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日一景一食——鎮江
作者:松果0523
說說這次旅行
鎮江古稱潤州,江蘇省下轄地級市,中國聞名的江南魚米之鄉,1928年至禪談液1949年2月,鎮江市還曾經做過江蘇省省會。周末去鎮江,游覽了鎮江博物館,西津渡古街,夢溪園和賽珍珠故居。
第1天
大華面館
鍋蓋面,也稱鎮江小刀面,是中國十大名面之一,被譽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傳統 美食 。大華面館,網上好多人推薦,作為賀物不知底細的外地人,也只能參照前人的信息試吃了,估計不能算是第一,也可以算是鍋蓋面的代表吧。
牛肉面加一塊餚肉
這個窗口負責收款和配料。
牛肉麵加一塊餚肉的配料
自己拿著配好的料去灶台加面。
面館是在一個巷子裡面,這大華的門面看著像個老式電影院的門面。右側這個棚下是大華面館。吃面的人真的挺多,我去的時候都一點半了,已經過了飯點,依然排隊交錢取面。第一次在鎮江吃鍋蓋面,感覺還是好吃的,餚肉很出彩。
鎮江博物館
鎮江博物館是一座地方 歷史 綜合藝術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原館舍為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鎮江博物館西依雲台山麓,北鄰浩盪長江,東毗西津渡古街,是英國在中國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領事館之一,建築風格為東印度式。
青銅鳥蓋壺--鎮館之寶
青銅鳥蓋壺1982年9月出土於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墓中,形體碩大。壺蓋如一隻展翅欲飛的小鳥,壺體飾以附有方乳丁的凸寬頻紋為間隔,分成四片由圈點紋鑲邊的雲形勾連紋,左右兩對稱乳丁。方枚絆帶飾為江南地區所少見,其鴟鳥形蓋的構思亦很巧妙,形態逼真,以其輕盈欲飛的姿態攫取觀賞者的視線,無形中減弱了器體的沉重感。
青銅鳳紋尊--鎮館之寶
青銅鳳紋尊是1976年丹陽司徒西周銅器窯藏出土。它形體碩大厚重,形態各異的各種鳳鳥紋將器物裝飾得富麗堂皇,賦予全器勃勃的生機。豐富華麗的飾紋和碩大的體形,更接近中原風格,這在吳國青銅器中顯得彌足珍貴,也是目前所見吳國早期鑄造最華麗精美的銅器。
青銅人面紋釒享於
青銅人面紋釒享於,1985年諫壁王家山東周墓出土。所謂釒享於,主要與鉦、鐸、鼓等相配作軍樂器使用。同出土的器件有成套三件,居各地出土同類器之最高總數,是研究我國古代釒享於的演變和發展及吳越地區禮樂之器發展等難得的實物資料。
唐代金銀器銀鎏金龜負「論語玉燭」酒令筒、酒令籌、酒旗、酒纛--鎮館之寶
酒令筒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底座為銀鎏金龜,以二層蓮花托圓柱形酒籌筒,正面長方形框內刻「論語玉燭」四字。酒籌筒內盛放50枚鎏金銀酒令籌,每枚酒令籌上刻有楷書並鎏金的令辭,上半段采自《論語》的語句,下半段是酒令的具體內容。這套唐代酒令器具的出土,為研究我國唐代酒文化提供了珍貴的佐證。
鴛鴦形三足青銅尊--鎮館之寶
鴛鴦形三足青銅尊,它整體為鴛鴦形,昂頸平視,頭頂一冠,鳥身豐腴。全器素麵無紋飾,鴛鴦造型寫實逼真。該器物1982年出土於鎮江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墓,這種用南方水鄉的鴛鴦作尊的形制,較為少見。
西津渡古街
西津渡古街位於鎮江城西侍基的雲台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 歷史 遺跡。西津渡古街全長約 1000 米 ,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 歷史 蹤跡。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為「西津渡」。這里原先緊臨長江,滾滾江水就從腳下流過。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江岸逐漸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腳下的超岸寺旁。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離。
