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昭通有什麼好吃的特色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昭通有什麼好吃的特色

發布時間: 2022-12-27 07:41:08

『壹』 舌尖上的昭通—昭通特產美食

舌尖上的昭通—昭通特產美食

昭通歷史上是雲南省通向四川、貴州兩省的重要門戶,是中原文化進入雲南的重要通道,雲南文化三大發源地(大理、昭通、昆明)之一,“南絲綢之路”要沖,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如下為旅遊網為大家帶來的昭通特產美食,供大家參考。

1、昭通醬

把它放在第一個介紹是因為它在雲南幾乎成為昭通的一個符號了。來一趟昭通,連昭通醬都沒吃到,說明你實在太“菜”了。在昭通吃烤土豆時,這個可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哦~

2、昭通蘋果

因為生長地緯度低,海拔高,被稱為“離太陽最近的蘋果”。

昭通蘋果的存在,有力地證明了雲南不單單有熱帶水果,還有溫帶水果,並且品質絕不輸給內地其它地方!不信,來吃!不服,來辯!

3、昭通天麻

世界天麻原產地

昭通有個地方叫彝良,彝良有個地方叫小草壩,這里可是世界天麻的原產地。

小草壩天麻有多好,數據會說話:彝良小草壩天麻中的天麻素含量全國第一!

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該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進行測定,測定結果為1.13%,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天麻,為陝西漢中天麻0.526%的2.1倍,為湖北恩施0.276%的4倍。

對於天麻,昭通人開發了很多吃法:燉雞、燉豬肉、煮火鍋、炒來吃、蒸來吃。

4、昭通竹蓀

看到不少內地的朋友在高檔的宴會上品嘗竹蓀時流露出的那種眉飛色舞、飄飄欲仙、陶醉忘我的表情,雲南的小夥伴們尤其是昭通的小夥伴們表示很同情……

在昭通,這玩意兒到處是,關鍵是價格很便宜哦~ 昭通人的地道做法是把它和臘肉、烏雞同煮。這還不夠,對於市場上賣的干貨,家住農村的昭通小夥伴們都不稀罕吃,要吃就現采!

新鮮竹蓀,味道和市面上賣的烘乾的絕對是兩碼事哦!想吃?計劃好嘍:每年5、6月竹蓀上市的季節,到昭通農家來!

5、昭通油糕

介紹它,我要先叨叨一下,咱們昭通的`油糕和內地的“油糕”是兩碼子事。這是內地的油糕:

這是昭通的油糕:

看完圖片親們能區分了吧!油糕在昭通可是比米線更正宗的本地早點哦~

昭通炸油糕有專用的神器——L型的直把扁圓勺:

先過一層米粉,填入土豆泥,再澆一層米粉,下油鍋,待到米粉稍焦,手一抖,油糕就離勺下鍋了,炸到兩面金黃就可以起鍋吃了。

吃法一:油糕地道的吃法是把剛出鍋的油糕迅速放到稀豆粉里,聽見“刺啦”一聲,趁熱吃。油糕的面兒還脆,裡面的土豆卻是松軟的。

吃法二:用餌塊粑粑(雲南一種米做的餅子)夾著油糕吃,在昭通人氣也很高噢~

6、燒洋芋

這個目前已經走出昭通,普及全雲南,輻射周邊省份了,不用過多介紹。期待它能走向全國,沖出亞洲,登上世界的舞台~

土豆,雲南人叫洋芋,燒洋芋就是烤土豆。都說土豆營養價值高,這個算是土豆在中國最接地氣的吃法了吧~ 大冷天燒個洋芋,抹上昭通醬,或是加點辣子面,一口接一口,吧唧、吧唧,突然覺得好溫暖有木有?

