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學籍號的格式是什麼
全國學籍號的格式分三種情況:
1、有身份證號的學生是G+身份證號。
2、沒有身份證號的學生是J+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3位順序碼+1位校驗碼)。
3、全國臨時學籍號的編碼規則:L+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4位隨機碼)。
不管是哪種全國學籍號,全都是19位。教育部已為進入中央系統的所有學生配發了全國正式學籍號或臨時學籍號。
(1)學籍號是什麼擴展閱讀:
學籍系統形成的良好綜合效益:
1、產生了廣泛的管理效益。隨著普遍開展應用,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正逐步習慣信息化管理模式,教育治理能力明顯提升,教育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2、蘊含著潛在的經濟效益,為學生及家長節約了時間、人力和經濟成本。目前,最快轉學不到9小時即完成(廣東至河南),且記錄在不斷刷新,並將成為普遍趨勢,大大減少了學生轉學其家庭所需的交通、食宿開支。
3、顯現出深遠的社會效益。學籍系統是做好治理擇校、學生資助、隨遷子女等工作的有效技術抓手,為建設服務型政府、改善民生,更好地為學生及家長做好服務提供了保障。同時,由於用戶眾多,學籍系統的應用為推進教育信息化和國家信息化總體戰略培育了良好社會思想基礎。
Ⅱ 全國學籍號是什麼
摘要 3、全國臨時學籍號的編碼規則:L+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4位隨機碼)。
Ⅲ 學籍號是什麼,怎麼寫的
學籍號是學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學籍號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生成,一人一號,伴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原則上終身不變。
學籍號由16位構成,其中各位的意義為:省市位(2位)+區縣(2位)+學校類別(1位)+學校(3位)+學生類別(1位)+屆別(2位)+班(2位)+學生號(2位) +校驗位(1位)。教委定義省市位和校驗位。
*省市位(2位):北京市為:01;*區縣編號(2位): 註:由於北京撤縣改區,區縣代碼隨之改變
*學校類別(1位):0=小學; 1=初中; 2=小學、初中並存學校(九年一貫制); 3=小學、初中、高中並存學校; 4=完中; 5=普高; 6=職高; 7=職普高並存學校。
*學校(3位):編碼由各區縣編制定義。註:這三位是學校編碼的最後三位,即學校自編代碼。
*學生類別(1位):0=小學生,1=初中生,2=普高學生,3=職高學生,4=小學生(借讀生),5=初中生(借讀生),6=高中生(借讀生),7=小學生(按北京市戶口對待借讀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戶口對待借讀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戶口對待借讀生)。
*屆別(2位):按入學年度後兩位加學年制年度計算,為學生應畢業年度的後兩位;*班(2位)、學號(2位): 編碼由各學校編制。每個階段畢業後,都會在新學校重新辦理。
(3)學籍號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些地方對學籍的規定管理不夠嚴謹,出現一人多籍、人籍分離、有人無籍等問題。學籍管理辦法實施後,學校將通過電子學籍系統統一申請學籍號,杜絕「虛假學籍」、「重復學籍」等問題。
學生學籍號是學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從幼兒園入園或小學入學初次採集學籍信息後開始使用,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有機銜接,一人一號,籍隨人走,終身不變。
學籍注冊
1、學校按照戶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所劃定的就近入學的學區范圍及有關要求招收新生。
2、初中新生入學時,要將原小學的學生檔案、戶口及住房證上交該校審查,合格後學生憑蓋有轄區教育行政部門學籍管理章和學校章的通知書,在規定時間到學校報到。
小學新生入學時,要將戶口和住房證上交轄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合格後憑轄區教育行政部門通知書,在規定時間到指定學校報道。
3、新生在規定時間報到後,即取得相應學校學籍。
4、非本學區的學生該校一律不予建立相應學校學籍。
5、新生自報到之日起,兩周之內未到該校報到,學校可取消入學資格(特殊情況除外)。
6、學籍內容包括:加蓋轄區教育局學籍章和相應中學學籍章的錄取通知書,小學生畢業登記表,教育局統一制定的素質手冊。
Ⅳ 學籍號是什麼開頭的
G、J開頭,都是全國正式學籍號碼。L開頭的,是臨時的。
全國正式學籍號的編碼規則是:
1、G+身份證號(對於有身份證號的學生);
2、J+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3位順序碼+1位校驗碼)(對於沒有身份證號的學生);
3、全國臨時學籍號的編碼規則是L+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4位隨機碼),都是19位。
教育部已為進入中央系統的所有學生配發了全國正式學籍號或臨時學籍號。
Ⅳ 小學生學籍號是什麼
學生學籍號前4位是入學年份,後面的10位是學校代碼,然後的5位是學生序號。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過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全國中小學生發放了正式學籍號,目前,各地正在抓緊落實。該系統於2014年1月10日全國聯網試運行。
教育部在完成首次信息採集後,為確保以學生身份基本信息為核心的數據准確,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及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對學生數據進行核查對比,對准確無誤的核發全國唯一的正式學籍號。
學生正式學籍號的發放,標志著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進入新的應用階段,將在中小學招生入學、學籍注冊、學籍檔案管理、學籍異動、升級、畢業、成長記錄等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學籍號以身份證號為基礎
根據《全國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規定: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進行編碼,小學生的學籍號是:G+身份證號碼(18位)。
沒有戶籍的學生(無身份證號碼)的學籍號將是:J+全國學籍系統自動生成的臨時身份號碼。如果該學生以後取得戶籍,有了身份證號碼,學籍號仍然是這個號碼,將不再變更成G+身份證號碼(18位)。這需要找就讀學校的學籍管理員幫助查詢。
臨時學籍號:全國臨時學籍號的編碼規則是L+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4位隨機碼)。
Ⅵ 小學生學籍號是什麼
學籍號:個人標識碼(19位)為教育系統人員基礎信息統一編碼,由類型碼(1位)及公民身份號碼(18位)或個人標識自編碼(18位)構成。個人標識自編碼(18位)是在教育個人暫無公民身份號碼(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號碼不可用時,由教育部依據本規則賦予教育個人的教育身份號碼,個人標識自編碼(18位)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Ⅶ 學籍號是什麼
學籍號是學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學籍號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生成,一人一號,伴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原則上終身不變。學籍號分為「G」字頭正式學籍號、「L」字頭臨時學籍號以及「J」字頭學籍號三種。較為常見的是「G」字頭正式學籍號和「L」字頭臨時學籍號。
編號規則
「G」字頭正式學籍號:具有「L」字頭臨時學籍號的學生經過全國查重和與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進行比對,通過後分配「G」字頭正式學籍號,每年春季學期開學後,通過學籍系統下發。「G」字頭正式學籍號為「G+身份證號」,但學生身份證號發生變化等特殊情況下,二者可不相同。
「L」字頭臨時學籍號:學生首次注冊學籍後,分配「L」字頭的臨時學籍號。「L」字頭學籍號按照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與身份證號相似,但與身份證號不具有對應關系。「L」字頭臨時學籍號是學生獲得正式學籍號前辦理各項業務的依據。
在辦理有關業務時與正式學籍號效力相同。各地各校在辦理有關業務時應對持有臨時學籍號的學生一視同仁。
「J」字頭學籍號是為暫無公民身份證號或原公民身份證號不可用的學生設計的。編碼規則與身份證號相同。學生獲得身份證號後,可以申請將學籍號更改為「G」字頭正式學籍號,但保留原來的記錄。
Ⅷ 學籍號是什麼
摘要 你好,學籍號是學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學籍號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生成,一人一號,伴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原則上終身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