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雲南哪個縣的牛肉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雲南哪個縣的牛肉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3-20 00:59:31

⑴ 西鄉哪家牛肉干最好

1、綠川然精品風干牛肉乾
源自呼倫貝爾優質南屯牛肉,無菌風干,無油炸。獨立包裝,干凈衛生,攜帶方便,隨時隨地想吃就吃。紋理清晰,順著紋理撕扯,能看到絲絲纖維!有嚼勁,肉味濃。
2、拜倫澳洲健康腌制風干牛肉乾
這款牛肉乾的牛肉都是取自天然飼養的肉牛,非常的健康,而且是精選瘦牛肉經腌制、風干手工製作而成。它都是切成了小塊的塊狀,一口剛好一塊,吃起來口感偏硬,但是很有嚼頭,除了肉香還有濃郁的燒烤味,越吃越有滋味。
3、懶熊食尚五香風干 牛肉乾
內蒙古大草原的放養黃牛後腿肉為原料。烘乾烤制好口感,五香滲入牛肉後入口微甜。紋理粗獷,順著紋理撕拉成條,絲絲纖維看得見,慢慢咀嚼滿口肉香。如此美味,謹獻給無肉不歡的你!
4、阿戀原味風干牛肉乾
嚴選內蒙古優質一周歲幼牛,為確保工藝和口感,精選其後腿肉和腱子肉,採用原始傳統工藝製作,獨具大草原風味,牛肉味十足,肉質鮮香,不添加防腐劑和色素,包裝攜帶方便,無論宴請賓客還是出差旅遊,或是工作之餘,都是很好的選擇。

5、雲南德宏傣味琵琶乾巴純正風干牛肉乾
琵琶景頗乾巴」是雲南德宏州景頗族宴請賓客不可或缺的一道佳餚,它以優質黃牛為原料,配以當地獨有的天然香料,經景頗族傳統工藝加工而成,其味美肉香,肉色鮮紅,肉香濃郁,軟硬適度。有醇香味和香辣味兩個口味,每次品嘗琵琶景頗乾巴都讓您有大口吃肉的民族豪情。
挑選牛肉乾注意事項:
1、分清種類
牛肉乾一般是使用牛肉與香料一起腌制而成的肉乾,根據使用的牛肉種類、牛肉乾質地、形狀、製作工藝等不同,大致可以分為手撕牛肉、牛肉條、牛肉絲、牛肉粒、牛肉脯等。
2、辨別好壞
前市面上常有不法商家濫用牛肉香精,使用豬肉冒充牛肉來牟取暴利,因此在購買牛肉乾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挑選真正優質的牛肉乾。
3、會看包裝
雖然可以通過肉質本身來判斷牛肉乾的質量,但是日常我們在選購牛肉乾的時候,部分包裝不足以讓我們看到真實的肉質情況,這時候也可以通過包裝來進行選購。
西鄉牛肉乾店的肉乾質量很好,質地也不錯,適合各種年齡段人食用。
西鄉牛肉乾,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西鄉牛肉乾,是西鄉縣傳統名貴的清真風味食品,呈咖啡色,精肉呈桃紅色,切面有光澤。食之芳香可口,鹹淡適中,酥而不綿,餘味悠長。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87%以上。便於攜帶,久儲不壞。

西鄉牛肉乾的特點是:
表面為紅褐色,內部淡紅色,切面有光澤;有醬鹵製品特有的濃郁香味;具有相應品種應有的咸、麻、辛、辣、甜味;呈條、塊、片、絲狀,肉質緊致,略帶彈性。其含蛋白質高達65%~87%以上。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能補脾益氣,益五臟,養精血,強筋骨,素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西鄉牛肉乾是西鄉縣傳統的珍貴清真食品。 它在明清西北是眾所周知的。 自2015年以來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最初是由西鄉清真寺的姨媽製作的,經過改進和加工。 一時間,陝西南部的當地名優產品已經傳到了今天。 如今,西鄉牛肉乾的生產方法已被列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⑵ 火瓢牛肉是哪裡特產

