東西還挺多的,從早餐到宵夜都能把你給包圓了。
我媽總說我喜歡吃老一輩人的東西,可能跟我小時候跟著外婆外公長大有關吧,但是這些東西是真的好吃,而且已經深深的種在了我的腦海里,希望有機會來我家可以讓你嘗嘗我從小到大都愛吃的美食。
② 平潭有什麼好吃的
平潭,簡稱「嵐」,俗稱海壇,位於福建省東部,與台灣隔台灣海峽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台灣島最近的地方。下面是我帶來的美食攻略,歡迎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平潭馬鮫魚丸
平潭魚丸就是鮮活魚為主要原料,去骨,把肉剁成糜狀,加入適量薑汁(去腥)、鹽水、調味品及少量濕澱粉,攪至魚糜於水中浮而不沉,擠成圓團狀下滾湯或蒸熟就是魚丸。按擠成開關不同可分為魚丸、魚撮、魚餅、魚面、魚卷等;依加入的配料不同可分為水晶魚丸、八珍魚丸、清白魚丸、魚餃等;這些品種富有彈性強、色澤好、滑潤新鮮、葷而不膩等特色。平潭魚丸,因注重選料和製作工藝而名聞遐邇。多以新鮮黃魚,馬鮫魚、鰻魚、小參鯊等海鮮為主料。魚肉剁碎,加適量的薑汁、食鹽、味精等調料,搗成魚泥,調進薯粉或麵粉,攪勻,擠成小圓球,入沸湯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彈性,脆而不膩。平潭魚丸分為包餡、滿天星、清水丸、皺沙魚丸四大類,十多品種;有的將魚泥加工為魚撮、魚餅、炸煮均宜。
蟹 羹
以蟹為原料的平潭小吃主要有桂花蟹、蟹羹、燜燒蟹等近10種,馳名中外的桂花蟹即是剔出蒸熟的蟹白和蟹黃,於油鍋中炒,伴入雞蛋花,配上蔥段、銀耳、紅蘿卜絲等配料及調味品,炒至入色、入味即可。特點是芳香噴鼻,色艷味葷,形如桂花,故日桂花蟹。
蟹羹平潭俗稱「蟲戈 羹」,選用鮮肥梭子蟹,剝殼後放入沸湯中攪動,待蟹肉脫落,再加入蛋花、肉丁、蔥花、香醋、芡薯粉為羹。其色晶瑩透亮,五彩紛呈;其味鮮嫩微酸,食後大開胃口,為海島獨特佳餚。
蒸蝦姑
蝦姑是一種營養豐富、汁鮮肉嫩的海味食品。素有「富貴蝦」之稱,深受人民的喜愛,其肉質含水分較多,肉味鮮甜嫩滑,淡而柔軟,並且有一種特殊誘人的鮮味。每年的`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此時食用為最佳。肥壯的爬蝦北部一條線狀的膏脂,肉質十分鮮嫩,味美可口。但其蛋白質含量高達20%,脂肪0.7%,以及維生素、氯酸、肌苷酸、氨基丙酸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爬蝦性溫、味甘。有補腎壯陽、通乳脫毒之功效。
平潭南海塘嶼天然野生海礁紫菜
