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真八大碗都是什麼菜
清真八大碗是指清燉羯羊肉、紅燒氂牛肉、黃燜土雞塊、清蒸香帶魚、酸辣湯裡脊、牛丸燒白菜、煙筍燜豆腐、壹品八寶飯。
1、清燉羯羊肉
此菜為八大碗中的頭牌,集家常清燉羊肉和傳統糊羊之美味於一碗,先經文火慢燉,再由武火籠蒸兩個多小時,食之湯清肉香,厚而不膩。
2、紅燒氂牛肉
此菜以凈氂牛肉為主料,佐以紅燒五香味汁先煨後蒸而成,色澤微紅,汁濃味厚,口感松嫩筋道,咸鮮適口。氂牛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體軀高大,心肺發達,肌肉緊湊,筋骨結實,港澳市場把氂牛肉譽為「肉牛之冠」。
3、黃燜土雞塊
此菜以散養土雞為主料,經腌制後裹粉油炸,再上籠蒸兩小時而成。土雞塊皮薄肉韌,筋道耐嚼,湯濃味鮮。
4、清蒸香帶魚
此菜以帶魚為主料,腌炸蒸燜而成,肉嫩體肥、家常味道,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一種海洋魚類,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
5、酸辣湯裡脊
此菜以拌好的牛裡脊為主料,分散投入油勺,炸至熟透。上桌時裡脊重油,使之外酥里嫩。酸辣裡脊以口味和原料合名,接比例調汁,為西北「酸辣」正宗風味,是大西北地方風味傳統名菜。酥嫩味鮮,酸辣適口,滋汁人盤,響聲大作,裡脊暴張,使人刮目相看,噴噴叫絕。 特點是色澤清亮,有半透明感,吃起來酥脆鮮美,油而不膩。
6、牛丸燒白菜
是清真傳統名菜,用牛肉手工刀剁成泥,由十餘種不同的佐料結合獨特工藝精緻而成牛丸,配上深熬的牛骨湯與湯煨白菜,清咸爽舌,香氣撲鼻,口感柔嫩、嘗後唇齒留香。
7、煙筍燜豆腐
煙筍系竹筍熏制而成,是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菜品,滋陰涼血、開胃健脾、清熱化痰、養肝明目。豆腐是我國的一種古老傳統食品,具有養生保健的作用。經常食用就可以有效地減少血管系統被氧化破壞。俗話說:「青菜豆腐保平安」,民間有「豆腐得味,遠勝燕窩」的說法。
8、壹品八寶飯
此菜將上等白糯米在開水中煮成半熟後撈出,拌入白糖、蜂蜜和勻。在碗中精心布上一層葡萄乾、青紅絲、大棗、蓮子、花生仁、核桃仁等,再把和勻的半熟糯米裝入碗中,上籠蒸熟。下籠後把碗中的米飯倒扣盤中,澆上蜜汁,色澤艷麗、甜筋油潤,綿甜不膩 。
(1)潁東區口孜鎮哪家牛肉好吃擴展閱讀:
清真八大碗的由來
清真八大碗是一道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清真復式飯菜,它的形成源自抱碗菜,而抱碗菜的形成又與回回兵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回回兵軍屯阜陽又與潁河有著必然的聯系。
軍屯就是駐扎在某軍事要地的屯田軍隊。當年,元明王朝在阜陽軍屯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護潁河漕運,保護糧倉。史載,元代「回回皆以中原為家」。
到了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曾將山西一部 「遷徙江淮」 , 今阜陽有不少回民均這個時候遷來, 這一部分回民均是調衛屯墾種植而來。其中軍籍戶主要來自明代軍屯(1368年)。據《明史•兵志》記載,「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衛所」,因此,在潁州(今阜陽)設「潁州衛」。