火瓢牛肉是雲南保山的特產。

火瓢牛肉,又名銅瓢牛肉,火鍋採用老式的風爐,不用煤氣或是電磁爐,而是原生態燒環保炭烹煮,可算作牛肉火鍋的一種另類。

在製作是也採用高黎貢山生態黃牛肉,加上絕密的煮燉、調味,再將牛肉切作片狀,肥瘦適合,嫩滑爽口。除了牛肉,鍋底還配置白菜、洋芋等時蔬,皆可口宜人。

雲南火瓢牛肉,「火瓢」牛肉火鍋是高級火鍋技師陳林於1988年創辦的。又叫火瓢牛肉。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清湯或麻辣鍋底,還可加點牛筋、牛雜等主菜。湯鮮肉鬆爽口,香氣誘顫洞人。

火瓢牛肉做法:

取生態放養的牛的背脊肉洗凈,切塊。用清水浸泡約5小時,撈出牛肉控水。將牛肉放入盆內,每塊牛肉加入鹽5克反復搓揉,一般一塊牛肉要搓揉3-5分鍾,取牛骨敲成大塊,洗凈後放入烤箱內烤至色澤金黃,取出。

取一個大不銹鋼桶,放入牛骨,倒入清水,大火燒開,用中火熬制約1小時,放入牛肉輪卜、香料包(乾花椒,草果,八角,拍松的姜塊)和鹽,大火燒開,改小火慢慢煮制。待用筷子可以輕松插透牛肉時關火,將牛肉撈出,切成薄片,煮牛肉的湯過濾料渣,留用。

牛雜清洗干凈後放入大鍋內,倒入清水沒過牛雜,加入蔥段、薑片各200克,料酒100克,拍破的草果3克,八角1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至成熟,撈出改刀成小塊或者長條。去皮土豆洗凈,切成小滾刀塊,放入銅瓢內。

白菜洗凈,也放入銅瓢內。取鍋燒熱,放入色拉油,燒至四五成熱時,下入炒好的火鍋底料,小火炒熱,接著倒入自調的鍋底,大火燒開,放入雞精、味精調味臘洞穗,出鍋倒入銅瓢內,撒入煳辣椒面、花椒面、干螺絲椒(提前用干鍋炒至深褐色)5個。然後下入牛肉,搭配涮料即可。

⑶ 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什麼地方的牛肉好吃

巧家縣白鶴灘鎮火瓢牛肉餐館。所屬行業是餐飲業。 經營范圍是正餐服務。

⑷ 雲南德宏梁河縣知名特產有哪些


國慶節到了,你准備好了嗎?在這小長假里你決定去哪兒呢?現在的你是不是坐在汽車、高鐵或是火車上看著我的這篇文章呢?那你很幸運,因為接下來我將為你介紹一些特別特產,來滿足你未到該地,就已經了解了該地特產的慾望。所以趕緊來看看這雲南德宏梁河縣知名特產有哪些把!還可以提前看看哪些適合國慶梁河縣特產哦!
1.國慶梁河縣特產:梁河回龍茶

回龍茶色澤鮮明,湯色透亮,口感醇厚,可以說是茶飲中的良品,這款特產輕便,個小,非常適合帶回家,送朋友或弊缺是自己在家喝喝下午茶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2.國慶梁河縣特產:過手米線
過手米線是梁河縣阿昌族的最得意的食品,它是用米做成的,然後把扣肉剁成細塊狀,最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佐料就可以食用了,味道鮮香,因為它的佐料都是當地的一些山間野草製作而成的,所以放入這具有特色的佐料才是最好的,是不是很誘人?趕緊去試試吧!
3.國慶梁河縣特產:雲南租嫌辯高峰牛肉
雲南高峰牛產於這梁河縣,它以優質的天然氣候養育出這受所有人歡迎的牛肉。在現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愛吃牛肉,尤其是這雲南高峰牛肉。頭短,額寬,耳朵大。肉質就不用說了,者腔色澤誘人,口感也誘人。趕緊到當地去感受感受吧!
4.國慶梁河縣特產:景頗舂菜
在景頗人家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舂筒不響,吃飯不香」,所以這舂菜在景頗族的菜譜里是最具特色的了。他們喜歡把魚腥草、苦練子果等各種葯用食材以及一些豐富的香料、調料,再燒烤一些魚、蝦、鱔等一起放入竹筒中用木錘舂,製成的成品很有風味兒,還能除熱消食的效果哦!
相關內容推薦 >>
隴川縣國慶特產禮品 雲南德宏隴川縣知名特產
雲南德宏知名特產有哪些 適合帶走的德宏知名特產
雲南德宏盈江縣知名特產 盈江縣國慶特產禮品
國慶瑞麗市特產 雲南德宏瑞麗市知名特產有哪些


