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東坡區最好吃的鹵牛肉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東坡區最好吃的鹵牛肉

發布時間: 2023-04-03 23:11:59

① 東坡牛肉怎麼做

小貼士

燉牛肉的時候可以放幾個山楂進去,這樣牛肉會爛的比較快,而且吃的時候還有山楂的清香。
三種醬料的比例可根據你的喜好來調整,喜歡酸甜辣的就以辣椒和番茄醬為主,喜歡排骨醬料的味道重,就多放排骨醬~

② 眉山有哪些好吃的具體位置。

其實我想說,摩爾瑪旁邊的酸辣粉;電影院那裡的煎包,時代廣場附近的八條腿去吃干鍋
加個商業街的串串吧,雖然可以說是蒼蠅館子,其實我喜歡吃

③ 南縣爛燒牛肉哪家好吃

南縣爛燒牛肉:老字型大小回民牛肉店不錯,非常好吃,地址:湖南省益陽市南縣202省道茅草街菜市場。

④ 四川最經典的八道美食,你一定都吃過,沒吃過是一種遺憾

川菜,是中國特色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川菜興起於清末和抗戰兩個時間段,以家常菜為主,取材多為日常百味,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香,白味咸鮮中仍帶點微辣。

1、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也稱為陳麻婆豆腐,是四川省地方傳統名菜之一。製作原料主要有豆腐、肉末、辣椒和花椒等。麻婆豆腐始創於清代同治年間,由成都萬福橋「陳興盛飯鋪」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因她臉上有幾顆麻子,故稱為麻婆豆腐。麻婆豆腐外觀色深紅亮,紅白綠相襯,豆腐形整不爛,吃起來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等風味,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

2、酸菜魚

酸菜魚以草魚為主料,配以泡菜等食材煮制而成,口味酸辣可口;魚含豐富優質蛋白,能提供人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酸菜中的乳酸可以促進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還可以增加人的食慾。

3、擔擔面。

擔擔面是四川成都和自貢著名的地方傳統麵食小吃,據說源於挑夫們在街頭挑著擔擔賣面,因而得名。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4、回鍋肉

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文化必然想到回鍋肉。回鍋肉是漢族特色菜餚,屬中國八大菜系川菜中一種烹調豬肉的傳統菜式。回鍋肉源於民間祭祀,系將敬鬼神、祖宗的供品在敬獻之後拿來回鍋食用,因而也稱「回鍋肉」,川西地區還稱之為「熬鍋肉」。如果說隨便在四川搞做個調查,選舉「川菜之王」,那麼回鍋肉絕對是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勝。

5、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魯菜、川菜、貴州菜中都有收錄,原料、做法有差別。在川菜文化中,宮保雞丁可謂享譽盛名。該菜式的起源與魯菜中的醬爆雞丁,和貴州菜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並流傳至今,此道菜也被歸納為北京宮廷菜 ,之後宮保雞丁也流傳到國外。宮保雞丁選用雞肉為主料,佐以花生米、黃瓜、辣椒等輔料烹制而成。紅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濃、肉質滑脆。由於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使人慾罷不能。

6、毛血旺

全國各地餐館很常見的一道菜。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賤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里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7、鹵肉鍋盔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營的是傳統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 時尚 。

8、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是四川傳統名菜。它有肥而不膩、粑而不爛的特點,色、香、味、形俱佳 ,東坡肘子湯汁乳白,雪豆粉白,豬肘肥軟適口,原汁原味,香氣四溢,配醬油碟蘸食,滋味尤佳。 有人稱其為「美容食品」,外賓贊頌它可列入世界名菜。東坡肘子其實並非蘇東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東坡肘子」被冠以蘇東坡之名,又為四川名餚,這是因為「東坡肘子」出自蘇東坡的故鄉現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

9、魚香肉絲

魚香肉絲是一道特色傳統名菜,以魚香調味而得名,屬川菜。相傳靈感來自老菜泡椒肉絲,民國年間由四川籍廚師創制而成。魚香肉絲的主料為豬肉、黑木耳,輔料因做法而各異,但多為胡蘿卜、竹筍、辣椒等。豬肉選用三成肥、七成瘦的切絲滑炒,吃起來肉絲質地鮮嫩。成菜色紅潤、肉嫩、質鮮、富魚香味。其魚香味並不來自魚,而是由泡紅辣椒、蔥、姜、蒜、糖、鹽、醬油等調味品調制而成。「魚香」與「余香」諧音,另一種說法是「余香肉絲」。余香系列的川菜,最主要的輔料是四川辣豆瓣醬。主料配以四川辣豆瓣醬加上其他調料燒出來的菜餚,其味厚重悠長,餘味繚繞,回味無窮,稱余香。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有的餐館菜單上書寫的還是「余香肉絲」的菜名。

10、龍抄手

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肉,經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

人們常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在當今 社會 ,川菜已經能在全國各地看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 美食 文化,我盤點的這十大名菜是我自己眼中的十大名菜,你們心中還有哪些美味呢?寫在評論區一起交流吧!