元代,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西征,征服了中亞、西亞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大量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征調到中原。
這些人大部分被編成「探馬赤軍」(或稱「西域回回兵),參加平金、征宋、統一中國的戰爭。按元朝對「探馬赤軍」的規定:「上馬則備戰斗,下馬則屯聚牧養」,潁河沿岸是這些信仰伊斯蘭教軍士『屯聚牧養」的重要之地。
明初,以徐達和常遇春為統帥的明軍南征北戰。徐達、常遇春系回族,其部將亦多回族。阜陽作為明軍的征戰要地,派有大批回族軍士留守。因此,現在阜陽還有很多村莊仍保持著編民屯墾的稱呼。比如潁東區口孜鎮的白屯,李營等。
當時,軍屯官兵被稱為「軍籍戶」,明代的軍籍是世襲的,衛所兵有定籍,兵農合一,屯守兼備,不但保證了兵源,也滿足了軍隊的供給。隨著戰事的減少,社會的穩定,軍屯的回回兵逐漸占籍臨清,由「兵農」轉為農民。
不論是元代回回兵,還是明代的回回軍籍戶,他們均祖居西域,飲食習慣多以牛羊肉為主。兵備戰爭期間,回回兵為了適應時間緊迫、行動迅速,方便快捷等軍事用餐的特點,他們將穆斯林善於加工肉食的技藝運用到了戰爭中。
回回兵預先將牛、羊肉等食物,通過燉、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製品,以備行軍打仗之需。每到軍隊開飯時,火頭兵架鍋燒湯,將預先備好的熟製品,用熱湯水一澆,便成了一份可口飯菜。
又據民間傳說:回回兵用飯時,每人面前放一大碗飯菜,他們以隊為單位席地圍聚而坐,念誦「太斯米」,「奉至仁至慈安拉之名」,「孩子啊,以安拉的名義開始,吃你面前的食物。」(《穆斯林聖訓集》),抱碗而餐。抱碗菜首先在回回兵軍隊中初現雛形。
後來,抱碗菜的加工、製作、用餐等方式在回民軍籍戶中流行開來。後來,逐漸融進了阜陽回族百姓生活習慣,由席地圍坐,再發展成了四方圍桌的用餐民俗形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真八大碗
❷ 阜陽的土特產是什麼好吃嗎
格拉條(擱拉條)大概起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安徽省阜陽市,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來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陽「攪拌」的方言是「擱拉」(ge la) ,而這種類似面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 味道
格拉條是一種面條,具體怎麼寫不知道,都叫格拉條,最地道的叫法應該是姜堂人的叫法。 格拉條面比較有嚼勁,但不是很硬。
格拉條吃起來,很香、很辣,這或許與在當地的飲食風味有關:一咸三分味兒,一辣到十成。
喜歡吃格拉條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較豪爽,那種一吃不可收拾,義無反顧,對待事物和事情不就是這樣嗎?
編輯本段
特點
在阜陽的大街小巷中找賣格拉條的鋪子是用不著看它的招牌的,不像牛肉湯、羊肉湯、蘭州拉麵什麼的,你要不看它的招牌,就搞不清它是賣什麼的。格拉條鋪子的鍋具實在太有標志性了——只要看到哪個鋪子當門的大鐵鍋上套個鐵架子,上面還安了只方向盤或者千斤頂的,你就可以走進去坐下沖著師傅喊一聲「來份格拉條」了。
編輯本段
做法