⑸ 保靖縣最最好吃的牛肉

保靖縣最最好吃的牛肉:保靖縣土司王朝四哥牛肉館。地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遷陵鎮魏竹路(移動公司旁)

⑹ 雲南省楚雄州元謀縣張二村牛肉館誰家最好吃

老馬家還行

⑺ 雲南什麼地方的牛肉火鍋最好吃

小吃:
1 五華區醫院(百匯斜對面)後面的小巷子里的洋芋百匯下面師專對面的酸辣粉。(洋芋巷的洋芋,豆花米線,綠茶白酒,冰稀飯都是超級好吃的昆明小吃啊!)
2 錢局街的小火鍋
3 龍泉路上馬村菜市場西面路口右手那家炸洋芋
4 地球村(小飯店,但是很多高校門口都有分店)財院分店的沙鍋飯
5 雲大鼎新後門鐵路邊上有家不知道名字而且看上去很惡心的飯店裡的一大鍋菜的東西.像北方是沙鍋,但是又是拿大鐵鍋裝的
6 順城街東口那家烤羊肉串(店裡全是新疆人)(那一票都有好吃的)
7 呈貢縣城一條小街上的一家豌豆粉
8 和平村鄭記泡菜風味小吃
9 和平村豆花米線 湯圓風味小吃店
10 南強街老字型大小鹵面(推薦鹵餌絲)
11 西壩路街邊燒烤 個舊雞腳王
12 威遠街豪客來,黑胡椒牛排,3分熟,好吃不貴(但是冷飲不好喝太甜了)
13 景星花鳥市場,罐罐腦花,酸辣面,米藕,燒豆腐...
14 老田嫂燒烤,豬耳朵。(白雲路煤機廠幼兒園大門旁,貴。)
15 官渡小吃,滇池鬧市。
16 楊記烤豬腳,烤豬腳。穿金路,世博加油站前100米左轉一條破爛小路300米處。(夠旮旯了吧)
17 雞腳王燒烤,烤雞腳,西壩路口。
18 民生老牌涮菜,涮菜,五一路中段民生街街口。
19 趙家堆加油站旁邊的小巷子里有個叫《紅凌園》的小飯店,生意很好.而且很便宜,我們4個人吃到走不動才花了38元.小菜做的地道
20 大觀商業城裡的《開心酒館》,做的東西很好,但是稍微有點貴(相對於前面的小太陽餐廳,在關上21 關陪路,紙巾的外殼上有電話,是7185295。主要是澄江那面的銅鍋魚和洋芋飯。尤其是洋芋飯很有特點。
22 尚義街的是大排面,螺峰街中段,有家小鍋米線,叫做清泉小吃,隔壁還有家傣味,好吃不貴。
23 全景那邊有一家小鍋米線店好吃的不行,想起來就流口水~~~~
24 滇池路口,方舟大酒店裡有一家。
25 新迎小區盛興超市旁有一家。
26 關上高原明珠下面有一家。
27 北辰有一家。
28 江川三道菜的飯菜也很不錯,洋芋飯也好吃~
29 新迎小區呢南春米線館
30 菠蘿村的燒豬腳
31 昆明飯店後面東風巷口口上,有家小店,做呢米湯老奶洋芋
32 豆腐廠烤雞腳
33 茨壩的羊肉火鍋,超爽且不貴,那裡還有家叫魚具店的炸洋芋和涼米線
34 涼米線還是建新園、橋香園、金馬坊那點呢「老滇味」好吃
35 佳園小區雲海飯店的「西紅柿雞片」,蘭台酒店後的「宣威火腿宴」,龍頭村的回民飯館。
36 天麻雞火鍋 西站對面
37 大觀商業城的包漿豆腐,
38 過橋園(推薦五一路和小西門分店)的過橋米線,
39 端士樓(海埂路)炒餌絲,
40 昆都的蛋答,
41 牛街庄的燒烤,
42 普照村的酸菜魚,
43 瓦倉巷的青椒童子雞,
44 白葯長邊上的大觀牛菜館牛肉麵,
45 文林街teresa呢pizza
46 翠湖邊上「翠湖邊上」(店名)的牛柳
47 昆明飯店測繪局巷巷手呢湯鹵面
48 櫻花對面河南飯館呢鹵面
49 楊林呢洋芋雞(就是有點遠,練車的時候方便去)
50 開遠小哨呢烤鴨
51 澄江銅鍋魚
52 海埂路口方舟旁邊的江川三道菜
53 董家灣交警大隊邊呢江川三道菜
54 四十三醫院門口呢川菜小炒
55 五華體育館宴谷呢小煎雞
56 昆明飯店的冰淇淋(我們十中呢怕是都曉得,哈哈冰淇淋的回憶啊)
57 西貢碼頭呢紅磷小蝦
58 北門野山菌的菌子,
59 櫻花28樓呢香草牛排和泰國菜,
60 丹霞路棕樹營小學門口呢洋芋,
61 大風埡口下去一小點的一條龍的乳餅蒸火腿,
62 新聞路的蘭老鴨小刀鴨,
63 新聞路的破酥包子,
64 昆大對面六合村呢辣子田螺,
65 雲大西門出來文化巷鳳凰咖啡屋呢奶油幕絲和雲南咖啡
66 全景呢餃纏面,
67 星火電影院後面的沙鍋飯,
68 大滇園呢糊辣魚
69 新迎小區呢南華鹵面
70 西南呢淹菠蘿
71 翔雲會館呢葡萄冰茶
72 文化巷的鍋子樓
73 文化巷藍白紅的草莓蛋糕
74 金星小區東門外靠環城路(北走)怒江拉祜族土鍋雞
75 翠湖邊的石屏會館
76 全景後面的那個街上的原南太橋豆花米線
77 電池路陽光小區呢火瓢牛肉,在新迎小區也有一家
78 昆明大學旁邊的那個傣味
79 洪源路師大附中後門的砂鍋飯砂鍋菜砂鍋過橋米線
80 洪源路師大附中正門向南走,在科醫路的傣味

