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信陽有什麼出名的地方小吃
首先就說說這個熱乾麵。熱乾麵源自武漢(地球人都知道),卻是在信陽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紮根成長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信陽熱乾麵(下面簡稱信熱)雖然大致的做法和武漢熱乾麵(下面簡稱武熱)的一樣,但是信熱到最後是要放千張和豆芽的,而且會加一勺子雞湯的,吃起來沒有武熱那麼干,味道比武熱也要鮮美。在武漢吃武熱經常說「少放點芝麻醬,多下點面」,信陽吃信熱要說「多放點湯,少要點芝麻醬」。信陽基本每個早餐點買的都有熱乾麵,而且每家的信熱一早上都可以買完。足見信熱的受歡迎程度了!說說幾個比較著名的信熱集散地吧,一個就是九安,那地方是吃信熱最上檔次的地方,也是第一個吃信熱有空調的地方。雖然是3塊一碗,基本還是可以接受的,有肉的,千張的,素的好幾種,而且裡面還有雞蛋餅,八寶粥,豆皮,炒米粉等等,是個美食城,推薦一下。二是電影院門口,信陽劇院旁邊的胖子熱乾麵,好像整個勝利北路風味小吃一條街就這一家信熱,這里的信熱好吃在放的佐料比較多,吃起來很有味,不過就是由點少。三是幸福路茶葉市場裡面的信熱,只是早上買,旁邊還有煎餃,蒸餃,煎雞蛋,米線等等,我們每次早飯的據點就是那裡。其實我平時很少吃信熱,所以說的出來就這些了。其實無所謂在哪,有人家的地方就有信熱,自己家門口的信熱才是最好吃的!!還有一家是我們很是懷念的,信高操場旁邊的胖嫂熱乾麵,那也許是我們在信高本部吃的最多的東西了,可惜沒有了啊!
下一個就是信陽人民特色的烤魚了。別的地方的烤魚就是干烤,信陽的烤魚不一樣的就是用料酒燒,這個方法是哪個人,哪家燒烤店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而且烤的種類越來越多,從單一的烏魚,到現在的羊排,鯰魚,烏雞,兔子,味道也是越來越好吃,吃的方法也是越來越多,原來就是在炭鍋里煮魚和千張(發現信陽人很喜歡千張),現在可以煮白菜,豆腐,海帶,還有我們這些燒烤殺手最愛的方便麵,烤魚是一門燒烤和火鍋完美結合的藝術。信陽的烤魚第一就是新華烤王了,原來只有八一路的一家,現在在申城大道,信師對面有家分店。烤王的一些小菜比如說鍋貼啊還是不錯的,價格也適中。烤羊排就是其士下面的建良了,這家的羊排不是用料酒燒的,而是用羊油炸出來的,聞著就香的很,味道就不用說了。其士周圍隨著建良的出名,引來了越來越多的燒烤攤,不過還是建良的正宗。下面說說別的。雞蛋攤餅和雞蛋灌餅,雞蛋攤餅其實是跟著天津的煎餅果子學來的,但是信陽人把果子換成了千張(又是千張),其他的基本做法都一樣。而雞蛋灌餅可能是信陽的原產,因為我在鄭州見到的都是信陽雞蛋灌餅,我說我是信陽的,別人就說「噢,知道,我們學校門口都是信陽雞蛋灌餅」。其實在信陽雞蛋餅好像和信熱是伴隨而生的,只要有信熱的地方就有雞蛋餅,信熱配著雞蛋餅那感覺就快成仙了。糊辣湯,大家都知道西亞對面廁所旁邊的那家吧,上小學的時候就經常去喝,但是後來聽說原來的老東家死了以後,做的是越來越差,而且還貴,3塊錢的糊辣湯基本沒有什麼東西,味道也一般了,不過裡面的雞蛋餅挺好吃的。還有幾家比較好的在小吃街上,丁記啊味道都還不錯。還有肉盒子,是把包子餡包在面里,揉成燒餅狀,然後用油炸,皮炸的金黃酥脆,餡也很不錯。牛肉湯,羊肉湯,方便麵。羊肉湯和牛肉湯是從鄭州傳過來的,就是一個大鍋煮牛羊肉,吃的時候放點佐料,香菜之類的,但是聰明的信陽人又把它發揚光大了,不僅湯裡面可以煮肉,還可以煮方便麵,千張(咋還是千張啊),豆腐精,雞蛋,而且多少自己隨意,還把湯的味道改變了!而正宗的羊肉湯就要到七中附近的南關了,大部分都是正宗的清真羊肉湯,牛肉湯好像只有潘氏一家。