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樂山蹺腳牛肉—美食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蹺腳牛肉是樂山的傳統美食。現在城邊楊灣鄉的周村,以前被稱為殺牛周村,因為當地村民很多以殺牛買賣牛肉為生。殺了牛之後,牛雜一般是不要的,有靈光的村民覺得太浪費,就在河畔將牛雜洗凈後切碎丟到鍋中,加上生薑、辣椒、鹽,煮熟,搭起一個草棚,支上個長條桌,買與過路行人食用。歷史上,楊灣屬於蘇稽管,蘇稽毗鄰峨嵋河,水路運輸的興盛,帶來絡繹不絕人流,也給蹺腳牛肉帶來了大量的食客。最初蹺腳牛肉是販夫走卒的美食,飯館條件也十分的簡陋,只有一張方桌,沒有凳子供客人落座,不過桌下有根橫木,可以供客人蹺著歇腳,因此,這道美味也因為客人邊蹺著腳邊食用而得名為蹺腳牛肉。
百年歷史,數代演變,蹺腳牛肉的製作越來越考究,逐漸演變成大眾美食,也成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獨特的美味及散寒止咳的葯膳功能,「以臟補臟」的中醫原理,更是讓這道美食名揚千里,享譽中外。
蹺腳牛肉的製作方法有深厚的歷史沉澱,所選香料豐富而講究,例如蓽撥、白芷、三奈、八角、香皮、香草、茴香、草果、砂仁、白蔻、丁香、桂皮、香果、甘松、香葉、草寇等。
在鍋里加清水,以牛骨吊高湯,然後將香料用布袋扎緊放入鍋,另加入老黃姜、胡椒粒、雞精、味精、鹽。選優質干辣椒置鐵鍋內,加少許菜籽油炒出香味,起鍋搗爛後,加入適量的味精和鹽。 盛肉的碗內,以生芹菜節墊底,再以香蔥花、香菜撒面,一碗漂香四溢人蹺腳牛肉就算大功告成,與配製好的辣椒面一起上桌,即可食用。
十幾種香料在牛骨熬成的高湯中沉浮,這時只需將切好的各類牛肉、牛雜,用竹編的簸箕盛好,一一放進高湯中稍稍焯燙,將湯汁與肉融合,呈現出樂山獨有的美味。
牛舌,顧名思義就是牛的舌部,是蹺腳牛肉里最為鮮美多汁的部位。取新鮮牛舌,去除血水並切片,只需放入特製的葯湯中稍稍焯燙一下,既保持了牛舌特有的嫩,又讓牛舌吸滿了香濃的湯汁,再撒上翠綠的蔥花及香菜,便成就了一碗最簡單的美味。咬上一口,肉汁在口腔中迸發,蘸上手工磨製的辣椒面,咸鮮與麻辣在口中交織,不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以及人類的智慧,賜予我們如此美妙的食物。
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位於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有極高的營養價值。烹飪方法與上述的牛舌一樣,個人覺得口感比較像腦花,嬌嫩綿軟,但比腦花更有韌性一些,放入口中一抿便輕柔化開,值得一試。
毛肚,想必大家很熟悉了吧,吃火鍋必備的硬菜。毛肚,是指牛的 瓣胃 ,也稱百葉肚。毛肚分兩種,吃飼料長大的牛百葉發黃,吃糧食莊稼長大的牛百葉發黑。個人比較偏愛毛肚,因其口感爽脆彈牙,品嘗性極高,配上濃濃的葯湯,口味的層次感就更加豐富。
不 知道該點什麼的外地朋友,可以點一鍋像這樣的牛雜大雜燴,牛身上的精華,就這樣匯聚一鍋呈現在你的面前。毛肚、牛舌、牛腸、牛肺、牛肉等食材各自釋放著自身的特色,毛肚的滑,牛舌的嫩,牛腸的脆...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蓮白菜,很糯,並且帶著一點回甜味。個人研究出了一種吃法,便是將牛雜包裹於蓮白之中,然後蘸上手磨的辣椒面,輕輕放入口中,牛雜的脆和蓮白的甜,再輔以辣椒刺激味蕾,可以找到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感覺!