海洋珍品中壇紫菜尤具地方特色,此地壇紫菜營養豐富,味道甜美,生長於淺海礁石上。尤以「海壇天神」處所產的為最, 「海壇天神」為平潭一絕景,五官兼備,比例勻稱,頭枕沙灘,足伸東海,幻化神奇。也許是此處生長的壇紫菜沾染了仙人之氣,因此不僅風味獨佳,更具有清熱消煩、健胃益脾、化痰利水、補腎養心之功用。據說慈嬉太後嘗過之後贊不絕口,幾乎成了每餐必備佳餚。後來壇紫菜傳到日本。被日本人譽為「中國長壽菜」。
平潭白曬花生
平潭白曬花生是用鮮花生經礦泉水水煮,然後經日曬,因為曬得很乾,所以可長久保存,這是一種最原始,也是最天然的製作方法,保持了花生的天然風味,口感相當地道。農民家的花生是用新鮮花生經礦泉水和海鹽蒸煮,然後經日曬,因為曬得很乾,所以可長久保存,這是一種最原始,也是最天然的製作方法,保持了花生的天然風味,口感相當地道。島上幾乎沒有工業污染,平潭花生在陽光,海風,礦泉中生長,是真正的天然有機食品。
八珍炒糕
採用精白薯粉攪成糊狀,放入油鍋煸炒,再加入蝦仁、鹹肉丁、蟹肉、蟹黃、穌花生片、魚丁、黃花菜、蔥花等佐料及調味品,經溫火攪炒成膠狀即成,其色晶瑩有似瑪瑙,爽滑嫩軟,清香可口。據酒店廚師相告,這道菜看似簡單,實則工序復雜,佐料繁多,且添加有固定的次序,有些佐料宜久煎,要先放,有些則稍為溫熱即可。而且火候把握非常重要,或堅硬或軟化都會失去它該有的美味清香。
金薯甜餃
農歷正月二十九日是平潭民間傳統的節日,俗稱後九節。後九,又叫拗九,既是節名,也是這一節中主要食品的名稱。這是一種以薯粉為主要原料的食物,它的皮同咸糍一樣,但以糖、花生碎末、芝麻、香油、冬瓜條丁等到為餡,包成小餃狀或朵狀,可蒸、炸或和糯米,紅棗、花生仁、紅糖等合熬後九粥。包的形狀呈餃子狀,經炸至金黃色,就稱為金薯甜餃。
海蠣煎
又稱「蠣粕」,以新鮮牡蠣調魚奇 油、味精、香蔥、芹菜,拌入薯粉、蛋清成糊狀,入鍋鋪平,兩面油煎,狀如薄餅。香酥清甜,可與閩南、台灣之「蠔煎」媲美。
平潭面餅
面餅的餡少不了海鮮,如海蠣、蟶、蝦仁、蟹肉等,當然,豬肉、包菜、綠豆芽、筍干也是不可缺的,為了色彩好看,還可加入適量的胡蘿卜絲。炒餡時海鮮不能與肉丁一起炒,因海鮮容易熟,豬肉相對來說費時稍長,包菜、綠豆芽炒後把水瀝干,這樣包面餅時才不會裂開。吃面餅時,包多少餡由自己定,這是海島端午節的另類自助餐。吃面餅時,配以清淡的淡菜或花蛤湯,一家人圍坐一起,其樂融融。
海蠣餅
海蠣餅,是傳統的平潭風味小吃。用地瓜粉、豆腐為原料,拌蔥、芫荽、五香、胡椒、味精等,放入特製小瓢中,夾心生海蠣油炸。酥脆香甜,沾蒜泥醬醋,更爽口宜人,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可單獨當零食吃。
③ 泉州,平潭,福清都有什麼好吃的