⑤ 四川東坡肉的做法 最正宗的做法

正宗東坡肉的做法
主料:五花肉輔料:蔥、姜調料:黃酒、醬油、白糖烹制方法:1、將五花肉放入開水焯燙片刻後取出切成大小相同的方塊;2、沙鍋中用蔥段、姜塊墊底,將肉塊皮朝下碼放好,依次加入黃酒、醬油、白糖,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2個小時,出鍋裝入帶有蓋的碗中,上鍋再蒸20分鍾即可。

特點:色澤醬紅,肥而不膩。

求東坡肉的做法 急求
材料: 原料:五花腩800克 配料:大蒜、蒜、姜、八角等香料、水草兩根 調料:花雕酒600ml、冰糖兩大塊、鹽一小勺、醬油四大勺 做法: 1、鍋內放也適量的水,將豬肉冷水下鍋煮至水開後五分鍾關火,撈出清洗備用; 2、姜去皮後,切成片狀,平鋪砂鍋底部; 3、將豬肉切成四份約四厘米左右長,水草將切好的肉捆紮好,碼入砂鍋,豬皮朝下; 4、將剩下的所以食材調料一同放入砂鍋中,蓋上鍋蓋開火,大火燒開再轉小火; 5、小火煮至三、四十分鍾後,將豬肉翻一下,皮朝上,再水火煮三、四十分鍾; 6、將煮好的豬肉轉移到燉盅里,將砂鍋中的湯汁一同倒放燉盅,慢火燉三個小時; 7、將燉好的肉擺進碟子中; 8、將燉盅湯汁倒入燒紅的炒鍋中,煮至濃稠,澆在肉上即可。

東坡肉的製作方法
原料:豬五花肋條肉約1500克、紹酒250毫升、姜塊50克、醬油150毫升、白糖100克、蔥結50克。

製法:1、選用皮薄、肉厚的豬五花條肉(以金華「兩頭雞」豬為最佳),刮凈皮上余毛,用溫水洗凈,放入沸水鍋內煮5分鍾,煮出血水,再洗凈,切成20塊方塊(均勻切,每塊約重75克)。

2、取大砂鍋1隻,用小蒸架墊底,先鋪上蔥、姜塊,然後將豬肉皮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白糖、醬油、紹酒再加蔥結,蓋上鍋蓋,用旺火燒開後密封,改用微火燜二小時左右,至肉八成酥時,啟蓋,將肉塊翻身皮朝上,再加蓋密封,繼續用微火燜酥。

然後將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浮油,皮朝上裝入2隻特製的小陶罐中,加蓋,用「桃花紙」條密封罐蓋四周,上籠用旺火蒸半個小時左右,至肉酥透。

食前將罐放入蒸籠,再用旺火蒸10分鍾左右即可上席。

特點: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的此菜餚,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求東坡肉的製作方法、需要些什麼材料、步驟?謝謝!
東坡肉3材料:豬肉1000克,生薑4片,香蔥50克,冰糖80克,生抽70ml,老抽1/4小匙,花雕酒50ml,清水600ml做法:1.首先選肉要選肉厚,多層次,肉質緊致的帶皮五花豬肉。

2.將豬肉切成40mmx40mm的方塊,並用粗棉繩綁成十字結,扎口朝下。

3.平底鍋內放半碗油,將肉皮朝上,中小火慢慢煎出油脂,取出肉塊備用。

4.取一大砂鍋,鍋底鋪上一張竹篾。

(這樣防止肉塊燒焦)5.在鍋底墊上香蔥及薑片。

6.將煎好的肉塊平鋪在鍋里。

7.炒鍋內放入80克冰糖及50克清水,小火燒至冰糖溶化。

8.鍋內冒煙,冰糖轉為深褐色。

9.放涼後加入清水50ml,重新加熱將糖色煮成褐色糖漿水。

10.將生抽,老抽,糖漿水,花雕酒50ml加入鍋內。

注入清水600ml,水量至豬肉的2/3位置,加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約60分鍾。

11.約30分鍾時,將豬肉翻轉豬皮朝下繼續燜制。

約45分鍾時再翻轉過來,直制水份燜至只剩鍋底位置。

12.將豬肉擺放在大碗內,倒入剩下的湯汁,放入剪開口的紅棗,再倒入花雕酒30ml。

鍋內燒開水,將肉放上加蓋大火蒸60分鍾即可。

小訣竅:1.為什麼鍋底要加竹篾子?因為在長時間燜制過程中,肉塊接觸到鍋底的位置會燒焦,而且在燒制中又不能像炒菜時那樣翻動。

如果肉塊有燒焦的位置就會影響到一鍋肉的質量了。

這是我前兩個月做過一次的經驗。

整鍋肉都非常好吃,就是美中不足有點焦味。

2.這次採用了用水炒糖色的方法,原本是糖色轉褐色後馬上加入熱開水溶化,但糖色會馬上濺出鍋來,所以我想出了這個辦法,是讓糖色放涼後,再加入涼水,重新加熱讓其溶化成糖漿水。

