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吃過最好吃的牛肉面是什麼樣的
吃過最好吃的牛肉麵,還是在上學的時候,剛剛離開家,一切都是新鮮的,和同學一起,那是人生中的第一碗牛肉麵,感覺就很好吃。
2. 除了牛肉麵,蘭州還有哪些好吃的
提起蘭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蘭州拉麵,去過蘭州的朋友都知道蘭州除了蘭州拉麵,還有很多美食,我們這就來說說吧:
其實最開始,蘭州人最愛吃的是漿水面,因為它不需要濃厚的牛肉湯做底,華麗的紅油辣椒做陪襯,它只需要廚師加入昨天或者更久的發酵的面湯來增加它濃厚的酸味,吃上一口,那種酸味瞬間激發你的味蕾,因此它很受普通大眾的喜愛。
蘭州最愛的另一道麵食就是蘭州揪面片,煮一鍋牛肉湯,加入蘿卜片,香菜,煮開後將提前柔好並做成條的面,一片一片丟進湯中,比較適合在寒冷的天氣吃上一碗,暖到心底。
蘭州的另一道美食就是西北釀皮,它的味道不亞於陝西的岐山擀麵皮,西北釀皮晶瑩剔透,薄厚均勻,配上特製的紅油辣子,真是美味一絕。
到了蘭州不得不品嘗的就是蘭州羊肉泡饃,它不同於陝西羊肉泡饃,你進了蘭州的羊肉泡饃店,會看到食客們都是一碗香氣撲鼻的羊肉湯,一塊大餅,一口湯一口餅,回味無窮。
蘭州是在隋文帝當政時更名為蘭州,在此之前叫做金城,而蘭州它位於黃河邊,整個蘭州市就像一條絲帶圍繞著黃河,蘭州的牛羊都是都是喝黃河水長大的,所以湯汁更加濃厚,肉質更加細膩有嚼勁。
這些美食都是我們的黃河母親河所賜予的,它滋潤著我們的大西北,孕育了華夏子孫,養育著我們千萬華夏好兒女。
3. 牛肉麵的做法
牛肉麵的做法
牛肉麵是傳統的美食,牛肉麵的色香味俱全。牛肉麵清淡,爽口,價廉,實惠。牛肉麵的營養價值很高。牛肉的做法也很多,都非常的獨特。那麼,牛肉麵怎麼做好吃呢?下面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牛肉麵的做法吧。
牛肉麵的做法
食材准備
主料:肉氂牛。
配料:牛骨頭、牛肝、肥土雞、綠蘿卜、清油、蔥花、食鹽、香萊、蒜苗、辣子油酌量。
調料:調料,「馬家大爺牛肉麵」的調料配方主要有三種,最常用的是「濃香型」的。
製作步驟
1.先把牛肉及骨頭用清水洗凈,然後在水裡浸泡四小時(血水留下另用),將牛肉及骨頭下入溫水鍋,等即將要開時撇去浮沫,加入鹽4兩,草果5錢,姜皮5錢及花椒2錢用紗布包成調料包清水淘洗去塵後,也放入鍋里,小火燉五小時即熟,撈出稍涼後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
2.牛肝切小塊放入另一鍋里煮熟後澄清備用。桂籽、花椒、草果、姜皮溫火炒烘乾碾成粉末,蘿卜洗凈切成片煮牛肉麵熟。蒜苗、蔥花切未、香萊切小節待用。
3.將肉湯撇去浮油,把泡肉的血水倒入煮開的肉湯鍋里,待開後撇沫澄清,加入各種調料粉,再將清澄的牛肝湯倒入水少許,燒開除沫,再加入鹽、胡椒粉、味精、熟蘿卜片和撇出的浮油。
4.麵粉30斤加水18斤擀成面索,再揉和均勻,用灰水7兩(如果灰水濃則少加,灰水淡則多加)攪和揉勻。案子上擦抹清油,將面搓成條,揪為重五兩的條,上面蓋上濕條布,然後根據每個人善食的愛好,分別拉成大寬、韭葉、二細、芥麥棱(三角條)一窩絲等形狀的面條下鍋,面熟後撈入碗內,將牛肉湯、蘿卜、肉丁、浮油適量,澆在面條上即成。並以每個人的口味加上適量的香萊、蒜苗、蔥花及辣子油。
內江牛肉麵
內江牛肉麵是四川眾多麵食之一,也是著名畫家、美食家張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麵食小吃之一,製作時對燒餡、用料、調味等諸多方面皆有嚴格的要求。此道小吃面條細滑、牛肉香、麻辣味濃,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內江牛肉麵歷來就很有名氣,是內江美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又涌現出很多新品種,比如資中的兔兒面等等。