最後再來一碗特色牛血旺,俗稱血豆腐。取活牛的鮮血,加鹽後直接加熱,便凝固成了血旺。其特色為嫩,因其口感像豆腐般滑嫩,故得名血豆腐。血旺也是蹺腳牛肉里濃墨重彩的一筆。烹飪血旺時,調料一定不能放的小氣了,豪邁的樂山人會盡情的往血旺里加辣椒面、胡椒粉、蒜蓉、香菜、黃豆等佐料,輕輕夾一筷子放入口中,撲面而來的是醇厚濃重的氣息,接踵而至的便是血旺的滑嫩,輕輕一抿便化渣,而後滑入喉中。
嘴巴挑剔的樂山人,對於食物,始終貫徹著極致的原則,但是翹腳牛肉卻憑借著獨特的風味在樂山美食歷史的長河中源遠流長。
『貳』 山西大同,有什麼著名的小吃老店
我先咽了這口冷唾沫,給大家分享一下大同最好的小吃,都在這了,再也不用愁去哪吃了
最好的吃的麵皮在新開里陳記麵皮
最好吃的臭豆腐是姜二爹臭豆腐(大富翁後面)
最好吃的過橋米線是振華南街社保中心對面的過橋米線
最好吃額麻辣拌造大同一職中校門口往南50米
最好吃的煎餅果子在城區法院門口(每天早上出攤)
最好吃的烤串在雲中路龍港苑「開心虎串店」
最好吃的肥腸面在永泰南路
最好吃的炸串在七中公路局對面「七中風味炸串」
最好吃的豆腐粉是同泉里後街39校旁邊和原二醫院斜對面的老五豆腐粉
最好吃的兔頭全在帥府街
最好吃的涼粉在鼓樓東街和 方特外圍方糖 大同涼粉
最好吃的雞蛋灌餅在大同大學學苑食堂
最好吃的月餅在棚戶區「麥妙糕點」
最好吃的兔架在花園里「柴溝堡熏肉
最好吃的鐵板魷魚在大富翁門口
大同地區好吃的 美食 還是挺多的,當地比較有名的 美食 老店也是挺多的,當地的名吃羊雜就是一個,最好吃的羊雜還是德味兒羊雜做的最好,最好吃的涼粉要數東街順義涼粉,味道的話相當的不錯,最好吃的雞是就要數歡樂街雞子。
最好吃的肘子是下寺坡的肘子,最好吃的髓油糕還是伊蘭齋最正宗,最好吃的糕點是林信齋,最好吃的羊肉串是天山羊肉串,現在的老華林門口阿力也挺不錯的,以前在大西街的萬人褲業對面有個三輪車賣鐵板魷魚,他們家做的超好吃。
除了像上面提到的幾個以外,鐵牛里華林超市那邊的粉店涼粉和豆腐粉那才叫好吃,烤糕燒山豆就窩兒菜,玉米麵糊糊,炒莜麵塊壘,玉米面拿糕小米稀粥就爛淹菜拌豆腐,大西街的電烤串,羊雜,東街的老大糕館,還有帥府街的庫老四炸串店等。
大同市御東學府小閆飯店超
說順意涼粉好吃的怕不是大同人吧
說到 美食 呀,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越說越上頭。
說到山西大同呀,我們的的第一印象是煤礦資源豐富,到處都是煤老闆,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嘮嗑一下大同 美食 。
大同,古稱雲中、 平城 ,是 山西省地級市 ,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晉冀蒙交界地區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大同地處中國 華北地區 、山西北部、 大同盆地 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 黃土高原 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北隔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 烏蘭察布 市接壤 [3] ,是山西省 省域副中心城市 ,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4] 大同是首批 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 之一、曾是 北魏 首都, 遼 、 金 陪都,境內古跡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跡包括 雲岡石窟 、 華嚴寺 、 善化寺 、 恆山懸空寺 、 九龍壁 等 [4] ,是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 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 、 國家園林城市 [5] 、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 中國雕塑之都 、中國十佳運動休閑城市。素有「鳳凰城」和「 中國煤都 」之稱。
楊記 翹腳 牛肉麵