水煮活魚: 東街蜀園,全芳花園對面的重慶小洞天,湖心後街在群盛後面有家四川人開的飯店,前坂鈐香園 燒烤: 人民影院那邊,文化宮後門,八一對面小商品街入口的烤雞翅+香腸,西街燒烤, 洪瀨雞爪:美食街127號有家店,味道不錯,真正的洪瀨雞爪很美味哦~~~ 酸菜面:美食街26-28號阿南酸菜麵店去過一次,味道不錯……百源路1號樓A118號 洪瀨酸菜麵店 面線糊:水門巷的國啊(加多多的白酒和多多的胡椒粉,加上新鮮的蟹肉和大腸頭,面線糊得放油條,美食街有一分店),舊順濟橋下,西街老記面線糊。 豬血:國啊面線糊店裡(吃豬血一定要叫妹妹多加點白酒,美食街有一分店), 炒田螺:西街的田螺王(西教堂知道嗎?就是開元寺繼續往西走,過了路口就是西教堂,然後再往西,就到了,它的對面有個小的菜市場,雙塔菜場。晚上那裡有點燈,門口有很多車,店裡發出各種吱吱的響聲,呵就是了),小商品街入口, 扁食:升文小學門口,奎霞巷口那家, 肉粽:東街候阿婆(另一家在西街影劇院門口),還有就是聞名的鍾樓肉粽,有好幾家分店:鍾樓、湖心街的小商品夜市、東門、浦西等都有,現在在刺桐路十字路口那邊也開了一家…… 豬腳:鳳池,東湖龍潭的豬腳煲,津淮後街的南記真味館的白水豬腳(精肉羹,腸灌腸,方肉) 牛餐:阿秋牛排(在湖心街那裡好像在群盛酒店附近,另一店在小商品街從建行路口走進去一直走,靠右邊),關帝廟對面,東興牛肉店(老牌店,牛蹄 不錯,泉酒斜對面),百匯對面石獅牛肉羹(牛尾湯不錯),九一路上一家復印店 旁邊有一條巷子(忘記名字了,就在五中出來的那條巷子對面)拐進去走大概兩百米右手邊有一家牛排店裡面的牛排和羅卜湯,南俊巷的「許記牛肉館」最干凈,「牛雜」一定要泉酒對面的東興牛肉店才叫棒,寶州路的好成財牛肉店的牛排, 海螺:西街電影院門口, 肉燕:豐澤新城大門進去沒多遠的那個菜市場買肉燕。餡很多,而且感覺很乾凈,味道也非常的不錯。(具體位置在新城正大門進去還沒到圓盤右邊有個小菜市場。往裡走拐左,就看到一間比較干凈的在賣肉燕的小儺了),承天寺對面肉燕美食園 石花膏四果湯:南門的石花膏(從中山南路到南門那條街好像是聚寶街吧,往右手到聚寶街的中間那段。有間生意非常好的石花膏店),威遠樓前面的四果湯,菜頭酸水和楓果水:人民影院的菜頭酸.., 煎包:水門巷口,衛校門口的煎包便宜又干凈,「福人頤煎包」可以到衛校旁邊的一家小吃店買到 小籠包:僑光電影院旁的遠芳小籠包(僑光電影院右手邊那條小巷子內的小店), 拌面:奎霞巷口那家,鎮武巷的干拌面, 羊肉狗肉:水門巷(進水門的左邊。以前是第一間,現在是第二間),西溝那邊(好像還沒到田螺王那邊,位置在左邊,有二個店面的,挺大的地方。裡面的雞卷也不錯), 醋肉:舊順濟橋下在支隊年檢那邊的面線糊店裡,新世紀酒店和那間泉州假日酒店中間那座橋那裡的小攤,中菜市人民電影院對面的那個門旁邊的小巷子(通往舊的少年宮) 第一家小炒老闆好象叫國啊旁邊的炸醋肉, 鴨子:橋仔頭建來發的鹽鴨(好地方旁邊), 海蠣煎:百匯對面石獅牛肉羹, 馬加粳:百匯旁德克士對面深滬小吃 拉麵:豐州橋頭蘭州拉麵, 酸菜魚:全芳花園對面的重慶小洞天再過去的孟家灣, 套餐:康橋庭院咖啡的板燒套餐(裡面的台灣風味很濃),田安路名典咖啡的港式排骨飯不錯,紅石的港式豬排飯。 