尚清戲台,有演員在唱戲。
救生會
救生會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 歷史 。事實上,救生會的創設應追溯到宋代。救生會,顧名思義就是濟渡救生的意思,是帶有慈善性質的水上安全救助機構,專門從事義務打撈沉船和救生會事宜。
昭關石塔
昭關石塔塔座分為兩層,以「亞」字疊澀法鑿成,塔座上有一個復蓮座,塔身偏圓,呈瓶狀。再向上是亞字形塔頸,又有一個復蓮花座,再上面是十三天和仰蓮瓣座,仰蓮瓣座上有法輪,法輪背部刻有八寶飾紋,塔頂呈瓶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修工程中的重大發現:在石塔的塔心室里,意外地發現了兩個「曼荼羅」。這兩個銅片上的曼荼羅共有九個觀音和九個黃財神菩薩,那九個黃財神菩薩手中還抓了九隻吐寶鼠。在佛教裡面,老鼠是看守金庫的,抓住了金庫的門衛也就是抓到了錢財,抓到了發財的機會。在昭關石塔里發現的這兩個元代曼荼羅,在國內實屬罕見。按照佛教的解釋,塔就是佛,所以我們從塔下的券門經過就是禮佛,是對佛的頂禮膜拜。元代藏傳佛教盛行,煞費苦心地建造了這么一座過街石塔,可見當權者用心之良苦。
這座白塔是全國唯一的一座過街白塔。下面是過街式的,可供行人行走的,是當時旅客過江時祈求平安所用的石塔。
獨輪車路面
帶有獨輪車輪印的花崗岩路面,是百姓販夫運送貨物到江南市集販賣的時候,用到的交通工具獨輪車,壓出來的車輪印。這車轍也印證了我們當時渡口的繁華景象。
隨著時間的變遷,西津渡這里的江面變窄,江水漲高,渡口也就跟著越建越高。從這個「一眼看千年」的櫥窗,可以看到不同朝代的西津渡路面,像千層糕一樣一層層地疊加起來。
待渡亭
待渡亭就是古人迎來送往或者小憩避雨等待擺渡的場所。
經過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建設,西津渡漸漸形成一個街區,留下了龐大的建築規模,整條街隨處可見不同朝代的 歷史 遺址。
小店櫥窗
夕陽下,靜謐小街。
第2天
夢溪園
夢溪園位於鎮江市夢溪園巷21號,是北宋時期著名科學家沈括晚年居住並撰寫科學巨著《夢溪筆談》的地方。 歷史 上的夢溪園是一座著名的宋代文人宅園,其原貌早已盪然無存,1985年在原址附近,初步修復了夢溪園。現在的夢溪園由兩進六間青磚平房和一方小庭園組成,園門上端,有鎮江籍我國著名科學家茅以升題寫的石匾"夢溪園"三個大字,蒼勁有力。
夢溪古石碑
沈括塑像
賽珍珠故居
賽珍珠故居位於江蘇鎮江市區西北風車山上,故居佔地約400平方米,是一座青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主要陳列著賽珍珠的著作和相關物品、資料及中美友好交往的展品。
賽珍珠文化廣場
賽珍珠(1892—1973),出生於美國,3個月後即被身為傳教士的雙親帶到中國,在 鎮江度 過了童年、少年,進入到青年時代,前後長達18年之久。賽珍珠在中國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稱為「第一語言」,把 鎮江稱為「中國故鄉」。
賽珍珠故居
賽珍珠是以中文為母語之一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才華橫溢,一生創作了115部作品,是世界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193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對中國農民生活史詩般的描述」,得獎作品有《大地三部曲》、《異邦客》、《東風西風》等,主要描寫20世紀30年代中國人的生活。
金山風景區大門
到公園門口的時候,已經接近閉園時間,而且因為疫情願意,金山寺沒有開放。鎮江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參觀完的,下次再來吧!
西津渡另外一個方向的景色
只在鎮江游覽了一個周末,霧里看花, 鎮江距離揚州不遠,有公交車可以去揚州,等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時候,再來鎮江一游吧!