楊記翹腳牛肉麵在大同熱度很高,這家小吃店的位置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棚戶區A區的平喜路的豪達影城對面,店鋪內的牛肉麵非常的辣,味道很霸道,味濃湯鮮,值得推薦,喜歡吃辣的可以去試試。
馬兵 月餅
而對大同人來說,除了老大同傳統的混糖月餅,許多人還偏愛譽滿長城內外的風鎮月餅,風鎮月餅最大的特點是焦黃松軟、香甜可口、油而不膩,而在大同的豐鎮月餅品牌中最為有名的便是「馬兵月餅」。
剛出爐的馬兵月餅餅內層次分明、面鋒如刀、入口松化。而且,由於混糖月餅是高溫滾油和面,所以可以較長時間儲存。尤其是晾涼後存放在瓮壇中,更是松軟柔和、綿甜適口。倘若在瓮壇之內放些許美酒、香果,那更是聞之沁人心脾,入口滿嘴果香。
東關 削麵王
大同刀削麵是山西著名的漢族小吃,配上正宗的大同豬肉 臊子,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沾,油而不膩,越嚼越香,製作工藝極為考究。
大同 油炸糕
大同油炸糕是山西大同地區傳統糕類 美食 。大同、雁北一帶盛產黍子,胡麻油產量也很高,所以,炸油糕是大同雁北一帶群眾非常喜愛的傳統食品。逢年過節、招待客人,以炸油糕為上等食品。這里的油炸糕面軟、油香,炸出來的油糕皮脆里嫩,綿軟可口。並且配以精緻的豆餡、土豆餡、韭菜、肉餡,更有風味。
羊雜
大同羊雜即羊下水,是以羊的頭、蹄、心、肝、腸、肺、血等原料烹調製成的地方小吃,亦稱羊雜燴湯。羊雜燴湯里加山葯粉條,煮好後,紅白相間,熱氣騰騰,油而不膩,令人垂延欲滴,是一道暖胃驅寒的保健佳餚。到大同以後,必須品嘗一碗又辣又香的羊雜粉湯,方不虛此行。
胖 來來 兔頭
把兔子的腦袋用姜蔥辣椒八角等十餘種香料加以紅燜,熬的時間至少得三小時以上,直至香料的味浸透到軟爛軟爛的兔肉里,口味比較重,味道那是一絕 ,吃兔頭,就去大同帥府街,家家都是美味。
渾源 涼粉
大同涼粉中的代表,當地人喜歡做粉的土豆澱粉、豆腐乾、蠶豆,混合在一起製作而成的。涼粉的味道是清香但是不膩味,帶上有辣椒,但是不味澀,裡面還有股奇香味道。這涼粉的味道很獨特,號稱是北嶽一絕。
百花燒麥
明代,大同是九邊重鎮,當地流行一種燒麥。燒麥的皮是薄皮透明晶亮,稱作是百花燒麥。燒麥皮中會包裹上9種肉餡,裡面的料就會有雞、鴨、魚、牛、羊、豬,有九種肉餡還有9種花形。燒麥餡內還會澆築以相應的花形果汁,那就像是盛開的花朵一般,味道鮮而不膩,其外表是美艷嬌嫩。
新榮 莜麵
新榮莜麵,也是山西大同比較著名且傳統的小吃,還曾經供給法國總統蓬皮杜品嘗。
大頭 麻葉
在大同的大街小巷經常能夠見到,不少面鋪子跟飯庄都會有這一道 美食 。算得上是山西非常有名的特色傳統小吃,具有非常鮮明的地方特色。大頭麻葉說來是一種油炸麵食,其外形是四個頭均勻,頭內膨空,其外表是膨鬆柔軟、色澤金黃,外脆里嫩,芳香可口的。
大同 豆腐粉
早餐的時候一定要吃的一道 美食 。據說最早的時候是很窮的一位老大爺發明的。大爺把豆腐切成細條,把豆腐過完年土豆粉放在一起煮。這是最基本的做法,後輩們還在吃基礎上拓展處了更多豐富的做法。紅油高湯,裡面還會放上剛剛腌制好的豆腐,然後再放上粉條,出來的豆腐都是香辣可口的特點。
靈丘 熏雞
靈丘熏雞是山西四大熏肉之一。雞的做法都有很多,熏雞就尤為講究,不僅看腌制時間也得注重味道,製作工序復雜。而靈丘此處的熏雞,有其獨特的製作方法,做出來的熏雞,皮脆肉嫩,咸香可口。
大同 黃糕
大同黃糕是山西大同一帶常見的傳統糕類家常食品,黃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起來松軟可口,十分味美。
我是小王木子悅,謝謝大家的支持,持續更新優質的作品,大家一起分享。
大同醫專門口的麵皮以及老豆腐
五一去大同,挨個吃一遍,感謝大家分享這么多好吃的。
涼粉,刀削麵,油炸糕
『叄』 2020北京網紅面館探店,夏日在北京街頭吃碗面吧
北京的夏天並沒有很好過,雖然不是南方透不過氣的濕熱,但是35℃+的高溫和陽光直射,曬得人有種蔫兒蔫兒的感覺。
北京人喜歡在春天張羅著去郊區吃最鮮嫩的香椿與柳芽兒,秋冬更是呼朋喚友安排銅鍋涮肉貼秋膘,唯獨這個季節最沒心思吃飯。
酷暑難耐,吃面似乎對人的吸引力變得更大。
比較起各地人民,北京人應該不是最喜歡吃面條的。上海早餐的陽春面、蘇州時令的三蝦面、香港宵夜的車仔面.....很少聽說在北京,誰的早餐或宵夜會選擇吃面條。
不過北京人對於面條的喜愛,深沉又隱秘。
比起細細軟軟的南方面條,北京人更鍾情於面條的「筋道」,手擀麵、刀削麵、甚至炒麵片...來者不拒。
比起湯面,北京人更愛打鹵面:炸醬面、雞蛋醬打鹵面、西紅柿雞蛋打鹵面、茄丁打鹵面...
