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乾縣哪家牛肉泡饃好吃環境好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乾縣哪家牛肉泡饃好吃環境好

發布時間: 2023-03-08 13:45:17

A. 咸陽市有哪些好吃的小吃

咸陽小吃 白吉餅與肉夾饃 特點:皮薄鬆脆、內心軟綿,可單獨食用,夾上臘汁肉(即肉夾膜)食用味道更佳。 主要原料:麵粉。 簡要介紹:白吉餅是咸陽特有的一種烤餅。製作好後,兩面餅皮粘連較松,俗稱"兩張皮"。它皮薄鬆脆,內心軟綿,可單獨食用。夾上臘汁肉,則稱"臘汁肉夾膜",味道更為鮮美,因其經濟實惠,很受歡迎。 長武鍋盔 長武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鍋盔整體呈圓形,直徑尺許,厚1寸,重5斤。料取麥面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 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 扯麵 特點:色澤協調、光滑柔韌、淡雅清香。 主要原料:上白麵粉、雞蛋、菠菜、紅蘿卜、調味品。 簡要介紹:扯麵是關中地區的傳統麵食小吃。製作時先將麵粉用鹽水和好,用濕布蓋好放置1小時以上, 再調到較軟程度後擀成較厚較寬面片,然後手拿兩端,扯成薄而未斷的面片,入沸水鍋煮熟撈出,加調料和辣子粉,用燒熱的油潑後攪拌食之。 煎餅 特點:用蕎麥粉攤制而成,味道可口,香味濃郁。 主要原料:蕎麥粉、豆腐干、酥肉、芝麻涼湯、炸辣椒等調料。 簡要介紹:煎餅用蕎麥糊狀精粉攤制而成。內卷豆腐乾和酥肉,食用時用芝麻涼湯或炸辣椒作調料,味道可口,香味濃郁,頗具地方特色。 漿水面 特點:湯清利口、酸香醒神,食後有周身涼爽之感。 類別: 風味名小吃 主要原料:麵粉、酸醋、芹菜、調料。 簡要介紹:漿水面是一種大眾化的夏令風味食品。其關鍵是製作好後撈入碗內,澆上漿水(熱漿水更佳)加入適量精鹽、花椒油、辣椒油即可食用。 涼皮(釀皮子) 特點:味酸、辣、爽口、涼香,皮子具筋軟的特點,宜於夏天吃用。 製作方法:擀麵皮、蒸麵皮。 主要原料:麵粉、調料、菜籽油、辣子。 簡要介紹:涼皮又稱"釀皮子",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其麵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宜於夏天食用。 清真牛羊肉泡饃 秦風樓清真牛羊肉泡饃製作考究,以肉爛、湯香、味美、無疆腥、油而不膩而受到當地群眾和過往客人的稱贊,被稱為"西蘭路上一枝花"。 普集燒雞 普集燒雞有近50年的歷史,色味懼佳, 肥而不膩,酥嫩可口,比較有名。 乾縣豆腐腦 乾縣豆腐腦黃豆製品。色白潔凈,鮮嫩柔軟,翻而不散,摺而不斷,攪而不碎,加之調料講究,味香可口。 乾縣掛面 乾縣掛面手工做成,細、白、筋、光,面絲細勻,加上烹調時湯煎、油旺、醋酸,並以嫩韭菜、白菜心、雞蛋餅切碎置湯中做"漂稍",色、香、味俱佳。 酒後食用,解酒開胃,引人食慾。 乾縣鍋盔 乾縣鍋盔公元六二四年至七零五年,為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修築合葬墓乾陵時,因工程浩大,民工甚眾,烹食困難,監工士卒便用頭盔烙饃,因而得名。茲後多經改進,形成獨具風味的食品。鍋盔直徑八寸,厚六分,形似菊花,內瓤起層,美味可口。 三原金錢油塔 三原縣金錢油塔,也叫"千層餅"。形如縷縷金絲盤繞,層層塔樓相疊。松軟綿潤,清爽利口,製作精細。 三原蓼花糖乾 早在明、清年間就開始製作,距今已有四百年歷史。以香、脆、酥、甜為特點,長期被人們列為饋贈親友的精美食品。原料以芝麻、糯米、植物油、白糖為主,工藝技術復雜 。 三原泡油糕 由唐代佳點"見見消"(油浴餅)演變而來。糕面隆起泡泡蓬鬆,其味芬芳,入口即消。形狀玲成剔透,猶如巧制凌花。 臊子面 特點: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稱,湯多面少,面條熱得燙嘴,油要多。 製作方法:肉臊子、素臊子。 主要原料:精白麵粉、豬肉、黃花菜、雞蛋、木耳、豆腐、蒜苗等。 簡要介紹:臊子面歷史悠久,清代已很馳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稱。用精白麵粉、豬肉、黃花菜、雞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種調味品製成。 武功鎮起花面 武功鎮起花面一種麵食。選用精粉製作,面條細而長,以大肉、雞肉婉湯,蛋餅、黃花、蔥白為佐料,酸味出頭,是當地群眾的一種傳統食品。 興平醪糟 興平醪糟為湯式食品。選用高級糯米,經篩、撿、淘、泡、蒸後,並拌入特製曲母,利用一定溫度儲封發酵而成。以氣味醇香、清甜質綿、耐飢止渴、益脾健胃而著名。 永壽安宮橋大麻花 永壽縣安宮橋大麻花主產監軍鎮安家宮村,生產歷史悠久。採用細白面,經多次揉制,再用菜籽油兩次炸制而成。成品長尺余,粗如手臂,個大色亮,香味撲鼻,乾脆爽口,宜於存放,為饋贈、佐餐之佳品。 雲雲饃和干饃 雲雲饃和干饃是本縣兩種民間古老食品。均以精粉、植物油、雞蛋、白糖等原料摻揉烘烙而成。雲雲摸扇形兩頭反卷似朵朵白雲;干饃扁圓猶如淡黃色的象棋子。其共同特點是干、酥、香、甜,便於攜帶久放,為招待貴客、饋贈親朋、外出旅遊攜帶的佳品。 甑糕 特點:棗香濃郁、軟糯粘甜。大棗還具有益氣補血、養腎安神之功效。 主要原料:糯米、紅棗或蠶豆等。 簡要介紹:甑糕是陝西關中地區傳統早點食品,是以糯米和紅棗為原料製成的一種甜糕。其特點是:棗香濃郁、軟糯粘甜。而且大棗還具有益氣補血、養腎安神之功效,是一種滋補養身食品。
麻煩採納,謝謝!