⑻ 你知道嗎大理的旁邊,藏著雲南最好吃的城市


-風物君語-

保山,滇西最美味的地方

如果說雲南是 美食 界的寶藏,那麼 保山 便是「寶藏中的寶藏」。


這座滇西小城,名頭遠不如她東邊的鄰居 大理 響亮,但卻比大理更有「內涵」:


黑河—騰沖線 (也叫胡煥庸線)將中國大陸版圖分為兩部分的同時,也將保山分成了兩部分。這條線東西兩邊地理、氣候迥異,因此 保山物產豐富,素有「滇西糧倉」之美譽 ;而與緬甸交界, 國境線長達170多千米 ,又使得保山自古便是 南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 深厚的 歷史 人文積淀,與得天獨厚的地理,共同「烹制」了保山豐富多樣的 美食 。


有了保山,滇西就完美了 ——左手是風花雪月的美景,右手是煙火人間的美味。



高黎貢山 怒山山脈 縱貫保山全市, 山區面積佔全市面積的91.79% ,「靠山吃山」這句話被保山人深度理解並完美呈現。除了在山裡泡溫泉、開采南紅瑪瑙與黃龍玉,保山人還在山林間「開發」了令人垂涎的 美食 。


各種各樣的 菌類 ,保山當然不缺,但保山人似乎更喜歡吃肉食。首先被他們納入食譜的,便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之一,豬。保山的諸多 美食 ,都有豬肉參與,可謂 「無豬不歡」



如何讓一頭豬「死得其所『?投胎保山


怒江東岸,生活於山谷中的 施甸縣布朗族 ,每年十冬臘月家家戶戶都要 宰年豬 ,邀請親朋好友大吃一頓,久而久之, 「年豬飯」 成了施甸縣的 美食 名片。山裡的豬,不吃飼料,用糧食喂一整年,飯後經常還要「散個步」,因此肉質緊實,吃起來細嫩可口。