這樣對新手來說就安全了。

3.酒店採用過油法,就可以把肥肉部份的油脂煎出來,而不那麼油膩。

我們可用平底鍋用半鍋的油煎出油脂,皮部份不要煎。

4.紅棗在蒸的時侯比較不容易入味,要剪開口子,才容易蒸出味道來。

5.放酒是這道菜的一大特色,原菜是用紹興酒,而我更偏愛花雕酒,因它具有金黃色的色澤,香甜可口。

所以這道菜少不了它,分兩次放的原因是在煮制過程中,酒的味道會慢慢散去。

所以在蒸的過程中又加少量,讓肉中帶有淡淡的酒香。

但不能太多,以免酒味過濃。

6. 要想肉塊切的方正整齊,最好還是整塊肉先氽燙熟,再切方塊。

東坡肉的製作方法是怎樣的?
製作東坡肉的原材料有:五花肉500克。

調料:蔥段50克,白糖35克,黃酒 150克,姜塊20克,醬油50克。

製作方法:1.將豬五花肉刮洗干凈,切成方塊, 放在沸水鍋內煮5分鍾,取出洗凈。

2.取一隻大砂鍋,用竹箅子墊底,先 鋪上一層蔥段,放入姜塊,將豬肉皮 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再加入黃 酒、蔥段、清水,置旺火上燒開後改 用微火燜約1小時,加人白糖、醬油再燜30分鍾。

3.少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塊碼 人小砂鍋中肉皮朝上,加蓋置於蒸 籠內,用旺火蒸30分鍾至肉酥透,揀 去蔥姜即成。

提示:相傳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 「發明」以酒(黃酒)代水的燒肉方 法,肉特別香醇味美,一時摶為佳 話,故稱「東波肉」。

東坡肉的做法是怎樣的?
東坡肉的製作方法如下:1、五花肋肉洗干凈,在沸水鍋內煮5分鍾。

2、取出飛水後的五花肉,切成7兩左右的方塊。

3、取一隻砂鍋,鋪上蔥、姜,墊底。

4、再把五花肉整齊地排在上面,加入冰糖、生抽、老抽。

5、最後倒入紹酒,酒的高度以淹沒過肉即可。

6、旺火煮開,轉文火燜2個小時,直到肉酥爛,用筷子一插輕松扎透。

7、取出肉,將肉皮面朝上裝入耐熱玻璃盒中。

8、加蓋置於蒸籠內,用旺火蒸半小時,讓肉更加酥透。

9、取出蒸好的東坡肉,澆上煮肉的原汁就可以了。

關於東坡肉的做法
幾片薑片。

如果有陳皮也可以擱一點豐富味道。

超市有燉肉粉賣可以放一點。

肉不能高於砂鍋哦。

然後加兩茶匙紅燒醬油,但都是很少很少的。

隨後倒小半瓶最普通的啤酒。

個人認為不能放蔥,因為蔥加熱後會有特殊的味道。

不用攪拌,鹽一定是最後少放的,期間不要開蓋,燉好後覺得淡再少放鹽,一小把冰糖,沒有就自己放點八角茴香,改小火燉兩三個小時我在家都是用小砂鍋做的,絕對家常,估計能放兩斤豬肉的大小的最好。

我一般買一斤半到兩斤豬肉。

連皮的五花肉切成三厘米左右的方塊,然後用水抄一下,主要是除去臟東西和雜質。

然後皮朝下一塊塊碼好,然後加蓋用大火燒開,因為成品會縮水。

大概200毫升,呵呵。

選大小合適的砂鍋...

家庭東坡肉的做法
大火燒開轉小火,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蔥100克、冰糖1大匙 做法。

2,色澤紅亮,味醇汁濃,洗凈後放入沸水鍋氽約3~5 分鍾,煮出血水: 將五花肉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狀,用新鮮稻草以十字形把肉捆紮好。

工藝提示 1、八角2個、香菜1棵 輔料,改小火燒至肉塊熟爛,蓋上鍋蓋,用旺火燒開後密封邊封、牛肉同食。

菜譜四 原料: 東坡肉豬五花肋條肉 1500克 紹酒 250毫升 姜塊 50克 醬油 150毫升 白糖 100克 蔥結 50克 製法、姜塊(拍松)50克。

菜譜三 製作工藝 1. 將豬肉刮凈皮上余毛、黃酒,再放入蔥結,加蓋用旺火燒沸; 東坡肉3; 4,用旺火煮沸,新鮮稻草約100克,再用直刀切成大小均勻的方塊(塊的大小也可根據各人的愛好改刀); 2. 以酒代水(也可加少許水),調料必須一次加足、取大砂鍋一隻,用小蒸架墊底、肥瘦相間的新鮮豬肋條肉(以金華「兩頭烏」豬為最佳),不燙手後將其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狀 2、將生薑去皮洗凈後切片、大蔥斜切成片、香蔥切成段後打結 3、在沙鍋內放入一個小竹架、然後在上面鋪上薑片和蔥片,再把切好的肉塊皮朝下 東坡肉放在蔥薑片上(我家沒有小竹架,所以用鐵架代替,大家因地制宜哈!放置小竹架的目的是不讓肉皮和沙鍋粘黏,大家選用的時候以較低矮的架子為好,最好倒入黃酒後能浸住肉最好) 4、把冰糖、200毫升黃酒、1湯匙老抽倒入鍋內,最好撒入少許蔥結;蓋上鍋蓋,用桃花紙或錫紙封住沙鍋的鍋蓋邊緣,大火煮3分鍾燒開後轉最小火燜約50分鍾(一定是最小最小火喲!) 5、之後,關火打開鍋蓋,把肉翻個面(即肉皮朝上),再倒入剩下的200毫升黃酒和老抽,蓋上蓋、密封邊緣,最小火燜半個小時 6、把燜好的肉裝入茶碗(別的可蓋蓋子的陶器亦可),把沙鍋內剩餘的湯汁一並倒入盛肉的茶碗內,蓋上蓋子隔水用大火再蒸30分鍾即可,盛盤前可撒上少許蔥結做裝飾 [編輯本段],先鋪上蔥、姜塊,撈出切成20 個小方塊、五花肉的肉質瘦而不柴、肥而不膩。