B. 乾州小吃「羊肉泡饃」的文化內涵

【 摘要 】 作為陝西標志性小吃的「羊肉泡饃」以它深刻的文化內涵、濃郁香美的口味撩撥著世界遊客的味蕾,本論文將立足分析與西安「羊肉泡饃」、清真「牛羊肉泡饃」相似卻截然不同的小吃——乾州「羊肉泡饃」的做法、歷史、食法等等,結合陝西歷史文化、乾州地理文化等等,論析這一著名小吃的文化內涵。

【 關鍵詞 】 羊肉泡饃   小吃   文化

陝西風味美饌,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飢,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用以招待國際友人,也深受好評。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關於著名小吃「羊肉泡饃」的由來,迄今已成為一個謎團,在陝西地方有大概這么四種「羊肉泡饃」:陝北、清真、西安、乾州。其具體做法相似、口感大體一致但區別明顯。論文將從其差異性入手,論析乾州「羊肉泡饃」的文化內涵。

   一、「羊肉泡饃」介紹 

   西周時曾將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的毛修之,因向武帝獻出羊羹這一絕味,武帝竟封修之為太令官,後又升為尚書光祿大夫。距今1400多年前的隋朝,在謝諷《食經》中有一款美饌叫「細供沒忽羊羹」。據文獻記載,唐代宮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長制羹湯。「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羊羹就是用羊肉烹制的羹湯,即當今牛羊肉泡饃的雛形。

   《孫子兵法》、《司馬法》等古代兵書有記載,稱秦國統一戰爭時期,秦軍主要軍糧即為肉食與大餅。戰爭具有交流、學習的現實作用,通過以上我們可以得到基本的歷史事實:小吃「羊肉泡饃」的產生和發展是有一個歷史文化背景的。

   二、乾州「羊肉泡饃」文化內涵敘述

    (一)兼容並蓄、厚重濃郁

   且不論「羊肉泡饃」這種小吃的最早版本是什麼,至少在陝西地區就有好幾種版本、好幾種吃法、許多種做法。而乾州版本的「羊肉泡饃」與其他泡饃的做法具有較大不同,更具有較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乾州,如今叫作乾縣,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是關中地區重要的糧食主產區,東鄰禮泉,緊靠禮泉縣城,西接扶風、麟游,以漆水河為界,南連興平、武功,北臨永壽。乾縣在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置乾州。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乾縣亦是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唐王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合葬墓乾陵位於乾縣。除了「羊肉泡饃」外,更有「乾州四寶」-鍋盔、掛面、豆腐腦、餷酥風味獨特,並有醬辣子、豆麵糊等多種中華名小吃。