7、黃粑

材料簡單:黏米、糯米和巧家紅糖(昭通巧家縣甘蔗做的紅糖),加上雲南本地的花粽葉。

製作復雜:首先將黏米和糯米放入傳統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打出米漿,倒入大木盆中,用米漿混著巧家紅糖行混合,黃粑好不好吃就看這關鍵的一步。幾經攪拌,待米漿中的水分被米團完全吸收。緊接著用煮好的花粽葉包裹捆紮好,再蒸。經過漫長的20個小時,黃粑出鍋了,香氣透過花粽葉蒸騰而出。

外觀:色澤黃潤、透著米粒的晶瑩、味道清香柔軟。

吃法:切片後蒸、炸、烤都行。

8、豬兒粑

關鍵詞:萌、可愛

雲南昭通的又一經典糯食,水富縣、鹽津縣、威信縣一帶比較流行。

外形超萌,剛蒸熟的豬兒粑潔白而有光澤,像一個個小豬,故而得名。

舊時是每年插秧的時候吃,寓意谷畜兩旺。

豬兒粑分咸餡、甜餡兩種。

咸餡以鮮豬肉、冬筍、香蔥、味精、精鹽等為原料;

甜餡以白糖、化邊油、桔紅、桂花糖或玫瑰糖、芝麻等為原料。

不過昭通人多喜歡以鹹味為主。

9、鹽津水粉

水粉又名紅薯粉:水粉又名紅薯粉:鹽津,是雲南省昭通市的一個縣城,又名鹽井鎮。水粉,純手工製作,製作好後將是一種速食品,開水稍微過濾就可以加入調料食用。製作成功後出現條形種,好比桂林米粉的大小模樣。

這里說的水粉,可不是畫畫的顏料,而是昭通鹽津縣一種長得很像米線的經典美食。鹽津人有一種說法:寧可三日不打粉,不可一日無水粉。

水粉的原料是紅薯粉,然後經過“打熟芡”等手工工藝製作成乾粉條。說到這兒,親們都明白了,這就是雲南版的粉條啊~ 沒錯,在雲南,粉條也可以吃得如此有花樣:鹽津水粉根據湯汁的不同,有燉雞水粉、肥腸水粉、排骨水粉、牛肉水粉、麻辣水粉、清湯水粉……我已經饞得直流口水了。

10、大關麻糖

關鍵詞:香甜、清脆

昭通大關縣有個壽山鄉,麻糖相當好吃。

麻糖以精選糯米、芝麻、白糖為主要原料,並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製而成,吃起來清脆香甜、回味悠長。

11、九香蟲

關鍵詞:昆蟲美食

國際上流行的高蛋白昆蟲美食,在咱們昭通綏江也有。

九香蟲是綏江縣的特產,學名蝽蟓,當地人叫打屁蟲,指甲大小,復翼善飛,落地後蠢笨無比,任人擺布,還可以泡酒渴。搬九香蟲、吃九香蟲更是綏江人的“專利”。看,金沙江邊沙地里,翻開石頭,很容易找到九香蟲:

其實在旁邊幾個縣,也有這個東東,但可能是水土的原因,沒有綏江的好吃,這個嘛,綏江的小夥伴最有發言權。

12、三角湯圓

關鍵詞:三角形的湯圓

湯圓,是圓的,不過在雲南昭通鎮雄縣是個例外。其實湯圓不論是做成鎮雄的三角形,還是做成通常的圓形,肯定是寄託了人們的某種美好寓意。

鎮雄當地多山,世代繁衍生息於此的人們大多靠山吃山,為了求得風調雨順、山間物產豐腴,往往在辭舊迎新的春節,按照山的形狀捏制三角湯圓,作為供奉山神的祭品。斗轉星移,三角形湯圓也成了鎮雄傳統小吃。

;

『貳』 昭通市位於三省交界,有哪些昭通美食小吃可以推薦的

雲南的小吃比較多,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小吃,還有一些小吃在整個雲南都非常流行。昭通屬於雲南的一個城市,位於雲南的東北部,是雲貴川三省交界的地方,這里有很多比較有特色的小吃,下面給大傢具體說一下。