美食簡介
內江牛肉麵,是四川省內江市的著名特色小吃,據說是張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麵食小吃之一,講究燒餡、用料、調味。
先說這主要的食材——面條,都是採用新鮮的機制面,四川也稱之為「水葉子面」或者「鹼水面」。這種面條比較薄,鹼性比較大,一般店家都用一口大鍋燒水,滾開以後把面條扔進去,用長長的竹筷劃拉開來,煮1分多鍾就撈起來,不黏口,還有嚼勁。
辣椒是曬干以後用油煎過,放石臼裡面搗成碎片的`,四川人吃稱之為「糍粑海椒」,這個是關鍵的部分,如果用一般的干辣椒就會乾乾的辣,而少了辣椒的香味。
輔料牛肉是之前選用上好的精肉用老薑、香料、醬油燒制而成,一般晚上店家會燒一大鍋牛肉放一邊備用,牛肉酥爛,極為入味。調料裡面有小蔥、姜蒜水、醬油、花椒粉、味精、少許的醋,有的地方還加入豬板油,味道更是鮮美。內江人煮麵條喜歡放香萵筍的葉子或者香菜(內江叫元荽),紅彤彤的一碗面條上面覆蓋著幾片青翠欲滴的葉子,色香味俱全。
品嘗指南
要說最正宗的、最地道的內江牛肉麵面館,當然要數內江二中門口的北方水餃,新六中門口的老創一小吃,老六中門口的長生面,內江北街面館、內江回味面館。很早以前內江有名氣的面是北街上「味中美」的牛肉麵,當今更多的美味涌現,排名靠前的則是「回味」、民族路的「志強」、西門橋頭的「寡婦面」等。作為老字型大小,已經縱橫內江多年,做出來的內江牛肉麵都很讓人「內牛滿面」,好吃到爆。
製作原料
細面重鹼、寬湯紅油、牛肉臊子燒得入口即化,灑點細碎香菜,湯中還會別出心裁添加韭黃調味,內江牛肉麵獨到之處就在於此。也僅僅有內江牛肉麵才是這個做法,品嘗起來頗有幸福之感,許多遊客離開內江,很多時候做夢都在品嘗內江牛肉麵。
製作關鍵
第一,面條含鹼,且很柔和(不與其他面條相同,內江牛肉麵選用細鹼面)。
第二,辣椒油提煉得當,需要注意油溫控制以及油的選擇。
第三,牛肉燉製得當,這點極為關鍵。
台北牛肉麵
牛肉麵是台灣非常流行的美食,似乎每個台灣人提起牛肉麵都有自己最鍾愛的一家店,都和一家牛肉麵店有一段耐人尋味故事。這風靡寶島的牛肉麵,據說是由當年的四川老兵帶過去的,後輩們再代代推陳出新,將這種麵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吃得名揚天下。在台灣,上至高級酒店,下至大街小巷的食肆,到處都可以吃到牛肉麵,說牛肉麵是台灣人的至愛真是名副其實。
每年入秋,台北都會舉行牛肉麵節,牛肉麵節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嘉年華,可持續整整三個多月,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社會名人都會前來捧場。各路大廚都會施展渾身解數,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爭取奪得「牛肉麵料理廚王」的稱號。牛肉麵節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台灣牛肉麵文化的縮影。不論是「清燉組」還是「紅燒組」,抑或是「創意組」,網羅了全台灣各種牛肉麵的做法,令人大開眼界。在熱騰騰、香噴噴的牛肉麵面前,所有人都會垂涎三尺。令人贊嘆的是,「台灣牛肉麵節」不單單在台灣有舉辦,連香港也連續幾年舉辦「台灣牛肉麵節」,台灣牛肉麵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牛肉麵的烹飪非常講究,傳統的說法是「一青二白三黃四綠五紅」,「一青」是指熬煮五天以上的高湯,「二白」是指白肉鍋,「三黃」是指蕎麥面,「四綠」主要是指香菜、青蒜等,「五紅」則是指辣椒加味。只有這五者齊備,才能算得上是一碗正宗美味的台灣牛肉麵。