從古時的「羊湯」以來,發展成為現今的「羊肉泡饃」,乾州「羊肉泡饃」本身就能找到清真牛羊肉湯、西安「泡饃」、陝北「泡饃」的影子,同時兼具了本身不具備的東西:出現了糖蒜、辣椒、芝麻油等輔食小菜,香菜、蔥花、豆腐、木耳、粉絲等新佐料,更是除了煮饃外,開發出多種吃法:小炒、單走、水圍城等,這些都是乾州「羊肉泡饃」的新變化。

乾州「羊肉泡饃」還具有厚重濃郁的特點,一地的小吃一定與一地的人密切相關,羊骨煨湯、羊肉香美、鍋盔為食,兼配各種小菜,油而不膩、香、濃、可口。

吃著這樣的美食,再諞幾句宋太祖羊肉泡饃的典故,吼幾句秦腔,蹲在自家門口,手裡是大老碗,嘴裡是滿嘴油,乾縣的人是朴實而知變通的,這樣的美食自然就有了兼容並蓄、厚重濃郁的文化特色。

   ( 二)恪守信念、繼往開來

乾州「羊肉泡饃」與一般膳饌不同,它不僅要求廚師在烙饃、煮肉、切肉、煮饃等工藝環節上技藝精湛、一絲不苟,而且要求食客與廚師密切配合,講究「會掰饃」、「會吃」。 絕對屬於慢食的乾州「羊肉泡饃」始終客人自己掰饃的規矩,即使當下日新月異的發展,也沒有改變。即使如今的西安泡饃悄然為客人提供機器碎饃、代掰饃的服務,乾州「羊肉泡饃」依然恪守這份執著。

乾州泡饃的「饃」本身就選用「乾州四寶」之一的「乾州鍋盔」,這樣的饃口感極好,單獨用來夾辣椒就很美味,乾縣人在泡饃時依然不會因為成本而選擇使用別的饃代替,羊肉、羊骨也都是商家自己專門飼養的山羊,選擇合適的時機宰殺、煮肉、熬湯,不會因為麻煩而從市場商販那裡直接購買原料。

香料、食材都是精心選購的,每道工序必須是店裡最有經驗的師傅監制。

乾縣的「羊肉泡饃」有些事情是不變的:

首先,在乾縣從沒有形成諸如「老孫家」、「回民街」這樣的品牌店家,乾縣的泡饃店是幾乎沒有傳承的,從沒有正宗一說,乾州「羊肉泡饃」經營更像是一場感悟,在賠與賺,好與差里尋找平衡,沒有哪個離家多年的老乾縣回家後,敢對自己的朋友說哪家店的泡饃正宗,正是這樣的流變少了對「羊肉泡饃」這種小吃的束縛。

其次,從沒有「牛羊肉泡饃」這樣的小吃可以長期立足。乾縣人只認最正宗的,從沒有妥協。

其次,乾縣的「羊肉泡饃」永遠是在小酒樓、小店面經營,也許是不屑、也許是成本考慮,大的酒店從不供應如此著名的小吃,在西安你能吃到「老孫家」,在乾縣,你必須要找小店面,而且還得好言詢問老鄉:「你們這的正宗泡饃是哪家。」

選材、工藝永遠嚴格,口碑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東西乾州泡饃都可以吸納進來,這種恪守與變通不正是乾縣人的性格?

三、結束語

地處西北的乾縣,與大都市西安相伴,相同的是文化底蘊一脈相承,不同的是「羊肉泡饃」堅持執拗的「不變」,作為這樣一種美食,它來自歷史,依然被現代人享受和推崇,它的口感厚重香美,它的內涵是兼容並蓄,它與乾縣人一樣恪守本分,同時又是繼往開來、大步迎新的典範。

C. 哪裡的羊肉泡饃最地道

說起地道的羊肉泡饃就要說西安了。至於西安哪裡的泡饃好吃,就繼續聽我娓娓道來。

西安泡饃館子 歷史 最長是老孫家,一百多年,但中間因白蟻害歇了二十多年,1990年9月在端履門原址上重新開的業,店名老孫家飯庄。

同盛祥泡饃在西安也是近百年 歷史 ,雖五易地址,但一直是有傳承的,從未間斷,嚴格意義上講同盛祥才是真正的西安牛羊肉泡饃的近代縮影。要說這幾年在西安人乃至外地遊客口中提到的最多的泡饃館子,那一定是老米家。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劉信牛羊肉泡饃小炒】