1、油糕餌+稀豆粉

油糕餌和稀豆粉都是昭通的著名小吃,在昭通,這兩種小吃一般是配著吃的,算是昭通小吃的經典組合。把烤好的餌塊,塗抹上花生醬、甜面醬、辣椒醬, 再放入油糕中包裹起來,配上放入各種調料的稀豆粉,讓人看見就想吃。

以上6道美食小吃是昭通美食小吃的代表,味道都很不錯,值得一嘗,當然,這僅僅只是代表,昭通的小吃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叄』 雲南昭通最出名的小吃是什麼

雖然沒有邀請我,但是我還是要厚臉皮說一下。

我們昭通的小吃有很多,從各個緯度來說,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麻辣洋芋和金豆涼粉了,小時候沒有車,也沒有錢,去趕集的時候能吃上一個一毛錢的麻辣洋芋,或者能吃上一碗三毛錢的涼粉都是很享受的,麻辣洋芋用當地菜籽油炸的,裹上配有各種調料的辣椒面,用竹簽串著,邊走邊吃,想想都流口水。

還有夏天的涼粉,把水燒開,豌豆粉用涼水先調好,調成漿糊,倒到開水裡,邊倒邊攪拌,攪拌完了,用瓷盆盛起來,等它冷了之後就會凝固,這時候用類似刮土豆絲的工具刮過,就是一條一條的,放到碗里,加上清水,調料和油炸的金豆子,吃起來特別香。

和涼粉類似的就是水粉,水粉製作比涼粉要累,所以賣五毛錢一碗,現在漲到了五塊錢一碗,水粉是用紅薯粉製作的,用大鍋燒上開水,再把紅薯粉用水和好,再拿個大漏勺,圓孔的那種,放到開水上面,把和好的紅薯粉放到漏勺里,用力按壓,紅薯粉就會漏下去,一條一條的,這是另一個人要拿大筷子攪拌,防止粘在一起,煮好了撈起來放在筲箕里備用,有客人來就把做好的紅薯粉放到開水裡煮一下,撈起來,放上酸菜,油辣椒,在加點醋,醬油之內的,很是好吃。這里說一下,在昭通市裡據說那邊的水做不了水粉,所以都是到彝良做好了運上去的,所以想吃好的水粉就來彝良吧!

還有昭通的燒洋芋也是一絕,烤好的土豆從中間切開,抹上辣椒面,味道別提多好吃了,也是最容易吃到的,昭通火車站門口就有很多,但是不便宜,一個土豆三五塊錢,不過我覺得是很值的,我就很愛吃!

剩下的小草壩天麻燉雞,小草壩是全世界天麻種植含天麻素最高的地方,這里的天麻不貴,還很好吃,營養價值高,不過做好的估計價格不菲,我家都是買來自己在家燉的,天麻有治頭痛的作用。

還有牛街的桐子葉粑粑,牛街的柑子(橘子),昭通丑蘋果,巧家小碗紅糖。

這些保證都是吃了一回想二回的好東西!

雲南的小吃比較多,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小吃,還有一些小吃在整個雲南都非常流行。昭通屬於雲南的一個城市,位於雲南的東北部,是雲貴川三省交界的地方,這里有很多比較有特色的小吃,下面給大傢具體說一下。

1、油糕餌+稀豆粉

油糕餌和稀豆粉都是昭通的著名小吃,在昭通,這兩種小吃一般是配著吃的,算是昭通小吃的經典組合。把烤好的餌塊,塗抹上花生醬、甜面醬、辣椒醬, 再放入油糕中包裹起來,配上放入各種調料的稀豆粉,讓人看見就想吃。

2、豌豆涼粉

豌豆涼粉也是昭通的一種經典小吃,尤其是夏季非常受歡迎。將乾的豌豆磨去外皮,然後放入水中浸泡,之後研磨成漿,再經過過濾、熬製成糊,變涼凝固就成了豌豆涼粉。來上一碗昭通涼粉,上面有綠色的蔥花、芫荽、紅亮的油辣子,看上去就讓人垂涎三尺。