現在還有一家新開張的 雅米舶 海洋休閑餐廳,裡面的東西也很不錯。 咖啡:東街金星酒店樓下的SPR咖啡店,還有名典 、上島、 上田、和悠仙美地等地方的咖啡也不錯…… 水餃:閩泉酒店(還有炒鵝腸), 啾啾螺:文化宮,啾啾螺還是西街電影院對面的那家比較好吃(文化宮的不新鮮哦), 串串香.麻辣燙:據說是狀元街榕樹下那攤味道最好,西街影院前面的麻辣燙, 土筍凍:安海下虛巷最尾部,現在青陽廣場那邊也有一家小店,市區街道也可以看到很多。 鹵味攤:西菜口(右邊那攤的比較好吃,攤主是個胖胖的男的),西街孝感巷口對面的那 攤鹵料店 包子:豐澤新村旁邊後坂小區有一家東北人做的包子店, 綠豆糕、餅:南菜市七中旁邊有家專門做的,一院旁邊 叫泉茂的那家, 牛筋:知道哪兒嗎?華洲牛肉友!過泉州大橋往青陽方向,過了隘門再向前概4百米,正 手邊,有一排10來間店面的破舊平房(得仔細看),倒數第二間店面就是了 烤羊腿:六灌路天鵝王餃子館裡面, 石獅: 上帝街有一家芋圓,大侖街的阿喊牛肉店,華林酒店門口的烤雞翅,牛肉粳在觀音亭和三落埕那裡的N好吃,是鴛鴦池那邊一家叫橋記的鴨仔粥和面線糊,綠島酒店(綠晶酒店也有)的芋頭褒 川菜:前坂「川夢情」 鹵面:在美食街入口(豐澤街這邊的入口)處有家叫鐵記大排檔的,他那裡的鹵面就是正宗的泉州鹵面 肉羹湯: 後坂「南仔」 還有幾家小店: 中山北路靠近鍾樓的地方左手邊有個兩人多寬的小入口,(牆上好像寫了個好大的面字)裡面的沙茶麵和排骨麵,赫赫,真好吃; 還有中菜市,人民電影院對面的那個門旁邊的小巷子(通往舊的少年宮)第一家小炒,老闆好象叫國啊,他做的牛肉炒青菜和蝦仁湯,哎呀,回味呀....; 田安路。有家韓師傅料理店,都很棒,價格很滿便宜的; 南俊巷的「鄉情」,花巷的「小竹樓」,庄府巷旁邊的「小洞天」,美食街的「姐妹」,少林路口的「好望角」,後坂的「小花園」,新華小區的「伏芳」等等,去打牙祭都是不錯的選擇。 八一對面小商品街入口的烤雞翅+香腸 高麗火車 位於六灌路那家食府再下去一點 豐州四黃的鵝肉,炒碎肉 清蒙坪的老良狗肉 豐州橋頭的土殺煲,土鯽魚 高速公路晉江入口的張林薑母鴨 石獅石湖的紅膏鱘 永春東平的鹵鰻 後諸港的老錢海鮮 宿燕寺的素菜 深滬菜市場裡面的馬鮫羹,和酸雞爪 雙陽市場的印尼菜
④ 平潭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嗎