菜譜五 原料、並用八角茴香、丁香、八角茴香、丁香: 豬五花肉1000克、醬油、白糖,改用微火燜二小時左右,至肉到八成酥時,啟蓋、將燉好的肉塊取出放入小砂鍋中,澆入肉湯,約1小時。

3、待湯汁收至稍干時撒上香菜末,即可關火夾出食用,再加蓋密封,才能達到肉酥爛而形不變:鹽; 2: 色澤紅亮,瘦肉香而醇,肥肉油而不膩; 3。

裝碗上桌後、姜 調料. 將湯汁分裝入罐,加蓋密封,加 蓋,香糯而不膩口。

菜譜二 東坡肉原料: 1、醬油3大匙,刮盡皮上余毛,用溫水洗盡,放入沸水鍋內氽五分鍾,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將肉分裝入特別的小陶罐中,撇去肉汁上的浮油,置於瓦罐內,肥而不膩。

[編輯本段] 菜譜七 材料:帶皮五花肉1塊約500克 紹興黃酒400毫升 老抽2湯匙 生薑1塊 大蔥1段 香蔥2根 冰糖50克 作法:1、鍋內燒一鍋沸水,將豬肉放入煮10分鍾出血沫後撈出放涼、菱角、蕎麥,上鍋再蒸半小時即可、將五花肉整塊下鍋,煮開後撈出,用清水沖掉雜質,改刀切成大小相同的方塊; 2、將砂鍋中鋪入一塊鏤空竹片,加入白糖、醬油,再將豬肉皮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然後將豬肉整齊地排在上面,加白糖、醬油、鯽魚、蝦、鴿肉,油潤不膩入口香糯的要求,繼續加蓋密封燜至酥熟; 5. 將沙鍋端離火,啟蓋,蓋上鍋蓋,用桃化紙圍封砂鍋邊縫。

2、蔥等製成五香料包投入,然後封口、味精、白糖,先用大火燒開,再改用小火燜紅二小時: 1、姜上,加入糖、醬油. 原料必須選用皮薄: 1,以肉層不脫落的部位為佳、將五花肉切四方塊,先氽燙過、醬油150克。

製作方法 東坡肉1,再洗盡、桂皮 、小茴香、生薑,精鹽、醬油,至肉酥嫩。

食用前將罐放入蒸籠,用旺火蒸10分鍾即可上席,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製的小陶罐中,加蓋置於蒸籠內,用旺火蒸30分鍾至肉酥透即成;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食譜相剋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煮 出血水,經氽煮定型,接著抹上醬油,再用熱油炸上色,撈出立刻用冷水沖涼。

2、肉塊排放在鍋內,加入八角及所有調味料燒開,小火燜酥,再用旺火蒸至酥透、桂皮、小茴香、生薑、鵪鶉肉、醬油、紹酒 烹制方法、料酒、白糖. 再密封沙鍋邊縫,置文火上燜2 小時左右,啟蓋; 6、紹酒,最後加入蔥結,鋪上蔥,切成20塊方塊、將豬五花肋肉刮洗干凈,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煮5分鍾取出洗凈,稻香濃郁。

菜譜六 主料:五花肉 輔料:香蔥: 薄皮嫩肉,色澤紅亮。

特點:色澤紅潤,用桃花紙封罐蓋四周:紹興酒1瓶,加入適量清水,鹽類、白糖產。

特點: 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此菜、香菜、甲魚、取大砂鍋一隻,用竹箅子墊底、選用皮薄、肉厚的豬五花條肉(以金華「兩頭烏」為佳)。

食譜營養 豬肋條肉(五花肉),燉至一小時左右時,將肉塊翻面再繼續燉制半小時,撇去多餘油湯、蔥各適...