北京的面條如此家常,無需精緻時令的澆頭或慢火熬制的湯底,平平無奇的打鹵面足矣。所以很多北京人心中,最好吃的鹵子永遠是家裡做的,在外面的麵店吃面,算是一種將就。
即便如此,北京人氣火爆的麵店仍然不在少數。比如不排隊很難吃到的方磚廠和胖妹、在甘家口屹立十幾年不倒的柴氏牛肉麵、最近名聲大噪的三泉冷麵........
今日《新旅行》帶大家探店幾家北京好吃的麵店,如果夏日沒胃口,就來吃一碗清爽過癮的面條吧!
01
方磚廠69號炸醬面
人均:20元
地址:東城區方磚廠胡同1號
北京的這次疫情,又讓炸醬面火了一把。
雖說大部分北京人都覺得炸醬面還是自己媽媽做的最好吃,但是方磚廠69號的炸醬面,再挑剔的老北京也說不出半句不是。
這家看似平平無奇的小店,位於鼓樓和南鑼鼓巷之間的方磚廠胡同里,藏身於胡同的居民區深處。
店面不大,只有10張桌子左右,坐得局促,人多起來的時候拼桌是肯定的。
店裡也沒有菜單,直接告訴店裡的師傅要幾碗炸醬面即可,面湯與臘八蒜可以隨心自取,此外能單點的只有啤酒、北冰洋汽水、花生露和老北京酸奶。
即便如此,這家店從早到晚生意爆滿,附近居民、 美食 博主、外國遊客都乖乖在門口等位,甚至廚神謝霆鋒也曾慕名光顧。
方磚廠69號炸醬面的醬用肥瘦相間的豬肉丁油炸爆炒,香味撲鼻,味道濃而不咸,油而不膩。
正宗的炸醬是油與醬分層,說明豬肉丁的脂肪被小火逼得足夠。
之前去吃面,看到過有女孩子不明真相,仔細把炸醬的油脂撇去後再拌面,總會心疼她錯過了炸醬面的精華。
\
除了堪稱一絕的炸醬,他家的菜碼更是講究,焯過的黃豆、新鮮的黃瓜絲、心裡美蘿卜絲和圓白菜絲,爽脆可口,與炸醬拌勻,竟有種「濃妝淡抹總相宜」之感。
另外,他家的臘八蒜也極其地道,老北京炸醬面搭配臘八蒜,吃起來真的夠爽,方磚廠69號炸醬面的臘八蒜一年四季都有供應,可以隨意自取~
02
柴氏風味齋
人均:58元
地址:海淀區甘家口小區21號樓(甘家口總店)
全國人民都知道老北京炸醬面,但是北京人愛吃的牛肉麵,可能真的只有生活在北京才知道。
位於甘家口的老北京柴式,是很多西城小朋友從小吃到大的牛肉麵。雖然都是清真師傅起家,但是柴式牛肉麵卻跟街邊的蘭州牛肉麵口味完全不同。
首先,柴式牛肉麵的面條不一般。
北京面館多用圓粗的手擀麵,他家的面條則是按照晉南做餄餎的方法擠壓出來的,超級筋道,比手擀麵還要彈。
其次,保證他家江湖地位屹立不倒的是他家的醬牛肉。
柴式的醬牛肉起源於1920年,可謂是祖傳醬牛肉。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就是這一口醬牛肉,吃過柴式的醬牛肉後,牛街熟食店的醬牛肉都成了將就。
110大洋一斤的醬牛肉絕對不算便宜,可柴式的醬牛肉窗口排隊的人卻絡繹不絕,都伸著腦袋往玻璃後面的操作台看,惦記著自己的「筋頭巴腦」或「肥瘦相間」。
更絕的是它家的牛肉湯,據說當年胡同里的柴式牛肉湯,可以飄香好幾里地。
夏日酷暑,來一碗牛肉麵,配上四兩醬肉,再加一份爽口的涼拌菜,吃到舒爽。
03
胖妹面庄
人均:38元
地址:東城區北新橋東四北大街69號
photo from 胖妹面庄官圖
要說目前北京排隊最久的面館,胖妹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photo from 胖妹面庄官圖
上海、成都等 美食 之都,人氣餐廳動輒等位三五小時也很正常,相比之下,北京的食客不太愛等位,很多餐廳or網紅店的等位都不會超過半小時。
然而胖妹的等位時長卻總在一小時之上,並且排隊的人只能站在胡同里任憑風吹和暴曬,足以說明他家的面,夠格!