劉信家中四兄弟排行老二,早先父輩在灑金橋開泡饃糊辣湯店,父故後,兄弟分家。三、四弟在從新巷、文景路各開一店,三弟屬虎,店名:劉老虎糊辣湯。

劉信最開始賣泡饃,湯香肉爛價實在!後增小炒泡饃,肉大饃筋,酸辣鮮香,名大振。受到無數吃貨們的追捧!坊間很多家做泡饃直接用泡饃湯,而真正地道的小炒泡饃一定要有lan牛肉的湯,味道出來是酸辣、料香、牛油氣搭配均衡才為正道,正是這種霸氣十足的味道讓人慾罷不能。

人均 :20

地址: 灑金橋北口老關廟大牌樓下(馬二旁邊)

【鳳祥齋老孫家泡饃】

能在西羊市老米家西邊開泡饃館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這條街上有三家叫老孫家的,但此老孫家非彼老孫家,湯色黃亮,一看就是小茴香出頭,業內把這種做法稱之為"金湯",肉爛湯香,老味道。饃掰得很小,吃到嘴裡卻還是很筋道,廚師水平了得,在店內一張老報紙上一看才得知,原來是曾代表同盛祥去國賓館教過泡饃的孫少旭師傅掌勺,回坊泡饃藏龍卧虎啊。

人均 :20

地址: 西羊市137號老孫家泡饃館。

【長安小鎮老西安菜館】

長安小鎮是一家專門經營老西安菜的餐館,也是唯一的一家老西安菜館。外地的遊客來西安,在就餐方面,可能會選擇吃一次陝菜再吃一次羊肉泡饃,而來到長安小鎮,這兩點可以同時滿足,您既能吃上地道的陝菜,又能同時享用到美味的牛羊肉泡饃,長安小鎮雖然不是牛羊肉泡饃館,但其做出的味道,還是值得肯定的。

人均 :25

地址: 大唐西市,太華北路與鳳城二路十字,白廟路

【老鐵家泡饃館】

十七、八年前灑金橋西頭的鐵大娃老鐵家泡饃,那會在西安也算是有名有號,後來不知道為啥不開了,十幾年過去了,又在廟後街重新開了店,味道講究的是湯濃料重,就是在制湯時各種調料都多,制出的湯色略重,在業內這種做法也稱之為紅湯(百年 歷史 的老孫家就是這種湯)。喜歡重口的可以選擇他家,也算是西安民間 美食 老字型大小了。

人均 :24

地址 :廟後街中段路北。

【北廣濟街老劉家】

北廣濟街老劉家,也屬那種湯濃料重,坊間有米家的肉,劉家的湯之說,也有外地人吃老孫家的,西安人吃老米家的,坊上人吃的是老劉家的,就指的是這個老劉家,在西安泡饃界名氣緊隨米家之後。廚師破湯標准化,從早到晚吃泡饃他家的都基本是一個味道。

人均 :20

地址 :北廣濟街

【景德泡饃】

從橋梓口向北,馬上就到廟後街十字路西,劉志軍臘牛肉對面就是景德泡饃館,只有七、八張桌子,感覺就是成都那種蒼蠅館子,充滿了煙火氣息,吃泡饃的都是一些回民坊上老顧客。味道小茴香略出,油氣和料香搭配均衡,完全是傳統泡饃的感覺,缺點廚師做口湯時湯略少,吃這口可選水圍城。

人均 :19

地址: 大麥市街景德泡饃

【一真樓】

大皮院東口一真樓的泡饃在坊間的口啤一直很好,一大早好多坊上附近的人都來他家提湯就可見一斑,他家在做泡饃時如果不特別要求,基本上都做成水圍城,就是湯多,這種吃法也特別適合遊客和女孩子們的喜愛。

人均: 29

地址 :大皮院東口

【老白家】

在西安好吃的泡饃也應該有老白家這一號,也有二十多年 歷史 ,湯香肉爛自不用說,油氣出頭卻不膩。在他家吃要吃干刨,再配一碗酸辣可口的肚絲湯,這種吃法也只有真正的吃貨才能體驗的到,干刨配酸辣肚絲湯的吃法也是其他泡饃店所不具備的。

人均 :26

地址 :在四府街北段,琉璃街南邊。

【廟後街老劉家】

去他家吃泡饃的大多是老顧客,也是坊上人民喜愛的泡饃之一,這也是我吃得比較多的一家,在很多泡饃館把口湯做成干刨的時候,他家的口湯確定還能在吃完泡饃時碗底有一口鮮湯。

人均: 20

地址: 廟後街

【老黃家泡饃】

老黃家泡饃應該在西安泡饃界遠離坊上做得最牛的店,油香氣出頭,吃在嘴裡滿口油香,細品之下才會有那種回民特有的調料味,吃油輕的就不要選擇他家了,到他家吃泡饃再給廚師說油少就沒那個味道了。

人均 :35

地址: 蓮湖區漢城南路3號(近昆明路)