而且這邊吃的時候人多了還可以要火鍋,還有5塊一碗的羊油炒干飯,確實很香!勝利路小吃街最北邊有一家賣牛肉丸子湯的,地方不是很大,店裡面還有個賣燒餅的,只有牛肉湯配著燒餅吃,丸子才有味!紅薯餅,勺子饃。就是一個10厘米的平底兒勺子,這種勺四周向下凹,中間凸出,就像平地上一個小山包一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面或者是切成丁狀的紅薯,壓平了,下到油鍋里炸,出鍋後就金黃脆亮。紅薯餅吃起來外脆里嫩,嚼起來香的很。而勺子饃,或者叫餡餅,吃起來酥香細膩,口感綿軟,外焦里嫩。真的可以媲美皮薩了!現在卻發現這種東西是越來越少了,只有學校周圍才有的,找著吃很麻煩啊! 油條,豆腐腦,小籠包,米線。這些都是全國人民都吃過的,信陽的吃法和全國人民基本一樣,就是油條可以卷千張(說不完的千張),准確的是千張卷油條,而且裡面放一點鹹菜絲,配上放了糖的豆腐腦,簡直就是絕了!這些平時家門口就有的,隨時想吃隨時就買!最後隆重的推出一個信陽人民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石涼粉,石涼粉的原料很簡單,至少在信陽市處處可見,叫做:石花籽。石花籽個頭非常小,與芝麻大小差不多,而且價錢也不貴,據說十快錢可以買三斤,做法也簡單,先備一盆清水,用紗布包一兜石花籽,放在清水中輕輕地揉搓,揉的差不多了,盆中的清水也有了些白色的沉澱,然後放置一段時間,等盆中的水與粉的混合物融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點了。這「點」也是比較關鍵的,石涼粉之所以得名,就是需要這一「點」。「點」可以用兩種東西,其一是用茄子,另一種就是中華牙膏了,茄子「點」出來的石涼粉顏色稍帶些微紫色,牙膏「點」出來的石涼粉則是完全無色的。在「點」的時候也得注意,不能嫩也不能老。太嫩了,石涼粉就不成形,無法凝結,而太老了,又有些硬了,影響口感。只有「點」的恰到好處的才行,才會順滑適中。盆中的粉狀物一經點過,就成了無色透明的凝固物。這時候就已經成形了,可以吃了,但若是用冰塊冰上一會兒,味道可就出來了。要說這石涼粉,無色無味兒,有什麼好吃呢,但它的味道獨特也就獨特在無色無味上。淺底瓷碗中盛上那麼一碗透明見底的石涼粉,舀一勺白糖,再灑幾滴薄荷水。淺淡的石涼粉中,白糖的綿甜,薄荷的清涼,全都出來了。什麼冰淇淋啊,綠豆湯啊,都沒有石涼粉這種晶晶亮,透心涼的感覺。在信陽,只要有冰櫃的地方就有石涼粉,,5毛錢一碗解渴還解餓!!
⑵ 全國的土豆哪個地方好吃
北方這幾個省份因為雨水少,溫度低,生長的周期就長一些,因此土豆的澱粉含量就偏高。吃起來粉糯可口,燉著吃、蒸著吃、或者打成澱粉,做土豆粉都可以。
西南地區的土豆由於雨水多一點,因此土豆一般都比較脆爽,(高原地區也有北方土豆的品種),因此更適合涼拌,或者炒土豆絲之類。
國內目前馬鈴薯主要產區集中在北方(黑龍江內蒙甘肅新疆這一線,緯度跨越很大)和西南(雲貴川),間或在山東廣東也有一些種植場,土豆品種多達數十個。經過多少年的培育雜交或進口,甚至可以說連土豆的成分都可以在培育出就控制在大概范圍內,沙面土豆有沙面土豆的品種(荷蘭十五比較常見,多為北方種植),脆甜土豆有脆甜土豆的品種。
⑶ 土豆哪裡的最好吃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16世紀時馬鈴薯已傳入中國。據報道,我國每年種植馬鈴薯550多萬公頃,2014年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世界的1/4左右,已成馬鈴薯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那麼小編就來梳理一下中國種植馬鈴薯的主要產區,供大家參考。
space
中國各大馬鈴薯產區匯總:北方土豆最好吃,你覺得哪裡的好吃呢?