\
胖妹面庄必吃的就是重慶豌雜面,澆頭絕了,面條足夠筋道,拌勻了以後每根面條都超級夠味,越吃越辣,越吃越上癮。
平時麻辣香鍋吃中辣的我,點了微微辣卻辣出了鼻涕和眼淚。如果不是重慶人或者只是一般能吃辣,重慶辣這個辣度請慎點~
肥腸面簡直是肥腸愛好者的福音,24塊一碗很實惠,端上來是一碗滿滿的肥腸。混合著肥腸特有的香味,油脂與香辣的味道混合,拌好面後一口吃下,頓時解決所有夏日裡的沒胃口。
胖妹家的冒腦花也很有人氣,中午一點左右就會售罄,混合著芝麻、香菜以及重慶辣椒的多種香味,可以說是一口入魂的冒腦花。
紅糖糍粑也是解辣必備,軟糯香甜,紅糖的滋味很充盈,比北京很多四川火鍋店做的好多了。
\
杏仁豆腐和南方涼糕也是夏日裡必吃的甜品,味道十分質朴,很適合在狼吞虎咽完重慶小面後,清爽一下~
04
䴮哩面
人均:53元
地址:護國寺街85號護國新天地一層東南角
喜歡在京城探店的同學,對於護國新天地都不陌生,著名的富華齋點心鋪和coffee tags咖啡館都在此。側面胡同中的一家四川風味面館,叫做䴮哩(shan li)面。
小店面積不大,只有六七桌。裝修很ins風,水泥灰的極簡風像是一家咖啡館。
photo from 䴮哩面 微博
䴮哩面主打峨眉風味,北京可以吃到正宗峨眉風味的四川面館實在不多,店裡的翹腳牛肉麵、姜仔蛙和牛冒煙是招牌。
之前在上海吃過很多家牛蛙面,對於牛蛙愛好者來說是打開了新世界。䴮哩面的姜仔蛙面十分值得一試。
端上來滿滿一大碗,特別入味的蛙蛙伴隨著小米椒碎碎,簡直是辣到爽。面條也很筋道,拌在一起吃,非常過癮,簡直是牛蛙控的解饞必備。
此外,各種四川小吃也做得精緻地道。小菜有八九種,價格大概是10-26元的樣子,都不貴。店裡蹺腳牛肉、冒腦花兒和翹腳圓白菜點的是最多的。
冒腦花非常新鮮,細膩嫩滑,入口即化。上面還有過完油的五花肉末,增香不少。下面墊的是浸足紅油的豆芽,和香菜一起增加了更豐富的爽脆口感。
最關鍵的是,裡面還撒了酸豆角粒,就是那種泡著的酸豆角,特別開胃,酸酸辣辣超好吃!