【馬洪小炒】

馬洪小炒泡饃館是近幾年出現的泡饃界新軍,牛羊肉泡饃和小炒泡饃都做得中規中距,雖然亮點不大,但同時在一家店裡做到兩種口味都不錯,想同時吃到兩種口味的,可以選擇他家。

人均: 22

地址: 紅埠街46號

【老烏家特色小炒泡饃】

老烏家特色小炒泡饃,賣得久了,現在來說在坊上算是賣小炒名氣最大的,由於外地遊客去得多些,口味總體上輕淡,所以吃家子去他家的時候總會給喊:老闆!辣子醋多。這樣他家的小炒吃起來才會夠味,外地人絕不敢這樣喊,因為他家正常口味就挺適合外地人的。早些年時在他家會吃到小炒專用的"三角餅",如今老顧客去要了才會給,生意好時在他家只能吃到機器的攪饃,講究快和翻台率。

人均 :23

地址: 大皮院91號。

【馬峰小炒】

下午五點鍾才會開門營業,一直營業到夜裡兩三點鍾,去他家吃首選一定是生肉小炒,新鮮的牛肉片現炒出來是和攬出來的牛肉塊是不同的,算是炒肉片和紅燒牛肉的區別吧,主要是口感更加鮮嫩。在西安生肉小炒里他家的味道是最好的,沒有之一。也是西安小炒界的第一重口味,去他家千萬不敢再說辣子醋多的話,麻辣酸香各種出頭,一碗下去會讓你頭上冒汗,嘴巴打顫,麻辣香、醋香、油香口內余長。曾在店內見一女生掰好饃後遞給服務員說:"不要辣子不要醋。"服務員斜著眼嘟囔道"不要辣子不要醋你來吃啥來了。"可見味道重是馬峰家的特色,有些女生都害怕。由於營業時間長,很多晚上喝過酒,嗨完歌的都會跑到他家美美的吃上一碗,一天的場子才算圓滿了。口味輕者慎重嘗試。

人均 :25

地址: 北廣濟街,近小皮院西口。

【老安家陝西第一碗】

早先他家主賣泡饃,卻以小炒出了名,起先很多人吃他家是因為到了邊上的老米家,一看人太多,排不起那個隊索性就在他家吃了,一但吃了這口的,卻也喜歡上了。去他家吃很多都是西安本地人帶著外地朋友逛下回民街,然後吃碗他家小炒泡饃,味道感覺上和老烏家的差不多,不喜小炒這口的可以吃下他家的泡饃,也屬肉爛湯香型。也有許多人記住他家是因為門口開票的小美女。

人均 :25

地址: 西羊市中段近老米家。

我來說說:「 哪裡的羊肉泡饃最地道?

」陝西的羊肉泡饃分三大糸列,三大系列分布在三個地域,三個地域分別是:

①、西府一帶,也可以說是關中西部,以寶雞地區為主誇咸陽周邊數縣。

②、西安市一帶,從地域范圍上講也可以說是關中中部。

③、關中東部,基本上全是渭南市轄區七八個縣。

三個地域做法完全不同,味道口感也就有了區別,下面分別敘述一下特色。

首先說說西安市的羊肉泡饃如何操作,西安市裡羊肉泡基本做法是:顧客先把烙餅預先掰成很小很小的丁丁,大櫥師再把掰好的小丁丁饃倒在炒鍋里,用羊肉湯煮數分鍾後,再倒進碗里端給顧客吃,碗裡面基本全是饃和兩片肉,可以說一點湯都沒有,幾乎是乾的。這種做法本應叫 羊肉煮饃,也確屬是煮的,沒有湯,幾乎是干狀的。

再說說關中西部羊肉泡饃如何做法,西府普遍做法是顧客自己先掰烙餅,掰完饃後,把碗端給大櫥師,大廚師接碗後把大鍋裡面的羊肉湯往碗里舀兩三勺,爾後把湯又倒進鍋里,又舀進碗里,又倒出,這樣連續兩次,第三次舀滿湯後才讓顧客端去開始吃。西府地域這種做法與西安市截然不一樣,這樣做出的羊肉泡饃碗里有半碗羊肉湯,顧客可連吃帶喝同時進行。

最後再說說關中東部羊肉泡饃的做法,關中東部七、八個縣基本相同,其做法是,大櫥師滿滿舀一碗羊肉湯,裡面放兩片羊肉,湯里已有各種調料,讓顧客自已往湯裡面邊掰燒餅泡著邊吃著。這種做法才應該真正叫做羊肉泡饃。 關中東部民間把這種羊肉泡饃就叫做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的味道全在湯里,可以說邊吃邊喝口感極佳!