每逢年豬飯必出場的 水腌菜拌生肉、涼拌火燒皮、白肉片蘸酸血菜 ,是施甸年豬飯闖天下的「三劍客」。無論是腌過肉還是烤過的肉,只要沾上了當地油菜花腌成的 水腌菜 ,都會在食客口腔中得到一種酸脆爽口的升華。再加上臨近年節的熱鬧氣氛,足以使一頓年豬飯的名氣飛出重山,遠播滇西。 許多外地人去施甸,奔的就是這三樣。


闖天下的事,交給 紅生 (腌生裡脊)、 血旺子 (豬血)、 薄片肉。 守家的重責,還得 蒜苗炒豬肝、蒜苗炒瘦肉 來擔負。「蒜苗炒瘦肉,你說咯舒服?舒服舒服真舒服!蒜苗炒豬肝,你說香不香?香香真是香……」 能被當地人唱進歌里的 美食 ,滋味一定差不了。


當施甸布朗族的年豬飯端上桌時, 龍陵縣 傈僳族 ,也用豬血、豬肋骨肉,做出了讓外地人「望而卻步」的 豬腔血燴肉 。一片肉足有一兩,與血紅的豬腔血燴在一起,不是老饕,沒幾個敢輕易舉箸的,但只要吃了第一口,那種細嫩爽滑的口感,就會讓你再也停不下手裡的筷子。


而 歷史 名城騰沖,則奉上了 騰沖大薄片 。大薄片是茶馬古道上趕馬幫的人發明的一道美味,將煮好的 豬耳朵、豬頭肉 切成大塊薄片,下面用豆粉墊底,吃起來脆香有勁、回味無窮,更重要的是能果腹。據說刀工嫻熟的廚師,一塊豬耳朵能片成 26片 ,薄如蟬翼,貼在牆上掉不下來。


與這些「細吃」豬肉的地方相比,哀牢山西麓的 河圖鎮 吃豬就要「豪放」的多。


當地的細骨豬,養到40千克左右時,宰殺收拾干凈,將整隻豬撐開腹部平置於專用的爐灶上烤制。抹上醬油、薑汁、食鹽等,針扎,使調料滲入肉內,腹背輪番烘烤至豬皮焦黃,颳去表皮焦質,再塗調料,針扎,烘烤,反復三次,地道的 河圖大燒 才算完工。切一塊下來,皮色焦黃、外酥內嫩,可用醬油、醋、辣椒油、香菜末、蒜泥等調成蘸料蘸著吃,也可與酸腌菜拌著吃,別具風味。


到了保山,吃 銅瓢 牛肉還是火瓢牛肉?


山裡勞作辛苦,少不了要養牛。 牛肉,是豬肉之外保山人吃的最多的肉食。


昆明大街上,到處都是 「銅瓢牛肉」 的招牌,但實際上,你吃到的可能是「贗品」——它的原名應該是 「火瓢牛肉」 發源於保山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金雞鄉農民張信宗創辦了火瓢牛肉後,偶爾被當地 美食 家發現,並收錄進《保山 美食 風情》,一時聲名鵲起。張信宗是個有生意頭腦的人,趕緊注冊商標,其他效仿的人只好取名「銅瓢牛肉」了。


火瓢牛肉,關鍵就在火與瓢。火,是老式風爐里燒出的炭火;瓢,是長柄的紅銅鍋。一桌一灶,瓢里加入秘制的湯底, 高黎貢山的黃牛肉 帶皮上桌,肥瘦適合、爽嫩滑口,也可以加入 牛乾巴、牛雜、臘鵝等 主菜,再配以 白菜、番茄、胡蘿卜等 蔬菜,葷素搭配。


火瓢牛肉固然可以好吃到讓人大呼過癮,但終究不夠「創新」。要論「吃牛的創新性」,還得是傣族人。


傣族是古時生活在怒江、瀾滄江上游地區哀牢人的後代,而有史記載的「哀牢國」,就在保山。 可以說,保山就是傣族文化的發源地。


既然如此崇拜牛,不如吃了它


世居保山的傣族人,最早的動物圖騰就是 牛圖騰 ,舊時傣族「祭勐神」,也以牛為主要犧牲。牛與傣族人,有很深的淵源。正是這種淵源,讓傣族人在吃牛這件事上別出心裁。 牛肉鬆 自不必說,經過煮、烤、搓,吃起來味美可口。但傣族人吃牛,真正精髓之處體現在傣族名品 牛撒撇 上。


