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潮汕牛肉火鍋怎麼樣,好不好的默認點評
很好。因為:
1、火鍋的湯底
湯底是火鍋的大背景,據說汕頭地區最早的牛肉火鍋,湯底的做法是將沙茶醬直接加入鍋里,口感較濃郁,後來逐漸化繁為簡,現在潮汕火鍋的鍋底湯頭講究一個「清」字,雖然也有厚重的葯膳鍋,但清湯鍋始終最受推崇,這樣的湯底就十分考驗各種涮材的新鮮度和本來的滋味了。主流的潮汕牛肉火鍋鍋底有清水和牛骨清湯,清水鍋底有時會放幾塊白蘿卜,而牛骨清湯會加幾塊牛肋排,有時候還會有牛肉丸,白蘿卜和玉米,每鍋牛骨清湯出來,都透著牛骨天然的鮮香清潤。之所以放白蘿卜和玉米,既有吸油解膩的作用,還能夠提鮮,增加涮肉中的清香之氣。鍋底上桌,鍋開後,先舀一碗清湯,加點兒芹菜末在碗里,趁熱喝著先。
2、牛肉
出了當地,就很難再吃到正宗的潮汕牛肉鍋,原因就在於主角—潮汕牛肉十分講究「鮮切」二字,潮汕人對牛肉要求很高,要吃當天現宰的黃牛肉,牛肉丸也要吃現打的,不能摻入豬肉末或粉。此外,切片成盤的牛肉放置時間,也會影響口感和味道。
潮汕火鍋的牛大多來自四川貴州一帶的山地牛,做火鍋的需要大概2歲的牛,通常一頭土黃牛,適合做火鍋的肉只佔35%左右,可謂口口珍貴,次一些的牛肉打成牛肉丸,再次做成牛筋丸、牛肉餅,最後剩下的還可以做牛腩,反正周身都不會浪費。
不少講究的店家還會甄別牛的性別,公牛的肉堅韌,適合打肉丸,母牛和腌牛的肉柔軟一些,更適合涮火鍋。汕頭很多火鍋店都在屠宰場附近,甚至有自己的牛場,為的就是確保能給食客們提供新鮮宰殺的牛肉。
除了肉質新鮮,刀工也不可或缺。一定要師傅手切牛肉,千萬不能用機器,這是門技術活兒,切不好,牛肉的口感就會顯得粗糙,甚至咬不動。
3、分解牛肉各個部位
潮汕火鍋店裡有幾十種不同部位的牛肉和內臟可選,當地人對牛肉各個部位的叫法也很有特色,經常讓外地食客分不清楚:脖仁、吊龍、匙仁、匙柄、五花趾......部位不同,口感各異,堪稱潮汕版的「庖丁解牛」。
4、配菜
吃潮汕牛肉火鍋,最好從肥到瘦先涮牛肉吃,再下配菜。和重慶火鍋不同,潮汕本地人不會涮太多配菜,常見的不過兩三樣,以免喧賓奪主。
炸腐皮
潮汕人不常在牛肉火鍋里吃,金黃酥脆的炸腐竹燙煮後,會充分吸收湯底的醇香,口感鮮香。
潮汕粿條
看起來像河粉,是當地常見的吃食。在鍋里涮熟,倒點兒湯在碗里,加入芹菜末和煮熟的粿條湯吃;也可以放點兒肉,倒點兒沙茶醬拌著吃。
別忘了還有白蘿卜和玉米呢,長時間熬煮後,相當入味。
5、蘸醬
一頓暢快淋漓的牛肉火鍋,怎麼少得了蘸醬?