比較推薦大福灣,離壇南灣將軍山這三個景點很近可以一起去,還有海壇古城,龍鳳頭海冰浴場,雕塑園,半洋石帆。著名的景點還有長江澳風力發電、海壇天神、東海仙境仙人井等等,喜歡購物的可以去新絲路跨境貿易中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免稅商品和台灣商品免稅市場,還有很多景點正在開發建設中。
平潭特色小吃有鹹食,天長地久,海蠣餅,八珍炒糕,茹粉結,魚面等
⑤ 平潭哪裡有吃雞地方
平潭燒烤、平潭酒店。平潭燒烤位於平潭市順福街道,店內有烤雞、雞肉串等食品。
2、平潭酒店位置在寶通街道,是一所四星級酒店,內有炸雞、燉雞等食品。
⑥ 平潭的鹹食好吃嗎
在於個人的口味與興趣。
鹹食取材廣泛,種類繁多。比較傳統的有香椿鹹食、西葫蘆鹹食、野菜鹹食、蝦仁鹹食、海參鹹食、香菇鹹食、火腿鹹食等。南瓜、北瓜、黃瓜、蘿卜、絲瓜、雞丁、肉鬆、貝類、肉類等,幾乎無不可做。
相關傳說:
平潭古代有一鄉人含冤入獄,兒子送去的飯食被獄吏吃掉。後來,鄉人建議兒子用地瓜粉(當地俗稱番薯粉)做皮,包有肉、魚,搓成團送去,獄吏果然不吃,關在牢里的老父親,終於能吃上一頓美食。
此後,這種平潭民間特有的餃狀丸子,當地稱作咸米時便流傳下來。作為一種感恩、思孝奉先的象徵。 念家戶戶傳祖德,逢節人人吃咸米時。
⑦ 平潭三角形炸的早餐叫什麼
三角糕。
⑧ 平潭有什麼美食
咸酥花生 選用平潭地產的「扣仔」(小花生)仁,放入鹽水及五香、白糖中浸泡,兩小時後曬干。先將細沙倒入鍋中,炒到微溫後,再將浸泡過的花生仁倒入鍋中,文火不斷翻炒,咸酥香脆。
薯粉羔 薯粉與冰糖水泡透,,搗拌成漿,加白糖、八果置於加油熱鍋中,反復煸調成糊狀後起鍋。再加熟芝麻、花生、棗仁和色料等。待冷卻凝結成狀,切塊後可食。呈半透明,香甜可口,為消夏上乘小吃。
草燕 平潭島盛產富含瓊脂海藻的石花菜,多在夏季採集。加醋熬成糊狀,過濾去渣,傾入薄鐵盆中,加糖、置於水中冷卻,凝成軟狀後可食。因其狀呈透明如燕窩,故名草燕。清涼爽口,乃清夏佳品。外售果凍,實不如也。
九重粿 用米漿、薯粉加入適量五香末、蒜葉、食鹽等,調成糊狀漿,然後入蒸籠,蒸熟一層又加一層,故稱九重。冷卻後切成菱形扁塊,入油鍋炸熟即食。平潭九重粿素以片薄,炸透面著稱,咸香可口,香而不膩。
菜頭粿 以腌蘿卜絲去汁瀝干,與薯粉、米粉拌成漿,加入調味的生蝦仁、蟹黃、鮮肉絲、梅梨(荸薺)絲,稍發酵入瓶蒸熟。食時切片油煎,色呈花黃,味道鮮美。
米梭 用糯米粉磨漿,瀝干做皮,包白糖、豆沙餡、搓成圓餅,再粘上濕透的糯米或粳米,入籠蒸熟。富有彈性,清甜可口,粘而不膩。
塌頭粿 以綠豆粉、蕃薯粉、糯米粉加糖,摻水拌成漿,盛於酒盞內酒醋蒸熟。冷卻後,中心微凹,故稱塌頭。其色透明如玉,清涼爽口,宜作清暑小吃。
薯粉油繭 薯粉油繭以熟番薯滲薯粉舂成粉皮,裹以芝麻花生糖餡,捏成餃狀入油鍋炸熟,色澤鮮黃,香甜可口,可與廣東、香港油角媲美。學名現稱「天長地久」是也。(其實以訛傳訛,「天長」乃魚面,「地久」或謂油繭乎?)