Ⅱ 鎮江到底哪家 鍋蓋面 最好吃
你好,鎮江的鍋蓋面絕大部分都是很好吃的呀,大西路的新華影院邊上的新華面館,還有德月樓,金山畢世榮茶餐廳,這些都是都幾十年的老字型大小了。大店的沒意思,還店大欺客,口味也不咋地。
Ⅲ 鎮江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1、蟹黃湯包是江蘇的傳統小吃,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製作工藝精妙絕倫。主要材料有活大閘蟹、母雞、豬肉皮、高筋麵粉等。
(3)鎮江哪個地方的牛肉麵最好吃擴展閱讀:
鎮江,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南部、長江南岸、長江三角洲西段,古稱「潤州」,民國時曾為江蘇省省會。鎮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和國家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及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鎮江是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市內有三山、茅山兩個5A級風景區和西津渡、南山等眾多名勝古跡。
Ⅳ 在你心裡什麼面最好吃
1、牛肉麵
鍋蓋面,也稱鎮江小刀面,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傳統美食。成品的鍋蓋面具有軟硬恰當、柔韌性好等特點,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小吃。鍋蓋面用的面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用刀切成面條。
Ⅳ 鎮江鍋蓋面哪家最正宗
可以去大西路人民街的老宴春(注意一定是這家店),鎮江傳統風味保留的還是不錯的。同店推薦:白汁鮰魚、響油鱔糊、蟹黃湯包、鎮江餚肉、鎮江醋排。
無醬派的代表很多,而且一直都是主流口味,所以不用贅述。知名的有:
鎮南面館:總店在南門貨運站附近。主推牛肉麵。
柏三嫂(山門口店)、老趙(指襪爛大西路)、卜家(中營街店、江濱新村店)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有醬派往往沒有配菜,只有青蒜,取而代之的是醬油之餘還在碗里多放一勺秘制肉醬。其實你也可以稱它們為——邪教唯漏。這種面口味往往較重,隔著面湯油有一層厚。但重面條的質感,下出來的面整齊、勁道。
有醬派的代表是曾經電力路上的一排面館。輝煌的時候像毛頭麵店一上午能下近千斤面。現在拆遷之後也已經七零八落,走向沒落(又叫邪不壓正)。還記得以前偶爾能去吃上一碗面簡直是幸福。
毛頭麵店:電力路迎江橋最有名的麵店,曾經一座難求,每天麵店門口一溜煙蹲著吃面的。拆遷後幾經周折搬回了電力路(川福樓旁邊),但口味可以說是一落千丈(應該是醬的調制出了問題),老闆也不知為何。現在已經轉手,口味嘛,吃了之後想刪掉這家店。
小馮麵店:曾經毛頭的競爭對手,現在搬到長江路港務局旁邊,這是風味保留的很好的一家,因為毛頭口味的下降而上升至第一。斬肉面是一絕。
小雞鍋蓋面:曾經毛頭的鄰居,他的紅火可以說是占的毛頭的光。往往毛頭家人太多或態度不好大家就到小雞吃了。現在在解放路新宴春對面。
大華面館:「大華」這個名字在老鎮江真是人盡皆知,鎮江是中華民國時期江蘇省省會,大華劇院、大華飯店以及一顆顆梧桐樹見證了江蘇省第一條柏油馬路曾經的繁華。
大華面館開在了落寞的大華劇院門下,也是別有一番風味。這兩年發展好芹勢頭很猛,口味沒以前那麼咸了,食客常在旁邊買一根油條,悠哉悠哉,也是一番風味。