手搓冰粉有三鮮冰粉和紅糖冰粉可以選,我點的是三鮮冰粉,裡面有酒釀、糖桂花和糯米小丸子,冰冰的,滑滑的,吃到嘴裡真的一秒解辣。
05
三泉冷麵
人均:59元
地址:多家分店
北方的夏日怎麼能沒有朝鮮冷麵!說起朝鮮冷麵,京城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西四的華天延吉餐廳,天氣越是高溫,排隊的人就越多。
考慮到交通、環境和服務等因素,今天安利給大家的是最近很火的三泉冷麵~目前在北京已有三家分店,兩家都在望京。
朝鮮冷麵作為混合著酸辣甜風味的冷湯面,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尤其是對於吃慣了咸香口味熱湯面的南方人,猛地端上一碗朝鮮冷麵,的確是不好接受的事情。
因此三泉冷麵的冷麵有三種,正宗的酸甜口味、改良過的咸香口味,以及創新的酸甜口氣泡水冷麵。
炎炎夏日,最解暑的涼面一定是朝鮮冷麵。
一大碗冰冰爽爽的冷湯中,是清淡爽口的蕎麥面,浸泡著清脆黃瓜絲、開胃的朝鮮辣白菜、兩片蘋果片增加酸甜、還有半顆煮雞蛋。如果是在東北的朝鮮族小館,老闆可能直接給你的碗里放些冰塊,絕對透心涼,心飛揚。
photo from 三泉冷麵 官圖
此外,在它家不光是吃面,鍋包肉也十分地道。夏季更適合點些朝鮮族的小冷盤,比如拌牛肉、蕨菜、山桔梗、牛板筋...足夠清爽又開胃。
-The End-
在北京你最愛的面館是哪家?
文/草莓姑娘
圖/草莓姑娘、餐廳官方
『肆』 誰知道樂山翹腳牛肉最好吃的飯店是哪一家
作為一個吃貨,其實我也想知道這個答案——最好吃的蹺腳牛肉是哪家。
『伍』 太原哪裡有好吃的面
太原好吃的面館太多了,多到隨便一條街,你隨便問個附近住的居民,都能打聽出那麼幾家。因為,山西麵食本身就非常出名,不僅好吃,種類和花樣也非常多。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給大家推薦介紹一些。
說起麵食,山西的省會太原的確有一些至今為人們所稱道的老字型大小,比如位於大南門附近的太原麵食店。在這類老字型大小或者太原比較大的飯店內,除了常見的刀削麵、剔尖、熗鍋面等之外,還能吃到一些其它山西特色,比如莜麵栲栳栳、燒麥等。
近些年來,太原街頭也興起了不少麵食連鎖店,這些連鎖餐飲店的共同特點是以麵食為主,符合山西人口味,出餐較迅速。比如順溜削麵、銀河飛渡飛刀削麵、太和橋剔尖鋪、大同七中削麵等等。每家連鎖麵食店的特色品種可能不太一樣,我個人非常喜歡吃銀河飛渡飛刀削麵里的三丁炸醬面,薄厚適中、非常有嚼勁的刀削麵,澆上由肉丁、土豆丁、黃豆炒製成的炸醬,就成為了一道不可多得的家常美味。另外,我家樓下就有一家太和橋剔尖鋪,所以經常去那裡解決午飯。它家的剔尖面、炒剔尖都很不錯,餓的時候來一碗,絕對讓你吃得過癮。
除了這些太原市內知名的麵食連鎖餐飲店,太原街頭,可以說到處都有做麵食的飯店,很多都非常好吃,個人比較喜歡的的還有大營盤的肥腸面、臨汾特色牛肉丸子面等等。建議大家自己多多品嘗與挖掘哦。
先來一撥連鎖刀削麵館:七中削麵王、趙老七飛刀削麵、順溜刀削麵、銀河飛渡飛刀削麵、東方削麵,這些面館太原有很多店,味道都不錯,流水線作業,不算有特色,但削麵還算正宗。