揉面
只見面案旁的師傅掄圓了胳膊把一團白面又揣又揉個不亦樂乎,冷不防「啪」地將那面翻個身,繼續再揉再揣,雪白的面在師傅的或古銅或黧黑的手臂中上下翻飛看起來似乎十分柔軟,其實那是死面、是很硬的(面硬也是做格拉條的講究,面越硬格拉條越香),你別看師傅耍得輕松,要換成沒干慣體力活的我們,不誇張地說,就是跳起來沖著面劑子狠揣一拳,充其量也只能在那上面留一個淺窩而已。
下鍋
待師傅把面揉捏得滿意了,就將它丟進嵌在鐵鍋上方的鐵架子上的一隻鐵桶里蓋好。這桶可不是一般的桶,桶底滿是筷子粗(如今改裝的要細的多)的篩眼兒,桶蓋連著個方向盤,看看鍋底爐火燒得正旺,鍋內面湯洶涌翻滾,師傅一較勁兒將那方向盤旋了起來,方向盤越絞越緊,桶里的壓力越來越大,面就順著桶底的篩眼兒,被壓的流淌出來,直接掉進了鍋里。這是老法子做格拉條的,後來隨著科技的普及,有些格拉條鋪子已經將方向盤換成了千斤頂,而且是用電的,更省力了。
格拉(攪拌)
格拉條在鍋里滾了幾滾,不待爛就撈出來用冷水過涼,反復過幾次,那格拉條便筋道無比,一口咬上去,格拉條可以在嘴裡老實不客氣地給你的牙齒一個彈力。師傅按照顧客所要求的分量把格拉條裝盆(因為格拉條又粗又長,若是用碗的話根本盛不了幾根,只好用盆),從菜鍋里撈幾勺煮熟的芹菜、豆角、豆芽等時令蔬菜丟進去,再放芝麻醬、辣醬、撒香菜或荊芥,鹵湯也是要給你加一點的,最後一隻大勺伸到下面的鍋里舀一勺混沌沌稠乎乎的熱面湯往盆里一澆,這一盆五色俱全啥味都有的格拉條便齊了。還有的,受顧客要求,用鹵湯沖一碗「雞蛋湯」(生雞蛋磕在碗里攪散,加蔥花、鹽和味精,再以滾開的面湯一沖即成),那吃起來,就更加有味兒了。
享用
格拉條要是吃得很秀氣,可就不大合適宜了,經典的吃相是這樣的——先把盆子里的種種物什三下兩下拌勻,夾起一筷子格拉條把格拉條的頭兒放進嘴巴里,連嚼帶吸溜「呼哧」有聲地下肚,不歇氣地消滅干凈,然後抹抹嘴,擦擦腦門上辣出的汗,那個過癮呀!再將鹵湯或者雞蛋湯一氣呵成,那就OK了。這樣先前急吼吼地吃進去,在肚子里似乎有點倔頭倔腦的彼此之間不是很伏貼的格拉條,用著雞蛋湯一調和,就會感到胃部異常舒服,進而五體通透了。
編輯本段
傳說
潁州當年,蘇東坡任知府時,結識東關很有名氣的文人白老先生,兩人談話甚是投機,話題除了詩詞歌賦外,還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好吃,會吃,著名的東坡肉就是其一,其實倆人最愛吃的倒不是東坡肉,而是格拉條——想當年兩人吃遍潁州大地,那真是把潁州能登大雅之堂的名菜,和民間小吃,能說上來的和說不上來的全吃遍了,這一天東坡先生雅興特高,想將白老先生的軍,就說我來到潁州不到一年,你就帶我把能吃的都吃了一個遍。今天我不想再吃我吃過的東西了,你看著辦吧。這可把白老先生難住了,思來想去覺得確實沒有什麼東坡先生沒吃過的了,於是就讓東坡先生在書房坐著看史書,自己到村裡轉悠去了,不知不覺走到了村裡的粉條加工廠,唉,這粉條東坡先生可是吃了多次了,怎麼辦呢?一拍腦袋有了。於是,白老先生弄來了上等麵粉,按照粉條的加工流程做出了一種形似粉條卻不是一種原料的圓形面條,放到鍋里煮熟以後,撈出放入涼水中焯一下,放入大碗中,加入芝麻醬、辣椒油、豆芽、香菜、荊芥等調料,做出了一碗東坡先生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端上桌。東坡先生問何物?就聞到一股香氣撲鼻,聞之食慾大開,即問何物這么香,使我胃口大開。