牛撒撇,與黔東南地區侗族、苗族喜愛的 牛癟 有異曲同工之妙。


將牛胃與牛小腸中未完全消化的內容物拿出,擠出其中汁液,煮沸後過濾,加入小米椒、花椒面、花生末、八角、切細的五加葉和香辣蓼草,再拌上從山裡采來的野香蔥,風味最地道的牛撒撇就製成了。牛脊肉烤黃後切成細絲,和煮熟後的牛雜拌著牛撒撇吃,還有配米線的。辣味、苦味直沖腦門,再砸砸嘴, 就像大暑天喝了一瓶冰鎮汽水一樣,爽!


自然的,才是最美味的


如果說,牛撒撇是傣族的「黑暗料理」,那麼 竹筒飯 糯米粑粑 ,就是傣族的「自然美味」。


竹筒飯不是傣族獨有的,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等都有 。很久之前,這些民族在上山勞作或狩獵時,隨手砍下一節鮮竹,將米裝入其中,加適量山泉水,放在火上烤製成竹筒飯。


但這只是標配的竹筒飯,傣族有一種稱為 「考瀾」 的竹筒飯,才是竹筒飯中的翹楚。選用酒杯粗、約一尺長的 香竹 ,裝入糯米,熟後剝開,米上包裹著一層雪白的香竹竹瓤,用手握著也不會粘手,竹香融入米香,有一種獨特的山野氣息。


常居山野間,傣族人的村寨旁少不了河流,而且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吃魚,因此有 「無魚不成席」 之說。新鮮的 羅非魚、鯽魚 收拾干凈後,腹內填入蔥、姜、蒜、青辣椒、香菜末,香茅草將魚身一捆,用竹片夾緊,放在木炭小火上烘烤。香味不一會兒就飄了起來,嘗一口,味道鮮嫩、香味奇特。 香茅草烤魚 為什麼在傣味菜餚中知名度這么高的疑惑,在一口口的咀嚼中就找到了答案。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復雜的地形與多樣的民族,為保山飲食文化的豐富多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最能反應各地特色的,莫過於街頭巷尾最常見的 小吃 。當傳統節日遇到小吃,保山的「小吃寶庫」就打開了。


最具代表性的,是清明節—— 清明節,保山各地吃的都不一樣


清明節這天, 隆陽區 人,會將新鮮的蠶豆舂碎,打入雞蛋,再將當天採的老茴香剁碎,與糯米粉、腌肉做成團子,油炸後便是 蠶豆圓子 ,搭配著 雞絲涼面 吃。


騰沖市 人,則做 粘米團粑粑 ,搭配著 土鍋子 吃。類似的還有 龍陵縣 染飯花粑粑 ,搭配著 涼拌香椿、香椿炒雞蛋 吃。 昌寧縣 除了做 黃粑粑 ,還會做 卷餅粑粑 ,配著各種菜餚吃,將清明節硬生生過成了「 美食 節」。


小吃,在保山似乎有了莊重的儀式感。這樣一來,尋常日子裡,小吃就更不能少了,否則何以消生活的平淡?於是 大救駕、下村豆粉、干欄片、炒麵渣、稀豆粉 等都成了常吃的東西。



大救駕,其實就是 炒餌塊 。除了炒餌塊,保山人日常還吃 煮鉺絲 。稀豆粉更是因為出鏡《舌尖上的中國》,而名聲大噪。但在保山人看來,真正具有代表性的,還得是 下村豆粉


正宗地道的下村豆粉,必須用豌豆磨漿熬制,講究的是它的佐料: 鮮紅 的辣椒油、 斑白 的芝麻油、 焦黃 的花椒油、 翠綠 的香菜末、 乳白 的蒜泥、 烏黑 的醬油、 棕色 的米醋……各種顏色,匯集一碗,開了染料鋪一般喜慶熱鬧,切切實實為保山人的日常,注入「活色生香」的力量。