上面是陝西人常說的羊肉泡饃, 其實羊肉泡饃是一句籠統的說法,是不確切的。從上面三個地域的不同做法,可以得出,完全是三個不同的風味口感了。

所以題主問:那裡的羊肉泡饃最地道?也是無法確切答復的,只能說不同地域不同做法不同口感了。不存在地道不地道了。

喜歡吃老孫家泡饃,很有特色,位於西安東關正街十字口南邊,這家回坊泡饃己有百年 歷史 ,馳名中外!

西安羊肉泡饃盛名已久,不少的遊客來到西安就為了看一眼兵馬俑吃一口羊肉泡饃。但是我卻並不認為西安羊肉泡饃是最好的。

因為我的家鄉有更好吃的一種羊肉泡饃——乾縣羊肉泡饃。

西安的羊肉泡饃湯少,味重,饃不筋道,即使吃「水圍城」,也喝不到幾口羊肉湯,並且其湯味道實在太咸,一般人難以接受。

而我們乾縣的羊肉泡饃,用的是發面煮饃,羊肉泡饃配料也不止羊肉一樣,還有羊肚,羊肝,羊血,打底的也非西安羊肉泡饃採用的紅薯粉絲,而用的是豌豆粉絲。

乾縣羊肉泡饃特色就特色在饃上,乾縣羊肉泡饃用的是「乾縣四寶」之一的鍋盔饃。將饃掰成拇指指甲蓋大小,同其餘配料一起大火快煮,饃越煮越勁道,湯越燒越香濃。

吃一口泡饃,筋道有嚼頭,喝一口湯,鮮香無比。我認為只有這種泡饃,才能體現出羊肉泡饃的精髓。
也許有人會說我坐井觀天,少知短識。但是我還是要為家鄉的 美食 打call,並堅定的認為它才是最正宗的羊肉泡饃。

西安的羊肉泡饃最好吃,最正宗

性價比是第一!平民餐不能失了譜!商家要有良心!價格干與要介入!物價局不能放任不管!民生第一!良知第一!

我不請自答。

我是西安農村的,前些年曾在西安幹了幾年導游工作,對西安羊肉泡饃略知一二。

說起羊肉泡饃,它可是陝西特有的傳統 美食 ,是古「絲綢之路」飲食文化的精華。

在西安,想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饃,我建議你還是去「老孫家」嘗嘗,

老孫家羊肉泡饃始建於1898年,在西安也算得上百年老店,店內裝修很上檔次,具有伊斯蘭風格,泡饃味美,價格也很合理,環境不錯,不管你是來西安 旅遊 觀光,還是走親訪友,都值得一去。

牛羊肉泡饃不僅湯香肉爛,爐頭師傅做的好,饃也要掰的更好,才能咥一碗正宗的 美食 ,都說外地顧客吃不慣,一是沒找到地方,二是饃沒有掰好,好多店也沒有很好的引導,砸了西安泡饃的招牌,建議好的泡饃店,見到外地顧客備些掰好的饃(收點加工費),或直接建議機器絞饃(比瞎辯好吃多了),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飲食。象以前有名的現在都大不如前,我向大家說幾家試試:1、光明巷中段馬光榮(環境衛生一般),2、北廣濟街北口果淵齋老米家,3、白沙路光華路西口西泰厚(買像一般但好吃),4、永寧路3號建基泡饃。還有幾家沒有以前好也能吃,大雨泡饃、黃家、劉家、老孫家、伊俊齋、一真摟、一間樓、等,劉信小炒味道還行就是偏咸,饃太噥。

在我個人看來,毋庸置疑,一定是西安的羊肉泡饃最地道,記得前年放暑假的時候,我去過一趟西安,不是在回民街吃,而是在路邊的一家小店進去吃了一碗羊肉泡饃,我個人不喜歡吃羊肉,但是那碗羊肉泡饃讓我覺得非常的美味,首先,店家會給你一塊饃,讓你自己掰,而且廚師長如果看你掰的不好,他會讓你重新掰,這樣的話,你會找到食物的樂趣,當你和朋友一邊掰一邊聊天,很快就會掰得好,這個時候呢,後廚就會給你,因為你自己親手掰的這版模給你做一碗屬於你自己的羊肉泡饃,然後裡面有碎羊肉,有蔥花,香菜和粉絲,你可以不要蔥花香菜,但我個人覺得有蔥花香菜可以提味兒,有的店的羊肉泡饃的羊肉也是片兒狀的,我吃的這個就是羊肉丁,有機會還要去西安吃羊肉泡麵 順便提一嘴粉蒸肉也非常好吃,下面奉上無美顏無濾鏡的羊肉泡饃