3、酸辣餃面

酸辣餃面是雲南的一種特色小吃,此小吃在昭通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歡來上一碗酸辣餃面,又酸又辣,相當過癮。餃,其實更確切地說應該是餛飩,面是一種很細的面,酸辣口味的餃面真的是讓人胃口大開,一碗都不夠。

4、昭通小肉串

在昭通,牛肉串是不接受單點的,必須是50串、100串這樣的點才會賣給你,這可能和這種肉串比較小和這種肉串非常受歡迎有關。烤之前把小串浸泡入味,然後猛火快烤,鎖住味道,然後撒上當地產的辣椒粉,香嫩麻辣,超級好吃,非常值得一嘗。

5、牛蒸蒸

外地人可能不知道牛蒸蒸是一種什麼東西,其實牛蒸蒸就是用牛肉做食材的粉蒸肉。用一個小盤子接住一個小蒸屜里反扣出來的牛蒸蒸,灑上點香菜末,就能直接吃起來,這種吃法在其他地方基本沒有見過,也就只有昭通才有,到了昭通可以親自感受一下。

6、水富燃面

水富燃面本身是昭通水富縣的一種傳統小吃,現在在昭通市區也比較流行。水富燃面鬆散紅亮、香味撲鼻、辣麻相間、味美爽口,雖和宜賓燃面同源,但味道一點也不比宜賓的差,到了昭通可以找找嘗嘗。

以上6道 美食 小吃是昭通 美食 小吃的代表,味道都很不錯,值得一嘗,當然,這僅僅只是代表,昭通的小吃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昭通醬,燒洋芋,油糕餌塊稀豆粉,小肉串,甜蜜蜜的丑蘋果,綠豆糕……這只是昭陽區的,還不包括其他十個縣的名小吃

樓主昭通人吧

『肆』 昭通美食有什麼好吃的 昭通美食有哪些好吃

1、天麻燉雞是昭通的招牌菜了,是上佳的滋補美食。昭通是世界天麻的原產地,其中又以彝良縣小草壩的天麻品質最好。在昭通,天麻除了燉雞外,通常還燉豬肉、煮火鍋、甚至炒、蒸後食用。

2、醬雖然只是佐料,但昭通醬實在是太有名了,味道之好少有能與之比肩的。因此,昭通人在做菜的時候,醬往往是少不的了。許多燉、炒的美食都離不開昭通醬。

3、竹蓀菌是昭通特產,這里說的可是新鮮竹蓀哦。每年5月-7月,是昭通竹蓀上市的季節,當地人習慣用它來煮雞、煮臘肉、煮火腿、涮火鍋等。

4、昭通的油糕是用米粉拌上洋芋泥後,用特製扁圓勺舀起後放在油鍋中炸制而成。香脆可口,食用時通常要配上一碗濃濃的稀豆粉,哪滋味,就是一個美字啊。此外,在燒餌塊中夾入油糕也是一主流吃法。

5、黃粑是一種製作起來頗為麻煩的美食。特點:色澤黃潤、透著米粒的晶瑩、味道清香柔軟,透著花粽葉淡淡的香味。食用時切片後蒸、炸、烤都行。

6、豬兒粑是流行於水富縣、鹽津縣、威信縣一帶的糯食。因外形超萌,剛蒸熟的豬兒粑潔白而有光澤,像一個個小豬,故而得名。豬兒粑按口味分為咸餡和甜餡兩種。

7、鹽津水粉的原料是紅薯粉,在經過「打熟芡」等加工後形成的乾粉條。鹽津水粉根據湯汁的不同,有燉雞水粉、肥腸水粉、排骨水粉、牛肉水粉、麻辣水粉、清湯水粉等。

8、燃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點著的面,因其面油重無水,所以點火即燃。燃面非常細,易入味,加什麼佐料都好吃。如果到了水富,千萬一定要嘗嘗這道特色小吃 。