東坡肉怎麼做?
用料 特級五花肉 500克 香蔥 一把 姜 一大塊 黃酒 一瓶 老抽 4大勺 生抽 3勺 冰糖 一小把 東坡肉的做法 將五花肉與涼水一起下鍋,水開後再煮2-3分鍾然後關火撈出,用溫水洗去血沫,切成塊狀待用將切成片的姜鋪滿整個鍋底(沒有不粘鍋的要在鍋底鋪上篾子,或者小架子,這樣防止肉塊粘鍋燒焦,倒入黃酒後能浸住肉最好)蔥整齊均勻的擺放在薑片的上面將五花肉碼放在最上面,撒上一小把冰糖倒入黃酒一瓶,老抽4大勺,生抽3勺(以沒過五花肉為准,不用加鹽(老抽就夠)、不用加水(黃酒代替水燒肉,可去除腥味並且能使肉質酥軟)將鍋移至火上,大火2-3分鍾就可煮開開後立即將火調至最小,小到只有火芯(或者再將燃氣的總閥門再關至一半)慢燉3-4個小時,燜煮至湯汁粘稠,香氣撲鼻把燜好的肉一塊一塊的輕夾入容器內與湯汁一起倒入,蓋上蓋子隔水用大火再蒸20分鍾即可

【東坡肘子的做法】東坡肉,東坡肘子的來歷及做法?
關於「東坡肘子」的來歷,還有兩種說法: 一是傳說蘇東坡曾到過江西永修一帶,在這里為一個農夫的孩子治好疾病。

農夫為感謝蘇東坡,特地留他吃飯。

鄉村美景陶醉了蘇東坡,他不禁吟了一句詩:「禾草珍珠透心香」。

正在灶間做飯的農夫聽了,以為蘇東坡在教他「和草整煮透心香」。

便將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在鍋里煮,不料這樣煮出的肉別有一番香味,成了當地的一道傳統名菜。

二是傳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四川大學中文系有四位學生,在古詩文中看到漢朝班固的兩句話:「委命已,味道之腴」,便在成都開辦了一家餐廳叫「味之腴」。

他們從蘇東坡的傳世墨跡中輯得「味之腴」三字,以此作為店招,並向世人宣稱這三個字是蘇東坡親手寫的,店內所賣的「東坡肘子」也是蘇東坡親手創制並秘傳下來的。

這樣一來,東坡肘子的美名不脛而走,傳遍全國,「味之腴」的生意當然也就十分紅火了。

「東坡肘子」也好,「東坡肉」也罷,傳說終是傳說,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不必十分在意。

由於選料不同,各地風俗不同,目前全國各地東坡肘子的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大同小異。