西安的呀,不過,十幾年前的好吃,曾經寫了一個羊肉泡饃和小飯的文章,有很多人贊過,明天找一找,再發一下。

D. 西安的美食

1. 竹芭市阿房宮旁邊的「王恆肉夾饃」,和柏樹林南口的的「秦豫肉夾饃」。
2.大皮院的老劉家胡辣湯一般。好的是韓森寨康樂路上的「馬奎肉丸胡辣湯」。
3.牛羊肉泡饃好吃的是北廣濟街的「老米家牛羊肉泡饃」。
4.金康路的「雲老四」涼皮。
5.臘牛肉夾饃應該是韓森寨路上的「李老四臘牛肉夾饃」。
6.粉蒸肉是西羊市的「劉家粉蒸肉」。
7.水盆羊肉是北院門正街的「老金家水盆」,
水盆大肉是互助路(皇後大酒店對面)的「水盆大肉」(三寶水盆大肉東面)。
8.烤肉可以到大皮院的大皮院清真寺旁面的烤肉店嘗嘗(店名忘了)。
9.烤雞翅是萬壽路黃河俱樂部南面夜市東頭的烤雞翅攤。
11.北廣濟街的老徐家柿子餅。
12.大皮院東口的「王家餃子館」和鼓樓下「花家」。
13. 葫蘆頭,小南門里第一個十字西拐50米,誠信和、天發芽都在那裡,西安葫蘆頭的靈魂所在。千萬別跟我提春發生,跟你急。
14.秦鎮米皮比較好的是西郊團結南路的「春蘭紅油米線涼皮店」和東郊金康路的「雲老四涼皮店」。
15.火鍋是雁塔路(快到大雁塔北廣場)上的「海底撈火鍋城」。
16.楊翔豆皮涮牛肚(互助路店和西關店)
17.麻辣燙是交大商場的九龍麻辣燙(理工大南門對面),佰人王(光華路)。
18.biangbiang面。南院門有一家。
19.蒜蘸面――――綠螞蟻對面。
20..雁塔路(海底撈火鍋城對面)上的「永豐岐山臊子面館」。
21.涼皮----秦鎮朱選民涼皮店,西木頭市路北,KFC後面100米,很明顯。味道不錯的,皮子很筋。
22.米線----紅紅米線店,大車家巷路西,做了很久了,用的是自產米線,湯里味精味稍重,但是總感覺不錯。
23.餄餎----田七餄餎,六中西第一個十字南拐100米,注意那裡有兩家打田七鎮招牌的餄餎,只有偏南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推薦臊子餄餎和羊血餄餎。
24.火鍋是三江火鍋(長樂中路,),便宜好吃,一口鍋贈好幾份菜,形式頗像秦百年火鍋但是味道更勝,強烈推薦豬蹄鍋底、三江魚鍋底,很香很辣,又嫩又爛。
25.牛肉麵----玉鑫面庄,裡面各種味道的面都還可以。最多人點的是削筋面、牛肉麵。
26.炒菜----樂樂餐廳,德福巷和湘子廟街的岔路口處,很多人推薦了,便宜量足味道好,對菜品不做單獨推薦了。
27.香辣魚----寇寇香辣魚,大車家巷路東一個豁口裡面,香辣魚么,聽名字就知道咧!
28.揪面片----劉家臘汁肉揪面片,一到飯點兒就很多很多人等吃。
29.餃子----鄧家餃子,劉家臘汁肉揪面片隔壁,是這一帶餃子里的餃餃者。
30.炒餅----胖子砂鍋,大車家巷路西,這個仁者見仁,好之者最推崇的是肉絲雞蛋炒餅。
31.冒肥腸—----春發生,春發生不是沒有好東西,是人家藏者掖著不給你吃,這冒肥腸60元份,顯然不是5塊錢的葫蘆頭能比的——確實好吃,有老店看家風范。
32.肉絲粉條炒豆芽----人和食屋,蘆盪巷30米深處,小鋪子的看家菜,買到10元天價,還不錯。
33.白油豆腐----人和食屋,蘆盪巷30米深處,小鋪子的低檔看家菜。
34.梆梆面----梆梆面,春發生對面,就這一家,沒有對比,口味還可以,曾經有人推薦裡面的豬蹄,一般。吃面點三合一就可以了。
35.三明治----御品軒,端履門里200米,甜食不是我的強項,偶然一天早上路過此家店,轉來轉去就看上了這一款,果然做得很感性、很好吃,當早餐吃感覺自己特象白領。
36.小炒――――西羊市中段的「天下第一碗」;
37.孫家牛羊雜羔湯(北廣濟街的麻家十字北面)。
38. 孜然炒肉夾饃――――(灑金橋十子東南角)
39.蒸碗――――(建西街東口向西100米路南)