襄陽牛肉麵
襄陽特色牛肉麵,牛雜面,牛油麵是襄陽人最喜歡的早餐,它特點是這一辣二麻三鮮,味道可口,回味悠長,久食不厭。很多襄陽人如果三兩天不吃牛油麵,感覺口中無味,食慾大減。牛肉麵做法簡單:水開後將面下入鍋內,煮開後撈起,加香油涼拌。吃時,撮一把放入搭勺,伸進沸水中冒熱,然後加上熬好的牛肉、牛雜,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肉麵時,再喝一碗襄陽黃酒,愜意而舒服。
襄陽牛肉麵是具有世界聲譽的著名菜式,用料為優質牛肉,上等精面,純味中草葯,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湯味香濃。襄陽牛肉麵分為牛肉麵,牛雜面兩天系列。而襄陽最著名牛肉麵店也即是百年老字型大小「永合泰」。它以採集骨湯精華,配以獨特調料,運用秘制工藝,湯香撲鼻,飄香數米,讓人聞香止步。永合泰面湯「紅白兼備」,紅湯味重色濃,白湯淡雅清新,細細品味,香濃而不膩,鮮美不口乾,讓人一嘗傾心。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
老襄陽祖傳牛肉麵始創於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創始人馬和瑞乃回族人,其膝下生有三子:馬永生、馬合仁和馬德泰,子承父業,三個兒子自幼隨父親學藝,個個廚藝精湛。為了保持自家祖傳鹵肉品味的特別和正宗,令其仨兒子夥同經營,且各取兒子名字中的一字來為老鋪命名,曰「永合泰」,希望他的兒子能團結一心,把祖傳家業「永合泰」 發揚壯大。如今永合泰牛肉麵第6代掌門人是馬和瑞晜(kūn)孫張秀芳。
永合泰老襄陽祖傳牛肉麵的美名實乃經久不衰,一直持續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永合泰老襄陽祖傳牛肉麵已經被百姓尊為國宴特色食品用來款待貴賓及外國客人,盡管永合泰老襄陽祖傳牛肉麵有很多名人蒞臨品之或貢至大雅之堂品鑒,而永合泰始終都是源自民間祖傳工藝的結晶,這一品質是不可替代的,一直以來,永合泰老襄陽祖傳牛肉麵更多的出現在百姓的餐廳里,成為了調理平民飲食文化的佳餚,流傳至今。歷史的年輪把這三百多年前的好面帶到我們的面前,它仍然保留著「永合泰」這個老字型大小,保持著永合泰牛肉麵的傳統風味。三百年前的韻味悠遠映數百年仁者沉澱之智食,此永合泰老襄陽祖傳牛肉麵乃中華飲食文化之精髓。
;4. 誰知道牛肉麵的歷史和故事
蘭州拉麵在蘭州叫牛肉麵或牛大碗。老蘭州人稱之為清湯牛肉麵,因與懷慶府的小車牛肉有關。只有蘭州以外的人才叫蘭州拉麵。
蘭州牛肉麵湯鮮味美,營養豐富,面條筋道爽滑,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受眾人群很廣。1999年被國家評為中式三大快餐重點推廣品種之一,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面。
人民日報2006年8月28日關於蘭州牛肉麵的報導中和蘭州市牛肉麵協會參加中國十大麵食評比與申報集體商標的材料中,披露了這樣一個信息:被譽為「天下第一面」的蘭州拉麵源自河南省博愛縣,系清朝嘉慶年間,東鄉族馬六七從懷慶府清化人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經後人陳和聲、馬寶仔共同規范為「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的標准。陳維精、陳位林、陳諧聲、陳和聲是誰?故事將還原一段二百多年前的歷史。
1、清化鎮是晉商通達中原的交通要道,這一帶不僅懷商鼎盛,而且晉商多在此中轉落腳,小城店鋪林立,經濟繁榮,被譽為懷慶府八縣的經濟中心。到了清代乾隆年間,陳家十一世陳可大、十二世陳廣學農田耕種勞作之餘,開始做小車牛肉和牛肉麵掙錢供養子孫讀書。