關於澆頭:好多朋友私信問我什麼澆頭最正宗,我想說不存在,你喜歡啥就吃啥,但老傳統是肉絲面,這就像天津茶湯老傳統是高粱面一樣。
Ⅵ 鎮江有什麼好吃的
百年老店宴春酒樓
推薦理由:宴春樓是鎮江的百年老字型大小,是鎮江淮揚菜系的集中代表,尤以蟹黃湯包和鎮江的餚肉聞名。
地址:老店(大西路人民街17號)、新店(解放路87號)。
江鮮一條街
推薦理由:位於金山之側,在金山覽景的同時可大飽口福,以「鎮江三魚」著稱,還能吃到拆燴鰱魚頭。「金水灣」是江鮮街中規模最大的餐飲店。「畢士榮江鮮大酒店」也很有名。金山漁業村也是不錯的選擇。。
地址:金山之側,整條街南起長江路,北至引航道渡口。
妯娌老鴨粉絲館
推薦理由:是一家鴨血粉絲湯的老店。要是問鎮江哪裡的鴨血粉絲湯最正宗最美味,老鎮江人一般都會推薦這里。另外他家的鹵味也是味美無比,非常值得推薦。
地址:大西路55號。
大華麵店
推薦理由:老城區里口碑很好的一家面館,鍋蓋面非常有名,逛大西路古建築群的時候就可以順道去品嘗了。
地址:大西路郵局旁邊的一個豁口裡
好再來鍋蓋面
推薦理由:鎮江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鍋蓋面,這家離鬧市區很近,量大份足,面條做的也很勁道,湯頭也很鮮美。
地址:中山東路萬祥商廈後面巷內(近解放南路)。
大市口美食夜市
推薦理由:這里匯聚了各種民間小吃、高檔酒樓和繁華的美食街,是鎮江美食、購物、娛樂匯聚的地方。
地址:中山東路,靠近三五九醫院。
Ⅶ 鎮江美食攻略鎮江美食有哪些
我們所熟知的鎮江,是以香醋聞名的。鎮江是江南的魚米之鄉,同時植物資源豐富,葯用植物達700多種。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業是他們的第一產業。旅遊景點也很多,有旅遊業的地方,必然少不了好吃的美食,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味道。
卜家面館
人均十五到三十
在正東路東營街。市政路上一個路口走進去就是。第一次吃了閉門羹,這才知道鎮江面館比較任性,營業時間通常是早晨七點鍾到下午,這家店只營業到下午兩點鍾。
他家的面非常筋道,我在鎮江吃了三家面館,這家明顯最優。我點了豬肝肉絲面,加了占肉。豬肝處理的很乾凈,占肉真的挺不錯的,肉蓉切的跟碎,團成丸子還不會散,感覺肉質比較不錯。
肉絲豬肝面
品鑒館
人均四十到七十
走完金山寺,和小夥伴一起去西津渡吃飯。我點了紅湯餚肉面加姜絲,一個人剛剛好吃完。有的小夥伴點了全家福,有餚肉面,姜絲,湯包,香妃醋等等鎮江全套特色,分量很大,需要兩人分食。這家的面不如卜家面館,搭配的姜絲如果切的更細一些會更好。不過窩窩頭很精緻,湯包也很好吃。醋有免費的,也有三塊一瓶的,味道是一分錢一分貨。
紅湯餚肉面配姜絲
姜絲蘸醋拌面,餚肉蘸醋在盤里吃。
若非來吃窩窩頭和湯包,不建議來吃面。
蓮藕坊
人均十塊
八佰伴後面那條街。從八佰伴和商業界中間那條路走進去(妯娌鴨血粉絲湯坐落的那條路),第一個路口右拐往前方商業街方向走,左手邊的一家小店,這條路上要路過兩家貢茶才能走到。
最初為了糖藕而去,但是老闆告訴我七月的藕太嫩沒有辦法做糖藕,需要等到九月。無奈退而求其次,選擇打包一碗藕汁湯圓帶走。誰知就此不能自拔,兩天搜絕後帶著三個小夥伴再次光臨,為了藕汁湯圓。這是我在鎮江唯一一家光顧了兩次的店。
藕汁湯圓大贊,是用藕粉下的湯圓。藕粉是老闆娘自己洗出來的,湯圓是思念的黑芝麻味,其中改加了干桂花。薺菜餛飩是老闆娘自己包的,餛飩湯底料非常出彩,裡面加的香油據老闆娘說二十七塊一瓶,很好吃。藕餅剛炸出來的比較好吃。
老宴春
人均三十
來這里吃的早茶。雖然評價連年走低,但頭牌還是有頭牌的道理。
個人推薦:水晶餚肉,宴春餚肉肥瘦相間,個人更喜歡李嫂家純瘦肉的。千層油糕,這里的千層油糕是包括揚州三大茶社在內我吃過最好的