肉夾餅 將芝麻光餅掰成兩半,夾以紅糟熟豬肉,或海苔均可。這種風味小吃流傳福州、福清等地,唯平潭肉夾餅具備香、酥、脆優點。現在各中小學門口均常見。1元錢,夾肉、夾香乾、夾火腿腸(改名「熱狗」了,哈哈)。
豆粉滾[米時]與油浮[米時] 用糯米或粳米磨成漿,瀝干、搓成圓[米時],內包豆沙或砂糖八果餡,狀如湯圓,入湯煮熟,撈起瀝干,倒入炒熟的碗豆粉中一滾,即成豆粉滾[米時]。入口香甜,別有風味。另用包著豆沙餡的米[米時],擠壓成餅,入鍋油炸,呈金黃色,即成甜香可口的油浮[米時]。
薯粉[米時]和薯粉丸 用去皮蒸熟的番薯摻入薯粉,入臼舂成有彈性的粉團,包裹魚肉蝦三丁魚餡(也有以貝肉、紫菜、 肉,肉丁、蔥菜作餡),捏合成荷包形或圓形,煮、蒸、炸均宜。
另用上述粉團,不包餡,直接摻合鹹肉丁、炒花生片、芹菜段等,撮成小塊下鍋,咸香味美,俗稱薯粉丸。薯粉米時和薯粉丸均為平潭地道風味食品,看似尋常,別具特色,入席款客,甚受歡迎。
燒賣 平潭燒賣類似北方的「燒麥」,但用料及製法不同。先將番薯及薯粉加工成粉皮,選用蟹黃、蝦仁、紫菜、鮮肉丁加佐料炒熟為餡肉,爾後裝餡入皮,捏成「白菜形」,豎列籠中蒸熟。形態美觀,皮薄餡美,入口酥香,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列入宴席佳餚。
赤尾煎餅 二、三月,春寒未盡,平潭盛產毛蝦,俗稱「赤尾」。將赤尾與薯粉,芹蔥及佐料調成糊狀,油煎成薄餅。入口爽滑,鮮美異常,風味不凡。
春卷與春餅 春卷平潭又叫「春餅酵」,採用精粉加蛋花、食鹽打成麵筋稀漿,用平底鍋溫火煎成薄紙狀之春餅皮。另以豆芽菜、韭菜、肉絲、魚丁、牡蠣、蛤肉、縊蟶、蝦仁、紫菜等炒熟作餡。用春餅皮捲成筒狀即可食。其味鮮美不膩。若用油炸,春卷呈金黃色,更有香脆之感。
蔥餅 平潭蔥餅選料和製作均十分考究,是本地很有名氣的風味小吃,有「蔥餅出爐滿街香」這說。用精麵粉發酵起酥,製成層皮,以肉丁、蝦仁、蔥珠、紫菜、香菇末、冬菜等作餡,成扁圓餅狀,貼爐內烤熟。出爐時香氣四溢,色呈金黃,入口酥嫩適中,留齒生香。
蠣煎 蠣煎又稱蠣粕,以新鮮牡蠣調油、味精、香蔥、芹菜、拌入薯粉成糊狀,入鍋鋪平,兩面油煎,狀如薄餅。香酥清甜,可與閩南、台灣之「蚝煎」媲美。
紫菜蠣餅 大米混合黃豆磨漿,以韭菜、紫菜、牡蠣、肉丁等為餡,油炸成扁圓食品。色呈赭黃,外酥內嫩,香鮮可口,有海島特色的風味小吃。若麥皮加花生油炸,色味俱佳。俺以前是吃高手:)
炸糟鰻 取五公斤以上鮮海鰻,順骨紋斜切成長方形薄片,用老酒、紅糟等調料浸潤半小時,另將精麵粉拌蛋,加少許紅糟汁攪勻,便可下鍋油炸。紅里透亮,糟香四溢,鮮嫩香酥,並無腥味,咸中帶酸甜,蘸上辣醬下酒尤佳。
香炒黃吉 黃吉,學名龜足,俗稱皇冠、筆架、乃貝中珍品。取鮮黃吉入香油鍋中煸炒適度,入調味汁、香蔥等,一熟即食。原味鮮嫩,入口清爽。
炒黃螺片 先將黃螺置於熱湯中浸泡至七成熟,去泡沫,螺肉切成薄片,加調味,滑油爆炸,入口鮮脆香嫩。