2、陳家的牛肉麵用牛肉、牛肝、牛骨、雞熬湯,加天然香辛料和蘇寨蘿卜和上庄姜煮制,小車牛肉是牛肉加、牛筋熬制,分紅鹵和白鹵小車牛肉。當地美稱:「小車牛肉百里美饌,牛肉湯面八方溢香」。在懷慶府久負盛名。陳可大經常會用煮肉鮮湯或鹵湯給家人做家鄉的扯麵,味道鮮美無比。鮮湯做的面叫做清湯面,鹵湯做的叫做老湯面。這面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滋補。子孫們有了口福,安心讀書,陳家耕讀傳家,成為一方美談。
3、陳家十三世陳維精(陳可大的孫子,陳廣學的兒子)自幼天資聰明,酷愛讀書,四書五經天文算學讀得滾瓜爛熟。陳維精考取廩生,並以優異成績被懷慶府薦為貢生,進入京城國子監讀書,轟動鄉里。又因其烹飪技法高超被譽為「懷慶食聖」。
4、清朝國子監是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國子監街(原名成賢街)。陳維精是地方選取的優秀生員,因此能進入國子監內班,享受膏火費和伙食費等待遇,加上陳維精家庭條件較好,吃穿不愁,生活算是較為富裕的。當時他遇到了來自甘肅、家境貧寒的補班學友馬六七,是東鄉人,當年唯一的少數民族生員,他主要靠借貸讀書,生活比較清苦。紈絝子弟們看不起他,對他有意無意疏遠迴避他。補班的學生沒有享受朝廷的伙食費和膏火費補助的資格,馬六七常常用饃就著鹹菜吃,陳維精曾引用唐韓愈的四句話來形容馬六七的生活:「太學四年,朝齏暮鹽。惟我保汝,人皆汝嫌。」(齏: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飯,晚飯蘸鹽進餐)為此,陳維精經常在衣食上予以馬六七幫助。
5、陳維精對這位同窗十分同情,陳維精常常對他施以關照體貼。馬六七很感動,平時也很喜歡與陳維精交往。陳維精看他生活清苦,就把自己家傳的小車牛肉麵製作手藝教給他。
陳維精稱小車牛肉麵為:「牛湯骨肝,腹中溫熱,血旺氣盁,諸疾不生」。
6、出身貧寒的馬六七在金城蘭州的貢院巷口開了蘭州第一家牛肉麵店,字型大小為"馬家大爺牛肉麵"專售清湯牛肉麵,後又在阿干鎮開牛肉麵庄,由於馬六七經營得法,生意紅火,牛肉麵的清香和辣子的濃香,成為金城的一道美食。為了紀念把蘇寨陳家牛肉麵帶到蘭州的馬六七,二百年後陳家後人陳九如又把「馬家大爺牛肉麵」帶回蘭州牛肉麵的發源地焦作。「馬家大爺牛肉麵」在焦作重新開張。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有牛肉麵吟:蘭州拉麵天下功,製法來自懷慶府。湯如干露面似金,一條入口賽神仙。詩人、國學家張澍也在《雨過金城關》一詩中贊譽:拉麵千絲香,唯獨馬家爺。
7、陳維精堅持耕讀傳家,對子女要求嚴格,從小培養他們愛讀書、愛勞動的樸素品質。他有三個兒子,個個都很爭氣。
陳維精仁厚實在,一直是陳家的頂樑柱。他的堂哥陳維奎膝下無子,希望陳維精把大兒子陳位乾過繼給他。陳位乾長得渾圓結實,喜歡舞刀弄槍,擅長太極八珍拳,武藝高強,在懷慶府考取了武生。三兒子陳位林、二兒子陳位賢和父親一樣喜歡讀書,陳維精有意重點栽培。陳家有點小積蓄,陳維精還有官府發的奉銀,在家裡設立了私塾,請先生教學。孩子們有時候貪玩,陳維精絲毫不溺愛,要求先生從嚴教育。
8、陳位林沒有辜負父親的教養,嘉慶年間也考取了貢生,並以優異成績被府學薦為國子監太學生。陳位賢後來也考取了功名成為俢職郎。陳家兩代國子監太學生名噪鄉里傳為佳話。
9、到了清同治年間,甘肅爆發了漢回民族相互殺戮的「同治之亂」,戰亂延續了十多年,平息後牛肉麵在蘭州失傳。光緒年間陳維精受蘭州朋友之邀,派兒子陳位林攜孫子陳和聲前去蘭州規范牛肉麵廚藝,順便探訪好友五泉書院的山長。為了牢記牛肉麵調料配方,陳維精以家書囑托兒孫平安回家的形式,把牛肉麵的23種調味料巧妙鑲嵌在家書中,讓陳家後人代代相傳。陳維精把牛肉麵的製作技藝傳給東鄉族學友馬六七也是我國歷史上民族團結的典範。所以蘭州牛肉麵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理念、不同民族碰撞之後的大融合,是中華文明最值得驕傲的一部分。