『伍』 昭通特產小吃的有哪些

1.油糕稀豆粉

油糕稀豆粉是昭通人的傳統特色小吃,金黃酥脆的油糕、清香四溢的稀豆粉的完美結合,讓這一小吃經久不衰。油糕以洋芋為主要原料,選用昭陽區高寒山區如小龍洞、靖安西魁梁子等地出產的優質洋芋,煮熟後切碎,裹上薄薄的米漿,放入油中炸至金黃後撈出。炸好後的油糕色澤金黃,外圍香酥爽脆,內里糯軟香甜,散發著洋芋特有的香味。稀豆粉選用優質豌豆,磨細成麵粉狀後加入生薑等作料熬制而成。熬好後的稀豆粉,色澤淡黃,清香宜人。盛入碗中,撒上少許蔥花、辣椒面、花椒面等,稀豆粉的淡黃,蔥花的碧綠,辣椒面的鮮紅,讓人一看,不覺口內生津,喝一口,咂咂嘴,真是爽阿!這一美味,不僅養眼、養胃還養顏呢!因為稀豆粉以豌豆為原料,所以,經常喝稀豆粉還能祛斑養顏!

2.油糕餌塊

昭通人的主打早點,最常見的應該是油糕餌塊了。但凡買油糕稀豆粉的地方,都有油糕餌塊。把烤好的餌塊,抹上香香的花生醬、甜醬及辦好佐料的辣椒醬,放入油糕包起來,咬一口,油糕的酥脆,餌塊的糯軟,辣椒醬的香辣,便充盈你的整個味覺世界,久久不肯散去。油糕餌塊因其物美價廉、方便快捷被眾多的食客青睞,有人戲稱它是「昭通的肯德基」。

3.昭通涼粉

昭通的涼粉和昭通的洋芋一樣,也是一種尋常百姓生活中經久不衰的主打食品。豌豆涼粉的做法很簡單,就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後,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煮成糊,冷卻後凝固而成。
在昭通,從地名上看,大龍洞的涼粉和炎山的熱涼粉比較出名;從原料上看,有苞谷涼粉,蕎涼粉,豌豆涼粉,豌豆涼粉陣容強大,佔領了大部分「涼粉市場」;從姓氏上講,傅家涼粉、趙家涼粉名聲較響。傅家涼粉的原料是市場價格較高、澱粉含量高、口感、筋骨較好的金豌豆。把金豌豆用水浸透,淘洗干凈後磨成漿熬煮,熬熟後倒入盆中讓其冷卻凝固,之後將做好的涼粉放在案板上,用特製的形狀若漏勺的鐵器在涼粉上輕輕一刮,成條狀的涼粉順著鐵器上的小窟窿游魚一般鑽出來,抓了裝在碗中,放上香油、蔥花、芫荽、蒜水、油辣子、自製的酸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涼粉就擺在你的面前:灰綠色的涼粉,白的酸蓮花白,綠的蔥花、芫荽,紅亮亮的油辣子,還有棕褐色的香菇粒,看著就讓人心動,用筷子把佐料拌勻,香氣撲鼻,就忍不住饞涎欲滴了。傅家的涼粉除了佐料特別,豆香濃郁外,還有一個特點是筋骨特好,耐儲存,放在陰涼的地方,放上十天半月也不會變味。所以,傅家涼粉已經遠游到了昆明、廣州等地。