沙茶醬
潮汕是沙茶醬的發源地,將魚、海米、花生、白芝麻、椰絲、蔥姜蒜、辣椒、芥末、丁香、胡椒粉、陳皮、香草等混合而成,口感咸鮮甜辣俱全,和牛肉的味道很是相得益彰,而且還讓牛肉帶著一絲海的味道。喜歡辣的人還會加入一點潮汕辣椒醬。
普寧豆醬
潮汕人吃海鮮有時候會選擇蘸普寧豆醬,現在也用來蘸牛肉。當地很多人都會自己發酵新鮮黃豆製作這種咸鮮微甜的蘸醬。
此外,還有店家會提供炸蒜油做醬料。
牛肉性熱,所以不少店還備了自製的涼茶,配方多為當地的傳統秘方:黑豆、生地、熟地等熬制而成,所以牛肉火鍋配涼茶,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2. 牛肉涮火鍋好吃嗎
得看你搭配怎麼樣了,醬料如何,輔菜是什麼,以及涮的時間,不能太長,那樣太老。最好是水沸後下鍋1分鍾左右,醬料為花生與芝麻混合醬料,最好不要放海鮮,因為牛肉為溫性,海鮮為陰性,雖說有不少人都沒注意到這細節,照樣吃,但這是不應該的
3. 牛肉火鍋為什麼很好吃
因為有牛肉啊!尤其是潮汕的牛肉火鍋。牛身上的經典部位 潮汕人有一套專業名詞:脖仁、吊龍、匙皮、五花腱、胸口朥、肥胼、匙柄……聞所未聞的名詞,在潮汕人看來卻習以為常。不是胃口大,就叫會吃。好多人去吃牛肉火鍋,卻始終不知道牛肉火鍋之精髓。吃法自然是有講究的。在汕錦記,每一種肉下鍋的順序,下鍋的時間,搭配的醬料均有講究。鍋起,水溫開,下肉,三起三涮,顫悠悠的小鮮肉,蘸上一點醬料,吃進胃裡,除了滿足,已無多餘言語。
略帶肥肉的牛裡脊肉條在整頭牛身上產量僅約10到20斤,所以以其稀缺被吃貨們俸為牛背上「最為登峰造極的美味」。口感上肥而不膩,鮮香可口。
匙仁,為牛的肩胛板腱肉位於牛脖下方,是運動量較大且產肉量較低的地方,整牛可取僅約一公斤。匙仁在潮汕火鍋中以其十分講究的「蝴蝶刀」切法,柔嫩鮮美的口感可謂是吃貨們緊隨脖仁的不二之選。
還有胸口撈,僅大而肥的黃牛胸部可取量也僅八兩左右。其狀如脂肪黃中帶白,實則為牛的一種軟組織,涮開後似豬皮膠,口感脆而爽口,韌勁十足,同時帶著油香,絲毫沒有肥膩的感覺。吃貨點擊量非常之高。
最後分享一份汕錦記牛肉火鍋攻略
1. 欲品好牛,就點牛骨清湯鍋底,百分百牛骨熬制,享受原汁原味的牛肉!
2. 猛火燒開鍋底,轉到中火,涮肉前,打上一碗牛肉清湯,細細品嘗,暖胃養身。芹菜粒請勿放入鍋里,放在碗里加上湯,便是一碗完美的牛肉湯。
3. 先涮牛肉,從脆到嫩,從瘦至肥的順序去涮,味覺才能循序漸進。後涮時蔬菌菇,海鮮小食,最後點上一份汕錦記秘制的主食,一頓美味的牛肉宴完美收官。
4. 涮牛肉講究:快!准!穩!聞香觀色,鍋起,水溫開,下肉,三起三涮,秒過即撈。
5. 獨門秘術:較瘦的部位蘸豆醬,較肥的部位蘸沙茶醬,爽脆的部位則用辣醬。
4. 新鮮牛肉能直接涮火鍋嗎
新鮮的牛肉涮火鍋,當然是最好的食材。我們平時吃火鍋的時候,一般都是買不到剛殺的新鮮的牛肉。只能到市場上買,牛肉不太新鮮,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買不到剛殺的牛肉。所以涮火鍋前最好用新鮮的牛肉涮火鍋,味道更加鮮美。
5. 牛肉肉質細膩,口感嫩滑,牛肉火鍋最重要的是什麼
牛肉火鍋最重要是牛肉部位的選擇,一般來說需要選擇牛肉肩胛肉,這個部位的牛肉肉質更加緊實一點,而且軟硬適中,口感是非常的好。