下面就說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面館。大營盤的老姚肥腸面、桃園四巷的無名打鹵面、新建路的麥子油潑面、雙塔西街的察後院拉麵館,這一撥都是太原的老面館,每家都很有特色,每家人都特別多,到了飯點,人都排到馬路上了。
火車站方便麵,那是太原人的一道情懷。友達面館的網紅酸菜魚面,配的是龍利魚和酸菜,上來就是一大盆,這種吃法在太原還真是不多見,店在和信摩爾。柴市巷的石頭面館,量大實惠。還有顏值高到驚世駭俗的晉心手擀麵生活館,位於親賢北街。
還有海邊街的牛大碗、氣死牛牛肉丸子面、京味居老北京雜醬面等等,太原好吃的面館實在太多了。
山西是麵食大省,而太原作為山西的省會,自然也有不少麵食, 在太原,個人認為最好吃的面不在那些有名氣的飯店之中,而在一些小飯館之中。
個人感覺這幾家面館中的面條味道不錯:
1、親賢打鹵面親賢打鹵面在太原是知名度很高的一家面館,他們家的面條是純手工製作的,面條吃起來勁道爽滑,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家的鹵汁味道很棒,鹵汁裡面有腐竹、五花肉、木耳、豆腐皮、雞蛋和韭菜,不僅看起來很有食慾,吃起來口感也很棒。
2、老崔手擀麵老崔手擀麵的面條是現場純手工製作的,面條很有嚼勁,並且他們家有打鹵面和小炒肉澆面兩種,可以選擇單點或者是雙拼,個人去這家店的時候最喜歡點一份雙拼的手擀麵,因為這樣既可以吃到鮮香的鹵汁,又可以吃到肉,很多顧客評價這家店說這家店是太原最好吃的澆肉面。
3、友達面館友達面館的面條之所以好吃,在於它很有特色,店內主打的面條是干拌牛蛙面,個人認為這家的干拌牛蛙面味道確實不錯,面條入味,牛蛙皮酥肉嫩,吃起來口感很是不錯,當然,除了干拌牛蛙面之外,這家店內的酸菜魚面味道也很不錯哦。
4、楊記蹺腳牛肉麵楊記蹺腳牛肉麵的面條之所以好吃是因為辣椒,這家店最有名的是雙椒火爆牛魔王拌面,面條上會有一層的辣椒,正是這些辣椒使得這家的面條有了「靈魂」,喜歡吃辣的人肯定會對這家的面條感興趣的。
5、黑師傅熗鍋面黑師傅熗鍋面可以說是一家蒼蠅小店,它的位置真心不好找,但是店內的顧客卻並不少,很多人都是沖著熗鍋面的味道去的,這家熗鍋面中有燉肉、炸豆腐、海帶絲,並且最重要的是這家熗鍋面的湯是骨湯熬制的,味道十分香,故而店內總有「先喝湯再吃面」的習慣。
最後,你認為太原哪裡有好吃的面呢?你最喜歡吃誰家的面條呢?
現在的大南門太原麵食店不敢恭維!傳統的味道失傳了!可惜了!
雙塔東街日報社齊媽媽打鹵面狄村街東崗路口拉麵館好吃
沒有一個好面館比西安差遠!
山西是麵食之都,在太原的食品街南口正對面有一個年代久遠的老巷子『鹹肉巷』。進入又窄又短的巷子里有一個面館,製作的純手工剔尖面(又稱作撥魚)相當不錯,根根撥魚兩頭圓尖,晶瑩剔透,澆上特色鹵子吃到嘴裡爽滑有彈性。老太原人說的話,跌上碗兒剔尖面舒服!
山西一個以麵食文化引以為豪的區域,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家可以挑起山西大梁旗號的面館。有規模的沒特色,有特色的沒有規模,做不大,也做不強,各地區域都有限制,面這個飲食都難以在全省得到認可,就很難邁向全國。它不想蘭州拉麵,河南燴面,陝西油潑面,北京炸醬面一種面可以代表一個地方的文化。如同山西,有撥魚兒,貓耳朵,擦格鬥,餄烙,拉麵,刀削麵,抿尖等等。還有調和不同,有打鹵,西紅柿,白菜,燴菜,炸醬等等太繁雜了。如同軍閥混戰,沒有誰可以一統江湖定鼎三晉的,所以真心難!