1.東北產區:一年一季,澱粉含量高
包括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和吉林2省、內蒙古東部、遼寧北部和西部。本區地處高寒、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於馬鈴薯生長,為我國馬鈴薯種薯、澱粉加工用薯的優勢區域之一。該區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1300萬畝,產量達1500萬噸。本區馬鈴薯種植為一年一季,一般春季4月份或5月初播種,9月份收獲。除本地消費外,還出口至蒙古、朝鮮、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調運到中原、華南和華東等地。
2.華北產區:山東西南部一年兩熟
包括內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和山東西南部。本區除山東外地處蒙古高原,氣候涼爽、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馬鈴薯生產。山東位於華北區南部,適合早熟馬鈴薯生產。其中,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是全國重點馬鈴薯培育基地與出口基地,中國薯菜之鄉,京津薯菜供應基地。該區馬鈴薯種植面積1800萬畝,總產量達2000萬噸。本區大部馬鈴薯生產為一年一熟,一般5月上旬播種,9月中旬收獲;山東一年二熟,春季2月中下旬播種,5月上旬收獲,秋季8月中下旬播種,11月上中旬收獲。本區馬鈴薯除本地消費外,大量調運到中原、華南、華中甚至西南、東南亞作為種薯、薯片薯條加工原料薯和鮮薯。
中國各大馬鈴薯產區匯總:北方土豆最好吃,你覺得哪裡的好吃呢?
3.西北產區:地位高且單產提高潛力大
包括甘肅、寧夏、陝西西北部和青海東部。本區地處高寒,氣候冷涼、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生產的馬鈴薯品質優良,單產提高潛力大。其中寧夏固原和甘肅定西都是典型種植區域,定西更是有「中國薯都」的美譽。本區馬鈴薯種植面積1800萬畝,總產量達2100萬噸,一般4月底5月初播種,9-10月上旬收獲。馬鈴薯在本區屬於主要作物,生產的馬鈴薯除本地消費外,大量調運到中原、華南、華東作。
4.西南產區:氣候多樣,種植面積最大
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和湖北、湖南2省的西部山區、陝西的安康地區。本區地勢復雜、海拔高度變化很大。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雨量充沛,產區主要分布在海拔700-3000米的山區。本區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4000萬畝,平均畝產達1200公斤,總產量達5000萬噸。由於地勢復雜,5月-8月均有土豆上市。
5.南方產區:成熟時間最早
包括廣東、廣西、福建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東部地區。本區大部分為亞熱帶氣候,日均氣溫≥3℃的作物生長期320天以上,適於馬鈴薯在中稻或晚稻收獲後的秋冬作栽培。本區馬鈴薯種植面積增加到2000萬畝左右,平均畝產達1400公斤,總產量可達近3000萬噸。本區是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增長最快和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馬鈴薯在廣西、廣東、福建通常於10-12月份播種,次年1-4月份收獲;其他地區通常於12月到次年1月份播種,3-5月份收獲。
⑷ 信陽都有哪些好吃的菜品,哪位大師推薦一下,謝謝
如果說河南哪個地方的人最會吃也最好吃,那一定非信陽人莫屬。南灣魚、潢川鱉、固始雞——提到信陽菜,咱河南人民多多少少總會叫出那麼幾個名字來。被稱為「魚米之鄉」的信陽不僅物產豐富,而且智慧的信陽人民也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創造出了一道道美味的菜餚並傳播開來。如今的鄭州,無論是繁華路段,還是偏僻小巷甚至城郊村野都有信陽菜館的身影,可謂隨處可見。