最後溫馨提示,保山也是個盛產 芒果、石榴、火龍果、菠蘿蜜等等等等各類水果 的城市,吃完這些 美食 ,一定要嘗一嘗保山的水果,畢竟「來都來了」。如果意猶未盡,記得打包一隻 永昌板鴨 ,回家再慢慢品味。

- END -

文丨鄭禮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丁建明《歲月的味道》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8

⑼ 雲貴川哪個品牌牛肉最好吃

雲南強記清湯黃牛肉最好吃。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強記清湯黃牛肉,是雲南當地的連鎖品牌,這家店位於景洪市潑水廣場,浩宇大道上的濱港國際4棟底層,故雲南強記清湯黃牛肉最好吃。

⑽ 雲南的9大牛肉大菜,不是牧區的雲南,牛肉卻做得超級美味

雲南不是牧區,許多人以為雲南沒有美味的牛肉大菜。但是因為雲南地質條件復雜,從南到北,雨林、山林、草原、雪山眾多,本地就有許多名牛品種,獨龍牛、檳榔江水牛、德宏水牛、文山黃牛、中甸氂牛、鄧川牛享譽西南。再加上雲南的回族眾多,僅昆明順城街,就是一條著名的回族風味 美食 街。

因此對牛肉的烹制,卻有別樣的風味,尤其許多的牛肉大菜,都是製作精細美味,比一些牧區的牛肉菜都做得好。不信的話,請慢慢看下去。我整理了雲南的9大牛肉大菜,以饗大家,還是排名不分先後。

海參牛頭

這道海參牛頭,說海參,不見海參;是牛頭,偏像海參。這就是海參牛頭的絕妙之處。這是雲南的國宴大廚崔成朝,一生最有名的三頭菜(砂鍋魚頭、捆豬頭、海參牛頭)其中之一。

這道菜是用火腿、火腿筒子骨、肥肉、鮮筒子骨、小白菜吊湯,牛頭剝皮煮熟切塊。吊湯汁中吊出海參的味道,借味增香,假名造型,牛菜參味,精美絕倫,凡是品嘗過的國家元首,無不拍案叫絕!

紅扣牛鼻

這是雲南的清真頂級佳餚三道菜(壯涼雞、荷葉粉蒸肉、紅扣牛鼻)之一。以前老話說:「熊因掌而美,牛有鼻而珍」。熊掌現在是不能吃了,但是牛鼻卻是常人不注意的牛的特殊部位,卻在雲南被清真大廚精烹細作,成為獨樹一幟的雲南佳餚。

是將牛鼻子用開水焯水,去除牛鼻毛等污物,入陶鍋大火燒開,漂去浮沫,小火燉煮到九成熟取出,加干貝冬菇上湯燴燜。牛鼻抹蜂蜜切片,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加上干貝香菇汁上籠蒸3小時後取出,炒鍋加鹽、佐料勾芡成汁澆在牛鼻上,盤子旁邊撒芫荽,青菜點綴即可。

汽鍋牛鞭

這是雲南汽鍋宴里很著名的一道大菜,有溫陽補腎的功效。不過我覺得還是鍛煉最重要。這道菜的選料和初加工都非常嚴格,選用壯黃牛鞭,用快刀將其剖開,放入沸水鍋中焯水,取出放清水中撕去尿道中的包膜,反復清洗干凈,將不能削花的邊角余料和筋膜切去,將牛鞭切為六七厘米長的段,再橫刀深切(但不切斷)為連刀段,放進沸水中煮開,見其翻捲成花時即可撈出,加入精鹽、胡椒、料酒、蔥段、姜塊腌制一小時,放進汽鍋內,加進雞湯、枸杞,大火猛蒸至十成熟即可上桌。

牛肉冷片

牛肉冷片是雲南回民的傳統菜餚。在昭通、昆明的牛菜館里經常可見。汪曾祺在在《昆明菜》牛肉一節里,他細數了昆明牛肉如冷片、湯片、紅燒、乾巴等種種做法,並在開頭第一句就飽含深情地寫道:「我一輩子沒有吃過昆明那樣好的牛肉。」