4.昭通燒洋芋

昭通盛產洋芋,昭通人也喜歡吃洋芋。作為一種街頭小吃,昭通的燒洋芋歷史悠久,倍受青睞。街頭巷尾,常常有人,一口鐵鍋,放上材炭(白炭),炭上放著十幾個大小不等的洋芋,燒好後,用玉米芯或者木片颳得黃生生的,用刀片一切兩半,抹上昭通醬或者撒上辣子面,咬一口,香噴噴,既管飽,又解饞。走過燒洋芋的攤子,看見輕煙裊裊中又黃又面的洋芋,總忍不住要停下來,花2元錢,買上一個,邊走邊吃。要是外地的朋友來了,好客的昭通人總會帶客人吃上幾個,因為,昭通的洋芋還有養顏的功效,「吃洋芋,長子弟」,不信,就買幾個吃了試試。

5.烤臭豆腐

昭通山好水美,盛產優質礦泉水。用清冽甜美的山泉水、優質大豆做出的臭豆腐,營養豐富,細膩香軟。在街頭,常常有人把豆腐切成一寸見方大小,放在特製的鍋上,抹點清油,滿滿烘烤,待豆腐烤黃後,用刀片把豆腐一劃兩半但不劃斷,中間放上腌制好的折耳根、蓮花白之類的腌菜,或者撒上細細的辣子面,然後合攏,咬一口,豆腐外酥內軟,腌菜鮮香爽脆,如果天氣寒冷,在火爐邊吃上幾點,吃的滿頭冒汗,寒氣頓消,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還有商家在火爐上支一張鐵網,網上刷一層清油,把豆腐放在網上烤,打一碟放有花生、辣字面、芫荽等佐料的鹵豆腐蘸水,把烤好的豆腐放在蘸水裡打個滾,放入口中,滿口醇香,讓人慾罷不能。 臭豆腐數鎮雄的最出名,味道確實太板扎了。

6.烤串串

昭通人講的烤串串,實際就是烤牛肉串。把優質牛肉切成薄片,穿在竹簽上,放入特製的佐料水中浸一下,讓味道滲透肉片中,抹上清油,在炭火上烤,在放入佐料水中,再烤,如此反復兩次,肉串就烤好了,撒上芝麻、辣子面,香噴噴的串串就可以入口了。如果喜歡,還可以買上一個燒洋芋,一口肉串,一口洋芋,別有一番風味。天氣熱的時候,再喝上點冰啤酒,就更爽了。昭通的烤串串,饞嘴街三官烤肉比較有名,月牙路附近的烤肉也比較地道。到了萬家燈火的時候,吹著習習涼風,邀約三兩個好友,到夜市上吃點烤串串,也是人間一大趣事。

7.紅豆酸菜湯

在昭通,不論是星級賓館還是街邊小店,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尋常百姓,在飯桌上幾乎都有一道百吃不厭的菜餚,那就是酸菜紅豆湯。 做酸菜紅豆湯很簡單。選用昭通上好的紅豆,淘洗干凈,置於鍋中煮,煮開後換小火慢慢熬,熬至豆軟湯稠,有奇妙的豆香撲鼻,做酸菜紅豆湯的底湯就算熬好了。熬好紅豆湯後,把腌好的酸菜切碎後用昭通醬、干辣子、蒜苗、薑片等炒香,然後倒入熬好的紅豆湯,放入胡椒面,煮上幾分鍾,一鍋香氣撲鼻、酸香爽口的酸菜紅豆湯就大功告成了,這樣做出的酸菜紅豆湯,豆子軟而香,酸菜酸而脆,湯味酸辣可口,食之令人胃口大開,幾碗紅豆湯泡飯下肚,吃的全身冒汗。 還有人喜歡用干腌菜來做酸菜紅豆湯。
干腌菜做得酸菜紅豆湯,酸味更加純正,回味悠長,讓人難忘其中滋味。如今,昭通的民營企業已經把酸菜紅豆湯加工成方便食品,遠銷省內外。

8.酥紅豆

炒酥紅豆是昭通的一道傳統名菜。把紅豆放在水中煮熟,瀝干水分,放入油中炸至酥脆。然後在鍋中放油,放干辣子、生薑、蔥段熗鍋,放入剁肉、酸菜炒香,然後放炸好的紅豆下、花椒面、醬油、白糖、味精下鍋快速翻炒起鍋裝盤,一道香噴噴的酥紅豆就做好了。這一道菜,酥脆鮮香,倍受昭通人的喜愛。