見之想吞也,這一問白老先生也不知怎麼回答是好,只先應允到先擱啦擱啦(阜陽方言:攪拌的意思)再說,東坡先生說原來「格拉條也」,食後東坡大悅,當即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格拉條長 格拉條香 即便吃過山珍海味也要嘗一嘗, 一頓不吃總感覺急得慌,」從此以後格拉條店開店開遍潁州大街小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的阜陽無論大店小店只要是格拉條店總是排隊等候才能吃到。被阜陽市政府命名為名小吃。 枕頭饃是阜陽特產之一,又稱阜陽大饃或大卷子饃,系阜陽飲食業的特產。每個長約1-1.5市尺,寬 約0.5-0.8市尺,厚約0.3-0.5市尺,重約2-6斤,堪稱饃中之王。其做工甚細,先選用精細白面揉和百遍,然後用鐵鍋以文火蒸制而成。饃焦金黃,厚達半寸;饃瓣潔白,層層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潤,雖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軟。存數日之久,不霉不硬,實為旅行食用佳品。
目錄
地方誌記載
由來
老藝人洪亮軍
趙大媽賣饃
展開
編輯本段
地方誌記載
「枕頭饃」(是阜陽市的特產之一,又稱阜陽大饃、大卷子饃。它長約一尺,寬約五寸,重達三至六斤,堪稱饃中之王。其做工甚細,先選用精細白面揉和百遍,然後用鐵鍋以文火蒸制而成。饃焦金黃,厚達半寸;饃瓣潔白,層層相包。吃在口中,濕潤柔筋,雖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軟。存數日之久,不霉不硬。——《阜陽地方誌》
編輯本段
由來
阜陽的枕頭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南宋初年「順昌之戰」(阜陽古時又稱順昌),正值新麥登場,一來為了堅壁清野,二來為了支持宋軍抗金,順昌府百姓使用新麥做成大饃帶入城內,宋軍每日發一個,餓時削一片充飢,困時枕頭而卧,因此又稱枕頭饃。民間更為具體的傳說: 清潁公園的枕頭饃 上面刻有介紹在順昌之戰時,劉錡率領的八字軍有兩萬多人,城內存糧雖有數萬斛,但石磨加工有限,麵粉供應不及,有些部隊只得烀麥粒子吃,以致疾病流行,連足智多謀的劉錡也束手無策,深為憂慮。一日晚,傳說金軍已到白沙窩。劉錡與陳規一道,到城牆上巡察,看看防禦工事,看看守城的崗哨,不讓人驚動躺在地上睡覺的士兵。正在走著,見一位士兵臉朝下啃枕頭,好生詫異。便俯身悄問:「你吃什麼?」那士兵翻身坐起,把一個形如枕頭的東西遞給劉錡道:「這是我爹送來的寶物,既能枕著它睡,又能啃著吃。」劉錡接過來湊近燈亮一看,原來 製作枕頭饃是個大饃,掰一小塊嘗嘗,味道甚佳、連道:「好、好、好!」那士兵見將軍如此稱贊,隨道:「將軍若不嫌棄,我讓俺爹也給你蒸兩個送來。」劉錡大笑:「兩個怎夠用的?」笑罷他與陳規便同那士兵小聲攀談起來。
這個士兵名喚劉柱,家住在城東劉家寨,聽說金兵要打順昌城,便參加了民軍。離家時,他爹怕兒子受餓,即蒸上了這種枕頭饃,讓他卷進被包里,沒想真的派上用場。劉錡和陳順聽他這么一說,心中大喜,當即派人到城外各村通知,每戶都連夜蒸制枕頭饃,送進城內勞軍。四鄉為了支援宋軍抗金,都用剛收的新麥磨面,蒸成枕頭饃,肩挑手提送至宋軍營盤,劉錡見此光景,滿心歡喜,與陳規道:「百姓如此助我,金兵必敗無疑矣!」於是傳令,每日一人一饃,餓時解飢,睡時作枕,從此士氣大增。
順昌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劉錡率領的八字軍以不滿二萬人的兵力,擊敗金軍十餘萬。枕頭饃成就了劉錡抗金的勝利,成就了阜陽歷史的輝煌,也注冊了自己光榮的「身世」。從那以後,做枕頭饃便成了阜陽人一樁獨特的手藝,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