40.煎餅――――頂頂香煎餅屋(龍首村十子向南50米路西),萬家燈火(西一路西段)
41.醬大骨頭――-骨頭庄(吉祥村十子向東100米路北)
42.火鍋――――竹園 (和平路)(勞動南路高新十字),老成都(高新路),海底撈(建設路)
43.牛肉麵――――馬虎面(西七路)
44.愣娃雞湯刀削麵(光華路)
45.羊肉面――――建設西路西頭路南「陝北老二面庄」
46.高新的老王羊肉面
47.長樂路的牛肉拉麵
48.高新路北段「一諾面庄」的秦香面
49.麻辣魚――――建國路中段路西「安平麻辣魚」
50.砂鍋――――穆薩 (大皮院 )
51.大盤雞——邊家村「郭老大」
52. 鹵汁涼粉--西大街橋梓口
53.川菜——南二環「川渝人家」,東木頭市「川渝人家」,西稍門「七十二行」 科技路「國力仁和」
54. 湘菜——毛公湘菜館(錦園小區)
55.建設路東口路南(三二三醫院東鄰)〔塘壩魚〕
56.東門里南〔渭南時晨包子〕
57.勞動南路,老機場裡面有一家跳水魚,非常好吃的。但是別忘了老機場靠什麼出名——烤肉!
58.西北大學北門,西側的紅燜王(紅燜羊肉非常棒)——強烈推薦!
59.南郊吉祥村十字社科院對面老蒲城風味小吃,裡面的八寶辣子和老豆腐很好。
60.文豪雜糧食府去一次,感受感受看看就行了,自己吃飯千萬不要去
61.湘子廟街有一個「大清花」餃子館,餃子不錯,菜也不錯,滿族人開的,裝修很有特點,老闆很會做生意。
62.海鮮——公園南路一條街(咸寧中路與公園南路十字往南)
63.韓國燒烤(西一路東口)老闆是韓國人,泡菜很地道。
64.盛家麻將涼皮: 大皮院西口
65.小寨東路育才中學隔壁的旺家羊肉面和洋芋叉叉也不錯
66.邊東街口有一家三鮮煮饃也很好。
67.經二路北口的褲帶面
68.沙灣大盤雞,別看店小,味道可比郭老大好了去了,另外其芳香排骨也做得很好,太白商廈南50米;
69.三合食府,不是太白路批發市場旁邊的那個大的,是高老莊北邊的小店,號稱河蝦一絕,算是名副其實,適合於三兩人小酌;
70.西郊原大世界游樂場,現在是西安翻譯學院大門西測有一菊園酒家裡面一道菜,也僅僅這一道菜特好吃-----辣子魚。很獨特的做法。
71.麻家十子的東南亞甑糕。
72.興慶路東隆的樓下〔今日平價酒樓〕的炒菜不錯,
73.大唐通易坊:從西口開始,第一家是女孩子喜歡的「紅薯坊」。緊挨著紅薯坊的是「逸情冰淇凌」店。第三家是大唐通易坊久負盛名的「印度菜菜」。第四家是韓國土房燒烤。第五家是「絲路餐廳」,主營清真風味。第六家是「得膦烤鴨」店,據說是用的全聚德烤鴨。第七家是四川麻辣情調火鍋。第八家是「魏家烤肉」。第九家的餐館名字很特色,叫「布衣侯」,是針對老百姓的餐館。最後一家是非常有名的「青都里」日本碳燒。
粉巷口的「奧斯仃」自助餐。
74.太白路太白商廈南側的「青瓦台」韓國料理。吃後可以感到,「扶著牆進,扶著牆出」。
75.翠華路上(翠華路和小寨東路十字北50米)的桂林米線。

E. 西安回民街哪家泡饃最好吃

1、清真景德牛羊肉泡饃館

位於西安市西大街橋梓口。位置比較好找,店面也很樸素,有一張仿古的牌匾,上書「清真景德牛羊肉泡饃館」。正宗的泡饃,饃都是自己親手掰的,官方建議是掰到黃豆粒大小,但是可以根據自己個人喜好而定。泡出來的泡饃飄著羊肉的鮮香,是極好的。

5、老白家泡饃

老白家泡饃位於回民街大皮院中段,當然還有分店,在鍾樓北院門里頭。他家的泡饃羊湯味鮮濃郁,肉爛且香,白饃很有嚼勁。相比前面介紹的「重口味」系列,這家就屬於「小清新」系列羊肉泡饃了。

F. 咸陽市區都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有肉夾饃、面、火鍋等等,下面是詳情及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