9.酸辣餃面

酸辣面中,醋的熬制很關鍵。用昭通特有的生醋,加入一定比例的生薑、蒜、草果、紅糖等作料熬制,熬好的醋與未熬的醋相比,耐存儲,口感十分獨特,酸中帶甜,甜中有酸,回味悠長。熬制好醋後,配碗底作料的順序也是個技巧。
據說,一定要先放鹽,再放醋,然後放醬油、花椒之類,隨後舀入骨頭湯或者面湯,待面條在沸水裡翻騰兩三分鍾,撈起來放入碗中,撒上香噴噴的芝麻,綠油油的蔥花,少許的肉末,一碗香氣撲鼻的酸辣面就做好了。 酸辣餃門道也多。
通常昭通人喜歡把餛飩叫做餃子。做餃子,講究的是麵皮、肉餡。麵皮是用土鹼、雞蛋、麵粉、大龍洞泉水攪拌擀制而成。手工擀制的餃皮,筋骨好, 口感好,久煮不爛,特別是包上餡後,煮到恰到好處時,餃皮晶瑩透明,一碗玲瓏剔透的餃子居然能在人間煙火中,透著幾分靈氣。包餃子的餡也是手工製作的,選上好的五花肉,洗凈瀝干水份,先用刀背剁,剁到肉變成肉末時,再放入生薑、鹽巴、少許黑大頭菜,用刀刃剁,這時,邊剁邊加入清水,直到剁成肉泥。這樣剁成的肉餡,肉質細膩,嫩滑,味道鮮美。煮餃子的水一定要寬,而且,除了像配酸辣面的佐料那樣講究順序和比例外,關鍵是一定要在湯內勾兌少許紅糖,這可是傳統的昭通酸辣面、酸辣餃之所以湯鮮味美的秘密喔!昭通人還喜歡把餃、面合在一起做成酸辣餃面。用現擀制的面(昭通人成為活面)和餃,一起放在水裡煮,一般先放餃,過了兩三分鍾再放面,面是細絲面,餃是鮮肉餃,煮好後,面條細滑柔韌,餃玲瓏剔透,吃起來吱溜有聲,倒是很有特色。以前清華飯店的酸辣餃面很有名氣,現在,在西街,還有一家宋家小吃的酸辣面比較地道。

10.昭通牛乾巴

昭通穆斯林群眾素有飼養菜牛腌制清真牛乾巴的傳統手工藝,由於牛乾巴味道鮮美可口,易保存攜帶,食用方便,因而,頗愛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群眾長期飼養牛羊,積累了豐富的養牛經驗。要腌制色佳味美的牛乾巴,必先喂養壯牛。每年農歷正二月間,回族群眾先以嫩草催膘,同時根據牛的牙口和體質,適當採用中草葯進行打癆除疾,以健脾胃,增強食慾。經過精心喂養,牛逐漸變得毛光水滑,膘肥體壯。
每年入冬,農村回民便將自家飼養的菜牛宰殺,大部份用來腌制乾巴。市區回民則到市場上選購本民族宰賣的膘(肥)多的新鮮牛肉來腌制乾巴。一般在農歷十月、臘月宰臘牛腌乾巴,備一年之需。宰牛,按照傳統 習慣都由阿訇下刀,經放血、剝皮、開膛、分前、後兩半截上掛,然後順著肉縫,剖成24塊「骨施特」(即凈肉),並將割下的肉鋪在通風處涼透,再進行腌制。菜牛部位分鐮刀、火扇、外白、裡脊、肋條、胸子、墩子等,而以墩子為上品,肉質細嫩、宜煮宜煎,而油煎最為可口。腌制牛乾巴時,將沒有洗過的新鮮牛肉加鹽和香料、花椒粉之類,在簸箕上用力反復搓揉,一般是先揉肉厚的,後揉薄的,每100公斤牛菜用食鹽3—5公斤, 然後置於瓦缸,放於陰涼處,按肉厚薄先後放進瓦缸里,然後用木蓋和麻布 袋把缸口密封。牛肉腌制15—20天後,取出晾曬。晴天早上曬出,下午收回 ,並按肉的薄厚,展平堆放。在簸箕或大木桌上,薄肉在下厚肉在上,層層壓平。30天左右,晾曬過程就完成了。腌肉晾曬後肉面干硬, 呈板栗色,便可掛入屋內備食。製成的牛巴排排列於木架上,塊型齊整,色 如粟殼,聞之有香。好的乾巴可留來年冬季味道不變,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佳餚。
在昭通,天麻燉雞、全洋芋席、全羊席都比較有名,還有山區的火腿、實在是美不勝收。隨著歲月的變遷,各式菜餚不斷推陳出新,傳統的也好,現代的也好,街頭小吃也好,桌上大餐也罷,總之,來了昭通,欣賞了美景,一定要品嘗美食,否則,昭通之行就不夠圓滿了。