炒西施舌 西施舌為平潭海貝珍品,肉味甘美,營養豐富,湯汁尤為滋補。先入淡水吐沙,換水數次,去殼取肉,清水漂洗干凈。瀑油煸炒,芡入糖醋薯粉,呈玉白色,肉嫩而脆。用西施舌煨湯,味亦佳。
油爆石拒 石拒屬章魚科,學名長腕蛸,平潭叫做「石遇」。秋冬常穴居近海水域沙泥岩礁處。平潭蘇澳鎮一帶鄉民多用釣具誘捕。食用時,用木砸數百下,待肉質松軟,將其腳切成橫斷面小段,用旺火重油爆炒,肉脆味豐。民間烹調的石拒羹,亦清醇可口。
煸炒沙田 龍腸學名海沙蠶,俗稱「沙田」。平潭淺海灘塗盛產。食用時,先泡入淡水吐沙,再用筷子翻出內臟,清水洗凈。下鍋重油煸炒,加香蔥、米醋調羹。其狀剔透如玉,鮮脆爽口,回味無窮。
爆炒章魚 章魚簡稱蛸,生八腕,又名「八帶魚」。烹調時,先將生章魚放在石板上磨,去其泡沫污膩,清洗後將首足分切寸許長。入鍋時,先下頭,後下腳,加調味品,重油爆炸,攪幾下即熟。傳統吃法,多薄撒薯粉糖醋,故又稱芡粉炒章魚。「八珍炒糕」里常有它的影子。
清燉竹蟶 將竹蟶垂直插入碗中,澆上清湯,入鍋蒸熟。起鍋時倒入少許白酒及適量味精、精鹽,使其保持原味。湯白味香,鮮嫩清淡。
芡粉蟶片 取地產縊蟶,去掉半邊殼,浸入調味汁約五分鍾後取出,薄撒薯粉於蟶肉上。蒸熟後復下鍋油煎至呈黃色取出。再淋上調味粉湯汁,色黃味美,清嫩可口。
蟹羹 蟹羹平潭俗稱「[蟲戈]羹」,選用鮮肥梭子蟹,剝殼後放入沸湯中攪動,待蟹肉脫落,再加入蛋花、肉丁、蔥花、香醋、芡薯粉為羹。其色晶瑩透亮,五彩紛呈;其味鮮嫩微酸,食後大開胃口,為海島獨特佳餚。
燜燒[蟲戈]白 將新鮮梭子蟹蒸熟,取蟹肉,配以切成條狀的白菜葉,加老酒等佐料慢火燜燒,撒上少許香油、蔥花,色澤潔白,清淡葷香。
桂花[蟲戈] 用肥梭子蟹蒸熟,剔出蟹肉蟹黃,入鍋煸炒,再拌入雞蛋花,加香蔥、銀耳、老酒等佐料,出鍋後香氣撲鼻。狀如盛開桂花,故稱桂花 ,色味俱佳,為平潭一宗特色名菜。
赤螯清湯 俗稱「赤螯」(車蛾),為蛤類珍品。其肉鮮美滋陰,營養價值高。平潭淺海沙灘產品尤佳。鮮活赤螯經「吐沙」後,加少許食鹽,薑片煨湯,色如乳,味清甜,有清胃解膩效用。
冬白[蟲戈]湯 [蟲戈] ,俗稱梭子蟹,冬春之際膏腴肉厚配以卷心冬白菜(大白菜,冬白),清湯略加調味,清香甘醇,餘味猶豐。
蝴蝶赤肉湯 貽貝,俗名殼菜,為平潭一大特產。粒大肉肥,生剖曬干,呈黃褐色蝴蝶狀,稱「蝴蝶干」。平潭蝴蝶干燉赤肉,為宴席名菜。清水溫火慢煨至爛熟,其色橙黃清澈,湯汁鮮美,富有營養,有滋陰健胃功效。
清蒸鱠魚 魚俗稱鱠魚(鮭魚、鱖魚),盛產於平潭淺海。近年網箱養殖成功。活鱠魚運銷港澳大受青睞。選地產鮮活鱠魚,刮鱗剖腹,留肚,在入薑片、上等老酒、醬油、蔥段、冬菜等調料,放入瓷盆加蓋清蒸。魚肉鮮嫩、湯汁清香,為滋補佳餚。
八珍燜薯粉 燜薯粉又稱「燜蛋」,是平潭民間傳統佳餚,堪稱一絕。採用精白薯粉攪成糊狀,放在油鍋里煸炒,再加入蝦仁、鹹肉丁、蟹肉、蟹黃、酥花生片、梅犁(荸薺)、丁、魚丁、黃花菜、紫菜、蔥花等佐料及調味品,經溫水攪炒成膠狀即成,色晶瑩如瑪瑙。因葷素搭配得當,爽滑嫩軟,十分可口。