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很多人在假期的時候都喜歡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火鍋店裡暢談人生,這是因為火鍋店裡的氛圍更好一些。對於火鍋食材來說,人們可以各抒己見,火鍋可以說是社交界的扛把子了,對於火鍋里的選材,牛肉可以說是顏值擔當。我們都知道牛肉肉質是非常的細膩,而且吃起來口感也特別的嫩滑,這與牛肉的部位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學會選擇。
3、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很多火鍋店價格都是非常的高,如果自己經濟拮據的話,可以選擇去菜市場買一些牛肉,讓店家幫助我們將牛肉切成牛肉片,這樣效果會更好。相比去火鍋店吃飯,在家裡吃火鍋更加經濟實惠,干凈衛生。
6. 牛肉火鍋怎樣做好吃又簡單
材料
牛肉涮鍋是一款「鍋物」,是直接在餐桌上用湯鍋或平底鍋煮的料理。因為直接從熱鍋里夾取熱騰騰的食物來吃,頗有暖身的效果,加上要圍坐一起而吃,親情氣氛更見融洽,深得日本傳統家庭喜愛,成為冬日的親情料理。分量:2人預備時間:30分鍾
做法
材料
凍牛肉120克,白菜100克,唐蒿50克,菠菜60克,金菇50克,冬菇20克,豆腐80克,葛粉絲50克,京蔥40克,舞茸60克,年糕(切餅)40克,胡蘿卜20克,昆布15克,檸檬醋(本酢)54毫升,芝麻醬(胡麻垂)54毫升,紅葉醬15克,碎蔥15克。
製法
(1)將白菜及唐蒿下開水鍋汆熟,撈出捲成菜卷狀備用。
(2)年糕燒成金黃色稍冷。
(3)將各類蔬菜清洗、修切後,有序地排列於碟中。
(4)凍牛肉刨成薄片,折疊後盛於碟中。
(5)昆布加水燒開至90攝氏度,取出昆布,昆布水燒沸,備用。
(6)用昆布水涮食各種蔬菜及牛肉片時,配合檸檬醋和芝麻醬調味。
心得
薄牛肉扁宜即刨即食。
7. 牛肉怎麼涮火鍋好吃
寒冷的冬天有事沒事都會約上三五幾個好友去火鍋店裡一聚,很多人燙火鍋都酷愛吃牛肉,吃牛肉也很講究的,到底哪個部位的牛肉最好吃呢?
具體步驟
外脊是牛前腰脊肉,肉質嫩滑,也是牛排的上選。通常外脊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一般可以用來煎、烤、涮、做茄汁扒牛條等。
上腦是牛胸部背脊肉,肉質略老,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可以用來燉、燒、做紅燒牛肉麵等。
眼肉是上腦和外脊之間的一塊肉,切片後呈現酷似眼睛的花紋,眼內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汁多肉嫩,可以用來烤、涮、煎黑椒牛排等。
脖肉、肩肉是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肉質較堅實,肥瘦兼有,適宜制餡或煨湯、做什蔬牛丸湯等。有些新鮮不能吃。
肋條肉一般稍帶肉筋,肉味香濃,適宜燉湯、做咖喱牛肉、牛肉串燒等。
腹肉、胸肉的肉質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濃,可用於燒烤、炒肉片、涮火鍋、燉等。腱子肉含膠質和韌帶多,口味香濃,咬感十足,適宜長時間燉煮,是做醬牛肉的極品。
臀肉的肌肉發達、纖維粗、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適宜切絲爆炒,做紅椒芹菜牛肉絲等。
大家吃火鍋最常食用的「肥牛」,通常選擇優質的腰背部肉和去骨腹肉,然後在火鍋內涮熟後蘸以美味的調料。吃肥牛的時候最好配海鮮調料,因為麻醬會使牛肉的鮮味大打折扣。