10、陳家三代恩傳承牛肉麵的事被蘭州傳為美談。後來的五泉書院山長為了讓這段佳話永留青史,親自撰文勒石:「蘭州牛肉麵系清嘉慶年間,東鄉族馬六七從懷慶府清化人陳維精處學成並帶入蘭州的。經後人陳和聲、馬寶仔以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規范了牛肉麵的標准」。這是蘭州官方的記載。蘭州牛肉麵經過陳家兩代人的努力,名氣越來越大。
11、陳和聲英年早逝。他的兄長陳諧聲(1862-1936)繼承了先輩的傳統,德高望重,一生與人為善,曾擔任村裡社掌和地方水官,經常協調鄰近村民用水、地界、道路之間的糾紛。陳諧聲多次組織鄉里村民並帶頭捐款修路、修廟,玉皇廟的碑記、嵌桿多有記載。陳諧聲在家鄉多有善舉,不但經常請同村的老人、孕婦、產婦吃牛肉麵、牛肉湯滋補身體,而且常常給街坊鄰居的孩子們買好吃的,每逢節日或會集擔挑小販過來賣牛肉丸子、炒涼粉、油茶等等,孩子們就會圍在他身邊可以盡情地吃,然後一並由他付帳,他也樂此不彼。清朝官府授予他「六品官銜」。"居田識美,耕田為勤,思田養真,收田行善。"這是陳維精留給後輩的四句話。
陳家世代追求的人品是為人忠厚: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陳家十五世陳諧聲要求後代:「做人正,心安靜,懷善念,魂夢穩,行善事,菩提心,天知地鑒鬼神欽。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慈,萬物皆慶;心懷慈悲,度人度己"。
12、陳諧聲的長子陳全天(字養真1882-1943)民國期間就讀於河南大學,曾就任江西萍鄉、河南周口稅局局長,雖然為官,但他一生淡泊名利,耕讀傳家,一再教育後代與人為善,施濟為德,還告誡子女「金錢房屋和土地隨時都會失去,唯有知識和技能是別人奪不去的」。
13、陳全天次子陳萬通1917~1997年(博愛縣志有記載)1938年為躲避日寇求學到了蘭州,畢業於甘肅學院醫科(今蘭州大學)並且從醫,解放後任甘肅省衛生防疫站站長直到退休。陳萬通是甘肅醫療衛生界出了各的美食家,曾經主持制定了蘭州牛肉麵的衛生標准。他傳承了前輩的牛肉麵與私房菜廚藝,經常請蘭州科教文衛系統的同事們到家裡品味美食。
14、陳萬通4個兒子分別在蘭州、新疆等地工作。小兒子陳九如是蘭州市科協退休工程師,電子專家,曾任甘肅省電子樂器學會會長、蘭州電子學會秘書長等職務,現任甘肅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他從小受父輩影響對牛肉麵和陳家私房菜有很好的傳承,繼承陳家多種牛肉麵、私房菜等祖傳的近百種醬鹵製品、煎、炒、烹、炸秘方。
15、2014年,沁園春大酒店挖掘牛肉麵淵源,得到了河南商報、焦作日報、焦作晚報等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蘭州牛肉麵發源地大討論,吸引陳九如先生回歸故里參加蘭州牛肉麵發源地研討會,並且公布了牛肉麵煮肉調湯的秘方。
16、陳九如先生十分感激焦作市餐飲業協會和家鄉人挖掘陳家這段歷史,不僅貢獻出祖傳秘方,而且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用傳統廚藝打造了清香醇厚、營養豐富的清湯牛肉麵,並冠名「蘇寨陳家牛肉麵」,讓家鄉人開心享受200多年前的傳統味道。二百年前,陳家十三世陳維精把這碗面無償獻給了蘭州人,成為一段佳話;二百年後,陳家後人陳九如先生把這碗面端回來奉獻給家鄉人,為博愛傳統餐飲文化寫上了一筆重彩,陳家的無私大愛象牛肉麵一樣情義厚重,感天動地,譽滿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