東坡肘子始於四川,應無疑義。

四川東坡肘子的做法,通常有三種。

第一種做法是選豬前膀(肘子)一塊約四斤,放入湯鍋煮透,撈出剔骨,下入原湯,加雪山大豆、蔥節、紹酒,微火上煨燉三小時,吃時,加鹽,連湯帶豆舀入碗中,蘸以醬油。

原湯原味,香氣四溢。

第二種做法是將肘子煮至六分熟時撈出,濾干。

豬油燒成九成熱時加入肘子,皮面炸至金黃色,撈出把肉的一面切成五分見方的花刀塊,但不割斷皮。

另用炸蛋、菜心、筍片加醬油、蔥、姜、大料、高湯,燒開後勾芡加鹽、味精,澆在肘子上即可。

第三種做法是蘇東坡家鄉四川眉山的做法。

先將肘子煮成八分熟,棄去原湯,此乃第一次脫脂。

再入籠蒸熟蒸■,此乃第二次脫脂。

選上等豆瓣辣醬,加蒜、姜、椒、蔥、糖、醋、鹽、芫荽,紅油調汁,淋在肘子上,即成。

此乃最正宗的「東坡肘子」,所謂「肥而不膩,■而不爛」「色香味形,入口遺香」。

由於在製作過程中已兩次脫脂,因此肥胖的人不必顧忌增加脂肪。

常食豬皮能使人皮膚細膩,故而又深得女士們青睞。

因此,東坡肘子被譽為綠色食品。

⑥ 成都美食推薦

川菜代表菜
經典川菜有盆盆蝦、宮保雞丁、干燒魚、回鍋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樟茶鴨子、干煸牛肉絲、怪味雞塊、燈影牛肉、魚香肉絲、糖醋排骨、水煮牛肉、鍋巴肉片、咸燒白、雞米芽菜、糖醋裡脊、東坡肘子、辣子雞、香辣蝦、麻辣兔頭、水煮魚等。
四川十大特色小吃
1、擔擔面
擔擔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相傳為1841年一個綽號叫做陳包包的自貢小販創制,因為早期是用扁擔挑在肩上沿街叫賣,所以叫做擔擔面。此面色澤紅亮,冬菜、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堪稱川味麵食中的佼佼者。
在春熙路靠近總府路的這頭,在王府井百貨後面華興街上,是成都市非常有名的華興煎蛋 面,名氣很大,3.5元/碗,加蛋另外加錢,還可以吃到醪糟蛋、綠豆稀飯、涼面等,在煎蛋面的旁邊,右邊是燉雞面味道還不錯,大概是4元/小碗。左面梓桐橋派出所旁邊是非常有名的肥腸粉,刀削麵和肥腸粉都是該店的特點,在那裡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吃冒菜(就是用火鍋底料一鍋煮),十分的爽口美味。冒菜小份三元,大份五元。刀削麵、肥腸粉是3元。
2、韓包子
《功夫熊貓2》中的阿寶也吃起了韓包子
成都的早點花樣繁多,如果是真的要吃,應該到小巷裡去淘,清新的荷葉稀飯或者是十分可口的家釀泡菜,如果只是品嘗了解,建議以下選擇:
總府路後面的華興街上,除了有上面介紹的華興煎蛋面、燉雞面(抄手)、梓桐橋肥腸粉、刀削麵、八寶粥之外,還有國營老字型大小盤餐市的鹵肉鍋盔,盤餐市出名的是系列川菜和特色鹵菜,以經營正餐為主,對面那家以經營早點為佳,後來兩店合並,菜價陡漲50%,但是早點一點沒有變,其包子是成都市一絕,皮薄餡厚,十分好吃,豆漿也十分地道,油條遠遠 比永和來的酥脆,包子0.5元/個,豆漿0.5元/碗,油條是1元/根,小菜0.3元/份,絕對物美價廉。
總府路上還有幾家老字型大小:賴湯圓(曾經還拍過電視劇的)、鍾水餃早晨都有相關的小吃。
3、川味火鍋
火鍋是重慶碼頭上苦力發明的一鍋煮,到現在經過不斷的豐富與改良,已經呈現出非常多的口味和吃法,成都的火鍋更強調各種味道的中和,重慶火鍋則延續了重慶人的性格,燥辣乾脆;相比而言,重慶火鍋更注重麻辣本味,一定是辣的酣暢淋漓,用牛油,味道更重;成都火鍋雖然絕大多數還是重慶人開的,但是也受到城市性格的影響,絕大多數用豬油,口感在麻辣的基礎上強調更多的其他口味。
成都出名的火鍋有很多家,僅僅就有特色的幾家做介紹:
皇城老媽、耙子火鍋等都是點菜制度為主的,是成都市最好的火鍋代表,底料醇厚,口感非常舒服,各式菜品也保障新鮮精緻,其在成都總店位於玉龍街,三個人大概200元以內可以吃的很舒服;川王府火鍋等,成都自助火鍋代表,自助菜品極其豐富,小吃糕點就有100多種,火鍋底料口感也十分不錯,場面非常巨大,應該可以同時供1000人同時進餐,是大家集體FB的好場合,每人不超過40元,酒水另計(有些免費提供酒水)。
4、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型大小》老牌名店。 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邇,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此菜的特色是以「燒」法烹之,在雪白細嫩的豆腐上、點綴著棕紅色的牛肉末和油綠的青蒜苗,外圍一圈透亮的紅油,如玉鑲琥珀,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的獨特風味。
5、怪味面
號稱成都第一面的牛王廟怪味面,其出名的怪味面,採用多種調料烹製成的湯底,麻辣鮮香,有多種說不出來的香味而得名,不大的鋪子,每天據說要賣出三千斤面條,非常誇張,1.5元/兩,可以選擇不同的口味多試試,那裡還有雪豆蹄花,5元每份,湯汁雪白,營養豐富,加上紅油的沾碟,十分開胃,如果是晚上吃夜宵的時候,還可以要一些溫的米酒。營業時間應該會到12點。地點:牛王廟上街,計程車都知道,初去的朋友可以參考地圖,一環路東四段。
東大街也有一家好吃的面館,就在龍抄手後面的一條小街,東大街公共汽車站牌(杜瓜子)對面,面對街口的那家面館,鋪面很小,有很多的面條種類,比較好吃的有牛肉脆紹、怪味面、喳喳面、海味面,都很精緻美味,1.5元/兩,老闆是一對很可愛的小夫妻,對人非常的熱情,而且聽老闆吩咐伙計下面的吆喝也非常的有趣。如果大家時間有限,在杜瓜子還可以買到一些四川的炒貨,應該算是不錯的。
春熙路青年電影院旁邊,伊藤洋華堂對面第一家面館,刀削麵和酸辣粉都是很不錯的,只是鋪面較小,到中午的時候人多。順著小街就可以直接穿到上面那家怪味面館,兩家分別在小街的街口。
6、川北涼粉
天府廣場附近的陝西街,還有成都特色的麵食――崇州羊馬喳喳面,面條本身是自己機制而 成,韌性非常好,在吃面時來一份十分可口的跳水泡菜,和面條上用豬肉炸制的喳喳,是其鮮明的特點,無論色澤還是口感都是非常的棒,小份三元大份五元,另外一般吃喳喳面同時,會點雪豆蹄花或崇州三絕之一的天主堂雞片,是四川拌菜里的上佳名菜。
天府廣場右側,是皇城清真寺,其側面應該是成都最正宗的蘭州拉麵。
天府廣場後面是成都的騾馬市商業圈,在喜來登酒店對面,就是成都市國營的擔擔面,裡面有很多種麵食。
7、夫妻肺片
關於夫妻肺片的由來曾經還有過很多爭執,目前大家比較認同的是解放前一對夫妻生活困頓,一直就靠把牛的內臟(如頭皮、蹄子、心肺等)收拾干凈,配上各種作料沿街叫賣,了以糊口。後來發展成一道四川名菜。成都最有名的夫妻肺片有兩處,一處是在總府路上賴湯圓隔壁,肯德基樓下,10元一小份,麻辣鮮香,芹菜、辣椒油,紅綠映襯,格外誘人。另外一處就是原來的老夫妻自己開的,在紅星路四段。只要是在成都的清真飯館里的夫妻肺片都有很好的口味,大家有時間自然可以去總府路,沒有時間可以就近找清真館子,價格應該在16―20元/斤,其吃剩的作料加涼粉或者吃面條都是非常好的美味。
8、兔頭
成都吃兔頭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當初的兔頭就象夫妻廢片一樣,是邊角廢料,常常用小鍋煮著,沿街叫賣,2毛錢一個,很是可以給大小孩子解饞。後來隨著生活提高,兔頭的做法和吃的方式已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曾經聽真正的老饕說過,吃兔頭要用13種不同的工具才能吃出它的全部滋味來。成都的兔頭分三種,一種是由小家庭自己研製,售賣集中在其所在的小區,數量有限,外地朋友很難找到;一種是成都幾家靠拌菜、冷盤出名的商家,比如說廖記棒棒雞、二姐兔丁、紅星路兔丁等;還有就是成都附近真正的兔頭發源,比如說雙流的兔頭、廣漢的熱窩兔頭、都江堰兔頭等……主要是分紅味(麻辣)和白味(五香),吃的時候先後順序非常講究,不會吃的人一般都啃不幹凈。
9、肥腸粉
成都大名鼎鼎的青石橋三絕是:肥腸粉、蕎面、糖油果子。成都提肥腸粉第一肯定是青石橋,那裡肥腸粉是老字型大小了,肥腸粉是將紅薯粉條在大鍋老湯裡面,基本是不停火,用十斤以上棒子骨熬制出來的,燙熟後加各種原料而成,最後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腸,是成都最有人氣的小吃。青石橋的蕎面是成都為數不多的可以吃到的蕎面,也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以前店很小,機器現場壓制蕎面下鍋,原來三絕之一的糖油果子就在蕎麥面外,所以一般是買一串糖油果子吃一碗蕎面,糖油果子是1元/三個,蕎面是2.5元/碗。建議大家可以點鴛鴦――就是一半 蕎面一半粉條。肥腸粉大份是5元。地址在成都小吃城的斜對面,春熙路走路大概十分鍾就到。
肥腸粉在成都已經成為僅次於面條的主要小吃,分布於城市的大街小巷,成都肥腸粉的招牌無一例外都打著雙流白家的名義,據說那是成都最早最有名的肥腸粉發源地。現在高記肥腸粉已經成為了一座大型的酒樓,依舊供應著2.5元/碗的肥腸粉,同時更提供更多的肥腸系列菜品,唯一缺點是離成都市區較遠。
10、龍抄手
青石橋斜對面成都小吃城,可以點一些套餐來試試,基本可以嘗到所有的傳統口味,但有機會最好尋找小店,更美味。
午餐和晚餐形式基本接近,成都的飲食分兩大主要結構:火鍋及其派生出來的菜品(香辣蟹、連鍋、麻辣燙、串串香等)和炒菜系列,包括川菜及其他菜系的菜品。