『陸』 昭通都有哪些小吃最好吃

一、羊肉米線 在財校進去的那條路,一般都排隊。
二、涼粉 在青年路下去的小巷子裡面 正宗啊。
三、以前在大龍洞那的洋芋和涼面是相當的爽,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四、牛肉串 現在有點貴了 在學生路口和環東路的交叉口那點,那的麻辣燙也不錯。
五、燒洋芋 以前在景風水庫那有兩個老奶用柴火燒的洋芋太令人回味了。 現在還沒找到超過那的洋芋,所以都不敢推薦了。 哎。。。
六、炸洋芋,以前是在好吃街吃玻璃心,現在只能說一般。
七、油糕餌塊么我首推環東路那邊師專對面的,吃了幾年呢,挺好的。還就是軍分區那的也不錯。
八、吃牛肉餌塊么感覺最爽的是月牙路口的一家伊斯蘭開的館子賣的牛肉,想起來就爽。
九、吃米線就首推月牙路上段的添一家,有幾個分店 但好吃還是在月牙路這家。
十、還有昭通一中下面一點的趙一串的油炸串串也是相當的不錯。從開始在河邊擺的時候就在吃了。
十一、在軍分區那條路上有家餃面相當的給力,好吃得很哦。
十二、以前二小對面有家木瓜涼粉很好喝,可以讓老闆給你加個棗子。
十三、青年路有家奶茶不錯 好像叫「下一站"吧。
十四、烤魚是在一個駕校旁邊吧
已經吃不到的美食
一、懷念2004年前昭通一中的包子和花捲。現在可吃不到咯。
二、懷念昭師附小那的油炸洋芋那時一半洋芋才2角錢。。流口水了。
三、饞嘴街的鍋鍋飯,炒米線不知道還在不哦 挺懷念的。 就這些了。。呵呵

『柒』 昭通有什麼特色美食

昭通歷史上是雲南省通向四川、貴州兩省的重要門戶,是中原文化進入雲南的重要通道,雲南文化三大發源地(大理、昭通、昆明)之一,「南絲綢之路」要沖,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這些地域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在昭通的飲食之中。

酸菜紅豆湯

紅豆營養豐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鈣磷、鐵等,是昭通地區城鄉人民主要菜蔬之一,特別是在鎮雄,彝良和威信幾縣農村中,都喜歡製作成「酸菜紅豆湯」,「酸菜紅豆湯」不僅是這一地帶農村生活中的一大特色,並且還同許許多多的海外遊子產生思想感情上的聯系,目前居住在台灣、香港等地的鎮雄、彝良縣人,當他們想到「紅豆酸菜湯」時,縷縷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在寄給家鄉的信書中,都流露出這方面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