紫菜灴肉 生長的[石覃]菜(原產於流水鎮潭水一帶為上品)乃本地一大特產,衍生於激流礁石上,冬春季落潮採收。狀如絲帶,色若紫緞,味同甘飴,乃海珍上品。頭水紫菜特別細嫩,曬干可久貯備用。煨燜紫菜加赤豬肉,其香撲鼻,美味舒心,為筵席佳餚。(小孩吃紫菜小心哦,容易纏喉)
魚丸 平潭魚丸,因注重選料和製作工藝而名聞遐邇。多以新鮮黃魚,馬鮫魚、鰻魚、小參鯊等海鮮為主料。魚肉剁碎,加適量的薑汁、食鹽、味精等調料,搗成魚泥,調進薯粉或麵粉,攪勻,擠成小圓球,入沸湯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彈性,脆而不膩。平潭魚丸分為包餡、滿天星、清水丸、皺沙魚丸四大類,十多品種;有的將魚泥加工為魚撮、魚餅、魚面,炸煮均宜。雅稱「落水情人」是也。
魚卷 魚餃
魚肉剁為茸泥,拌以肉丁、蝦仁、梅梨(荸薺)等為餡,外用魚面薄皮或新鮮魚皮包卷面成,經油炸即可。色黃味香,內嫩外酥。
魚餃是用魚面薄皮包肉餡,形同水餃,煮熟,其味清爽,鮮嫩。
魚面 魚片
魚面是平潭島特有佳餚。以黃魚或馬鮫魚為主料。將魚肉搗成稀糊狀,加少量食鹽與調味品,粘上適量研末薯粉,碾成薄皮,切為細絲煮熟,撈起冷卻。烹調時,配肉丁、蝦仁、蔥段、胡椒粉等佐料,入高湯煮滾即成,色、香、味俱佳,嫩中帶脆,味葷且清。炒烹皆宜。若將薄片切成塊狀,則稱為「魚片」。
金蟳糯米飯
東庠島生產的鋸緣青蟹,俗稱「金蟳」,相傳達室為古代皇宮御膳的海珍品,亦民間上等補品,幼兒學步時食之健身,效果尤佳。因其樓息於激流礁石之間,螯大有力,冬至前後膏腴味美。金蟳糯米飯是平潭宴席名菜。其制用:用活金蟳泡在老酒里,「醉」後切塊,加香菇、冬菜調味佐料,裝入瓷盆,上覆濕透的糯米,加蓋入鍋蒸熟即成,色艷味醇。世界之大,恐怕只有平潭東庠產此尤物了,正宗金蟳現市場價每斤數百元,(註:加上粗大的草繩後的重量),比熊掌還珍貴了。
要說平潭美食,海洋珍品尤具地方特色,海壇素有「海產八珍」之說,即鮑魚、干貝、海蜇、魚翅、魷魚、鰣魚、海參、魚肚。許多也只是聞其名而不嘗其味。但如干貝之肉豐味美,鰣魚之細嫩鮮甜,魚肚之順滑爽口感之好非言語所能表達。
平潭四面環海,海產豐富,就近取材,就地加工,生猛海鮮及原汁原味的特點非別處可比。如本港產的石斑魚、海蠣、鰻魚、丁香魚、文蛤、紅鱘、對蝦、紫菜及各種貝類。它以蒸、煎、炒、爆、炸為主要烹飪方法,制出獨一無二的海壇風味,具有清、香、淡、脆等特點,款式繁多,鄉味濃郁,老少兼愛,深受歡迎。
⑨ 平潭王小味是什麼店
外賣店。王小味品質外賣隸屬福州王小味美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打品質外賣的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