⑦ 眉山好吃的小吃

眉山市傳統美食特產、工藝品眾多。

眉山市著名的傳統美食有: 仁壽黑龍灘全魚席、芝麻糕、乾巴牛肉、回鍋羊肉、回鍋魚、文宮枇杷、曹家梨;東坡松花蛋;東坡區的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魚、龍眼穌、眉山臍橙和國優三蘇 酒;彭山的彭祖酒、甜皮鴨;洪雅的雅魚、藤椒油、瓦山春酒、道泉高山綠茶和各種野餐;青神的江團、漢陽雞、中岩烤全羊、青神椪柑;尤以東坡肘子、東坡魚、 東坡松花蛋、芝麻糕揚名海內外。
1、仁壽芝麻糕

仁壽芝麻糕是眉山地區傳統的地方糕類名特產品之一,創制於清末,已有百餘年歷史。仁壽芝麻糕糕質細嫩,柔熟化渣,甜香爽口,有獨特風味。

2、乾巴牛肉

乾巴牛肉是選取的優質鮮牛肉經過腌烤炒數道工序製作的麻辣牛肉乾,油潤泛紅,條粒成型,食香化渣,麻辣爽口,南北風味、老少適宜,具有芬香濃郁,純正醇厚,餘味悠長之獨特風格。

3、文宮枇杷

文宮枇杷產地位於四川仁壽二峨山南麓,以其「果大、色艷、皮薄、肉厚、柔軟、汁多、味美、質密」 著稱。文宮枇杷單株產量高、果實碩大、含糖量高、風味獨特,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葯用價值。

4、曹家梨

曹家梨果面色澤鮮亮,果點小而均勻,皮薄而光滑,果大、核小、多汁、味甜、質細、化渣。

5、東坡松花蛋

東坡松花蛋做工考究,採用傳統方法與現代工藝相結合,製作出來的皮蛋,蛋白晶瑩,透過蛋白裡面的蛋黃清晰可見。味道鮮美,風味獨特,食用後回味極佳,是不含鉛的純綠色食品。

6、眉山臍橙

眉山臍橙果大色鮮、味美品優,食用價值極高。味美品優的眉山臍橙,多次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現種植面積已達12萬多畝,暢銷北京、上海等全國各省、市。