不推薦:蟹黃湯包,沒有蟹黃,味道不如品鑒館[10.05更新:
這里不是說品監館的就推薦大家去吃,好吃的蟹黃湯包請自行探索,如果你願意在評論區分享給答主就再好不過啦]。燒賣,太干。
酒釀元宵,中規中矩,個人更喜歡蓮藕坊的藕粉
他們家免費茶水的大麥茶很好喝。個人覺得叉燒包太甜了,吃不慣,但是小夥伴很喜歡。
就叫阿昆
吃面要去大華面館和邵順興,鎮南名氣大,現在基本上是外地人吃,本地人不怎麼去了。當然還有其它一些面館,鍋蓋面一定要吃紅湯的,主要吃個醬油味。鴨血粉絲要吃妯娌的,宴春的蟹黃湯泡還可以啊
,那個包子主要是吸湯啊,夾的時候別夾破了哦,佬土我都吃的鴛鴦鍋,番茄鍋確實不好吃。要下車了,先說這么多。
鎮江三中老一輩的集體回憶——千層牛肉餅
對於在鎮江三中上過學的筒子們來說,可以找的對美食的集體回憶實在是太多,但是這家的牛肉餅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三中上過學的孩子們可以說沒有誰沒有吃過他家的千層牛肉餅。牛肉的肉香配上千層的酥脆,一口咬下去滿嘴流油的感覺真是沒誰了。去老三中追憶的孩子們,這家千層牛肉餅絕對不容錯過。
大市口老太臭干
不知道把老太臭干放在這合不合適,蒼蠅館子蒼蠅館子,老太臭干其實只是個小攤子,但是,不管了,誰叫他家臭改漏返干那麼好吃呢核飢。就連名字都是由吃貨們口口相傳而來的。大市口老太臭干到底有多好吃,光是從推車前排隊的人就可以看出來了,從出攤到收攤,形容詞只有一個——人人人人人!!!買個臭干小編最多的時候排了半個多小時,前面排隊的人基本都是十串起!這我覺得我根本不需要再多說什麼!獨家秘制的醬料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吃了一口就上癮系列。
鎮江還有鎮南,老趙,大華三家最有名的鍋蓋面
下車來到老趙門口,大雨同樣澆不滅鎮江人吃面的熱情,店裡人頭攢動。要了店長推薦的紅燒牛肉麵,又加了一份肉絲。雖說點的也是細面,但老趙家的細面風格要粗獷不少,面條不羈地隨意扭著,口感也攙和了幾分勁道。拌一拌,翻出了沉在下面的牛肉和肉絲,招牌的牛肉似乎辜負了盛名,工夫不夠,筋嚼不動,肉也不夠軟爛。
廚房幾乎是全開放的,繞去看備好底料的碗,心裡胡亂猜測,肉絲煙火氣的秘密也許就在這碗底的醬料里了。畢仕榮的江鮮,蘇寧廣場旁邊七天酒店後面已經開了十幾年的小店,八佰伴旁邊的商業街附近大王生煎的湯包和戴春陽炒栗等食物我沒有嘗試,希望有機會故地重遊。
可以去嘗嘗其他淮揚菜,鴨血粉絲!江鮮,河鮮,鍋蓋面,干拌面,街頭小吃,烤鴨(覺得比南京的好吃)草頭,大麥粥,醬菜,金梅醋。
Ⅷ 中國十大面條
中國十大面條:蘭州牛肉麵、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面、吉林延吉冷麵、河南燴面、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和鎮江鍋蓋面。
1、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特色小吃,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鄭州燴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頗具特色的過早小吃。面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芝麻醬、五香醬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鎮江鍋蓋面網路-刀削麵網路-北京炸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