雲南牛肉冷片,製作十分耗時,選材也十分講究,最好的食材選擇是生長期在五至六年的雲南尋甸土黃牛。牛肉的切制也很講究,要橫絲切,這樣牛肉才能切成完整的片狀,而且口感最佳。牛肉冷片的吃法有三種蘸料,芝麻花生醬、椒鹽、還有麻辣蘸水,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

石鍋牛肉薈萃

這是普洱江城黃牛宴的一道主菜,江城黃牛肉高蛋白、低脂肪,肉質鮮美,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這道主菜,是以石鍋為主要烹飪器皿,選擇江城黃牛肉的牛腩、牛雜、牛尾等不同部分,採用不同烹飪手段薈萃在一起,故稱「牛肉薈萃。」其中牛肉做成蒜香味,牛腩做成紅燒味,牛雜做成酸辣味,牛尾做成香辣味,一鍋一菜,是非常有特色的民族飲食。

迪慶氂牛肉火鍋

迪慶的中甸氂牛,是中國12個氂牛種群之一,是雲南獨特的氂牛品種。迪慶氂牛因其常年生活中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這些地方生長著許多野生葯材如貝母、蟲草等,氂牛常食這些葯材,使得迪慶的氂牛肉鮮美無比。用其做出來的火鍋,更是鮮美無比,僅僅是食材的味道,就足以讓雲南人自傲了。

氂牛肉火鍋是雲南火鍋中的極品,湯鮮、肉嫩、味美是冬季必吃的 美食 ,紫銅鍋里裝滿了大片氂牛肉,燉煮到酥爛,肉連著皮,皮連著筋,回味綿長!再放上剁碎的朝天椒和醬料,在寒冷的冬天熱乎乎地來上一口,再愜意不過了!

牛撒撇

牛撒撇是近些年,網路上傳得很火的美味,是帶有雲南獨有的民族特色的佳餚。牛撒撇給外地人一種很驚艷的感覺,總是覺得下三路的食物,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在雲南生活得久了,就知道雲南人追尋的味道是一種原始的,野性的,溫暖的味道。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牛撒撇,還是滄源佤王宴里常備的大菜。畢竟要吃正宗的牛撒撇,就要殺掉一隻牛,不是大型宴席,一般人想吃的話,確實很難承受。

南紅牛肉

保山的牛肉做法十分有名,火瓢牛肉十分的美味。但是我想介紹保山的另一道牛肉美味。南紅牛肉是保山永昌府宴的主菜,永昌府是南詔、大理時期,保山的古稱。「南紅」是指保山的瑪瑙,古稱「南紅」,是古代寺廟的七寶之一。南紅牛肉,就是指牛肉燒制出來,如同瑪瑙一般吉祥如意。

永昌府宴的南紅牛肉選用保山丙麻優質黃牛肉,用胡蘿卜汁、南瓜汁、西紅花染色,文火燉煮4小時,再上蒸籠蒸2小時,然後調汁勾芡成菜。南紅牛肉色如南紅瑪瑙,肉質鮮嫩醇香,十分可口。

牛乾巴

最後一定要說下雲南的牛乾巴。牛乾巴是雲南最具特色的 美食 ,可以做小吃,也可以做大菜,在雲南的民族宴席中,經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藏王宴里的氂牛乾巴、大理天龍八部宴里的巍山牛乾巴,麗江三疊水宴的玉龍雪山牛乾巴等等。

雖然只是普通的牛肉腌製品,但是只有雲南的牛乾巴才這樣的美味。這是和雲南獨有的氣候溫度、空氣濕度、紫外線強度密切相關的,別處還真做不出來如此醇厚的味道。朋友們到雲南來旅行的話,完全可以嘗試一下。

從這9道雲南牛肉的美味中,可以看出來。雲南的牛肉菜餚比北方的牧區大省新疆、內蒙、青海等地的牛肉菜餚,製作更加精細,烹制手法更具民族風味。每道大菜色、香、味、藝、形、俱全。而且雲南的食材更加豐富一些,配菜的花樣也更多一些。人文氣息和 歷史 氣息更強一些。

(文中所用圖片部分來自網路,有版權需求的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