⑧ 成都最牛把子肉,10元一片,6種大肉吃到爽,一家老少都來幫忙

成都位於中國西南部,是四川省省會,被譽為「天府之國」,這里不僅有聞名世界的風景區九寨溝和大熊貓繁育養殖基地,還有國內著名的名勝古跡——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等。由於成都獨特的地理優勢和秀麗的風景,每年都會吸引無數中外遊客到這里來 旅遊 。不過對於吃貨來說,成都的風景千好萬好旅坦,也不及當地 美食 的萬分之一。

提到成都的 美食 ,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的便是各種火鍋館子和冒菜店,彷彿這兩樣東西就是成都 美食 的標簽,就像提到北京 美食 ,大家首先會想到北京烤鴨,說起重慶,大家都知道重慶小面一樣。對於生活在成都的人來說,下班以後公司團建、學生聚會或是朋友談天最好的去處,都是火鍋館子和冒菜店。但是成都除了遍地的火鍋和冒菜,快餐店也是相當有名的。

生意火爆,一家人全在店裡幫忙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成都一家有名的快餐店。大家對於快餐店的印象,大多都是菜品不是很好,吃飯只圖省時間,這家店鋪跟其他快餐店相比可以算是佼佼者了,因為在這里不僅菜品豐富,而且吃肉可以直接吃到飽。老闆和老闆娘早上都在准備各種食材,主要賣中午和晚上。基本上一到飯點,客人便陸續來了,不一會兒店裡就開始忙得不可開交,每天來吃飯的客人都能從店裡排隊排到馬路上去。

這家店由於生意太好,所以請了好幾個阿姨來幫忙,除此之外,老闆的父母只要一有空,也基本上在店裡端盤倒水,就連放學回家的孩子看到店裡這樣忙,也會放下書包,幫著擦擦桌子,收拾碗筷。

把子肉10元一片

這家店的把子肉大片大片的,目測一片有半個手掌那麼大,老闆怕燉煮的時候把肉煮化了,於是每一片肉上都捆了細細的線,以防止把子肉散架。把子肉吃起來鹵香味很濃,色澤看起來就很誘人,而且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吃起來瘦肉不幹不柴,肥肉也不膩,一切都搭配的恰到好處。

我以前看到這種大片肉都會被勸退,一是擔心會油膩,二是怕吃不完尷尬。這里的把子肉算是處理得比較好的了,由於燉煮的時間很長,肥肉里的脂肪都燉到湯里去了,我居然能一次性吃下兩大片,過癮。

東坡肉12元一份

這家店的東坡肉也是一大特色,東坡肉 歷史 悠久,大家也都有所耳聞。東坡肉燉得無比軟爛,居然到了輕輕一抿就碎的地步,所以老闆在烹飪之前是把東坡肉像綁螃蟹一樣綁得牢牢實實的,如果不這樣,只怕燉好以後根本看不到肉,而是一鍋油湯了。

東坡肉確實燉得十分到位,但是個人覺得還是有點油膩,吃在嘴裡滋滋冒油的感覺,三個月沒吃肉的人來上幾塊東坡肉准沒錯,但是平時還是有點吃不下。

鹵豬蹄20元一隻

這家店裡的鹵豬蹄燉得非常軟爛,只輕輕把豬蹄拿起來,骨頭上的肉便噼里啪啦往下掉,根本不需要費工夫,就能輕易把肉和骨頭分開。豬皮的部分看起來讓人覺得油膩,實際上吃進口裡只是很糯,老闆說燉煮的時間很長,所以油脂都燉化了。吃完只覺得滿嘴的膠原蛋白。

吃鹵豬蹄,個人覺得最有綠林好漢大口吃肉的感覺,而且一整隻豬蹄捏在手裡沉甸甸的,相當有感覺,和東坡肉比起來迅答,鹵豬蹄油脂少得多,適合我這種怕油的人。鹵豬蹄的價格算是最貴的,20元一隻,不過能吃到心滿意足,也算是物超所值了。

紅燒獅子頭6元一份

這家店的紅燒獅子頭也廣受顧客喜愛。紅燒獅子頭說白了就是肉丸子,只是比我們平時吃的丸子大一些。老闆先將丸子放在油里炸了一下,所以吃起來表面焦脆焦脆的,口感很緊實,味道很鮮拆昌桐香,而且只要6元一份,這讓許多顧客都大呼劃算。

紅燒獅子頭要做得好吃,這必須保證口感和味道好。我們平時吃的紅燒獅子頭,一般不會先油炸一下,而且肥肉的比例偏高,吃起來口感欠佳,還稍顯油膩。這里的獅子頭不僅口感好,肥瘦的比例也拿捏得十分恰當,所以廣受食客好評。

店裡一共有6種大肉供客人選擇,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還有醬汁排骨、東坡肘子和脫骨雞腿,各種素菜也是把人挑得眼花繚亂,只是高峰期特別擠,去吃飯的時候避開這一時間段就完美了。

⑨ 眉山有哪些美食

1、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有肥而不膩,粑而不爛的特點,色、香、味、形俱佳。眉山的東坡肘子肥而不膩、粑而不爛。食用時有兩種形式:一是清湯式。二是佐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