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這是一句誰也能夠說上來的話,當然,山西也是實至名歸。山西的麵食好吃,享譽世界內外。當然作為山西省會的太原的麵食當然也是非常好吃的。不管是什麼樣式的麵食,什麼口味的鹵,什麼大的碗,只有想不要得,沒有要不到的。而且吃完還想吃,簡直是讓人慾罷不能。
太原有什麼好吃的麵食,其實每一個人心裏面想到的就是自己家裡的麵食,最好吃的,就是當自己飢腸轆轆的時候,母親下的一碗手擀麵,這個時候就得配西紅柿雞蛋鹵,真的是吃起來讓人好吃的不行。但是要是沒有在山西有家,其實還是得找幾家好吃的麵食的。
麵食好吃,其實還是在個人的感受,像是大街上的一些連鎖的賣面的飯店,味道當然是能夠大眾化接受的。但是要吃好次的麵食,還得需要耐心,細細的觀察和尋找,群眾的眼神是不會錯的,當然那家好吃肯定人多的。其實一些街頭巷尾還是有很多好次的地方的。
巷深自有 美食 ,一碗浸人心菲的麵食,吃得你滿嘴油,一頭汗,再來幾瓣獨頭蒜,涼拌卷心白,或是卷心白尖椒泡菜,那味道爽口不說了吧!太原麵食以熗鍋面打鹵面主要製作形式,兩種面突出的是鹵和熗,鹵透明配料以黃花腐竹木耳香菇為主韭菜段點綴,突出色香味俱全。熗鍋面多以,炸豆腐切絲,肉絲,黃花,海帶絲為伍手擀麵,刀削麵出鍋撒蔥花熱油淋之,可謂是湯鮮味美。兩種麵食,高湯多以骨湯為主,味道怎能不鮮。外來麵食就多了,肥腸炒麵,臨汾牛肉丸子面,也是味道極好,入夜時那些忙碌了一天的人們街頭巷尾,聚集於大小麵食館,地攤一杯酒,一碟菜,一碗面,簡直是其樂融融,心情無比暢快啊!好了,說的口水四溢,這又盼著下班了。
『陸』 臨汾有什麼好吃的
山西臨汾小吃
臨汾的丸子面:迎春中街的翹腳牛肉(趙斌丸子面旁)
同盛福烤肉名店,地址: 臨汾市貢院東街西口,電話: 0357-2280883 2280886
迎春街:從北開始數起 柴三一窩肉;蒸餃店 有特色,好多菜別的地方沒有
狗肉火鍋 就在嘉年華北邊一點 好東西
往南再走一點 就是洪洞羊湯了
迎春中街:翹腳牛肉(趙斌丸子面旁)
廣場煤炭運銷大樓對面:燒雞公,味道也不錯的
東關大十字:首退耿師父那 就是路西北腳這的二丫頭邊上這的擦疙瘩香!
紅岩對面的米線好吃~湯很香的!
烏鴉巷:粗糧館里的窩頭炒臘肉
三中行署口:麻辣串,(夾到餅子里,再舀一勺辣湯就更好吃了~HOHO)
臨鋼立交橋:橋洞底下的臭豆腐也相當不錯~
水廠對面:清香圓(正宗的清真涮羊肉,用銅火鍋,燒木炭的)
水廠工商銀行南側:粗糧館
五一西路:蜀香局酒樓 川菜
五洲酒店後:趙城羊湯
東關步行街:驢肉火鍋
五一東路丁字口:能人居涮鍋
兵站路與體育街:徐秋平的砂鍋全雞
體育街:千里香混沌
科委巷菜市場:羊肉泡 對面還有雲山居
科委巷北口:萬榮小飯店
郭家莊:郭家莊胡同里的撥面(露天的)吃的人超多
地建醫院里的露天飯店(名是啥沒記住)特色是紅燒豬蹄
小四川飯店邊上:掐疙瘩
建設路:三江粥棚
一中巷:尋常故事私家菜館,味道不錯~環境也好,價格也還好~
鼓樓北街:川江號子(涮鍋~他家的撒尿肉丸超贊的!)
特色菜:
西關四川酒樓的腰花
臨鋼小湖南的燒田螺和碗豆苗
臨鋼翼城飯店的鹵水系例的素炒菜
二中路的一家浮山飯店,那裡的炒白菜,紅燒排骨
東關的打鹵面
『柒』 翹腳牛肉是哪裡的美食好吃嗎
坦率地說無法甄別,一是家家標榜自己覓得真傳,二是巳近一個世紀無法考證,只能相對從規模、人氣上作考察。要說規模,無疑"馮四娘蹺腳牛肉"最大,這從樂山廣場華聯商廈大幅幕牆廣告中可見端倪蹺腳牛肉是起源於四川省樂山市的一種傳統美食,因湯味鮮美肉質細嫩又具有強身健體預防感冒等功效,這些年來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愛。近年來,隨著樂山旅遊業的崛起,蹺腳牛肉也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就把牛雜撿回來,用湯煮,嘿,還不要說,真的好吃的很。於是,他們就坐在板凳上,把腳翹在凳子腳上,蘸起海椒面就吃,真的舒服。後來,經過慢慢的演變,味道就變得更巴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