1最特色•清燉南灣魚頭
簡介:悶罐肉是信陽的特色名菜,是早年臘月的時候信陽人用來儲存豬肉的一種方式。燜罐肉選擇的食材是當地的淮南黑豬,它是信陽特有的一個品種,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肉質濃香。悶罐肉一般不直接吃,因為太油,可以配上青菜、土豆等炒著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悶罐肉雖已不再作為保存肉的方法,卻成為豫東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特點:肉香濃郁、肉皮酥軟。
⑸ 哪裡的土豆最好吃
國內產土豆最好吃的幾個地方,昌果紅土豆.這是我國唯一出產紅土豆的地方,當地人都將其稱為「金豆豆」,因為當地的經濟來源大部分都靠出售紅土豆。紅土豆的果實要比一般的品種更大,而且皮更薄,產量也非常的高。
國內產土豆最好吃的幾個地方,滿洲里周邊高海拔,氣溫比平原偏低,更接近土豆原產地安地斯山區,不會退化,全國各地都來引種。綿軟,沙香。當然,加點上品牛肉,不用太多,一斤就好。
⑹ 信陽有哪些不錯的餐館
建良燒烤 萬家燈火 在其士大酒店後面的那個胡同里 貿易廣場郭記的一魚三吃 白果樹的水餃老店 龍鳳粥屋 大三元的黃魚 南門的潘記牛羊湯 南門有一家馬大頭家庭餐館清真口味,主要特色牛板筋 清頓牛鞭 河南路老池酒家的野味 五一燒烤的羊肉串 忘不了燒烤的乳鴿 寶石橋對面老冷地鍋飯 阿瓦山寨的魚頭 \"半條魚\"做的大螃蟹 李太太的罐湯 劉四狗館的紅燜狗肉 新建街的一周記大擺的炒菜 東關的寶成丸子湯 牛旺館的清真特色菜 新建街回民的牛三寶 供銷社院內的五間房家庭餐館的家常菜 孫氏羊排的燒餅燜肉 久安小吃城的牛肉熱乾麵及五豆豆漿 王朝門口一圓四個的超大機器饃 自來水公司院內蒸的包子 順發大廚親手做的元魚燜雞 行政路的鐵頭酒店的燜罐肉 消防隊路口 老曹的 田雞 還有 鱔魚 御膳府的全羊宴 清真園的羊排燉甘蔗 高氏的牛肉燉土豆 劉記小偉排擋的炒子雞 和美和大慶路口的楊記大腸湯 新華西路林業局旁邊的麻辣牛肉麵,又麻又辣. 市計生委對面有固始雞湯面也不錯,非常養胃,早點也不錯 胖嫂的干鍋雞 臭豆腐: 1.大慶路與民權路菜市場交叉口,湯好豆腐香, 2.貿易廣場臭豆腐,味道也可就是湯辣 蘭州拉麵、拉條、大盤雞等 華夏路天倫廣場對面的正宗蘭州人開的飯館,清真的,各種蘭州風味美食,上菜還好快! 3.我家菜園的菜味道不錯,價格合理,鯽魚湯、魚雜、地菜皮我最喜歡了 龍潭的三碗不過潭,主要特色\"桂魚,土雞,燜罐肉,價錢實惠,味道不錯! 二號橋的魚雜, 107國道技術監督局隔壁,牛犇肥牛,一人一鍋,干凈衛生 東雙河 渡河橋頭有一家農家飯 特色地道農家飯 價錢比較便宜.一百快錢基本搞定,酒水不算
⑺ 信陽市的美食有哪些
1、信陽板鴨
信陽板鴨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鄂菜系、信陽菜。將鴨育肥增膘後,按照一定的生產工藝和質量衛生標准製作而成。
成品板鴨外型平整如桃狀,脫毛凈,無「天窗」,色澤白潤,肉質細嫩,尾油豐滿,鹽味適中,營養豐富,只重600-800克。
2、信陽熱乾麵
信陽熱乾麵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小吃,屬於鄂菜系。久負盛名。隨著時間的變遷,信陽熱乾麵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特點,取長補短,逐漸演變,形成了其獨特的風味,吃後讓人回味無窮。
3、信陽米線
信陽米線是一道美食,主料是新鮮大米,配料是雞胸肉、白菜等,調料為干辣椒、雞精、味精等,通過湯煮、涼拌的做法而成。
4、信陽烤魚
信陽烤魚是河南信陽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豫菜系。製作原料主要有魚、生菜、豆皮、木耳等。味道鮮香可口。
5、信陽糍粑
糍粑是一種信陽市的傳統名吃。柔軟細膩,香甜可口,食用方便,是招待客人、饋贈親友的上等佳品。主要產地有商城、新縣、潢川、光山等地。打糍粑是江淮一帶的舊俗。糍粑曾是信陽老百姓過年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